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闻言嘴角一挑,当然!那可是阿渝说的!“我们走吧。”

“好。”谢玄戏谑的笑道,“你是应该好好学学兵法,这样躲起郡主来也方便一些。”

琐事(二)

“郡主,您看!那边有只兔子!”一人惊喜的声音响起。

“郡主,您看!这里也有!”一旁不甘示弱的声音也纷纷响起。

“嘘,别吵!”司马道福不耐烦的声音响起,眯起眼睛看着草丛一只黄色的兔子,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刷的一声响,黄兔应声倒地。

“郡主好箭法!”喝彩的声音纷纷响起。司马道福得意洋洋的仰起脑袋,四处环绕了一圈,却并未见那如谪仙般的身影,她不由有些颓然的低下头。每次都是这样,但凡有什么聚会,他总是来去匆匆。

“你就这么走了?”谢玄挑起了眉头,望着闲适的靠在牛车另一边看书的王献之。

“我已经来过了。”王献之淡淡的说道。

谢玄对王献之翻了一个白眼,“你现在去哪里?回书院吗?我暂时还不回书院。”

“我去看看二舅母,这几天舅舅、舅母估计忙坏了。”王献之放下书卷,微微一笑说道。

“嗤——你媳妇还没有娶进门,就开始孝敬丈人、丈母娘了?”谢玄听了王献之的话不由嗤笑的说道。

王献之闻言脸微微一红,撇开头说道:“你别胡说八道,我只是去看舅母而已!”两人坐在敞开的牛车上,渐行到了闹市,两人如谪仙般的容貌气度,引来了不少小娘子小妇人爱慕的眼神,不少大胆的小娘子,还使人上前送了娟帕、玉佩等物。

谢玄潇洒的靠在牛车上,微笑着看着那些娇羞的小娘子,但却并没有伸手去接东西,而王献之干脆冷着一张俊脸,身上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我先走了。”王献之见差不多快到郗府了,便示意车夫停车,跳下牛车说道,“今天晚上我就不会去了,你回去的时候帮我说一下。”

“好。”谢玄点点头,王献之在郗府门口整理一下衣衫,才示意书童前去敲门。

“郎君来了。”门房见了王献之顿时笑咪了眼睛,迎着他进了府内。

双竹已经在二门等着王献之了,一见门房将王献之领了过来,忙笑着迎上去,“小郎君您可来了,女君知道你今天要来,特地让厨房做了您最爱吃的菊花蟹斗呢。”

王献之闻言不由露出一抹浅笑,“舅母费心了。”说着便踏步进入崔氏的正房,给崔氏请安。

“献之你来了。”崔氏含笑示意他坐下,“这几天家里在收拾东西,哪里都有些乱。”

王献之说道:“不知道舅母可有要献之帮忙的地方。”

“家里的东西大多已经打理好了,家什也让人打点好送了回去,也没什么大事了。”崔氏含笑说道,“献之这次是跟我们一起回京口吗?”

“我在太学还要上课,要缓几天才能过去。”王献之笑道,“我就不坐牛车,直接同表哥一起骑马过去了。”

崔氏点点头说道:“也好,凡是还是要以课业为重。”

王献之恭敬应了,又说道,“舅母,我听说二舅父要去青幽战场?”

崔氏闻言脸上浮现了愁容,“是啊,他马上就要去青幽了。唉——”崔氏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战场上刀剑无眼,她如何放心得下啊!

“我这里有一件巧匠做的轻铁甲,穿在身上虽不至于刀枪不入,但也能当防身之用,舅父要去战场,这件战甲最合适不过了。”王献之说着示意下人送上一件用细细的铁丝编织成的贴身铁甲。[非-凡]

崔氏见了那铁甲不由微微惊喜,“好精致的铁甲!献之真是有心了。”

王献之笑了笑说道:“这种铁甲想来舅父也早就备下了,献之只是表表心意而已。”毕竟郗氏是以军功起家的,这种贴身的软铁甲怎么可能没有,只是王献之送上的这副软铁甲是他特地请了当时巧匠做成的。

王献之同崔氏又叙话了一会之后,郗昙就从官署回来了,见了王献之很是惊喜,拉着他在花园摆宴,舅甥两人好好喝了一通。

“郎君也是的,献之年纪好小,怎么能让他喝这么多酒呢。”崔氏见郗昙一脸醉意,而王献之已经直接趴到在案上睡着了,忙让人取来藕汁给两人解酒。

“我刚刚听献之提起,逸少(王羲之)准备明年给他提早行冠礼。”郗昙就着崔氏的手,喝了一杯藕汁之后,清醒了很多,对崔氏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明年就让他们两人先定亲吧,等阿渝及笄了,就把她嫁过去。”

“这么早?”崔氏吃了一惊,“不是之前说等阿渝及笄了,再提他们的婚事吗?”她多少有些不舍女儿这么早就嫁人。

“也不早了。”郗昙睁开眼睛似笑非笑的望着崔氏道,“我们家阿渝也长大了,都能让人为了她去上战场,想要立了军功能来娶她了。”

崔氏听了郗昙的话,心里一突,脸上微微发白,郗昙叹了一口气,对妻子柔声说道:“这件事你做的很好。”

崔氏闻言勉强笑了笑,“郎君,这事不能怪阿渝,她还小,哪里懂这些事——”

郗昙摇了摇头说道:“阿渝是我的女儿,她什么性子我还能不知道。”他顿了顿说道:“只是阿渝年纪大了,与其舍不得一直把她留在身边,还不如早点让她嫁人算了,省得留来留去留成仇。”

崔氏听了觉得郗昙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也好,反正阿渝的嫁妆我早就命人准备起来了,就算是马上成亲也是不怕的,再说还有两年呢。”

郗昙点点头,微微闭目说道:“我今天就在书房睡了,你先回去吧。”

崔氏见郗昙一脸疲色,先伺候了他梳洗,让他躺倒床上之后,才悄悄退了出去,待崔氏出去之后,郗昙闭上眼睛,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把阿渝嫁给桓济。倒不是说郗昙看不起桓家的门第,毕竟郗家也是跟桓家一样靠军功起家的,唯一和桓氏不同的就是,他们高平郗氏这一支,从祖上郗虑开始就是名门望族。

让郗昙不肯把女儿嫁给桓济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平日因公事也时常同桓温打交道,他一直冷眼瞧着桓温,总觉得桓温以后说不定会闹出什么滔天大浪来,只是此人野心是有,但手段有时候难免太过持重,从他屡次打仗先胜后败就可看出,估计将来难成什么大事。他绝对不能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郗家有一个阿冉在桓府已经足矣!

郗昙叹了一口气,他马上就要去青幽了,战场上刀剑无眼,说不定他这次就是有去无回了!他不怕死,但心里却放不下家人,阿乞是男孩子,又从小聪慧,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妻子有了阿乞,将来终生有靠,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他最担心的就是阿渝,如果自己有什么三长两短,阿渝少了可以依仗的父亲,弟弟又年幼,她将来的婚事会如何谁也说不清,郗昙可舍不得自己从小捧在手心呵护的爱女最后嫁给不三不四的人。郗昙心里暗自思忖等这次逸少来了,无论如何都要跟他定下阿渝和献之的婚事,这样他去青幽也放心了。

崔氏出了郗昙的房门之后,脸就沉了下来,对双竹吩咐道:“去查查郎君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阿渝和桓济的事情她蛮得一向隐秘,到底是谁透了这风声?

“诺。”双竹应了一声。

崔氏慢慢的扶着丫鬟的手回到了房里,心里暗暗想着这次到了京口之后,怎么同阿渝说她同王献之的亲事。崔氏轻叹一声,她这辈子就阿渝和阿乞两个孩子,尤其是阿渝从小就乖巧贴心,在崔氏心里,儿子是自己将来的依仗,而女儿则是自己的心尖尖,若是不是万不得已,她又怎么舍得在终生大事上违背女儿的心意呢?只是桓济实在不是良配啊!

且不说她嫁到王家的种种好处和桓济兵家子的身份,就单从桓家来说,她也舍不得让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桓济有个身为长公主的母亲,父亲身边姬妾成群,身边尽是庶出的兄弟姐妹,南康公主虽说性子豪爽,可毕竟出生皇室,规矩甚大,再看她能把桓温身边那么多姬妾治理的服服帖帖就知道她手段不凡了,有这样的婆婆、这般复杂的人家,阿渝进去之后怎么适应得了?他们郗家可从来不见什么妻妾、兄弟的内宅争斗。

若是让南康公主知道桓济为了阿渝上战场,那想必阿渝将来若是真嫁了进去,日子也不会太好过。桓济一向是南康公主的心尖子,将心比心,若是她将来知道阿乞为了某一女子而上战场,她心里肯定会先不喜那女子,更不说接受那女子当自己的媳妇了。

桓济得了战功平安回来还好,可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南康公主非恨上阿渝一辈子不可!还有让崔氏最顾忌的一点就是桓济身边可有真正青梅竹马长大的司马道福!因为卫夫人的事情,阿渝已经得罪了她,现在若是让司马道福知道阿渝跟桓济的事,这位娇蛮郡主还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呢!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崔氏回了房,躺在床上又想了半天,才想好回京口之后,该怎么劝说女儿。崔氏轻叹一声,或许真是孽缘吧?献之同她青梅竹马,人书才华皆无可挑剔,她怎么就不动心呢?反而看上了桓济呢?

琐事(三)

且说崔氏这里忙着的收拾东西,准备在十月之前回到京口,京口这边傅氏也忙得脚不点地。

“伯母,我熬了一点鸡汤,你喝点养养神吧。”郗道茂端了一盏鸡汤走了进来。

“太热天的,这么油腻的东西,我可吃不下。”傅氏疲倦的放下了手里的账册,有些疲惫的揉了揉额角。

郗道茂抿嘴笑了笑,将汤碗放下,“伯母,我的鸡汤一点都不油,现在已经入秋了,正补身体的时候。”她示意丫鬟将鸡汤舀出,自己则走到傅氏身后给她揉肩膀。

傅氏舒服的闭上了眼睛,笑着轻拍郗道茂的小手,“这次阿渝可是帮了我大忙啊!”

郗道茂笑道:“我也没能帮上伯母什么忙,就是给您打打下手而已。”

“谁说的。”傅氏笑叹道:“这次婚宴上所需的诸色物件,若不是有你细心核对,早就忙成一团了。”

傅氏的心腹丫鬟青萝将郗道茂带来的鸡汤倒出之后,不由惊讶的说道:“小娘子,这是鸡汤?”

“当然是鸡汤。”郗道茂笑道:“伯母你尝尝,这个鸡汤一点都不腻。”

傅氏望着玉碗里清澈见底、香气扑鼻,不见丝毫油星的清汤,不由愣了愣,“这是鸡汤?”

“是啊。”郗道茂笑着说道:“我问过食医了,日常食补的时候,与其喝参汤还不如喝鸡汤呢,这鸡汤我足足熬了一夜,里面还加了山药,伯母若是喝不下鸡汤,就吃点山药吧。”

青萝舀了小小的一勺山药递到了傅氏的嘴边,傅氏微微张口,轻咬了一口已经炖得非常柔糯的山药,“真好吃。”傅氏赞了一声,青萝见傅氏爱吃便笑道:“夫人若是爱吃就多吃点,您已经好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

傅氏点点头,接过玉碗,慢慢的将一碗山药鸡汤都吃了,郗道茂见傅氏吃的开心,不由松了一口气,同青萝相视一笑。文趣吧傅氏刚放下玉碗,门口就传来仆妇的通报声,“夫人,二夫人回来了。”

“弟妹回来了?”傅氏欣喜的起身,“走,阿渝我们去接你阿母。”

“好。”郗道茂也兴奋的跟在傅氏身后去了二门。

傅氏和崔氏许久不见,欣喜之情自是不在话下,郗道茂见了几个月没见的崔氏,也撒娇的腻在她怀里不肯起来,傅氏看得直笑,“这么大了,还整天腻着你阿母。”

郗道茂扬起脑袋,嘟着小嘴说道:“我想阿母了——阿姊?”她顺眼望去,正好看见郗道薇静静的垂目站在崔氏身后,她不由微微惊讶的唤了一声。

“阿妹。”郗道薇抬头对郗道茂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上前恭敬的向傅氏请安。

傅氏含笑点点头,拉过郗道薇的手含笑说道:“阿薇出落的越来越漂亮了。”

郗道茂有些茫然的望着崔氏,不是说阿薇已经入宫了吗?

崔氏含笑拍了拍她,“大嫂,阿渝这几天没淘气惹你烦心吧?”

傅氏笑着说道:“阿渝这些天可帮了我不少忙,也多亏了她,我才能睡个安稳觉呢。”

崔氏笑道:“大嫂你别太夸她了,她能帮你什么忙,不给你添乱就谢天谢地了。”

傅氏笑道:“弟妹过谦了,对了,你们先下去梳洗吧。阿渝今天正好做了山药鸡汤,一会我让人给你端去,累了一路正好补补气。”

崔氏也乏了,听了傅氏的话,也不客气,便起身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傅氏轻嗔道:“到了家里还要客气什么?”

崔氏笑了笑,同傅氏告辞之后,便下去梳洗了。/非、凡/

“阿母,不是说阿姊要入宫了吗?怎么现在又回来了?”郗道茂一边伺候崔氏卸妆,一边问道。

崔氏道:“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次入宫的女孩子除了何家的小娘子册封了皇后之外,其他女孩子都被送回家了,圣上并没有纳嫔妃。”

郗道茂闻言不由一笑道:“这样也不错,朱庶娘也不至于以后再也见不到阿姊了。”

崔氏点点头,“只是这么一来,阿薇的婚事倒是耽搁了,我还一时真不知道该去哪里给她找人家。”最让崔氏担心的是,长幼有序,原本她想让阿渝现在就跟献之定亲,现在看来是要推迟了。

“阿姊今年才十四,现在找起来也不急啊。”郗道茂笑道,“阿母,你先梳洗,我去外面拿鸡汤进来。”

“好。”崔氏含笑点点头,眼底满是欣慰。

崔氏来了京口之后,傅氏就更轻松了,妯娌两人皆是处事干练之人,不多时就将即将到了婚宴摆的整整齐齐,而郗道茂更是见识到了何谓的豪门盛宴,在婚宴的前几天,郗家宴请的宾客皆陆陆续续到了。

“阿渝给姑父、姑母请安。”郗道茂含笑上前给王羲之和郗璇行礼。

郗璇笑着拉着她的手,将她搂在怀里,“几年不见,阿渝都成大姑娘了,越长越漂亮了。”

“姑姑——”郗道茂袖着脸偎依到了郗璇怀里,小女儿娇羞的模样让在场众人失笑不已。

郗愔拉着王羲之的手说道:“逸少,我听说你写了一副字画,可曾带来了?快给我看看。”

郗昙闻言也望着王羲之说道:“是啊,逸少,早听说你那副字了,拿出来给我们开开眼界吧。”

王羲之闻言欣然说道:“也好,难得今天大家都有空。”说着他就命人把自己的那副《兰亭宴集序》取来。

郗道茂听到《兰亭宴集序》双眼不由的发亮,大眼睛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姑父,“姑父——”她糯糯的叫了一声。

王羲之回头见郗道茂渴盼的模样,不由哑然失笑,“阿渝也跟我们一起来吧。”

“好!”郗道茂笑开了小脸,从郗璇怀里跳了出来,郗璇笑着轻嗔道:“疯丫头!”

傅氏和崔氏皆摇头苦笑,郗璇笑道:“郎君不若把那副《兰亭宴集序》摆在这儿吧,让我们也一起欣赏欣赏。”

傅氏和崔氏听了也频频点头,郗璇三人虽不及卫夫人出名,但也是当世著名的书法名家,傅氏笑道:“不若去花园里的那个小书房吧?清静自在。”

众人听了点头称是,傅氏忙先叫人去准备,而郗道茂拉着郗璇的手,在她耳边嘀嘀咕咕的说着悄悄话,还不时的把郗璇逗得呵呵直笑,崔氏和傅氏互视了一眼,眼底满是笑意,王羲之也抚须微笑的看着两人,同郗昙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对了阿冉、阿乞呢?”郗璇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身边除了郗道茂之外,郗超和郗恢都不在,不由疑惑的出声问道。

“阿冉和官奴刚刚从建康出发,估计两三日后才能到,阿乞还在军营里。”傅氏捂嘴笑道:“这孩子刚刚去军营的时候天天想着回家,现在让他回家他都不肯了。”

郗道茂闻言也笑的一脸开心,前几天去看阿乞的时候,真是吓了她一跳,军营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啊!阿乞跟之前已经判若两人了!

“阿乞在军营?”郗璇微微吃了一惊,“他才几岁啊!”

郗昙笑道:“也不小了,男孩子就应该多受些磨练,才能成器。”

“也是,玉不琢,不成器,男孩子多受些磨练也好。”王羲之点头说道。

众人说笑着来到了书房,书房里早就收拾干净了,备好了精致的茶点,还点了一柱素香,一旁的厢房里僮儿正在烹茶,王羲之笑道:“方回过的还真是悠闲。”

郗愔笑道:“废话少说,快把你的字拿出来。”

王羲之缓缓的打开了自己手中的卷轴,郗道茂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的望着那个在后世已经失传的绝世之作,书房里一时寂静无声,只听得到众人轻重不一的呼吸声。

郗道茂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望着那副字,努力的想要记住上面的一个字。

郗愔敛息细细欣赏了半晌,才拊掌说道:“真是当世一绝啊!”余人皆沉浸在这幅字中,沉默不语,纵使郗璇已经不止一次见过这副字,也足足看了半盏茶时间才回神。

王羲之见郗道茂专注的目光:“阿渝,很这幅字?”

“喜欢。”郗道茂含糊的应了一声。

“那我照着这幅字,又临了一本摹本,你要吗?”王羲之含笑问道。

“真的!”郗道茂不敢置信的问道,“姑父真的要给我一本摹本?”

王羲之含笑说道:“当然,姑父会骗你吗?”说着他又取出一个卷轴递给了郗道茂。

“谢谢姑父!谢谢徽之哥哥!”郗道茂捧着卷轴,撒娇的腻在郗璇和崔氏的中间,郗璇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说道:“这字你可要好好保存,这幅字连你献之哥哥问你姑父要,他都没有给啊。”

“嗯,我一定会好好保存的。”郗道茂紧紧的搂着那副卷轴,大眼笑成了月牙型。

在王羲之等人来郗家三天后,郗超、王献之也赶回了建康,同时郗恢也从军营赶了回来,而此时周家的嫁妆也送到了郗家,郗超的未来的妻子周马头是吏部尚书周闵独生女儿,自幼当成掌中明珠一般,陪嫁自然丰厚,若不是有郗璇帮忙,傅氏和崔氏还真的忙得累病了。等一场折腾结束后,也到了郗超成亲的日子,郗道茂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些日子可把她忙坏了!幸好家里哥哥弟弟不多,不然再折腾几次,她就累死了。

郗超成亲

郗超的婚礼不用细说,自是豪贵云集,前来参加婚宴的牛车摆满了十来个足有足球场大小的广场,别说是傅氏了,便是崔氏和郗璇,这日也是笑的合不拢嘴。郗道茂是未出嫁小娘子,自是不能随便见客,便被傅氏安排到了新房里陪新娘子。听着外头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郗道茂侧脸偷偷瞄了自己的新嫂嫂一眼。

新嫂嫂看上去不过只有十七八岁的左右,鹅蛋脸,柳叶眉,肤如凝脂,五官虽称不上绝色,但也清秀娇美,让人见了就喜欢。周马头见郗道茂再偷偷瞄她,不由羞涩而大方的对她笑笑。

郗道茂不由自主的回了她一笑,姑嫂两人渐渐的亲近了起来,“嫂子你饿不饿?”郗道茂见众人皆出去玩了,便问自己的新嫂子道。

“我不饿——”周马头细语说道,目光偷偷的扫了桌上的点心果子一眼。

郗道茂起身笑道:“嫂嫂你稍坐,我失陪一下。”

“好。”周马头微微点头,见郗道茂走出了房门,她身边的奶娘丫鬟忙将袖子里的点心奉上,“小娘子,快吃点点心吧。”

“嗯。”周马头拈了一块糕点吃了起来,从早上起身开始,她就滴水未沾,早就饿坏了。

“小娘子,我看郗家的小娘子倒是和善人,你们将来一定相处不错。”奶娘说道。

周马头点点头,“嗯,而且也是贴心人。”她心知郗道茂是知道自己饿了,又不好意思在她面前吃东西,才故意出去的。

“小娘子是要去更衣吗?”流风问道。

“不了,我在花园坐一下,刚刚新房人太多了。”郗道茂摆手说道,“你去厨房看看有没有吃的东西,我有点饿了。”

“小娘子想吃什么?”流风问道。

“我想吃鸡蛋羹。”郗道茂说道,“炖的嫩一点,就放点盐和芝麻油,其他什么都不要放。”

“诺。”流风招来了一个小丫鬟,将郗道茂要求的吩咐了一遍之后,让她去厨房拿鸡蛋羹。

“小娘子,不回新房了?”回雪问道。

“暂时就不回去了,让新嫂嫂松散一下吧。”郗道茂抿嘴笑。

流风和回雪同时轻笑出声,“小娘子真是贴心。”

郗道茂在花园逛了一圈,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厨房的鸡蛋羹也炖好了,送了上来,“小娘子,您的鸡蛋羹。”

“厨房现在很忙吧?”郗道茂接过鸡蛋羹笑着问道。

“回小娘子,奴刚刚去厨房的时候,就见十个大灶上都生了火在煮东西,管事阿嬷忙得团团转,这碗鸡蛋羹还是阿嬷特地寻了一个小泥炉,用小泥炉炖出来的呢!”那小丫环才七八岁左右,生的眉清目秀,口齿也伶俐,那么一大串话说下来,都没歇口气。

郗道茂听得直笑,“你叫什么名字?是新来的吗?”{非/凡}

那小丫鬟对郗道茂磕了个头,“回小娘子话,奴婢唤名青草,进府已经有三年了。”

“青草,这名字倒挺好听的,进府才三年?”郗道茂偏头问道,“她不是家生的奴婢?”

“前年饥荒,青草是在那个时候被她阿父、阿母卖到府里来的。”流风说道。

郗道茂点点头,也不说话,低头吃起鸡蛋羹来。

“阿姊!”郗道茂听到郗恢的声音,抬头笑问道:“阿乞,你怎么来了?”她见到郗恢身后的王献之,更是惊讶,“你们一起出来偷懒了?”

王献之闻言苦笑,郗恢坐在郗道茂身边问道:“阿姊,还有吃的吗?我好饿,那宴席上的饭菜都凉了。”

郗道茂道:“要不我再让厨房送两碗鸡蛋羹过来?”

“好。”郗恢点点头,往郗道茂身后的躺椅上一躺,“阿姊,我先睡一会,等鸡蛋羹来了,你叫我。”

郗道茂刚想让他回房睡,见阿乞合眼就睡着的样子,不由心疼的叹了一口气,示意下人取来了毯子给他盖上,王献之也靠在一旁闭目养神,郗道茂见状也示意丫鬟给他盖上毯子。

“唔——”王献之睁开眼睛,见身上的毯子,不由笑了笑说道:“我还不怎么困,给阿乞盖上吧。”

“没事,你盖上吧,他已经有了。”郗道茂见他一脸疲惫的模样,轻声问道,“献之,你也同阿兄一样,是昨天才到的吗?”阿兄是昨天下午才到京口,这让伯母极为不满,认为阿兄对自己的婚事太不重视了。

王献之点点头,揉揉有些胀痛的脑袋说道:“我跟阿遏哥哥年后,就要去桓大人府上当掾吏了,这几天都在表哥那里谈事。”

“你要去桓大人府上当掾吏?”郗道茂有些吃惊,她一直以为王献之不喜欢当官。

“我想去历练一下。”王献之腼腆的笑了笑,过年之后阿父就要给他行冠礼了,冠礼之后便是大人了,总不能一直待在父母身边。若是——王献之偷偷瞄了郗道茂一眼,若是舅父真的把阿渝嫁给他,他总不能让一直依附着阿父,他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让阿渝过上好日子,就像二哥对二嫂那样!

郗道茂点点头,“不过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太累了。”她劝了一声。

“我知道。”王献之点点头,“有表哥带着我们,不会太累的。”他对郗道茂说道,“你快吃吧,蛋羹都快凉了。”

“好。”郗道茂坐下,小口吃蛋羹,说来也怪,她刚刚还觉得很饿,不过现在吃了几口就不饿了。

“不吃了吗?”王献之微微惊讶的望着她才吃了几口的蛋羹。

“我不饿了。”郗道茂用帕子拭了拭嘴角,这时点心也送上了,“点心来了,你快吃吧。”郗道茂将炖的金黄喷香的鸡蛋羹递给王献之,又低头柔声喊醒了郗恢。郗恢和王献之着实饿坏了,倒也不客气,低头正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