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老太爷肯出面,此事定然没问题的,只是他老人家很少过问内宅之事啊…而且,老太爷最近也不知在忙什么,我都有两三日没见了…”

李秀云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老太爷便是再忙也绝不会疏忽子孙的终身大事。江家这几个孙子的婚事,虽然名义上是女主人张罗的,可实际上哪个不是老太爷最后拍板定论,杏儿这个唯一的孙女,他又岂会不关注?

第七十三章 母女与婆媳 上

“你们觉得穆家这么亲事如何?”刘氏端坐在上首,沉稳睿智的目光从三个儿媳身上依次滑过,眼中带着一点期待。

韩氏微微抬眼瞧了瞧对面坐着的两个弟妹,只见两人都低垂的眼睛盯着正厅内铺着的青石砖,不一样的面容却偏偏摆出一模一样的表情,规矩又乖巧。韩氏咬咬下唇,平时那么会哄太太,如今有了正经事怎么都不吭声了?长媳怎么了?长媳就得当着出头鸟么?杏儿的婚事谁敢插手啊?那可是老爷太太的心肝宝贝,若是以后日子过得好,人家说那是杏儿命好,若是以后夫妻感情不和或是婆媳有了矛盾,那就是亲事没定好,到时候只怕跟着出主意的人都要被埋怨,她可不愿意掺和这些卖力不讨好的事情!

“太太慧眼如炬,最会识人,媳妇听娘的!”韩氏笑着看向婆婆,刘氏垂下眸子,遮住眼中几不可查的失望,心中暗暗一叹,杏儿的婚事自然由她和老爷做主,如今这样问出来,一是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二是想看看几个媳妇的眼光,不成想韩氏居然来了这么一句…不过,这话还真是符合这个大媳妇的性格,担责任又和自家三口无关的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这个大媳妇啊,真是十年如一日的不长进…她这样的处事方法,让她如何将这个家彻底的交给她?她连自家这姊妹四个都要计较,那别人呢?他们江家各房族亲加到一起也有一百多口,她要如何协调?若是真的让韩氏当家,上头又没个提点的人,岂不是要将亲戚都得罪了?

“你们呢?”刘氏将目光调向另一侧的两个儿媳。

“媳妇倒觉得穆家是门不错的亲事。”季贞儿笑着抬头,“杏儿妹妹性子温柔稚嫩,正该选个年龄相当又有耐心的夫婿关照,二姑太太又是极疼侄女的人,妹妹说给穆家至少还能有十年的时间学着如何做管家奶奶…”

十年之后,亲子长大成人的小江氏若是心也跟着大了,穆家只怕也要跟着乱起来。那时就要看他们小夫妻的手段了。刘氏太过溺爱女儿,杏儿想要长大,只能靠婆婆调/教,可没有那户人家的主母会给儿媳太长的时间来学习当家理事,因此,穆家的情形对杏儿来说反而有利,只要她不是太笨,十年的时间,足够了。

刘氏点点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老三媳妇觉得呢?”

“儿媳赞同二嫂的意见。”李秀云连忙说道,语气反而更为果断。江寒之和季贞儿的忧虑,丈夫也曾和她说过,只是她却不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就算十年时候小江氏有了别的心思,行事也绝不会太过分,毕竟,她也是江家出来的女儿。只要是女人,就永远离不开娘家的扶持,无论嫡庶,就像她自己,李家对她好么?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后母势力,妹妹刻薄,长兄虽然宽厚却做不得主,可就算是这样的娘家,她轻易也不会抛弃,因为那是她最后的盾牌,即便它在薄弱,也有可能在某些时候为她遮些风雨。

当年因为张氏的存在让她亲娘抑郁寡欢,她也曾经恨过他们,甚至再许婚给江家的时候想过借着婆家的手报复,可后来却打消了这个主意。李家对她不够好,可却让她平安长大。不曾关爱,可也没有加害,张氏不是个好女人,可恶人自有恶人磨,她千挑万选给儿子聘来的媳妇却和她不贴心,进门两个月便夺了她的管家权,前些时候甚至派人来和她这个出了门子的小姑示好,这对张氏已经是个莫打的打击了,不想上个月她那个好嫂子还给两个妹妹接连定了亲事,没有一个符合张氏的心意,可偏偏李家老爷此次却站在儿媳一边。据说,如今张氏已经卧病在床了…

李秀云垂下头,回忆着李妈妈拟出来的礼单,想着要不要再添上两位药材。呵呵,张氏看不起她,可偏偏她却是李家女儿中嫁的最好的一个。李秀云拉回思维,想到小江氏,却是,老太太和大江氏对她不够好,背地里也嘲笑讥讽也没少,可江老爷和太太对她却是不错的,否则她又怎么三番五次的往娘家来?要知道就算是小户人家的媳妇也没有年年回娘家探亲的,小江氏这样做还不是做给穆家人看的?瞧,虽然我是个庶女,可当家的哥哥嫂子却和我极为亲近…

“穆家那孩子我看着也是极好的,只是我年纪大了,有时候瞧人难免失了准头,因此才问问你们的意见。你们都是杏儿的嫂子,又一项疼她,我和你们老爷年纪大了,以后她还要指望几个哥哥嫂嫂。”刘氏笑着说道。

韩氏迟疑了一下,问道,“…太太的意思…就是穆家了?”

刘氏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看向韩氏的眼中闪过一抹锐利,“…自然还要看老太爷和老太太的意思。”

韩氏心里一惊,连忙地下头。

刘氏暗暗摇摇头,她又没说让她去劝老太太,至于这样心惊胆战的么?她让云之去说服老太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她真正的目的可是老太爷,而且要尽快得到老太爷的许诺,免得夜长梦多。

“我今日也有些累了。”刘氏抿了一口茶说道。

韩氏等人连忙起身告辞。

“淑卿留下帮我念念经文吧。”韩氏连忙顿住,扶着刘氏进了内室,亲自理了理床榻,在刘氏挥退了之后连忙伺候刘氏歪在靠枕上。

“不知太太今日要听那部经?”韩氏讨好的笑道。

刘氏的身子软软的斜靠在枕头上,一双眼睛半开半闭,也不看韩氏,只低低叹了一声,“…我那日和你说的都忘了?”

韩氏脸色一白,想起前些日子刘氏领着她到族长家拜访回来后说的话,所谓的家,绝不是一家三口而是整个江府,甚至是江氏一族…

“媳妇…”

“你这样,让我如何放心?”刘氏疲惫的闭上眼睛,想到陪嫁心腹前日和她说的话,如果她的猜测没有错,他们江家,只怕快要迎来一场大风波了,她必须在这件事爆发之前将一切安排妥当,杏儿的婚事,秀云的族谱,还有寒之私底下开的铺子,最好也尽快和江家的祖业分开…她劳心劳力,可偏偏淑卿这个儿媳却…刘氏有些犹豫,要不要把她得知的消息告诉她,或许她有了危机意识之后会尽快的成熟起来,可事情还没确认,这样贸然的将心中的怀疑说出去,妥当么?

“…太太…”韩氏的嘴唇抖了抖,心知是今日的话惹恼了婆婆,可她也不是有心啊,就是潜意思…对,就是潜意思的一种自我保护,韩氏有了丧气的垂下头,也不再辩解,“儿媳知错了。”

“你这两日在仔细想想我的话。”刘氏想了想,那件事,还是让敏之告诉她吧,“晚上你让敏之早点来我这一趟,我有话和他说。”

看着韩氏萎靡不振的离开,刘氏摇摇头,这个儿媳,还得继续调/教啊,所幸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时想事情有些奇怪,好在她身子还算健朗,再多扶持她几年也使得。

刘氏无奈的扯了扯嘴角,小睡了两刻钟后换了丫头进来服侍她更衣梳头。

“早上布庄上送来那几匹缎收到哪里了?”

“因太太说今日要用,奴婢便收到柜子里了。”碧荷连忙说道。

“拿出来我看看。”

碧荷快步走到西屋,拿出钥匙开了锁,将那几批缎翻了出来,锁好柜子后寻了四个小丫头抱着便来到刘氏面前。

刘氏看了看又用手仔细摸了摸,“早上忙着伺候老太太,也没细瞧,如今看来倒是好的。”

“听管事儿说是今年的新花样,若是不好哪里敢送到太太眼前。”碧荷笑道。

“颜色重的那六匹给老太太送去。”刘氏指了指深色的料子说道。

“是。”

“大姑太太二姑太太各四匹,三位奶奶没人两匹。”刘氏又翻了翻料子,“这几种眼色杏儿穿着正合适,就给她吧。”

“太太不选两匹颜色好的?”碧荷问道。

“这回送来的颜色过于新鲜,我可不穿,都给杏儿吧。”

碧荷点点头,连忙按刘氏的吩咐将料子分别送了出去。刘氏见碧荷办事利落,放心的点点头,命碧荷寻了两个小丫头抱着给女儿的几匹布料去了后罩房,之间江杏儿正坐在窗前刺绣,见目前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行礼。

“我的儿,这是在做什么?”刘氏坐到炕上看了看女儿的针线篮子。

“快入秋了,女儿想着给娘亲作件夹袄。”江杏儿浅笑着拿过一旁做了一半的针线,棕黄色的料子透着淡淡的温馨,针脚细密,款式也新鲜。

“你有这份孝心为娘就很高兴,只是你去年给娘亲做的那件还没来得及穿呢,怎么今年又做了?为娘的衣裳够穿,家里又有针线房,用不着你这样劳累,多伤眼睛啊。”

“针线房做的是针线房的,这是女儿的孝心。何况孩儿平时也没什么正经事…”

见女儿这样固执,刘氏无奈的摇摇头,戏谑的说道,“若是无事不妨在家里多绣绣嫁妆!”

江杏儿脸孔微红,不依的撇过脸摇了摇刘氏的胳膊,“娘…”

“呵呵,为娘可不是和你玩闹!”刘氏脸色一正,“事关你的终身,我也不想瞒着你,我和你爹瞧着穆家大公子不错,估计待你二姑母回徽城之后便会派媒人过来!”

江杏儿羞涩的低下头,两只手不停地绞着帕子,“…不是说…”

江杏儿摇了摇下唇,顿住话头,这件事她身边的贴身丫头也和她隐约提了,爹娘瞧中的,自然不会差,只是仿佛老太太不乐意。只是这样的事情要她如何去问。可事关自己终身,她又实在忍不住。而且,此事虽是二姑太太和母亲提议的,但如今老太太因此发怒,几乎家里有头有脸的管事都能隐约猜出几分,若是此事不成,让她以后如何做人?

刘氏摸摸女儿的头,“好孩子,你不用担心,此事都在娘亲的掌握之中,绝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

“娘亲…”江杏儿将头埋入母亲的怀里,“我自然是信您的。”

刘氏怜爱的摩挲着女儿的脸颊,“我的小杏儿也长大了…”

“杏儿再大也是娘亲的女儿。”

“呵呵,我已经和你嫂子们说了,待你二姑母离开后你上午便跟着她学习管家,单日的下午去你二嫂子那里学习为人处世规矩礼仪,双日下午去你三嫂子那里学习…学习如何侍奉公婆。”

江杏儿诧异的仰起脸,侍奉公婆?这也需要学?

刘氏垂下眼睛,心中微微一叹,总不能只说让女儿去李氏那里学习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吧?

“你只需细细观察你三嫂子是如何行事的,多看多听多想。”

第七十四章 母女与婆媳 下

“云之过来给您请安了?他今日来的倒是早。”大江氏笑着坐到老太太下首的椅子上,眼中闪过一抹晦涩不明的情绪,强笑道,“女儿倒是有几日没见到那孩子了。”

“云之孝顺,得了几两燕窝也想着给我送来。”提起爱孙,老太太笑眯了一双眼睛,看到女儿的神情有些不愉,连忙说道,“刚才还说要去给你请安呢,只是他刚刚接手书画铺子,每日忙的不可开交,眼圈儿都是青的,我瞧着心疼就给拦了,让他先回去歇歇,改日得了空儿再去也不迟。”

大江氏听到老太太如此解释,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跟着附和几句身体重要的话,可心里却不以为然。那书画铺子开了几十年了,江云之没接手的时候也经营的好好的,他一个东家少爷又不是店小二,能忙到那里去?她倒不是非要见这个侄子不可,只是她来了江家几个月,江云之就从没到她的院中拜访过,未免太不敬重自己这个姑母了。往日晚膳前后江云之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她和青鸾也能得他几句问好倒也罢了,可自打江云之有了正经营生之后便将请安时间延后到老太太睡前,那时天色已晚,她早就回到自己院中处理内务了…

想到这大江氏垂下的眼中闪过一抹不快,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可云之是自己未来的女婿,老太太不止一次提过这两个孩子的婚事,口口声声说云之是她养大的,青鸾又是她心爱的外孙女,再没有比他们更相配的了,可如今呢?老太太明摆着更心疼孙子,这青鸾还没进门便如此了,这以后还能捞到好处?

前些日子小女儿青梨又缠着她说了这桩亲事的不妥,这让一向坚定于吴江两家再次做亲的大江氏也有些犹豫。青梨说的对,江云之明摆着更喜欢李氏一些,不,不是更喜欢,分明是瞧不上青鸾,如果这样青鸾嫁过去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将来夫妻和睦自然是好的,可若是青鸾真的在江云之那里吃了亏,受了伤,老太太难道真的会为了外孙女责骂亲孙子?哈,看今天老太太这副样子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只是…

大江氏藏在袖中的左手紧紧握成拳头,抿起的嘴角泄露出一丝不甘,若不是青鸾顶着个望门寡的身份,她哪会让自己的宝贝女儿给个幼子做名不正言不顺的平妻?可偏偏,这江家得了便宜还卖乖,处处瞧不上她女儿,李秀云给她们母女难堪就罢了,江云之居然还敢躲着她们,简直是欺人太甚!

这群眼皮子浅的,对小江氏那个贱/人居然比她都要亲热,她那个好嫂子居然还有心联姻,也不怕她的心肝宝贝被江顺纹给生吃了!

“大嫂一向是个有手段的,我瞧着她倒是十分中意穆家大公子呢,母亲可要当心别被她算计了去。”大江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闲闲说道。

“哼,她中意又如何?我不同意她还敢私自许婚?”老太太一掌拍到扶手上,“想让我老太婆的嫡亲孙女给那个低贱的丫头当儿媳,日日给她立规矩?她做梦!”

大江氏暗暗掀了掀嘴角,眼里快速的划过一抹笑意,“方太姨娘这些年一直被母亲压制着,只怕顺纹早就心里不平了,如今便是要借着杏儿报复母亲您呢,可叹大嫂那样一个聪明人,居然被她说动了。”

“…你嫂子那个人,虽然手腕不错,可坏就坏在心肠太软,又护孩子…你看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不就知道了?都被她给惯成什么样了?”说起这几个孙媳妇,老太太心里又不乐意了,“一个成日的张扬跋扈,不孝不悌,一个每天哭丧个脸惯会装可怜,如今还鼓动云之来撮合杏儿和穆家的婚事,真是气煞我了!”

“大嫂和云之是被她们哄的迷了心,母亲可要时常提点一些,咱们江家的家业可不能毁在几个女人的手上。”大江氏摆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江家现如今能置下这样大的家业,可离不开母亲当年的决断…还有云之,他自小养在母亲您的身边,心思纯良,哪里懂得那些弯弯绕绕的,如今不过是干预杏儿的婚事,若是有朝一日被人家挑唆的和您老人家分了心,那可如何是好?”

大江氏说完这话便见老太太淡淡的扫过来一眼,心头一跳,强忍着心虚做出忧心的样子回视老太太,老太太暗暗叹了一口气,虽知道自家女儿有些挑拨的意思在里头,可细细想想,这话也真是说进了她的心坎里。其实认真说起来,李氏除了家世配不上云之之外,其他的也倒也没什么大错,可即便抛弃偏见,她对李氏仍旧喜欢不起来。云之也曾缠着自己暗示她对李氏不公平,这点不用别人说,她自己也清楚。或许这人和人之间真的是讲究缘分的,她和李氏,恐怕就是不投缘吧!

“…你当我没想到这些?”老太太半合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摆手挥退了心腹丫头,慢吞吞的说道,“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一心想让青鸾尽快进门…青鸾是我的亲外孙女,我还能害她不成?若不是你非说要让这两个孩子先熟悉一番,只怕如今我连曾孙都抱上了…云之是我一手带大的,这样的人品性格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大江氏起身走到上首紧挨着老太太坐下,摇着她的手臂说道,“女儿知道您最疼青鸾,只是她打小命苦,对于她的婚事我这是操碎了心…云之是个好孩子,只是毕竟里面隔着一个李氏,女儿想着若是先让他和青鸾情投意合,就算以后李氏打压也有个撑腰的人…”

“难道我还会让青鸾吃亏不成?”老太太不乐意的耷拉下嘴角,如果身旁的不是自家闺女,她早就翻脸了。哼,若不是实在不喜李氏,一时又找不到能和自己贴心贴肺的人,她还未必愿意让给宝贝孙子娶这么一个有着克夫名头的平妻呢?!

老太太作势拢陇衣袖,将手臂从大江氏手中抽出,想起那日慧歌和她说的一番话,这还没进门呢便堵住李氏谈他们江家的家产问题,还拿她的云之和那个短命的白家二公子相提并论,这不是在咒她的乖孙么?

“女儿哪里会这样想?青鸾可是您的外孙女。”大江氏勉强笑道,“只是那孩子性子过于活泼,我一心想要让她学好规矩在到您跟前儿尽孝。”

听了这话,老太太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目光低垂淡淡的说道,“难道我还能嫌她不成?”

大江氏心头一堵,脸上的笑再也撑不住,低头不语。

“过去云之没个正经营生,我也不着急,只是如今不同以往,他每日为了书画铺子费劲心力,身边正缺人服侍,可是不能再等了。”老太太抬头看了女儿一眼,“这门亲事你也是同意的,我想着这两日就和你父亲说了,待他点头之后便正式摆酒,我说过青鸾就算占不着正妻的名头,也是江家正经娶进门的平妻,三媒六聘绝不少了她,你放心!”

大江氏看着母亲投来的目光,心中苦涩,这些日子她瞧得分明,云之和李氏可谓是夫唱妇随情投意合,李氏在江家除了不得老太太的欢喜之外,可其他人相处都极为愉快,就连老太爷都挑不出她的毛病,这样的境况对青鸾来说可是不利。

大江氏心中暗暗后悔,当初不该贪图小便宜领着两个女儿来投奔娘家,甚至为了让母亲帮忙给青鸾说门好亲事而苦苦哀求,或许就是那场哭诉让老太太知道她为了大女儿的婚事愁得食不下咽。这样轻易的将自己的烦恼和短处送到对方手中,也难怪被人辖制。也怪她当初太过心急,就不该那样轻易的表现出对这门亲事的热衷…如今这可如何是好?在峦城他们母女除了江家便无依无靠,若是她反悔带着孩子回宁城,老太太势必不高兴,婆家已经借不上力了,她必须依仗娘家,如何能得罪亲母?何况青鸾的亲事还没着落,天知道错过江云之以后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如果就这样回到宁城,她算计了一圈儿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大江氏眼珠一转,试着将话头转到杏儿身上,“我自然相信母亲不会亏待外孙女,只是如今摆在您面前的头一件事可不是云之和青鸾的婚事,而是杏儿!大嫂的手段您是知道的,您想想从她嫁来我们江家,想办的事情,最后哪一件没办成?如今她可是看好了穆家那小子了,就连大哥怕也是被他哄了去。”

老太太果然转移了思路,“我就不同意她能怎么着?”

“娘,大哥大嫂可是杏儿的亲爹亲娘,您一个当祖母的帮着把关是正常,可若是他们夫妻铁了心嫁女儿,您还真能横加干涉啊?”大江氏装模作样的摆出忧虑的神情,“何况,还有父亲呢?如果他老人家被说动了,您还能如何?”

老太太气的两眼冒火,“兵来将挡我水来土掩!我就不信,我一心一意为杏儿打算,你爹会不明白?!”

第七十五章 平妻 上

老太太虽然言辞凿凿的对女儿说自己是一片好心,老太爷定能理解,可心里其实是有些发虚的。前段时期因为和季氏怄气,她无意中搅坏了杏儿和莫家的有可能成型的亲事,当时她的心里也不好受,杏儿是她的亲孙女,从小温柔乖巧,她心里也是喜欢的,也想让她嫁个好人家,可穆家不行啊。

穆家的当家主母可是江顺纹,是方太姨娘的亲生女儿!她可没忘记当年她是怎么压制方氏的。对于江顺纹这个庶女又是如何忽视的,这丫头虽然顶着姑娘的名头,可在她眼里就是自己女儿的小跟班儿,是个可有可无的玩意儿。这些事情她都记得,江顺纹又怎么会忘了!她的乖孙女去给她做儿媳妇,那不是羊入虎口么?不行,绝对不行!

可偏偏老太爷和老太太却不是一条心,从儿子口中知道了小女儿有意和娘家亲上加亲,老太爷很是高兴。穆家的孩子他也见过,是个好的,配得上他的小孙女,因此当时便告诉儿子可以允了亲事。

江岳平也是个爽利人,回去之后便命妻子和小江氏透了话,小江氏欢欢喜喜的表示一回徽城便遣媒人过来,第二日便表示要告辞离开。江家众人有志一同的没在老太太和大江氏面前提起杏儿亲事这个话头,以至于小江氏的马车已经出了城门,老太太还一心认为她是求亲不成自觉掉了面子讪讪离开…

而江家的平静,则在几日后官媒进府彻底结束。老太太怒不可歇,带着丫头婆子闯进正堂,刘氏尴尬的请了官媒到偏厅喝茶,自己应对老太太的怒火。

“莫非老太太不知道和穆家连亲的事儿?”刘氏故作诧异的反问,她是故意没告诉老太太的,可此时却决不能承认!所幸还有老太爷可以做盾牌,刘氏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你们故意瞒着我,我如何知道?”老太太怒道,此事分明是他们几个人私下商定的,否则怎么连她的心腹下人都一点风声没听到?

“可是,此事是老太爷定下了的呀,儿媳以为是您二老商定好的,自然也没再多事和您重复。”刘氏一脸委屈的看着老太太,这几日老太爷虽然回来的晚,可却是歇在老太太房中的,您老不是最爱在外人面前摆出一副鹣鲽情深的样子么?如今枕边人给孙女订了亲,你怎么会不知道?

老太太听了一噎,暗暗恼怒老太爷不给她脸面,虽说心知此事绝不这样简单,可也不好继续发作,只僵硬的说了一句,“此事我还要和老太爷继续商量,你先把官媒遣走!”

刘氏无奈的应下,心中却有些好笑。老太爷那个人,最是好面子,他答应的是事情,就算后悔了,也绝不会说出口,只会暗示别人行事,再不然就打落牙齿活血吞,这杏儿和穆家的婚事他老人家当时可是表现的极为欢喜和赞同,如今看来也是没有不乐意的意思,现在又怎么会听老太太的话反悔,让儿子儿媳以及女儿笑话他出尔反尔呢。

老太太非要去和老太爷吵嘴,她做儿媳的又能说什么?老太爷是绝不会反悔的,因此刘氏很坦然的接下了官媒送来的庚帖,但到底顾虑老太太的感受,怕她之后说自己阳奉阴违,再者也以防老太爷那边真的出了问题,于是便寻了个理由说有东西要托她带去徽城给小江氏,因此让她多等两日再回去给小江氏报喜,她自会在信中将缘故解释清楚,绝不让媒人作难。那官媒得了刘氏大笔的赏钱,虽心知此事有异也不加理会,高高兴兴的随着刘氏的心腹妈妈去了城郊的庄子散心。

而那厢老太太果然派了心腹去族学寻老太爷,这才知道自家丈夫已经有几日不曾去了。老太太心中很是疑惑,不去族学,他能去哪儿呢?心中有事的老太太连晚饭都没心情用,随意吞了几口便打发了前来请安的小辈们,自己苦苦守在正房等候丈夫归来,结果直到亥时老太爷才哼着小曲儿走了进来。

老太太扳着脸问老太爷去了何处。

老太爷顿了一下,垂下眼帘说道,“和几个后生聚聚。”

老太太有心仔细问问,可老太爷却一头钻进浴室。老太太坐到床上,待老太爷回房后便将话题转到杏儿的婚事上面。果不其然,老太爷果断说此事绝无更改的余地,还劝老太太把心眼放大点,江顺纹是个好孩子,好女儿,将来也定是个好婆婆,杏儿给她做儿媳是福气!

老太太自打出嫁之后何曾被老太爷这样轻视过,就算前段时期夫妻俩有些矛盾,可她心里清楚,丈夫心中还是在意自己的,可今日这番话,她却只听出敷衍和不耐,如此作为犹如一根鱼刺哽在老太太的喉咙上,让她从心眼里不舒服!

那一夜,江家没有几个人睡好,上至刘氏下到江云之,都战战兢兢的关注着上房的动静,老两口的战争,除了江岳平和大江氏,谁敢插手?可偏偏大江氏是出嫁的女儿,而江岳平今日醉酒,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有心去给老父老母劝架,何况,以那对老夫老妻的性子,会听人劝?

次日一大早,为了怕老太太将怒火撒到三个儿媳身上,刘氏咬着牙让季贞儿和李秀云告了个病假,自己忐忑不的的去了上房,只见屋子里一个下人都没有,老太太一个人面色萎靡的坐在罗汉床上,面色阴沉,眼底也有着淡淡的青色。

“让云之娶青鸾做平妻?”刘氏吃惊的瞪着上首的老太太,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他们不是在说杏儿的事情么?怎么就变成了云之那一房了?

“…我和老太爷商量了,杏儿可以定给穆家,但云之必须娶青鸾做平妻,纹贤那边我早就问过了,她也是乐意和咱们家亲上做亲的。”老太太直挺着身板儿,眼中闪过浓浓的不甘。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老太爷对穆家不是一般的满意,她磨破了嘴皮子只引来丈夫的怒火,最后只得妥协,所幸她脑子灵活,将云之的事情提了出来,或许是老天爷觉得杏儿的事情卷了老太太的面子,也或许是他心里也并不反对妻子给孙子说平妻或偏房,因此爽快将决定权交给了老太太。

“…可是,秀云嫁过来还不到一年,这样可是给李家难堪,便是秀云也会有心结的…”刘氏心里暗暗叹气,这个老太太也太能给她找麻烦了,这两件事有关联性么?杏儿想和穆家订婚,就必须让云之娶吴青鸾,这算什么事儿?这样杏儿成什么了?她和秀云一向交好,这样一来让杏儿如何面对几个嫂子?难道老太太想让别人认为杏儿的婚事是牺牲了嫂子的婚姻的来的?

“你什么都不用说了!”老太太睁大眼睛恶狠狠的瞪着刘氏,“如果不是你惹到李氏的娘亲,我们家用娶这么个上不得台面的媳妇么?”

难道她还能选择被谁救命?刘氏闭了闭眼,和老太太说不通的,索性就什么也别说了。

可她这副样子看在老太太眼里却是不驯的表现,“怎么,如今你也要和我对着干?”

“儿媳不敢。”

“哼,还有你不敢的事情?”老太太冷冷的看着刘氏,“若不是你挑唆岳平去寻他爹,会有穆家这门亲事?难不成如今连云之的事情你也好插手?”

“儿媳是云之的母亲。”刘氏淡淡说道。

“他可是我手把手带大的!”老太太吼道,“别的我也不管了,只是云之这件事,谁也别想拦着我!”

老太太在掏出手帕试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右手抚在胸前顺了顺气,继续说道,“老太婆知道你一心想要做个好婆婆,这几个儿媳妇早就被你拉拢到身边儿了,你哪里舍得丢了自己那慈眉善目的皮子!你尽可把心放回肚子里,今儿就算你愿意揽下这桩事情去和李氏说清楚,我老太婆还不放心呢,谁知道你会不会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气我!你去把李氏寻来,我亲自和她说!她若是干脆的同意了,那咱们皆大欢喜,若是她不识相,哼,老身自有办法对付她!”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章都没有主角的戏份~下章把小李和小三拉出来溜溜~

第七十六章 平妻 下

“你不同意?”老太太眯起眼睛瞪着立在正堂中央的李秀云,嘴角浮起一丝嘲讽的弧度。

李秀云上前两步,恭恭敬敬的对着老太太福了福身子,抬头淡淡的看了老太太一眼,“老太太要给三爷说平妻,秀云有一事不懂,请老太太明示。”

老太太玩味的笑了笑,“你问。”

“依本朝风俗,迎娶平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妻四十未曾生育,庶出子生母身份低/贱,男子娶平妻生嫡子以传宗接代:二是兼祧两房,严格说起来不是平妻而是妯娌,不知三爷属于哪一种?”李秀云平静的问道。

“你也说了,这是风俗,又不是规矩,大月律上可没有明文规定,相反的,倒是说了平妻所生子女也为嫡出…”老太太慢悠悠的说道,眼角眉梢带着得意的看着李秀云。

李秀云微微垂头,眼角余光隐蔽的看了一眼左侧案几上的沙漏,想起今早在江云之内书房中看到的的那副落梅图,一向温柔的眼中滑过一抹算计,拿着帕子的右手慢慢扣到左手上,不着痕迹的抚在小腹上。

“还有什么问题?你一块儿问了,老身在这等着呢。”老太太捻起一旁的甜枣放进口中,似笑非笑的看着李秀云。

李秀云不自觉的咬住下唇,粉红的唇瓣微微渗出血丝,她抬头哀哀的看着坐在上首一身华服的老太太,眼眶渐渐泛红,“老太太,孙媳知道您不喜欢李家,不喜欢我,甚至觉得是我娘亲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定下了这门亲事,长辈的作为孙媳不敢评断,但是当年定亲之时我才五岁,我有什么错?当年娘亲给太太写信之时,并未告诉过他人,便是江家不肯许婚,我娘为了我的名声也不会将求亲之事张扬…如此看来,这婚事最终也是您和老太爷许了的,若是当初…我娘当年重病在床,连药都喝不下,难道还有什么本事强迫您二老?”

老太太听着李秀云的话,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红着眼怒气冲冲的质问道,“你这话是何意思?莫非在指着我苛待你了?你自己看看你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哪一样不是我们江家的?吃穿用度我缺了你什么?你还有没有良心?”

她怎么敢这样和自己说话?难不成往日的温顺懦弱都是装的吗?

“孙媳不敢埋怨老太太,只是我自己命苦…享受不了这样的福分…”李秀云的眼泪一串串的留下,神色痛苦跪倒在地,这是她唯一的一次机会,占尽了天时地利,如果还制不住老太太,她只能万劫不复了,“…孙媳嫁入江家半年,虽不敢说伶俐能干处事周全,可也尽职尽责的伺候老太太、太太和三爷,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可如今您却要给三爷说个平妻,这岂不是暗示孙媳不是个合格的好媳妇?您这样让我如何见人?孙媳和三爷成亲还不到一年呀…”

看着哭倒在地的李秀云,老太太也有一丝心虚,其实她最开始是想着过一年再说的,那时候云之和李氏也过了新婚的热乎劲儿,她行事也方便一些。可最近她却发现这些日子她那个宝贝女儿似乎起了别的心思…

老太太暗暗叹了一口气,她也知道纹贤的心思,无非是察觉出云之有些不待见青鸾,怕自己女儿婚后吃亏,可她不想想,这是她们两家挨着亲,两个小的有机会见面,这才生出这番波折。可这天底下哪家不是盲婚哑嫁的,难不成还能因为丈夫可能的冷落而悔婚不成?何况这感情是处出来的,就像李氏,没嫁来之前云之也是不喜的,可如今还不是…

老太太看着下方泣不成声的李秀云,见她如玉般的面容上缀着点点泪珠,到真是引人心疼,难怪云之会叫她勾的不听自己的话,自己最不喜的就是她这幅样子,表面上看起来恭敬守礼,其实一肚子的坏念头妄想挑拨她和云之的祖孙感情。哼,也难怪纹贤替青鸾忧心,像李氏那样惯会撒娇扮弱勾引男人的也是少见的,哪里像个端庄体面的大家闺秀?!

老太太眯了眯眼睛,她不是非要青鸾嫁给云之不可,只是目前她身边并无其他合适的人选。心腹丫头虽然可信,可出身太低,压制不住李氏,至于外头选来的,门第高的不会愿意矮人一头,门第低的,又哪里能撑得起架势?何况这外头选的,也未必和自己贴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别人拉拢过去,思来想去,还是青鸾最合适。如果青鸾嫁了进来,那么在这个家中,自己和她血缘最近,关系最好,她想在江府立足,也只能依靠自己,她想在云之面前获得体面,也得靠自己为她撑腰和出谋划策,因此,她不愁这个外孙女不和自己一条心!

“…此事我已经决定了,待我和你大姑母商定了婚期便摆酒办喜事。”老太太不耐烦的说道,“我也不亏待你,待此事结束,我便安排族里开祠堂,让你正式拜见祖宗,免得以后你若怀孕生子让孩子跟着受委屈。”

李秀云面色不动,眼中却闪烁着冷意。这是在威胁她么?不点头就别想入宗谱,不如宗谱她的孩儿便算不得嫡出…呵,老太太为了在三房安插个贴心人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初初嫁入江家的时候,她也曾为了没入族谱烦恼,可后来也渐渐的想通了,她是八抬大轿从正门抬进来的正房奶奶,婚书官媒一样不缺,她有什么心虚的?此事传了出去,丢人的是江家的老祖宗!而且,她不信江云之会任自己嫡出的儿女顶着庶女或私生子的名头,只要他肯出头,她不信老太太会和自己的孙子硬碰硬,何况她根本站不住理儿,若是胡搅蛮缠,只会让江云之对她不满,渐渐与她疏离。因此,入族谱是早晚的事,她在想通之后便不再为此困扰,可今儿老太太却正儿八经儿的将此事拿出来要挟她,真真是好笑!

“我该说的也都说完了,你回去准备准备,云之那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想你也明白…”老太太掀起一旁的茶杯盖子,慢悠悠的在杯口划了两下,陶瓷清脆的碰撞声在宽敞寂静的上房响起,让人心里泛起丝丝凉意,老太太抬眼看见李秀云仍旧跪在地上,唇边泛起一丝冷笑,“怎么,这是在和我抗议?哈,老身活了六十几岁,你这样的手段见得多了!你愿意跪着,我也不拦着你…”

老太太扔下杯盖,起身抖了抖裙摆,大声唤了贴身的丫头进来服侍她歇晌。慧歌、慧雨两个大丫头正在门外守着,听到主子的叫声连忙掀开帘子进门,转过屏风便见到李秀云直挺挺的跪在正中央,不由得心里打怵。慧歌连忙转身止住几个正要进房的小丫鬟,笑眯眯的让他们到房外守着,说老太太由她和慧雨伺候便可。小丫头们不明所以,但仍旧听话的退了出去。

慧歌撑起笑脸走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可是累了?奴婢扶您进内侍卸了钗环躺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