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之莫与我拼娘上一章:第 3 章
  • 穿越之莫与我拼娘下一章:第 5 章

身为儿媳妇,惠安太后不能不去给婆婆武老太后请安。

宣仁帝尊奉生母为圣悯太后,就是希望她圣慈悯下的意思,虽然不想往亲娘身上怀疑,但是,这十多年来,生母处处针对正妻,若说她日久生恨,想毒杀了看不顺眼的儿媳妇,那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宣仁帝将亲娘身边的几个重要心腹全捉了,亲自看着她们被上刑,再听她们在熬不住的情况下,一一如实道来。

的确是武老太后命人做的,但小武氏并不知情。

太后毒杀皇后,此乃天大的丑闻,宣仁帝自然不能公布于众,所以,他以‘身体欠安,需要静养’为由,将武老太后软禁在慈宁宫,又以‘对皇后大不敬’为由,把小武氏从皇贵妃贬回德妃之位。

第11章 榜样

虽说是宫闱秘辛,但短短半个月之内,行事向来招摇的武老太后,忽然避世不见任何诰命女眷,只说大不敬、却并未明说如何大不敬的皇贵妃,忽被贬黜为德妃,再加之,当时的惠安太后凤体不适,也开始静心养身,直到不久以后,传出惠安太后有孕的消息,以及在数月之后,惠安太后生下一个十分病弱的男胎时,某些人精便约摸理出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之后,在五皇子约摸六个月大的时候,武老太后因病薨逝。

至此,没了武老太后在后宫兴风作浪,惠安太后的中宫之位坐的极稳。

脾气乖戾的二皇子早被宣仁帝厌弃,三皇子母家平平,四皇子的生母是宫女出身,五皇子又与季子清一母同胞,所以一直倍得帝心的太子爷季子清,在五位皇子中堪称一枝独秀。

至于武老太后被软禁之后,直到重病薨逝之前,这期间的遭遇情形,宫外纵有猜测,却无任何确切答案。

不被众人知晓的真相是,在武老太后得知自己将被软禁终身,侄女重被贬回德妃之位,替自己寻觅奇毒的富锦候兄长,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赐鸩酒毒杀,自己所有的心腹已被全部诛杀,以及最喜欢的孙子彻底与皇位无缘后,就气得一佛升天,中风在床了。

这些年,她努力所做的,就是为了让下一任潜龙,仍是由她武氏女所出,这样,富锦候府的荣华富贵,就可以长长久久的绵延下去,然而,她所冀盼的一切,却被自己的亲生儿子亲手彻底打碎了。

宣仁帝实在是受够了生母的胡作非为。

替富锦候府到处联姻聚势,三番五次故意陷害皇后,一朝太后竟比结党营私的朝臣蹦跶的还欢,真当他这个皇帝是死人不成。

碍于她是怀胎十月辛苦生下自己的亲娘,没有被彻底碰触到底线的宣仁帝忍了又忍,这么多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来了。

但亲娘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以如此恶毒的手段,来残害他一向尊重敬爱的正妻,甚至差点害了他一直在期盼的第二个嫡出孩儿。

他当年就不该一时心软,纳舅家表妹入宫为妾,从而也把亲娘的胃口和野心,纵的越来越大,想让富锦候府荣华富贵,他可以赐爵位官职,也可以让自己的公主下嫁到武家,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为了无辜受害的正妻和还没出世就受罪的孩儿,更为了让朝堂少生些风波,宣仁帝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将亲娘打入了无底深渊。

武老太后本就是上了年纪的人,陡受这么大刺激,一病之下几乎去了半条老命,在病榻上煎熬了一年多后,就撒手离世了。

说到底,生母其实算是被自己气死的,两年多以后,在素来身康体健的宣仁帝,被一场来势汹汹的风寒病症,击垮在病榻之时,他对被自己气死的母亲,又生出不少的愧疚悔恨之意,因而关照皇后和太子,尽量照顾德妃和二皇子,不要太与他们为难。

不过,他虽病重,却还不糊涂,唯恐自己的这道遗诏,会让太子大受束缚,毕竟小武氏和二皇子的脾气性子,他都是清楚了解的,一个跋扈,一个狂妄,所以,又补充了德妃母子需要好生敬重皇后母子这一条规矩。

二皇子桀骜狂妄的鼎鼎大名,豪门世家几乎无人不知,皆因他对惠安太后不敬时,武老太后却只当没看见,把二皇子纵的活似个天王老子的架势,京中许多有诰命的贵妇,都是亲眼见过暗地咂舌的,所以,面对好生无礼的季子铭,董氏装作视而不见,只温声回应道:“二弟。”

季子铭打完招呼,就一脸不耐烦的退开,坐在上首座位的季子清,眸光幽深难辨。

接着是已被赐下封号的永昌长公主,季子媛虽然性子木讷,但该学的规矩礼仪,一点也没落下,所以,她走至董氏身前后,盈盈拜下苗条的身段:“见过皇嫂。”

董氏温声笑回:“大妹妹。”

因只是先简单的见个礼,倒不用怎么多做寒暄,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接下来又轮到三王爷季子轲,他到六月的时候,就满整九岁了,因怕儿子不懂事,惹了太后陛下不悦,淑太妃窦氏多次和儿子强调,拜见皇后时,一定要规矩懂礼,所以,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的季子轲,也没有出什么乱子差错。

其实,淑太妃窦氏真的是多虑了,就季子清那酷似先帝的长相,外加帝王气势往那一摆,仿佛看到老爹重生的季子轲,腿都有点软好么。

接下来又是将满八岁的二长公主季子萦,差四个月满六岁的四王爷季子朗,刚满五岁的三长公主季子婷,倒数第二个是刚过四岁的康王爷季子恒,又名元宝小王爷的,已是二月中旬的天气,季子恒还穿着领口笼狐毛的锦缎薄袄,胸前挂着一枚金灿灿的长命金锁。

那长命金锁呈祥云之状,露在外头的那一面,刻着‘平安喜乐’四个小字,据说这四个字的模板,是已驾崩的宣仁帝亲自纂写的,那锁片的下头,还垂着几挂细长的小金坠儿,看着分外精致,而戴着精致金锁的季子恒,生的更加精致秀美,董氏看到他时,忍不住有一点眼直。

待季子恒嗓音恬静,一脸可爱的拜见过自己之后,董氏顿时笑容可掬的亲切道:“小元宝真乖。”说着,又按耐不住喜爱之情,轻轻摸了摸他的小脸,董氏会有这一举动,是因为她有一个同胞幼弟,生的也是格外漂亮秀致,只比元宝小王爷略大一岁。

这时,素容嬷嬷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季子珊上前,朝董氏行礼道:“昭阳长公主拜见皇后娘娘。”因怀里的奶娃娃也不会说话,所以,不管是拜礼,还是问候,都由素容嬷嬷代劳。

“小扇扇生的真可爱。”董氏笑语晏晏的赞了一句,又温声对腿边的季子恒道,“和小元宝一样可爱。”

新婚之夜,季子清陛下在洞房之前,也是和印象还不错的正妻搞了一些语言交流的。

其中,不免提到自己的一双同胞弟妹,董氏是个心思剔透的姑娘,夫婿会以温和的语气,提到弟弟妹妹,又以温柔含笑的口吻,提到两人的一些日常,可见是极疼这对弟妹的。

作为其妻,疼其所疼,爱其所爱,才有助于加深两人之间的感情。

家中的长辈们说,惠安太后能得宣仁帝钟爱十几年,一是有美貌,有气质,又极擅保养装扮,首先在外表上就赢得了宣仁帝的视觉喜爱,二是很懂审时度势,作为一个妻子,她很‘懂’处处为夫婿着想。

想当年武老太后仗着是长辈的身份,让惠安太后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头,惠安太后从不和宣仁帝争执哭闹‘说你娘如何如何不好,我是如何如何委屈,你要怎样怎样为我做主’。

她只是以很委婉很含蓄的方式,让宣仁帝知道,你亲娘是多么多么无理取闹,宣仁帝心生愧疚之下,便对惠安太后给予更多的补偿,且也愈发珍惜爱护她,而对自己胡搅蛮缠的亲娘,也愈发烦躁不堪。

在武老太后这个大障碍领盒饭之后,惠安太后在皇宫中的地位,可谓盛宠加身,荣极之鼎,然而,惠安太后依旧很有理智的做着一位贤后,对内,不管是哪个妃嫔和皇子皇女,她都一视同仁的善待,哪怕是戾气满身的二皇子,以及曾对自己真的大不敬过的德妃,对外,惠安太后待各家女眷诰命,颇有一国之母的雍容宽和气度。

尤其重要的是,惠安太后从不私自干涉朝政。

如此这般,过了两年舒心日子的宣仁帝,再一次让后宫独宠的惠安太后怀了身孕,谁知宣仁帝命运不济,竟被一场风寒取走了性命。

对于董氏来讲,只要皇帝陛下季子清注重嫡庶之分,不乱破坏规矩,她大可以惠安太后为榜样,做一个进退有度的贤后。

不管怎么说,遇到惠安太后这样的婆婆,应该比遇到武老太后那样的…强上许多吧。

家里的老祖母告诉她,她算是看着惠安太后长大的,惠安太后的为人,她信得过,只要自己在宫里‘本分规矩’,应是不会受到什么为难的,董氏想到惠安太后时不时的赏赐,以及温文娴雅的宽厚态度,应该是这样的吧。

第12章 乖觉

待四位王爷和四位长公主拜见完董皇后,惠安太后便温和发话:“行了,都各自回宫用早膳吧。”平常之时,惠安太后都让众人用过早膳后再来请安,今天情况特殊,众人都是一早起床打扮好,就急匆匆的赶过来了。

听得惠安太后发话,除季子恒和季子珊外,其余诸人都行礼告退。

“母后,我要喂妹妹吃饭!”待几位异母兄姐离开寿康殿,季子恒蹦蹦跳跳地蹭到惠安太后腿边,拉着她的胳膊笑语甜嫩道,“您别让哥哥和我抢嘛!”每回季子清大哥赶在早饭点来时,都要顺手喂小妹妹吃小半碗饭,被抢活干的元宝小王爷好郁闷的说道,“我想一个人喂妹妹。”

季子清无语的抽了抽嘴角,真是个霸妹的小子。

惠安太后轻抚幼子的脸颊,温声说道:“元宝,你和你大哥哥都是扇扇的哥哥,你喜欢扇扇,所以喜欢逗她玩,喂她吃饭,你大哥哥也是一样的呀,他既是你的哥哥,也是扇扇的哥哥,他有多喜欢你,自然也多喜欢扇扇,难道你不想你大哥哥喜欢扇扇么?”

季子恒被亲娘绕的有点晕,但这并不妨碍他听懂了一个意思,大哥哥很喜欢他和妹妹,想了一想,季子恒微嘟小嘴道:“那我和哥哥每人喂一半。”

“这样便对了。”惠安太后又笑:“你大哥哥今儿个还有事,没空和你平分喂妹妹吃饭的差事,呶,自己和妹妹玩去吧。”

素容嬷嬷抱着季子珊行过礼后,便和季子恒一起退到寿康殿的左殿,至于从座椅中站起身的惠安太后,则对季子清和董皇后笑道:“两个小的爱玩不懂事,让他们自己玩去,你们随哀家一起去右殿用膳,用过早膳,便得出发去太庙了,今日的仪式和礼节可不少,都多吃些,免得中途没精神。”

季子清伸臂扶住母亲,口内却对董皇后道:“封后大典的繁琐礼节,母后都是经历过的。”

知道惠安太后是在提点自己,董皇后忙福身行了行礼:“多谢母后指点。”

“好孩子,这几日事多,你恐怕要受些累了。”惠安太后一语双关的说道,一是儿媳妇初登皇后宝座,什么封后大典、结识宗亲、接见各府诰命等事宜,都是要在三日内完成的,二是长子初碰温柔乡,床笫之事只怕会略贪一些,“待事都忙完了,哀家再把后宫之事交托给你。”

季子清笑道:“母后这些年劳累了,后宫的事儿,你只管交给皇后掌理,她若有不懂的,再来请教您便是,倒是元宝和扇扇那两个小鬼,一个调皮,一个活泼,别的人都管不了,只有母后镇的住,如今他们两个都年岁渐长,只怕母后以后也享不了清闲…”

董氏何其乖觉,忙凑趣道:“臣妾瞧着元宝懂事明理,扇扇天真可爱,以后定然能承欢膝下,让母后笑逐颜开。”

皇帝可以埋汰自己的弟弟妹妹调皮捣蛋,她一个初入皇家的儿媳妇,自然不能顺着皇帝的话说‘小孩子就是特别难照料’,她只能另辟蹊径,说小叔子和小姑子的好处。

季子清嘴角微勾,对自己这位皇后的满意度再加一分。

无从得知三个大人那边的情况,季子珊一被放坐到卧榻上,她的元宝小哥哥便急急传唤:“扇扇的早饭呢,快些端过来!”

才将小公主脱手的素容嬷嬷,额筋轻轻一跳,她的个小祖宗喂,你为何对喂公主吃饭这件事这么执着?都新鲜这么多回了,还没玩腻嘛,每次看到小祖宗你喂小公主吃饭,她是真怕你…不当心伤着小公主啊,不管心里怎么腹诽,对待太后和陛下的心头宝,素容嬷嬷一脸的笑容可亲:“王爷莫急,公主的早饭即刻就呈端上来。”

季子珊如今已经九个月大,除了不会走路,别的啥都会。

小胳膊一摁,小屁股一撅,季子珊哼哧哼哧地就往季子恒身上爬,专职照顾季子恒的银花嬷嬷见此情状,忙将季子恒脖间悬着的长命金锁摘下来,以免兄妹俩玩的忘形时,不小心划着了。

见漂亮的小妹妹亲近自己,元宝小王爷忙将胳膊一张,搂住白胖滚圆的肉包子妹妹,口内笑嘻嘻道:“扇扇,是不是想让哥哥抱啊——”

季子珊咯咯一笑——错!吾想拉着你和吾一起打滚锻炼身体。

听到远远传来的孩童笑语声,举着筷箸的惠安太后摇头失笑:“这俩孩子,又玩疯了…”

成功拉着元宝小哥哥到处乱爬的季子珊,在心里感慨,婴孩人生太无趣,她得学着自己找乐子玩啊。

接下来的数日,季子珊每天都能看到新上任的皇后嫂嫂,来慈宁宫给惠安太后请安,早一回,晚一回,说起来,她先帝爹的后宫已全部被安置到养老宫苑,现任皇帝季子清的后宫,比山间的清泉水还干净,皇后没嫁进来之前,也就只有元宝小哥哥成功爬上过龙床。

也不知道她的大金腿哥哥,能独宠董皇后多久,据她估计,这后宫啊…大概还会移进来新的鲜花。

不是她妄加猜测,在她大金腿哥哥大婚后的次一月,便有某些官员上书请奏,请建平帝广选嫔妃,充实后宫,以备绵延皇嗣子孙,虽被季子清以‘先帝还未出三年,选什么秀,充什么宫’的理由驳了,但以后呢,总有一天,季子清的后宫会进…新人的吧。

第13章 清福

对于官员上奏的选秀之事,惠安太后微显不悦的轻讽:“这些个官员,哼…”

季子珊隐约能猜出一点原因,惠安太后曾经身为中宫皇后,估计没少被所谓的‘选秀’之事恶心过,季子珊不知道的是,惠安太后岂止是简单的被‘恶心’,那简直是要恶心吐了。

想当初,在得知自己被选为太子妃之后,惠安太后就知道,夫婿的身边以后少不了各路花草,对于夫婿会被多人共享的未来,她早有心理准备。

然而,她怎么也想不到,夫婿的亲娘会是那么极品的奇葩。

在自己侄女被彻底厌弃之后,便不停的给夫婿塞美人,不在选秀之年时,就塞漂亮的宫女儿,在选秀之年时,简直恨不得把略齐头平脸的秀女,都亲自开口订下来。

极品婆婆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想让年轻貌美的小丫头,把夫婿的注意力吸走,从而冷落自己这个正妻,如此一来,没有夫婿时时护着自己,极品婆婆便可轻而易举的拿捏她,也更有利于推她武氏女上位,好在夫婿脑子够明白,对于亲娘强送过来的美人,只简单的做做面子功夫,没怎么多投入精力。

夫婿如此不配合,极品婆婆自是气的要命,那一段分外心累的过往,惠安太后简直不想再回忆。

一直在惠安太后身边伺候的碧云嬷嬷,轻轻给主子敲捶着肩膀,口内道:“皇后娘娘进宫还不足一月,中宫嫡子还没个影呢,就有人急不可耐的想送女入宫邀宠,唉,这些个不干正事的官员,就该把他们的差事全掳了…”碧云嬷嬷有些气呼呼的表示道,“选不选秀,何时选秀,自有内务府来请示太后和陛下,要他们咸吃萝卜淡操心!”

惠安太后手里把玩着一柄通体剔透的玉如意,语气淡淡道:“财帛动人心,权势迷人眼,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免俗?武家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么…”

武家先前不过是京中小官,兴许是哪一辈的祖宗积了德,武家祖坟上竟冒出了一大股青烟。

上上代的中宫皇后一直无子,一朝被选在君王侧的武老太后,肚子很争气的为皇家生下庶长子,即已经过世的宣仁帝,那一代的皇帝甫一得子,大喜之下,不仅进武氏为妃,且赐武家‘富锦’侯的爵位,待到宣仁帝继位,不仅武家风光无限,连武老太后的母家江府,也被赐下‘承恩’伯的爵位。

享受惯了泼天的富贵,哪有不更贪心的,武老太后先前说的是,想让武家再出一个皇家子嗣,以便延续武氏富贵,等侄女一朝生下皇子,武老太后的野心和**,便又更深一步了,自己娘家只出个王爷,哪有再出一个皇帝荣耀呢,于是,就走上了一条‘一厢情愿’的不归路。

虽说武家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彻底打回原形,但武家及其姻亲强势挤入勋贵圈的情况,却活生生一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生动写照。

心生羡慕的人多的是。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自家没有武家的大造化,只要自家入宫的女孩儿,能诞下一个皇子或者公主,那以后就是王爷的母家或者长公主的母家,这也是机会难得的一番富贵造化啊。

碧云嬷嬷深知主子恨极了武家,便轻轻说道:“那位在时,武家自然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过,见风使舵的人多了去了,太后只管瞧武家的好戏吧…”

惠安太后不答话,只转过秀如画卷的俏脸,拿手里的玉如意轻抚女儿的小肚子,温声笑问道:“小扇扇,怎么还不睡呐?”

季子珊咕哝咕哝小嘴儿,吐出一个发音模糊的字:“娘…”

惠安太后轻笑,将玉如意搁到一旁,说道:“想让娘抱着睡是不是,好啦好啦,娘不让碧云捶肩膀了,娘亲抱着扇扇睡…”伸胳膊将胖嘟嘟的小女儿,从大腿上抱到怀里,惠安太后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一脸慈爱道,“娘拍拍,扇扇乖乖睡,等你睡醒了,你小元宝哥哥就回来和你玩了…”

季子珊往惠安太后怀里一拱,舒服的享受拍拍睡。

惠安太后低头,轻轻亲一亲女儿柔软的毛发,嗓音温柔道:“乖乖睡吧,娘的小宝贝…”

长子出生的早,虽祖母不宠,但他有爹疼有娘爱,是亲缘最深厚的一个孩子,元宝是她最可怜的孩儿,为了顺顺当当拉扯他长大,虽只有短短四年,但她付出的心血,比十七岁的长子还要多,至于怀里抱着的这个小丫头,则是个没有父缘的。

先帝过世前,曾一脸遗憾的摸着她的肚子,叹气道:“这个孩儿,朕怕是见不到了…”

惠安太后轻轻拍着幼女,犹记先帝说,若这个还是儿子,就叫他子琏,若是个女孩儿,就叫她子珊,先帝说这话的时候,长子并不在场,谁知,他竟给女儿取了个‘扇扇’的小名,倒是谐音雷同了。

见小公主攥着小粉拳,呼吸绵长的入睡了,碧云嬷嬷轻轻开口道:“太后,您也躺着歇歇吧。”

惠安太后些许怅然道:“以前要一直防着那位闹幺蛾子,那些年,哀家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如今,她薨了,先帝也驾崩了,清儿已坐拥天下,成为一国之君,哀家终于能清清静静的就寝用膳,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不过才十几年,哀家却觉得像过了一辈子,碧云,哀家实在累的很…”

碧云嬷嬷轻轻道:“娘娘,都过去了,陛下孝顺您,五王爷的身子,也一日一日康健起来,小公主又活泼可爱,您以后呀,就只剩享清福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哀家是该…只享清福。”惠安太后意有所指的说道,顿了一顿,又道,“替哀家摘了头饰,哀家陪扇扇一起睡会儿,叫人去折些桃花枝插瓶,午后,哀家要和扇扇一起赏看。”

碧云嬷嬷笑应道:“是。”

兴许碧云嬷嬷真有当‘乌鸦嘴’的潜质,她今日才说‘见风使舵的人很多,武家绝对有好戏可以瞧’,不过短短十日后,便一语成谶了。

去岁腊月底的时候,便出了一整年的国丧,因出国丧还不多久,未免犯了圣怒,那些被耽搁一年花期的女孩儿,或者已经订下亲事的人家,都十分低调的相着女婿、或者商定婚礼事宜,待到二月下旬,皇帝率先自己大婚,且在三月时,又赐下几桩婚事后,京城的婚姻嫁娶事业,就又热热闹闹的开张起来。

富锦候府武家的好戏是,这一辈的武大姑娘,被已经下过小定的夫家‘悔婚’了。

第14章 奸诈

闻听此讯息后,惠安太后并没有满脸的幸灾乐祸,她只一边喂女儿吃饭,一边淡定的问道:“具体什么情况?扇扇,乖,张大嘴——”

季子珊盘腿坐在卧榻上,晃着软乎如藕节的胖胳膊,同时张开嘴巴,乖乖的回应惠安太后:“啊——”元宝小哥哥喂她吃饭前,总要来这么一下,搞的她都养成习惯反应了。

“真乖。”惠安太后微微一笑,将小勺子塞到小闺女嘴里。

碧云嬷嬷就在主子照顾小主子的氛围中,将宫外报进来的消息,轻声说与主子知道,身为小主子的季子珊,自然也顺便听了一耳朵,原来,富锦候府武家嫡出的大姑娘,在前年就与太仆寺少卿卢家的公子说定亲事,提亲、问名、以及文定的仪式都走过了,就在要下聘过大礼之前,先帝毫无预兆的驾崩了。

君王过世,官宦有爵之家均要守孝一年,期间,不得摆席设宴,不得婚姻嫁娶。

如此一来,武家和卢家的结亲之事,只能暂且搁置下来。

待一年后出了国丧,武家一直等着卢家前来下聘,好将结亲的仪式正式走完,谁知,左等右等,总不见卢家前来放聘,武家察觉到不妙之后,便登门去询问怎么回事,卢家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卢家公子今年命犯太岁不宜成婚,武家人又不是傻子,一听这个推脱说辞,便明白过来,这王八羔子的卢家是…想退亲悔婚啊!

“看情况,卢家已打定主意,要退了这门亲事。”碧云嬷嬷抿了抿嘴唇,语气微微的鄙夷不屑,“武家大姑娘已经十七岁了,卢家公子耗的起,那武姑娘可等不起了。”谁知道,再过一年后,卢家公子又会出现什么状况,“这卢家也是门风歪气,自己不想承担主动退亲的名声,便这么干耗着人家姑娘。”

惠安太后轻轻搅着碗内的鱼羹,问道:“武家就这么轻易的吃了哑巴亏?”

“哪能呢?”碧云嬷嬷举起软和的帕子,笑着给小主子擦嘴角,“武家没讨到准确的说法,当场就气急翻脸了,说要找宫里给做主呢。”武家在皇宫里的依仗,就是德太妃武氏和二王爷季子铭,但这母子俩,一个无权,一个无势,到最后,这件事肯定会延伸到太后和陛下这里,“娘娘可要替武家…做主?”

惠安太后嘴角微勾道:“若是德太妃提起此事,哀家自与武家做主,她若不提,那自然就算了。”说着,又舀了一勺子温温的鱼羹,送到小女儿嘴边,哄道,“扇扇,来,再吃一口。”

季子珊嗷呜一口,吞了清淡生香的鱼羹汤,心里却微微有点纳闷。

太仆寺少卿不过是正四品的官职,富锦候府却是一个堂堂二等侯爵的人家,季子珊就很奇怪了,这武家的大姑娘到底是有多不堪,还是卢家的公子到底有多英才,这地位差距还挺大的两家,怎么就联上姻了,而且,貌似现在武家还被嫌弃了的模样,这里面是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内情么?

里面的内情自然大了去了。

武老太后尚在世时,富锦候府武家当真是风光无限,赫赫扬扬,然而,当武老太后一朝薨逝,武家在勋贵圈的地位,瞬间就一落千丈,按理来说,哪怕武老太后过世了,武家也还有出身富锦候府的德妃与其所生的二王爷为靠山,但是,偏偏这俩未来的靠山,把当时的皇后和太子得罪的死死的。

试想一下,哪个家世显贵的人家,会与狠狠得罪过未来帝王的武家联姻呢。

再者来说,哪怕不提这些宫闱的恩怨情仇,单论武家的门风和家世,说白了,武家的侯府爵位,其实就是个空架子,能贡献发挥出来的权利,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计,真正的豪门世家根本没有与武家联姻的必要,且还要担着日后新帝清算起来,吃不到羊肉还要惹一身骚的风险,脑子秀逗的人,才会干这么傻的事。

在那种情况下,还愿意与富锦候府联姻的人家,不是外表光鲜内里不堪的落魄大族,就是一些想投机取巧借机上位的一般门户。

太仆寺少卿卢老爷就属于后一类。

想当初意欲和武家结亲时,卢老爷就仔细盘算过了,虽说武老太后没了,但武家总还是皇帝的舅家不是,皇帝纵然不太看重舅家,却也不会任由武家彻底没落,总要看在亡母的份上,略照应一些的,此为其一。

其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虽然皇后很受皇帝钟爱,太子也很得皇帝欢心,但谁能保证,皇后和太子能如此一直颇得圣心,倘若日后行事有个什么差池,德妃和二皇子也完全有可能上位呀,更何况,那时的皇帝身强体健,又春秋正盛,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其三,哪怕太子日后真的继承皇位,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了,趁着这些年,自家若能利用武家谋一些好处,那自然是再妙不过,只要察觉到新帝有清算武家姻亲的风向,自家赶紧斩断和武氏的联姻,应该也不会被牵连太多,在他家上头,可还有更多的大炮灰顶着呢。

卢老爷思来想去,总觉着可行,便下定决心和武家联姻,毕竟富贵险中求嘛。

谁知,打死卢老爷,他也想不到的是,自家刚和武家下过小定,宣仁帝…他突然就驾崩了。

卢老爷直接傻眼了。

傻眼过后,卢老爷他就揣测新帝的君心啊。

太子爷这一继位,肯定要收拾曾和自己对着干的德太妃母子,而先帝爷留下的那道关于照顾德太妃母子的遗诏,卢老爷也是清楚知道的,他心里就想啊,有先帝的遗诏压着,新帝也不好太快无事生非不是,但不能出一口心头恶气,新帝肯定也老不爽了不是…

所以,卢老爷决定自己替新帝出一口恶气,一能斩断和武家的联姻,不受新帝的猜忌和白眼,二也算是拍了新帝的龙屁,倘若新帝被他奉承的舒坦了,那加官进爵应该是不在话下…

主意已订下的卢老爷,便佯装没有和武家联姻之事,他家的是儿子,迟个两、三年成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武家的那姑娘可不行啊,她今年都十七了,再等上两三年就变老姑娘了,武家等不起,自然会先提退亲之事,这样,他家也不用承担退亲的名声。

卢老爷觉着自己真是太英明了。

至于武家威胁的要找宫里告状的话,卢老爷并没有很放在心上,他又没有明说要退亲悔婚,实在是他家儿子今年命犯太岁,不宜成婚,否则将会有血光之灾,就算太后和陛下真过问了,他家也有无懈可击的完美借口,再者说了,太后和陛下会替武家做主么,不落井下石狠狠踩两脚,武家就该烧高香了。

所以,卢老爷这会儿特稳坐钓鱼台。

以季子珊现在所汲取到的讯息,自然不知这一系列的事故缘由。

但有一点,她却是很明白的,她的太后亲娘、金大腿亲哥,的确很不喜欢出身于富锦候府的德太妃,以及德太妃所生的二哥季子铭。

“扇扇,吃饱饱了,是不是可以走两步了?”惠安太后递走盛着鱼羹的汤碗,笑眯眯地戳起幼女的肉脸蛋,试图让她站起来学走路,待到下个月,小闺女就满一周岁了,不论是说话,还是走路,也该有点小模样了。

季子珊却将身子一倒,左右打起滚来,口内喊道:“哥…”

惠安太后伸手去戳小闺女的肚皮,笑着道:“你元宝哥哥在隔壁写字,等他写完了,就回来和你玩。”自从小闺女呱呱落地,小儿子几乎天天趴在她的襁褓边,看着一团小小的粉肉疙瘩,一天天长大成活泼可爱的小女婴,而小闺女也因能天天看到小儿子,所以对小儿子极是亲近。

兄妹俩的关系和睦,惠安太后自然乐见其成,伸手将满榻打滚的小闺女捞起来,惠安太后哄道:“好了,小扇扇,走几步给娘看看…”

季子珊身子一软,又栽倒在惠安太后怀里,化作一块特别黏糊的牛皮糖,惠安太后笑拍女儿的小屁股,嗔道:“真是个小淘气鬼…”

三天后,是宫妃家眷每月例行入宫探亲的日子。

德太妃的母亲武老夫人、以及现在的武侯夫人也一起入了宫,去探望已经升为太妃的女儿和小姑子,三个中、老年女人见了面,德太妃一脸的郁气难纾,武老夫人一脸的心酸难受,武侯夫人却是满心的怒火难平,婚事被刻意为难的武大姑娘,正是她的亲生女儿。

三人见过礼后,各自落座,武老夫人先关怀女儿在宫里可还好,一听母亲的关切之语,德太妃忍不住气的拍桌子,红着眼眶道:“这福安宫里的人,见我失了势,哪一个都敢欺到我的头上来了…”福安宫是先帝嫔妃们养老宫殿的统称,里头建着许多宫殿,位份高些的,住条件好的,位份低些的,住条件差的。

武老夫人捏着帕子拭泪道:“她们怎么欺辱你了?太后难道一点都置之不理?”

德太妃扭着手绢气嘟嘟道:“她们合着伙儿用话挤兑我,叫我脸上很是无光,若是姑母还在,岂容她们如此猖狂?我早一巴掌甩她们脸上去了…”

“哎哟,我的小祖宗。”武老夫人顾不得拭泪,连声迭叹道,“娘不是和你说了,如今咱家势弱,你可不能由着性子再胡来了,你只要好生恪守宫规,太后娘娘捏不到把柄,也不敢轻易把你怎么样,你要是自个儿把脖子伸过去,生怕没人一刀砍下来是不是…”

德太妃微扬秀丽的脖颈:“她敢?先帝爷可说了,要她好生照看…”

武老夫人真是被女儿的‘天真无邪’打败了:“那也得你和二王爷对太后娘娘敬重有加啊,你们两个要还是先前那幅模样,你叫太后娘娘怎么照顾你们?听话,以后不可再张扬了,遇到小的事情,当忍则忍,若是那些太妃太嫔实在过分,你就去找太后娘娘替你做主,先帝爷留给你和二王爷的旨意,你要用在这上面,而不是拿来和太后娘娘斗气逞强的。”

德太妃不怎么听得进忠言逆耳,只一脸烦躁的扯帕子。

这时,武侯夫人轻轻拉了一下武老夫人的袖子,哀声恳求道:“娘…”

武老夫人见状,心底哀叹一声,又朝女儿开口道:“家里有件事,恐怕需要你找太后娘娘求个情。”

那卢家已是铁了心的要和她武家耗着,大孙女已经十七岁,若是真退了亲,一时之间再去哪儿寻合适的人家,关系近一点的亲戚家里,也没有合适的后生,况且,这门亲事的过错方又不是自家,要是自家这一回自咽苦黄连,那武家以后还有何立足之地。

当下,将大孙女的事儿和德太妃说了,尔后武老夫人又道:“那卢家奸诈的很,他家不明说要悔婚,只拿借口拖着,你大哥也不能胡乱上奏,状告卢家背信弃义,这事儿没法闹到陛下跟前,所以,你要请太后娘娘出面帮忙,叫卢家履行承诺,不然,咱家可真要成全京城的笑柄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没更,今天份量多一点儿~~

第15章 真坑

在武家女眷探视过德太妃的当天下午,德太妃就来了慈宁宫,求见惠安太后。

惠安太后也不搞什么‘罚站等候’的低劣招术,听闻德太妃求见,便直接传她进了寿康殿。

此时,惠安太后正在次殿逗小闺女玩,待德太妃规矩的行礼问安后,便吩咐侍立在殿角的宫女:“赐坐。”等德太妃在绣墩上坐稳,惠安太后一手挠着小闺女的咯吱窝,逗她咯咯笑着满榻打滚,一边漫不经心的问起德太妃的来意,“你这个时候来,是有什么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