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结果的这三天,崔凝还是每日去上学。

其他几个人知道她考了女官之后纷纷感叹,坚定要考女官的人不敢行动,反倒是她这个一直犹豫的人直接跑去考了。

女官的考试通过率很高,但其实三省六部对女官的需求并不多,很多通过考试的人一直都在等候任用,可是有人等一辈子都不会有结果。

大唐兴办女学才是近十年内的事情,多数的女子还是通过家里请先生或者族学进行学习,而且她们着重学的是持家,因此学识方面比起男人会逊色很多,毕竟如女帝以及上官婉儿那样的女人是少数。朝廷允许女子做官,可是那么多十年寒窗的男人都用不完,又怎么会启用女子?

大家都知道女帝挺看重有才华的女子,因此各个官衙会象征性的腾出几个不大重要的官职留给女子,能占上这些位置的人,不是出身权势之家就是家财万贯。

三日之后,正是沐休,崔凝本想亲自去看榜,却被凌氏按在家里,命小厮过去看了回来禀报。

女官考试不会敲锣打鼓的各家传递消息,只有以后被任命官职的时候,才会有人前来报信。

隔了约莫有小半个时辰,小厮满脸喜色的跑过来报信,“咱家二娘子考了个榜首呢!”

凌氏更多的是惊讶,她完全没有想过崔凝能通过考试,更何况是榜首!她顿了一下,问道,“一共多少人?通过了多少?”

“一共十五人,通过十人!”小厮道。

“啧,这考试…”他撇撇嘴,说了一半的话,比平时说全句还欠揍。

崔凝很惊喜,她觉得自己释义写的不好,最多能勉强通过,没想到居然考了个榜首,虽然只有十五个人过了十人,但是第一名还是很了不起啊?

“这回我妥妥的要当上女官了。”崔凝扬着脑袋,骄傲道,“祖父答应给我走人情了。”

我的天爷,可要点脸吧!崔况实在懒得说她,这种事情有什么值得骄傲?

倒是凌氏有些讶异,她还算知道父亲的性子,一般他做出的决定是不肯改的驴脾气,要不然也不会和母亲闹成那样,听说先前还口口声声说除了考三省、兵部、礼部之外,他绝对不会帮忙,怎么扭头就食言呢?

第八十二章 走马上任

不过不管怎样,崔凝考了监察司,又是出身清河崔氏,再加上崔玄碧帮忙打点一二,进监察司是肯定没有问题了。

崔凝很高兴,心里明白,她的第一步走的如此顺利全部都要归功于清河崔氏,如果不是有这个庞大家族背后撑腰,别说走后门了,她连补习、上学或许都很困难,甚至都没有机会认识对她帮助良多的魏潜。

经历这件事情之后,崔凝暗暗决定必须要用力抱紧崔氏这条粗壮的大腿,同时,也更应该认真的做好自己,做好一名崔氏女,哪怕不能给崔氏增光添彩,也绝不能拖后腿。

三个月后,监察司派人来通知授予崔凝九品监察典书的职位,随行还带了一个裁缝,为她量身制作官服。

之后崔凝便从悬山书院退学,成了大唐史上年纪最小的女官。

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之声,御史台也过问了一回,监察司一句都没有辩驳,直接把崔凝的考卷直接呈到了御案之上。

且不说内容写的如何,崔凝的字便有自己的风格,清秀中透出刚劲,刚劲之中又显出潇洒,因常年习武的原因,腕力足够,颇有几分力透纸背之感,倘若在字上下工夫,假以时日定能有大成就。

女帝一见便很是喜欢,还曾私下问过上官婉儿:如此天资,若小小年纪便休学做官是否会偃苗助长?

上官婉儿道:臣私以为,真正有天资的人不论身处何处都不会被扼杀,天资不难求,心性才难求。

她的意思是,倘若崔凝只是天资聪颖。而心性不佳,就算因此走了下坡路也不足以惋惜,毕竟这天下有才华的人一抓一大把。

女帝道:上官如是。

上官婉儿很小的时候就遭遇家破人亡,沦落为奴,真正的没怎么上过学,但如今天下多少女子不如她?所以对于有志气的人来说,上学不上学根本不是个事儿。

艰苦的环境更能促进有些人的成长。这就是上官婉儿所谓的心性。

如今大唐不乏有才的女子。可是她们被小心呵护培养,最终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才倒是真的有才。然而一入官场就无法胜任重要官职。

女帝日理万机,此事只不过是小小插曲,如果世家出身的人不是特别有能力,她更愿意选择出身一般的人重用。于是很快将此事抛开。

崔凝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满朝文武那边露了脸,领了官服之后。欢欢喜喜去监察司报道了。

这一次,崔凝才真正看到监察司的全貌,楼台亭阁,花草扶疏。乍一看还以为是误入了谁家花园。

她跟着接引的女官先去掌令那里,然后再去见典书令领差事,之后再见过诸位同僚。

崔凝听到“掌令”。心里便猜测莫不是那日的考官赵凭?

女官停在一间屋子的外面,“掌令。崔典书到了。”

“进来。”

崔凝一听声音,便知道自己果然猜中,待进屋一看,就瞅到了那张“别人都欠我钱”的脸。

“凝见过掌令大人。”崔凝施礼。

“都做官了,不会取个字吗?”赵凭脾气又上来了,烦呼呼的道,“坐吧坐吧。”

崔凝对他的脾气恍如不见,淡定的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坐下。

“你知道典书该做些什么吗?”赵凭问。

崔凝心想,如果直接说不知道,估计又得无缘无故的遭到奚落,“心里大概有数,但详情还得劳大人赐教。”

“嗯。”赵凭这才稍见满意的点头,“监察司每日会有各种文书往来,监察典书负责将这些文书抄成多份,分发到监察司各部手中。看似简单,可是这些文书都十分重要,绝对不能有任何差池!”

“是。”崔凝道。

“没有问题就退下吧。”赵凭道。

崔凝微微张嘴,但见他满面阴云的样子,好像只要她说有问题就要爆发似的,只好道,“哦,那我告退了。”

“要说下官告退!明白吗!”赵凭吼道。

说就说,吼什么呀,吓人一跳!

崔凝不知道这个有什么好发飙的,但不愿意同他对着干,态度良好的施礼,“多谢大人赐教,下官告退。”

赵凭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有点憋得慌,奈何崔凝已经飞快的退了出去。

离掌令的屋子远了些,那接引的女官才微微松了口气,放松的问崔凝,“没吓到你吧?”

这女官就是崔净口中那种二十好几还没嫁出去的类型,五官端正,却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但一身的气韵与呆在宅院里的女子到底是不一样。

“没有,上次考试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一回了呢。”崔凝笑答。

女官亦笑道,“你还是头一个不怕他的。哦,对了,忘了自我介绍,我姓扈,名童,字纯之,也是九品典书,你唤我纯之便是。”

崔凝从善如流,“我还没有字呢,纯之先唤我阿凝吧。”

“好。”扈童笑了笑,与她说了一些情况,“典令平时与咱们在一处办公务,脾气好的很,对女官很纵容。”

接着她前后看了一眼,见没有人才又压低声音道,“不过典令没什么担当,有了差错只管往咱们身上推,所以千万别指望他能替你说话。”

“多谢纯之提点。”崔凝忙道谢,心里很明白,扈童头一天就愿意如此提点她,多半是因为清河崔氏的缘故。

扈童道,“阿凝不必客气,同僚理应互相照应。”

到了一座假山前面,便听见那边有女子与男子说笑的声音传来。

扈童咳了两声。

声音戛然而止。

“典令,崔典书到了。”扈童道。

“快过来吧。”一个温和的男声隔着假山传过来。

崔凝随着扈童绕过假山,就看见有三女一男围坐于一张石桌前,桌子上还摆放着茶水,四人都穿着青色官服,其中还有那日警告她离魏潜远点的美貌女官,而唯一的男子是个胖胖的中年人,皮肤白皙,留着一小撮稀稀拉拉的胡子,眼睛一笑就眯成一条缝隙弯起来,看上去就不是个坏脾气。

“见过典令。”崔凝施礼。

第八十三章 蓝颜祸水

第八十三章

“不必多礼。”典令看了身边一名女官一眼,“玉平,你给新来的崔典书让个座吧,我有事情与她说。”

“多谢典令好意。”崔凝立刻道,“不过各位都比我资历深,没有给我让座的道理,我站着听典令说话便好。”

“呵呵,果然不愧是崔氏,有气度。”典令没有继续坐着,站起来道,“走吧,随我进屋里说。”

崔凝冲石桌三位女官拱拱手,抬脚随典令离开。

原来崔凝所在的衙门叫掌书处,赵凭的官职全程是监察司掌书令,他手下一共有两名典书令,也称之为典令,而每名典令手下又有五名典书。

整个监察司的公文往来都要经过掌书处,崔凝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担一部分文书的抄写与分发。

领职之后,在不怎么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五名典书做了自我介绍。

除了之前已经认识的扈童之外,其他三人分别叫冉欣、乔叶儿、宛卿。那个喜欢魏潜的貌美女官就是宛卿。

宛氏虽不是世家,却也是西北大族,祖上是商贾,因他们专门为朝廷供应战马,因而被封了官职爵位,俨然是大唐新贵。

崔凝从扈童那里得知宛卿这些背景,便知晓为什么她这般硬气敢哪鼻孔冲着清河崔氏的人了。

并不是谁都能养好战马,这也是这么多年没有人能动宛氏的原因,崔氏势力再大也有奈何不了的事情。况且就算有实力摧毁宛氏,崔氏也绝对不会为了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拿国家命脉开玩笑。

负责崔凝的典令名叫卢续,如扈童所言,脾气温和。安排得当,崔凝第一日任职,他并没有一下子给太多活,只发了两份简短的文书给她,让她各抄三份,交给三名监察使,让她先适应一下。

之后又说了好些鼓励的话。崔凝觉得他为人不错。

崔凝认认真真的抄写好。又四处打听了三位监察使所在位置,抱着文书一路问了过去。

合欢案三司会审,监察司想派魏潜过去。但碍于他官职不够,便以他在江南立了大功为由,直接擢升为正六品监察佐令,如今手下管着好些人。

因为监察司的主官也不过是正四品。这正六品的官职在这里已经是极高的官了。

崔凝送的文书正是给魏潜的下属。

敲门进屋之后,崔凝便一眼看见了坐在主位方向的魏潜。他正低着头看一份文书,宛卿脸颊绯红的站在他身旁。

屋里有监察使接过崔凝手里的文书,随口问了一句,“以前没见过你。”

“回大人。下官是新来的典书,姓崔。”崔凝答道。

此话一出,满屋子人唰唰抬起头来。

崔凝只觉得他们一个个眼睛发亮,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心里颇有些慎得慌。

旁观众人均想,这卢续真真是会顺应人心。如今满监察司的人都在伸长脖子看魏潜与崔凝的后续,他这就给送上来了,而且还奉送了一个痴恋魏潜的宛卿,这安排,简直不能更精彩。

在众目睽睽之下,魏潜也抬起了头,看了崔凝一眼,微微颌首,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也没有说一个字。

宛卿略略放心,其他人都纷纷看向崔凝,希望能从她面上窥得一丝端倪,谁料,崔凝脸上还是毫无破绽的微笑,待确认文书都已经分别交送到那三位监察使的手里便直接告辞了。

如此热闹的安排,怎么能这般静静散场?这不应该,太让人失望了!

“这崔典书的字当真俊秀!”一名监察使赞叹道,也不知是真的欣赏,还是不甘心没看见半点热闹。

另两人也随之附和,“果然不错。”

其他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凑过来观看,一时间赞叹声连绵不绝。

宛卿心头堵了一口气,她就不相信那字能好到哪里去!一帮爷们跟坊间妇人似的,可恶!

她略微缓了心情,声音低柔,“魏佐令,可有问题?”

魏潜似乎才发现她没有走,提笔改动了几处,“抄好令人送去刑部。”

“是。”宛卿接过文书,退了出来。

走在廊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平时魏潜办事飞快,这区区几处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便能挑出来,她每次都恨不得要他慢一点再慢一点,可是今天却用了这么久!

宛卿心底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最后糅成了委屈和不甘。

自从三年前,她在街上见过魏潜一回便沦陷了,苦恋他这么久,也是为了魏潜才托了好些关系进监察司,只要有机会就去接近他,可是丝毫不见成效。她自小被娇养长大,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宛卿也不能够接受,自己要哪儿有哪儿,竟然能被区区一个黄毛丫头比下去!

她恨恨的想着,巧了,正撞上从另外一间屋里出来的崔凝,“崔典书。”

“宛典书有事?”崔凝不大愿意与她多说话,这姑娘在她面前就像一根尖利的刺,让她哪儿都不舒服。

“我想请教崔典书,是如何答上监察司考卷?”宛卿冷笑道,“据我说知,这次的题目可不简单,你与魏佐令相识,恐怕让人误会。”

“哦,可能是各人聪明程度不一样吧,我觉得挺简单。”崔凝想起崔况那傲娇的语气,不由自主的就说出来这一番话,“至于我与魏佐令的关系,嗯,你是怀疑我,还是怀疑他?”

倘若魏潜故意透露考试内容,是要被处罚的,宛卿自然不敢往他头上扣屎盆子,“魏佐令为人正直,众所周知,却就怕有些小人窃取他的断案的法子。”

崔凝笑道,“哈。若是我有本事从魏佐令那里窃取断案法子,就凭着这份智慧,监察司也该录用我,宛典书说是吗?”

崔凝不愿意与她继续纠缠下去,不容她说话,直接道,“要说聪明。我自不敢说数一数二。咱们是怎么进监察司,心中各自有数,五十步一百步罢了。你若是有心思不如往别处使使,说不定东边不亮西边亮呢。宛典书没有旁的事,我就走了。”

崔凝拱手,从她身边走过去。

不妨被她一把抓住肩头。“牙尖嘴利。”

宛卿比崔凝高了大半头,垂眼冷冷看着她。手上的力道大的像是要捏碎她的肩膀。

宛卿家里世代养马,马背上长大的姑娘,力气比一般女子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