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证越来越多,徐鸿达也不敢耽搁,就怕再拖两天下去王家指不定就想什么歪门邪道的主意。徐鸿达赶紧升堂,第一个先审王有德。

因王有德之前又拉又吐,身上的衣裳脏的不成样子,都叫衙役给扔了。如今他穿的这身是李明放在这的一身备用衣裳,只是没有外头的袄,此时坐在被子里还行,若是带他过堂,只怕又得烧起来。

天莫三下五除二地把李明身上的袄扒了下来,丢到王有德身上。王有德连忙穿上,感恩戴德地朝众人磕了个头。只是他毕竟刚病了一场,如今也是缓过条命来,实际身子还虚地很,因此刚走两步腿就开始打哆嗦。

朱子裕见状,打发了两个士兵驾着他,把他送到堂上。升堂的时候,徐鸿达也没为难他,叫他坐在椅子上,将刺杀的事一一说来。

这王有德原本对王明恩很是忠心,替他做了不知多少丧天良的事,可如今他刚一入狱,王家不想着怎么救他,反而派人来杀他,顿时让他心灰意冷。将自己知道的王家的阴私一棕棕件件都说了出来。

到了审讯王五、李明、铁老七这三人的时候,李明起先还抵赖,称自己毫不知情。可王五已被铁老七供了出来,自然不想一个人把罪责都担了,便也指认了李明,称给王有德下药之事都是李明的主意。

李明自然不肯就此认罪,反而极力撇清自己,在和王五唇枪舌战中,也没留神是谁先说漏了嘴,等两人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当初陷害富顺知县的事说了出来。

徐鸿达脸上露出满意地神情:这案子审的太顺利了。

此时,青青坐在后院百般聊赖地扯着帕子打哈欠,第十二次说道:“怎么那么慢?也该审完了吧?”

第100章 第 100 章(已更小剧场)

刑房的书吏录了供词让这些人签字画押, 因王有德认错态度良好,还交代了许多秘辛,十几件多年悬而未决的案子都找到了根由。

孟松忐忑不安地站在监牢门口往外望, 一大早散发着恶臭的王有德被拖出去之后,已经两个时辰了还没什么动静。以他当了这么多年土匪小头目的经验, 不难猜到王有德是遭了黑手了。

看到王有德能被暗算,不免也想到了自己是不是也会遇到这样一遭, 毕竟这些年他也多少参与了几件太平寨的买命生意, 谁知道会不会灭口。

想着之前徐鸿达的话, 孟松陷入了思索。不知坐了多久,外面突然又有了动静,孟松踮起脚往外瞅, 只见一群差役把狱吏和一个牢子关了起来,随后王有德也被推了进来, 有别于早上被拖出去时宛如死人一般, 如今他穿着干净衣裳, 腿脚虽然虚浮, 但明显着这是被救了回来。

孟松正犹豫着要不要说几句话试探一下, 外面又进来一行人, 眼看着这群人越走越近, 到了自己所在监牢门外才停了下来。孟松一惊:“这就要审问了?”

谁知,狱卒打开门口瞧也没瞧他, 两个人进来抬了杨大壮就往出走。孟松就在发愣呢, 就见王二虎拖着一根残腿傻不愣噔的将杨大壮拦腰抱住了, 扯着破锣嗓子和杀猪似的直叫唤:“干啥干啥?要把我兄弟带哪儿去?”

一个狱卒不耐烦地撇了他一眼:“赶紧起来!同知大人还在外面等着呢!”

王二虎抱着杨大壮不撒手,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我兄弟还昏迷不醒呢,叫他出去干啥?有啥事叫我就行,要打要杀我顶着。”

外面有个声音冷笑道:“倒是个有兄弟情义的,把他也带出来吧!”

“是!”

王二虎松开了手,傻愣愣地看着又进来两个人,一左一右架起他就往外走。后知后觉地王二虎这才发现刚才话说的有点太满,心里不由地有些害怕,转头冲着孟松就叫:“大哥,大哥,救我!”

孟松抓了抓枯草般的头发,想不通当初自己咋就脑门一热收了这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货。收了也就收了,种点地也算个劳力,自己为啥非得争强好胜让他俩去干这高智商的刺杀的活,简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孟松叹了口气,手撑着地站了起来,拍了拍站在衣服上的稻草,跟在王二虎后面走了出去。

徐鸿达看着跟着出来的孟松,似乎有些讶然:“你出来干啥?”

孟松一脸挫败:你不知想从我嘴里知道太平寨的秘辛吗?不是想从我这套李巡抚落马之死的线索吗?我这主动出来了,你那是啥态度?

徐鸿达见孟松面上和调色盘似的,脸色变了又变,不由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道:“行了,今天没你的事,你赶紧回去吧。狱卒,把牢门给我锁上。”

一个狱卒应了一声,上前一把把孟松推了进去,拽过牢门就要上锁。孟松都懵了,这套路不对呀,不应该是顺坡下驴把他带走吗?

见徐鸿达头也不回的往出走,王二虎哭的和二傻子似的频频回头,孟松心里又软了几分,好歹自己收进来的,不能让他平白丢了性命。

“大人!”孟松抱着牢门不让狱卒关门,扯着脖子喊道:“我愿意交代,我什么都愿意说,求大人留我们三个一条命。”

徐鸿达停下脚步,回过头看了孟松一眼。昏暗的牢房里看不清徐鸿达的表情,只知道他略一犹豫,就吩咐道:“带上他一起!”

孟松也不等狱卒来抓他,自己就上前伸出两个胳膊,乖乖地跟了出去。

狱卒表示:最近关进来的犯人都很听话!

杨大壮给依旧被抬到了之前王有德看病的屋子,怕打扰青青诊病,孟松和王二虎都被关到了旁边的屋子里。

看着不像是要审问的样子,孟松有点懵逼:“不是过堂吗?”

看管他的狱卒不屑地扫了一眼:“现在还没那功夫,没瞧见同知家的郡主再给杨大壮看病呢,你说那杨大壮也好命,居然能捞着让郡主给瞧病,这多大的荣光啊。”

孟松:…同知的女儿是郡主?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就连二傻子王二虎也觉得不对,琢磨了半天忍不住戳了戳孟松:“大哥,同知这官挺大呀,原先我还以为知府官大呢!”

孟松深深地看了王二虎一眼,叹了口气:“兄弟,等你以后放出去了,就老老实实种地算了,需要动脑子的事千万别干,容易破财!”

王二虎愣愣点了点头,看了看孟松,又瞧了瞧狱卒:“那我这是要出去了?大哥,那你出去以后干啥呀?还回太平寨吗?”

孟松失落地摇了摇头:“不回去了,也回不去了。我要是出去就找个地方把嘴缝起来,再也不嘴贱了!”

这边兄弟两个长吁短叹地畅想着未来,隔壁青青一脸认真地诊了脉,又割开绷带,看到了里面溃烂的刀口。

青青抬头看了徐鸿达一眼,说道:“是刀口感染引起高热不退,陷入持续性昏迷。刀口虽然深,好在没伤到要害,问题不大。”

说着朝朱子裕伸出手,说:“把你短刀拿来,我帮他把腐肉割去。”

“我的小祖宗呦!”朱子裕闻言头都大了,将青青拽到一边,好言好语地相求:“这血淋淋的事我做就好了,哪里用你动手。”

青青刚鼓起了勇气就被朱子裕戳破了,她回头看了看杨大壮,有些犹豫要不要放弃这次练手机会。朱子裕看出了青青的胆怯,连忙拥着她的肩膀轻声商议:“不就是割腐肉撒药粉嘛,这种事交给我就好了。当初我在战场上的时候,虽没受重伤,但小伤不断,也时常提将士们处理伤口,这种事我做的轻车熟路了,你放心就是。等我给他换好药,就让你进来给他针灸可好。”

青青本来这次主要也是试验那套针法是否能唤醒昏迷的人,因为也没再坚持,乖乖地退到外面去等候。

朱子裕上前手脚麻利的处理好了杨大壮的刀口,又厚厚撒上了青青自制的消炎止血粉,之后又拿了软和干净的白棉布缠好了伤口,又喂了他吃退烧的药。

青青在一边拿烈酒把早上用过的银针泡了一回,又拿火燎了一遍,等朱子裕收拾妥当了,她才过去,回想起医道长教的行针手法,一根根银针或捻转或提插逐一刺进了杨大壮的对应的穴位上。

搓柄、弹针、震颤,一道道手法看的人眼花缭乱,也不知过了多久,再青青拔出最后一根银针的时候,随着一身呼痛的声音,杨大壮睁开了眼睛。

“这是醒了?”围观的差役议论纷纷,徐鸿达和朱子裕脸上也带着喜色,将人救醒也算达成了青青的愿望,总算没白来这一遭。

王二虎和孟松正忐忑不安地等待未知的命运,就听见隔壁忽然嘈杂起来,孟松猛然站了起来,脸色有些发白:“杨大壮怎么了?死了吗?我就说哪家郡主会看病,这分明是拿我家兄弟当练手的。”

王二虎一听杨大壮死了,顿时嚎哭起来:“兄弟呀,大壮兄弟呀,你怎么就死了呢?我的天哪!”

杨大壮那边刚睁开眼睛,就看见一堆官差围在自己身边,顿时吓的险些又要昏过去。朱子裕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他往下倒的身子,怒喝道:“爷的媳妇刚把你救醒,你再晕给试试?”

朱子裕抓那一下可没收着力气,杨大壮的肩膀险些被他捏碎了,瞬间明白差距的杨大壮缩着脖子靠着墙搂着被子瑟瑟发抖,就是不敢再往下出溜。

朱子裕松开杨大壮一脸的嫌弃:“这太平寨出来的人怎么一个比一个怂,都是这种货色还没被人一窝端了真是占了寨墙高耸结实的便宜。”

“这咋回事啊,不是出来刺杀新来的徐同知吗?这是哪儿啊?”杨大壮刚清醒过来还有些糊涂,心里还有些发蒙,他把被子拽到脸上,只露双眼睛打量这满满一屋子人。忽然一个眼熟的面孔出现在面前,看着毫发无损的徐鸿达站在自己面前,杨大壮这才想起刺杀当天发生的事情。

“我这是被抓住了?”杨大壮有些茫然。

还没想明白呢,就听见隔壁传来撕心裂肺哭喊声:“我的大壮兄弟哎,你死的好惨啊!”

杨大壮低头看了看自己,顿时不干了:“…我还没死呢!”

徐鸿达吩咐了一个差役几句,过了片刻,差役带着孟松和哭的满脸眼泪的王二虎进来。杨大壮一眼就瞧见了哭的伤心欲绝的王二虎,忍不住乐了:“二虎!”

王二虎哭的正伤心呢,猛然听见杨大壮的声音,顿时吓的把哭声憋了回去,然后打了个嗝。

孟松见杨大壮爷顿时安心不少:“大哥,你来接我们了?”

孟松:“…我是来陪你们坐牢。”

杨大壮一脸感动:“不愧是大哥,待弟兄们就是好。”

徐鸿达上前两步打断他们兄弟情深,似笑非笑地看着孟松:“你兄弟给你救回来了,想好交代什么了吗?”

孟松垂下头,一脸任命的模样:“任由大人审问。”摆了摆手,将人带到一边。

看着青青有些疲惫的神情,徐鸿达一脸心疼,哄道:“你来这可帮了爹的大忙了,累了一上午,让子裕带你回家好好歇歇。”

青青笑道:“不累,我等爹审完案子我们一起回家。”

徐鸿达摇了摇头:“这孟松是太平寨一个小头目,知道的事情不少,审完指不定什么时辰呢,你乖乖听话,赶紧和子裕回家吃饭。”

青青道:“既然要审很久,爹不如先吃了晌午饭?”

徐鸿达想着身边这些人闹了一上午估计也又饥又饿,便打发人从门口的老杨家拎来两大桶全羊汤,又买了一百来个烧饼,士兵、差役、狱卒人人都有,连今日老老实实录了口供的王有德也得了一大碗羊汤和两个烧饼。

王二虎闻着对面牢房传来的羊肉鲜味,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孟松叹了口气,叫了狱卒来好声好气地商议道:“下午要审讯,好歹中午让我吃个饱饭。”

狱卒吸溜喝了口羊汤,看了孟松一眼,转身走了:“等着,我替你去问问徐大人。”

徐鸿达刚送走女儿、女婿,正在就着羊汤啃烧饼呢,就听见狱卒来回道:“太平寨那个孟松也想吃碗肉汤!”

徐鸿达看着剩下的羊肉汤很多,点了点头道:“给他们送上三碗羊汤,拿几个烧饼进去,也让他们吃顿饱饭,省的过堂的时候没力气说话。”三个狱卒闻言放下手里的碗,把羊汤和烧饼送了进去,方才回来继续吃喝。

热乎乎的羊汤放下红彤彤的辣子油,买的烧饼又香又酥,每个人都吃出了一身的汗,感觉浑身都是劲儿。徐鸿达漱了口,吩咐人将孟松带去过堂。

朱子裕带来的六个士兵一人喝了两大碗羊汤,过来朝徐鸿达拱了拱手:“大人,俺们做什么?”

徐鸿达道:“你们就时不时地巡查一番监牢,看看犯人的情况,免得再出现有人收买狱卒给犯人下药的事。晚上这几间屋子都空着,你们暂时就在这住几天,屋里都有火盆,回头我打发人买几床新被褥来,你们凑合凑合。辛苦你们几日,等案子审完了就叫你们回去。”

士兵们拱了拱手道:“徐大人放心,我们必将监牢看管的严严实实的。”

***

青青和朱子裕回了家,宁氏早就等的望眼欲穿了,看到青青回来忙拉着她问道:“累不累?”

青青一脸笑容,道:“不累,我今天帮了我爹大忙呢。”

“是吗?”宁氏笑意盈盈,叫人打了水看着青青洗了手和脸,方问道:“你帮了你爹什么忙?”

青青道:“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我爹抓到的要犯得了腹泻,据说已经昏迷不醒了…”青青顾不上吃点心,坐在那里说的眉飞色舞,朱子裕一脸宠溺地看着她,时不时地拿起茶盏喂她口水,就怕她说的干渴了。

宁氏看着朱子裕温柔体贴的样子,忍不住为女儿高兴。为人父母的,哪个不希望儿女夫妻和睦恩恩爱爱的。像她嫁给徐鸿达这么些年,陪着他从童生一步步走到状元之位,期间俩人也有过摩擦,也有过生闷气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徐鸿达总是退一步,用自己的包容去化解横在两人之间的问题,用爱一点点驱除宁氏的心结。

如今上了年纪,连女儿都出嫁了,俩人之间感情不但没有平淡,反而如香醇美酒般愈加浓烈。宁氏体会了夫妻恩爱的幸福,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同样幸福。

青青絮絮叨叨地说完了今天的经历,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宁氏。宁氏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道:“说起什么事就不住嘴,随你祖母。”

青青嗔笑道:“随祖母才好呢,祖母有福气,有我这样一个可人的乖孙女。”

话音刚落,宁氏就撑不住笑出声来,伸出手指刮了刮脸颊道:“不知羞,这么夸自己也不待脸红的。”

青青拿手握着脸笑盈盈地说:“怎么没脸红,娘你细瞅瞅。”说着把白静的小脸凑到宁氏跟前。

宁氏看着青青细嫩的都瞧不见毛孔的肌肤,眼里都是宠爱,轻轻地在她脸上拍了一拍,轻笑道:“好了,快回屋歇歇吧,别在我这装疯卖傻了。”

青青笑着坐正了身子,搂着宁氏的胳膊:“我陪娘一起吃。”

宁氏说:“你吃了饭就瞌睡,还是回你自己屋子吃,吃完了好直接睡一觉。一会你弟弟们下学回来,不知道有多吵闹,到时候该睡不好了。”

青青听了这才罢了,又说了几句话方才站了起来,朱子裕从丫鬟接过披风给青青围上,夫妻两个和宁氏道:“娘,那我们走了。”

宁氏点了点头:“去吧,晚上过来吃饭!”

小两口两个回了屋子,丫鬟赶紧去拎食盒,青青吃了饭围着屋子绕了两圈消了食,就准备躺到榻上歇晌。

朱子裕见状忙拦住她,说:“你昨晚就因为琢磨今天这事才没睡好,今早又早早地起来了,还是脱了衣裳到床上睡香甜。”

青青此时已困的睁不开眼睛了,靠在朱子裕身上耍赖。朱子裕好笑地圈住她的腰,一打横将她抱了起来,大步往内室走去。

小两口在家里互相搂抱着呼呼大睡,徐鸿达则穿着官服坐在公堂上审讯孟松。孟松在牢里呆了几日,一直在说还是不说中犹豫徘徊。徐鸿达是个好官,起码对犯人没有施以刑罚,就连王二虎和杨大壮两个刺杀他的犯人,也给请医延药,没让他们死了。

原本想拖着,看到底徐鸿达能查到多少东西,可自打目睹了王有德的遭了暗算险些丧命后,孟松又改了主意。当了这么多年土匪,他深知土匪的习性,大当家的若是狠起来,不比王明恩差。进来了这么些天,也没见太平寨有什么动静,想必大当家的已经放弃他们了。

孟松知道自己头上这顶谋杀朝廷命官的罪名是脱不下来了,据说这等行径按律是该当斩的。好在徐鸿达没受伤,又是个宽和的人,倒不如此时将自己知道的事如盘托出,换三人一条命比较划算。

孟松在喝了一大碗羊肉汤又吃了两个香酥的烧饼,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活着多好,起码有这么好吃的羊肉汤。

跪在堂前,孟松都不用徐鸿达问话,爽快地从自己刚入太平寨讲起,细数了自己经历的太平寨的种种经历。孟松是个小头目,并不算陈四海的心腹,因此陈四海交给他的活虽然也有几桩命案,但多数是小打小闹的。这回刺杀徐鸿达的事正巧是因为他接待了王有德,又自告奋勇地把活给揽了下来,才会出来后面这些糟心的事。

跪在那里,孟松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说着说着就给了自己两个耳光。徐鸿达正听的精彩呢,就瞧见孟松给自己打的呜呜直哭,顿时有点无奈:“好好说你的,哭什么哭!”

孟松拿袖子抹了把眼泪,真心实意地说道:“我就后悔我嘴贱这事,您说若不是嘴贱这活也轮到我下头的人,那边您去太平寨若不是我多嘴也不会把自己送进来,这不都是这张嘴惹的货吗?”

徐鸿达看着他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孟松只顾着哭,也没听清徐鸿达说的什么。徐鸿达接过堂事笔录,略微翻了一遍,心里有些不满意。这孟松虽然说得多,却没说到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上。将堂事笔录又递给刑房的书吏,徐鸿达问道:“前任巡抚李光照落马致死的事情是不是太平寨做的?”

孟松回想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摇了摇头:“这个说不准,这事多半和三乡寨有牵连,我也是听我们寨主有一次醉酒后说露了一句,但是听的不真切,不敢打包票。”徐鸿达点了点头,见孟松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了,便让他签字画押,吩咐人将他送回牢房。

今天这一天可谓是收获满满,无论是上午审讯王有德还是下午孟松的口供,里面的内容都足以将王明恩和陈四海捉拿归案了。

只是这是这事看似简单,但却不知是否能顺利抓人,原因有二。一个是徐鸿达上头有一个顶头上司知府大人,在徐鸿达看来,孟知府和盐商的距离太过紧密了些,孟知府未必不会包庇王明恩。再一个就是太平寨易守难攻,若需抓到陈四海,需从成都调军过来攻打。

沉思了片刻,徐鸿达叫过朱子裕特意留下帮忙的天莫和玄莫二人,轻声吩咐道:“我去给孟知府送堂事笔录,为防止有人走漏风声,你俩速去王家守着,若是王明恩有潜逃的迹象,先把人给我抓回来再说。”天莫和玄莫点了点头,脚尖一点就消失在人群里。

孟知府下面有三个同知副手,将川南县的大事小情都管了起来,因此孟知府这官当的着实轻松。见徐鸿达来了,孟知府还饶有兴致地想叫他跟着自己去暖房里赏花。

徐鸿达见天色已经不早,也不愿再次多耽搁,简单明了地说道:“刺杀下官一直已查的水落石出。原是盐商王明恩的主意,叫他堂侄王有德出面花钱买了太平寨出手。”

孟知府一听就皱了眉头,接过堂事笔录一边翻看一边问道:“证据确凿吗?”

徐鸿达道:“有王有德的口供。”

孟知府放下堂事笔录,沉吟了片刻轻声问道:“不是这王有德自己的主意?”

徐鸿达笑了,又说:“大人若是细看堂事笔录就知道,王明恩身上不止这一个案子。他除了买、凶、杀、人、外,还设套陷害了上一任富顺知县,买通了衙役李明、王五两人害死了要犯,致使富顺知县丢了乌纱帽,使一桩要案成为了悬案。”

孟知府闻言无话可说,王明恩作为川南排名第二的盐商,手可松的很,像孟知府也吃了王明恩不少孝敬。官大一级压死人,若是旁的官员,孟知府摆出官威来这事就能给抹平了,可到徐鸿达这他却不敢了。

原因无他,谁让徐同知生了个好闺女呢。

第101章 自流井王家(补了两个小剧场)

孟知府因为青青的原因不敢在徐鸿达面前摆官架子,倒不是因为青青的郡主称号, 而是担心徐鸿达借青青之手寄密信给皇上告状。

孟知府虽和蜀王互相沟通消息, 但孟知府并不全然信他, 特意派了心腹到成都走了一遭, 这才知道这懿德郡主刚到成都没多久,宫里就专门派了个太监给郡主送信, 只这单单一件事就瞧出郡主在宫里面分量。像蜀王在成都呆了二三十年了, 除了当初先皇殡天来了个圣旨召他回宫外, 这些年宫里连个纸片都没给他。

之前徐鸿达刚来做同知的时候, 孟知府并不觉得他有多大能耐,毕竟川南的官员和盐商之间早就结成了密密麻麻的关系网。官官相护、官商相互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万没想到, 一个小小的同知,就直接敢撕开自己的关系网。

孟知府面色沉稳,心里却绞尽脑汁地想着办法,从堂事笔录上看,王家和太平寨这回谁也跑不了,若是将王明恩捉拿归案, 必然会将川南的关系网扯开一个大洞, 从而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徐鸿达静静地等着孟知府的答复,而孟知府心如火焚却想不出一个好对策来。抬眼看了眼徐鸿达, 孟知府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徐鸿达心里定会对自己生疑, 故而特意装出愁态:“太平寨连前朝的起义军都打不进去, 更别提咱衙门里的差役了, 咱还得想想辙;至于王明恩,他虽有些家兵倒也不足为惧,明日我打发兵房的人带着差役走一遭就是了。”

徐鸿达微微颔首,起身道:“就依大人所说,时辰也不早了,下官先告退了。”

孟知府脸上带着笑容,十分客套地说道:“徐大人刚来川南没几个月,就破获了几桩旧年陈案,真是个能谋善断的能人。”

徐鸿达道:“大人谬赞了。”

孟知府起身,亲自把徐鸿达送到前厅的门外,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大门处,这才沉下脸来,叫来心腹管家孟二茗将事情说了一遍,又吩咐:“去王家找王明恩,就说我的话,让他连夜往外躲躲,等过了这阵风头再说。”

孟二茗见孟知府脸色铁青,轻声道:“一个小小的同知,竟然让老爷如此为难,岂不是反了他。”

孟知府有些烦躁地看了他一眼,喝道:“你以为我想如此,若是我今日把这事强压下去,明日懿德郡主就能写折子回京,你是想看着皇上把我这知府给抹了?”

孟二茗没敢吭声,只隐隐觉得川南这天要变了。

趁着夜色,孟二茗悄无声息地从角门牵着马溜了出去,见外面并没有什么人,这才翻身上马一路往富顺县奔去。川南府离富顺县并不远,骑着马大半个时辰就到了。

到了王家大门外,王家的门房殷勤地迎了出来:“孟爷,您来了。”

将缰绳丢给门房,孟二茗问他:“你家老爷在家吗?”

门房躬着身子说:“今天一天就没出去。”

孟二茗点了点头,熟门熟路地往里走,一边随手点了个小厮让他请王明恩出来,一边转身进了倒座等候,不多时,热乎乎的糕点和茶水相继送来。

孟二茗本就是饿着肚子来的,又因为和王家捻熟,丝毫没有客气,拿起快糕就着茶水就咬下去大半,等王明恩来的时候,四碟子糕点只剩下零星几块,茶水更是续了三四回。

“孟管家好!”王明恩四五十岁的年纪,保养的还算好,瞧着脸上没有太多褶皱,白白胖胖的笑起来和弥勒佛一般。

扫了眼小几上的空盘子,王明恩连忙过来拉着他说:“下人们没眼力价,这时候送什么糕点,不知道将孟管家请进去。孟管家随我进去,家里正好有好酒好菜,咱俩喝上两杯。”

孟二茗怜悯地看他一眼,道:“恐怕你一会连糕点都吃不上呢!”

王明恩一愣:“这话怎么说?”

孟二茗也不和他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道:“你是不是收买了狱吏李明、王五两个,又派了个假郎中给王有德下药。”

王明恩笑呵呵的装傻,眼珠子却忍不住一转。孟二茗“嗐”了一声:“您也甭瞒我,我不妨和您直说,今日李明、王五还有那个假郎中都被徐鸿达给抓起来了,王有德也知道您想害他,下午升堂的时候可把你的事倒了个干净,明日一早徐大人就要带人来抓你。”

王明恩这才有些慌乱,也顾不得隐瞒,忙问道:“王有德没死?”

孟二茗叹息地摇了摇头:“说是差一点就死了,谁知徐同知家的郡主不知怎么跟着他到了大牢,郡主懂医术,不但几颗药丸就把王有德救回来了,还当场就看出铁老七是糊弄人的,叫人把他给捆了,连带着李明和王五都没跑了。”

王明恩沉默了片刻,神色难辨:“这么些年倒没看出他是个有运道的人,这回居然能死里逃生。”

孟二茗说:“如今说什么也晚了,孟大人叫我通知您,赶紧带着银票逃了吧。”

“逃?”王明恩白胖的脸满是铁青:“我可是川南赫赫有名的盐商,在自流井剁剁脚地皮子都能颤两颤,连孟知府都要叫我声郎翁,徐鸿达他居然要捉我?简直荒唐可笑!”

孟二茗摇了摇头:“民不与官斗,纵使王老爷以往您在自流井同张家老爷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可在这徐鸿达面前,他未必能买您的账。实话说,就是我们老爷也要让他三分呢。”

王明恩扯了扯面皮,冷笑道:“他家不就是一个郡主吗?咱四川还有个蜀王呢,我去投奔蜀王,看他能耐我何?”

孟二茗说:“若是蜀王能庇护你,自然最好,若是蜀王不应,您还得想别的门路,千万别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