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买了五斤黄豆和三斤绿豆,剩下的两文钱买了两个馒头。背着八斤东西要走到天黑才能到家,用两个馒头来果腹,不管够不够也只有这些了。

当丁香回到家,何氏和孟贵差点被她气晕过去。

何氏痛心疾首地说:“丁香啊,你不是说要去大户人家当丫头么,怎么买一堆豆子回家,有钱买玉米面或白面也好啊,你这脑子是不是还没清醒啊!”

紫葵却很开心,“娘,豆子炒着吃可香了,我都好几年没吃过炒豆子了。”

何氏横了紫葵一眼,“你就知道吃,这可都是花钱买来的!咱家哪有闲钱买这些玩意啊,丁香,明日赶紧把豆子背回县里退掉!”

孟贵垂头丧气,本以为丁香去县里找了户有钱人家当丫头,能吃得好穿得好,还能挣月例钱,没想到她却买一堆豆子回来。“丁香,你是不是没找到姓张的那个人牙子?要不明日我跟你一起去县里,将这些豆子退掉,然后托人牙子给你寻个好主家。”

“爹,我根本没去找人牙子。”丁香早就猜到一家人会大惊小怪的,她故意让大家先失望一阵子,等会儿再告诉他们实情,他们准会惊喜一番。

海棠似乎感觉到丁香买豆子不是犯傻,而是有所目的。“二妹,你有什么主意赶紧跟爹娘说清楚,别让他们着急。”

丁香笑嘻嘻地说:“家里有没有给我留饭?我都快饿死了,等我吃饱了就告诉你们。”

紫葵飞快地端出两个窝窝头和一碗白菜汤,“大姐说你有可能今夜要回家,就为你备了这些。你快说吧,都急死我了。”

何氏直翻白眼,心想二丫头肯定是犯糊涂了,哪会有什么主意,有主意的人会买一堆豆子回来?哪怕想过过嘴瘾买个一斤也足够了,怎么可能买八斤!

丁香确实饿了,赶紧接过来吃,边吃边说:“爹娘,我仔细寻思过了,给大户人家当丫头是做下人,哪有自家做小买卖好,所以我在县里跟一位大娘学了怎么做豆腐,还学会了发豆芽呢。钟大娘待我可好了,她不仅手把手教我这些,留我过夜,还给我枣糕吃。”

“做豆腐?你学会做豆腐了?”何氏果然如丁香所料,说话的语气透着极大的惊喜。何氏不知道发豆芽是做什么,但豆腐还是知道的。

孟贵虽惊喜却又蹙眉,“会做豆腐是好事,可是谁家买得起呀?你买这些豆子花了那么多钱,只怕本钱都挣不来。豆腐虽好吃,但咱家也不能顿顿吃白豆腐吧,别人肯定骂咱家太挥霍了。”

“爹、娘,不管能不能卖掉,先试一试再说嘛,反正我这回去县里这一趟总共花一百四十多文钱,靠卖豆腐和豆芽要是挣不来本钱,也不至于赔很多吧。倘若这个买卖真的做不成,以后我也不折腾了,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对了,买豆子的钱是问表哥借的,表哥说他过两日要在刑房当差了,只不过是狱卒而已,他却欢喜得不行。”

听丁香这么一说,何氏也欢喜了起来,“狱卒是不是就是在刑房看管犯人?这可是好差事啊,有些犯人的亲属去探望,哪个不带些细软或吃食偷偷给狱卒行行好,这可是一个肥差!”

丁香惊诧地看着何氏,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想,哎哟娘喂,她还有贪污受贿的潜质啊。

海棠听了这些一个字也没说,默默低头缝制棉袄。

吃过饭后,丁香便忙着泡黄豆和绿豆,紫葵在旁欢天喜地瞧着,还问东问西。丁香想起石磨在阿婆的屋里,明早磨豆子要用的,便让她爹娘去阿婆屋里抬。

孟贵却有些为难,“丁香,这是一大家子共用的,时常要磨玉米面,哪好抬自家来?”

“爹,放阿婆屋里和放在咱屋里有啥区别,他们要磨面到咱家来磨就是了,又不耽误他们干活。反正我做豆腐的事也瞒不住,大不了明早做豆腐时给他们每家分一块尝尝鲜便是。”

孟贵和何氏过去了,没想到因为石磨的事把孟老爹和乌氏以及二房三房的人全招惹了过来。

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要么说丁香没那个本事肯定做不出豆腐,要么就说这个买卖做不起来。其实陈氏和齐氏心里是嫉妒的,只不过嘴上净说些风凉话。

孩子们都满心欢喜地等着明早吃豆腐,他们长这么大也只吃过一回,还是孟老爹以前去县里带回来的。只有水仙不仅惦记着吃,心里还琢磨着一件事,她实在憋不住就问了出来,“二姐,要是你真能做出豆腐来,能不能教教我?”

丁香想也没想便道:“不行,我谁也不教。我做豆腐时躲在屋里做,关上门,你们可不许偷看。不过你们偷看也没关系,因为想做豆腐得点一种特殊的东西,这玩意可不是看看就能学会的。”

二房和三房的人立马垮下了脸,都很不高兴地出去了。只有孟老爹和乌氏多坐了一会儿,他们也希望丁香能做出豆腐来,但想到丁香平时做事不是那么靠谱,他们还真是有些担忧。

次日天还没亮,丁香就起床忙碌了起来,何氏和海棠听到动静也起来帮忙。头一回手生,丁香确实需要她们帮忙,否则她一个人简直是手忙脚乱。其实待熟练了后,一个人做完全没问题的。

待豆腐做成时,何氏和海棠竟然激动地流出眼泪来,丁香总算是学出本事了。紫葵等不及切一块拿锅里煎去了,丁香见二房和三房的人陆续围了上来,只好兑现承诺,给他们每家一小块。

陈氏和齐氏既为能吃到豆腐而高兴,又为丁香真的做出了豆腐而闷闷不乐。

水仙想到丁香拒绝教她心里就来气,对齐氏说:“娘,二姐肯定会白高兴一场,谁家有钱买豆腐吃啊,她不赔钱才怪。”

齐氏寻思着也是,便回屋里煮豆腐去了。

丁香和家里人开开心心地吃了顿早饭,有玉米面儿粥和玉米饼吃,关键是有香喷喷的豆腐,感觉这日子过得有些滋味了。

魏家叔侄来干活时,一进孟岭村就见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说丁香做豆腐的事。

魏大山还以为听错了,凑上去问道:“你们说孟贵家的二丫头这几日在县里学了做豆腐?”

“可不是么,这会子她已经挑着担子卖去了!大山,你们叔侄在她家干活,中午还在她家吃饭,可得让她做顿豆腐你们吃!”

魏大山心里不知为何竟然偷偷乐了起来,原来那丫头并没有上赶着给别人当下人。他听着乐呵,嘴上却说:“那个犯愣的二丫头做出的豆腐能好吃么,我可不指望能吃到什么好东西。”

“哟,你可别这么说,她挑着担子从我家门前过一趟,我都闻到香气了,只是我家没钱买,光眼馋了。”

魏矮子扯了把魏大山,“走,咱们赶紧干活去,在这儿闲扯什么,中午等着吃豆腐就是了。”

魏大山经不起得意,吹起了一个响亮的口哨。

丁香和紫葵轮流挑着担子来到邻村来卖,在本村只卖四小块豆腐,每小块半斤左右,也就是说这一早上才卖两斤。这担子里还剩下六斤呢,必须得在这一日内卖完,留到明日就不新鲜了。

“二姐,早上送给阿婆和二叔三叔家的豆腐总共有两斤多吧,那就送掉了十多文钱呢。”紫葵还在为此事心疼。

“看你小气的,又不是每日都送,就这么一回,这样以后用石磨不就方便了么?现在咱们要紧的是把这六斤豆腐卖完。”丁香心里还真的挺着急,这豆腐咋就这么难卖啊。

卖便宜了不挣钱,卖五文钱一斤吧,又难卖得很。在本村只卖两斤,来到邻村吆喝着只有一堆人围观,买的却是少之又少,又只卖两斤。

眼见着从天没亮一直忙到半上午也只卖四斤,丁香还真是有些灰心。不知不觉她们姐妹俩来到了李岭村,丁香对这些村子还不熟,由紫葵走在前面带路,她根本不知这是李岭村。

当她发现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时才反应过来,“紫葵,咱们怎么到李岭村了,走,咱们赶紧绕到别的村子去。”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李雷飞快地追了上来,“丁香?还真的是你呀,你和紫葵来这里是找我么?”

第二十三章 意外吵架

李雷那般问话还真是有些自作多情了。

丁香还未回答李雷的话,紫葵就抢着说了,“谁来看你呀,我们是来卖豆腐的。”

“卖…卖豆腐?”李雷上前一步,伸手揭开了箩上盖的布,“还真的是豆腐啊!丁香,你什么时候学会做豆腐了?”

丁香急着卖豆腐,哪有心情跟李雷闲扯,便道:“我这两日去县里学的。紫葵,咱们去高岭村吧。”

李雷扯住丁香的袖子,“我们李岭村你还没进去卖呢,怎么就要走啊?”

丁香猛地抽出袖子,“那个…”

她一时找不出理由,这时有一位中年妇人挎着个洗衣篮子走了过来,“雷子,你在这儿干嘛呢?”

李雷回头见是他娘,脸色顿红,“丁香她…她来卖豆腐了。娘,丁香可真是能干,去一趟县里就学会做豆腐了。”

中年妇人先是仔细打量着丁香,微微点了头,像是很满意的样子,然后她又揭开布看了眼豆腐,“哟,这豆腐卖相真好,看着就让人嘴馋。雷子,咱家买上一斤吧。”

李雷见他娘满意,激动地说:“好好好!娘,要不咱们…全买下吧,免得丁香她挑着担子太…”

“辛苦”两个字还未说出,丁香便道:“不行!你们哪吃得了那么些,豆腐不能放久了。”

紫葵直朝丁香使眼色,心想人家要全买下多好,你管他们吃得了还是吃不了。

丁香只切下一块称了称,不到一斤,“这是四文钱的。”

李雷硬塞五文钱,丁香把多出来的一文钱放在了中年妇人的手里,然后客客气气地说:“谢谢婶子。紫葵,咱们去高岭村吧。”

李雷又想缠上去,可是他娘在眼前,他又不太好意思。中年妇人见丁香对李雷似乎不太热情,待丁香走远了,便问:“雷子,你说丁香姑娘是孟岭村的,还说让我托媒人去说亲,我咋觉得人家姑娘看不上你呢。她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你爹认不认识,要是认识的话,无论人家姑娘是否看得上你,只要你爹亲自去说,成算就大些。”

李雷抓耳挠腮红着脸说:“她爹好像叫…孟贵。”

“啥?她爹是孟贵?你是说那个叫海棠的莫非是丁香的姐姐?哎哟,你这傻儿子,你看上谁不好非要惹上这样的人家,那个海棠连亲都没订就挺了大肚子,脸都丢到整个青山镇了,说不定再传来传去都要丢到县里去了!你要是和她家联姻,以后你也跟着抬不起头来,虽然现在姑娘不多,但咱家日子算好过些的,不知有多少人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你呢,以后你不许再和丁香说话了,也不许见她,否则我打断你的腿!”

虽然丁香和紫葵已经走远了,但是李雷他娘这么咋呼起来,丁香和紫葵还是听到了一些。

李雷见他娘大声嚷嚷,急得直跳脚,“娘,求你别说了,要是丁香听到会生气的。”

他不说还好,这一说,他娘反而冲着丁香走远的方向嚷道:“我管她听见还是听不见,这种不要脸的人家养出来的姑娘谁爱要谁要去,反正你不能要!”

“娘,你说什么呢,海棠是海棠,丁香是丁香,她们不一样的。娘,我求你别说了!”李雷急得都快要哭了。

李雷拼命将他娘往回拉,没想到紫葵气冲冲地跑了过来,“李雷,我二姐让我来跟你说清楚,她早就说过对你从来无意,请你以后不要再纠缠她。还说…请你娘嘴巴放干净一点,你们若是要脸,也不会在这里嚷嚷着骂人不是么,到底谁要不要脸还请你们搞清楚些!”

李雷他娘气得嘴巴都歪了,“你…你这丫头,你怎么说话的?”

紫葵并不理会她,直接拿出那四文钱往李雷身上一扔,然后从他手里夺过那块豆腐,转身走了。

李雷受了惊吓,撒腿追了几步,被他娘给喝住了,“雷子,你给我回来,你要是追上去的话,娘就没你这个儿子!”

李雷停住了不敢再追,他娘怕自己再嚷真被村里人知道了,儿子和孟贵家的姑娘扯在一起可不是什么好事,被人知晓了以后都没法给儿子说亲了。

本来李雷他娘可是个烈性子,要是因为别的事被紫葵这么凶一顿她早就上去开骂或扭打起来了,这时她却忍气吞声地放低声音说:“这种人家的姑娘有多远你就躲多远,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名声!名声臭了,哪怕不缺吃穿你也抬不起头来,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连这个理都不懂?”

李雷一脸的沮丧,“什么名声不名声,只要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他娘揪住他的耳朵,“你给我闭嘴,还不赶紧跟我回家!”

李雷被他娘揪回家了,丁香却一路地训紫葵,“李雷他娘再不对,好歹人家也是长辈,你可以不屑于理她,可以摆脸子,但也不能叫人家嘴巴放干净一点呀,还拐弯抹角骂人家不要脸。我让你去交待一句话再拿回豆腐,你怎么还自作主张地加上几句,难怪爹娘为你以后担忧,你这样到处得罪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紫葵咬着嘴唇说:“李雷他娘说话那么难听,我听着难受,我就要她更难受!”

“让她更难受的办法多得是,何必要在嘴上逞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又多得罪了一家人,他们指不定会到处说大姐的坏话,还会说你我的坏话。名声都坏掉了,这样我们怎么做买卖?”

紫葵瞧着箩里的豆腐,再想起大家看她们的眼神,看来豆腐难卖不仅是大家没钱买,她家的名声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紫葵觉得丁香说得也在理,便嘟囔道:“二姐,我觉得…咱家这买卖估计也做不成,以后还是做豆腐自家人尝尝鲜吧。听说镇上开梧桐书院的是一位老先生,他家新盖的宅院大,想收两三个丫头,我想去试试,说不定老先生愿意收我呢。”

“三妹,你别看这豆腐卖不掉就心烦,家里不还有豆芽么,今晚应该就能长大了,明日就可挑出来卖,你别灰心呀,跟着我干总比当丫头好吧?”

紫葵撅嘴,“不,我心意已决,若不去试一试,我心里搁不下这事。”她觉得在书院当丫头不仅活儿轻松,说出去也好听,只要和书院搭上边她就觉得了不起。

丁香没再说话,凭自家这样的名声,人家老先生应该不会收紫葵的,紫葵想试就去试吧,多受点打击才会谙知世事。

去了高岭村只是把那块要回来的四文钱豆腐卖掉了,眼见着太阳悬在正空中,丁香和紫葵只好先回家吃午饭。

魏大山见丁香和紫葵脸色不太好,就知道她们这买卖不咋地。丁香切下一大块豆腐让海棠做给两位师傅吃,她把剩下的拿出来放进盆里,然后放冷水桶里坐着,这样下午还可以接着挑出去卖,否则卖相不好。

没想到魏大山凑了过来,“还剩多少斤啊,我全买了!”

第二十四章 恶意中伤

丁香抬头看了看魏大山,她有些好奇,在这个穷山沟沟里也不知此男平日里吃了什么,竟长得这般人高马大。

魏大山长着一副憨厚的相貌,丁香觉得,那都是骗人的假象,他肯定属玩世不恭的那一类,还油嘴滑舌的让人烦,这样的男人才不会好心帮她呢。

“还剩四斤,你要这么多干嘛?哦,我明白了,你是想用两日的工钱抵四斤豆腐吧,可这么多你家晚上一顿也吃不完呀,留到明日味道就不好了,你可要慎重考虑。”

丁香说完便去洗脸没理会魏大山,忙活一上午她满脸都是灰。

魏大山却毫不犹豫地掏出二十文钱,“谁说我要用工钱抵了,你可别小看人,我给的是现钱。我以前去县里吃过豆腐,还吃过豆腐乳呢,听说做豆腐乳很容易,只需拌些盐和辣椒粉放进坛子里密封即可,我想做些冬日下饭吃。”

丁香有些吃惊,本以为他是开玩笑,没想到他连现钱都拿出来了。她放下巾子,走过来收下钱,“行,你要买是你的事,我可不必拦着。记住,做豆腐乳时多放些盐,否则坏掉了可惜。”

这时海棠和紫葵已经把午饭做好了,正忙着把饭桌往屋外抬,屋里太小,不好让魏家叔侄进屋吃饭的。

魏矮子走过来坐下喝水,何氏和孟贵也过来歇息。何氏刚才已经瞅见魏大山在门口和丁香说话,便问:“大山小兄弟,你是不是也馋豆腐了?海棠,赶紧把煎的豆腐端上桌吧。”

饭菜都端上了桌,何氏热情地招呼魏家叔侄吃菜。魏大山吃着豆腐,十分享受般地点头,“嗯,丁香手艺还不错,做的豆腐挺香。”

丁香白他一眼,“那是我姐姐手艺好,煎的外脆里嫩。”

魏大山笑道:“你们姐妹俩手艺都好。”

魏矮子斜了侄子一眼,心想大山这是在抽什么疯,豆腐好吃你就多吃些呗,少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何氏吃着吃着却忧愁起来,问:“丁香,你早上做了多少斤豆腐,卖了多少钱,本钱卖出来了么?”

丁香摇头,“没有。我总共泡了四斤黄豆,做出十二斤豆腐,本钱是四十八文。可早上咱们自家吃的加上送出去的就有两斤多,这中午不又煎了一斤多么,这四斤就吃掉了。剩下的八斤卖了四十文钱,赔了八文。”

何氏听说只赔八文钱,又面露喜色,“也就是说,往后只要不送人,咱家也不吃,每日都能挣上十二文钱?”这样说来,丁香可比魏大山挣的都多嘛。

丁香又摇头,“哪有那么好卖,刚才足足剩回五斤多,一斤多煎了,另外四斤是魏大山全买下了,否则下午还得挑出去,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往后这买卖做不做还两说呢。”

何氏叹了一气,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魏矮子惊道:“什么?大山,你买四斤干嘛,那可是两日的工钱啊!”

魏大山被叔叔问得有些尴尬,但神色毫不显露,他很不耐烦地说:“叔叔,你怎么老爱管我?我送你一斤晚上吃总行了吧,剩下的我家四口人晚上吃掉一半,其余的做豆腐乳吃。记得去年在县里我和我哥尝过一回豆腐乳,那味道独特得很,我们哥俩一直念念不忘呢。”

魏矮子真想骂他一句败家子,可是当家孟家的面不好意思骂出来,毕竟大山买的是孟家的豆腐,何况他晚上还可以白得一斤。

其实他还有些怀疑,侄子到底是馋豆腐乳吃,还是看上丁香那丫头了?海棠的事传得沸沸扬扬,谁娶孟家的姑娘谁倒霉,他可不能让大山沾惹这事,看来晚上回家得好好劝劝他,要是大山真有心得赶紧悬崖勒马。

到了夜里,丁香一直睡不着,每隔一会儿都要起床看看豆芽的长势。直到半夜她发现豆芽长得整整齐齐,个儿也大,鲜鲜嫩嫩的,她才放心睡觉去了。

因没打算再做豆腐,夜里又睡得晚,海棠和紫葵把早饭做好了丁香才爬起床。

吃早饭时,何氏说:“丁香啊,你今日看看豆芽好不好卖,要是不好卖,你赶紧把那些豆子背回县里退掉,以后别寻思做买卖了,还是去县里找大户人家当丫头要好些。对了,紫葵,你吃过早饭是不是要去梧桐书院碰碰运气?”

紫葵笑眯眯地点头,“嗯,我等会儿要去灵芝家借一身补丁少些的衣裳,灵芝也要去呢,我和她正好有个拌。”

丁香一心吃饭没做声,她在心里给自己暗暗打气,无论如何要将买卖做下去,她可不想去给别人当丫头,低声下气的有什么意思。

吃完早饭,紫葵去了灵芝家,魏家叔侄也来了。丁香挑着豆芽直接出门,从魏大山身边走过时她一心寻思着今日买卖会不会好,根本没心思和魏大山打招呼。

魏大山一声不吭地跟上来,揭开盖布瞧了瞧,“哟,你这姑娘还挺能折腾,昨日卖豆腐,今儿个又卖起这玩意了,这是什么芽?”

“豆芽!绿豆的芽儿,没听说过吧?”丁香知道这里的大多数人连绿豆都不认识,更别提绿豆芽了。

魏大山果然好奇,“豆芽好吃么,卖多少钱一斤?”

“好不好吃得看个人的喜欢,不过卖得便宜,一文钱一斤。”丁香挑着担急匆匆地走了。

本来魏大山还想说,既然这么便宜,那就给他留一斤。可是魏矮子在旁盯着他,魏大山又想起昨晚叔叔跟他唠叨个没完,他还是忍住了。

魏矮子走过来小声道:“昨晚跟你说了那么些,你可得记牢了,以后别找她说话!”

“好啦好啦,我就是好奇嘛,我发现你是越来越爱多管闲事爱唠叨了,是不是上了岁数的原因啊?”

魏矮子被呛得真想给侄子一拳。

丁香挑着担子先在自己的村子里吆喝了几句,大家听说只要一文钱一斤,都跑过来瞧热闹,问东问西。

“丁香,这芽儿好吃么,怎么冬天也能生芽儿?”

“你卖一文钱一斤,能挣到钱么?”

“反正便宜,要不买一斤试试?”

虽然大家对丁香一家颇有微词,本不想理会她,可顶不住这新鲜豆芽的诱惑呀,关键是这价格便宜。

丁香心里挺欢喜,在自己的孟岭村就卖掉了六斤,一进邻村就把剩下的三斤卖完了。要不是她出门前给家里留了一斤,中午自家人都没能尝尝鲜了。

魏大山见丁香出门一会儿便回来了,还是挑着一担空箩,就知道她这买卖还不错。

何氏和孟贵终于开心地笑了起来,才一个时辰不到丁香就卖完了,想必往后能卖不少。

丁香赶紧回屋泡绿豆,一下泡了三斤,到时候就能有三十斤豆芽了。

陈氏也瞧见了这边的情况,走过来酸溜溜地说:“丁香,你弄了那么些芽,咋全卖掉不拿些自家人尝尝?”

丁香心情不错,懒得和她斗嘴,便道:“行,明日我拿一些给你家和三婶家以及阿公阿婆尝尝。”

丁香态度良好,陈氏没话可说了,只好另找话题,“刚才紫葵和灵芝是不是去梧桐书院了?月季和水仙听说后追了上去,她们也想试试。一个小小的书院哪用得着那么些人,光咱们村里就有六七个姑娘去了,且不说镇子里有多少姑娘等着,就是别的村那么多姑娘估摸着都能凑齐上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