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禄侧福晋年氏生和瑶的时候,年纪太小,结果这个孩子就夭折了,连带着后来的弘晏生下来也不太健康的样子。幸好弘晏过继了,否则有年氏这个拿自己孩子来博宠的额娘,还不知道能不能长大呢!想必胤禄就是洞察了其中,才骤然像康熙求请过继的。

胤禄现在已经有六子五六女,长子弘明和四子弘早系侧福晋富察氏所出,次子弘显系庶福晋扭颜氏所出,五子弘晏原为侧福晋年氏所出,如今已经过继襄郡王为嗣子,六子弘智为侍妾珠格氏所出。

胤禄长女格佛荷系庶福晋伊尔佳氏所出,次女蜜棠(小名儿蜜儿)系嫡福晋瓜尔佳氏所出,三女和瑶系侧福晋年氏所出,已经夭折;四女和欣,是胤禄从山东带回来的侍妾孔氏所出,孔氏据说还是衍圣公的侄女;五女和乐则是胤禄从苏杭带回来的侍妾杜氏所出,杜氏则是苏州知府杜长行的义女。最后这二个侍妾都是胤禄治河治河之时,地方官员进献的,第六女和雅,是年氏刚刚生的,尚在襁褓之中。

“皇额娘身子一直不大好,多叫这些小辈去慈宁宫请安。”康熙眼中略带哀色,嘱咐道。

温皙依依应了,太后病榻缠绵,毕竟年纪大了,从去年就一直病着,年春总算稍稍见好一些。

“人到七十古来稀,皇额娘也算长寿了。”康熙长长叹一口气道,太后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赖得多年保养得宜,才有如此寿命。康熙想了想自己身子,只怕是活不到那个岁数了,一些事情得要快些安排了。

康熙看着畅春园的方向,含笑道:“等朕退位了。就与你一起常住在畅春园可好?”

温皙以脉脉如水的笑容回应康熙:“好。”康熙是眷恋权势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叫温皙意外,却也隐隐觉得在意料之中。这些年,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着康熙白发越来越多,眼角的皱纹也渐渐密布,或许他也累了。

自从康熙五十二年,过了千叟宴之后,康熙就不再是每日一朝,而改为三日一朝。对儿子也渐渐在一定范围内放权,将礼部交个诚亲王胤祉,户部交给雍亲王胤禛。工部交给很亲王胤祺,刑部交给淳郡王胤祐和敦郡王胤俄,而兵部是唯一不许儿子染指的地方。

权力放出去,康熙自然得以歇息,不想前半辈子那么忙碌了。朝务闲暇的时候就搬进畅春园住些日子。

皇宫里到了夏日便闷热无比,畅春园就要好多了,青山绿水,空气宜人。

正好康熙也得了闲暇,取了王鸿绪的一卷松风万壑图轴与温皙一通品评,王鸿绪画工中上。书法才是一绝。在松风万壑图的一侧提了诗词:“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正是南朝范云的《咏寒松诗》。

“王鸿绪虽然是董其昌的再传弟子。却也颇具米芾的秀润,奄有魏晋以来诸家之长,挥毫落纸,人争藏弆。”康熙含笑赞赏道。

“王鸿绪?”温皙依稀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前儿才刚刚听胤礼说。王鸿绪上折子奏请,言康熙前头诸子均已册立世子。唯独元亲王、襄郡王上不曾立世子,故请康熙下旨为二王立下世子。

“王鸿绪好像是石文炳独子富达礼的老师?”温皙突然想到了这个,只是语气不是很肯定。

康熙若有深意地笑了笑,指了指那松风万壑图上的题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朕倒是觉得这个王鸿绪年纪大了,不但书法愈发老练,为人也更会钻营了!王鸿绪自负才学,不肯轻易收徒,富达礼有勇无谋,原本这样的弟子他是决计看不上的,如今——”康熙拖长了语调,却没有再说下去。

温皙也晓得,王鸿绪的奏折康熙以胤禄诸子年幼为由驳斥了回去。瓜尔佳宜兰这是看着弘旦迟迟没有被立为世子,所以不安心罢了,故而叫他父亲石文炳去运作。

康熙未允王鸿绪所奏,却也没有申斥他,反而调工部尚书王鸿绪为户部尚书,虽是平调,但是工部又岂能与户部相提并论?只是户部是胤禛的地盘...康熙却叫瓜尔佳氏一系的官员去任职,显然是为了辖制几乎将整个户部收入囊中的雍亲王胤禛。

晚膳后,温皙洗掉一脸厚厚的脂粉,换上软绸寝衣,果然浑身都轻松多了。毕竟她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老年妇女了,为了掩饰年纪自然需要日日浓妆艳抹。基本上和温皙差不多年纪的嫔妃都是如此,不过旁人是为了掩盖底下丛生的皱纹,温皙是要遮盖住底下嫩白双十年华一般的肌肤。

手握一本史记,百无聊赖地翻看着。千古以来,也唯有司马迁所记述的历史比较负责任,不像后来的史官,多以溢美至此歌颂帝王。可惜,清朝是没有“司马迁”的。

清朝所编纂的《明史》,就多多少少有抹黑明朝的痕迹。《明史》为徐文元所编纂,温皙也看过,文笔倒是不错。只可惜千古正史,也就《史记》有些看头。

“怎么这么快就卸了妆了?”康熙走到床畔,轻声道。

温皙合上史记,道:“每天涂二两珍珠粉,没得叫人觉得闷得慌!”好端端的脸色涂一层又一层,温皙每天早晨起来梳妆,都有一种在刷墙的感觉。

康熙呵呵一笑,道:“朕还是觉得你上妆更好看。”

温皙侧脸看着康熙:“好看也不用晚上也上妆吧?”到了晚上了,该叫皮肤好好呼吸一下了。康熙渐渐老去,似乎格外喜欢温皙华衣盛装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嫉妒温皙卸妆以后的嫩脸...

温皙困倦地打了个哈欠,伸手去落下珠帘幔帐,道:“皇上明日虽然不用上朝,也早些歇息吧。”

康熙笑得脸上的皱纹深了几许:“朕倒是跟着你学会了早睡晚起的坏毛病!”

温皙往被窝里一钻,倦倦地合上了眼睛,就在即将入睡的时刻。康熙深沉而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再等朕几年...”

温皙闷闷地嗯了一声,再等几年,她倒是无妨,只是康熙已经等不了太久了,想到此温皙心中蓦然泛起一股沉闷的哀愁。

时间已经将岁月镌刻在了他的脸上,温皙愈发感觉到康熙真的老了,步履渐渐迟缓,容颜愈发苍老,还好精神还不错,虽然不能跟年轻时候比。但是比起同龄人康熙还算是“老当益壮”。

康熙五十六年年底,太后病笃,后宫嫔妃及各家皇子福晋轮流入宫侍疾。连康熙也抛下政务勤勉侍奉床榻跟前。只是这一次终究没能好过来,十二月丙戌崩,年七十七,举国皆哀。

这一年的冬天,在一片哀色中度过。 太后薨了,康熙也愈见苍老,年底更风寒侵体,病了十余日才见好。

康熙五十七年正月二十日,太后薨尚不足百日,温皙身为媳妇自然要戴孝。只着一身银白色无花纹的旗装,乘着暖轿到了养心殿前。

尚未入内,便可听见康熙连续不断的咳嗽声。温皙默默摇头提着食盒入内。

只听一声爆如闷雷的怒吼:“放肆!!”

是一本有着祥云纹的奏折被康熙掷了出来,滚落在温皙脚下,温皙蹲身将这本引得康熙雷霆大怒的奏折捡了起来,略一瞥便看到了其中的“复立二阿哥为皇太子”这么尤为关键的一句。

温皙不动声色将奏折合起来放回康熙御前,居然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人奏请复立胤礽吗?

温皙默默将食盒中的几样点心和一碗冰糖燕窝取了出来。道:“皇上先喝碗燕窝润润喉吧。”

“咳咳!”康熙身上披着一件墨狐皮的大氅,因猛烈的咳嗽而激得老脸涨红。“许是朕这些年对胤礽太过优容了!”

这几年,对咸安宫的看守也放松了几分,一应份例用度比照亲王,除了不能随意进出之外,胤礽也算衣食无忧了,比在圈禁中的大阿哥要好多了。

温皙也不接话,只提醒道:“燕窝凉了就不好了。”

康熙这才稍稍收敛了怒容,端起白玉吉祥纹碗,低头尝了一口,随即皱着眉头道:“太甜了,朕又不是胤禄!”——胤禄打小爱吃甜食。

温皙又从食盒中取出刚熬好的浓黑的药汁道:“这是川贝枇杷露,止咳最有效,略有些苦,所以在燕窝里多加了些冰糖。皇上两碗一同喝,就不苦不甜了。”

康熙哭笑不得,“朕又不畏苦!”嘴上虽这个说,却还是一碗一口,调和着将两碗全都给喝完了。

用完了,康熙复又拿起剔红万寿纹狼毫笔,亲笔写了两道圣旨,裁剪定明以往所定几与皇帝规格等同的皇太子仪仗、冠服。另一道是割除朱天保翰林院检讨之位,迁工部主事。

温皙本不晓得朱天保是何须人也,只不过方才奏请复立太子的正是这个翰林院检讨,温皙霍然泛起狐疑,忍不住插嘴道:“翰林院检讨不是七品吗?我记得六部主事是...正六品还是从六品的。”——为什么升了他的官?

康熙面露无奈之色,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翰林院检讨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

温皙听得一头雾水,庶吉士升职上来的那又怎么了?

康熙知道温皙是政治事务上的白痴,只好说得再细致一些:“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名前列、有潜质者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让他们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庶吉士为期三年,三年之后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再次者外放地方为官!”意思就是说这个朱天保是庶吉士中的优异着,获得了最高待遇“留馆”,虽然品级不如六部主事,故而康熙把散馆考核中的第一等级的将为第二等级,发派到工部做了主事。

康熙愈发絮絮叨叨:“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张英、王鸿绪他们就是从翰林院走出来的!”

内阁大学士,这个温皙晓得,张英是礼部侍郎兼文华殿大学士,而王鸿绪是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所谓大学士,被称之为明清时期的“宰相”。也就是说原本这个朱天保是有着当宰相机会的,可惜现在给康熙给抹除了!

462

百日除孝,日子也见暖和了,承乾宫正殿外密密匝匝的朱砂玉兰也含苞待放了。

照例这个时节,竹儿亲自剪了含着露珠的将开的朱砂玉兰枝,修剪好了送到温皙跟前。温皙寻了个斗彩和合二仙的广口大花斛,里头放了一半的清水,将花枝插满了花斛,放在殿中显眼的位置。

胤禄似乎是刚刚下朝,顺道过来请安,行了礼道:“儿子进来的时候看见外头第四株玉兰不开花也不长叶。”

温皙唔了一声,道:“去年冬天阴冷,许是冻死了。等过些日子叫人刨了,重新栽上一株就是了。”

胤禄却突然若有深意地道:“儿子觉得刨了是应该的,却不必再种了。”

温皙不由地泛起疑惑,她这个儿子说话是越来越爱拐弯抹角了。

胤禄唇角勾起一抹冷冷的笑容:“原本有四株玉兰,长了二十多年,自然愈发枝繁叶茂,四株并列便显得有些拥挤了,如今去了一株,正好!”

温皙一时间猜不透他的意思,便皱眉道:“有什么话就说,别跟我打哑谜!”

胤禄呵呵一笑,道:“额娘想必听说前朝又提及复立二哥之事了吧?”

温皙噙着微笑:“原来是你为了那个朱天保啊!你皇阿玛不是立刻就把他给撵到工部去了吗?犯不着为这个生气!”前朝保奏复立二阿哥也不是头一遭了,胤禄的反应似乎有些太大了。

胤禄脸上依旧带着化不开的冷意:“额娘忘了,多少年前,奏请复立太子的官员可都被皇阿玛给革职了!朱天保仅仅是调任工部主事!”

温皙揉着自己的太阳穴,政治啊,真是个复杂的东西,“那你皇阿玛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天在养心殿。康熙明明被气得不行...

胤禄沉声道:“额娘有所不知,朱天保是石文炳的门人。”

温皙眉头一凸,石文炳啊,胤禄和太子共同的老丈人,只不过这位老丈人多年深谙为官之道,怎么最近却不怎么老实?不过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胤禄那么花心,对福晋也不过是表面上客气罢了,胤禄更口口直呼石文炳的名讳...靠,那好歹是你老丈人啊。就不会叫声“岳父”啊?怪不得他给你添堵了!

“以石文炳的聪明,不会不晓得胤礽绝无可能复立!”温皙定神道。

胤禄冷笑不止:“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石文炳门人有的是。一个区区朱天保算什么,扔出他来不过是试探皇阿玛会不会直接斩了朱天保!”

得,原来这个前途远大很有可能将来做“宰相”的朱天保,不过是一个棋子,而且还是弃子!

只是温皙愈发糊涂了。“那么石文炳到底想干什么?”胤礽已经无望,石文炳支持胤禄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难道他是怜惜身在咸安宫中的大女儿?那么前几回有人奏请复立太子的时候,怎么不见他吭声?

“他不但是想试探皇阿玛,更想试探儿子!”胤禄怒容布满整张脸。

“试探你什么?”温皙依旧很糊涂。

胤禄哼了一声,道:“石文炳之前曾叫故交王鸿绪上折子提出立世子之事,说的虽然是儿子和十七弟。目的当然只在儿子罢了!石文炳是在暗示儿子,弘旦身为嫡子,当被立为世子!”

温皙点点头。这个温皙当然想得通,石文炳替自己的外孙和小女儿叫屈,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康熙没有加以惩罚,只是这次提及复立太子...

“此番叫朱天保提及复立之事...石文炳是在威胁儿子!他随时可以重新倒向二哥!”说到此,胤禄气得整张脸都泛红。额头上隐隐有青筋暴起。

温皙长长哦了一声,政治里的门道还真不少。“真是一只老狐狸啊...”温皙早知,无论是康熙还是胤禄自己,都没有要立世子的打算,故而对上一次王鸿绪的奏折持无视的态度,如今是石文炳第二次试探了,比上一次更带了威胁的意味。

只是温皙还有所不解:“为什么皇上不斩了朱天保?”若是康熙下雷霆之势,不但能告诉朝臣,他断然无复立太子之心,更绝了石文炳想要叫弘旦为世子之心。

胤禄有些泄气和无奈:“斩一个朱天保事小,若是坏了儿子与石文炳的关系事大!皇阿玛的意思,儿子自然明白。”

“明白什么?”温皙还是有些糊涂。

胤禄叹息道:“儿子会择日奏请立弘旦为世子!”

温皙长长哦了一声,政治啊,弯弯真多,“弘旦是你的嫡子,虽然年纪尚幼,但是立为世子也名正言顺。”

胤禄不禁皱了眉头:“可是弘旦资质实在平庸...”

“平庸?”温皙哑然失笑,弘旦还没入读呢,哪能看出来平庸与否?

胤禄沉着脸道:“儿子五岁就能熟背启蒙书,弘旦现在都背不过区区一本三字经!”

温皙忍不住扑哧笑了:“你那是妖孽!”温皙几个孩子中,胤禄最聪明、记性最好,堪称过目不忘,自然了他长大了最自己的儿子们要求就格外高一些!

“额娘!”胤禄不满地瞪了自己额娘一眼,“在说弘旦呢,你怎么指责起儿子来了?”

温皙略略止了笑容,道:“勤能补拙,我瞧着弘旦很勤奋,将来自然不会差了!你安心就是了!”

说到“勤奋”二字,胤禄的眉头终于稍微舒缓了些许,总算略微赞同自己额娘的观点。

翌日,胤禄便上折子请求立嫡子弘旦为世子,康熙留中不发,数日后方才下口谕,言太后新丧,三年之内不做册立。如此,便给胤禄三年的时间了。

若里弘旦为世子,固然能将瓜尔佳氏一族如数收拢,但是却会损失富察氏一族的忠诚度,这是胤禄所不愿意见到的。不立世子,的确是最好的选择。正值太后大丧,的确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借口了。

康熙心有踌躇,对温皙道:“弘明居长,弘旦居嫡...”康熙连连摇头,“朕真有些担心,他们俩会成了胤褆和胤礽...”

温皙却更坦然:“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操那么多的心呢?”

“朕如何能不操心?”康熙长长叹息,“弘旦若是嫡长子,跟弘晖似的,朕就不必如此费心了!”

温皙手里剥了个蜜桔送到康熙跟前,道:“今年进贡的蜜桔,不是很甜,想必对皇上的胃口。”

康熙吃了几瓣,反而摇头道:“蜜桔若无甜味,便没了滋味!”

温皙耸了耸肩,“以前蜜桔甜,皇上嫌太腻了,如今不甜,皇上又嫌没滋味!这人啊,总有操不完的心,你若操心,它自然是操心的事儿;你若不操心,它就不算一回事儿!人呐,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康熙不禁发笑,“你惯爱插科打诨!什么事儿到了你嘴巴里,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事儿了!”

温皙嘴里里嚼着多汁的蜜桔道:“人生在世,活得那么累做什么?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要是整日闷头办事把自己给累死了,多不划算呀!”

“行!”康熙突然朗朗一笑,“那朕也不管这些糟心事儿了,明儿就起驾去畅春园住着!叫他们自己操心吧!”

此时正是畅春园里风光正好的时候,康熙说是来着歇歇,每日还是要批三四个时辰的折子,自然了这样的工作量对于康熙来说就是休息了。

池上风光好,莲叶何田田。

温皙吩咐竹儿道:“叫人去池上采些鲜嫩的莲叶,正好用来熬莲叶粥,这几日吃多了鲍参翅肚,正该用些清淡的才好!”

竹儿含笑称一声是,补充道:“不如再叫人挖一些新鲜莲藕,做藕粉圆子,一定鲜嫩可口!”

藕粉圆子,康熙这么多年的喜好了,独独爱这个鲜美清爽的味儿。

温皙看着满池的莲叶,不觉脸上带着如春风般和暖的微笑,盈盈点头道:“好啊。”春日的莲藕,最是鲜嫩。

“媳妇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金安!”身后是瓜尔佳宜兰盈盈跪拜的身影。

温皙抬了抬手,食指上的赤金护甲在细微的阳光下光泽很是耀眼,“起来吧,怎么今儿就你一个人来,弘旦呢?”

瓜尔佳宜兰含着喜悦的笑容起身,踩着花盆底鞋袅娜上前,走到温皙近身,道:“回皇额娘的话,近来爷要亲自教导弘旦,媳妇都不得机会带弘旦来给您请安了呢!还请皇额娘恕罪!”

虽然康熙不曾允了立弘旦为世子,但是胤禄却对这个嫡子表现出愈发重视了,开始亲自教导这个儿子。

瓜尔佳氏的笑容里是喜悦的,喜悦之余有有些替自己的儿子担忧,弘旦那么小的年纪,可别累坏了身子...

温皙含笑道:“胤禄最自己严格,对儿子自然也严格,好在弘旦是勤学懂事的,这点比什么都要紧。”

瓜尔佳氏应了一声“是”,随即捧着心口道:“弘旦乖巧懂事,只是媳妇看着他练字练地把手都快磨破了,就忍不住心疼。”

温皙心中微微一动,这样的心疼,温皙当年也有过,故而看向瓜尔佳氏的神色愈发温柔了几分:“严父慈母,想必便是如此了。”康熙亦是严父,这点胤禄倒是十足十地遗传了下来。

463

七月里,咸安宫二福晋瓜尔佳淑滢薨。康熙下旨:瓜尔佳氏作配胤礽,孝淑成性,着以亲王福晋之礼入葬。

这一日,温皙命撤去桌上所有荤菜,瓜尔佳淑滢、瓜尔佳宜兰,这一对姐妹,生于著姓大族、钟鸣鼎食之家,一个为太子妃一个为亲王福晋,都是皇家的媳妇,却也因此都注定不幸福。只是有一点相同,她们都爱着自己的丈夫。女人,不易!做皇家的媳妇,更不易!

自此,温皙对宜兰这个嫡媳妇更加优容,自然了,胤禄也是更加爱重嫡妻。只是温皙的优容和胤禄的爱重是不同的。温皙是怜她,胤禄却是为了她背后的瓜尔佳氏一族!

次年,石文炳殁了。这个老人,为了自己的女儿做了最后的努力之后,去世了。

对于岳父的去世,胤禄却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温皙对自己儿子渣的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看不过眼只好劝了两句:“宜兰跟你夫妻十余年,你也要多体谅她!”温皙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媳妇,虽然她的贤惠不过是表面上,但是宜兰从未出手害过旁人的孩子,能做到这点,温皙就得护着她一些!

胤禄忙道:“儿子一直很尊重嫡妻!”

温皙瞪了他一眼道:“不止是尊重,更要爱护她!”在古代给人做老婆不容易,不但要生儿育女,还要容纳无数小三和小三的儿女们,真真是可怜呐!

胤禄略一沉默,方才道:“儿子晓得了。”

“改日叫绿桐带弘智进宫还给我瞧瞧。”温皙心下一动,绿桐多年一直守着规矩,若是进宫,多半都是跟随嫡福晋瓜尔佳宜兰一起进宫来。

胤禄这才露出几许笑容:“绿桐很会养孩子,弘智很乖巧。额娘见了一定很喜欢!”

温皙点头嗯了一声:“绿桐很会教孩子,这我早就知道了!你的功夫就是她一手教出来的!”一想到绿桐曾经是胤禄的武功师傅,温皙就很像揍这个臭小子一顿!

“额娘!”胤禄露出几分抱怨的神情,“您能别说这个成吗?”

绿桐虽然练习吐纳经,看上去比同龄的女子年轻一些,但到底不是青春年华了,温皙不得不嘱咐道:“好好待她!”

胤禄笑容含着几分柔和,轻轻嗯了一声,却比方才答应温皙要爱护嫡妻更认真几分,“绿桐是个很好的女子。儿子会一直待她好。”想到这些年嫡福晋、两个侧福晋明里暗里争斗不休,还是绿桐一如当初纯粹。

“前朝的事儿,你看着办。我也不懂这些,”温皙徐徐道,政治里的门道太深,不是她能够参透的,“只是有一点。你跟谁玩心眼都没什么,可比妄想在你皇阿玛跟前耍小聪明!”胤禄这只小狐狸虽然聪明,但跟康熙那只老狐狸相比差得远了!

“儿子知道!”胤禄眼中笑得若有深意,“皇阿玛洞察一切,儿子极尽全力,也不过是想揣摩一下皇阿玛的圣心罢了。”就如请立世子之事。胤禄觉得自己揣摩地十分得当。

胤禄这话说得颇有几分自得,脸上都浮现几缕貌似高人的姿态来了。只是乍然听外头小鹿子一声:“主子娘娘,皇上正往这边来!”胤禄一听。立刻腌了,麻溜从椅子上起来,撩起袍子急忙行大礼:“儿子给皇阿玛请安”

温皙悠悠然起身,从竹儿手中接过新沏好的君山银针,递到康熙跟前道:“皇上怎么顶着毒日头过来了。”胤禄每每爱在这个时候来她宫里。十有是碰不上康熙的。

康熙刮了刮茶沫,瞥了一眼还跪在哪儿的胤禄。淡淡道了声:“起来吧。”

胤禄忙起身侍立在一侧,乖得跟什么似的。

温皙嘴角微微勾起,侧身坐下,拈了一枚杏脯塞进嘴里慢慢嚼着,语气施施然对康熙道:“这杏脯腌制得不错,有嚼劲。”

刚说话,康熙便好奇地抓了二枚吃,淡淡嗯了一声,随即对胤禄道:“朕不是让你监管理藩院吗?怎么还这么闲,总爱往后宫跑?”

胤禄瞬间额头滴下冷汗来,皇阿玛您老人家能不能别挑战儿子的小心脏了?什么叫往后宫跑?我只是往自己额娘宫里跑而已?说的好像儿子觊觎您的小妾似的...也不看看您的小妾最年轻的也是徐娘半老了!

心里如此想,嘴巴上却不敢这么说:“皇阿玛,额娘说京中祥福记的杏脯味道好,所以儿子特意带了些来。”

温皙嘴里喃喃道:“理藩院?...哦,就是外交部啦...”

“什么部?”康熙人老,耳朵却依旧尖。

胤禄也满脸疑惑,自己亲额娘已经很久没有蹦出怪异的词汇了,“外交部?额娘,理藩院低于六部,所以当不得一个‘部’字。”

康熙脑袋里回味了一下“外交部”这个怪异的词汇,道:“这‘外’字用得也不恰当,理藩院专管蒙古、及其他藩属,对吕宋等偏远藩属,尚可称‘外’,但蒙古诸部分数大清,又广有联姻,算不得外人。”

温皙鼻子一哼,不过随便说说而已,爷俩居然一块来挤兑她!

康熙也没看出温皙不高兴了,又随口谈论起政务:“土默特部快到京城了,记得好好安排着!”

胤禄连忙称是:“皇阿玛,儿子听说,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似乎意在求娶。” 说着他看了自己额娘一眼。

温皙顿时心下一紧,懿嫔的十一公主早已出嫁,现在康熙仅剩的女儿就只有福儿了,不过转念一想福儿才七岁,还早着呢!

康熙语气平淡:“先拖着,瓜尔佳氏一薨了,就得等三年了。”

“是,儿子明白!”

这下子,温皙也明白了,康熙这是打算把胤礽的长女远嫁土默特部呀!宽心之余,温皙也不晓得对这个丧母的格格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咸安宫是圈禁之地,土默特部远在蒙古,都不是什么好地方。

听着爷俩从理藩院谈到吏部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他们谈得越来越带劲,温皙却好像是在听催眠曲,眼皮渐渐越来越沉重,差点没睡过去。

突然听见胤禄一声:“那儿子改日再来给额娘请安!”

温皙立刻清醒了过来,急忙嘱咐道:“记得带绿桐还有弘智!”

儿子走了,康熙可还跟一尊大佛似的高座在哪儿呢!康熙老脸上似有戏谑之意,“若是倦了,就去碧纱橱里睡个午觉。”

温皙此刻清醒了,倒也不怎么困了,“前朝是不是很忙?”日子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候,前两年都是会搬去畅春园避暑的,今年康熙却没提。

康熙略一沉默,良久方才道:“再等等吧。”

“嗯,好。”温皙没去深思康熙话中的意思,她在盘算着,估计要等冬天去避寒了。

康熙脸上也露出疲惫之色:“胤禄渐渐上手了,只是...处理一些事还不够周全,朕还得再些年才成。”

这话温皙听懂了,只是...已经是康熙五十八年了,康熙他并没有太多时间了。想到此,温皙张了张嘴巴,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康熙伸手抚了抚温皙鬓边的乌发,语气轻柔道:“别急,很快的。”

见他如此说,温皙又把心里的话给压了回去。

“西北起了战事,朕思来想去,只能叫胤祯去了。”康熙沉声道。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名字同音,温皙却也听得出康熙再说谁,十四阿哥善战,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皇上放心,一定能打赢的。”

“自然!”康熙亦露出笑容,对于胜利康熙亦觉得没有太大的悬念,随即道:“朕可是叫年羹尧负责押送粮草的。”

此次起了战事的是策妄阿拉布坦,八公主舒露的出嫁似乎并没有为大清和准格尔迎来和平,因为舒露在嫁过去之后不过三年便“病逝”了,额附凌策又另娶了邻近部落亲王之女为妻,为其父策妄阿拉布坦成的野心打下了基础。

因十四贝勒胤祯在西宁与策妄阿拉布坦初战告捷,康熙为表奖赏,重新恢复王氏密嫔封号。朝中更有人传言,四贝勒若得胜还朝,皇上便要封他为王,一时间十四贝勒多了一个“大将军王”的称号,十分威风凛凛,连带着密嫔在后宫走路都带风了。

对此,胤禄满头于吏部和理藩院之间,协作蒙古诸部落夹击策妄阿拉布坦右翼,对于胤祯的胜利也不发表任何看法,只是他眼角里流露出来的不屑,温皙是看在眼中的。

连胤礼对这位“大将军王”也很不感冒,“兵马是策妄阿拉布坦的两倍有余,又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只要是个人去挂帅都能获胜!”

温皙嗤嗤一笑道:“那你怎么不请战?!”这次出战西北的机会,也是胤祯自己立下军令状,在康熙面前求来的。

胤礼顿时脸上一红,急忙辩解道:“儿子是文人,才不做那武夫的事儿呢!”

464

温皙也晓得胤礼不是那块料,便也不在这上头挖苦他了。

如今宫中没了太后,温皙这个皇后又常常和康熙去畅春园住着,一年十二个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不在宫中,后宫嫔妃们也就无须请安,日子过得很是平淡如水。

入秋天凉爽,便搬回承乾宫。正值月末,成妃、宜妃、荣妃来跟温皙禀报宫务,温皙宫权下放,定期听她们回报,照例是不会有什么大事儿的。

只是今日成妃面带犹豫之色道:“主子娘娘,月前永和宫密嫔将路常在发落去冷宫了。”

“路常在?”温皙念叨着这个陌生的低品级嫔妃,她自然是不记得有这号人了,便问:“是密嫔宫里人?”

成妃摇头道:“是定妃偏殿的人。月前,路常在在御花园冲撞了密嫔,被扇了一通耳光,随即便被密嫔着人强行押解至冷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