吴怡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太太,长生还在呢,那孩子三灾八难都熬过来了,必是有厚福的,保全儿是我们两个的长子,就是过继也没有过继长子的道理,还请婆婆三思。”

“好了,这都是后话,今个儿晚上再带保全儿一晚…”肖氏说着哽咽了,“旁人再好,也及不上亲娘。”她这个亲娘啊,思来想去的还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比孙子重要,宁可让孙子没了亲娘在跟前照应着,也要答应老二媳妇跟着老二走。

保全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只是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周围的人来来去去的,时不时的也要下去‘帮点忙’,不是把什么东西弄乱了,就是趁机把不该塞到嘴里的东西塞嘴里去。

吴怡静静的看着丫头们把自己屋子里值钱的物件登记造册,收入库中,时不时的对于留不留某样东西点头或者是摇头。

夏荷过来问她要带走些什么,吴怡叹了口气:“咱们的日常穿用,没有能带走的,多扯几尺素色的棉麻布,赶做几件民间男女常常穿用的衣衫即可,首饰挑不扎眼的银饰多带几样,财帛动人心,那些金子、宝石还是不要带的好。”

“二奶奶要带谁走?”

“府里的丫头,都是如花似玉的小女孩,也没吃过什么苦,夏荷啊,只能连累你们夫妻跟着我吃苦了,余下的红裳留下看屋子,彩鸾回吴家,清歌会做膳食,让她去太太的院子吧,也能时不时的照看一眼保全儿。”吴怡又看了一眼一直不说话的福嬷嬷,“嬷嬷是愿意回吴家还是…”

“我老婆子这些年也攒了些银钱,请姑娘准我回家养老。”

“嬷嬷可有亲戚可以投靠?”

“奴婢有个远房的侄子,两口子都是好人,乐意接我回去奉养。”

“如此我就不留嬷嬷了。”吴怡知道福嬷嬷一向有自己的主张,也就没再多问,再舍不得的人、事、物,都全都抛下了,福嬷嬷…“嬷嬷把我教得很好。”

“奴婢把姑娘教得太好了,奴婢再不敢教别人家的姑娘了。”

“嬷嬷…”吴怡依在福嬷嬷的怀里。

“奴婢宁愿姑娘是个娇蛮任性不懂事的笨姑娘,省得…”福嬷嬷说着,眼泪流了下来,从京城的富贵窝,沦落到要穿布衣、戴银饰,坐着小马车远远的跟着自己的夫君走…“金枝玉叶啊,要吃那样的苦…”

“嬷嬷…”

“姑娘,嬷嬷我这一辈子没出过这四九城,也没什么能教姑娘的,只盼着姑娘能多加小心,凡事能忍则忍,切不可莽撞。”

“嬷嬷的话我都记住了。”吴怡点了点头。

“辽东有四姑娘在,她总能照应姑娘,只是这嫡女受庶女的恩惠…”

“都是姐妹,没什么嫡庶之别。”

“姑娘…”福嬷嬷听吴怡说着,又受不了了,“那个杀千刀的沉思齐,老爷太太千挑万选,左斟右酌怎么选了这么个棒槌。”

“这人啊,都是命。”吴怡说道。

她解下了自己手腕子上的冰种翡翠佛头,系在保全的衣襟上,“保全儿啊,你可别忘了娘…”

保全儿愣眉愣眼地看着吴怡,伸手去摸吴怡的脸,吴怡这才发现自己哭了,“娘…”

吴怡听着这一声娘,只觉得心如刀搅一般,真想把保全儿就这么抱着,也带着走,可这不是现代,流放路途遥远,有些时候前不着穷后不着店,保全儿一个周岁的孩子,跟着他们走怕是要夭折在路上。

沉思齐是在卯时城门开时,悄悄的离京的,他的那些朋友同窗赶去送他的时候,已经看不见他了,吴怡在半日后坐了一辆普普通通的清油马车,由夏荷的丈夫周老实赶着车,八两坐在车辕上,半斤骑了条小毛驴跟着,吴怡和夏荷坐在马车里,这一行人俱都去了平日的衣裳,找了半新不旧的百姓布衣穿着,吴怡用蓝布包了头,头上只戴了一支银攒子,就这样悄悄的出了京,外人看见这一行人,只觉得是普通百姓去投亲,绝计想不到车里坐着的是奉恩侯府的二奶奶,吏部尚书家的五姑娘。

“夏荷,咱们走的时候保全儿睡了,你说他醒了会不会找娘。”

“姑娘,男人被流放,女子不跟着的大有人在,你何必…”

“我若是在京里,人人都记得保全儿有一个罪臣父亲,太子妃有一个罪臣姐夫,我走了,人人都记得保全儿有一个大贤的母亲,太子妃有一个大贤的姐姐…更不用说芦花案是这京里上下人等心头的刺,我在他们眼皮子低下,这根刺就永远也拨不掉。”

“姑娘,你这样成全了所有人,唯独没有成全你自己。”

“我成全了啊,我离开了沈家那个大笼子,多好…”跟着沉思齐走,是吴怡在见沉思齐之前就已经打好的主意,前前后后都想透了,她没想到的是沉思齐会拿出和离书来…沉思齐不知道你是善良还是傻…你想要成全所有人,自己做那个牺牲者,却不知道那些被你成全的人,会不会好过,在丈夫被流放时与之和离的妻子,弟弟顶罪幸存下来的哥哥…

吴怡想着自己没有被成全,被成全的沈见贤,不知道以后该怎么活!

在城门附近有一座名唤望远楼的酒楼,在酒楼正对着城门口的位置有个雅间,雅间的外头站着两个虽身着便衣,脚下踩着的却是官靴的年轻武人,在雅间的里面,刘氏紧紧的捂了吴玫的嘴,吴玫隔着窗,远远的看着那辆马车出了城门,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见那马车,刘氏这才松了手。

“太太!为什么让我喊住五姐?”

“你喊住她有什么用?”

“太太!”

“老九,我要你记着你五姐是为了你走的,她吃的苦也都是为了你。”

“就为了我做太子妃吗?我不做不行吗?”

“不行!箭已离弦,你再不能说不做的话!连想都不能想。”

“我…”吴玫只觉得心里面敝得快要炸开了一样。

“难受吧?”

“我难受!”

“记着这个时候的难受,忍字头上一把刀,这刀扎得你难受,可也让你时时记得这个滋味,为了不再难受,就要能忍!能装!见到冯家的人,再气愤也要笑,要比见到亲人还亲,见到别的皇子和皇子妃,还是要笑,要像见到亲哥哥一样,平时只要身边有人,就是要笑,在舒服的笑,真心的笑。”

“可我笑不出来。”

“你想着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你就能笑出来了。”刘氏说道,她这一辈子,生了三儿三女,三个女儿一个守了寡,为了不离开儿子只能守着,一个随着丈夫千里流放辽东,另一个严加教导为了进入深宫,吴玫说自己难受,心里扎的是一把刀,刘氏心上扎的是三把刀,刀刀见血,血流不止…

作者有话要说:

吴怡跟随沉思齐留下,是她在所有的选择之中,选了又选剩下的最优答案,至于和离…在古代的背景下,从来都不是答案,吴承祖提出和离是出于意气,沉思齐答应和离也是出于意气,和离了吴怡却是最大的受害者。

●● 139、路程

押解沉思齐的两个锦衣卫,一个是马驰,一个是牛禄,人称牛头马面,年轻时是有名的酷吏,到了老了只想多攒些银钱,因为跟雷定豫颇有些交情,又在锦衣卫衙门有着多年的老面子,押解沉思齐这个有背景的重犯的事由,就落在了他们两个头上。

这个活果然是人人争抢的甜活,奉恩侯府上下打点锦衣卫的银子这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几千两,到了押解沉思齐去辽东的当口,奉恩侯府一人给了他们哥俩一千两银子的安家费,又出了五百两银子的路费,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做完这一单活就什么都不用做了,买几十亩好田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心在家养老就是了。

这两人知道这案子的底细,暗地里佩服沉思齐义气,对沉思齐也是颇为客气,出了京城,去了枷锁,老哥俩个闲着无聊慢慢悠悠的领着沉思齐走着。

沉思齐此刻虽然难免郁郁,但他也是随和乐观的性子,跟这两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老锦衣卫也有话聊,一来二去的竟然十分投契的样子。

“沈二爷,这路上咱们得稍微快点走,这辽东不比京里,过了八月十五就开始冷了,那一早一晚冷得很,咱们能在八月十五之前到是最好的。”

“倒是劳烦你们两位跟着我走这一遭了。”

“职责所在,您不必跟我们客气,雷大爷平日对我们关照有加的,我们也算是投桃报李了。”马驰说道。

“您二位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还能有谁啊,老婆、两儿子两闺女,儿子不听话,不肯好好念书,非要吃我们这一口饭,我没让他进锦衣卫,求人让他进了神机营,这锦衣卫啊,整天遇上的没好事,不是谋杀亲夫就是谋财害命再不然就是江洋大盗,到了最后看谁都不像好人了。”牛禄说道,“老马比我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

“你这话说的亏心,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啊,我原也有个媳妇,生孩子的时候没了,年轻的时候还没觉得怎么样,老了才知道连个补袜子的都没有,日子不好过,这回回京,把巷子口做豆腐的豆腐西施往家一领也就齐活了。”

沉思齐听着他们两个说着,就是一个劲儿的点头笑。

“沈二爷,您那媳妇可真不错,说跟着你走,就真的来了。”马驰回过头,指指远远的跟着的那辆马车,“吏部天官家的闺女吧?还是嫡出的?”

“是。”沉思齐回头看那辆车,如果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会觉得理所当然,圣贤故事里就是这么讲的,故事里的义气男儿,有献亲儿救孤儿,也有为全义气自尽的,可就没人讲他们的妻子如何了…

他以为吴怡或者接了和离书,依仗着吴家的势力,她自可以找到比他更好的,或者留在京里守着孩子,依旧过自己的日子,他没想到的是吴怡跟着他来了,吴家竟然也没有阻拦她。

不知怎地,他想起了吴怡偶尔流露出来的,微微抿着嘴唇时,坚毅固执的表情,只是这种固执,她一直在他的面前藏着。

“为你哥投案的时候,没想过老婆孩子吧?”马驰看了他一眼说道,“还是年轻,到老了就知道了,这谁都不能跟你一辈子,也就只有老婆你怎么样都不嫌弃你,那些称兄道弟的,没准儿背后就捅你一刀子,更不用说那些八大胡同的娘们了,有钱是你是相公,没钱时你就是老公。”

“就是夫妻也有大难来时各自飞呢,你媳妇这样有情有义的,实在是万里挑一。”牛禄说道。

“嗯。”沉思齐点了点头。

马驰和牛禄是常走这段路的,自是知道哪里有村庄可以投宿,哪里有干净的店家可住,锦衣卫不比普通皂隶,他们两个虽然混了一辈子还是低等的,也比一般押解犯人的要强一些,带着沉思齐或者是急急赶路,或者是早早投宿,一路上谈天说地的,倒也快活。

吴怡他们几个坐着马车就在后面远远的跟着,见他们住店吴怡他们也要两间上房,见他们找村庄借宿,吴怡他们也找人家投宿。

两下里都是互不相见,只是到了晚上,半斤或者是八两会提一篮子酒菜过去,请他们三个享用。

吴怡坐在客店的床上缝着衣裳,小时候学的那些女红针线,此刻倒是真有些用处了,夏荷在灯下做着鞋,时不时的看一眼门口,“姑娘还记得您小的时候咱们随着老爷赴任,也住过这样的客店,只不过那个时候是把整个店都包了,换了自己带的被褥,茶水、饭食一律不准店家沾手,就这样姑娘还是让蚊虫闹得睡不着。”

“记得。”吴怡点了点头,“那个时候其实不是因为蚊虫,我是想看看外面什么样。”吴怡说着拍死一只想要叮她的蚊子。

“唉,那个时候莫说是姑娘,我们几个都被拘着不让下楼,我跟秋红啊趁着姑娘睡着了,跑到外面托老板娘买烤地瓜给我们吃。”夏荷说着笑了,“那个时候真没想到还有如今的光景。”

“连累你跟着我吃苦了。”

“姑娘可别说这话。”夏荷放下手中的鞋,“这也就是吴沈两家都还在,有些话啊,我怕姑娘害怕,没跟姑娘说起过,姑娘还记得小的时候常常见到的巡盐御史满家的姑娘吗?”

“你这么一说,倒是依稀记得。”

“他们家里坏了事,男的流放,女的充入教坊,我没回吴府做事的时候,曾经在街上见过满家姑娘,她还比姑娘小一岁呢,已经接客了,见着我浑装着不认识,我也装没认出来她。”

吴怡点了点头,之前看史书看电视剧时,官员带枷落锁,全家被抄,女眷一样没什么好下场,落到现实里,就有些过于的残酷了。

“这还是太祖爷积德呢,废了灭九族的律法,轻易也不准连带家人,不然凄惨的肯定更多,这都是爷们做孽,连累自家的女人。”

“满夫人是不是就是那个说话轻声细语,不吃葱、姜、蒜的那个?”

“就是她,她啊,正月十五施次粥,八月十五还在讲呢,也就是咱们家太太受得了她。”夏荷说着说着,脸上的笑没了,“听说是悬梁自尽了,娘家爹妈都没了,哥哥嫂子怕受连累,不肯出银子赎她。”

吴怡也跟着叹了口气,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多让人想叹气的事。

“姑娘真的不见姑爷?我看那两位差爷倒是对姑爷客客气气的,商量一下见一面也是行的。”

“不见了。”吴怡摇了摇头。

“姑娘还是在怪姑爷吧。”夏荷挑亮了烛火,“姑爷也是没法子,他要是不去,沈家大爷的命就没了,如今虽说是革职查办,可是上面也没说要夺了他的世子之位,还是有出头之日的,这就像是哥哥掉河里了,弟弟能说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不去救吗?”

“你倒是会替他说话,真不知道你是谁的人。”

“我当然是替姑娘着想了,这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出一家进一家不容易,姑娘既然已经跟来了,就好好的跟姑爷过吧,不要这样别扭着了。”

夏荷说的道理吴怡当然懂,只是到底意难平罢了,她低下头不说话了。

“姑娘这衣裳是给姑爷做的吧?”

“他身上的衣裳脏了,出门也没带他能穿的,给他做一件换洗。”两个人从来也都没有爱得死去活来,也没有月下盟过誓,互相将就着过日子吧,该尽的本份还是要尽的。

“姑爷也够不错的了,我以为这夏天赶路他要生病呢…”

“他心大,病不了。”吴怡说道,她们两个正说着,八两跑了进来,“二奶奶,二爷发热了。”

沉思齐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小的时候贪凉,晚上偷偷的踢被子,结果发了热,老祖母拄着拐杖跳着脚骂奶娘,又让人拖出去打板子,是太太求请说他病了,打坏了奶娘更没人伺侯,这才住了口,直说老爷和太太年轻,不会带孩子,结果孩子病了…

病的人又转眼成了保全儿…保全儿一个人孤伶伶的躺在床上,病了也没人管——“保全儿,保全儿…”

吴怡听他一喊保全儿,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夏荷也扶着吴怡哭,“都说男人心大,男人也惦记着孩子。”

吴怡摇了摇头,只是低头搅了凉毛巾替沉思齐擦汗,沉思齐本来长得白,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天,脸晒得发黑了,本来略圆的脸,瘦得没剩下什么肉了,他这个公子哥,真的是吃苦了。

牛禄看这情形也叹了口气,“他这是心里有火,光吃药不成,这村子再往前十里有个马家坡,马家坡有个老婆子最会拔火罐,还有祖传的老药,用上就行,前些年我押解个犯人也是走到这附近发了热,就是那老婆子治好的,不然我也要担官司。”这押解人犯啊,一怕跑、二怕死,这两样摊上哪一样,都够人受的。

“那就劳烦牛爷了。”吴怡说道,“还请牛爷带路,赶我们的马车去接人。”说完一使眼神,夏荷拿了一锭一两的银锞子塞到了牛禄的手上。

“二奶奶您客气了。”牛禄接过银子,微微施了个礼,领着八两和周老实就走了。

夏荷又拿了一两银子给马驰,马驰说什么也不收,“雷大人跟我有过命的交情…”

“交情归交情,刚才马爷请了大夫又抓了药,总不能叫马爷花费。”吴怡说道,“我们几个妇孺出门,没敢多带银钱,还请大人不要嫌少。”

“二奶奶这是哪里的话。”马驰见她这么说,也只好接过了银子。

到了二更天,牛禄果然把那个老婆子给接来了,吴怡一看那老婆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指甲有三寸长,身上的衣裳也不干净,就有些犹豫。

那老婆子上下打量了一眼吴怡,见这小媳妇穿着一身整洁干净的蓝底白花的衣裳,脸白得跟刚煮熟剥了壳鸡蛋似的,小头小脚干净利索,浑身有一股子说不出的贵气,又看了看自己,不由得笑了,露出满嘴的黄板牙,“这位奶奶不必嫌我老婆子脏,我这一身本事是祖传的,县令家的公子病了我都给治过。”

“如此就劳烦大娘了。”吴怡站起身,把沉思齐身上的被掀了,又替他脱了里衣,沉思齐爱洁,就算是流放在外,每天晚上也必定要擦洗,换过里衣,也不像是寻常的人物,那老婆子本来就认识牛禄,知道他是在锦衣卫衙门里做事的,心说这怕是京里出来的落难夫妻,都沦落了,也难免比旁人讲究。

那老婆子笑了笑,“先不用忙,我先看看病人是不是这病。”她扒开沉思齐的眼睛,又让吴怡掰了他的嘴看舌苔,看里面是黄黄的一片,点了点头,“这是心火攒在肚子里出不去,憋出来的病,能治。”

她拿出了随身带的一套陶罐,沿着沉思齐的后背脊柱拨了六罐,过了两柱香的时间拨下来,果然是又紫又黑,她又拿了一个小陶罐里的不知道什么油抹了上去,弄完之后,示意吴怡给沉思齐穿上衣服。

“这人啊,得想开些,秦琼还有当街卖马的时候呢,如今已然这样了,就照着穷日子过,往下瞅瞅,比你们惨的有得是。”

“是。”吴怡点点头。

“我看你啊,眼神清亮,倒是个能看得开的,人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穷三富过到老,也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呆着啊。”那老婆子又说道。

“大娘说得对。”

那老婆子又拿出来一丸蜡封的药,“用温黄酒化开了,给他冲服下去,明天鸡一叫他要是发了汗也就没事了。”

“多谢了。”吴怡始终觉得古人比现代人更懂得生活,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想要的太多,每天一睁眼就惦记着怎么赚钱,整天闭着眼睛向前奔,没有心思想更多的事,古人在这方面比现代人达观得多。

到了第二天,沉思齐果然烧退了,醒来时见吴怡也在,不由得笑了,“我来看真的是病了。”

“二爷到现在还有心思笑。”这脸上总是挂着笑的人啊,不代表心里不苦,还不如遇上事能哭一场的人呢。

“我笑我又活过来了。”

“二爷,您可要谢谢二奶奶,二奶奶不错眼珠的照顾了您一宿。”牛禄说道。

“我要谢她的地方太多了,索性也就不谢了。”沉思齐说道。

“我跟老马商量了,咱们在这儿歇一天,明个儿再赶路,这路远着呢,不差这一天。”牛禄说道,“二奶奶您回去眯一会儿吧。”

吴怡看了沉思齐一眼,“二爷您歇着吧,我走了。”是啊,他俩之间的恩恩怨怨,有什么感谢,有什么恨啊,注定要纠缠一辈子了,慢慢的算着吧。

吴怡他们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上了路,这一路上晓行夜宿,倒是把这人间的百态都看遍了,他们在京里,出入都是金玉窝,如今落了难才看见,这百姓们有生活殷实的,也有穷得揭不开锅的,小孩子大夏天光着屁股满街跑的不知道有多少,村口大槐树下到了傍晚成堆的人聚在一起举着海碗吃饭,小媳妇撩起衣襟大庭广众就给孩子喂奶。

晴天时车里闷热难当,吴怡他们一开始还顾及着,后来也就是一路掀着车帘子走了,顶多到了人多的地方再把帘子撩下来,雨天时就难免遭罪了,幸好夏荷的男人会木匠活,也会修马车,一路上默默无语的,没少帮忙。

还有这解手便溺,一开始的时候还用马桶,后来实在是麻烦,有的时候还找不到水刷马桶,就干脆找没人的地方解决了,吴怡这回彻底的体验了一把古人的生活。

马驰和牛禄都是有经验的,十回有九回能找到地方投宿,找不到的时候也只有露宿荒郊,吴怡他们有车还好,走在前面的沉思齐他们三个,找个背风的地方就睡了。

就这样走了整整两个月,这才到了人犯流放的辽东府,吴怡这才知道,这辽东说起来是一个地方,实际上大得很,他们呆的正平城是大后方,离铁勇男和吴雅住得庆林城足足有九百多里的路,看管这个地方的倒不是外人,乃是铁勇男的朋友姚荣安。

铁勇男知道沉思齐流放的事就跟姚荣安打过了招呼,姚荣安收了马驰和牛禄转交的公文,说了声辛苦,很痛快的盖了大印,又免了沉思齐的三十杀威棒,只说让他先歇着,怎么安置到时候再说。

“你到了这里不必见外,我跟铁牛是过命的交情,看谁的面子上也不会给你亏吃,你先北大营安置,我再给你找个轻活干,三年五载的,总能混过去。”姚荣安嘴上这么说,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倨傲。

“如此就多谢了。”沉思齐知道落难了自是要看人脸色,依着规矩磕了个头,姚荣安直说使不得,可也没诚心去拦。

正平城的北大营,不算是正经的兵营,安置的多是军户,像是沉思齐这样充军的,多数是混居在排房里,姚荣安还算很给铁勇男面子,又知道家眷也来了,在北大营最边上找了间干净的小院,给他们住。

吴怡进院一看,正面的三间草房,屋顶的茅草微微有些塌,一进屋就是一东一西两口大锅,两边各有一间屋子,外面库房猪圈马圈都是有,家具破损不堪蒙上了一层的灰,可还能用。

夏荷一看拉了吴怡的手,“姑娘…”

“这院子不错了。”吴怡说道,转身向领他们来的兵士施了一礼,“多谢您了,这几个大钱请您喝茶。”她亲自拿了几个大钱给那兵士,那兵士一看见钱乐了。

“我家就住在北大营里面,以后常来常往的,这位大嫂您不必客气。”

“以后少不了麻烦,这屋现在起不了火,小哥你拿了这钱去买茶喝。”

“这钱够在咱们这儿买半只猪头肉了。”那兵士憨憨的笑了,“往前面左转就是菜场,您缺什么少什么就去买吧,这里的人实诚,不骗人。”

“多谢了。”

等那兵士走了,八两安置完马车进了院,也有点傻眼,这院子倒像是侯府的马棚。

“不必看了,快跑去衙门看看二爷出来了没,还有马爷和牛爷,出来了就赶紧请过来,跟他们说本想在家里做顿饭,现在起伙还不成,请他们下馆子吃一顿饯行的饭。”吴怡当初去农村的同学家去过暑假时,住得差不多也是这样的院子,心理承受能力倒比夏荷、半斤、八两这样的,自十岁左右就有富贵乡里住着的奴才还要强。

她转过身看看这院子,心里想着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在这样的条件下活了下来,她比别人也不缺什么,她信自己也能活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我就是出生在这样的茅草屋里的…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吧,小的时候家里冬天是生炉子的,早晨还有冰茬子吃,我妈说那样的屋子也挺保暖的~

那个时候的记忆早就模糊了,印像最深的是夏天进水,大人淘水我玩盆。

现在整天忙忙碌碌的,防盗门一关谁也不多看谁家一眼,集中供暖一烧在家要穿睡衣,倒没小时候快活。

●● 140、搭炕

沉思齐在八两的带领下回到那个指定给自己栖身的院落时,吴怡正在院子里和夏荷一起刷洗家具,夏荷的男人周老实正在带着半斤修家具。

他也曾经想像过自己发配充军所呆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可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想像,面对现实都有些苍白,洗刷家具这样的活,别说是身为他妻子的吴怡,就算是做为陪嫁媳妇子的夏荷,蚂蚁社区首发都未曾沾过手,两个女人用蓝布包了头,袖子高高的挽起,无声无息地做着。

沉思齐觉得一阵的鼻酸,他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为了兄弟情义,给自己的小家造成了什么。

“我帮你们一起做。”他向前走了一步,却一脚踩进吴怡她们倒水的泥坑。

“二爷就站着吧。”夏荷说道,“这些活不是二爷做的,二奶奶您也去歇着吧…”

“不能什么活都让你们夫妻做了。”吴怡说道,如果没有前世的经历,她可能连抹布怎么拿的都不知道,吴怡看了一眼踩在泥坑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沉思齐,“马爷和牛爷走了?”

“他们急着在天冷之前赶回京。”“他们也真的是辛苦,年纪都不小了,还要一路颠簸。”吴怡发现自己在沉思齐面前有了一个坏习惯,就是什么乱七八糟关于别人的事都能说,关于他们俩个的事,她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是辛苦了。”沉思齐终于想起来把自己的脚移出泥坑。

八两见他们气氛尴尬,摸了摸鼻子到了周老实和半斤那一边,拿着修好的凳子左看右看的,“杨木的还是松木的?”

“杂木的。”周老实看了他一眼说道。“为什么不雇人啊。”八两是个机灵的,自是知道吴怡他们一行,不会少带银钱。

“我们随着二爷来充军的,不是来享福的,你不怕半夜有人拿刀偷抹了你的脖子啊?”半斤说道,扬手就给了八两一记响头。

他们正说着,破旧的柴木门忽然被人推开了,一院子的人抬头看向外面,却看见是一个胖乎乎的大婶,领着几个粗手粗脚的妇人,“你们是新搬来的吧?”那个大婶说道。

“是。”吴怡站了起来,围裙擦了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