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参将石彪仗着叔父石亨权倾朝野的大势,诬告上司年富,升任都督同知,率参将张鹏等在磨儿山设岗,斩杀把秃王,夺了蒙古军的旗帜,前后斩获游骑二百余人。

边军与蒙古野战,追亡遂北,斩王夺旗,是少有的大捷。对于曾经被瓦刺所俘的皇帝朱祁镇来说,这样的大捷发生在他复位改元的第一年,更是让他有前耻稍雪的感觉,心中大悦。因此命石彪带上俘虏和首级,进京献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风晚桃花烂

自上皇复位以来,石亨被封为忠国公,特加恩宠,言听计从。在朝堂上势焰熏天,不仅亲属部臣经常冒“夺门”之功骗官,还有些贪图升官便利的官吏往石府拜谒,做了石亨的门下客。而石亨也以大权在揽自得,在朝中遍植党羽,排斥异己,以至于朝中官员在铨叙升迁时,有“朱三千,龙八百”的童谣传出。

无功的亲戚冒功都要授官,何况是本就立下了大功的石彪?石亨趁机对侄儿大加褒赞,要求皇帝对石彪大加封赏,把他从参将提为总兵,提督大同全镇军务。

从参将到总兵,这已经是越级升官了;若再给个提督军镇的权力,那几乎相当于一战就让石彪走到了边镇重将的顶端,日后难以封赏。

皇帝对石亨再信赖,对石彪再欣赏,面对这样的封赏要求,也沉默了一下,婉转的问石亨:“爱卿,石彪今年不过三十三岁,本职升迁一事,不如暂缓,改授勋爵如何?”

石亨打战是把好手,但在讨官这事上,却没有太长远的目光,只要是升官就好。何况职务是流转的,勋爵却可以传家。皇帝不升石彪的本职,能授勋爵,他也没想其中的差别,问:“陛下想授什么爵位给他?”

皇帝试探着问:“赏个男爵如何?”

石亨不依:“陛下,石彪立此大功,臣以为只是男爵,不足以酬功。”

皇帝问他:“爱卿以为何爵当酬?”

石亨半点都没客气,狮子大开口:“臣以为侯爵当得!”

正统年间京师保卫战那样的国家危亡之局,景泰帝和于谦都没有滥功赏爵。石彪只是一次斩获二百余人的胜战,就敢讨要侯爵,皇帝修养再好,这时候也有些不乐意了,闷声道:“孙镗等宿将尚不得侯,让石彪在大同好生戎边杀敌,积累军功再议封侯。此捷,赏他一个伯爵罢!”

虽然没得侯爵,但伯爵也是国朝数得着的高勋了。就连孙太后娘家会昌侯,早年妹妹当皇后时,也只是伯爵呢!石亨心里满意,高兴的谢过皇帝,走了。

皇帝却坐在御座上久久没有动,怀恩过来提醒:“皇爷,阁老们都出宫了。天凉,您也回后宫吧!”

皇帝道:“不忙,大伴派个人去,把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叫过来。”

怀恩是孙太后得知于谦冤死后,从自己身边拨到皇帝身边听用的,取的就是他忠直敢言。皇帝叫他去传逯杲,他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若要制衡忠国公,当选朝中直言敢谏之臣。这逯杲,人称‘随风倒’,怕不是当用之人。”

皇帝苦笑:“直言敢谏之臣?岳正、孙鹏等人已是折在了他手上,李贤也险些难保。再选直臣,折了哪个,朕都心疼损了国家元气。逯杲这样的人,用来做这样的事,才是正好。”

他杀了于谦,就是摧折了一次士林风骨,将朝堂里景泰帝当政八年养出来的清风败坏了大半。再加上王直他们那批老臣老病致仕,商辂等人又不敢重用,他手中的得力重臣,着实不多。如今文官他还能选李贤稳定局面,军中却是再也难以找到威望合适的人来制衡石亨和石家,只能动用逯杲这样的小人以毒攻毒。

石彪以军功封爵,当真是春风得意,荣华无双,献捷后又特意进宫拜见皇帝。

皇帝原本因为大捷而生的欢喜,因为石亨讨功讨爵过甚,已经去了大半。再加上石亨进出宫门随意,把个左顺门当成国公府似进进出出,如今石彪也学着他叔父来这手,更让他意兴阑珊。

只不过皇帝的城府在那里,虽然不喜,等石彪进来后,他还是和颜悦色的赐座,温言抚慰。

石彪是个粗人,心里有事就藏不住,答完皇帝的问话,直接道:“陛下,臣今日进宫,是来向您求个恩典的。”

皇帝对石家求赏无度的做法很是无奈,但还是捺着性子道:“爱卿想求什么?”

石彪道:“陛下,臣看中了东宫内侍长万贞儿,想求您赐嫁。”

他要是给部属求官,皇帝不会惊讶,但是来求娶万贞,却让皇帝很是意外,奇道:“爱卿一向在大同驻镇,何时见过万贞儿?”

石彪回答:“臣早两年就瞧中了,只是监国薄恩,不肯见赐。”

这话听在皇帝耳里,却是隐有要胁之意——弟弟不肯将万贞儿赐给他,石彪便觉得“薄恩”,支持叔父参与夺门。焉知他把万贞儿下赐后,石彪再有别的要求没得到满足,会不会也觉得他“薄恩”?

皇帝心思转折,脸上却含笑,略带调侃的说:“喔,万贞儿如今可不年轻了。比起宫中近选上来的彩女,算不上如花美人,爱卿两年前看中不能得,竟然还念念不忘求娶,想是心甚悦之?”

石彪脸皮奇厚,在皇帝面前也放得开,大大咧咧的道:“是不比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花俏,可臣看中了,就是想要。”

皇帝顿时无言,好一会儿,才温声道:“爱卿,东宫早年屡经磨难,有赖万贞儿维护才平安渡过危难。虽是女子,但屡立功勋,忠义不输外臣。在太后眼里,亲近信重,与亲女无异。她的婚事,朕亦不便擅自决定,须得问过太后才好。”

石彪不信:“陛下,您是一国之君,下赐个宫女,怎么还不能自决?”

皇帝耐心的解释:“若是普通宫女,爱卿想要,朕给就给了。可万贞儿几次救驾,功劳虽不显于外,但皇家岂能无酬?太后已然有言,她的婚姻之事由其自主,恩赏其夫、子。因此事情虽小,却要问过太后才能做准。”

景泰帝不肯赐嫁,石彪心生怨恨。但皇帝这么温言款款的解释,石彪却只得闷声应了,又问:“那臣何时来问回音?”

皇帝没想到他居然契而不舍,只得含糊地道:“待太后决断后,朕再召卿进宫说话。”

石彪应口接声:“臣过两日再来请见。”

皇帝见他步步紧逼,心中不喜,回了坤宁宫后,在钱皇后面前便直言道:“石家叔侄都是一般儿品性,骄横恣意,飞扬跋扈。”

钱皇后劝他:“皇爷消消气,喝杯茶罢。”

皇帝接过茶抿了一口,叹气道:“朕只盼着君臣相得,善始善终。如今看来,却是难了!”

能让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钱皇后奇道:“石彪怎么惹您了?”

皇帝将石彪逼问婚事的态度说了一遍,摇头:“石亨为臣属亲戚讨官要官,是如此做法;这石彪,竟然也是这般脾性。”

钱皇后略一沉吟,道:“说来,贞儿年龄不小了,这石彪年纪轻轻,就累有军功,有爵在身,既然诚心求娶,皇爷何妨成人之美?”

皇帝摆手,道:“若是个好人家,朕也不找托词,嫁就嫁了。石家……梓娘不知,昨日逯杲私下来报,京中近几年常有良家女子遇拐,就是巨富豪门之家,女子姿容出色的,也不少遭此劫难。锦衣卫侦得从拐子手中买人的主事者,常年需索无度,有边军口音。”

良家女子的名节关乎生死,这种拐卖,却比一般的骗卖人口更是恶劣。钱皇后骤然听到,不由变色,问道:“莫非是……”

皇帝阴着脸道:“虽说主事人一口咬定只是正常买使唤人,只能定罪拐子。但这拐卖不是一桩一件,而是常年累月如此。若不得权贵授意,拐子安敢如此肆无忌惮?”

钱皇后虽然从私心里想将万贞嫁出去,好方便自己加深与太子的母子情。但听到石家如此门风,明知那是个火坑,却是心中不忍:“如此说来,石家果是不能嫁了。”

皇帝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道:“万贞儿于吾家,实有大功。若要嫁人,总得找个四角俱全的好人家,保她下半生富贵荣华,才不负了她的忠义之心。”

钱皇后应了一声,又心疼丈夫要面对石彪的催逼,愁道:“只是这石彪听着像个浑人,若是犯起浑来,如何是好?”

皇帝笑了起来,道:“浑也有浑的好处,到时让他自去求万贞儿允婚罢!”

等到石彪来问结果,皇帝便婉转表明自己不能直接赐婚,又哄他道:“爱卿,太后是嫌你已有妻妾,不肯赐嫁,朕也不能相强。你当真有心,何妨直接求娶。若能得佳人允婚,朕再赐嫁也不迟。”

皇帝话都说到这一步了,石彪也没奈何,但还是不死心,直接就跑到清宁宫去求见万贞,不见就不肯走。

石亨将入宫面君求赏当成平常,石彪的骄横不下其叔,对于东宫的敬畏之心也少。东宫臣属多是文臣,这劝不走,打不得的实权重将,他们实在无可奈何,只能派人入内禀报万贞,请她拿主意。

万贞心知石彪这人半疯半浑,实在不好相与,不见麻烦,见了也麻烦。可让他在东宫门口撒泼,未免有损太子名声,不像回事,只得出来敷衍:“伯爷此来,不知何事一定要见我?”

石彪呵呵笑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我当然是来求娶你的!”

第一百四十章 小炉酒暖微醺

像石彪这种人,眼里就没有道理,只有自己欲望。万贞几次拒嫁,他却都视而不见,只认准了一件事:他看上的人,就一定要弄到手!

万贞听到他这理直气壮的话,当真是累得慌:“将军,我早跟你说过了。要我嫁你,绝不可能!”

石彪问:“怎么就不可能?我是诚心求娶!”

万贞头痛得厉害,提高声音道:“将军,你妻妾成群,婢仆如云!我虽然不济,好歹也是入了流品的女官,哪有自甘下贱,好好的中官不做,去嫁给别人做妾的?”

石彪满不在乎的争辩:“大丈夫哪个不是妻妾满院?有甚稀奇?如今我有爵在身,你嫁过来,我便先替你请了诰命,伯爵夫人的品秩,也不比你的官阶差!你要是觉得伯爵位置还低了,我在边关多立功劳,总有封侯封公之日。”

这浑人的妻子倒了八辈子血霉,竟然嫁给了这全无规矩礼法,脑筋异想天开的疯子!只图自己一心快活,麻了个皮!

万贞深吸了几口气,将啐他一脸的冲动忍了下去,缓声道:“将军,这跟你是不是公侯没关系,只是我不中意,不愿意!”

石彪道:“你既没怕过我丑,也没嫌过我是军门出身。除了这两条,我哪里不如旁人,不能让你不中意?”

万贞被他这狗吃了的神逻辑气得眉毛倒竖,忍不住道:“那就算我怕了,我嫌了,所以不中意,好吧?”

石彪大怒,瞪大双眼喝问:“你说什么?”

万贞正要答话,门外冷幽幽的传来一声怒斥:“石将军好大的脾气!怎么,将孤这东宫,当成你放肆撒野的军营不成?”

万贞一怔,太子已经快步走了进来。

他在侍讲学士那边上课,课间听到石彪来纠缠,怕万贞吃亏,就赶紧过来了。

十三岁的少年,已经抽高了身量,脸上虽然还有些婴儿肥,嗓音却开始从童年的清亮高亢收窄变声。不过变声期若是说话多了或是声调太高,喉咙容易痛,万贞平时都提醒着太子小心收敛声气。

可这种时候,太子也就管不得声调高不高了,直接就是一声喝斥。

石彪桀骜不驯,从内心来说,并不怎么将才十几岁的太子放在眼里。只不过礼法所限,太子过来,他到底还是敛了几分脾气,拱手行礼:“臣石彪,叩见殿下!”

太子对他却是从来没有好感,冷声道:“石卿,父皇赏功赐爵,是盼着你戎边卫国,忠勇杀敌!却不是给你拿来炫耀人前,诱拐良家女子的!”

万贞猛然听到太子这话,有些好笑,赶紧转过脸去忍着。石彪低着头,没瞧见。太子见她这时候还笑得出来,却是忍不住剜了她一眼,示意她躲开。

石彪听到诱拐良家女子一句,却有些戳中了心病,连忙辩解:“殿下,臣是诚心求娶,如何能说是诱拐?”

太子道:“既是诚心求娶,孤问你,诚在何处?”

太子肯问诚在何处,在石彪这粗人听来,却是有了一两分意向了,顿时大喜,道:“臣知道万侍眼界与寻常女子不同,一般的俗物必然看不上。这几年常让家仆留意收集奇珍,倒是得了不少……”

太子不耐烦的摆手,道:“凭你再怎么收集,奇珍能强过孤宫中所藏?孤问的诚意,不在于此!”

石彪急问:“那殿下问的是什么?”

太子沉吟片刻,道:“贞儿虽然不如书香势族的姑娘经史子集样样精通,但日常绘画吟诗,品评时文,常有妙见。你当年也是想过请刘俨先生授课的人,孤便问你,诗词曲赋,你背得几首?”

石彪顿时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道:“殿下,臣自幼勤习弓马,学的是带排兵布阵,这诗词曲赋,臣……臣……”

太子长眉一扬,看了他一眼,又道:“也罢,诗词曲赋你不行。孤再说个最简单的,你看这厅中悬着的画,都有题跋。贞儿既能绘画,她的丈夫总不能是个连题跋都配不出来。你给孤写篇字出来,能叫孤的两位先生说一声过得去,孤便算是见了你的诚意!”

一听叫他写字,大冬天的,石彪竟然出了一额头冷汗,却是答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道:“殿下,您让臣去斩将夺旗、缚虎猎豹容易,这字……不是为难臣吗?”

太子怫然不悦:“孤只叫你写篇字而已,也叫为难?以贞儿的身份地位,难道孤能让她配个目不识丁,连话都搭不上几句的粗汉鄙夫?”

以石彪今时的地位,如何肯承认自己是粗汉鄙夫?但是,要让他写篇能叫翰林院出来的侍讲学士认可的字,那也是千难万难。一时间呆在当地,说不出话来。

太子见他难住了,便缓和了些语气,道:“孤也知道,你是舞惯刀枪的人,动笔少,一时片刻的写不出什么好字。这样罢,你且先回去,好生练一练,什么时候字练好了,再来求亲。”

太子开了条件,石彪纵然想耍泼,也没了站脚的地方,只得怏怏离去。

万贞在耳房里等太子把人打发走了才出来,乐不可支的冲太子指了个大拇指。

太子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道:“你以为这就算完了?就石彪这样的浑人,回头发现自己办不到,一样会耍赖。”

万贞满不在乎的说:“能拖一时便拖一时,不是说一鼓作气,二鼓而衰,三而竭嘛?拖他几次,他自然就没这心劲了。”

太子嘿了一声,拧眉道:“真有这么好打发就好了!可石彪此人虽然骄横霸道,多勇少谋,却有股子认死理的蛮劲,只怕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万贞道:“只要能拖个两年三年,等殿下加冠,那就好办。”

太子现在虽然有了东宫的属臣,但人还没有加冠,就不算成年,只能跟着先生读书,在皇帝参加经筵时在旁边听讲,权力有限。等到加冠成年,他也就能上朝听政。加上东宫属臣的配置,本来就是照着朝堂架构来设立的,完全能成为左右朝政的势力。那时候的储君之位,才名符其实,具备钳制石彪的能力。

太子只当她指的是这个,也点了点头,这才想起自己是课间溜出来的,惊叫一声:“哎哟,先生怕是要上课了!你这几天可别出宫,等我想办法把他弄回大同去再说。”

万贞笑道:“天气这么冷,我本来也没准备出宫。殿下快去上课,别让先生着急。”

石彪这瘟神在,万贞是真不敢出门,怕惹闲气。如今东宫的事务上有詹事管束,下有王纶把持,她在宫里只需理账出纳,清闲得很,索性便叫了小秋和秀秀一起到她住的跨院里涮锅子。

小秋和秀秀现在年纪大了,又是与太子共过患难的人,如今在东宫里也是执事女史,一掌库藏,一掌燕乐。只不过她们是万贞带出来的人,心理上便与她亲近,一听要涮锅子,便都跑来了。

小秋不光带了使女,竟然还带了几个女伎,抱着月琴,携了尺八等简便乐器,斗篷下还穿了舞衣。瞧那意思,是她们在炕上涮锅子,堂下便叫这几个女伎吹拉弹唱,歌舞助兴。

万贞在宫廷里熏陶了多少年,思维都没转过弯来,能将活生生的女伎当成纯粹的音乐播放器使用。如今看到小秋使唤手下的乐部女伎如此自然,不由笑道:“你倒是会享受。”

小秋道:“反正她们每日都是要演练技艺的,白放着不听也是浪费。何况姑姑是东宫的内侍长,最清楚殿下的喜好。她们编新曲新舞进上之前,让您听听看看,也好改动。”

秀秀明白万贞顾忌所在,嗤笑:“姑姑放心吧!我们就叫女伎奏些寻常的俚调,不会僭听燕乐的。叫了她们来凑热闹,也不白使唤人。”

她们说得清楚,万贞也不扫兴,笑道:“如此,让她们奏些热闹轻快的曲子来听。”

一时室外大雪纷飞,屋里却温暖如春,细乐轻俏,舞姿翩跹,十分热闹。有曲有舞有火锅,不能无酒。万贞让人给秀秀和小秋温的是低度的米酒,自己却拿了蒸馏出来的白酒喝。

秀秀不依:“姑姑,一起儿涮锅,怎么偏你一个喝这种酒?”

万贞笑道:“我是为你们好,你们这样的小姑娘,喝些甜酒也罢了,我喝的这个,你们喝不得。”

秀秀笑道:“有什么喝不得?这么清透见底的酒,未必还能醉人?”

说着便来端万贞的杯子尝味,可这蒸馏出来没经勾兑的白酒,度数极高,她这一口喝下去,当真是辣得舌头都缩不回去。偏偏万贞刚才已经提醒过了,她这苦也诉不出来,只好去扑旁边取笑她的小秋:“叫你笑!叫你笑!”

小秋连忙叫她的亲信帮忙,秀秀的手下也赶紧支援,一时炕上四五个花朵般的女孩子滚成一团,春色明媚。

万贞倚在高迎枕上,一边端着酒细品,一边笑盈盈的看着。正自热闹,留着缝隙的窗叶一抬,太子钻进头来,问:“你们干什么呢?这么远,我都听到你们在闹了!”

几个女孩子吓了一跳,连忙停下动作,起身行礼。太子摆了摆手,示意她们退下,转眼来看着万贞,笑道:“你这里这么热闹,也不叫我一声。”

一边说,一边攀着窗沿就跳进来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冬暖夜来惊梦

万贞酒意微醺,不想起身,看到他居然跳窗户进来,不由嗔道:“怎么能跳窗户?让人看到了,到先生们那里告你一状,抽你板子。”

太子解开斗篷,交给上前接应的秀秀,笑道:“这大雪天的,谁爱在外面乱跑乱看?”

万贞不由坐直了些,皱眉问:“王大伴给你安排的从人,连这点随侍不离的本事都没有?”

太子连忙道:“那倒不是,我使人打了掩护,偷跑出来的。”

“这也太危险了,万一有什么意外呢?”万贞又好笑又好气,推窗看到外面还躲着不敢看她的韦兴和黄赐,知道他没有独自出来,倒也放下了心,喝道:“还不进屋里暖和着?真在外面冻傻了啊?以后再敢陪着殿下胡闹,收拾你们!”

太子把堂下的女伎都叫退了,只在屋里留了小秋,这才坐到万贞身边,就着她的碗筷捞了片鹿肉吃了,一边呵着嘴里的热气,一边含含糊糊地道:“好吃!”

他这样子,俨然便是寻常人家的贪嘴的少年郎,全无半点储君的风仪。也就秀秀和小秋,景泰年间岁月艰难,大家一起凑着吃饭的时候多,才不会大惊小怪,抿嘴笑着替他烫菜。万贞从炕头拿了块热手巾过来递给他,道:“吃慢点,别烫伤了。”

太子笑道:“我就是要吃这点热乎新鲜。天天让人传菜侍奉,到嘴的东西虽然不冷,鲜味也差了。”

储君的排场讲究起来,要吃个菜,还得先由负责做菜的厨子先负责尝一遍,奉菜的宫人再试一遍。这程序一道道的走上来,虽然尽显皇室钟鸣鼎食,金馐玉馔的富贵端庄,到底不符合少年人的脾性。加上太子在王府里时年龄再小也算当家,管束的人少,不比现在上有皇帝皇后,中有詹事先生,下有王纶和众内侍,对于现在衣食住行的种种规矩,实在有些厌烦。

万贞体谅他平时受的压制,来了就不强求他回去,只是不让他喝酒:“殿下还在长身体,酒是不能喝的,叫人把牛奶煮了端上来。”

秀秀添了副碗筷上来,闻言赶紧把黄酒撤了下去。太子不乐意了:“你们都能喝酒,偏给我喝牛奶,还当我是小孩子哄呢!”

万贞乐了:“来,殿下想喝,那就试试!”

秀秀才上过当,见万贞把高度白酒递过来捉弄太子,忍不住扭头偷笑。太子见状,知道其中必有古怪,不肯上当:“我才不要这种,把御酒选好喝的送上来。”

宫廷中的御酒种类繁多,有不少专为迎合妃嫔口味的甜酒类,很容易让没喝过酒的人上当喝醉。万贞也不敢逗他了,连忙将杯中的白酒一口饮尽,道:“好好好,我们都不喝酒,换牛奶,好不?”

大家陪着一起喝牛奶,太子也就满意了:“这还差不多。”

秀秀和小秋属于心腹之人,太子说话便也随意,道:“风雪早至,蒙古有小部落南下避寒。大同镇外聚集了不少各部人马,为保边关无事,父皇已经命石彪重返大同,镇守边关了。”

万贞大喜:“这么快?”

太子道:“快什么,石彪无赖得很,吵着要补兵器甲胄,虽说已经接了旨,但没有三五天,肯定不能起程。”

万贞笑道:“镇守边关是石彪的立身之本,他再磨蹭,也不能把这个丢了。既然接了旨,近期肯定是要起程的。”

太子嗯了一声,示意自己已经饱了,让小秋不用再给他烫菜,仰在大迎枕上愁道:“这次算是糊弄过去了,下次他回京叙职,说不定还要生事……就算免了他叙职,以石亨的声势,他这做侄子的要是找借口从大同返回京来歪缠,也没人说什么。这事,总得想个什么办法才好。”

万贞笑道:“想那么远干什么?一年一年的过了再说呗!”

她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太子就猛然坐了起来,怀疑的看着她:“你早说到我加冠的事,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如今这没半点安排的话,更不像你。你不是想,实在没办法糊弄了,就搁开手跑了吧?”

万贞干笑:“什么叫跑了?不过石彪这浑人霸蛮,若是实在逼得急,等他进京,我就借口经营皇庄南下避避风头,等他走了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