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情何似无情

万贞很少来太子寝宫,没有留意过这个窗口能看到什么,更不知道太子会在每日课间,跑到这里来眺望东门,目送她出宫,目接她回来。

若这孩子因为惶恐就以宫规约束,强求她留在身边,她虽然可能会应许,但却难免郁闷;唯有他明明害怕她一去不回,却因为她的向往而忍住不舍,任由她自由来去,从不劝阻,只是默默的守候,才让她惊讶感动,喃道:“我没有回头看过,一直不知道!原来,你每天下午听课之余,还会来这里等着我么?”

“是。”

太子回头看着她,轻声说:“不看到你回来,我心中不安。”

万贞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太……太……”

太什么呢?她心中有些异样,但一时间却又无法具体弄明白究竟哪里奇怪,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太子这个举动不妥,很不妥。

太子扶着窗沿,遥望着远处的东门,涩然道:“自从皇叔告诉我,在这宫里,若是喜欢一个人,在不能护得她周全之前,一定要小心珍藏心意,不要让人知道,不要引人忌惮,我就一直记着,从来不敢跟你过分亲昵。即使偶尔控制不了,也一定要想足转圜的余地才去见你。可是我没想到,再怎么小心,这座宫廷,都会将人心中的珍藏翻出来摧毁。”

万贞心中莫名的一慌,赶紧道:“殿下言重了,其实这个流言,用意不在于摧毁,而在逼我退出。”

“礼法于女子的名节分外苛刻,这样的逼迫与摧毁有什么区别?我那样辛苦的藏着,可是终究还是没能保护你不受伤害!”

所有权力斗争形成的倾轧,对付女性第一致命的诽谤,永远都各种不堪的桃色传言。尤其是这样的封建时代,女子若被人传了有损名节的流言,根本无从辩解,有许多人迫于无奈,甚至不得不自杀以证清白。

太子的眼眶都红了,仰头看着窗外的飞檐,喑声说:“对不起,贞儿!都是因为我!都是因为我!”

万贞只觉得从知道流言起,心中就涌动的委屈与愤懑都似乎被抚慰了一遍,刹那间消散了许多:“没关系,这只不过人心妄念倾轧而已,不关你的事。”

顿了顿,她又轻蔑地一笑:“外面的人不知道,但你应该知道的。其实所谓的名节清白,于我而言,就是狗屁!我担得起这东宫侍长之职,也就受得起满天下的诘难诽谤!”

太子眼中的泪水终究没能忍住,无声的滚落,他低头抬手抹了把脸,大声说:“可是我在乎!我不想让你受一点委屈!不想让你得一句奚落!可我偏偏没能做到!偏偏做不到!”

万贞看着少年犹如困兽般的痛苦,忍不住心一酸,伸手抚了抚他的脸,轻声说:“不要这么想!外面流言满天,可是整座东宫竟然平静无波,没有半点风声透到我耳边,一直让我安安稳稳的出入宫禁,来去自由,不受丝毫影响,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只能管束东宫,却没能控制宫外,这就不够好!”

太子摇了摇头,将她的手捧在胸前,抬头看着她,一瞬也不瞬,喃喃地说:“他们不知道贞儿是多好的一个人,又不敢来触怒我,所以只能诋毁你!可明明是我倾慕的你!是我喜欢的你!”

他的声音很轻,轻得就像梦中的呓语。但在万贞耳中听来,却仿佛天边的惊雷,陡然炸在她耳边,惊得她呆然木立,只疑自己身在梦中,许久才茫然问:“你说什么?”

太子站在她面前,微微仰脸凝视着她,因为刚刚流泪而格外清明的眸中,倒映着她的身影,是那样的清晰。而他的神态,也带着种朝圣般的诚挚,祈祷似的再说了一遍:“贞儿,我喜欢你、倾慕你!”

万贞终于清醒过来,被他捧着的手顿时如被火烧的缩了回来,失声回答:“这不可能!”

太子双手一空,失落的垂了下去,但却仍然仰头看着她,倔强地问:“这有什么不可能?我从小由你扶持,得你爱怜,受你关照!于我而言,你就是这世间所有美好感情的慰籍,是我所有爱慕的归途!我喜欢你,喜欢得甚至不敢靠近,不敢远离,更不敢让你知道!”

万贞只觉得一种巨大的恐慌从心底泛起,几乎要将她整个淹没,让她进退失据,喉咙发涩:“这确实不该让我知道,更不该让任何人知道!其实就连你自己,你也根本就不该这么想!因为这根本就是错觉!只不过是你我多年相依为命,因此倚赖信任,而产生的误解!”

太子握了握拳头,一句一字的说:“小的时候,我喜欢赖着你,粘着你,一步也不离开你!那时候,我以为自己只是因为不得母缘,所以从你身上找补。可我长大了,连母亲都不再亲近信赖,却仍然深刻的眷恋着你,甚至除了你以外,再也看不到别的女子!我就知道这不误解!更不是错觉!”

他顿了顿,脸涨得通红,双眸都因为羞窘而几乎要滴出水来,却仍旧坚持着继续说了下去:“因为我连做梦都在渴盼着你!这宫中有无数娇俏丽人,许多妖娆女子,却只有你才让我魂牵梦萦,并且一直、一直都只有你!”

万贞脑中一片空白,好像所有的思绪都被人揉搓了无数遍,连灵魂都被人剪成了段,切成了缕,再也无法接继,只有一股本能的意识在叫嚣抗拒:“不!不!不!这不行!这不可以!没有这样的事!”

太子看着她连连后退,看自己的眼神,就好像突然见到了洪水猛兽,心中一片苦涩,轻声说:“如果这座宫廷,可以一直让你安心的留居,可以让你恣意的生活。我可能会一生都不告诉你,不让你为难,更不叫你伤心!可是,这宫廷里的人,就是一定要把人逼得没有退路!”

他怕她真的因为这件事,就彻底的厌弃了他,不敢再向她靠近,但却也不舍得放弃,只是恳切的望着她,期盼的哀求:“贞儿!我喜欢你!我求你留下!”

这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从小到大,她为他每一点进步而欢喜,为他的每一步迟滞而忧虑。无论他是难堪的、还是从容的每个时刻,她都看在眼里,切切于心。她盼着他健康平安,盼着他万事胜意,盼着他喜乐无愁。

她在他身上倾注了十几年的心血,用一种至亲的感情对待他,无论他想要什么,她总想帮他得到——独有今天,独有这样的感情,她无法置信,更难以接受!

尽管心底还有一丝理智提醒她:要慎重,要慎重!他只是一时迷惑误会了而已!情窦初开的少年人嘛,感情总是奇怪得很,免不了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时候。冷静!好好引导他,别伤了他的心!别为了这青春期的冲动,就给他造成难堪的阴影。

可是,这怎么冷静?

这是她从襁褓中看到大的孩子!这是她当成了子侄在养的孩子!流言说她勾引了太子,她只是觉得造谣的人可恨,但心中无愧;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她怎么敢说自己无愧?

她养了十几年,就把孩子养成这样了?她都要崩溃了!

“不,我不能留下!正因为你这样……”

她语无伦次的摆手,喃喃地说:“正因为你说喜欢,我才更要离开!我不能再留了,再留会害了你,也会害了自己。你才十五岁,你有大好年华,你该找个年龄相当的小姑娘,欢欢喜喜的谈恋爱,轻轻松松的闹别扭,吵嘴、生气、分手、复合……去折腾你这个年纪该做的事,却不应该对我……”

太子怒喊道:“我这个年纪该做什么,那不是由你说的!而该由我自己选择!像寻常人家的纨绔子弟那样,每天横行市井,纵欢秦楼楚馆吗?那才不是我要的!其实从我三岁被立为太子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我不可能还拥有这样的生活!我的童年既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无忧无虑,我的少年,也就不可能再像普通人那样飞扬轻狂!”

他生在皇家,享尽了这世间的无双的荣华,便也为这场无边的富贵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负着与家国社稷共存亡的责任被立为太子,因为阻了堂弟的前程倍受冷遇,乃至遇刺被废,父母无缘,祖母将他当成棋子布局宫外,无数次遭遇死亡危机。

政治中心的残酷倾轧,早已将他的童稚,一点点的剐碎在风雪中。只是她用性命保护着他,倾尽心血来维护他的快乐;他不忍让她难过,只能顺着她的心意去简单生活,随遇而安。

然而,他的童年也好,少年也好,都只系于她一身。她在这里,她这样希望,他才能这样生活。在这世间,他只能确定她的真心,也就只能对她付出真情!除了她,他再没有办法信任别人,更无法去喜欢!

他扑过去紧紧的抱住她的后腰,泪流满面:“贞儿,你不能离开!没有你,我不知道该怎么活!”

第一百四十五章 咫尺天涯一念

在这最至尊权力的中心,拨去掩着的华丽外纱。藏在人心最深处的东西,是背弃、是争斗、是猜忌、是杀戮……是世间所有贪嗔妄欲汇聚在一起的欲海孽涛。

在这里,生母可以为了虚荣而忘记自己的骨肉;养母可以为了爱情而抛弃自己的养子;祖母可以为了博取人心而坐视孙儿处于危境,受风雨摧折;父亲更是为了权柄而欣喜长子的存在、却又同样为了权柄而防范猜忌自己的儿子。

皇权、礼制、孝道、仁义、公心……重重华彩,种种妆饰,将这雕墙峻宇的宫廷妆点得金壁辉煌,纷华靡丽。让世人惊叹赞扬,向往钦慕,没有谁想,也没有谁敢去揭开掩饰太平的礼制,更不会有人去体会温情深处掩藏的冷酷!

是的,他的父母看重他,他的祖母爱怜他。然而那种看重,仅限于他对他们无害而有利;那种爱怜,也绝不妨碍牺牲他去换取利益!

祖孙猜忌,父子相疑,母子离心,兄弟憎恶,那才是皇权中心的本质!那才是宫廷人心中鲜血淋漓的真相!

在这虚伪无情、冷酷血腥的地方,我所有的温良谦让,乖巧有礼,开朗明快,都是因为有你暖着我的心。没有你,我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没有你,我不知道该怎么活。

少年滚烫的泪水落在她的后颈,直直的烙在她心里。

她知道该拒绝,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这是她珍重怜爱,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人,再过分的要求,犯再大的错误,她都无法对他冷心绝情,更做不到厉声喝斥。

更何况,这虽然是错误,却也是少年最真挚,最赤诚,最火热的感情。即使她不能接受,但身为年长者,也不该让他为青春冲动而产生的误解而承担不该受的摧折。

可是怎么让他改过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错误?

她想将他抱腰的双手拉开,但他却紧紧地扣住,牢牢地粘着,不肯松开,再次哀求:“贞儿,我求你,不要离开!”

他那么害怕,以至于隔着衣服,她都能感受到他因为惶恐而生的颤抖。她一直以为,他缺乏安全感的毛病,早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却没想到,今日今时,却又因为她而再次出现。她心中剧痛,泪流满面,吃力的回答:“好,我答应你,不会离开!”

太子惊喜交集,仰头问:“真的?”

万贞回答:“真的。”

太子迟疑了一下,怯怯地问:“可是,你有条件的,是吗?”

万贞硬着心肠点头:“对!”

太子沉默半晌,才慢慢地问:“很难吗?”

万贞仰头看着阁楼上空的藻井,心中茫然一片,涩声道:“也许很难,也许不难……然而,殿下,若你做不到,只怕以后我们没有办法相处!”

太子咬了咬牙,闷声说:“你说!我一定做到!”

万贞深深地吸了口气,道:“第一,从此以后,你再不能说喜欢我这种话……至少,在你十八岁成年之前,我再也不想听到你这么说!”

太子用力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万贞又道:“第二,从此以后,我住在院子里,不会再主动来看你。即使我管着的事有需要和你商量的地方,我也只会让人传信……”

“那我可以去看你吗?”

万贞沉默了一下,叹道:“殿下为东宫之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去看我,自然也行。可是,即使你去看我,我也顶多只能隔窗和你说说话,不会与你见面!”

太子喃喃地道:“你还拿我当小孩子,怀疑我不懂……可我其实都懂!不管见不见你,我的心意都不会变的!”

万贞不管他的话,只是问他:“那么,你答应吗?”

“多久时间?”

“也到你十八岁,可好?”

太子闭着眼睛,靠在她肩膀上,长长的吁了口气,低声说:“我知道,你是在哄我……可是,哄就哄吧!十八岁,也不过三年多点儿,我等得起!我不怕你哄,我喜欢你哄着我!”

因为她愿意哄着,是因为她心里有他!尽管这份珍重爱怜,与他想要的那种喜欢不一样,然而,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缠着她,磨着她,等着她。

万贞听着他的话,心头一酸:每个人少年时喜欢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会喜欢一生,会一直情深不移,会直到海枯石烂己心仍然不变!可是他不知道,这世间最莫测的东西,是人心;而最善变的,正是感情!

少年时那种突然萌发,不知因何而生,因何而长的爱慕,其实只要岁月稍加磨练,自然便会消退无踪;乃至于将来的自己回头来看,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何会那样的痴狂迷恋。

就让他这样以为自己会一直不变,但却在时光的荏苒中,慢慢地散去这份感情吧!

她在心底叹息一声,抬脚前行。太子下意识的想将她搂紧,但手臂稍稍用力,又松开了,目送她走下楼梯,慢慢地离开前院。

万贞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住处,坐在椅子上怔怔的发呆,直到华灯初上,宫女催促,才茫然的问:“什么事?”

宫女小心翼翼的问:“厨房的人来接菜牌,等了很久也没有,让奴问您今天晚上想吃什么?”

万贞摇了摇头:“不想吃……我想睡……嗯,我是想睡了……睡一觉,什么都会好的!”

她摇摇晃晃的站起,神游般的洗漱了一下,躺到床上闭上了眼睛,想快点入睡;但闭上眼睛,她又睡不着,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想外面的流言会对东宫的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一会儿又想对流言推波助澜的都会是些什么人……但让她想得最多,无论怎样收摄念头,想要驱逐出去的,却仍然是太子那于她来说荒谬至极的告白。

怎么可能呢?不应该这样的!

她翻来覆去的在床上折腾,最后也在分不清究竟是睡还是醒的状态里迷糊了过去。梦里她似乎被一只无边无际的大网重重包裹,怎么努力也无法挣开,许多看得清、看不清的人影绕在她身边,对她指指点点,责难咒骂。

而真正让她担心的,却是这种指点咒骂,伤害不了她,却会给她在乎的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令他从小至今所有的努力都被流水冲走。

秋风飒飒,她却惊得身上的汗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偏又魇在梦中,无法清醒过来。

次日清晨,外间守夜的教养小宫女都还没有醒来,她就已经睡不着了,早早地起来推开窗户,卷高纱帘,怔怔地望着窗外出神。

此时太阳还未升起,天边红云排空,朝霞流卷,随着晨风聚合分飞,变幻着种种似是而非的形状。她静静地看着,不知过了多久,宝瓶门口红袍闪动,困扰了她一夜的少年捧着一束青碧藏金的桂花从后院方向走了进来。

许是起得太早,露水还重,他去折枝的时候被打湿了,鬓边几缕没有梳顺的头发粘在脸颊边,乌黑如墨的发丝,更衬得他面如冠玉,眉眼俊丽。

她下意识的想嗔怪他沾了风露,话到嘴边又醒过神来,猛然抬手将窗帘拉了回来,躲到了一边。

少年已经看到了她坐在窗边,看到她关上窗帘,脸上的笑容微凝,却仍然捧着桂花走到了她窗前,轻快的说:“贞儿,你看,后院东侧那株桂树开花了!我夜间在寝宫里都闻到了香气,今早去选了几枝剪过来,你闻闻,香不香?”

万贞深深地叹了口气,道:“我闻到了。殿下快去挽件衣裳上学吧!学士们就要入宫了。”

太子笑应:“我知道了,就回去。”

然后他把桂花放在窗台上,轻轻地走了。

万贞站在窗边,听着他离去的脚步声,半晌没动。但窗台上的桂花那芬芳馥郁的香气,却隔着窗帘透了进来。

外间的小宫女被屋里的动静惊醒,趿着丝履揉着眼睛进来问:“姑姑是叫我吗?”

万贞摇头:“没有。天还早,你要是还困,就再眯会儿吧!”

小宫女却睡不着了,揉着鼻子吸气:“好香啊!姑姑,这是东边那株老桂开了花吧?怎么今年这么香,隔着几个院子还能传到咱们这来?”

宫里为了安全着想,除了御花园和仁寿宫花园以外,别处多是盆景摆设,极少大树。偌大的东宫,能称得上老树的桂花,也就只有后院东侧那一株,再怎么香,也不可能传这么远。

万贞下意识的看了眼窗台,恰逢秋风吹过,将纱帘拂开。被盖着的桂枝露出,老叶凝碧如玉,新花碎攒聚金,漂亮极了。

小宫女顺着她的目光看到了桂花,欢喜的叫了起来:“咦,原来是新折的桂枝,这么早,姑姑怎么……喔,一定是殿下一早送来的吧?”

以往太子经常给万贞送东西,不一定珍贵,只是他喜欢,所以找她分享获得的喜悦;她只当那是长大了的子侄对自己的孝敬,收得理所当然,但今天这枝桂花,她却连碰都不敢去碰。甚至小宫女可能根本无意的话,她听在耳里也变了味道。

小宫女还不知道教养人心中的纠结,欢欢喜喜的去找瓶子:“这么好的花,该找个什么瓶子来配呢?”

万贞叹了口气,道:“你这么喜欢啊?左厢房末字柜里收着一对酱釉素色瓶,你拿去插着供在外间看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 花褪残红青杏

万贞不去正殿见太子,太子却每日早晚必来她这里,有时送她一捧花,有时送她一根绿枝,有时是字画,有时候是文章,有时能吃,有时能用……总之都是些他想到了,或者特别得意的东西,就拿到她面前来献宝。

万贞从一开始的尴尬无措,心态慢慢平和了些,虽然仍旧无法接受,但日常与太子说话,却也从容许多。不像最初那样连问个起居,都觉得没法开口。

太子虽然不高兴她时不时便要问问自己身边有没有同龄可爱的宫女,但想到她到底已经将她大人看待,不像以前那样总拿他当小孩子,就又高兴起来。

东宫的日子诡异的平静,朝堂上的气氛,却是越来越凝滞。

鞑靼骑兵劫掠安边堡,石彪和彰武伯杨信率部反击,连战连胜,杀部酋鬼力赤,斩骑兵五百多人,俘获四十多人,并两万多头牲畜。石彪因功进爵定远侯,欲图总督大同全镇之职,指使锦衣卫千户杨斌等人联名奏保。

其时石亨、石彪叔侄两家豢养豸才官猛士过万,内外将帅半数是石家的门下。若再将大同全镇交给石彪,则京师以北的疆土大半都在石家的控制之下。若是他们心存反意,立即具备了翻覆江山的可能。

石亨若只是飞扬跋扈,君前无礼,以皇帝朱祁镇的性子,还能容忍。但像石彪这种图谋边关全镇,扼国家喉头要冲的事,朱祁镇却难以接受。他将杨斌等人奏保石彪为大同全镇总兵的奏折拿在手里翻了又翻,又命逯杲过来看。

逯杲近几年一直负着制约石家叔侄发展势力的任务,只不过他为人阴毒,对上石家叔侄这种强横,从表面上看来,力有不逮。他接过奏折看了几遍,对皇帝说:“陛下,奏折有诈!”

皇帝问:“何故?”

逯杲指了指奏折的表面,小声说:“这是锦衣卫谍报留的指甲印,说明这奏折有问题。只不过究竟是奏折内容有问题,还是联名奏保这事有问题,臣暂时还不知道,得回去与经历司的谍报对比一下才能知道。”

皇帝挥手示意逯杲带了奏折回去对比,自己却半晌没有说话。

太子这段时间的日子,处在一种介乎高兴与不高兴的微妙平衡中,却没留意父亲的情绪。这天有人给东宫献了些东西,据说是从安南、暹国一带转运过来的蕃物。

太子上有祖母、父母的赏赐,中有国库的供奉,下有皇庄的收入,自身万物不缺,向来是不收礼的。只不过为了开阔眼界,东宫詹事偶尔也会向各部、各司收取一些地方物产,旧例陈案。方便太子学习时对照实物实事,明白各地风物人情,以免学士们把太子养成了读死书的呆子。

安南一直是国朝的藩属国,而暹国与安南相邻,两国争端,常赖国朝遣使调停。太子如今的课业正讲到《大明混一图》的南边诸国,太子詹事便将蕃物收了,使人送进宫去。几个大箱子里也不知道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一打开就味道冲人,把太子熏得直掩鼻子。

轮值的太子宾客也被熏得受不了,只不过职责所在,还是强持镇定,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件件的讲解对照。好不容易讲完,赶紧吩咐宫人去把发出怪臭味道的东西丢掉。

太子心念一转,连忙问:“这东西没坏吧?”

太子宾客摇头道:“这味道是天生的,咱们闻着臭,但坏倒是没坏……真坏了,他们也不敢往东宫献啊!”

万贞从宫外回来,才将外袍换下,正在洗脸,就听到太子在外间欢快的叫她:“贞儿,快来看稀奇。今天詹事让人送来了几筐安南、暹国那边的物产,我选了几件奇怪的过来给你。”

她想哄着太子慢慢地走出这种少年爱恋,反过来,这小子也在千方百计的哄她主动出去跟他见面,自破约定;这孩子,果真是长大了,虽说走的套路还是撒娇耍赖,但那也是真的在拿她当对手呢。

万贞又好气又好笑,慢吞吞地说:“知道了,你放着吧,我等下看。”

太子有些委屈的往桌上放东西,道:“这些新鲜吃食,你都不让我尝尝?”

万贞有些诧异:“这么臭的味道,你还能吃?”

太子道:“我听先生说,这东西闻着臭,能吃的人吃起来很好吃的!喔,这臭东西叫流连,是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给取的名字。”

三宝太监就是七下南洋的郑和。郑和身为中官,却能领兵过万,率船上百,远涉重洋,在中官群体中乃是大名鼎鼎,人人向往的前辈。万贞一听这名字还跟三宝太监郑和有关,顿感好奇:“三宝太监怎么会想个这样的名字?”

太子道:“听说是因为船员思乡愁苦,郑和便让人在岸上找些好吃的东西安慰部属。当地人跟咱们语言不通,这东西的名字绕口,郑和就给它起名流连,寄托乡情。”

原来此流连非彼榴莲,她在现代吃了那么久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竟然还是这么个名字?万贞哈哈一笑,旋即沉默了一下,吩咐小宫女:“招儿,去把榴莲拿进来我看看。”

皇室的吃穿用度是倾天下以奉一家,掌翅参胶她跟着太子都没少吃,反而是这种现代普通人花钱就能在超市里买到的东西,由于产地、季节、运输等关系,她已经十几年没有见过了。等招儿把榴莲搬进来,她看到长满尖刺的狰狞外壳,竟然倍感亲切,忍不住叹了口气:“流连、流连……三宝太监倒真是会起名字!”

太子听着她的语气不对,急了:“贞儿,你怎么了?这东西伤到你了?”

他一头撞进来,万贞连忙摆手,转身道:“没有,只是有些触景伤情罢了!殿下回去罢!”

太子磨磨蹭蹭的不肯走,安慰道:“贞儿,我托过川蜀一带的地方官帮着打听你家人的下落,等他们把十年一编的黄册户籍定下来,多半就能找着你的父母兄弟。到时候设法把他们弄到京师来,你就不用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