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没说话。赵诚谨的回信里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虽然说得细致,什么今天山上的迎春花开了,晚上茶壶又淘气了,就连吃了什么新鲜的菜式也要详尽地说一遍,但他却从来不提遇到的麻烦和不高兴的事。许攸到底在京城里待过,大概了解些局势,赵诚谨回京后一直躲在城外庄子里住着,怎么看怎么让许攸觉得他好像在避着什么。

“对了,老大说过阵子我们可能要搬家。”孟老太太的嘴里忽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来,原本正在吃饭的几个人全都停下了筷子。二婶有些不安,又有些不舍,犹豫了一会儿,才小声道:“怎么忽然要搬家?这里不是住得好好的。”

许攸和阿初也都齐齐点头,他们在这院子里住了许多年,早已有了感情,忽然说要搬走,还真是有点舍不得。阿初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忽然一亮,立刻激动得跳起来,“是要搬去京城吗?”

孟老太太笑着摇头,“去什么京城,是你大伯说,他和你爹要调去昌州,不放心我们一家子留在这里,所以让我们也一起过去。”

阿初闻言顿时有些失望,“不是去京城啊。”不说阿初,就连许攸心里也隐隐有些失望,她还真的有点想念京城,想念那里的一切,可是…既然雪爹说去昌州,那就去昌州吧。

“昌州是个什么地方?”阿初很快就把刚刚的不高兴全都抛到脑后,十分好奇地向老太太问起来,“那里有云州这么大,这么热闹吗?”

“比云州可大多了,”孟老太太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阿婆以前在那里住过,小雪的娘亲就是那里的人呢。”

许攸一愣,她在孟家这么长时间,这是第二次听孟老太太提起小雪的母亲,那个叫做的随云的女人虽然早已过世,但她却牢牢地占据着雪爹的心,这么多年来,任凭外人如何劝说,他从来不提续弦的事。

“我娘她…是昌州人。”许攸低声喃喃,眼睛微微发涩,“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娘啊——”孟老太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真是个聪明灵秀的女人,只可惜命不好。”她到底还是没多说,就这么提了一句就速速地把话题给岔开了,“回头小雪你带着阿初去收拾东西,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好,可不要等到要动身了还一团糟。”

阿初脸一红,赶紧抱着杯茶假装喝起来。老太太嘴里在说小雪,其实指的是他呢。

果然,过了不到一个月,雪爹和二叔就亲自回云州来接他们了。

临走时,胡鹏程依依不舍地过来送行,还把胡太太准备好的贺仪送了过来,“我娘原本是打算亲自过来的,”他道,眼睛里有喜悦的光,“不过——”他把尾音拖得长长的,压低了声音,故意卖关子,“不过,我爹他…可能也要升官了。”

“啊!”阿初顿时瞪大了眼,“胡大人也要去昌州吗?”

“不是啦,”胡鹏程连连挥手,“我也只知道是要南下,具体去哪里还没定呢。不过途中要去一趟京城。对了——”他想起赵诚谨来,“顺哥儿不是也在京城,回头我去找他。许久不见,还真是有点想了。他住京城的哪条街?”

“小顺哥不住京城里,”阿初摇头,“他最近都在城外的庄子里住,不过,你若是要去见他,倒是可以先去瑞王爷问问。”

“瑞王府?”胡鹏程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声音都有些结巴了,“什么…王…王府?”

“小顺哥是瑞王府的世子啊。”都这个时候了,阿初便没有了要如何隐瞒的心思,笑嘻嘻地回道:“以前阿婆不让我们说出去,说要是让外头的人晓得了,小顺哥会被胡人抓走,我们也会被抓进牢里。不过现在就不怕了…”

胡鹏程迷迷瞪瞪地看着阿初的嘴巴一开一合,却压根儿听不清他的话。他觉得就像做梦似的,一直到回了府,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胡大人老远瞧见他一脸迷茫游离,二话不说,上前来就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记,扯着嗓子大声喝道:“死小子,大白天的你又发什么呆?成天都跟没睡醒似的,是不是又去哪里闯祸了…”

“爹——”胡鹏程被胡大人的口水洗礼了一通,不仅没躲,反而直愣愣地抬起头,低声道:“顺哥儿他…是瑞王府世子。”

胡大人一愣,“什么顺哥儿?”

“就是原本寄住在孟捕头家的顺哥儿啊,”胡鹏程都有些急了,“你先前不是总把他挂在嘴边,说我不如人家么?”现在说起来,还真是样样不如人。胡鹏程顿时有些泄气。

“啊——”胡大人这才反应过来,尔后顿时抽了一口冷气,明白了,“这就难怪了。我就觉得不对劲,老孟虽说骁勇,可背后没有人,怎么能升得这么快。”他刚刚得到消息,再过阵子,恐怕孟学良就要升了。虽说他战功不小,可这升迁的速度也的确是有点吓人,大家伙儿私底下都在议论他到底搭上了什么门路,可谁也不敢往那上头想。瑞王爷是什么人?那可是当今圣上嫡亲的弟弟,有他在后头撑腰,这孟家兄弟将来的前途可真是不可限量。

“别跟你娘说,”胡大人琢磨了一会儿,悄声朝胡鹏程叮嘱道。他心里头可清楚自己夫人的性子,若是被她晓得孟家与瑞王府有交情,保准得巴上去,到时候反倒让孟家人难做,他也没脸去见孟学良了。

胡鹏程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待回了屋,他回忆起自己母亲的种种举动,忽然有些怀疑这事儿她是不是早就已经知道了。

孟家人所乘坐的马车还未到昌州,竟又有旨意下来,雪爹被提拔成了武略将军,要赶赴京城任职。一家人都傻了。

就连孟老太太都有点不安,悄悄拉了两个儿子在一旁低声问:“大郎这官升得是不是太快了,不会有人眼红,暗地里下绊子吧。”

孟二郎哈哈直笑,得意道:“娘,你把心放回肚子里吧,别看大哥平日里不声不响好像个闷嘴葫芦,在军营里他可是个人物,上上下下谁不服他。别说咱们在京城里有人罩着,就算没人,大哥也照样升官。”

“什么有人罩着不罩着,”孟老太太有些生气,“顺哥儿才多大,这得费多少力气才能护着你们。他是个讲情谊的孩子,我们却不能仗着自己施过恩就要求他做这个做那个,好好的把感情都给磨掉了。”

“娘,我们是那种人吗?不说我,就连大哥都没给顺哥儿写过信提过军营里的事,是那孩子自己非要来帮忙,不动声色地就把上下给打通了。就拿今天的事来说,反正我和大哥事先一定消息也没有。”孟二郎抱着胳膊道:“要不,等去了京城,见了顺哥儿,您亲自去问他。”

孟老太太依旧有些不信,狐疑地朝大儿子看去。

孟学良也无奈地道:“二弟说的是实话,这事儿我真不知道。”

孟老太太这才作罢,罢了脸上又露出感动的神色,“顺哥儿那孩子实在重情重义。”

“可不是,”孟二郎又忍不住插话,“跟着沾光的也不止大哥和我,黑风寨的那些兄弟不是也都混上了一官半职。”

孟老太太瞪了他一眼,狠狠道:“你住嘴,等去了京里,好好地去谢谢顺哥儿。”说罢,嫌恶地朝他二人挥了挥手,走了。

第84章 八十四

因雪爹和二叔都要赶去京城,实在没法子护送孟家人进京,无奈之下只得在昌州雇了几个人来护送家眷。京城天高路远,马车里又坐的都是老人小孩,所以这一路走得极慢,足足费了二十来天才终于看到了京城的大门。

“到了——”自从听说今天就能到,阿初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每隔几分钟就要忍不住掀开车帘子往外看,待终于瞅见远处巍峨耸立的城墙,阿初终于忍不住兴奋地高声唤起来,“小雪姐,我们到京城了。你快出来看看!”

许攸“哦”了一声,也准备学着他的样子从窗口探出脑袋,结果刚刚动了动就被孟老太太给拉住了,“小雪别听阿初的,他是男孩子,自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可是个姑娘家,怎么能这么咋咋呼呼毛毛躁躁的。”

“我不是穿了男装吗?”许攸指了指身上的衣服小声辩解道,孟老太太最近有点反常,以前在云州的时候,她从来都不管这些,还总说女孩子要活泼些才好,可自从定下了要来京城,她便开始叫她规矩,张口闭口就是“女孩子要娴静,要文雅…”,许攸很不能适应,索性便把雪爹的衣服找了一套出来,稍稍一修,自己给套上了。

孟老太太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娘,我想下去。”阿初蠢蠢欲动地想下马车,被二婶一把拽住,把眼睛一横,喝止道:“别胡闹,以为这里还是云州呢?”

阿初被她一拽,立刻求救地朝孟老太太看过去,眼巴巴地唤了一声“阿婆——”,孟老太太沉着脸朝他摇头。阿初无奈,只得气鼓鼓地坐回了远处。许攸拍拍他的肩膀,小声地劝慰他,“没事儿,京城里头更热闹。”

马车越走越近,眼看着就到了城门口,外头忽然传来阵阵喧闹,阿初哪里忍得住,不待孟老太太阻止他就已经掀开帘子往外探看,尔后眼睛忽然一亮,扯着嗓子大喊起来,“爹,大伯,我们在这里——”

是雪爹和二叔来接他们了!一家人顿时喜出望外,阿初更是高兴得直跳,不待马车停稳就麻利地跳了下去,撒开腿朝前头奔过去,一把冲进孟二叔的怀里。

“你们怎么亲自过来了。”孟老太太心里头挺高兴,嘴都快合不拢了,却还故意作出责备的语气,“不是说差事挺忙的?你们兄弟俩刚进京,都还没站稳呢,怎么好这么请假出来。”她说话时,又不安地朝城门口瞟了两眼,小声问:“前头是怎么了?”

孟二叔立刻压低了嗓门小声道:“小声点儿!”他朝四周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注意到自己,这才悄悄地解释道:“是齐王殿下要出城,被人给拦了,正闹着呢。”

许攸闻言顿觉意外。齐王是什么性子,那可真正地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真要横起来,就连瑞王爷也不一定拦得住,居然有人胆敢来拦他,一会儿要真在城门口闹起来,今儿估计得出大事。

不过,就雪爹和孟二叔脸上的表情来看,似乎也不像是要出大事的模样,尤其是二叔,他嘴角一直勾着,带着一股子坏坏的笑,幸灾乐祸的样子。

孟老太太也有些意外,“齐王?是不是早些年去接顺哥儿回京的那个俊俏后生?那孩子长得那个叫俊!我这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那么俊的后生。他干啥事了,怎么被人给拦了?”

阿初也睁大眼睛一脸好奇地盯着孟二叔,满怀期待地等着他解释。不过孟二叔只是尴尬地咳了两声,求助地朝雪爹看去,雪爹半眯着眼睛瞥了他一眼,没搭理他,孟二叔于是就“嘿嘿”地笑,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为难地道:“这个么,回头我再说给你们听。”

许攸立刻就猜到这里头有什么蹊跷,她正胡思乱想着,城门口忽然冲出一列骑兵,齐王殿下阴沉着脸怒气冲冲地冲了出来,飞快地消失在官道的尽头,扬起一片黄土。

“咦——”孟二叔发出一声惊叹,有些意外地小声嘀咕,“居然真走了?那么漂亮的小姑娘都没看上?”

咦?许攸立刻瞪大了眼睛,什么小姑娘?齐王殿下要讨老婆了?

她还没问呢,老太太倒一脸好奇地先开口了,“哪家的小姑娘?齐王殿下不小了吧,还没成亲呢?”

“听说都小三十了,”孟二叔撇了撇嘴,“到现在都没成亲,听说眼光高,谁都瞧不上。刚刚出来拦他的还是尚书大人府里的千金呢!长得也挺好看,没想到齐王殿下还是不给面子。这要是传出去,那小姑娘还怎么做人呐。”

孟老太太立刻皱起了眉头,没说话。倒是雪爹有些意外地插了一句,“没瞧上也不稀奇。林尚书可不是什么有规矩的人,府里头乱糟糟的,哪能教出什么好女儿来。一个庶出的小姐就敢跑到大街上去拦齐王殿下的坐骑,不知是哪家的家教。”

孟老太太立刻附和,“老大说得对!到底是女孩子,再这么着也得矜持些,瞅着人家齐王殿下生得好就巴巴地凑过去,还弄得大张旗鼓、人尽皆知的,可不是逼着人家么。难怪齐王殿下气得脸都白了。”

她想了想,又叹了口气,道:“这婚姻大事还是得慎重。”她说话时,又虚虚地朝许攸瞟了一眼,目光中仿佛隐隐藏着许多无奈。许攸被她看得心里头毛毛的,不自然地朝她咧了咧嘴,傻笑,老太太立刻就转过头去,揉了揉额头,一副头大的模样。

这老人家最近真是奇怪极了!

进了城,沿着长安大街走了有近半个小时,马车就钻进了路边的小巷子,一通东弯西拐,最后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院门口停了下来。

听到外头的动静,那院门立刻就开了,从里头走出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满脸堆笑地迎出来,微微弯腰拱手迎道:“东家回来了!这就是东家老太太吧,赶紧进屋,家里头早就收拾好了。”

“这位是…”孟老太太有些不大习惯,但脸上却还挺镇定,甚至还带着微笑。

孟二叔连忙道:“这是东叔,是我和大哥请来打理家里的。唔,家里这院子有点大,所以——”

院子有点大?

许攸有些好奇,但她没插话,乖乖地跟在雪爹身后进了门。

他们的新家是一座两进的院落,耳房一侧甚至还辟出了一个小花园,挖了不大的一个池塘,塘里水浅,养着几尾红色的锦鲤和曼曼的水草,池塘边用木头砌了围栏,做成美人靠的式样,时不时地有凉风吹来,沁人心脾。

“哇——”阿初立刻就忍不住惊叹起来,“这里真好看。”之前他们一直住在云州,北方有点干,池塘见得少,更不用说还辟在自家院子里,阿初一见面就被它给牢牢吸引住了,“我喜欢这个!”

孟二叔高兴极了,像个小孩子似的把阿初一把举到头顶上,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我们进去看,里头更美。”

孟老太太悄悄把雪爹拉到一边,有些不安地小声问:“这…这得花多少钱?”她猛地想到了赵诚谨,立刻又紧张起来,疾声问:“不会又是顺哥儿送的吧?这个我们可不能要。家里还有钱,咱们自己去买个小点的院子就成,实在不行就租地方住。”

雪爹笑着摇头,“这个真不是,是我的同僚介绍的,原本是个京官的宅子,后来那官员得罪了人,就避到南边去了,临走时急急忙忙地把宅子给卖了,这才便宜了我。”

有这样的好事?许攸有点怀疑。孟老太太的想法似乎也和她一样,依旧狐疑地盯着雪爹,“你没骗我?”

雪爹无奈地摇头,“娘,我心里头都有数,这要真是顺哥儿送的,我也不敢收啊。”

孟老太太这才信了他,想一想,又高兴起来,眉开眼笑地道:“回头把你那同僚请过来好好谢谢人家,这院子真是…”她一边说着话,一边兴致勃勃地跟着孟二叔参观新家去了。

瑞王府里,赵诚谨正一脸严肃地在挑衣服。

“这件呢?”沈嵘从衣柜里挑了一件宝蓝色的革丝绸衫出来,“这个颜色好,上次您进宫去看太后就是穿这一身,太后都夸您了。”

拼死拼活非要跟进屋里的平哥儿也连连点头,“大哥穿这件,这件好看。”

赵诚谨却有点不满意,拧着眉头看了半晌,终于还是摇头,“不好,”他道:“有点太贵气了。”那件衣服有点太郑重的,进宫穿着倒还合适,可要是这么穿着去孟家,就特别压人了。

“那…白色这件?”

“太素。”

“这件呢?”

“太老气。”

“…”

最后他还是挑了一件月白色的长袍,领口和袖口都滚了白色的边,腰间系着白色暗纹腰带,看起来显得特别斯文,就像个年轻又害羞的书生,赵诚谨总算满意了。

第85章 八十五

“到了吗?”马车一停,车里的赵诚谨就有些着急地问,引得平哥儿忍不住朝他看了两眼,外头传来车夫的声音,“回世子爷的话,是前头巷子口给堵上了。”

赵诚谨的脸上立刻露出失望神色,平哥儿噘着嘴道:“早跟大哥说了我们骑马出来,你偏不肯。若是骑了马,便不怕这些了。”平哥儿最近刚刚学会了骑马,正上瘾着,总想着能上马痛快一番,偏总被瑞王妃看着。好不容易才回一趟城,没有瑞王妃在一旁盯着,没想到,赵诚谨又管着。

赵诚谨斜睨了他一眼,低声道:“我们俩要真在大街上骑马兜一圈,保准明儿早上王府大门就能挤得水泄不通,你信是不信?”瑞王爷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忽然又被皇帝陛下提了出来委以重任,最近又被派去了江南巡查,一时间瑞王府炙手可热,偏偏府里头能主事的人都不在京里,若是被人晓得他们兄弟俩进了城,还不得把大门都给堵上。

平哥儿年纪虽小,却也多少懂事了,闻言立刻就不说话了,歪着脑袋眨巴眼,一会儿,又忍不住悄悄往外看两眼。赵诚谨也不管他。

一会儿,马车又动了起来,比先前颠簸了一些,东绕西转了一阵,外头终于传来车夫的声音,“世子爷,到了。”

沈嵘上前去敲门,很快的,便有人来开门,东叔探出脑袋审视地朝院子口的马车看了两眼,又抬头看了看沈嵘,见他气度不凡,脸上便带上了笑,“这位公子找谁啊?”

“这是孟家吗?”沈嵘问:“我家公子是孟家故人,听说老太太和府里的少爷小姐进了京,特意过来看看。”

这么英俊挺拔的少年郎居然还只是个下人?那这主人该有多气派!东叔心里头暗暗嘀咕,面上愈发地客气,“原来是东家的朋友,快请进来。”一边说着话,一边赶紧把大门全都打开,又回过头扯着嗓子朝院子里喊,“东家,来客人了!”

赵诚谨与平哥儿一前一后地从车上跳下来,还没进屋,雪爹和孟二叔就已经迎了出来,一见是他,二人俱是一愣,旋即又笑起来。孟二叔想也不想就要往前冲,被雪爹暗暗使了劲儿拽住,自己这才回过神来,赶紧顿住脚步,朝赵诚谨施了一礼,正色道:“竟是世子爷亲自到了,实在有失远迎。”

赵诚谨倒也不气不恼,只朝他微微地笑,道:“二叔再来这一套,以后我可不敢来了。”说罢,又低头拍了拍平哥儿的肩膀,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二弟,乳名叫平哥儿,大叔和二叔也这么叫他就是。”

雪爹和二叔都只是笑,并不敢接话。

赵诚谨也知道他二人有所顾忌,这会儿倒也不让他们为难,继续笑着问:“我听说阿婆她们到了?”

“世子爷您消息真是灵通!”孟二叔笑着赞道:“中午才将将到呢,您这么快就晓得了。”

“我算着日子的,想想约莫就是这两日了,所以派了人在城门口守着,结果就瞧见了大叔和二叔。不过城门口人多嘴杂,下人便没上前去给阿婆请安,只回府报了信。”他顿了顿,目光不由自主地挪向院子里,“这院子不错,虽是精巧,倒也十分雅致。”一边说着话,人已牵着平哥儿往院子里走了。

大家都以为来的是雪爹和孟二叔的同僚,所以都回避进了屋。孟老太太正带着几个孩子收拾东西,忽地听到院子里传来孟二叔大惊小怪的声音,“娘,阿初,小雪,你们快出来看看这是谁来了?”

既然孟二叔这么说,那么——来的人是顺哥儿!许攸顿时就猜到了,阿初则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猛地扑进赵诚谨的怀里,高兴得大声喊,“小顺哥,是小顺哥。阿婆,姐姐,你们快出来啊,是小顺哥来了!”

“哦——”许攸应了一声,慢吞吞地放下手里的东西,跟在孟老太太身后不急不慢地出了门。

今天太阳很好,虽然已是傍晚,金色的晚霞犹如佛光一般照在赵诚谨的身上,将他的乌发照成淡金色,脸上仿佛笼着淡淡的光,眉目显得愈发地温柔,唯有一双眼睛亮如黑夜中最亮那颗星,璀璨得让人不敢逼视。

十六岁的少年尚未长成,穿一身月白色的长袍,看起来有些青涩。几年不见,他的个子抽高了许多,俨然是个大人的样子了,只是身形还略嫌瘦削,但背脊却是挺直的,风中劲竹一般,明明是温和无害的长相,却不知怎么的,又仿佛带着一些说不出来的铮铮骨感。

“阿初,”他笑着拍拍阿初的后背,用另一只手牵住他,又朝孟老太太和许攸微笑,“阿婆,还有——小雪。”他的目光在许攸脸上一扫而过,并没有太长时间的停留,像羽毛滑过一般的轻柔。瞥见她一身男装,赵诚谨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来,又悄悄朝她打量了一眼,旋即又飞快地把目光挪开,不让任何人发现。

平哥儿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们,很快的,他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比他小不了多少的阿初身上。

“顺哥儿来啦,”孟老太太的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她并没有客客气气地唤他世子爷,这让赵诚谨高兴极了,脸上的笑容愈发亮瞎眼。“这是顺哥儿的弟弟?”老太太看着平哥儿笑,朝他招招手,“这小模样简直跟顺哥儿一模一样。”

平哥儿也挺高兴,“大家都说我跟我大哥长得像。”说罢,他又指了指阿初,道:“这个弟弟跟那个哥哥——也长得像。”他说到“哥哥”这个词的时候稍稍迟疑了一下,歪着脑袋有些疑惑地看着许攸,然后又转过头来看赵诚谨,一脸询问之色。

孟老太太忍不住笑,责备地瞪了许攸一眼,道:“这淘气包尽会捣蛋,还不赶紧把衣服给换回来,穿成这样没得让人家笑话。”

许攸有些不好意思地朝平哥儿笑了笑,飞快地进屋去换了女装。自从赵诚谨使人往云州送东西起,孟家就几乎没有买过衣料,许攸身上这套也是赵诚谨送的,鹅黄色长衫上绣了米粒大小的花和细细的叶子,算不上华丽,但也还算雅致清新,穿出来见人也不失礼。

大家都在厅里坐着说话,二婶忙着烧水沏茶,许攸也过去帮忙。一会儿,二人便端着茶水进了屋。平哥儿率先扭过头来好奇地看她,仿佛想弄清楚她怎么忽然就变了模样,赵诚谨看着她微微地笑,起身从她手里接过茶杯,看着她的眼睛朝她道了声谢,罢了又指着沈嵘道:“小雪还记不记得他?”

她当然记得!许攸仰起脑袋朝沈嵘笑,张口叫了一声“阿嵘”,沈嵘一愣,脸上瞬间就微微发红,结结巴巴地道:“我…姑娘…还认得我?”在沈嵘看来,他们到底只见过一回,他都几乎已经忘记了许多年前那个小女孩的模样,万万没想到许攸竟能一眼认出他。

就连孟家上下也都有些意外,老太太忍不住朝沈嵘多看了几眼,好奇地问:“小雪见过这个小哥儿?”

“以前跟着阿爹进京的时候见过,他和顺哥儿在一起。”许攸解释道,又递了一杯茶给他。沈嵘赶紧接过,仰头喝了一大口。

这么多年不见,大家都有许多话说。老太太陪着唠叨了一会儿便与二婶去了厨房准备晚饭,雪爹和孟二叔见他们几个少年人说得高兴,便也借机避了出去。

赵诚谨的话倒是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听。他倾听的时候看起来很认真,深邃而漂亮的眼睛会看着对方,一眨也不眨,偶尔还会点点头,或是“嗯”一声,这一点点回应好像极大地刺激了阿初,这个小家伙愈发地不可收拾,简直是滔滔不绝。

“…打仗那会儿,我们住在山上,下了老大的雪,怕不是有一尺来深,根本就下不了山,四下一片雪茫茫,只得躲在家里头烤火。好在小鹏哥家住得不远,总来窜门,还邀我们出去打鸟。小顺哥你打过鸟吗?小鹏哥用弹弓的准头可好了…”

平哥儿有些不服气,“我哥才不用弹弓那种小孩子才用的玩意儿呢,他都用弓箭!他会打猎,上回还在山里头猎了一头鹿。”

阿初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真的吗?好厉害!”

平哥儿见他这副模样,立刻得意起来,又忍不住把赵诚谨的本事夸了一通,只听到阿初两只眼睛闪闪发光,激动得语无伦次,“下次…唔…我也跟着…小顺哥…也带我去好不好?”

赵诚谨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上头,他含笑着点点头,若无其事地问:“胡鹏程也挺好?”

“嗯,”平哥儿点头,“小鹏哥人很好的,总来家里头玩,我们走的时候他还送了许多东西呢。对了——”他又兴奋起来,扭过头朝许攸道:“姐,上次小鹏哥不是说他们也要来京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到时候我们也去接一接。”

“胡…他们也进京?”赵诚谨脸上的笑容一瞬间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笑道:“到时候别忘了跟我说一声,我也去迎一迎。”

这样…不好吧。瑞亲王府的世子亲自去城门口迎接,胡大人若是晓得了他的身份,还不得吓得从马背上摔下来!

第86章 八十六

赵诚谨他们在孟家一直待到天快黑了才回去,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晚饭。孟老太太原本还担心平哥儿会不习惯家里的食物,不过那孩子就跟赵诚谨一样懂事,吃得特别香。他已经跟阿初成了好朋友,吃过了饭要邀请阿初去府里玩,阿初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赵诚谨的脸上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

等到他们告辞离开,孟老太太才有些为难地朝阿初道:“人家不过是跟你客气一些,你怎么就答应了呢?那可是王府,门槛高得很,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哪里敢登门。到时候进了王府,恐怕连手脚都不晓得往哪里放。”

阿初立刻道:“平哥儿才不是跟我客气呢,他是认真的!小顺哥也是认真的!”他有些气恼,赶紧扭过头来寻找同盟,把许攸的胳膊一拉,疾声道:“姐,明儿你跟我一起去平哥儿家,看他是不是跟我客套。平哥儿说着话的时候可认真了!”

“那怎么行。”不待许攸回话,孟老太太已经急急忙忙地抢在了前头道:“小雪是姑娘家,哪能随便乱跑,阿初你别捣乱。你要去瑞王府,就让你爹送你过去,叫小雪做什么?她得跟着阿婆学针线,忙着呢。”

又是学针线!许攸顿时有些头疼。好在关键时刻孟二叔出面帮忙,他举起手高声道:“娘,我明儿可没时间?今天都好不容易才请了一天假,哪能整天浑水摸鱼呢,被上头的人见了,还不晓得要怎么训我呢。”他们兄弟俩忽然从外地调进京城,得的还是肥差,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平日里没少冷嘲热讽,正因如此,他们俩才更不能出错,所以,进京这么长时间,今天是头一回休息,

孟老太太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又回头看了看朝她咧嘴傻笑的许攸,沉下脸道:“我不管,反正小雪最近不准出门。”

她态度倒是挺坚决的,可等到第二天瑞王府的马车到了大门口,孟老太太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这要真拦着不让许攸出门,好像又有些太不给面子,那赶车的车夫年岁瞧着不小,仿佛比她还要年长呢。

“…一会儿到了王府,别乱走乱看,规矩点。”姐弟俩临上马车前,孟老太太不住地叮嘱,“王府可不比咱们家,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那王府家的下人也比我们矜贵,虽说有顺哥儿和平哥儿护着,可难保不会有人给你们脸色看。便是受了委屈也先忍着,别闹大了弄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许攸这会儿渐渐明白为什么孟老太太要拼命拦着她了,原来是不想让她受委屈。老太太见识多,想得也多,她们这一家人说得好听点是武官官眷,可要真论起来,其实也就是平头百姓出身,从小到大也不曾学过什么规矩,恐怕连怎么行礼都不晓得,到时候进了王府,可不得出洋相。阿初是个男孩子也就罢了,她一个姑娘家,要是在瑞王府闹出了笑话,传出去,日后难免要影响她的名声的。

“阿婆,”许攸的眼睛酸酸的,忽然有点不想走了。可低头一看阿初,他又巴巴地仰着脑袋一眨也不眨地看着她,满脸期待的模样,许攸又实在不忍打消他的期望,遂重重握了握孟老太太的手,悄声道:“阿婆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