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梢眼角的笑意瞬时收敛,闭上眼睛趴伏在桌上,心里冷笑了一声。

红花既然只能有一朵,为何非得是李桂娘?

她已经当绿叶当的有些烦了,让也让的有些烦了,而站在后头被人遮掩光芒,更是已经够够的了,没有让一辈子的道理。

她要的东西,自己不去争一争,这一辈子恐怕都到不了她自己手里。

而这一点,她怎么能忍受的了?

绝不能让,半点儿也不能,她什么也不比李桂娘差,而且是李桂娘自己办砸了事…她缓缓坐直了身体,理了理身上的裙子,又恢复了出门时的欢喜模样。

第339章 安抚

落后一二天,朝野上下仍旧欢喜一片,不住有礼物从各地送进来送进宫墙里去。

方家的门槛已经被踩破了,临时让工部营缮司的人来,量了尺寸重新打了一副,一时间别人连新得宠的德妃娘娘也给甩到了脑后。

可不就是这样,德妃娘娘再是救驾有功,到底方皇后如今生下了嫡子呢。

这对于隆庆帝来说,可不就是比天还要大的功劳。

他以后再也不用被指着说是生不出儿子的皇帝了,早早的就催促礼部开始办起洗三的庆典来,到时候还要去太庙告诉祖宗的。

这么天大的阵仗,无不在昭告天下,他对于这个儿子到来的欢喜。

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连几件大案要案,也都悄无声息的了了去,就怕这时节闹出来,惹得他大发雷霆,觉得面上无光。

定北侯府也随大流的挂起了红绸,往道观寺庙里添了不少香油钱,还往外头搭了个粥棚,一连施三个月的粥。

早有那等拍马屁的人家开始做了,卫家这么做,就算不得显眼。

连卫家的药铺,换了掌柜的重新开张之后,也免费送药一月有余。

招牌才挂上去,就有人说起旧事,这可是卫七小姐的铺子,当初京城闹伤寒,还是这个药铺给出了一张药方,灵验的很,后来还交给了太医院,多少人受益过?现在重新又开起来,又是赠药,一时间客似云来。

等李桂娘听见消息的时候,已经快是进宫的时候了,她照惯例,在进宫前是必定要熏香沐浴的,玫瑰花瓣才泡浸在了羊奶里头,听见关于卫家的话,一张脸便立即沉了下来。

像是一瞬间从春天到了冬天,房里冰天雪地的,一个字都没人敢再多说。

原本以为只是摆摆脸色也就过去,谁知道片刻后纱帘竟都叫扯了下来,李桂娘伸脚重重的踹翻了圆木的大澡盆,看着倾倒了一地的羊奶和花瓣,重重的冷笑了一声。

卫安倒是晓得邀买人心,可她以为,换个美名,之前的事就都能了了?

也不去照照镜子,自己究竟是个什么阿猫阿狗,上不得台面的小妇养的,得意了一回便以为尾巴可以翘上天了,她总有法子叫这只千年九尾狐永世不得翻身!

她气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等到第二天听说卫安竟也有份入宫去,心里便更加猫爪子挠了似地不得劲儿。

还是当娘的了解女儿,一看她的模样就知道她心里是必定不痛快的,立即扳了她的肩膀皱眉:“知道你心里不痛快,可这时候,再不是闹事的时候,你是个有分寸的好孩子,该知道这回母亲费了多大的力气才重新叫你立起来,可不许胡闹!”

李桂娘是知道的。

长缨长公主为了她也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先不让彭家人进门,而后为着她,硬是忍了气还反往彭家去送了礼,给彭四娘添箱就是一套羊脂玉的玉镯。

方家就更不必说,为着讨方皇后的欢喜,还送了个李家旁枝的女孩儿过去给方正荣,答应给方正荣当正妻。

金陵李家的姑娘根本不愁嫁,哪怕是旁支的李家姑娘呢,那也是有大把媒人排队等着的,从没有卖女儿的想头,对于方正荣这样的浪荡子,更是有多远就想着避多远。

可是长缨长公主一句话就拿捏住了人家的短处----那一房是死了男人的,孤儿寡母的,唯有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过活,日子艰难。

长缨长公主半是逼迫半是诱哄,还答应了替她家儿子进族学,这才哄的人家答应了这门亲。

可就为着这事儿,父亲向来不跟母亲生气的性子,竟也气的大怒了一场,说母亲不拿别人家女孩儿当人,实在是把人命视如蝼蚁。

这事儿李桂娘听在耳朵里也就过了,她是天之娇女,自生来就是吃好的用好的,再没有觉得自己该忍让的道理,反倒是这世上的一切身份不如她的,都该给她让道才是正经道理。

可是她也知道母亲是担了多大的不是,才哄的方家开了口,进宫去给她们说了情。

母亲自己又进宫去陈情,不知说了什么,才让自己有了进宫去抄经的机会。

她搂着母亲的胳膊,重重的嗯了一声,咬了咬唇才下了保证:“母亲放心,我必定不给母亲惹麻烦的。”

长缨长公主闷在胸腔里的那口气这才出了,眼里也有了笑意,抚摸着女儿的头顶,轻轻叹一声:“这才是了,你乖乖的,往后便有说不尽的好处。”

隆庆帝这回又是得了个儿子,光是为着儿子想,藩王们的儿子也别想着回封地了,反正总归是要留下来最少十年八年的。

到那时候,感情也已经磨出来了,孩子也有了,地位也稳当了,不该有的念头,难不成还有不成?

退一万步说,哪怕真的还有呢,成了,自家女儿是人上人,败了,自家女儿也是替隆庆帝办事,什么好处享不到?

她轻轻点一点女儿的额头,笑着问她:“东西都准备好了?可不能经别人的手!”

说的是给皇子预备的礼物,是些小衣裳。

长缨长公主早早就叮嘱她做起来的。

李桂娘笑了一声:“这女儿哪里会马虎?早就备好了的,到时候跟小金锁一道儿送上去。”

亲手做的,不管穿不穿,总是一份心意,长缨长公主点点头,吩咐底下人小心伺候女儿回去休息,想了一回又叫住女儿:“别怕,迟早有一天,娘会替你出了这口恶气。”

李桂娘笑的更甜了。

她自来骄傲的便是自己有个这样疼爱她的母亲,和一个这样处处护着她的兄长,有了这两个,她就知道,闯了再大的祸,也总有人回来替她收拾,心中便有了气势。

她歪了歪头露出两个小酒窝:“母亲放心,我知道啦,一定规行矩步。”

小皇子的洗三,除非嫌命太长了,否则她也不会拿这个做什么文章。

第340章 觐见

被这样多人记挂着的卫安打了个哈欠,有些睁不开眼睛。

她昨晚一晚上都没睡,如今眼睛底下便有些青灰色,蓝禾一见就忍不住跺脚:“今天可是要进宫去的…姑娘您也真是,何必这样精细?”

卫安是在做献上去给凤仪宫的东西,虽然之前做的已经足够的好,可是她还是拆了重新缝制了一遍才肯罢休。

这回连玉清也忍不住帮着说话:“蓝禾这话原也没说错,这东西就算是送上去,哪里能用得着呢?姑娘…”

上头那位是心肝宝贝儿,还在襁褓里就是人上人,贵人中的贵人,要什么东西没有?卫安这手里的相比起来,可就实在太不够看了一些…

别的不说,该挑了好料子的…

卫安有些狡黠的弯了眼睛,像是一只刚睡醒的小狐狸,任由纹绣拿了衣裳过来给她穿,神秘兮兮的摇头:“自然是有用处的,用处大着呢。”

蓝禾和玉清对视一眼,都不由笑起来,拿他没了法子,越发动作快速的替她穿好了衣服,琢磨了又琢磨,还想再给她往脸上扑一层粉。

卫安却不肯,皱了眉头躲:“这可不成,天气这样闷热,进了宫又不能坐轿子,一晒就要刷墙了。”

汪嬷嬷笑着进来一瞧,见她除了眼底下有些看着青灰,旁的倒都还好,便也点头:“既如此,便由着姑娘罢。”

卫安本来就生的好,唇红齿白,皮肤细嫩又白净,又有年纪小的优势,上了粉反倒是显得太过艳丽了一些。

这时候,可不是卫安该高调的时候,能低调些,自然就更该低调一些。

连卫老太太看她一眼,也觉得满意,笑着让她陪着用了早饭,才往宫里去。

卫玉珀起了个大早,穿着的衣裳俱是隆重的,可是卫老太太分明瞧见,却只是笑着让她仍旧回去,又赏下一桌饭菜,还给她一套草绿色的衣裳。

她咬着唇霎时就要哭----想跟着进宫的话实在说不出来,可是卫老太太跟卫安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她就不信她们看不出来。

看的出来,却偏偏不肯带挈她。

她心里的委屈越是堆积越是不能说便越多,多的简直快要溢出来。

她年纪比卫安虽小,可是卫安有卫老太太在前头操心顶着,又有郑王如今护着,可她却什么都没有的。

哪怕卫阳清看顾她,可是男人哪里能把内宅的事全都料理清楚?

等丁一年妻忧,就能娶新的妻子了。

到后母一来,好说话也便罢了,可若是不好说话,卫安不能动,还不是拿她做筏子?

就是这样的处境,卫安和卫老太太也不伸手帮一帮她,她心中委屈至极,眼泪落了一串又一串,等到哭完了,连眼睛都肿了起来。

卫老太太也不是看不出来卫玉珀的想头,可是进宫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凡有点行差踏错的就是牵连家人不说,宫中去的人也是有定数的,连三夫人二夫人尚且因为是五品官以下的妻子不能进宫去,何况是一个庶女?

“有些想头是不能有的。”卫老太太叹息了一声:“孩子再不能被养的眼空心大,等过了阵子,我去寻个嬷嬷来,也该有个教养嬷嬷了。从前是我这个当祖母的做的不周到,从前我跟你这个年纪似地时候,家里便给姐妹们都请了女先生,女四书女诫女则都是要学的,针线也要学,最要紧的还是道理和规矩。学的多了,见的多了,不该有的想头,也就不会有了。”

卫安知道她的意思,心里也没更好的办法。

她不大习惯同卫玉珀相处,东西倒是时时送了过去的,都是一家子姓卫的,她既然得了卫老太太的看顾,卫大老爷和大表哥又都是因为明家才去的,她自然也该替明家还卫家的这份恩情。

可是要让她跟卫玉珀真真正正当姐妹,她又不知到底如何做才好。

卫玉珀心思敏感细腻,时常她说上一句无心的话,便能看见卫玉珀脸通红得像是要滴血,一来二去的,便只好远着。

自尊心太强的人往往又自卑,就像是上一世的她自己。

说的多了做的多了,还只当别人是瞧不起自己。

她以己度人,觉得这样是最好的,便点点头。

说了会儿话已经进了宫,内外命妇们俱都排着队等着,卫安扶着卫老太太下了马车,只当还要等许久,谁知道才递了牌子没一会儿,就有内侍迎出来,笑着冲她们作揖:“老侯夫人身子不好,怕经不得颠簸,娘娘早知会过了,见着您来,便领进去。”

这是方皇后在给卫家做脸。

李桂娘的事,再不是责骂几句就能过去的,何况现在李桂娘又有了个福星的名声,摆明了是圣上亏待了卫家了,自然就会在别的地方给补上来。

他如今有了儿子的人了,哪里还敢让底下的人说他一声薄情,就怕当真是应了验,又丢一个儿子。

明家的事每次被数出来他就觉得头痛一回,既如此,也不过就是多养几个人,他干脆就大方些,把卫家捧起来。

反正费不了多少东西精力,又能得个好名声,替儿子积德。

卫老太太谢过了天恩浩荡,越过那群排队的诰命们,一路先进了凤仪宫。

方皇后正由着宫人们打扮一新被簇拥着出来,正殿已经摆了碧霄娘娘能十三尊神像,她坐在凤座上,先便免了卫老太太的行礼:“老太太年纪大了,便不拜了罢!原本本宫同圣上商量,年过六十的诰命,便很不必再劳动了,可是钦天监的意思,是想让老人家们来压一压,倒是劳动了老太太了。”

方皇后把话说的漂亮,卫老太太便更加要全了礼数,等觐见完了才颤巍巍的由卫安扶着站起来:“娘娘仁慈是娘娘的恩德,做臣子的,再没有因为君上仁慈便忘记了自己的本分的。”

方皇后便叹了一声:“偏老太太太多礼数,本宫倒不好说什么了…快请起来。”

第341章 出头

礼数不多不足以存身的。

卫老太太笑了一回,便听见晋王妃小声惊呼了一声:“小皇子醒了!”

小皇子金尊玉贵的,说是办洗三,其实还往后推了两天,等到他落地了五天了才办,为的就是怕他经不起这番折腾。

他小小的人儿裹在黄灿灿的襁褓里,动一动眉毛嘴巴,底下的人都要担惊受怕的抖上三抖。

外殿的事物都是德妃和内侍省派来的女官在操持,藩王妃们便索性往内殿里来瞧这位金贵的小皇子,晋王妃还上去看一眼,谁知道才拨了拨襁褓,小皇子竟瘪了嘴便似要哭,登时有些惊住了。

小皇子却果真蹬着腿大哭起来,皱巴巴的小脸儿还未全舒展开,这么一哭就跟小老头儿似地,殿中的女眷纷纷都涌上来。

稳婆和奶娘抱了他哄个不住,却还是哄不住,方老太太是领着家中儿媳妇来送新衣和果子的,见皇后着急,也连忙站起来颤巍巍的往前几步,看了便笑起来:“哭的倒是有力气,是个壮实的小皇子。”

她是皇后的亲母,说上这么一句,众人就都松一口气。

方皇后却只是蹙眉:“这脾气也不知道随了谁,实在急躁,昨晚哭闹一晚,几个奶娘看着,竟还是守不稳,今儿一早起来,连嗓子都有些哑了。”

她这么一说,藩王妃们便都不敢再开口。

还是方老太太皱了皱眉头,似是想说什么,终究还是忍住,听外头来报说已经备下香汤可以沐浴,才抱着孩子往外头去。

为了给小皇子洗三,照着当年明皇后生下嫡子时专门打造的金盆又打造了一个,用虎骨和艾叶等物煮热的汤倾倒在金盆里,热气四处飘散。

宫中没有太后,方老太太这个外祖母便添了第一勺清水,往里头添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金踝子和小金桌小金算盘小金笔等类东西,笑容满面的说上几声长命百岁,多福多寿,寿星公之类的吉祥话。

紧跟着便是宫中如今仅存的一位太妃静太妃。

而后才是各家藩王妃们。

小皇子被奶娘托着头,小心翼翼的洗净了污垢,这才放进金盆里沐浴。

他年纪还小,正是怕水的时候,一进水便两手四处乱抓,哭的声嘶力竭。

连方皇后亦被惊住了,一叠声的让人快把小皇子抱起来。

可仪式才进行到一半呢,方老太太便攥住女儿的手,轻声劝她:“娘娘,哭的越响越是吉祥,可不能去哄的。”

说着便该是卫老太太上前再放上一把香葱。

卫安似乎好奇,跟在旁边蹲下来,小皇子的手正四处乱抓,卫安便也伸出手去,一下子便被小皇子抓个正着。

说来也奇怪,她一握住小皇子的手,小皇子哭的虽厉害,却不那么干哑着喉咙嚎哭了,还睁开眼睛瞧一瞧四周。

方皇后这才放下心来。

等将小皇子身上处处的血垢都洗净,奶娘和宫人们才快手快脚的替他擦干了身子,给他里外都套上娘家送来的大红新衣,包上明黄的襁褓,交到方皇后手上,笑着道:“请娘娘抱小皇子拜十三位神明,以谢神明,祈求小皇子福寿绵长活百岁,耳聪目明无烦恼,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方皇后依言做了。

这回是真真切切的祈求神明保佑,保佑小皇子能顺顺利利长大成人,一辈子平安康泰。

没当过母亲时不知道,还总想着孩子生出来,该如何如何教养,如何叮嘱他发奋。

可是等到受了苦,挣扎着落下这么一块肉来,才知道为何天底下那么多慈母多败儿的事例,先不说其他,就这么软绵绵的一团,醒了便睁眼朝着你笑,便是要天上的月亮呢,她也恨不得去给他摘来。

等拜过了神明,才坐下来缓了一口气,招手唤过卫安来,格外温和的问她:“怎的你一攥住小皇子的手,小皇子就不哭了?”

她记得自己好似还未见过卫安。

之前是想见的,只是次次都有事耽误了,而后来过继给郑王的时候本应当见,却要临盆了,便就又推了,什么也不比她生孩子重要。

“家中小妹妹洗澡的时候就最爱哭的。”卫安垂着头,声音细细的:“嬷嬷们说,百姓们给孩子洗澡,都不把衣裳脱尽,就是为着小孩子天生胆小,怕给吓着了惊了魂,我想着,几位姑姑们虽然握住小皇子的小胳膊,可小皇子手里没个抓得住的东西,到底害怕,所以伸手抓住小皇子,让他不那么害怕。”

一屋子的王妃宫妃公主俱都笑起来。

笑完了又都各自有思量。

这卫七小姐怎么每回见都不重样的?

能犀利能不饶人能矮的下身份,还能撒娇卖乖讨好人拍马屁,这孩子究竟是怎么教出来的?

之前能口舌锋利到让寿山伯老夫人连着几天吃不下饭的人,说出这么天真小儿姿态的话来,她们还真是有些吃不消。

连方老太太也笑起来:“可不是这么说,这孩子可见是个爱护弟妹的,小孩子虽然见水就长,可是也怕水怕的厉害呢,头几次,可不得小心着些。下次再别忘了,得让小皇子手里有可抓的东西。”

这也不是奶娘们做的不周到,小皇子下水沐浴,手里论理是该抓着金算盘等物的,可是小皇子惊慌害怕,哪里还抓得住,通通都给扔了。

她们照样得了赏,便没什么意见,恭恭敬敬的应是,又跟方皇后道喜:“娘娘心诚则灵,小皇子一定平安康健,福寿绵长的。”

方皇后便轻轻微笑颔首,又摸了摸卫安的头:“你倒是个难得的。”又笑着问卫安:“上回听说你调出了一味香叫做伴月的?下次什么时候有空,给本宫这里也送上一份,本宫也喜欢这个。”

卫安便恭恭敬敬的应是。

长缨长公主坐在端王妃下手,目光微敛,笑意没有到眼睛里,整个人都如同一座冰雕。

小看了这个卫安了,原来竟真的是个能屈能伸的厉害人物,怪不得女儿会在她手底下吃亏。

第342章 荣耀

这边刚拜过了神明,就有内侍跑着去太极殿问名了,方皇后这里得空,便更对卫安亲和起来:“平常爱吃什么,爱玩什么?”

又笑了笑:“已经十一岁了罢?十一岁生辰可过了?”

卫安便点头:“七月初七便过了的。”

方皇后便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己母亲:“竟是个有缘分的,本宫也生在七月,只你是初七,本宫却是初一。”

卫老太太笑起来:“哪里能跟娘娘做比?自来生在初一的,可是有大福气的,娘娘更不必说,是天大的有福气的人。”

方皇后笑一笑,身上的大红描金的皇后正装显得她越发的雍容华贵不可逼视,她头上的凤冠颤巍巍晃动,压鬓的两只玉色蝴蝶似乎要振翅高飞,抱着小皇子拿着手指引逗他,听见这话才又道:“小七也是个好的,若是不好,也不能跟鱼幼有这个母女缘分了。”

这一句话就定下了基调。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应是。

长缨长公主不动声色的扯一扯女儿的衣袖,眉眼里戾气一闪而过。

卫安越是出尽风头,李桂娘的处境便越是显得尴尬。

可是这个时候,万万不能露出丝毫的不满来,要捧着卫安的可是皇后!方皇后的意思,就是隆庆帝的意思,这个时候,只能顺着她们的心意,一样捧着卫安,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做。

李桂娘生生的把下唇咬出了血,心里几乎要把卫安给生吞活剥了才解恨,用尽了力气才能强忍着不说那些刻薄的话。

为着卫安,连上前去说奉承话的心思都没了。

倒是方皇后又问起她来:“桂娘也过来!”

她笑的轻柔和缓:“你这小丫头倒是个福星,多亏了有你那卷经书了。”

又问她:“听说你这回有东西送给你弟弟当贺礼?”

一口一个姐弟,显见得还是看重李桂娘的。

临江王妃一口气噎的上不去下不来,却还是咬着牙笑了一声:“桂娘竟真个是个有福气的。”

方皇后便笑的愈发的满意。

李桂娘苍白的面色到这会儿才算是回复了一些血色,恭恭敬敬再没有飞扬跋扈的模样,努力的笑了回话:“备下了的,有小衣裳…”

往日里分明在方皇后跟前是得脸的,说笑自如,还能时常引得方皇后发笑,可是到现在,不知道怎的,那些俏皮话,竟一句也说不出口了,连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她嘴里也失色了许多。

方皇后唔了一声,又转头去问卫安:“大家都有礼物送,你有没有?”

她自然是为了抬一抬李桂娘和卫安。

抬李桂娘是为着临江王府,抬卫安却是为着安定北侯府和一众老臣们的心。

只是李桂娘这里问不出什么好听的,便转去把机会给了卫安。

卫安果然笑起来:“有的。”她笑的露出两只小酒窝和梨涡,眉眼弯弯的:“我亲自做的小衣裳呢。”

这么夸口,又说亲自,方皇后便笑了一笑:“那倒要瞧一瞧了。”

这一瞧才当真愣住了,整件小衣裳真有不知多少种颜色,这么多布拼起来的衣裳,竟找不到一处线头!

这手针线功夫…

虽自家儿子肯定是不会穿的,可是到底这心思实在太难得了,她忍不住便赞叹了一声:“难为你怎么做出来的?这衣裳简直用天衣无缝四个字来形容,也不过分了。”

被磋磨出来的。

上一世给安和公主做衣裳,安和公主当着彭采臣的面就笑了一声:“给我做衣裳?也好,只是既然说了给我做了,就要诚心。我穿的衣裳,也不用多麻烦,就四个字,天衣无缝罢了。”

一句话,几乎熬瞎了卫安的眼睛。

卫安那一件衣裳废了绣,绣了又扔,足足做了四年。

四年以后交上去,连安和公主也没了话说,竟真的开始穿她做的衣裳。

她想起旧事就笑起来,心里竟奇异的没有起波澜,低垂着头平平静静的说:“娘娘过誉了。”

等到方皇后把那件小衣裳给众人瞧一瞧,众人看着卫安的眼光就又不同起来。

这个卫七到底是什么变得?

怎么什么都这样拿得出手?

这衣裳用色虽多,;配色却不显得杂,反倒又鲜亮又喜庆,是外裳,可是比贴肉穿的都还精致些。

连方老太太拿在手里摩挲一回都忍不住叹:“真是绝了,比织造局绣出来的,恐怕也不差什么了。”

卫老太太便连忙笑起来:“可别夸她,不过是自小跟着我身边那个老嬷嬷学着绣,为着绣这件小衣裳,费了不知多少灯油,就在昨晚才赶出来的,一夜没睡呢!”

方皇后看着卫安的目光软和下来,半响才微笑点头:“真是个好的。”又朝卫老太太玩笑:“您老可别心疼,过后本宫就告诉圣上,让圣上给您府上补那些灯油去!”

众人俱都笑了,殿中气氛极为融洽。

不一时安公公已经捧着红木描金匣子回来复命,皇后宫里的司仪快步上前恭敬接了,展开锦笺唱名:“小皇子名讳已定,请皇后娘娘恭送十三尊神明!”

小皇子取名为楚景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隆庆帝心思,可见一斑。

方皇后欣喜领命,接了三杯水酒恭敬洒在案前,送走了十三位神明。

命妇们亦都纷纷下跪向小皇子和方皇后道喜。

方皇后让众人都起了身,让奶娘先带着小皇子去里头吃饱了,才又重新送出来,交到前头隆庆帝手里去,让隆庆帝领着小皇子去太庙拜见祖宗。

这是莫大的荣耀,她生出了嫡子。

且是隆庆帝如今膝下唯一的儿子,隆庆帝自从失去了儿子以后,对女儿们都如珠如宝,就更不必说是儿子了,从这以后,她的地位就稳稳当当了。

连带着方老太太也喜从心来。

方家以后,还怕什么呢?

正事差不多了,方皇后也有些乏了,便不再多说,只又跟卫安说了几句话,才让底下的人把洗儿钱和各色果子都分发下去。

第343章 封号

宫中走了这一趟,全须全尾的去了,也仍旧全须全尾的回来。

不仅如此,还又让方皇后无比的满意。

这可是并不容易办到的,卫老太太上了马车便靠在软枕里休息,上了岁数了本来就懒得动弹,到了宫里磕头跪拜,一整套礼仪下来,以她的年纪来说,还穿着礼服和顶着厚重的头饰,实在是一件极重的体力活,这一天折腾下来,当真半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卫安轻轻拿着美人锤给她捶腿,知道一时半会儿马车走不得那么快,还点上一柱安神香,好让她睡的能更舒服一些。

等回了定北侯府时,果然已经华灯初上。

二夫人和三夫人等在垂花门处,得了消息便一左一右的上来搀扶。

等回了房,热水和热饭热菜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卫老太太洗了脸,觉得精神已经好了许多,笑着叹一声:“你们有心了。”

二夫人便摇头,真心实意的道:“娘才是真辛苦了,进宫可不是个轻省事儿,想必这一天都没能好好吃下东西,快用些饭菜再说罢?”

三夫人也连忙说是。

宫里头自然有宴席,可是那么许多人,又有诸多叩拜礼仪,等风一吹,东西早已经冷了,哪里还能吃得下去,偏偏又耗费心神,肯定不能好好吃东西。

卫老太太点头,领着卫安用过饭了,又净了手,换了衣裳梳洗过,才重新又回了东次间坐了,让二夫人三夫人也坐,道:“男人们恐怕要再晚些才回来了,你们不必等他们,待会儿便先各自休息罢。”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知道隆庆帝高兴,午宴完了还准备了晚宴,这一场必定要再晚一些的,便都答应了。

卫老太太这才点头,看向卫安:“你两个伯母都在,这事儿明天反正也要从别人嘴里听着,干脆咱们自己先说一说。安安,你使的什么法子?小皇子怎么肯亲近你?”

卫安知道她定然是要问的,便笑一笑:“也没什么,就是往手腕上涂了些香料。”

卫老太太很有些疑惑,可知道她的确是擅长此道的,便不再多说了,只是感叹一声:“你这个风头出的好,如今毕竟要靠着帝后,你能得他们喜欢,路就好走多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听了事情大概,看向卫安的目光便又不同。

待她更客气亲近了几分。

一路回去,蓝禾嘴角的笑意就没停过,围着卫安左看右看个不住。

她是卫安从卫老太太房里要来的,自来稳重,少有这样的时候,玉清便笑着骂她:“你作死啦?怎么这样瞧着姑娘?”

蓝禾便笑:“瞧一瞧姑娘是不是天仙下凡,怎的什么都能会呢?”

卫安的脚步便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