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胖气得不行,一方面是嫉妒人家如今钱拿得多,另一方面,是觉得那萧敬宾故意在打自己脸!

悄悄朝对门敬宾楼的方向吐了口唾沫,李大胖沉脸哼道:“走着瞧!”

朱福进厨房的时候,发现里面又多了一个人,方嫂见朱大厨来了,十分热情地跑着来道:“朱姑娘,这位也是大厨,刚刚全爷领着过来的。说是到咱们酒楼应聘当厨子的,全爷就领着他进来了。”

正说着话,那全二富撩着帘子就走了进来,笑着对朱福打招呼道:“朱姑娘,你手上的伤可好了些?”他伸手朝朱福手指指了指。

朱福笑着道:“倒不是多大的伤口,不过,总归是对烧菜有些影响的。”

“那这位大厨来得还真是时候,不然的话,咱们敬宾楼昨儿才红火起来,今儿可又危险了。”全二富心情好得很,伸手指着一边站着的干瘦男子道,“东家今儿还没来,呆会儿若是朱姑娘掌不了勺,你便先顶上吧,一切等东家来了再说。”

那干瘦男子话不多,颧骨有些高,瞧着三十多岁的年纪,全身上下并无什么亮点。倒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

全二富又介绍起来:“这位是魏明,十多岁就跟着师傅学厨,如今有十多年了。”又对着朱福介绍起来,“魏大厨,这位是朱姑娘,目前是咱们敬宾楼的掌勺大厨。”

第27章

魏明中等个头,身形偏瘦,甚至可以说是干瘪的。他皮肤微黑,两道眉毛又浓又粗,嘴唇有些厚,眼睛很小,全身上下唯一的亮点便是那双眼睛了,目光灼灼,里面像是藏着许多秘密一般。

他不善言辞,听得全二富介绍,便朝着朱福微微一笑道:“朱姑娘,往后还请多多指教。”只笑了一下,说完话的时候,脸上笑容像是瞬间被一张无形大手抹去一般,那张干瘦的脸又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朱福也礼貌回道:“我不过是初出茅庐,而魏大厨资历深厚,往后还请魏大厨多多指教才是。”

魏明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站在一边,他个头虽然不高,可腰板却挺得笔直。默默颔首垂眸,像是在等着全二富在给他指派任务似的。

全二富吩咐桂嫂赶紧将两大盆碗洗了,又叫方嫂去大堂帮忙阿东收拾桌椅。敬宾楼昨天才将重新红火起来,目前虽然也有两位厨子,可是掌柜的、账房先生,还有小跑堂的没能够及时聘到人,不免人手紧张些。

方嫂左右望了望,嘟囔了下嘴巴,明显有些不太愿意,小声道:“之前全爷您聘我来的时候,只说要我在厨房里烧火,也没说要安排我做旁的事情啊?如今却要我去大堂帮忙……全爷您怎么不叫她们两个去。”

后厨三个打杂的妇人当中,桂嫂老实,牛嫂力气大脾气也有些暴躁但是却非常能吃苦,通过昨天一天的试用,全二富对桂嫂跟牛嫂两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有这方嫂,做事情拖拖拉拉还挑三拣四,干活的时候总爱拖着旁人闲闹家常,有些时候还总爱占些小便宜。

昨天酒楼里出了事情,这方嫂就浑水摸鱼,竟然将酒楼里的一条鱼摸走了。

全二富对这个好吃懒做又爱占东家便宜的人没啥好感,当即冷了脸道:“桂嫂有两大盆碗要洗呢,牛嫂还得劈两堆柴火,呆会儿两位大厨烧菜等着柴火烧。这还不是吃饭的点儿,你烧什么火?”

方嫂就是觉得自己亏了,不愿意被占一点便宜,还急着辩解着道:“这做事情总有忙的时候跟闲的时候,她们做事的时候我闲着,可等到我做事的时候,她们自然也就闲着了。若是她们做事我也得做事,那呆会儿我烧火的时候,她们要是闲着的话,岂不是不公平?”

朱福原本跟沈玉珠一起拿碗盛豆腐的,听得方嫂的话,不由回头来看正在争执的二人。她倒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的,毕竟在这个敬宾楼里,还没有人敢这么跟全二富说话呢,就是东家萧敬宾,那也是十分信任全二富的。

这个方嫂,倒是胆子肥,才来酒楼第二天,就跟全二富杆上了。

此时全二富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致,他巴掌狠狠往一旁的灶台上一拍,瞪着方嫂道:“我看你是不想干了!胆敢跟我讨价还价起来!酒楼花银子聘你来是做事的,不是让你跟我耍嘴皮子功夫的!”他眼睛狠狠一楞,当着众人的面脱口而出道,“也不是让你贪东家的便宜,成日浑水摸鱼的!”

此话一出,包括朱福在内的在场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方嫂,那方嫂被人抓到短处,一张老脸憋得通红。

她是爱贪点小便宜,可昨儿顺手摸的那条鱼已经死了,昨儿酒楼又发生那样的事情,朱姑娘手指被瓷碗碎片割伤了,根本下不了厨。那条死了的鱼若是放到第二天的话,不但不能食用,还会跋煊愀桌锲渌愕摹再说了,以往在别的饭馆做事,这些隔了天的死鱼死鸡,都是能拿的。

方嫂左右瞧了瞧,见大家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她硬是梗着脖子道:“全爷,这话可不能这样说,昨儿我是在酒楼拿了一条鱼,可那条鱼已经死了。昨儿朱姑娘伤了手指,是再不能烧菜的了,那死鱼隔夜哪里还能做菜给客人吃啊?我想着扔了也是浪费,不若叫我拿回去,给我那小孙子熬鱼汤喝。我小孙子最近生病了,需要吃一些肉来补补身子哩。”

这全二富是萧敬宾的远房表侄,原本在敬宾楼就高人一等,又是陪着敬宾楼经历过最艰苦的时刻,如今熬过来了,自然觉得酒楼里除了东家就是自己身份最高了,因此,也颇有点耍起威风来。

“偷了东西就是偷了东西,还敢强词夺理,我瞧我们敬宾楼这座庙小,实在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您老还是趁早另谋高就吧。”说完下巴微微一抬,两只宽广的水袖使劲甩了甩,一副老大爷的样子。

方嫂骨碌了下嘴巴,还有很多说辞到了嘴巴,又吞了回去。

她不能失了这份工,她需要这份工,她需要银子,她的小孙子病了,她要挣银子给小孙子买药买肉吃。

想了想,方嫂便努力挤出笑来,那笑容却是十分僵硬,她还算白的脸此时通红。

“全爷,这次是我错了,全爷您大人大量,就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吧。”她使劲搓手,抬眸瞅了全二富一眼,见他根本不理睬她,只是在跟旁边的人说话,她几步过去道,“全爷,那条鱼多少钱,我给钱。”她抓住全二富袖子,一脸讨好的样子道,“那鱼已经吃了,再也吐不出来的,我如数付钱。”

全二富抽回自己袖子,颇为嫌弃地在被她抓过的地方弹了弹,蹙眉道:“现在知道错了,刚才做什么去了?你刚才不是嘴巴很凶吗?继续说啊,你再顶嘴啊,我倒是想看看,你还能说出什么来!”

方嫂哈着腰道:“瞧我这张臭嘴,胆敢跟全爷顶撞,真是该打!”说罢,她还真抬手在自己脸上甩了一巴掌,她只是意思着想表示自己知道错了的,却没想到,那全二富竟然叫她别停。

“既然知道是自己错了,你这张臭嘴就该多打几下,一下哪够?”全二富那张白得近乎有些病态的脸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竹竿似的干瘦身子根本撑不起身上穿着的上好料子的袍子,他没有那样的气质,却偏要装得有权有势模样,此番正笑哈哈看着方嫂。

方嫂抬起手来,有些犹豫,但还是将那巴掌打了下去。

朱福觉得有些无聊,又觉得这方嫂是既可怜又可恨,更是对全二富也完全改变了看法。

她耸了耸肩道:“全爷,马上该是要陆续有人进来吃饭了,咱们目前人手又少,耽误不得功夫了。”一边说,一边推着方嫂道,“全爷叫你出去干活,那是因为阿东昨天受伤了,你难道忍心叫阿东带伤一个人干活?还不快去!”

“是是是,朱姑娘,我去,我这就去。”方嫂感激地看了朱福一眼,然后像老鼠一样,低着头就蹿了。

全二富脸色有些不好看,他望了朱福一眼,心里不满,但终归没说什么。

朱福跟沈玉珠继续将豆腐从桶里拿到一边的案上来,呆会儿,她还是打算做几道跟豆腐有关的菜。沈玉珠的豆腐如今都是成批卖给敬宾楼的,若是不将豆腐当做主要食材做成食物卖掉的话,怕是东家那里也不好说。

经历过刚刚全二富教训方嫂的事情后,牛嫂跟桂嫂干活更加卖力起来,沈玉珠见连那魏明也一边切肉去了,不由悄悄跟朱福咬耳朵道:“这全二富一夜间变化倒是挺大的,昨儿瞧见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敬宾楼一个小伙计呢。如今瞧着这架势,怕是要当掌柜了。”

朱福道:“有些人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吃过所有人没吃过的苦,所以,有朝一日当他们得权得势又得老板器重了,自然会拿架子耍威风。在他们心里,总觉得自己曾经吃过苦,所以这些在底层做事的就别想舒坦。”说完又伸手推了推沈玉珠,道,“好了,咱们只管低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管旁的。”

她在现代的时候,好歹也是混过一段时日职场的人,作为底层员工,什么样的事情没有遇到过?尤其是那些跟大老板有些裙带关系,又有一定职级的人,总是爱挑人错处的。

老板喜欢的,向来都是认真做事,肯吃苦耐劳,且又能给公司带来实际效益的人。这个道理放在古代,也是一样。所以,不管以后如何,朱福目前只想老老实实当她的厨娘,给酒楼多揽些生意,过年的时候也好向东家讨要封红。

多多存些银子,到了来年,才好进行下一步打算。

朱福做的是几样素食,多少以豆腐为主,还像昨天那样,出了几锅油泼面。外面生意依旧红火,虽然没有再如昨日那般,但是至少一楼大堂几乎坐满了人,沈玉珠来来回回报菜名,然后又端菜。

厨房里香味四溢,几人都忙着自己手上的活计,朱福炒完最后一道菜后,朝魏明那边望了眼。

两人离得不远,朱福解下系在腰间的围裙,笑着道:“魏大厨,我呆会儿有事情,会向东家告个假,所以得先走了,这里还得麻烦魏大厨一人照应着了。”见魏明只是一直专注炒菜,并未理睬她,她以为是厨房杂声太多了,于是又走去他跟前说一遍。

奈何这魏明只是看了她一眼,一句话没说,就又转身做旁的去了。

方嫂在灶膛里加了把柴穑醯酶崭罩旄0锪俗约憾宰约河卸鳎吞趾玫卮樟斯吹溃骸爸旃媚铮阋脖鸢媚樟耍飧鋈嘶安欢啵蛟绯坷矗芄裁凰导妇浠啊2还闼档幕埃檬翘搅耍阌惺乱Γ闳グ伞!

朱福朝方嫂微微点了点头,就转身走了出去。

二更:

已经近正午,外头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了,一楼几乎已经没有空余位置。

有人就是冲着朱福的油泼面来的,此番正吃着香辣酸爽的美食,一抬头又见着了做美食的小厨娘,不由笑着朝她打招呼。

“朱姑娘,你昨儿手指受伤了,可好些了?”

“是啊朱姑娘,手指受伤就歇一歇吧,你若是彻底伤了手,这往后谁还能做这么好吃的面条给我们吃啊?”

也有人关心地问:“朱姑娘,你那外婆后来为难你了吗?哎,咋能有那样的人呢,真不是个人啊,对着自己亲外孙女那是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真不是个东西!”

朱福都一一笑着应答了,又亲自招呼着客人们吃饭,她见萧敬宾此番正站在柜台后面收银子算账,就走了过去。

自打账房先生走后,这些日子以来的账目都是他亲自经手的,他算了算,发现昨天一天的盈利竟然比先前几个月还要好。他将一本账目翻来翻去,面上全是笑意,心里对朱福印象就更好了些。

“东家,我今儿要回一趟杏花村,所以想先回去。”朱福走到柜台边,见萧敬宾低头翻着账目在笑,她心里自然猜得出他是在笑什么的,因此请假请得也更有信心了些。

果然,萧敬宾一口应承道:“朱姑娘,你若是自己不说,我也是准备去叫你回家休息一日的。”他微微有些发福的脸上全是笑意,语气却颇为同情,“昨儿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你又伤着了手,该是要休养一日才行的。”

朱福谢了一声,回头望了望阿东,见他头上裹着一层白纱布,此番还在满堂地跑,不由又问道:“阿东……”

“朱姑娘,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放心吧,我今儿会再在门前贴一张告示的。”他微微眯眼,笑嘻嘻地摸了摸下巴道,“若是生意能够一直这样红火下去,至少得再要三个跑堂的。还有一个账房先生,一个掌柜的,厨房里还得再赛一两个人才行。”

朱福好奇地望了他一眼,心里想着,原来这萧敬宾并没有打算叫全二富当掌柜?是不信任他的为人,还是不信任他的能力?

不管怎样,这都不是她一个厨娘该管的。

掌柜的不该管,那账房先生呢?朱福忽然想到了堂弟贵哥儿来。

虽然贵哥儿如今在准备着县考,不过,她从来不觉得念书的就不能做其它事情。再说了,做账房先生不是多辛苦的事情,根本不耽误贵哥儿念书的。

这样一想,朱福就想推荐贵哥儿来敬宾楼当账房先生,一个月好歹有些赚头。

“东家,不知道您对账房先生有什么样的要求?”朱福想着,先打听好了聘用要求跟待遇,到时候回家再跟二叔一家商量商量,且瞧瞧他们愿意不愿意。

“怎么?朱姑娘想要举荐什么人过来当账房吗?”萧敬宾一听朱福这话,便猜得了她的意思,颇感兴趣地道,“既然是做账房嘛,肯定是得要会珠算的,最好是念过书的,为人要品行端正,做事得要心细才行。”

朱福道:“东家,我二叔家有一位堂弟,今年十二岁,打从七八岁的时候就一直在私塾里念书。私塾里肯定是教珠算的,他念书十分好,正准备着来年春天参加县考呢。我今儿就是去杏花村接他进城的,往后他便也住在城里,所以我想,明儿将他带来给东家您瞧瞧?您也考考他,若是觉得不错,可以考虑一下,若是觉得不合适的话,也没有关系的。”

萧敬宾听说是朱福堂弟,又是在私塾读过几年书的,自然感兴趣。

“读书人,而且还是打算考秀才的读书人,能来咱们敬宾楼当账房先生,也是酒楼的福气啊。”萧敬宾说的倒是真话,他一口应承道,“朱姑娘举荐的人,人品方面自然是不会有问题,至于其它方面,改明儿带过来瞧瞧,若是都还不错,我就聘了他,一个月,少说也是有二两银子的。”

她在河对面租的房子目前是二钱一个月,若是贵哥儿能够有份工的话,那往后完全是可以自己赚钱供着自己读书的,这样一来,二叔跟二婶压力自然小很多。毕竟他们两人年纪大了,又没有什么实在的技术,进了城,也只能出卖体力。

这样一想,朱福便跟萧敬宾先讨要了这样一个名额,又跟阿东去打了个招呼,告诉他,若是呆会儿没有人将五百两送来的话,等她回来再说,千万不要冲动。又跟他说东家呆会儿下午就回再招跑堂跟打杂的,累也是一时的,熬一熬就过去了。

阿东一点不觉得辛苦,他伸手抓起搭在肩头的白色布巾道:“没事儿,休息一晚上已经好多了,再说了,东家给我工钱我干活也是应该的。”想了想,还是小声道,“朱姑娘,我还真是怕拿不到那五百两,毕竟,这真的跟做梦一样。”

朱福安慰道:“你放心吧,咱们有契约在手,不怕他们。若是他们不给,大不了再闹去县衙门,左右这些乡亲们都是站在咱们这边的。不过阿东,得了这笔银子,你打算怎么花?”

阿东毫不犹豫地道:“给我娘请大夫瞧病!我知道我娘想用这笔银子给我购置房屋娶媳妇,不过,我若是连娘都没了,又要钱干啥?再说,我还年轻,又有份差事,还愁赚不到银子娶媳妇么。”

朱福觉得这阿东还真是孝顺的,得了这么大笔银子,也还记挂着老母。若是搁在旁人,不乏那些卷着银子跑路的,她点了点头道:“阿东你能这样想就好,不过,你总该是要学一门手艺才行,学木匠瓦匠都行。或者说,将那五百两先挪一部分出来做些小买卖,赚些嚼头。”

“做买卖?这买卖不是好做的,有赚有赔,而且尽是赔的多,不行不行。”阿东直摇头,“那五百两银子我要攒起来都给母亲请大夫,不过,我确实该学门手艺才行,我好好想想。”

“那你便好好想想吧,我便先回去了。”走了几步路又回头来,“你娘身子不好,你也别抠那几个钱,这么冷的天怎么能住在城外自己搭建的竹屋呢?这样吧,我昨儿刚刚在我家河对面赁了间屋子,屋子还算大,你们可以先去住。至少等过了这个冬再说。”

阿东抓了抓头,觉得朱福说得有道理,便没有拒绝。

那边有客人喊“算账”,阿东两腿抹油,立即就跑着走了。

朱福回到家,家门口已经停着一辆马车,这马车不算大,但是却比之前的驴车好多了。

院子里头暖姐儿头上已经裹了一块方布巾,小肉身子正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不时伸头往前头打铁铺子里张望。

“二姐姐怎么还不回家……”她小肉脸紧紧皱巴着,学着大人的模样将双手背在身后,一回头见着弟弟还在一边哭鼻子,她赶紧蹦跳着过去哄道,“寿哥儿,别哭,三姐很快就回家带你玩儿了。”一边说,一边伸出小胖手来,给弟弟擦眼泪,“弟弟乖,长姐陪着你呢,明儿咱们一起找堂哥玩儿。”

“我也要去……”寿哥儿坐在小板凳上,弱弱地说,“为什么小姐姐能去,我就不能去,我也想要去……”他小声无力地反抗着,希望能够改变父母的主意。

暖姐儿继续哄弟弟:“因为我长得胖啊,寿哥儿你在家多多吃饭,等有我这么胖了,娘就会让你去了。”

寿哥儿望了暖姐儿一眼,一脸认真地说:“可是等我长胖了,奶奶就住在城里了,我还是不能去。”

“这个……”暖姐儿舌头打结,觉得弟弟说的也对,她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回答不了,她就抱着弟弟哈哈大笑,亲他白净小脸儿,又捏他鼻子。

朱福走进了院子,见寿哥儿在哭鼻子,她几步走过去就将轻飘飘的寿哥儿抱了起来,用脸颊碰了碰他的脸颊,问道:“寿哥儿为什么哭鼻子啊?是不是暖姐儿欺负你了?你告诉二姐姐,二姐姐扣她钱。”

暖姐儿立即挥着小肉手:“不是的二姐姐,寿哥儿哭是因为他想去乡下接奶奶,才不是因为我哩。”

“是这样吗?”朱福望着漂亮的弟弟,抬起袖子给他擦眼泪,见寿哥儿轻轻点了头,她哈哈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寿哥儿别哭了,因为二姐姐打算再去叫一辆马车,不但寿哥儿要去,咱爹咱娘都得去。”

卫三娘走了出来,听得次女的话,摇头道:“你带着暖姐儿跟你哥哥去就行,快去快回,我跟你爹爹还得再去前头屋子一趟。那屋子比咱们这屋子大许多,昨天半天都没有打扫完。”

朱福抱着寿哥儿,回头望着卫三娘道:“娘,那屋子等二婶他们来了,您跟二婶一起去收拾打扫不迟啊。再说了,咱们将奶奶丢在杏花村那么些年,虽然每月都给了银子,可是奶奶在杏花村住的屋子实在不像话。那乡野村妇素来爱嚼舌根的多,想必那些长舌妇私下不知道说了娘多少坏话了。若是娘这次亲自去接奶奶进城,不但奶奶开心,二叔二婶也会觉得接奶奶他们进城是爹娘一早便筹谋好的,往后相处,也会更融洽一些。”

说虽然是这样说,朱福想爹娘去也有这么个意思,不过,更多的是她不敢独留爹娘在家,她怕外婆那群人趁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再次上门来滋事。

第28章

前两天有下过一场小雪,天气又冷了几分,南方河流较多,总是依山傍水的,所以每到冬日总是特别湿寒,那风吹在脸上跟有刀子刮着一样。富户人家的孩子还好些,总有一些胭脂膏雪花膏保养着的,可这些市井小民家则不同,家里的姑娘每到冬天脸颊两处都会冻得发紫,有些肤质特殊的,甚至会生冻疮。

那手就更不必说了,才入冬的时候手就会痒起来,紧接着天再冷几分的时候,手指头会红肿,再接着连指关节都会变粗,然后肉都烂掉。

朱家几个孩子还好,以前家里条件好些的时候,朱大夫妻都鲜少让闺女们做太重的活,比起旁家,朱家的姑娘算是娇养着的。朱喜跟朱福倒是还好,只是小妹暖姐儿,因为身上肉多,又或许是肤质的缘故,每到冬天就会烂手烂脸。

此番暖姐儿正仰着她那颗圆圆的小脑袋,虽然头上裹着方布巾,可是小肉脸上的大块青紫还是瞧得一清二楚。

小丫头只愣了一会儿,便又拍起手来,欢呼道:“过年喽,真的是过年喽。我好开心啊,我们全家可以一起去奶奶家喽。”她小胖身子在小小院子里头跑了两圈,然后一个猛子就扑过来抱住朱福小蛮腰,开心地蹭着自己二姐姐道,“二姐姐,我今天真是比过年还开心,因为今天不但可以全家去奶奶家,而且还是要去接奶奶进城的。二姐姐,奶奶跟贵哥儿他们进城之后,是不是就再也不走啦?”

朱福一手抱着寿哥儿,腾出另外一只手来轻轻捏了捏暖姐儿小肉脸道:“是啊,爹娘接奶奶进城住,当然是要奶奶晚年都住在这里喽。还有二叔二婶贵哥儿,往后只要你相见,过条河就行。”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日头晒得高高的,白花花的刺眼阳光照射在朱家这巴掌大的小院子里面,到处都暖和和的。

卫三娘站在屋子门口,手上还拿着一个装满红色辣椒干的筛子,骤然听得次女方才那番话,愣了好久。

其实这些年来,她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媳妇,虽然每月孝敬婆母的银子从没有少过,可是二十年了,婆母一直是跟老二一家住的。她以前回去的时候,就知道,村子里的一些人常常会在背地里对她指指点点,可当面又是一副模样。

家里这么小,接了婆婆来,也根本没地方住。而他们夫妻每日都是披星戴月地忙,家里小的孩子都是长女带大的,实在腾不出空也腾不出地儿来。

后来丈夫干活伤了身子,就更不必说了,那两个月,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说来也是奇了,自打阿福落了水之后,整个人性子都变了。不但活泼娇俏了许多,连主意也多,机灵得都有些不像以前的阿福了。想到这里,卫三娘抬头往次女的方向望去,见她正笑眯眯地抱着寿哥儿,而暖姐儿正围着她转,姐弟三个开心得不得了。

卫三娘忽然也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几步走下台阶,喊了正在厨房忙着烧饭的长女朱喜道:“喜姐儿,你哥哥人呢?”

朱喜闻声走了出来,手在腰间系着的围裙上擦了擦,又伸头往前面打铁铺子望了望,见没人,便道:“哥不在前头打铁,那应该是在隔壁沈大哥家里吧。他刚刚雇了车回来,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该是去沈家了。”

正说着话,前头朱禄跟沈玉楼便结伴走了进来,沈玉楼腰间还挎着一张弓弩。

朱禄走到卫三娘跟前,黑俊的脸上有着抑制不住的笑意,他道:“娘,玉楼说他有张弓弩,又听说我们要去鸡头山猎捕野猪,他说想跟着咱们一道去。”

卫三娘望着沈玉楼,这孩子打小就生得好,性子也是出奇的温和,不管见着谁,脸上总是挂着笑意。他跟自家儿子一般大小,两人打小一起玩,大了点又一起上私塾,后来自家儿子书读不下去了开始跟着他爹打铁,这孩子因为念书好,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

后来听隔壁沈嫂子说,玉楼因为得了某位贵人赏识,去了金陵书院继续念书。一念便是念了三个年头,如今再次见到,真是越发不一样了。

到底是在大地方呆过的人,那谈吐举止,以及通身气派,都是不一样的。

记得小的时候,自家两个闺女总是爱黏在他身后,他跟谁都玩得来,喜姐儿跟福姐儿会写几个字,也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前几天沈嫂子还玩笑着说呢,她家玉楼为着读书都十九了还没讨着媳妇,说是要讨喜姐儿当儿媳妇,她心里也有这个意思。可如今瞧着,怕是他瞧不上喜姐儿呢,往后若是再考中举人当了官,就是配那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也是不过的。

这般想着,卫三娘便歇了心思,转头对朱喜道:“你赶紧去烧水,给玉楼倒被热水来吃,暖暖身子。”

沈玉楼朝卫三娘微微弯了弯腰,礼貌道:“朱大婶子,不必这般客气了,我不渴。”又直起身子来,一手垂立在身侧,另外一只手轻轻架在腰间挎着的一张弓弩上,眯眼笑问道,“婶子近来身子可还好?我瞧着气色不错,还若以往一样年轻。”

卫三娘近四十的年纪,她打小就貌美出众,即便已经是五个孩子的娘了,那身段也没有多走样,只是并非那大户人家的太太,再美的容颜也是经不住风吹日晒的,那张脸上也渐渐爬上了皱纹。

她倒是看得开,这些年虽然苦了些,可是五个孩子个个听话懂事,丈夫又老实憨厚待她十分好,一大家子在一起,总是很开心的。

不过,女人总归是喜欢被人夸几句的,卫三娘也不例外,听得沈玉楼这般说,笑着道:“你们一个个都长这般大了,婶子就老了,身子倒是还行。”她招呼着沈玉楼一边坐下,又吩咐长子道,“刚刚你二妹妹说了,要咱们一起去杏花村接你奶奶去,娘想着也好,禄哥儿,你再去雇辆马车。”

朱禄赶紧听话办事去了,这边朱福走到卫三娘身边去,笑挽着她手臂道:“娘,您怎么就老了?您还不到四十岁呢,哪里就老了啦。我娘最年轻貌美了,昨天去铺子里买布的时候,里面的老板娘还夸娘哩。”

暖姐儿也跑过来使劲蹭在自己娘怀里,笑嘻嘻道:“二姐姐说得对,娘最美了。”她仰着脑袋想了想,又说,“娘最美,大姐姐第二美,二姐姐第三美,我最小,我就第四美。”

朱福小手使劲揉搓着暖姐儿脸,板着脸凶她:“原来我在暖姐儿心里,就排在第三啊?好啊,往后再不带着你玩了。”说完故意将头往一边扭去,装作生气地鼓起嘴巴。

暖姐儿呆了呆,还以为二姐姐真的生气了呢,赶紧过来哄。

朱福不理她,她就耍赖,将小胖身子使劲往朱福身上蹭,卯足劲了追着朱福跑。院子很小,坐了几个人就没有多少地儿了,姐妹俩闹开了总会撞到人,地上又湿滑,朱福脚下一滑就歪身倒在了沈玉楼身上。

沈玉楼原本笑意盈盈看着姐妹俩玩闹,暖姐儿这个样子,就跟小时候的玉珠一样,不过,他可安静得很,从来不会像小不点这般跑着让妹妹追。忽然见小不点身子一歪,似是要跌下去,他本能地就伸手去接,一只手就将朱福身子稳稳捞住了。

朱福猛地扑进一个带有淡淡梅花香气的男子怀里,她吓得抬起了脸,离得太近,她能感受到他轻轻呼出的温热鼻息,还有那双略带笑意的眼睛。她脑袋瓜子一热,脸就烧了起来,然后蹭着脚赶紧站了起来。

暖姐儿终于抓住姐姐了,紧紧抱着她,蹭着道:“二姐姐,你带我玩吧,我最喜欢二姐姐了,二姐姐最美。”

朱福原本皮肤就十分白皙,此时脸上微微薄红,映照着日光,确实美丽得很。

沈玉楼望了望朱福,又朝朱喜那边望了眼,笑说:“喜妹妹还是如以前那般贞静贤淑,倒是福妹妹,三年未见似乎变了个人似的,性子比以往活络不少。”

卫三娘道:“是啊,这丫头过完年虚岁也有十四了,是个大孩子,不再是小时候那个爱哭的鼻涕虫了。”

沈玉楼微微笑着点了点头,又抬眸望了朱福一眼,见她只是在专心地给暖姐儿扎方布巾并未看自己一眼,不由心里头有些失落起来。想着,该是找她说几句话才行,便问道:“记得我走那年,福妹妹正跟着我念书识字,还答应我说在家会好好念书识字的,如今念得怎么样了?”

朱福忽然脑袋“嗡”一下就大了,她给暖姐儿重新扎好方布巾,方回过头笑望着沈玉楼道:“一般般吧。”

沈玉楼眉心轻轻蹙起,总觉得这次回来,小不点儿跟以往不大一样了。

外头朱大跟朱禄一道走了进来,朱禄走到卫三娘跟前道:“娘,又雇了匹马车来,我又去河那边将爹也叫了回来,瞅着时候不早了,咱们便走吧。”

朱喜一直俏生生地站在厨房门口,原本微微愣神,听得兄长的话,回了神道:“刚好我蒸了馒头,既然爹娘也去,那咱们不必在家吃饭了,我将馒头包起来,咱们路上吃吧。”

二更:

沈玉楼在金陵书院念书的时候,书院里是有骑射课的,他十多门功课样样拔尖,自然这骑射课也不例外。

能在金陵书院念书的,不是书香门第的公子哥儿,便是那有钱的富户子,更有甚者,京城里头的世家公子也会跋山涉水到南边来念书。因此,书院里头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的马儿,沈玉楼自然没闲钱买马,不过,书院里倒是送了沈玉楼一匹马,也就是如今沈玉楼骑回来的这匹。

朱家雇了两辆马车,朱大跟长子朱禄一人赶着一匹,朱福带着两个小的坐一辆,卫三娘则跟长女坐一辆,沈玉楼则骑马伴在两辆马车中间。

这松阳县隶属于湖州,小县城远远比不得省城,多见的还是驴车,谁家若是出门办事能够雇辆马车的,那必是家里有些闲钱的,更别说是能够买得起马儿的了。因此,沈玉楼坐在高头大马上,马儿漂亮,公子更是生得芝兰玉树温文儒雅,惹得路过的人纷纷侧目。

隔壁林家门打开,打从林记猪肉铺子里面走出个健硕的少年来,少年正是林家的独子林铁柱。

林铁柱见到朱禄,几大步便走了过来,稀罕地望着马车,唤朱禄一声大哥,问他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竟然还雇了两辆马车……”他棕熊一样壮壮的身子围着马车转了个圈儿,却见从马车侧面帘子后面探出一张娇俏的脸来。

他身子一下僵住了,伸手抓着脑袋,说话就开始不利索起来。

“福妹妹,你们这是去哪里啊?”林铁柱只望了朱福一眼就低了头,然后呆呆站立在边上,粗黑的眉毛一抬一抬地望着朱福。

朱福掀开帘子,娇娇俏俏地趴在边上,笑眯眯回答道:“我爹娘要带着我们一起去杏花村接我奶奶跟二叔一家进城来住,我们已经在河对面赁了一个院子,往后我奶奶跟二叔一家就住在这里不回去了。”

林铁柱嘿嘿直笑,早不如方才跟朱禄说话的时候活络了,两只粗糙的手紧紧抓着粗布衣角,明显有些局促。

林家院子里头传来林婶子唤儿子的声音,林铁柱见自己娘又扯着嗓子说叨自己,而且还叫嚷得这么高,老大不高兴了,身子一个转弯就冲进自己家里去,少年声音更大些。

“娘,你能不能别说了,人家都听见了,你叫我往后这脸往哪儿搁?”

“哎呦,你还知道要脸啊?你这臭小子,又将院子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回头叫你爹抽你!我只一眨眼的功夫没看着你,你又死哪儿混去了?”

林铁柱叫:“我哪有混!你成日就知道说我,好像我多不成器似的。”

林婶子骂:“生儿子有什么用!成日替你操心费神的,我要是能有个闺女就好了,还是闺女贴心啊。生了你这个混世魔王,成天就是来气我、来讨债的。你瞧瞧人家阿福,只小你一两岁,又是个姑娘,多懂事啊,再瞧瞧你……”

林婶子话还没说完,林家传来“砰”地一声关门声,接着林婶子又叫唤道:“你这死孩子,你还长脾气了!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作甚?你给我出来干活!你爹去集市上买猪了,这眼瞧着就要回来了,你给我烧锅开水去!嘿,你这小子又皮厚了?还敢将门反拴上了,你将自个儿关在屋里,你倒是念书啊,有本事你也考个秀才回来给娘长长脸!你瞧瞧人家沈小哥,比你大不了几岁吧?人家有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考中秀才了……”

马车已经缓缓行驶起来,朱福还是竖着耳朵去听,忽然又想到林铁柱那棕熊一样的身子,不由笑了起来。

其实这林铁柱也不是她娘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啊,身上有股子蛮劲,也不是什么混混。至于念书,也不是人人都能像沈玉楼那样的,这松阳县,又能有几人能去金陵书院念书呢?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看你有没有将天赋用对地方罢了。

朱福掏出一个馒头来,用手拧碎了递给弟弟妹妹吃,姐弟三人吃完午饭都犯困起来。朱福一手一个,将一双弟妹紧紧抱在怀里,姐弟三人都睡着了。

马车行驶到杏花村村口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此时刚过了午时,杏花村里的村民们也都刚刚吃完午饭,此时又是农闲时候,家里没什么活计要做,正三五成群坐在一处晒太阳闹家常。

忽的见村里来了两辆马车,那两辆马车旁还有一个骑马的俊俏公子,不由都纷纷出了院子来张望。

有人指着朱禄道:“那不是朱家的长孙吗?前两天还来过呢,打了头野猪,给村长一半,又给他奶家留了许多,我还去他家蹭过野猪肉吃呢。”

也有人道:“我听我家那口子说,这朱老大干活闪了腰,他那老丈母娘还见天来要钱,真是撒泼打滚变着法子闹。前几天我还瞧见朱二背着一小袋子白面进城呢,说是给他大哥送去的,怎么的,这朱大又发了?”

马车停在了茅草屋跟前,朱大跟朱禄先从马车上跳了下来,紧接着,几位女眷也都从马车里出来了。

隔壁的乔大婶是个大嗓门,隔着老远就喊道:“朱大嫂子,回来探望你婆婆啊?”一边说,一边小跑着过来,走到朱家马车跟前,转了好几个圈儿,又望了望那匹马儿,啧啧叹道,“朱大嫂子,你们家这是咋个意思?”

卫三娘笑着说:“我们是来接我婆婆跟二叔一家进城的。”

“进城?”乔大婶一双牛眼立即瞪得圆圆的,“接他们进城小住几日吗?可我听说你们家地方也不大,接了过去,这是住哪儿啊?”

朱福跳下马车,见有人问东问西的,不由跑了来道:“大婶,我娘在家附近赁了间院子,这次来是直接将奶奶跟二叔一家接进城里住的,以后偶尔还是会回杏花村来看看的。”见眼前的妇人嘴巴张得大大的,她又继续道,“我们家贵哥儿来年要考学,住在城里念书也方便一些。好了,不跟你说了,我要去瞧我奶奶了。”

乔大婶老半天才捋顺舌头,扯起嗓门就冲朱二家的茅草屋喊道:“贵哥儿,你大伯一家来了,你爹娘又去鸡头山下挖野菜去了吧?你还不快去叫他们去。”话才说完,从茅草屋里走出一个小少年来。

朱贵方才坐在屋子里头一边照看奶奶一边念书,他念书的时候心静,因此外面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有出来瞧一瞧,还是听得了隔壁乔身子的叫唤声,他才跑出来的。

见到自己大伯一家人来了,他笑着跑到跟前来:“大伯,大伯母,你们怎么赶着马车来了?”

卫三娘望着朱贵道:“贵哥儿,去叫你爹娘回家吧,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需要带着的,拾掇拾掇就进城去。”

“进城?”朱贵眼神一动,目光就溜到一边朱福脸上,想着前些日子自己二堂姐是说过这样的话的,可他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这般快,他又瞧了瞧马车,笑了起来,摸了摸头说,“我爹娘刚刚出门挖野菜去了,行,我去叫他们去。”又说,“大伯大伯母进屋坐吧,屋里虽然简陋了些,可上次堂哥帮忙修整过就好多了。”一边说,一边很是礼貌地邀请朱大一家进去。

朱福已经从马车上拿出了那个捕兽器,还有一只朱禄事先买好的活蹦乱跳的鸡,走到朱贵跟前道:“二叔二婶在鸡头山吗?我随你一道去……”她抬了抬手,对朱贵道,“走,咱们再去打野猪去。”

朱贵望了望自己二堂姐手上的东西,也不知道她要搞什么名堂,只晓得那鸡头山是不能轻易进去的,便挥手道:“别,二堂姐,还是我一个人去吧。我跑得快,一会儿就能回来了。”说罢他抬起腿就往鸡头山的方向跑。

朱福唤了他一声,抱着鸡跟捕兽器也跟着跑了。

卫三娘担心道:“禄哥儿,你跟着去瞧瞧,护着他们点,别叫乱来。”

朱禄也担心妹妹会乱来,听了自己娘亲的话,就要走,沈玉楼道:“我也跟你一起去吧,左右我是来捕兽的。”又对朱大夫妻笑说,“叔跟身子且放心吧,我会保护福妹妹的。”

卫三娘还是担心,这几日来,次女变化实在太大,鬼点子多得很,又当厨子又猎野猪的,谁知道会不会遇到危险?便对沈玉楼道:“玉楼,禄哥儿是管不住福姐儿的,呆会儿她要是不听话,你直接带她回来,婶子知道你有拳脚功夫。”

沈玉楼点头应道:“婶子放心吧。”说完拍了拍朱禄的肩,两人就走了。

乔婶子望着沈玉楼背影,八卦地问卫三娘道:“嫂子,这位俊俏的公子是不是你们家未过门的女婿啊?啧啧啧,长得真是太好了。嫂子,原觉得你们家禄哥儿已经是出挑的了,可现在找了个女婿更像是出彩。”她心里嫉妒死了,脸上却笑容满脸,“哎呦,跟你们家喜姐儿真配呢,喜姐儿有十六了吧,呦,可出落得比上次见到的时候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