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心里都永远只看得到他们自己,一个个的自私无比。

她早知道了,所以她根本也没想着要靠彭家,她手里握着那么重要的东西,作为筹码,足够让她脱离这个牢狱之灾并且能惠及儿女了。

就算之前不行,现在也可以了。

二夫人嘴角挂着一抹讥诮的笑意看着大夫人,就如同是在看一个将死之人,眼里甚至还带着一点儿怜悯和高高在上。

大夫人被看的极为不舒服,二夫人的眼神让她如同芒刺在背,许久回不过神。

第491章 交换

郭子星的案子牵涉进了一个兵部侍郎,一个转运司副使,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

声势之大,连仙容县主这等已经闭门不出许多时日的人都听见了,不由怔忡的去问哥哥袁洪文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他长期在外头走,又最喜欢凑热闹,彭家和卫家出事,他心情肯定都是门清的。

袁洪文没空跟妹妹说这些,有些敷衍的嗯嗯哈哈了几句,便赶着出门去了,仙容县主立在廊下皱眉,吩咐人去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快便打听到了消息。

卫阳清是真的已经下狱了。

听说同案被捉拿的还有福建漳州知府和福建转运司副使。

云雀小心翼翼的看着仙容县主,生怕她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来-----自家县主哪哪儿都好,可不知为什么,就是最近实在沉不住气,尤其是在碰上那位寿宁郡主的事的时候。

之前卫家没出事,她尚且还有好几次想要想法子给寿宁郡主难堪,背后也没少在永和公主面前说卫安的坏话。

现在卫家出事了,她生怕自家县主会忍不住痛打落水狗。

要是换做从前,打了也就打了,做了也就做了,没什么好怕的,毕竟县主前头还有个李桂娘在挡着风头,有什么事撺掇李桂娘挡在前头去就好了。

可是自从李桂娘没了之后,可就没人能再帮县主当箭靶了,何况卫安又实在是个难对付的狠角色。

云雀自己也说不出来卫安到底哪里狠,可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跟卫安做对的,她就没见到过谁的下场好的,这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仙容县主果然翘起了嘴角。

不管怎么说,卫家出事,她总是高兴的。

她理了理衣裳,想了想便问:“听说彭家之前极力想求娶寿宁郡主,又快求娶成功了。可惜后来彭六公子偏偏出了那样的事…”

云雀陪笑着附和了一句。

彭六在外人看来还是极好的,毕竟家世不错自己又知道上进,在知道彭六求娶卫安之后,仙容县主还有些不大高兴。

后来彭家闹出那么多事,卫安的婚事吹了,彭六又成了再世陈世美一般的人物,仙容县主便又忍不住觉得卫安命好,避过了这门坏亲。

她现在说这样的话,云雀心里咯噔了一声。

仙容县主已经开口了:“之前彭家出了那样的事,固然是配不上寿宁,可是现在看来,这两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嘛。是门好亲事啊。”

云雀跟不上自家县主的思路,唯唯诺诺的笑着说她说的是。

现在还做什么亲事?卫家哪里有那个心情?

何况就算是卫家愿意,彭家的六公子如今也还在顺天府的监牢里关着呢,等这案子的文书手续都办下来,这位六公子还得流放几年。

仙容县主觉得这实在称得上是门天作之合的好亲事。-*她决意等母亲忙完了这阵子的事,便想法子让母亲答应促成这门好亲-----卫家会出事,卫家会倒霉,这些都不是紧要的。

紧要的是卫安如今毕竟挂着郑王女儿的名头,又还未及笄,就算是卫家出事,她也估计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至少性命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有些时候,留着性命比死了可要难受的多。

她弯了弯眼睛,终于放过了云雀,认真的绣起自己的嫁衣来。

除了她,彭大老爷倒是也这么想。

说不得到最后,彭采臣还是能把卫安娶回来呢。

那个老婆子不是嫌弃他们彭家吗?

不是不想嫁吗?

而且还想把他们彭家给置之死地。

可是现在看起来,倒霉的可不是他们彭家,而是卫家呢。

他惬意的喝了口茶,打算让人去打听打听消息,看看三司审案已经进展到了哪一步。

可是手里的杯子才放下没多久,他还没来得及吩咐管家出去,门就被噗通一声撞开了。

这声音

彭大老爷皱着眉头想要生气。

自从不断有坏消息闯入耳朵里之后,他一直都极为厌恶别人不经通传就闯进他的书房,毕竟之前几乎没一次这样不被通传闯进来之后,传来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他还没来得及生气,管家就苍白着脸色活像是死了一遍一样跪在了坚硬的地板上。

彭大老爷被惊了一跳,反应过来便又气又怒的呵斥道:“你干什么?!”

这么着急忙慌的,总觉得没有什么好事。

彭大老爷又气又怒,忍不住踹了他一脚:“腿断了吗?出了什么事了?!”

管家哭丧着脸不敢喊痛,紧张得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外头吵吵嚷嚷的厉害,彭大老爷不胜其烦,大踏步走到门前正要骂下人不懂规矩,心里正埋怨四夫人五夫人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竟然连个后宅的琐事都管不好,就看见了腰挎绣春刀,身穿飞鱼服的林三少领着锦衣卫门鱼贯而入。

他一下子愣住了。

锦衣卫这帮人跟之前上门的王推官门可是截然不同的意味,他们这群人可是不知不扣的杀人,去了谁家谁家就要倒霉。

彭大老爷心里咯噔跳了一声,半响才勉强回过了神上前一步打算硬着头皮跟林三少寒暄一句。

林三少却还跟从前一样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冷冷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的朝他看过来:“彭员外,劳烦您跟我们走一趟了。”

他语气平板的道:“奉钱士云大人旨意,彭德事涉勾结倭寇,陷害忠良,着押回大理寺受审。”

他说着,看着面无人色的彭大老爷一眼,还好心的补充了一句:“二老爷也有份的,不知二老爷如今在不在家?”

也省的多走一趟了。

彭大老爷完全听不出这话里的讽刺,他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叫做事涉陷害忠良勾结倭寇?!

他怎么有些听不懂了?

是说这回郭子星的案子吗?

只有郭子星的案子最近跟勾结倭寇有关,为了逼真些,他们还专程找了海贼,收买了几个东瀛人,让他们指证卫阳清的。

可是怎么会是郭子星的案子呢?!

第492章 落幕

锦衣卫向来是不爱跟人讲道理的。

尤其是林三少,他炙手可热,最近还越发得隆庆帝的器重。

彭大老爷肩头耸动,在林三少面无表情的注视下,竟出了一身的冷汗,只觉得身体越来越凉,一时之间反抗都忘了,直到脖子一凉,绣春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才惊愕的回了神。

彭家当天就被抄了家。

锦衣卫办事干脆利落,进进出出来来回回几趟,彭家的女眷便被送去了刑部,男丁都被关进了大理寺候审。

彭大老爷脖子上带着厚重的镣铐冻得瑟瑟发抖-----刚刚一路坐着囚车过来,他已经被风吹的脸都冻青了。

可是他哆嗦了一阵子之后便立即反应过来,喝止了喊个不住的四老爷和五老爷,力持镇定的回头去问二老爷:“怎么回事?!”

二老爷是直接从户部里头被架出来的,身上还穿着官服,只是头上的帽子被摘了,显得有些披头散发很是狼藉,见大老爷问,才有些麻木的转了转自己的脖子,摇了摇头。

锦衣卫捉人哪里还会跟你说缘由?

倒是当时锦衣卫去户部要人,须得经过户部尚书黄远峰,黄远峰碍于交情过问了一声,他才知道锦衣卫抓他是因为彭家牵扯进了郭子星的案子里。

一说郭子星,他就明白了。

他摇完了头,反应过来,就跟彭大老爷说:“大哥,锦衣卫亲自抓人,听说稍后还有钱阁老亲自审案,想必是郭子星的案子了。”

果然是郭子星。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可是当事实真的摆在眼前的时候,大老爷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他心里登时灰了一片。

什么卫家什么卫阳清死不死,现在全顾不上了,只是惊愕的问:“怎么会呢?”

一切都准备好了啊。

他们怎么会被牵扯进来?!

彭大老爷想不通,想不通,而头上又有一把刀随时会砍下来砍断脖子的感觉实在是太难以忍受了,他急躁不安的来回踱步,急切的开始想着各种可能性和对策。

可容不得他再思索各种应对的策略,他很快便被第一次提审了。

主审是钱士云,陪审的阵仗也不小,大理寺寺丞和都察院的陈御史…

最重要的听审的竟是郑王!

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事实上也不用他说什么话-----他跟二老爷一被押到堂上,把主审陪审门都看了一遍意图打听些什么出来,之后便看见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熟人-----彭二夫人的娘家兄长,董大。

彭大老爷神情有些僵硬,跟彭二老爷对视了一眼,心里有些疑虑。

难不成不是陷害卫阳清的事发了,而是别的事?

否则为什么会是董大在这里?

直到郭子星也被押上堂,冲他们狠狠吐了一口唾沫,他们才反应过来,当真是事关之前他们陷害卫阳清的案子。

他们俩还来不及反应,董大便颤颤巍巍的先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头,而后递上了一叠厚厚的信,带着颤音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指着彭大老爷和彭二老爷道:“他们两个丧心病狂,自己勾结易家等人贩卖朝廷兵器,借着武库司和户部职位的便利,中饱私囊,损公肥私…不仅如此,等出了浙江之事以后,竟还妄图把责任都推在郭大人一人身上,郭大人上京来分明是告状的,可是却成了阶下囚…”

彭大老爷终于反应过来,震惊的看了董大一眼,就忙着喊冤枉。

一边喊冤枉,可是他心里却从未如此慌张过------这些事情原本都该是绝密!除了他跟弟弟,还有刘必平…

不,甚至刘必平也不知道他要陷害卫家的事。

这个局他做的原本天衣无缝的,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他想不通,可是有一点他却是无比知道的,那就是这件事不管怎么样,董大都没有知道的道理。

可现在董大竟然知道了…

他下意识的去看彭二老爷,目光有些凶狠和戾气-----难不成是弟弟一时不慎,说漏了什么东西?

否则董大根本就是个连边都挨不上的人!他哪里来的资格出来!

钱士云不紧不慢的看了他一眼,面上一片冷然:“彭大人不必过分慌张,是不是冤枉,审一审,就知道了。”

彭德眼前一黑。

郑王也紧跟着笑了一声,手指上带着的扳指在灯光照耀下还散发着幽幽的光,他看了彭德一眼才去看董大:“三司的大人们为了这桩案子已经忙活了将近两个月,皇兄时常斥责他们不上心,案子始终毫无进展。如今既然有董大人来主动说要作证,总得认真听上一听,是不是真的,就跟钱大人说的一样,审一审就知道了。”

他脸上带笑,目光里却半点儿笑意也没有的看着彭德的眼睛,冷冷的道:“彭大人,你不如先听听董大人怎么说,有钱大人他们在,怎么会冤枉了你?”

彭德跟彭怀二人面面相觑,都看见了对方眼里自己惨白的面容。

是董大主动投案告发?!

他要告什么?!

董大并不看他们,继续之前被打断的话:“郭大人根本没有勾结定北侯,所谓的二人来往的书信也都是伪造的-----范大人呈上来的账册和书信,都是假的。”

陈御史看了案上呈上来的书信,便把书信移交给了钱阁老,皱着眉头问:“你怎么知道是范大人呈上来的罪证?是哪个范大人?”

董大竟然是真的知道!

他连范世琦都知道!

彭德惊恐的直起脖子来,脑子一时混沌一片。

董大就斩钉截铁的冷笑了一声:“是知县范世琦!也是他之前写了折子参奏的郭大人!”

钱士云不着痕迹的合拢了手里的信,淡淡的问:“你又是如何得知的这一点?这么机密的事,难不成他们会四处去说?”

三司审案可是只对内阁和隆庆帝禀报进度,外头对这些东西,原本应该是一无所知的。

尤其范世琦写密折的这一点,应当只有隆庆帝和内阁的几人才知道。

可现在,董大竟然知道了。

第493章 震怒

钱士云不动声色的话里又充满了杀机,一个回答不甚就要牵连出一大群人。

郑王静静的注视着董大,目光始终镇静。

董大觉得膝盖已经没了知觉了,头上的冷汗也一连串的从额际滚落下来,趴伏在地上极力才稳定住了情绪,忽然指着彭大老爷和彭二老爷,声音尖锐的喊了一声:“都是他们,都是他们做的!”

钱士云皱了皱眉头。

陈御史也跟大理寺寺丞对望了一眼,呵斥了董大一声:“慢慢说!说清楚!”

彭德险些被他这一声断喝给惊掉了魂,勉强才压住了喉咙里泛起的那股欲要作呕的恶心,惶惶然撇清道:“我不知道你说什么!”

董大义愤填膺,冷哼了一声:“你不知道?1就是你这个阴险小人!”

他说完了这句话,就撇开脸不再去看彭德,对着堂上坐着的几个人磕了个头,流利的把话说清楚了:“大人,事情是这样的…彭家早就已经跟倭寇和易家勾结,私底下把好的兵器贩卖给倭寇和海寇,高价卖出去,再偷工减料,以残次品敷衍沿海的将士们…就是因为如此,所以郭大人才会阴沟里翻船,跟倭寇一战大败,折损了三千好儿郎…”

郭子星目眦欲裂的看着彭德和彭怀,垂在双侧的手已经握的咯咯作响。

董大就冷然道:“而后出了这事以后,朝廷震怒,浙江的百姓们也民怨四起,所以朝廷便下决心要追究。彭德和彭怀两个人便想了个对策,干脆诬陷郭大人通敌,意图把这件事遮掩过去。”

“可是谁知道后来彭家想要求娶定北侯的掌珠寿宁郡主不成,又有陶氏之类的丑事流出,不胜其烦,对卫家有极大的怨忿。偏那时郭大人又在狱中写了血书以证清白…圣上震怒,三司重新会审,因此彭家怕事情败露,又恨卫家,定北侯又是兵部的侍郎,因此便想着将此事嫁祸于定北侯身上…”

“意图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让定北侯替他们顶罪。”

彭二老爷不知如何应对,一时懵了。

董大所说的句句都是真的!

彭大老爷倒是迅速反应过来,指着董大大骂:“你胡说!你胡说!这一切都是你信口开河!”

他拱了拱手,诚恳之极的看着钱士云和陈御史,极力的忽略了郑王:“禀大人,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是他信口开河!臣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我跟卫家无冤无仇,怎么能说得上我恨卫家?”彭大老爷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道:“我儿子的确是没有求娶成寿宁郡主,可是说到底那是我们彭家自己无福消受,我儿子他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我自己更是无颜面对卫家,对卫家已经是愧疚至极。说什么我对为佳恨之入骨,这岂不是无稽之谈?!”

董大反唇相讥:“你睁着眼说瞎话!当初婚事不成,大家都知道你曾今还上卫家挑衅过,说什么愧疚?何况我这一切都是有证据的!”

他终于说到了重点。

彭大老爷虽然心虚可是还是记得自己跟弟弟筹谋算得上是谨慎,便冷笑了一声:“既然有证据,就比诶只是空口白牙的说人栽赃陷害,拿出你所谓的证据来!”

钱士云挑了挑眉,不理会他们之间已经剑拔弩张的气氛,将之前陈御史拿出来的那一叠子信拿在手上朝底下摇了摇,问:“你说的证据,就是指的这个?”

董大大声的应了一声是,又道:“这是盖了彭怀私章的密信,信是写给福建转运司使易容的,这封信一共有两份,都刻了他的私章。”

董大顿了顿,看彭怀和彭德一脸的不可置信,冷然道:“其中一封是彭怀的亲笔信,另一封是我妹妹,也就是曾经的彭二夫人临摹的,并且偷了彭二老爷的私章印了送了出去,到了易容手里。现在我呈给大人您的,就是彭怀的亲笔信,临摹的跟亲笔的到底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大人您可以仔细的验一验,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二夫人!

果然是二夫人!

彭大老爷瞪了大老爷一眼,心里直想骂娘。

真是出了内鬼了。

这内鬼竟然还是老二的枕边人!

他之前还怀疑是老二做了什么被董大知道了现在看来他猜的也不算错-----这不就是二夫人知道了吗?

二老爷也震惊无比,一时之间很难接受,他不能接受的是二夫人竟然会告发他!

他们毕竟这么多年的夫妻了啊1

他也是真心实意的把二夫人当妻子的,就算是因为他让二夫人替大嫂背个黑锅,可是这难道是什么大错吗?!

他大哥大嫂也的确都不容易,为了维持这个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而且没了大嫂,家里就乱了,且名声上也跟二夫人犯了事不能同日而语。

他自己觉得自己没什么做错的地方。

可是二夫人竟然妇人之见,因为这件事就做出这种事情来。

他们兄弟俩一致觉得二夫人的报复和愤怒来的不可理喻又不可思议。

二老爷愤愤不平的冷笑:“原来如此!”

他愤慨的看着董大道:“这样的话你竟然也信!有清是因为跟我闹了别扭,所以才这样对我,她肯定是一时气急了所以才做出这么没有分寸的事来。”

言下之意二夫人是个疯妇,因为夫妻龃龉就陷害丈夫。

董大被骂的瞠目结舌,心里对二老爷这个昔日的妹夫又多了一层认知,遮掩不住鄙夷的笑了:“这话说的可真是…二老爷也说她是您的妻子了,如果只是闹别扭,有什么被扭会让一个妻子无中生有的置丈夫于死地呢?何况她只是一个后宅妇人,您说她能编的出来这么一个故事?您是不是也太高看她,也太小看在座的各位大人们了?!”

陈御史咳嗽了一声。

钱士云便眯着眼睛,手指敲在桌面上去问郑王的意见。

郑王看着恼羞成怒的彭德和惶恐不安的彭怀,轻声笑了:“问一问嘛,问一问就都清楚了。”

第494章 证据

郑王最近可是隆庆帝身边的红人。

这么大的事,事关卫家,可是隆庆帝却还是让他来监审了,可以看出他最近在隆庆帝身边的地位早已经今非昔比。

就算是钱士云是以忠心和古板著称的呢,也对他多了几分小心,何况是大理寺寺丞。

大理寺寺丞一听便知道他的意思,温和的冲董大道:“听见王爷说的了吗?在公堂之上,咱们还是不要打嘴仗了,有什么说什么嘛。你既然指证他们栽赃陷害,那就拿出证据来嘛。”

郑王笑而不语。

董大便连忙点头:“有的有的,有证据的!”

他说着,抬头看了一眼钱士云:“阁老面前的那封信就是证据,另外还有证据的!”

他说:“易家跟彭家往来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为了拉拢易家,彭家还把女儿嫁了过去…”

他说着就有些哽咽起来:“说来说去,这家人就不是人!一个个的都是畜生,畜生都比他们的心要热!嫁过去的那个女儿是我妹妹的女儿,在彭家行四的,嫁过去了才小半年,已经瘦的不成人形,易家就那么一根宝贝读秒,宠着纵着,恨不得天上的星星都给他摘下来。吃喝嫖赌无一不精,还把青楼女史带回家,害的我那外甥女小月了…”

他说着,愤恨不平的朝彭德和彭怀呸了一口,努力的拉回正题:“因为这个,我妹妹很是生气。后来我外甥女让人回家求救,彭家竟也不肯管她!我妹妹急了,去逼问彭二老爷,才知道原来彭家有求于易家,所以不敢惹怒他们。”

“你胡说!”彭德右眼皮跳的厉害,一蹦三尺高。

钱士云咳嗽了一声,不悦的看着他:“彭大人,还没问您话呢,不如您让他先说完再说?”

这是警告,不是问他的意思。

彭大老爷惶惶不安的闭上了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董家哪里有这个能耐?

二夫人也不可能知道这么多啊,董大说的那些,都是他跟二老爷说过的话…

何况董大根本也不是那么心疼妹妹的人,说他是因为替二夫人打抱不平所以才来告发他们,他真是要笑掉了大牙了…

钱士云清了请嗓子,委婉的提示董大不许再出言不逊,毕竟彭家可还有彭德妃和临江王的侧妃呢,把他们也一同骂进去可不大好。

董大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委委屈屈的又道::“我妹妹又气又急,不知如何是好,便自己派了几个人过去,打算实在不行,便接我那外甥女回家住一段日子,可是谁知道,易家竟死活不肯放人,后来我那外甥女偷偷的让心腹嬷嬷回来告诉我妹妹,说是她丈夫告诉她,易家可在给彭家办天大的事,彭家是不敢得罪他们家的,让她死了心。”

董大叹了口气:“我妹妹琢磨不出来到底是什么事,便去找彭二老爷,谁知偷听到彭二老爷正跟易家来的人吩咐事情,才知道竟然就是吩咐易家做假证据污蔑定远侯…”

前因后果终于说清楚了。

钱士云耐心的嗯了一声,看了看似乎也在认真听的郑王,示意董大接着说。

董大便又说了一遍二夫人是如何拿到的信,又是如何想要遮掩,可是却被大夫人和大老爷和二老爷推出来当替死鬼的事。

他愤愤不平的道:“这哪里是人干的事?!彭采臣自己不学好,彭大夫人自己为老不尊,做下这等造孽的事来,可是他们竟然还想让我妹妹出来顶罪!真是丧尽天良!”

董大说着好像就要哭了:“我妹妹受尽了委屈,不想再随他们的心意,在顺天府就不肯认罪,也让二老爷和大老爷不要陷害无辜和忠良,可是他们听不进去…”

情绪倒是很到位。

钱士云惯常眯着眼睛端详着他,意味不明的嗯了一声,

大理寺寺丞皱着眉头发问:“所以你便来告官?”

“我妹妹也是在顺天府大牢里听说了定远侯被抓的事,所以才知道他们竟真的不管报应去做了这样的事,她忍无可忍,也不忍心看人家再经历一次冤枉,便让我来告官…”董大说的真心实意,又是一副老实憨厚的模样:“我妹妹说,郭大人为国为民,杀倭寇保百姓,实在不该受到如此奇冤…”

钱士云便露出赞赏来。

倒是好见识啊。

郭子星也有所触动,一个内宅妇人尚且如此明事理知黑白,可笑彭家男人们竟是如此丧德败行之辈!

董大擦了眼泪,抬起头来,字字铿锵:“今日微臣所说,无一字假话!彭家跟易家勾结,有书信韦正,造假账簿,有我外甥女从易家搜集的证据,易家本身有密库,藏着这些年贪赃所得,还有范世琦,彭家亦有女儿嫁给了他…大人们尽可去查,便知道我并无虚言!”

彭大老爷颤抖着嘴唇,已经被董大这些话惊得慌了手脚。

他是真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董大已经把话都说光了,话说的这么漂亮,真假掺半的说,让人难以去捉他的漏洞。

他已经把话说到了这里,他们连辩解都没法儿再辩解了!

大理寺寺丞接过了旁边文书做的记录,给钱士云和陈御史看过了,又呈给郑王看,见他们都点了头,才拿下去让董大签字画押。

签字画押之后,便该按照董大提供的证据去找线索了。

然后再分别提审彭大老爷和彭二老爷,还有易家的人。

钱士云最后看了呆若木鸡的彭大老爷和彭二老爷一眼,似笑非笑的弯了弯唇,让人把他们都押下去。

而后才朝郑王行了个礼:“圣上还在宫里等着呢,劳烦王爷一同进宫禀一禀圣上。”

这事儿毕竟牵扯了彭德妃的娘家,彭德妃的儿子又很有可能是下一任皇帝,没人想只当一朝的官,毕竟他可是史上最年轻入阁的臣子,何况他还有子子孙孙们呢。

郑王便笑着站了起来,毫不推拒:“好啊,正有此意呢。”

钱阁老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第495章 圣裁

隆庆帝仔细听了钱阁老的回报,神情不辨的坐在书桌后头,隔着屏风看着外头隐约瞧得见影子的水仙花,垂头看着自己手里的信,半响才问:“是彭家二夫人闹出来的?”

钱士云恭敬的应了一声是。

跟皇帝对话总是格外需要提起精神来的,毕竟一不小心就要出事。

钱士云虽然是阁老里头年纪最轻的,可是却是最谨慎的,说话做事从来不多一句多一步。

隆庆帝把信放在一边,目光放在进来之后便一言不发的郑王身上,问他:“你怎么看?”

郑王摸了摸下巴,有些无奈的笑着摊手:“皇兄这可把我给问着了,我怎么知道?不过…”他笑的有些没心没肺:“不过我看卫家那个老五不大像是做的出来这种事的人。”

他说完了,又扑哧一声笑了:“不过也说不定,有句话不是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嘛。”

隆庆帝皱着眉头呵斥了他一声:“胡闹!”又摇头叹气:“现在连你的侄子们也都开始学着要办差事了,你怎么还是这副荒唐的样子?卫家怎么说也是你的半个姻亲,寿宁更是卫老太太一手养大,朕说了多少遍了,不许你对卫老太太不恭敬!”

郑王待卫家的态度实在是有些太敷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