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情不知所起。

京都,忠郡王领兵围困禁宫的第九日。

“殿下,哨兵探得有一营骑兵自西北而来,日夜不停,不过三日便抵京都。领兵者是勇郡王。”

“知道了,还有什么消息?”

“前锋营抓住了一个信使,看着似乎是淑贵妃的人,是出来探听消息的。您看…?”

“放他回去。”永沂示意旁人退下,这才抚着手心,对静坐窗下的谋士邹庭彦道:“这下有好戏看了。还是先生多谋,提前放那林家小姐出去,果然小十七便要领兵来护卫太子。原还担忧,等大事成了,留小十七在西北总是祸患;这样一来,便可一网打尽了。”

邹庭彦睁着灰色无神的眼睛,冷笑道:“一网打尽?要金人的五万大军切实能到才行。”

“万无一失。金珠玛领兵,就驻扎在京都北郊,只等永嗔人到,便可先杀太子,再灭永嗔。”永沂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的邹庭彦,笑道:“起事之前,我还有些不安,若不是先生为我安心,更无今日盛况。”

邹庭彦扯了扯嘴角,对这番恭维毫无反应,转而叹了一声,道:“被围九日,禁宫里的场面想必难看得紧。”

禁宫。

淑贵妃听完信使汇报,脸上血色尽褪,冷声问道:“太子如今安在?”

一旁姑姑回道:“形势危急,太子殿下连日未回毓庆宫,听说是上了内墙,与羽林卫等同食同寝。”

淑贵妃冷笑:“他是惯会做样子的。”起身握住那姑姑的手,道:“永叶便托付给你了。”

宫中人心惶惶,吃食渐短,秽物堆积。

淑妃贵也未叫辇车,竟是孤身徒步上了内墙,随手招来一个小头目便问太子何在,上了观望台,正撞上带着众护卫长走过来的太子永湛。

两人狭路相逢。

太子永湛一语未发,众人只听“啪”的一声,淑贵妃已是一巴掌甩在太子脸上。

众护卫大惊,纷纷拔刀,兵刃声森然。

太子永湛被打得偏过脸去,却是示意身后众人不要妄动,他用拇指轻擦唇角,看了一眼沾上的红色痕迹,一时没有说话。

“皇上呢?你把皇上怎么了?”淑贵妃逼近,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问道:“是藏起来了?杀了?还是埋了?因为他知道了你的小秘密,要改立新君是不是?”

太子永湛平静道:“父皇下落,该问逆贼永沂。孤与您是一般不晓得的。这一巴掌…”

“一巴掌算什么?本宫恨不得食你血肉!”淑贵妃嘶声怒吼,“你问本宫要说法?本宫正要问你要说法!信使来报,永嗔带着三千人马来勤王。外面围着的,只永沂的人马便有不下一万,更不用说还有北面的五万金兵——别说你不知道,你我心知肚明。三千对五万,哪里还有活路?永沂那一万人马,为何围而不杀,就是要以你为饵,让永嗔自陷死地!你但凡还有一分良心,便不该如此对他…”淑贵妃声音颤抖,眼底涌上泪意,“你扪心自问,这十六个弟弟里面,哪个有如永嗔这样敬你爱你护你的!然而你呢?永嗔他看不明白,难道本宫这个为娘的还能看不明白?”

太子永湛垂眸听着,左颊上的巴掌印渐渐红肿鲜明起来。

“你欺他!骗他!瞒他!”淑贵妃厉声,一桩桩数来,“他五岁那年,太后自五台山归来,护佑德妃一系,于你大为不利。你便派小太监诱使永嗔折了太后的长寿花。大约原想拉本宫与德妃对立,没想到永嗔人小鬼大,竟直接让太后又回了五台山;你自然高兴了。怪只怪,那小太监之事,本宫发现的太晚了。等察觉之时,你已将永嗔接入毓庆宫…”

太子永湛沉默听着,眸中厉色渐生。

淑贵妃冷笑连连,“你是惯会邀买人心的。可怜到那会儿,本宫的永嗔已是听不得旁人说你半句不好。此后种种,凡与德妃一系冲突,你便总是推永嗔在前面出头。好不容易等到永嗔大婚,自立王府,你又在新王妃身上做手脚,更不用提安排下的那些歌女。年前皇上动了更立储君的念头,你觉得永嗔是威胁,便支他去西北;如今京都危急,你又要赚他来为你舍命!你若还有半分良心,便该为民自裁,不让这些将士大臣白白为你送命,更不要让永嗔自投罗网!”

“淑母妃在后宫廿载,难道竟不知道——”太子永湛睫毛低垂,淡声道:“天底下是最容不下良心之处,便是皇家。”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好听,像是初冬落下的第一片雪花那般轻柔,也带来一整个冬日的寒潮。

淑贵妃一窒,猛地扑上来要扯住太子同往墙外跳去。作为母亲的淑贵妃,再没有贵妇人的优雅娴静。

太子永湛闪身避开,连衣袖都不曾碰到扑来的妇人。

兵丁一拥而上。

“你杀了本宫啊!连皇上你都敢杀!你说永沂是逆贼,永沂却是要替父报仇、替天行道的!为何不杀了本宫?”淑贵妃叫嚣着,意图激怒太子。

“淑母妃想以自己之死,换永嗔片刻冷静吗?”太子永湛眼看着众兵丁将淑贵妃擒住,他缓缓走上前一步,以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淑母妃计较实多。孤与永嗔既为兄弟,何言亏欠?”说着轻笑起来。

淑贵妃惊怒,更是怒骂不绝。

太子永湛听她说些放诞话,淡淡皱了皱眉。一旁苏淡墨知机,上前恭敬道了一声“得罪”,拿丝帕堵住了淑贵妃的嘴。淑贵妃大放哀声,眼中泪水汩汩而落,让人想起为了护犊而下跪落泪的母牛。

淑贵妃被兵丁带走了,内墙上安静地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羽林卫左长劝道:“贵妃娘娘是忧心迷了神智。吾辈誓死护卫殿下!想必勇郡王也是一般心情。”

太子永湛沉默地望着百丈外,那一排排迎风招展的“忠”字旗——全是永沂的人马。

方敖陪在一旁,自言自语似得道:“勇郡王纵然来了,能不能与忠郡王的人一战暂且不说。便是勇郡王赢了,如今皇上失踪、众大臣被囚、动荡至于如斯——到时候,焉知勇郡王不会顺势自立?能救您的,也能杀您啊!”他恳切道:“殿下,您听臣一劝,如今暂离还有可能,等到三日后便太晚了!”

太子永湛没有回答,他只是沉默地立在墙头,像是要站成一尊异样俊美的石像。

三日后的凌晨,正是天亮之前最黑的时刻。

禁宫外人马声鼎沸,忠郡王领兵,三轮鼓点一过,便要攻城破门。攻打禁宫,最难的便是这道大门,非拼着上千人的伤亡不能突破。

在第三轮响亮可怖的鼓声中,无数火把的映照下,禁宫大门竟然在上万兵士面前缓缓从内开启。

方敖布衣布鞋,手持国玺,一人走了出来。

“传太子口谕。”方敖的面色被火光映成橘红色,“两方将士均是本朝子民,不可自相残杀。诸位大臣乃是国之栋梁,不可受辱折损。忠郡王所图者,唯孤一人。”他语速渐缓,“平旦动鼙鼓,兄闻悲棠棣。十六弟,孤已于思政殿前相候。”

原禁宫兵士尽皆放下了武器,忠郡王永沂的人马迅速接管了禁宫。

思政殿前汉白玉石阶下,太子永湛孤身坐在檀木太师椅上,越发显得禁宫空旷。

“将牢中诸位大臣绑缚来此。”永沂将刀插回刀鞘,大步走过来,“于太子跟前架一大鼎,满水煮沸。”他走到了太子永湛面前,笑道:“都说二哥杀了父皇,本王也是不得已为之;毕竟兄弟之情,怎么都大不过父子君臣去——你是要交出父皇,还是要…”他指着底下薪火已燃的巨鼎,“被煮呢?”

二人对视,一个不动声色,一个兴奋难抑。

永沂心中冷笑,太子被逼不过,便只能供出杀了父皇之事。他本就是接到太子密谋暗害了父皇的消息,才会仓促起事的。若准备时间更长,与金人配合更好,便是韩越率领西北大军来了也不怕!

“在等小十七来救你吗?”眼看着兵士将一个个捆绑起来的大臣押过来,永沂凑在太子永湛耳边,轻声道:“不急,我也在等。”

“郡王,禁宫外,勇郡王带兵跟咱们的人打起来了!”

永沂眉毛一挑,“这么快?捉活的。”他亲自取了牛皮筋来,慢悠悠把太子永湛的双手双足捆起来。

“十六弟何必这样麻烦。”太子永湛淡淡一笑,“你的人将禁宫重重围住,孤是插翅难飞。”

“倒不是怕你逃了。”永沂将那牛皮筋扎实了,“这是防着你等会儿进了鼎里挣扎,若煮的半生不熟便爬出来了,岂不骇人?”他看了一眼太子永湛,笑道:“二哥莫怪我。人皆知道你杀了父皇,我打着替父报仇的旗号,总要有与之相符的悲愤才成。等会儿当着众大臣的面儿,我将你烹了,史书上留下的这一笔才好看。”

太子永湛只是看着他。

“觉得不认识我了?”永沂笑着,“我原是有几分荏弱的。后来我母妃被鸩杀,两个哥哥被高墙圈禁,在父皇跟前儿没日没夜的尽孝——还比不过永叶背两首诗…别这么看着我,你若是我,也会变成这样的。”他一直笑着,那笑容也可怖起来,“我原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也就罢了。怎么父皇那么爱重你,一旦动了改立储君的念头,也就被你害了呢?怎么小十七那么爱重你,如今你陷于险境哪怕一丝被救的可能也没有,也要他来自投罗网救你呢?人性都是一样的,咱俩大哥不说二哥,你也不必这样看着评判我。”

众大臣手捆在背后,在太子永湛身后乌压压跪了一片。

永沂直起腰来,高声道:“父皇下落不明,实为太子所害。太子永湛如此倒行逆施,我不得不为父为君讨之!诸位大臣都是肱骨之臣,从前被此君蒙蔽,如今弃暗投明,我必既往不咎!”

如今被缚的大臣,以尚书董绅为尊。董绅却是个圆滑至极的,见众人都望他,便嚎哭两声,只叫“先帝”,却是一句瓷实话不吐。

耳听得禁宫外喊杀声大作,是永嗔带人赶到。

永沂用拇指轻抚刀刃,轻声道:“鱼已上钩,饵便不必再留。”

太子永湛只是望着远方天空,原本浓黑的夜色已破开一丝熹光。

方敖拦在太子永湛身前,怒道:“大胆逆贼!以下犯上!若要伤太子殿下,除非先从我身上踏过去!”

“啧啧,”永沂叹道:“真是人人都想要青史留名。”他刀柄倒转,随手一下便敲晕了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大臣中发出一阵不安的躁动声。

永沂打量着沉静端坐的太子永湛,即将登上权力巅峰的兴奋灼烧着他,让他对这份不合时宜的沉静生出莫名的嫉恨。禁宫外喊杀声已是震天。他忽然俯身,冰冷的刀锋逼上太子脖颈,压得白皙肌肤下的血管青玉般透出来。

“活活煮死,痛苦不堪。到底兄弟一场,我便慷慨给你个痛快,如何?”

忽听得马蹄声如烈鼓狂击,倏忽便至殿前拱桥。

“竟给他闯进来了!”永沂一愣,禁宫大门何其难破,永嗔不过三千人马,对他一万大军,以一敌三之际是如何闯进来的?这疑惑不过在一闪念间,他狞笑起来,“便是闯进来又能如何?放箭!”说着,再不迟疑,长刀向太子脖颈挥去。

“休得伤我哥哥!”来人一声爆喝,于利箭破空声中,足点马背,跃入半空,挥臂甩枪,动作一气呵成。那银枪后发先至,击飞永沂手中长刀,发出“吭啷”一声巨响,余音不绝,震得众人头晕目眩。随即利箭入肉之声响作一片,助主人最后一程的龙马跪伏于地,悲嘶声中万箭加身。

长刀脱手,永沂虎口剧痛,他惊怒之下仍要先杀太子,糅身掏出靴子里的匕首,直刺太子双目之间,不防被来人斜刺里□□来一把捏住了手腕——眼见便可得手,竟是半寸也再进不得。

平旦将逝时半明半暗的天光里,来人一身银色甲胄,满身血污,虽无青面獠牙,却也如地狱恶鬼,正是星夜驰援而来的勇郡王永嗔。血水与汗水混在一处从他脸颊滴落,他哑着嗓子,却是轻笑道:“十六哥武艺不比从前了。”手上加力。

永沂痛呼中不觉松开五指——匕首直落下来,被永嗔足尖一挑,便轻巧落入了永嗔手中。

永嗔单手将永沂双臂扭到身后,匕首正对着他脖颈血管,扫了一眼围作铁桶的弓、弩手,道:“十六哥,让你手下的人缴械卸甲,否则…”他手上用力,匕首割破了永沂肌肤,血丝渗了出来。

“十七弟,莫要冲动。”永沂急促地喘息着,却是笑道:“金人五万大军就在北郊,我这里若有不测,那边立即便挥兵南下,到时候非但禁宫内外要生灵涂炭,便是这座禁宫也未必经得住火烧。”

“十六哥,你有金人五万大军,可知道我背后还有韩越十万大军?”

“这是诈我。”永沂嗤笑,“十万大军从西北而来,我会不知道?十六弟,太子杀了父皇,你可什么都没做。咱们兄弟一向感情不错…”

永嗔打断了他,也笑道:“十六哥熟知兵事,可听过围魏救赵的故事?”

“你是说…”永沂笑不出来了,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惊惧之色来。

“是的,我是说韩越围了金人老巢,你的金珠玛已星夜领兵折返勤王了!”

“胡说!”永沂大惊,然而听得外面喊杀声渐止,一列列兵卒抢进内门,都是甲胄护体,为首将领疾奔至永嗔面前,跪伏道:“禀报勇郡王殿下,逆贼同党已清。伯虎在宫外清点伤亡,臣下先来复命。”

源源不断的兵卒还在涌入,身上银甲映着凌晨的天光,令人几疑身在沙场。

永沂认出这来复命的将领,正是永嗔从前身边的护卫秦白羽。

大势已去。

永嗔将手中永沂丢给秦白羽,冷声道:“看好他!”

永沂心里慌乱,自己绊了一跤,被秦白羽押着趴伏于地,他茫然四顾,眼见自己的弓、弩队都已放下了弓箭。

方才被永沂用刀柄敲晕的方敖悠悠转醒,一睁眼便见满身血污的永嗔手持匕首、正盯着手足被缚的太子殿下。方敖大惊,叫道:“勇郡王不可!”然而声音虚弱无力,头昏脑涨,更是连站都站不起来。

永嗔的人马已经掌控了禁宫,这广场之上,更是无人能与他相敌。皇帝失踪,皆传是太子所为;忠郡王起事,私心难掩;如今太子与忠郡王两败俱伤,他勇郡王离着帝位,只有一步之遥。

万籁俱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永嗔一人身上。

永嗔慢慢走向太子。他走过的汉白玉地面上,显露出一行刺目骇人的血脚印。

这一路厮杀,入得禁宫,永嗔靴底吸饱了鲜血,佩刀也砍得卷刃;眸中神色借额发掩去,血水自发梢滴落,满身戾气却是无处可藏。他挥动了手中匕首——

银光一闪,寒气扑面令太子永湛不得不闭上眼睛。

轻微的“啵”“啵”两声,牛皮筋被割断弹开。

太子永湛只觉手足一松,被捆扎过的地方随之痛痒起来。

就见方才杀神转世般的银甲少年缓缓跪在了太子永湛面前。

随着永嗔这一跪,涌进来的上千兵卒跟着齐齐一跪,甲胄与地面相撞的声音如海浪般袭来。

“新君万岁!”永嗔朗声道,声音被料峭晨风稳稳送出。他跪伏下去。

“万岁!”自西北而来的上千士卒跟随呐喊,直让地动山摇。

“再呼万岁!”永嗔嘶声。

“万岁!”跪在太子永湛身后的众被缚大臣也反应过来,汇入了呐喊之中。

“三呼万岁!”

“万岁!”连原永沂手下的弓、箭手也瑟缩着张开了嘴。

所以人都跪伏在地,双手伏地,额头抵在手背上。

太子永湛伸出手去,明黄色的衣袖滑下来,遮住了他手腕上的勒痕。他握住了永嗔那满是血污的手,要拉他起身。

永嗔万里奔袭,又经一夜厮杀,全靠一口气强撑着,此刻大事已定,心神一松,方觉手足酸软。他虽然握住了太子哥哥伸来的手,却一时腿软无力起身,便索性歪靠着太师椅扶手,仰头望着安然无虞的新君。

太子永湛低头看去,只见他的十七弟歪头仰望着他,额发滑向耳际,终于露出了眼睛。那双眼睛是那样明亮又干净,无限孺慕地望着他,一如少年时。

“只要哥哥信我。”永嗔轻声道,明亮双眸掩下复杂情绪,“我绝不负哥哥。”

太子永湛终于动容。

惇本殿里许下的誓言,少年从未或忘。

第80章 封赏

太子永湛登基, 称“景渊帝”, 年号泰和。起兵谋反的忠君王永沂被高墙圈禁, 与他同母哥哥五皇子永澹落得同样下场。从属永沂的众党羽也被投入大牢, 等候审判。风暴过后, 朝廷上显出一派诡异的平静,像“先帝尸骨何在?”这样的问题,竟没有大臣敢问。

大臣们不敢问, 永嗔却是敢的。他问的时候,人正侧躺在毓庆宫的床上, 隔着小拱门看耳房里新登基的景渊帝端坐书桌前批奏折。

“至今也不知父皇下落,难道真叫十六那畜生给暗害了不成?”

景渊帝永湛笑道:“你倒有精神想这些, 可是身上的伤养得差不多了?”

当日回京救驾,永嗔不只身体受伤,精力耗损也很厉害, 是以被景渊帝留在宫中休养。此刻见问,永嗔忙道:“嗐, 那都是些皮肉小伤, 我睡上两觉起来变都好了, 再这么将养下去才真是要憋出病来!您看,我是不是能出宫了?”

景渊帝永湛笔下不停,只笑道:“这倒好。下午的大朝会, 你便陪朕过去,也听听朕这登基第一遭,群臣都有何事要奏。”

“众兄弟都去吗?”

景渊帝永湛这才抬头望了他一眼, 轻笑道:“怎得有此一问。虽都是兄弟,余者怎能与你这擎天保驾的勇郡王相比?”

永嗔亦望着他,有无数问题想问,最后却只是道:“皇上这些日子来越发消瘦了。”

景渊帝永湛合上奏章,叹道:“为君难呐!”

大朝会上,永嗔一入殿,便见到高台之上,原本该只有一张龙椅的地方,竟然在龙椅左下首又摆了一张紫檀太师椅。他跟随景渊帝永湛走到高台之下,便停下脚步,拾级而上的景渊帝永湛却半途回身示意他上前。

永嗔再大胆妄为,行事恣意,也知道去坐龙椅旁的位置是大大不妥的。他扫视殿内,只见群臣俯首,无人敢看。正想着,已被景渊帝永湛握住了手,拉他上去。

“这有什么?”新皇帝微笑着,按着他肩头让他坐在龙椅旁,自己缓缓在龙椅上坐下来,又笑道:“又不是要你坐在此处。”

永嗔心中一颤,笑道:“从前老被父皇罚跪在底下,倒不敢往高处走了。”

群臣问安,跪地山呼万岁。

永嗔坐在高台之上,竟是生平第一回感受到坐立不安的滋味。

大朝会第一宗,便是论功行赏。在忠君王谋反一案中,凡是忠君爱国的,都各有封赏;便是普通大臣,也都升了半级,也是抚慰众人受惊遭难一事。由永嗔带领来勤王的军队更是风光无限,各级首领都越级提拔。

一时群臣议毕,景渊帝永湛道:“不只这些众人看得见的功臣要封赏,朕前日听方敖奏报,永沂起兵那夜,有个小人物也起了关键作用。当夜永沂手下逆贼把持了禁宫大门,勇郡王带兵救驾之时,若是不能及时攻破城门,只怕朕已经身首异处…”

听景渊帝这么一说,永嗔也想起来了,当夜他杀入进攻之时,脑中也有过一闪念,那城门怎得破得如此容易?几乎是短兵相接的刹那间,城门就自里面打开了。

“永嗔,你可还记得三年前,你在西北时带过的兵里有个叫张崂诗的?”

永嗔微微一愣,笑道:“皇上说的可是人很瘦小,年纪又轻,为人也老实的那人?”他记起来了,的确有这么个兵,曾跟他入柔兰,“他是跟着臣弟吃过不少苦,后来回京,我见他年幼体弱,便给了他份文职,留他在京中当差了。”

“朕前日亲自召见了他,人虽瘦小,却精神勇武。你留他在京中做文职,他却是一腔报国热血,自己又托人转去武职。后来阴错阳差,竟给永沂部下给找去了。你来勤王那夜,这张崂诗见是旧主,便从里面打开城门——这才救了朕一命啊。”

永嗔强笑道:“这是他知道要忠君爱国,不可让逆贼永沂得手,便是韩大将军领兵来护驾,想必这张崂诗一样会开城门的。”

景渊帝永湛微微一笑,道:“这张崂诗要好好封赏。朕看他做九门提督就很好。”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从一个守城门的小兵,一跃而成肩负整个京都安全的九门提督,一步登天也不过如此了。

新封了尚书令的方敖出列道:“皇上,您的爱才之心虽切,然而检拔失度,对受赏之人只怕会变成坏事。再者朝廷封赏,自有章程,若今日因皇上一人之喜好,开了先例,今后恐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