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之莫与我拼娘上一章:第 2 章
  • 穿越之莫与我拼娘下一章:第 4 章

大公主降生后,宣仁帝不说疼她如掌中明珠,也是极为看重喜爱的,谁知,一天一天长大的大公主,却性子木讷,寡言少语,一点也没有小孩子活泼可爱的明媚模样,久而久之,宣仁帝便不怎么在意这个女儿了。

据有的人猜测,大公主是在母体里受了惊吓,这才变成如此性情,那一段时日,尤氏的确没少受武氏的委屈,此推测未必靠谱,尤氏却当了真,故而,她心底深恨害女儿失宠的德太妃,京城一朝变天后,容太妃可没少和德太妃杠上开花。

“哀家记得,子媛似乎是九月底的生辰?”惠安太后温声含笑的问道。

季子媛虽性子木讷,不善言辞,却着实生了一幅好相貌,将满十四岁的芳华年纪,正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嫩花,端的是清新鲜美。

容太妃尤氏恐女儿说话不好听,便起身代答道:“太后娘娘真是好记性,子媛正是九月二十六的生辰,可不就是月底么。”

惠安太后轻轻‘哦’了一声,接着道:“这么说,她下一年就要及笄了,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枕头大点的小东西,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婉转的笑了一笑,在容太妃目光轻闪的眼神中,惠安太后道,“等开了年,哀家让皇帝赐个封号给子媛。”别的话却不多说。

大周皇室有个不成俗的规矩,一旦公主被御赐了封号,即是发出了要招选驸马的信号,若是哪家有尚主的打算,就可以暗地活动打算起来了,容太妃一听这话,登时眉开眼笑的拜谢道:“多谢太后娘娘!”季子媛也跟着唱喏道,“多谢母后。”

惠安太后摆了摆手,示意谢恩的母女俩坐下。

季子清此时还在上朝,扇扇小妞正在呼呼大睡,季子恒在内殿观察妹妹睡觉,是以,在寿康正殿的先帝皇嗣,按序齿排坐,依次为二王爷季子铭,大公主季子媛,三王爷季子轲,二公主季子萦,四王爷季子朗,以及三公主季子婷。

问过了季子铭和季子媛,惠安太后的目光又落在季子轲身上。

季子轲生的既不像先帝,也不像其生母淑太妃,他是典型的外甥像舅舅,小时候生的虎头虎脑,黑胖滚圆,现在长大了,因为饭量很大,能吃的厉害,已有点胖成了一颗小黑球。

惠安太后瞧着他,有些忍俊不禁道:“子轲,你可又变胖了,都是大孩子了,要注意些体形,当心以后没有姑娘乐意嫁给你。”

“嘿嘿,母后…”已经八岁的季子轲,也略懂一星点男女之事,只见他挠着脑袋,傻乎乎的开朗发笑,“儿臣以后会管好自己的嘴,少吃一点点的…”

惠安太后轻嗔季子轲一眼,又笑着补充道:“真要多吃了也行,记得多活动锻炼,可别真养了一身肥膘,很难看的知道么?”

季子轲大声答应道:“知道了,母后,儿臣记下了。”

三个庶子之中,季子铭骄纵狂妄,季子轲活泼开朗,季子朗胆小怯弱。

仔细论道起来,头一个令她极度厌烦,后一个让她十分无奈,好歹也是皇室子孙,却愣是被何太嫔养的小家子气十足,话又说回来,越是这样的皇子,才对皇帝没有什么威胁,至于季子轲,惠安太后其实蛮喜欢他的,性情开朗,一根肠子通到底,虽然干啥都有点大大咧咧,嗯,不过心思十分单纯,比季子铭顺眼多了。

又与剩下几个小的略说几句话,惠安太后便命众人跪安散了。

第8章 滋润

待回了内殿,自有碧云嬷嬷领着两个宫女,替惠安太后脱去繁复沉重的服饰,换上一身轻便家常的素净打扮,惠安太后正在临镜照影时,悬着纱帐的落地罩之外,忽响起幼子稚嫩清甜的喜悦声音:“哥哥,你来啦!”

接着又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声,应是小儿子欢快的从榻上爬了下去。

惠安太后轻抚了一下鬓角,随即步姿莲姗的走出内殿,一眼便望见,小儿子正吊挂在大儿子的腿上,摇头晃脑的可爱模样,活似一只刚断奶的小哈巴狗,季子清素来疼爱幼弟,长臂一捞,已将三岁八个月大的季子恒抱坐在臂弯,且伸手点了点他的小鼻子,笑问:“元宝晚上睡的好么?有没有梦到哥哥?”

“好像没有梦到哥哥哎~~”元宝小王爷抓了抓脑袋,有一点点苦恼的回道。

甚为年轻的皇帝陛下,顿时露出一幅很失望的表情:“这样啊…”

元宝小王爷不忍亲爱的大哥哥伤心,忙攥着小拳头保证道:“我今天晚上睡觉,一定会梦到哥哥的!我保证!”

惠安太后不由掩唇轻笑道:“皇帝,你又乱逗元宝了…”朝两人招了招手,“快过来坐。”

季子清依言坐下,元宝小王爷在他怀里扭了几扭,便手脚并用的滚了出去,又趴到漂亮小妹妹的身边去看她,季子清笑拍一把季子恒撅着的小屁股,尔后转头和惠安太后说道:“今天小二过来请安,没气着您吧。”

“还是那副小祖宗脾气罢了,有什么可气的。”惠安太后并不多在意的揭过请安之事,朝一旁侍立的碧云嬷嬷递过去一个眼神,吩咐道,“给陛下传膳。”回过头来,惠安太后笑容慈爱道,“就在母后这里用早膳吧,也和元宝多说一会儿话。”

季子清龇了龇牙,心里有一点酸溜溜的,轻轻啐道:“这个小东西,可是有了小妹妹,就忘记朕这个大哥哥了。”

撅着屁股看妹妹的季子恒回过头,一脸天真的纯净神气:“我没忘记哥哥呀。”

惠安太后笑嗔道:“他还在新鲜劲上呢,皇帝喝的这是哪门子干醋?”

季子清身子一歪,也侧倚到盖着小被子的妹妹身旁,口内轻叹道:“叫朕也看看小皇妹,怎么就叫她的小元宝哥哥这么喜欢呢…”伸指头轻轻摸了下幼妹的小嫩脸,季子清轻笑道,“这倒是个小包子脸…”又伸手去捏季子恒的小脸,语气很是温柔耐心,“元宝,你看扇扇吃的多胖,你…”

惠安太后看着自己的三个亲生孩子,或安静的睡躺着,或调皮的撅趴着,或轻松的侧歪着,心底忽然泛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温脉情怀。

他们的人生,或才刚刚开始,或还天真懵懂,或已步入成熟。

至于自己,纵然已贵为一国太后,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身份尊贵的寡妇罢了。

些许怅然的目光,落到窗外的韶华秋色,惠安太后忆及亡夫的音容笑貌,轻轻幽叹一声。

当下已是秋季,随着一日一日时光的过去,天气渐渐寒冷起来。

惠安太后作为皇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她所居住的慈宁宫,自然早早烧起了暖炉地炕,银丝细炭更是无限制的源源供应,烘的整个慈宁宫温暖如春。

待入腊月时,乳名唤作‘扇扇’的季子珊,已经七个月大了。

七个月大的小女婴,打滚很利索,坐的很稳当,还能勉强独站一会儿,漂亮小妹妹一天天的变化,让元宝小王爷新鲜到现在还没烦腻,每天都是扇扇长扇扇短,把曾经最喜欢的皇帝老哥,都给比到第二位去了。

“扇扇,张嘴,啊——”

殿外寒雪飘飘,殿内却暖若阳春,铺着柔软棉毯的暖榻上,季子恒有模有样的端着一只小碗,正在给他漂亮可爱的小妹妹喂蛋糊糊,只见他莹若白玉的小手里,捏着一只绘如意花开的粉彩汤匙,稳稳的举到一只樱桃小口旁边,语气既温柔又纯真:“扇扇,哥哥在喂你吃饭,要张嘴哦——”

季子恒这般姿势动作,看得嬷嬷宫女悬心紧张,落在季子珊眼里,却只觉这位元宝小哥哥当真可爱的紧。

嗷呜张开嘴,季子珊十分乖巧地吞下一口蛋糊糊,只觉味道清淡,没啥滋味,这让季子珊非常怀念各种美食的味道,重新投胎这七个月来,季子珊的生活过的其实相当滋润,嗯,如果除去一身软骨病、以及不能大快朵颐美食之外的话,那就滋润的更完美了。

在众嬷嬷宫女提心吊胆的紧张神色中,季子恒顺利完成投喂妹妹的任务。

“母后,母后,我喂妹妹吃好饭了!”手里的粉彩小瓷碗,被素容嬷嬷细心的接走后,季子恒忙朝一旁的惠安太后,显摆自己的投喂能力,一边欢呼求表扬,一边提着一块软帕子,轻轻给小妹妹擦嘴角,点漆双眸闪着亮光的笑道,“扇扇真乖,哥哥以后还喂你吃饭。”

季子珊觉着自己应该鼓励一下小暖男,遂咧着长了四颗小牙的嘴巴咯咯发笑。

就坐在旁边的惠安太后,微微俯弯身子,将靠在金丝攒花团枕上的小女儿,动作温柔的搂到怀里,抱着她慢慢的摇晃:“母后的元宝和扇扇都真乖…”

在白胖滚圆的女儿脸上啵亲一口,惠安太后愈发笑容温和:“小乖乖,快点长大吧。”女儿还小,说太深层的话,她也听不懂,惠安太后便用最直白的词语,表达对女儿的喜爱之意。

季子恒本就脱了鞋子窝在暖榻上,见母亲将妹妹抱走了,当即跪爬几步,挨蹭到惠安太后胳膊边,眼睛眨呀眨的撒娇道:“母后,我也想抱妹妹。”

惠安太后笑望一眼幼子,温声道:“那元宝要乖乖坐好,母后把扇扇放到你身上,你要小心搂着,若是被压得腿疼了,就告诉母后,知道么?”幼子再有一个多月就满四岁了,他若是想抱着幼女到处乱走,惠安太后自然不能轻易答应,不过,让小儿子稳稳的坐着,再让他略抱抱小女儿,这还是没有大碍的。

季子恒一听母亲的吩咐,当即点头如捣蒜,小身子一扭,已靠到安置在宽榻上的大迎枕。

惠安太后是一国太后的同时,也是一个最普通的母亲,在她与儿女共享天伦时,专职服侍的一众嬷嬷和宫女,都只能规规矩矩的立在旁侧,见小儿子端着小脸坐稳,又眼巴巴地朝自己望来时,惠安太后一抬胳膊,将白胖软糯的小女儿,搁到张开双臂的小儿子怀里。

被美萌的小暖男主动申请抱抱,季子珊特给他面子的咯咯直笑。

为防两个孩子出什么意外,惠安太后便侧歪在旁边看顾着,看小儿子喜滋滋的抱着小女儿,小女儿又乐咯咯的拱小儿子,小儿子被拱的笑靥如花后,便去亲小女儿的胖脸蛋…

季子清进入寿康殿后,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皇帝来了,外头还下着雪呢,可有冻着?”饶是看到季子清穿着厚重的暖裘大氅,惠安太后还是忍不住询问大儿子是否有冷着,这大概就是当娘亲的通病了,总怕从身上掉下来的肉,吃不适,睡不好,穿不对,说着又吩咐左右,“快给陛下沏热茶来,把哀家的小手炉也拿过去。”

季子清由慈宁宫里的嬷嬷,替自己解脱掉披裹的大氅,这才笑着走近暖榻边:“母后,朕是坐暖轿来的,可一点也没冷着。”

眸光一转,望向两个黏在一起的小家伙,一个面容秀致,一个粉雕玉琢,端的是钟灵毓秀,朝睁着一双漂亮大眼睛的幼妹轻拍了拍手,季子清极为温和道,“来,扇扇,让大哥哥抱抱。”

…大金腿哥哥来了!季子珊顿时咿咿呀呀的朝他伸胳膊。

见妹妹投向了大哥哥的怀抱,小元宝王爷有点委屈的嘟了嘟嘴:“哥哥,我还没抱够妹妹呢…”

季子清在照顾弟弟方面,堪称足智多谋,不用苦思冥想,解决办法就从嘴里溜了出来:“这还不简单,哥哥抱着你,你再抱着妹妹不就行了。”

等兄妹三个好一番折腾玩闹后,季子清才正正经经和惠安太后说上话。

说完年底先帝的周年祭礼后,季子清又道:“母后,眼瞅着元宝就要满四岁了,年后可要让他去正经启蒙上学?”

季子恒被胖嘟嘟的妹妹,压的有点受不住了,只得遗憾不已的不再抱她,此时,季子恒正被惠安太后揽在身侧,陡听皇兄的进学提议,季子恒下意识的转眸,去听自己母亲的意见。

“此事还是推后再提吧。”惠安太后摸着小儿子的脑袋瓜,语调如水的娓娓轻动,“元宝身子骨还弱,叫他待在哀家看不见的地方,哀家还不放心,等他再大一些,身子骨硬朗了,学堂的氛围也好了,再叫他去进学,这两年,哀家先教他念书写字。”

季子清明白母亲的意思,皇子一般进学到十六岁,就能成家立室、派遣差事了,二王爷季子铭已经满了十四岁,再过两年,就能滚出皇宫了,有他在的地方,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三兄妹之中,惠安太后也做不到一碗水真的端平,若非要让她挑一个最爱的孩子,那只可能是元宝。

“就依母后的意思,若朕得闲了,也可以教教他。”对于母亲那多一丁点的偏爱,季子清一点也不嫉妒。

惠安太后瞅了瞅把长子当墙使的小女儿,一会儿扶着他站起来,一会儿又一屁股坐下去,自己玩得很是怡然自乐,探身勾了一下女儿的俏鼻子,惠安太后又对季子清道:“元宝读书的事不急,倒是皇帝的婚事,可不能再拖着了,母后已叫钦天监查过了,年后的二月十六,是个宜婚嫁娶的黄道吉日,皇帝也该把皇后迎娶入宫了。”

第9章 大婚

原来自家的大金腿哥哥,已经是个名草有主的皇帝了。

正在自娱自乐的扇扇小妞,不由想知道未来的皇后嫂嫂,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毕竟,她是皇帝的亲妹妹,以后肯定免不了要和皇后打交道。

求赐她一个和蔼可亲的嫂子吧,阿门。

被扇扇小妞当扶手使唤的季子清,闻听母亲之语,也不怎么脸红羞涩,只稳重的颔首点头道:“那就订在二月十六罢,待父皇的周年祭礼过了,朕就颁旨发诏。”

大周朝皇室的规矩,皇帝守孝,可以月代年。

也就是说,寻常官员需要守制的三年孝期,皇帝只用守足三个月就可以,此规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皇家子嗣着想,不过,季子清年纪尚小,又初登皇位,当务之急的事情,是要稳定因政权交替而引来的朝廷震荡。

况且,在出了国丧期之后,再行成婚大礼,也算是对先帝的孝心和尊重。

其实,若是季子清能为先帝守孝三年,更能增加其贤孝之名,然而,季子清还未大婚,膝下尚无所出,皇嗣为重,他也不敢耽搁过久,遂当初才将婚事延迟到国丧期之后,既是全了对先帝的孝道,又考虑到了子孙绵延事宜。

季子清将在身旁自乐的小妹妹,拎到怀里搂着玩儿,脑子里却浮现出一道倩影。

惠安太后为长子择选正妻,焉能不让儿子过目一下,所以,季子清其实见过他的未来妻子,依稀记得,董氏生的并不算多美艳,然气质出众,温雅柔婉,第一印象…比较令他满意,揉了揉幼妹的白胖包子脸,季子清在心里暗想,希望他的皇后,能给他带来几个白胖健康的皇子。

被大金腿哥哥捏脸的扇扇小妞,不悦的嗷嗷叫唤——又捏人家的漂漂脸,坏银!

窝在惠安太后身侧的季子恒,很贴心的替妹妹翻译婴儿语:“哥哥,扇扇不叫你捏她的脸——”

季子清嘴角一勾,却愈发捏的顺手——唔,手感真是不错,再来几下。

季子珊皱着包子脸,咿咿呀呀的表示强烈抗议,看不过眼的季子恒,很麻溜的蹭了过来,一身正义的挽救落于哥哥魔爪的妹妹,季子清很给元宝小王爷面子,遂目标一转,把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季子恒,季子珊凑热闹不嫌人多,也蠕动着胖嘟嘟的小身子,要去捏季子恒的美萌脸,三人顿时又笑闹成一团。

见季子清和弟弟妹妹玩的一脸幼稚,惠安太后失笑着摇了摇头。

建平二年,是季子珊投胎后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不算很热闹,也不算很冷清,毕竟才出国丧期嘛。

她才快八个月大,又因正值寒冬,是以,惠安太后几乎不怎么叫她见外客,除了宁国公夫人、以及镇国公老夫人和镇国公夫人,这两户人家,一个是惠安太后的娘家,即扇扇小妞的外祖家,外祖母自然要另当别论,另一个则是季子清的岳家,既然是要结为儿女姻缘的亲家,惠安太后少不得要单独接待一下董家诰命。

正月初五之日,建平帝季子清颁布诏书,将会在二月十六迎娶镇国公之女董氏为中宫皇后。

正月十八之日,建平帝季子清下旨赐封长公主季子媛为永昌长公主,授封当日,尤氏领着季子媛前来慈宁宫谢恩。

渐入二月,因要筹备季子清的婚事,惠安太后最近有点忙碌,便让季子恒和扇扇小妞自行搞交流,一转眼,季子珊已经九个来月大了,已满四岁的季子恒,时常陪小妹妹一起到处乱爬,尤其喜欢喂小妹妹一口一口吃饭,甚至连教妹妹说话也不落下,俨然成了一个超级好哥哥的道德模范。

在兄妹俩玩的异常嗨皮时,季子清的大婚之期到了。

因是帝王之尊,季子清无需亲自前往镇国公府接亲,只用以声势浩大的皇后仪仗迎董氏入宫即可,皇帝大婚,整个京城都热闹万分,皇宫内亦装饰的花团锦簇,一片喜庆。

二月中旬的天气,气候已较为暖和,遂惠安太后允许季子恒去前殿瞧热闹,至于季子珊,则被留在慈宁宫内…由一堆嬷嬷和宫女轮流忽悠她。

啧,被当无知孩童哄骗的季子珊,心里也是蛮忧伤的。

既不能观看金大腿哥哥的大婚典礼,又不能溜去凤仪宫去偷瞧皇后嫂嫂,没啥事干的扇扇小妞,这一日只能吃了睡,睡了吃,偶尔摸爬滚打玩一会儿,也就这么囫囵着过完了。

次一日,扇扇小妞睡醒的时辰刚刚好,赶巧碰到季子清携皇后董氏,来慈宁宫给惠安太后行敬茶礼。

季子珊这才终于见到皇后嫂嫂的真面目。

嗯,以她日渐被养刁的审美眼光,没有办法,她光荣挂掉的先皇老爹,着实是个有艳福的死鬼,根据她时不时的观察,先皇老爹当初的后宫花园,当真是姹紫嫣红,各有千秋,咳咳,有一点跑题了,季子珊想说的是,因被各式各样的古典美人,养高了审美档次,若单论容貌颜值,董氏的五官相貌,并不算个绝色佳人。

然,当你第一眼看到她时,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种超境界的气质美,是那种空有艳骨皮囊的外表美,无法比拟的。

因还要去太庙祭告列祖列宗,董氏的穿着打扮,喜气又不失庄严,头上戴着镶金点翠的华丽凤冠,穿一身绣凤穿牡丹图案的绛红色朝服,身姿颇为娴雅端庄的朝惠安太后行恭敬的跪拜之礼,然后接过嬷嬷捧来的茶碗,再向婆婆惠安太后敬茶。

惠安太后接过儿媳妇的敬茶,略抿一口后,便意同认下这个儿媳妇,命董氏平身起来后,惠安太后又赐下一个红包,外加一对意同夫妻圆满的玉镯,并发表一番要和皇帝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外加开枝散叶繁衍子孙的讲话,董氏均十分恭敬的应下。

被素容嬷嬷抱着观礼的季子珊,忍不住又去瞧一旁的金大腿哥哥。

想是一夜温香软玉|洞房花烛的缘故,今日的季子清明显有一点点不同,剑眉舒展,星眸柔和,嘴角隐带一丝满意的笑意,啧,看来,自己这位金大腿哥哥,对皇后嫂嫂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有皇帝在场的缘故,为着避嫌,后宫的太嫔和太妃,董氏今天可以暂时不见,但季子清的几个弟弟妹妹,董氏却是必见不可的。

皇后身为长嫂,自然是所有的王爷和长公主,都要向董氏行见面礼。

按年岁序齿来排,由季子铭第一个打头,只见这位容貌阴美一脸傲气的二王爷,动作勉强的朝董氏作了个揖礼,语气些微敷衍外加不耐烦道:“见过皇嫂。”

和才投胎没多久的季子珊不同,生于豪门望族世家的董氏,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氏。

昔年皇宫内的一些陈年旧事,季子珊是一星点也不知道,董氏却是了然与胸的,更何况,自被先皇宣仁帝和惠安太后钦点为季子清的未婚妻后,家中的父母长辈,更是专门给她剖析过皇家局面。

先皇宣仁帝由圣悯太后武氏所出,娶出身定国公府的宁氏为妻,后又纳舅家表妹小武氏为皇妾,因过世的武老太后之故,富锦候府一朝水涨船高,小武氏初入宫闱,便居妃位,并赐封号‘德’。

据长辈们讲述,宣仁帝和惠安太后成婚后,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处的很是和睦,因而对表妹小武氏,并没有倾注很多目光,哪怕当时正值妙龄的小武氏,的确是活色生香的小美人。

其实,宣仁帝并无意纳舅家表妹为妃,奈何,磨不过武老太后的哭诉唠叨,这才纳了小武氏进宫。

因有姑母武老太后的撑腰,宣仁帝也不能像对待其他妃嫔那样,可以对小武氏置之不理冷落忽视,时不时就会被心急的武老太后,催着去宠爱嫡亲的侄女儿。

也是小武氏肚子争气,哪怕宣仁帝只是敷衍着去点卯,不过短短的一年光阴,还真让她生下了一个皇子。

小武氏初入宫廷,便赐封号,居妃位,在宣仁帝所有的妃妾中,已占了头一份的荣耀。

在被诊出有身孕之后,武老太后在喜悦之下,当场就进了小武氏为德贵妃,而当小武氏的肚子一朝瓜熟蒂落,生下一个极像自己的小孙孙后,武老太后彻底喜欢坏了,当场就要下太后懿旨,想再进德贵妃为皇贵妃。

第10章 秘辛

吃过一回闷亏的宣仁帝,在小武氏生产之前,就留了个心眼,就怕他的太后亲娘,又来一回专横独断。

这贵妃、皇贵妃之位,并非一般的妃嫔品级,在某些特殊的时候,是可以代替中宫,独掌后宫大权的,皇后贤惠仁德,嫡长子聪明敏思,不提宣仁帝是真的十分喜欢皇后母子,哪怕是为了后宫稳定前朝平静,他也不能让舅家表妹,就这么当上皇贵妃啊。

以宣仁帝之前的盘算,表妹甫入宫廷时,给个嫔的位份就差不多了,若是日后有幸得子或得女,再进到妃位就可以了。

偏太后亲娘不依,一门心思的要给娘家长脸,最后,在太后亲娘的胡搅蛮缠之下,宣仁帝只能向母亲妥协,赐舅家表妹妃位,且还直接给了封号,以示荣宠。

从妃位晋升到贵妃之位,原需太后、皇帝、皇后同时首肯才行。

让宣仁帝极度无语的是,在表妹小武氏刚被诊出身孕之后,武老太后当场就下了太后懿旨,晋封德妃为德贵妃,等消息传到宣仁帝和惠安太后那里时,太后的晋封懿旨,也已跑马似的传送到了内务府,宣仁帝直被亲娘的擅作主张气了个仰倒,但又不能再下旨收回成命,那不成打自己亲娘的嘴巴子了。

窝了一肚子闷火的宣仁帝,只能转身去好生安抚皇后母子。

安抚好皇后母子后,宣仁帝耐着脾气,和太后亲娘讲道理,并告诫她,以后不准再如此胡来。

又不是什么才人、美人、贵人之类的低级品阶,你想怎么晋封,就可以怎么晋封,贵妃、皇贵妃之类的宫位,能这么乱来么,太后亲娘当时答应的好好的,一扭脸,就又故技重施,幸好,他这回防着了,任凭太后亲娘再怎么哭诉蛮缠,他都硬着心肠不答应。

为着这档子破事,太后亲娘一边吵嚷着他,一边又以长辈的身份,不顾尊敬体面的去拿捏压迫皇后母子,直把宣仁帝气了个焦头烂额。

拖拖拉拉了两年后,宣仁帝望着病倒在榻的生母,终于答应晋封德贵妃为皇贵妃。

面对宣仁帝的再一次服软,不待武老太后心满意足、小武氏欣喜若狂,宣仁帝又另下了一道重磅级的旨意,封年仅五岁的嫡长子季子清为一国储君,命他每日可随自己一起临朝听政。

大周朝历来的规矩,一般被册封的东宫太子,都需年满十岁,季子清以五岁之龄,就晋封太子,当即在朝堂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这个时候,武老太后倒和宣仁帝讲起祖宗规矩了。

宣仁帝主意已定,自然不再更改,他不能不顾亲娘的性命,但也不能不给皇后一个交代,此事沸沸扬扬议论了许久后,大伙儿也就暂时接受了这个既定的事实。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武老太后意欲提升侄女的位份,来拔高二孙子的地位,其心思昭然若揭。

武老太后魔高一尺,宣仁帝就道高一丈。

他直接把太子之位,给嫡长子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砸实了,又把富锦候府的一众爷们,只安了一些清闲散差,要紧的实权部门,一个也不给武家往里头钻,这就是在明刀明枪的告诉众人,虽然二皇子的母亲成了皇贵妃,但是,朕一点也没有偏心他的意思。

不止如此,在小武氏晋封皇贵妃之后,宣仁帝却再也未召幸过她,小武氏在后宫中的地位,堪称只在皇后一人之下,然而却再没有任何雨露君恩。

说句直白的大实话,在先帝没有驾崩之前,小武氏早就是个寡妇了。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波涛诡谲的深宫。

武老太后成功将侄女捧上了皇贵妃之位,却也让她彻底失去了皇恩君宠,饶是武老太后再怎样逼迫宣仁帝,宣仁帝哪怕去睡个宫女呢,也不乐意再去睡小武氏。

这可把武老太后气炸了。

武老太后拿皇帝儿子没辙,便可劲儿欺压皇后,冷待嫡孙。

明明嫡长孙季子清,长的十分肖似宣仁帝,武老太后却对他不爱理睬,只一心宝贝有她武氏血脉的二孙子,至于与二皇子先后脚出世的大公主,武老太后对她更是视若无睹。

同样的,宣仁帝也拿如此偏心次孙的太后亲娘很没辙。

他强迫不了亲娘去宠爱嫡子,那他就以多倍的父爱,来补偿极为懂事的宝贝爱子,不仅每日领着他临朝听政,且还手把手的教他读书写字,连骑射武艺也亲自指导。

不客气的说,季子清待在宣仁帝身边的时间,比任何弟弟妹妹都要多的多的多的多。

在季子清根正苗红茁壮成长时,季子铭却被武老太后宠溺的一塌糊涂,连宣仁帝都不许多打一下骂一句。

为了给最喜欢的孙子铺桥搭路,对外,宣仁帝不给武家爷们实权实差,武老太后就自己给娘家到处联姻豪门世家,虽然被宣仁帝头疼的破坏了颇有干系的几桩,但仍牵上了几家豪门爵府,对内,武老太后几乎以从鸡蛋里挑骨头的架势,指摘寻找惠安太后的错处,似乎意图把她拉下皇后宝座。

这种氛围难估的胶着情势,一直持续到了快五年前。

接下来的事情,已属于宫闱秘辛。

那一年,某日,与宣仁帝正在一起用膳的惠安太后,忽感身体不适,宣仁帝便赶忙召了医术最好的太医院院正来请平安脉,这一请脉,可不得了了,太医院院正竟诊出惠安太后怀了身孕,自从生完嫡长子季子清后,惠安太后已有十二年未再生育,陡闻十分钟爱的皇后再次得妊,宣仁帝当即欢喜坏了。

可太医院院正颤颤巍巍的下一句话,却让宣仁帝头皮发麻、如坠冰窟。

太医院院正跪地禀告宣仁帝,说惠安太后似乎…有一点点中毒的征兆。

宣仁帝深吸一口气,命太医院院正先给惠安太后仔细做检查,并命他不许走漏任何风声。

经过太医院院正的细细检查,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惠安太后中了一种极为隐蔽的慢性奇毒,太医院每月一回的例行请脉,基本上是很难检查出来的,等到太医们能查出来时,中毒之人也差不多药石无医了。

不过,惠安太后中毒的同时,却也是有一点点小幸运的,因为她正好怀上了孩子。

若是惠安太后没有恰巧怀孕,那就真的可能要亡于下作的毒杀手段了,正是因为她腹内的胎儿感到不适,这才让见多识广的太医院院正,抓到了一丁点的异常之处,所幸惠安太后中毒并不深,在太医院院正使出浑身解数后,终于保得惠安太后和五皇子母子平安,不过,因在母体里遭了大罪,五皇子虽然活着出世,身子却是虚弱的厉害,十分难养,极易病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五皇子堪称惠安太后的救命恩人。

若是没有他,也许若干年后的今天,死的就是惠安太后了,所以,不管是身为亲娘的惠安太后,还是身为胞兄的季子清,都对五皇子格外的疼爱怜惜。

至于下毒之人,正是宣仁帝的亲娘——武老太后。

在确认好惠安太后的健康问题后,宣仁帝便开始亲自调查正妻中毒之事,太医院院正告诉他,那种慢性奇毒通常是随着饮食进入身体,中宫皇后拥有独立的小厨房,日常的饮食起居,均由使唤多年的几个嬷嬷亲自掌管,除了会在自己宫中用饭喝茶外,惠安太后另一个常去的地方,就是武老太后的慈宁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