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抱歉地说:“我家人比较吵。”一晚上陆则不是被他妈逮着说话,就是被弟弟家的几个孩子围着闹,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李医生觉得自己肯定受不了。

陆则倒是不介意,说道:“挺好的,热闹。”

李医生不再多说。

与此同时,今天下午镇医院发生的“黑道大佬现身”事件也在网上慢慢发酵。

网上有不少人开始借机黑陆则——

“现在不是在打黑吗?这些人一看就不是善茬,怎么被放进医院的?”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看看那纹身,可怕!”

“我就觉得这个陆医生红得莫名其妙,果然背后有人啊!”

“呵呵,建议到淘宝搜索一下他的名字,都开始接商业代言了,前面就是故意炒作吧!现在真是什么人都敢搞营销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这章用芍药甘草汤是瞎掰的,它莫得减肥之类的功效,大家不要乱喝!之所以用它,是因为,它名字好听!(理直气壮

第十七章 马上下单,马上种树

突然爆红伴随而来的往往是骂和黑, 这是任何领域都没法避免的事。

周二这晚算是长假的开端, 各行各业基本都已经一脚迈入休假状态,网上的闲人自然也特别。

这一波黑时间掐得很准,挑了人最多的九点多爆发,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些黑料有视频有照片, 黑背心肌肉男踩人视频是真的, 陆则给旅行社冠名代言也是真的, 样样都是真凭实据, 让平时给陆则摇旗啦喊大喊陆医生666的人瞬间哑火。

陆则的粉丝其实不是什么真心实意的粉,大部分都只是凑热闹的颜粉,比较真情实感的可能是那些从入学第一天就不断从各个老师口里听到陆则名字的师弟师妹们。

当然, 还是有粉丝站出来替陆则反驳——

“纹身怎么了?你们没看到是那个男的先向护士小姐姐动手的吗?

“人家这是见义勇为吧?有纹身难道就不能见义勇为?”

“商业代言又不犯法, 小陆医生宣传假药了吗?”

“对啊, 怎么就不许小陆医生接个商业代言了?医生也是人!”

“我看有的人是酸了, 羡慕我们小陆医生可以不花钱上热搜!”

粉黑腥风血雨的撕了一轮,又把黑背心肌肉男医院打人的视频送上了热搜。

旅行社那边最先发现这件事,导游小姐姐赶紧紧急联系陆则:“陆医生, 你上网了吗?”

陆则刚到宿舍,哪有机会上网?

陆则说:“没有,刚出去了。”陆则边说边点开社交软件, 上面已经有不少人给他发来链接和截图。他随意扫过去,发现网上有不少人在猜测他有黑道背景。

陆则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他有个学期去蹭过新闻课,课上老师展示过不少新闻表现手法,同样一个场景, 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手法,可以表现成完全不同的内容,让观众看到你希望他们看到的一面。

这种“技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发泛滥。

如果让陆则来处理医院打人这段录像,他可以处理成好几个版本:一、看了会让人憎恶那个暴起打人的暴躁家属的;二、看了会让人觉得李医生弟弟蓄意逞凶的;三、还可以分批放出让舆论一转再转、变得一波三折。

总之,引导人想偏并不难。

陆则打开微博看了眼,掠过一些饱含恶意的留言,随意地把有意义的留言看完了,对电话另一边的导游小姐姐说:“你们不发个广告吗?”

导游小姐姐:“?”

陆则说:“你看,卖纹身贴的带话题打广告了。”他又往下翻了翻,继续补充,“卖黑背心的也带话题打广告了。”

导游小姐姐:“………………”

导游小姐姐不信邪地戳开热搜话题一看,果然在靠前的地方找到了卖纹身贴和卖黑背心的小广告——

“同款纹身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嘞!戳进来看一看,先领红包再下单,省钱!买家秀见下图!”

“同款黑背心,尽显你的健美肌肉!买家秀见视频,看看这肩膀,这胸肌,荷尔蒙爆表!买二送一,下单两件发三件,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这还是其中两家,往下拉还有更多同款广告出现。

粉丝们一开始还有些发愣,不太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等戳进链接和视频里的黑背心肌肉男一对比,明白了,果然是同款纹身贴!

那张牙舞爪的青龙纹身,贴的!

那面目狰狞的朱雀纹身,贴的!

那白虎那玄武,通通都是贴的!

“哈哈哈哈哈哈怎么办,突然笑死!”

“谁家混黑的这么掉价,居然弄假纹身,还是义乌批发的那款假纹身?”

“一个小脑洞,混黑道的小萌新哭唧唧发帖求助:救命,出去干架发现和对方撞纹身了怎么办?”

“这个脑洞不错,考虑到现在混黑人数锐减,看这下单数量,撞纹身的几率怕是比撞衫还高!”

粉丝们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气氛快乐得让黑黑无从插嘴。

导游小姐姐感觉自己的认知被刷新了,这些卖家也太懂得见缝插针了吧?

想到有人黑陆则接商业代言,导游小姐姐觉得有些替陆则生气。

别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陆则根本没要她们的分成,而是转给了别人,让对方在安西省种树!

导游小姐姐摩拳擦掌地说:“陆医生,你看我可以把种树的事拿来宣传吗?”

陆则眉头一挑,没想到导游小姐姐会提出这样的想法。

这不是坏事,宣传一下对旅行社有益,也能让更多人关注土地荒漠化。要是有人愿意支持一下,老胡就有种不完的树了!

只是旅行社那边没提出要宣传,陆则也不可能主动要他们帮着宣扬。

陆则说:“可以。”

导游小姐姐说:“你手上有没有相关的照片?最好是实地拍的,我让人紧急赶工做张宣传图。”

陆则让导游小姐姐等等,挂掉电话找上远在安西省的朋友。

在陆则离开之后,怪老头虽仍是孤僻古怪,却不会再拒绝和人交流种树方法。

两边互通有无,怪老头的树活得更好了,专家团队也能利用飞行播种和其他科技手段把适合的树种撒在茫茫沙漠之中。

陆则这个朋友目前正好在管着防风固沙这一块,经常有机会过去看怪老头,手上肯定有不少照片和资料。

难得陆则来要资料,对方爽快地把东西打包过来,里头不仅有怪老头种下的那片林子,还有由卫星记录的近十年沙漠植被动态变化。

比起平面的照片,这张动态变化图更能体现人与沙漠之间的残酷角逐。

也许人力所做的所有努力都那么微不足道,转眼间就会被风沙侵噬,可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沙漠这只庞然大物会肆无忌惮地吞噬一切它能接触到的东西。

所以,所有人都没放弃往沙漠播撒绿意。

陆则把相关资料打包发给导游小姐姐。

导游小姐姐麻利地把它转发给美工,让美工赶紧把宣传图赶出来,好趁着这波热度多宣传宣传陆则冠名的鹿鸣镇N日游旅行团。

等看到美工发过来的成品,导游小姐姐被里面的一段话震了一下。

“你将在安西省沙漠边缘种下一棵树。

这棵树也许活不下来。

它会沉眠在黄沙之下,再也醒不来。

这棵树也许会活下来。

它会向着蓝天生长,向着沙漠扎根。

它会长成参天大树,保卫我们的家园。”

导游小姐姐仔仔细细把宣传图看了一遍,确定上面没有谬误后赶紧登录旅行社微博把它发了出去。

忙活完了,导游小姐姐到同事群召唤:“新的宣传微博发了哦~大家去转发支持一下吧~”

同事们纷纷冒泡——

“收到!”

“收到!”

“收到!”

事实上导游小姐姐低估了话题的热度,不等旅行社的成员们入场,已经有不少人发现了旅行社的新微博——

“来了来了,哈哈哈哈哈旅行社也来了!”

“你们反应太慢了吧,人家纹身贴销量都都破万了!”

“毕竟要紧急做图,已经很快了!”

这都是习惯性用“哈哈哈哈哈哈”前排占座,属于没看内容先吱一声的。

后面陆陆续续有人把宣传图戳开看了,风向又是一转——

“明明知道这是要骗我钱,我开始看得鼻子酸酸的怎么办?”

“啊啊啊啊啊啊我愿意被骗钱,想去鹿鸣镇,想给沙漠种树!!!”

“还有人拿我们小陆医生接商业代言说事,这才不是商业代言,明明是公益代言!”

“我们公司团建地点改到鹿鸣镇,马上下单,马上种树!”

“我妈答应国庆长假去鹿鸣镇了,马上下单,马上种树!”

“准备长假带学生去鹿鸣镇写生,马上下单,马上种树!”

这整齐划一的留言让导游小姐姐的同事看不下去了,找过来提醒:“这水军留言是不是太明显了?”

导游小姐姐:“……不,我没有,我没找水军。”

静。

陆则这到底是什么体质?!

旅行社趁热打铁蹭了一波热度,事情却还没结束。

十点过后,一则新微博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那是一个圈内有名的摄影大V偷桃抱李发的。

偷桃抱李经常在微博分享一些有趣的照片,粉丝很多,而且都是战斗力强的活粉。

因为偷桃抱李本人的战斗力就很强。

自媒体兴起之后,有些没节操的营销号为了把账号养起来会肆无忌惮地盗别人的图、盗别人的内容,很多博主都被祸害了个遍。

微博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平时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天到晚围着微博打转。要打官司,不仅得有钱,还得有时间!所以这种情况即使被发现,这些营销号一般只是打个哈哈或者删个图就过去了。

成本太高,赔偿太少,真要死磕到底实在得不偿失。

偷桃抱李不一样,她律师函甩得很顺手,对方要是死不悔改她就直接把人告上法庭。

并且告赢了。

偷桃抱李拿到手的赔偿虽然不多,却赢得了粉丝们的耿耿忠心:粉一个足够刚的博主,心情别提多舒爽了!有些事自己没法做,看着别人痛痛快快地去做也很爽,能引起极大的舒适!

偷桃抱李今天却没发新作品,而是发了一条新微博——

偷桃抱李V:听说有人说我儿子是混黑道。

附图:锦旗墙

附图:十大青年证书

附图:警局颁奖现场

前面的自不必说,锦旗挂满整面墙,证书堆了一整摞。

最后一张图更突出,赫然是穿得人模人样的黑背心肌肉男在接受嘉奖,后面拉着的横幅明明白白地写着“年度XX市见义勇为英雄颁奖典礼”。

“艹,心碎了,李姐居然有儿子了,还是好几个!”

“我按着图上的信息去搜了搜,惊呆了,大家可以去搜搜看。”

“我也搜了,难怪他们制服那个男人时那么熟练,原来见义勇为过这么多次!”

“真是人不可貌相,有的人看起来斯斯文文,其实是衣冠禽兽。”

“李姐人美心善,养出来的儿子也这么优秀!”

偷桃抱李一下场,形势顿时逆转了,硕果仅存、苦苦支撑的那一小撮黑子瞬间被涌入战场的偷桃抱李粉丝淹没。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再也没有人自讨没趣地声讨或者抹黑陆则。

陆则只在一开始关注了一下,后续他根本没再去看。

他正在进行日常社交任务:给有需要的亲友们点赞。

忙活完了,陆则的一天也圆满结束。

第二天将会是注定忙碌的国庆长假,还正好轮到李医生轮值,他必须养足精神好好跟着守满二十四小时。

作者有话要说:小陆:有人黑我这么刺激的吗?

一分钟后

小陆:索然无味。

第十八章 年轻的我

鹿鸣镇的清晨空气清新宜人,哪怕是医院这种总是弥漫着淡淡消毒水味的地方, 呼吸起来也比其他地方舒适。

由于陆则提供了适合的游玩路线, 李医生家里人这天没再到医院来, 而是开开心心地游玩去了。

轮值的一天依然从跟着李医生查房开始。

小镇上长时间住院的人不多, 陆则到这边大半个月,面孔已经换了好几拨。

两个人把病房走了一轮,一个紧急病人送了过来,是个小伙子, 今年才十八岁,进罐头加工厂干活, 操控机器时不小心把手绞了。

罐头厂那边一阵兵荒马乱, 找车都找了十几分钟,过了大半小时才把伤者送到镇医院。

本来镇医院这边只能做截肢术, 做不了断肢再植,但随着游客增多,这种需要和时间赛跑的手术也被列入乡镇医生进修之列。

前年镇医院扩建之后已经具备做断肢再植的条件,李医生也被医院派出去公费进修过, 只是临床实践的次数还不多。

突然送来这么个伤者,李医生面色有些凝重, 第一时间帮伤者纠正休克。这患者的创口太大,伤者失血严重, 必须让血压稳定下来才能进行手术。

李医生忙活了一会,总算让伤者脱离失血休克的危险,他一边让人推伤者去做相关检查, 一边让人做好手术准备。

因为是机器绞断的,创口并不平整,皮肤广泛撕脱,手部皮肤有些苍白,看起来已经失去供血。

好在送来得还挺及时,伤者又年轻,成功几率应该挺高,只是但凡手术都是有风险的,他们必须第一时间拿出最佳方案并让和患者家属解释清楚。

随着加急检查的结果出来,李医生心里大致有了底。他没有替伤者家属做决定,而是给对方列出两个选择:一个是在镇医院做,现在是最佳手术时间,成活率比较高;一个是转院去省院做,从这里到省院得三个多小时,勉强还算是在六个小时内,可要是路上耽搁了,成功率会大大降低,到那时候这只手就保不住了。

伤者家属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很多东西听不太懂,李医生得掰开来给他们讲一遍。

哪怕不怎么来医院,镇上的人也都认识李医生,对李医生还是挺信任的。伤者家属都害怕路上耽搁了最佳手术时间,最终选择在镇医院做这场手术。

伤者看到李医生时紧张地问:“医生,我的手能保住吗?”

伤者才十八岁,人生才刚刚开始,连婚都没结,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纪。

要是就这么没了一只手,对他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事。要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谁愿意成为残疾人?

面对伤者满含希冀的目光,李医生只能据实以告:“送来得很及时,希望比较大,但还是有一定的失败可能。”

李医生态度平和,伤者悬着的心也放松了一些,乖乖躺在病床上等着手术。

李医生带着陆则进行紧张的术前准备。

陆则被李医生安排去给伤者清创,这个步骤并不简单。

想要再植必须彻底清创预防感染,而彻底清创又得准确分辨皮肤、肌肉、肌腱、神经及血管有哪些部分要去除,哪些部分必须留下来。

陆则被李医生委以重任,自然不敢轻忽,上手之后全神贯注地分析着伤者的创口,由浅入深地从皮肤到骨骼进行地毯式清创,准确无误地把该清除的部分除去。

陆则的动作很快,快得让周围的人都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用不了多久,清创已经完成了。

李医生全程全神贯注地看着陆则操作,在陆则完成清创后没说什么,立即接手伤者对断肢进行灌注处理。观察到断肢处的小血管完成了扩张,李医生对旁边的刘倩说:“肝素血。”

刘倩迅速递上。

李医生把肝素血注入断肢,观察断肢上的手指,看到指腹的凹陷处很快变得饱满,静脉端也有回流液体,说明断肢血管正常。

李医生对再植成功更有信心。

由于皮肤、血管、肌腱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肱骨和尺桡骨得进行对应的截骨处理,李医生冷静地计算出截骨长度,转头说:“骨膜剥离器。”

骨膜迅速被剥离至截骨水平。

“电动锯。”

多余的骨段迅速被截除。

李医生干脆利落地完成截骨处理,又第一时间把它们固定好。

接下来的就是争分夺秒的肌腱缝合、神经和血管的修复。

整个过程要求医生精神高度集中。

李医生专注地完成每一步操作,额头不知不觉渗出密密的细汗。

手术讲究手不过肩、下不过腰,且不能过背。肩膀以上、腰部以下以及整个背部都属于污染区,医生不能抬手给自己擦汗,还是旁边的沈丽丽发现后赶紧帮他把汗擦了。

李医生没有理会这些,认认真真地对肌肉和血管进行缝合,尽可能地给伤者争取时间。

手术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多,终于彻底完成。看着接合的断肢慢慢恢复血色,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刘倩和沈丽丽等人更是笑了起来。

有时候干医护这一行觉得又苦又累,可有的时候又觉得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至少她们经常能亲眼见证奇迹的发生。

李医生让刘倩她们把伤者转到病房去,自己带着陆则出去对家属说明手术情况。李医生对家属说:“手保住了,但具体能不能活还得再观察观察。”

家属如释重负地和李医生道谢。

这是工伤,医药费有罐头厂老板出,倒是不用掏空他们一家人。只是家里少了一份工资收入,还得照料伤患,压力还是有点大,这对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妇满面愁容地去给儿子买吃的。

参与这场手术的医护人员也没有吃午饭,换下手术服之后一起去楼下的食堂拿饭。

虽然过了饭点,但食堂还是给他们留了饭,食堂大姐边把热腾腾的排骨勺给陆则,边热情地追问:“小陆医生,听说今天你们做断肢再植,手术成功了吗?”

陆则说:“目前算是成功了,后续还要再看看。”

食堂大姐又给他多勺了一勺子排骨:“多吃点,补回体力。”

刘倩跟在陆则后面,笑着打趣:“张姐,我也要多吃点。”

食堂大姐也跟着笑:“你这丫头片子。”笑骂归笑骂,她还是给刘倩多分了一份排骨,犒劳她们医院的英雄们。

国庆节的开端还算不错,虽然陆陆续续有不少急症患者送过来,但都没有真正危及生命。

入夜之后病人渐渐少了,陆则和李医生等人可以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自己的事。

叶老头今天观摩了断肢再植手术,又了解了不少新工具,非常满足地回味着白天的学习内容。

他年轻时周游各地,和陆则差不多,看见谁厉害就跟谁学,诚诚恳恳从不懈怠,如此学习多年,才练就一身医术。

在他们那个时代,他也在书上看过不少类似现代手术的记载,但是病人不可能照着医生想研究的病例来生病,他所处的时代又正值盛世,并没有太多机会遇上这类病人。是以他跟了那么多老师,也不曾有机会学习到这类“开膛破肚”之术,顶多只是动刀切除一些体表明显可见的病灶。

现在有机会近距离观摩现代手术技巧,叶老头还是学得很乐在其中的。

对他而言,医术没有东西之分、没有内外之别,只要能学到手的都是他用来治病救人的秒法。

在当年他这样的做法显得有些离经叛道,毕竟医家讲究传承,一般是父子或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像他这种谁厉害就跟谁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很多人的观念。

好在医家不是儒家,没那么多条框限制,不至于有人对他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