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那别的不种,咱吃啥啊?”

“和别的大队或者公社收。手里有钱,还怕收不到东西?实在不行,咱用油从城里换好东西回来,换回来的东西,咱去和其他大队换,他们还不换?”

那肯定换啊。

他们农村连个工业票都没有,想买口锅都不容易呢。

苏青玉又道,“你们想想,我们今天种植这个,明天种植那个,啥都种的一般般,能有啥好处。要是专门种油料,咱就好办了,咱就钻研这一个,把心思就都放在这上面,不断的去找好的种子,好的化肥。只要咱用心多,咱年年都能进步。就和今年咱开荒种的豆子和玉米一样,往年能有这么多吗?这都是咱用心的结果,是不是?咱用心做这一件事儿,以后别人吃油的时候,就想起咱苏家屯了。”

这会儿还没啥市场,苏青玉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品牌效益。但是她觉得这很有必要。提前就把架子搭建起来,以后慢慢进步,等改革十年或者二十年,苏家屯榨油厂绝对不是现在这个规模了。

大队干部们虽然没有苏青玉想的那么透彻,但是有了实际情况摆在面前,却也不得不认同她的观点。

苏青玉又道,“而且这样还能够节省劳动力,以前事情太杂了,分工不明确。要是专门种植油料,大伙儿做熟了,以后也能提高效率。关键是好管理,心在分工太杂,很不方便。”

最后,她总结道,“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优势,我们有榨油厂。我们还有农用机器。

以后我们机器越来越多,就能解放更多的劳动力了,咱不能一直开荒是不是?等解放劳动力了,就把这些人安排在咱们的厂子里。每家每户都有工人进厂子了,他们的日子还能把不好过?”

苏青玉这描述的生活太美好了。

能够当工人,谁又想一直种地了。

原本大伙儿不敢想的,但是现在队里有机器了,县里还有农用机械服务公司,以后榨油厂挣钱,租机器干活,农民就能轻松很多了。

到时候可以安排更多的闲置劳动力当工人。家家户户收入增多了。

大伙儿想着那个场景,心里有些激动。

苏卫国不懂这些什么产业,但是他觉得青玉说的有道理。往年那样种,大伙儿虽然没饿肚子,但是也没过啥富裕生活。

要是和青玉说的这样,能够榨油卖,换一些买都买不到的东西回来,那可就真好了。

“要不,咱,咱先试一年?就用一半的旱地种?”

大队干部们见青玉和大队长都同意了,干脆一咬牙,“那就试试看。反正咱现在总不会挨饿。”

苏青玉也不会想着一下子就让大伙儿完全接受她的理念,毕竟她见过的东西,这里的人都是没见过的。无法改变他们多年的思想。

但是能够用一半的旱地来种植,就很不错了。而且他们还可以不断的开荒。

想到开荒,她又想到一件事儿了,“咱附近的矮山,有时间咱也收拾收拾,种点果树苗,以后结点果子大家吃吃。”

山地不能使用机器,没什么开荒的用处,但是用来种果树倒是好。毕竟一个油厂作为主要支撑的企业,但是还需要其他收入来辅助一下。

在她眼里,农村处处都是宝贝疙瘩,一点都不能浪费。

这个提议倒是得到大家认可了。毕竟山地也是空着。种点果树结点果子吃倒是好的。

往年是种地太忙了,没那个时间,都赶着种粮食去了。

现在有了机器了,大家也能抽出时间干点别的离开。

很快,苏家屯这几一季的种植计划就出来了,社员们一看大部分都是油料,还有些担心。问自己队里的小队长。

小队长道,“着急啥啊,队里还能犯傻?你看看现在大伙儿过的日子,这日子还能不好?”

社员们问道,“来年大伙儿吃啥啊?”

“青玉说了,到时候去城里给咱换好吃的,和隔壁公社换好吃的。咱用油害怕换不到粮食?咱还有稻田里的粮食吃呢,还有玉米,饿不着。就是不要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了,专门多种油料。争取年年都和今年这样大丰收。”

一听能和城里换东西,社员们就来劲儿了,问道,“能换铁锅不,咱家铁锅我都怕锅底要穿了。”

“……这个,应该行吧。”

“嘿嘿,那就好,那就好,种油料也好。城里人就稀罕这些。”

因为之前苏家屯大队一直带领队员把路走的好,所以这次队里倒是没多少人质疑他们的决定了,都一心一意的抢收。反正大队肯定比他们想得远,要不然现在日子能这么好?

他们也觉得满足,以前累死累活的抢收,现在队里花钱买机器,让他们轻松了,他们还有啥贪心的。

社员们满足,苏有福的媳妇花婶儿倒是不满足了。

眼看着这队里抢收都轻轻松松的,她心里就难受了。憋了好一阵子,终于忍不住还是偷偷找苏青玉了。

就在苏青玉来吃饭的时候,偷偷的把她找到厨房后面问,“青玉,你上次和我说,让公社知道咱们大队缺人,就能把满贯给弄回来……”

苏青玉还真把这事儿忘了,她压根就没想过把苏满贯弄出来啊,那小子就该然他多改造几天。

当然,对着苏满贯他妈,苏青玉还是不会说直话的,现在苏家屯要的就是和平融洽的氛围,她就叹气道,“婶儿,你也知道公社之前对咱们苏家屯的看法的,你以为我上次就没和何书记他们提过?何书记宁愿安排民兵过来,都不乐意安排农场那些壮丁,你说我能咋办?有福叔之前在公社的印象太差了。我们苏家屯起点低,在公社能有啥说话的权利?”

花婶儿心塞的不得了。

合着还是他们家有福闹的事儿?

“那咋办啊?”

“你看,我这不是也在努力吗?我这么努力的发展我们苏家屯,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苏家屯被公社重视,以后更有话语权吗?这就和花婶子你一样,你现在在厨房干活了,回家里是不是有说话底气了?”

花婶儿一想,确实有这个道理。她现在在老苏家确实有脸了。

谁让家里都指着她呢。

她点了点头,“青玉啊,你可别骗我啊。”

“我骗谁,我能骗你们?当初谁力排众议帮你进厨房的?婶儿你说这话伤我心,以后就别找我了。”

“别别别,我,我这就是有些慌。”花婶现在就把苏青玉当救命稻草了,生怕她生气不管这事儿了。

“这就对了,这整个苏家屯,你要是不信我,你们还能信谁?哎,也是有福叔当初做的太……你看看给咱苏家屯耽误多少事儿。算了,都是过去的事儿。咱把苏家屯做的好了,以后咱就直接和何书记提议,让他给咱苏家屯的小伙子一个机会。他还能不考虑?”

花婶儿也没办法了,觉得苏青玉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于是点点头。“我信你。”

“对,所以要好好工作。让苏家屯的人都看看你和有福叔都是在改变,进步。”

“好,青玉啊,婶儿谢谢你了。”

“客气啥,都是苏家屯的人。我可是有福叔带着进苏家屯的呢。”

这会儿花婶儿就很庆幸了,她家有福总算也是干了一件好事了,给他们家留了一条后路。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八点见。

☆、第 98 章

为了让社员们对于种油料的事儿更安心, 这次苏青玉也和大队承诺了, 这次开荒地里的豆子, 榨油厂全部收了。看社员们是需要钱, 还是需要油,或者需要别的东西, 可以提前报上来,到时候榨油厂给他们换。

这消息一出来,社员们就兴奋起来了。

说实在的,吃的东西他们不缺,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里面种的花生土豆红薯大豆够吃了。

豆子放家里也舍不得吃。放长时间还长虫子了。

队里愿意换别的东西,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别是他们想着城里的工业品之类的, 心里就开始嘀咕着自家到底是要啥了。

第一次能够这样自主的选择东西, 这感觉太新鲜了。

好些人家里还特意开了家庭会议,商量着家里需要啥。

连在地里秋收的时候,都还在互相交流信息,讨论这事儿。本来辛辛苦苦的秋收工作, 倒是搞的热热闹闹的。

整个红旗公社都在热热闹闹的秋收的时候,苏家屯的小学终于也迎来了第一次正式开学。

学校里面都忙的脚不沾地的。

那些从家里探亲回来的老师们,也满足的浑身有干劲儿。

而且这次报名的孩子比之前上复习班的还要多。之前上复习班也是家里安排一个孩子, 这次基本上家家户户几个孩子都能来了。热闹的不得了。

看着这幅场景, 几位老教授也高高兴兴的, 有些怀念起往日里在大学的场景了。

“真热闹啊,真好。”

开学的事情结束,也算是完成了苏青玉一个心愿了。

孩子们终于算是正式上学了, 以后他们就要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能够念高中,考大学。

她就琢磨着还是要扩建厂房。另外年底的时候,大家空下来了,就有时间盖房子了。

她也准备把队里一部分人的房子给换掉。让大伙儿慢慢的把这种土房子淘汰掉。这就需要用到砖块了。砖块事儿得赶紧弄起来。

这要是等着苏家屯的人秋收结束再去烧砖,那就晚了。而且现在队里也不是没钱,没必要再安排自己队里人去烧砖了,这样不划算。

琢磨了一阵子,她就骑着自行车去公社找吴主任。

公社砖瓦厂的事儿那都是吴主任负责的。

吴主任心情还挺好,“你这大忙人终于有时间来咱公社了?”

苏青玉认真道,“哪里是我忙啊,我是担心公社忙。前阵子何书记不是去我们队里了吗,他忙的水都没时间喝呢。”

吴主任笑着道,“何书记最近在忙着挨个儿考察队里秋收情况呢。你也知道,今年算是咱们抢收的一次。意义重大,这也关系到我们公社未来的工作方针。”

苏青玉好奇道,“咋样,何书记觉得效果咋样?”

“这还用问,你们队里又不是没机器。我可知道,你们真舍得啊,自己队里也有,还找服务公司给你们抢收。”

吴主任说起这事儿就好笑。

别的队里都是几台机器在那儿干活,苏家屯大队可真是不一样,一眼望去,都是机器的轰鸣声。这要不是在田地里,他们都以为是去了某个厂里的生产车间呢。

苏青玉笑了笑,“我们这也是想看看效果咋样,给大家做个表率。事实证明,有机器就是快多了。咱往年急急忙忙的收,都还干不完的活,现在每天都不用起早摸黑了。咱队里农民同志精神都养好了许多。”说完之后,她又试探的问道,“吴主任,那别的大队到底咋样,您说,要是抽一部分人出来专门搞砖瓦厂,能搞起来吗?”

吴主任眉头一挑,“怎么,你又有啥想法啊。”

“咱公社砖瓦厂虽然开起来了,可是收益一直平平的,外面的单子都不敢接。我这不是心里也内疚吗?就想着要是能够早日正式的招工烧砖瓦,那不是更好吗?”

现在公社砖瓦窑一直采用的是苏青玉当初的建议,就是租借场地出,想要用砖瓦的大队,就自己安排人过来烧。这样砖瓦窑不用养工人,也不用担心从各地安排工人过来,耽误地里的活。

现在见苏青玉提这事儿,他道,“你是说,现在招人?”

“我是看队里大家用机器都用的好,一个队里咋样也能省下三四个人吧,组成个几十人的砖瓦厂,先把砖块烧起来。反正这东西能放很久,不怕坏。当初是没人,现在有人了,咱不是能做的更正规吗?”

吴主任点头,“其实何书记也提起过这个事儿,只是因为这还是刚用机械,不知道以后啥情况。”

苏青玉笑道,“吴主任,我倒是觉得,现在安排是最合适的时机,因为以后如果正式安排了工人,那肯定就是一直都是烧砖厂工人了,不能因为农忙就不开砖瓦厂了是不是?正好现在试着安排一下,看看会不会有影响。如果现在不影响,那以后肯定也不会影响了。如果有影响,也好立马调整安排。”

吴主任默默的抽了口烟,然后点点头,“也是有些道理。”

苏青玉又道,“而且我们现在和县里的厂子都有联系,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工人和宣传咱们烧砖厂,咱到时候价钱稍微便宜那么一点点,肯定还是有销量的。”

听到苏青玉这提议,吴主任眼睛就亮了,“你们还能帮上忙?”

“以前是没这个能力,现在既然咱们苏家屯和这些单位有来往了,那肯定也要帮忙呀。公社大队本来就是一家嘛。”

“说得对,说对对。”吴主任高兴极了。

烧砖厂之所以不温不火,也是因为对象一直都是在公社的各个大队。所以他们对砖块需求没那么急。

也就平时其他公社也过来拉拉砖块啥的。

要是再加上县里也能卖一些砖块,那就更好了。

“小苏啊,你这个提议我觉得可以试试,先试试从各个大队调几个人过来干活,要是影响,就让他们都回去。如果不影响,就都留下来。”

吴主任说完之后,又感慨道,“也难为你总惦记着公社。”

苏青玉道,“公社是咱家,建设靠大家,咱作为公社一份子,这都是必须做的。”

吴主任笑了起来。

两人正说着,突然,公社的广播里面响起了一阵哀乐。

这哀乐年初的时候也响起来过。现在又响起来了,两人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苏青玉也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儿,还没等广播里面的内容,她就愣住了。

吴主任也皱着眉头走出办公室,就听到广播里的声音传出来了,“1976年9越9日凌晨……华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在首都逝世。”

他整个人顿时如同五雷轰顶一样,神色巨变。

苏青玉抿着嘴没说话,脸上也笑不出来了,就看着广播的方向。虽然她没和这些人真正的经历那个时代,但是也是从小被农村的干部们教育长大的。

不管外面其他人怎么说,但是他们作为农民的子孙,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这位伟人。

可惜了,来这个时代,站的太低了,都没机会亲眼见一见。

公社办公室的人听到广播,也从办公室跑出来了。

一个个的目瞪口呆,“咱听错了吧。”

何书记更是踉跄着从办公室走出来了,正好,广播里面又重复拨了一遍。

这一次大家都屏声静气的听了,也听清楚了。

结束之后,众人都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然后就有人就开始哭起来了。

何书记和朱社长眼眶都红了,调整了半天的情绪,才有气无力的安排赢哭了的通讯员去给各个大队报信。

苏青玉道,“苏家屯就不用去了,我带信回去吧。”

“嗯。”通讯员哽咽的应了一声,骑着自行车就跑了。

苏青玉也没心情谈事儿了,她觉得这几天应该也谈不了了。

她曾今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过,那会儿听到消息,大家都觉得天塌下来一样,不知道明天该咋过了。

只能叹息着,自己骑着自行车回苏家屯。

她都不知道怎么和苏家屯的同志说呢。

她一路使劲儿踩着自行车,直奔苏家屯大队。

进了大队,迎面的都是社员们的笑脸,一个个都和过年一样高兴。

他们和苏青玉打招呼,苏青玉也应了一声,然后赶紧去找队里干部们,“今天都休息一天吧。”

苏卫国道,“咋了?大家都忙的挺高兴的,我可头一次看他们秋收这么卖力。”

张主任笑道,“那还不是为了赶紧把活干完,早点让队里给他们换东西?”

苏青玉严肃道,“我刚从公社回来,听到一个消息,主席同志逝世了。”

“……”

大队干部们一阵沉默,都看向她,以为她在瞎说啥。

“啥啥啥,你再说一遍?”

苏青玉一字一句道,“主席同志,逝世了。就凌晨。”

“……”

这下子大队的干部们都一副大受打击的模样,腿都软的站不住了。

别说张主任这个女同志了,苏小六都捂着脸哭了。

苏青玉:“好了,所以我说让大伙儿放一天假,缓缓。”

“咋办啊,青玉,你说咱们以后咋办啊。”苏卫国人都慌了神了。

“哥 ,咱日子还是得照样过啊,咱作为大队干部,得撑着。赶紧通知这事儿吧,总要经历的。”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十点见。

☆、第 99 章

大队干部们把消息通知下去之后, 整个苏家屯果然弥漫了悲伤的情绪。那架势就和天塌下来一样。

地里停工, 厂里停工, 学校的孩子们也放假了。

苏青玉也不准备说什么鼓励的话了, 这个特殊的日子,应该让他们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今天太阳落山了,明天还会升起来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振作起来,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队里很多老人们哭了起来。讲述以前那段岁月里,这位伟人如何将他们从深渊中拉出来,让他们这些苦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农民们终于当家做主了。

这事儿苏爷爷和苏奶奶这两位在地主家里讨生活的是最有感触的。苏奶奶平时那样要强的性子, 也在家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苏卫国蹲在家里大门口, 看着天空。见苏青玉也坐过来了,他问道,“青玉啊,你说, 咱们国家以后会咋样啊?”

“啥咋样?”

“就是,没人带着咱们了,还能咋样啊?”

苏卫国这是真的迷茫了。就觉得人没了方向一样。

苏青玉拍了拍他的肩膀, “哥, 你个头没那么高, 你不用想那么远。”

“咱这不是都当干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