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仪很心疼,“大夏天的干嘛睡在外头?喂蚊子呢?”

朱棣揉了揉眼睛,舒展的伸了伸腰,“有你配的香包,蚊虫鼠蚁都不敢近身的。”

徐妙仪说道:“那也不能露宿在外的。”

朱棣说道:“我就想离你近一点。我们有四天没见面了。”

“已经四天了吗?”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徐妙仪看着夜空的星星,“雨停了,最难的时候已经撑过去了。”

朱棣说道:“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河堤已经被洪水泡软了,要等退了水才算结束。”

这时外头传来马三保的说话声,“殿下,要开始夜巡了。”

徐妙仪说道:“你去忙吧,我很好,不用担心。”

朱棣说道:“朱守谦的事,你不要着急,他会慢慢接受我的。”

是的,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急不得。徐妙仪笑道:“知道了,表叔。”

朱棣一怔,而后说道:“不准这样叫我。”

徐妙仪促狭的说道:“好的,表叔。”

朱棣一把将徐妙仪拉进怀里,俯身吻去,直到徐妙仪发誓不再叫他表叔才放手。

朱棣翻身上马,马三保骑在马上打着火把引路,觉得有些不对劲:“殿下,你的下唇好像有点肿。”

朱棣恨不得将马三保当沙袋活埋了填堤坝!强忍住怒火说道:“哦,蚊子咬的。”

马三保刨根问底:“可是殿下带着徐大小姐送的香包啊,怎么还被咬了?”

朱棣敷衍道:“大概是时间长了,失效了吧。”

马三保忙摘下自己的香包递给朱棣,“殿下,奴婢这个还管用,您拿去戴着。”

朱棣只得接过了。

马三保又问:“殿下为何闷闷不乐?以前您只要见了徐大小姐就很开心啊。”

朱棣冷冷道:“你当好差事即可,以后不要问这么多问题。”

马三保说道:“东宫赞赏大夫宋濂经常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我早上学了东西,哪怕晚上就要死了,也死而无憾。”

朱棣说道:“你若再问,马上就死。”

马三保赶紧闭嘴。

且说朱守谦日夜兼程赶回到京城,买的里八刺早就在靖江王府等候多时了,“见到你表妹吗?凤阳那么危险,你怎么不把她带回来?”

朱守谦冷冷瞥了一眼买的里八刺,“幸亏我没有听你一面之词,坚持先找表妹问个明白,否则犯下大错,后果不堪设想。小八,你真是个阴险小人。”

小八连连否认,“话不能这么说啊,我也是担心你表妹的安危,否则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当做从未听见那种软禁的传闻。对了,你表妹到底如何了?”

朱守谦眸色暗淡,“她很好,在凤阳救死扶伤。我何必留在那里当棒打鸳鸯的恶人。”

小八闻言,心中割裂的伤痛不亚于朱守谦,面上却依然平静如斯,“哦?看来她和燕王两情相悦,一起死守凤阳?”

朱守谦说道:“以后不要在我面前提他们。”

你以为我想提啊!我恨不得…小八颓然坐在地上,他很想和朱守谦一起去凤阳质问徐妙仪,可是他是北元质子,根本无法出城。

是夜,朱守谦和小八各怀心事,举杯对酌,醉得倒地不起才罢。

小八喝得伶仃大醉,头晕眼花,灯下唇红齿白的朱守谦越看越像徐妙仪,小八猛灌了一口酒,步履蹒跚,跌在朱守谦身边,干脆顺势歪着脖子靠着朱守谦的肩膀上。

“我祖母说,如果我遇到一个佩服的人,要么收复她为我所用,成为我的同伴,要么毁了她,避免她成为我的对手。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可是我始终不忍心毁了她。”

“我祖母还说,如果有一天我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把刀递给别人,让别人毁了她,因为她即使不是我的敌人,也会成为我的软肋。一旦有了软肋,就会被对手掌控,逼我让步。到时候我在选择救你还是放弃你的痛苦,远大于之前选择让别人除掉你。”

小八喝醉了,刚开始还说“她”,到最后恍恍惚惚时,把朱守谦看成了徐妙仪,所以改口叫“你”了。

朱守谦并不知小八隐晦的意思,讽刺笑道:“你自称喝醉了,分明很清醒嘛,喝醉的人不会说谎。我都被你算计的千疮百孔,往死路上逼了,怎么可能是你的软肋?给我滚!”

朱守谦一把将小八推开,小八根本坐不稳,软绵绵的倒在水榭地板上,呓语似的说着胡话。

好像是真醉了。朱守谦担心小八被醉酒呕吐物堵住气管活活噎死,把他像一条死狗似的拖起来靠在水榭的栏杆上。

朱守谦说道:“你我都想把对方弄死,不过这京城里,也只有你我能这样喝酒聊天,真是个可笑的世界。其实软肋就是你最珍视的东西,你要毁了它,不管是亲手还是借刀杀人,只能说明你还不够珍视,它就不能称之为软肋了。”

“我和你是不同的人,我有软肋,但我想尽力去守护她,不让任何人伤害她。”

小八问道:“倘若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死无葬身之地呢?”

朱守谦抱着酒缸飒然一笑,说道:“那就死无葬身之地吧。”

…许多年后,北元皇帝买的里八刺回想起他少年时在金陵的往事,对朱守谦的回忆定格在他坦然说出“那就死无葬身之地”的情景。

“…真是个天真的傻瓜啊!难怪萨满天神会早早将他收走。”

茫茫草原上,两边头发剃的精光,只留着中间的顶发打成一条短辫,披着一件狼皮袍子,露出大半个精壮黝黑肩头的买的里八刺从外表上已经和普通游牧部落首领并无区别了。

买的里八刺举杯说道:“你们今天喝的最后一杯酒,就是那晚朕和他喝的绍兴花雕,绍兴是他外祖父的家乡,全家都死光光,知道为什么吗?”

北风骤起,给草原平添一份肃杀之气。草原上摆着一个巨大的铁笼子,笼子里里跪满了一群双手被缚、瑟瑟发抖的囚犯,从他们肥硕的体型来看,以前应该都是草原贵族或者朝廷高官。

在贫瘠的草原,永远都缺食物,肥胖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买的里八刺笑道:“嗯,你们都猜对了,朕这个朋友的外祖家谋反,被灭了满门。所以你们别怪我绝情,谋反这事太严重了,即使摊在大明老皇帝身上他也忍不了的,今日你反,明日我反,杀来杀去好像永远都杀不完,但又不能不杀,唉,朕现在非常理解大明的老皇帝。”

“朕其实比大明老皇帝慈悲多了,我只杀你们这些首犯,你们的家人还有亲戚都成为了奴隶,用劳力来赎你们谋反的罪恶。总得有人种地、放羊、还有给朕生育勇敢的战士们吧。呵呵,都杀光了,朕岂不是真成了孤家寡人?”

“不过既然在草原,就按照草原的规矩来,谋反要受到群狼啃噬之刑,因为谋反的人都是狼心狗肺,没有资格保留全尸,葬生狼腹,算是死得其所。好了,我的狼已等的不耐烦了,现在开席吧!”

饿狼被放进了铁笼子里,兴奋的嚎叫和囚犯们的尖叫求饶声夹杂在一起,买的里八刺平静的看着铁笼子里残酷的刑罚,喝着剩下的半坛花雕,自言自语道:“朕很喜欢和你们这些死囚说话,因为你们绝对不会泄露一个字,还有谁比死人更可靠呢?”

买的里八刺平静的语调在群狼撕扯、吞咽血肉声中格外诡异。

“人呐,想要天真一辈子,就必须具备足够的福气。朱守谦这种命薄却天真的人注定活不长。朕每次都会对着将死之人讲朱守谦的故事。朱守谦其实不是朕杀的,但朕将他往死亡之路上推了一把。”

“朕这辈子杀了很多人,数都数不过来,从不悔恨,从不退缩。唯有这个人例外。一想到他这句‘那就死无葬身之地吧’,朕就羞愧的无地自容。朕这种不容有任何软肋的人,实在不配拥有友情,不配得到心仪的女人。”

买的里八剌将花雕一饮而尽,随即将酒缸扔砸在铁笼子上,浓烈的酒气刺激得饿狼更加疯狂了!

嗷呜!

买的里八刺学了一声狼叫,铁笼子里的群狼也跟着对天长啸起来!

买的里八刺在群狼的鸣唱中挥着手,对着南方哈哈大笑,“不配也没有关系,朕不配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朕去燕地把你抢过来 ,你就是朕的皇后了!”

作者有话要说:朱守谦也立flag了, 小八在后部分的造型是套马的汉子…

第179章 军心不忿

洪峰过境,河堤上犹如人肉长城似的守军严防死守,日夜抢险,修补溃口。韭山上的太子甚至下来亲自督阵,军心为之大振。

水位开始下降了,城里的积水也渐渐褪去,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当军中开始有人议论太子和燕王。

“我只听前人植树,后人乘凉。今日算是开了眼,弟弟种树,大哥摘桃,哈哈!”

“嘘,小心被太子的人听见。”

“做都做了,还怕人说。明明出生入死和咱们并肩守河堤的是燕王,可凤阳都说太子仁德,那些老人妇孺甚至将太子封为神灵。洪水冲溃堤坝时,太子在那里?燕王身先士卒,跳进缺口里用身体拦住洪水,他才是真英雄。”

“太子是守家业的,燕王是打家业的,太子只有一个,亲王有十几个呢,两人能一样嘛。”

“唉,说的也是,同爹不同命,谁叫太子会托生,早几年从娘胎里出来呢…”

河堤是怎么守住的,凤阳百姓甚少知道内情,都以为是太子赈灾的功劳,但是在河堤上苦熬的将士

们心里有杆秤。

将士们私底下的抱怨传到东宫太子耳边,朱标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赞善大夫宋濂劝道:“殿下莫要烦心,更不能疏远了燕王。殿下是储君,是这次赈灾的钦差大臣,殿下信任燕王,才会命燕王守护堤坝,就像一军主帅,要统筹全局,岂能和手下大将争一战之功?”

朱标被老师说中了心思,脸上有些僵,说道:“听到那些闲言碎语,我也是一笑了之,并无追责。”

宋濂赞道:“这就对了,殿下是大明储君,应当有此胸襟,不用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凤阳赈灾一事,殿下的首功无人能抢。除此之外,殿下还应当在奏折中大肆赞美燕王,尽可能将功劳推给燕王,皇上最喜欢兄弟和睦,定龙心大悦。”

朱标叹道:“只是燕王从小性子寡淡,未必领情啊。我请他来帐中一起用饭,本想饭后和他好好叙话的,可是他沉默寡言惯了,我问一句,他答一句,谈了父皇母后的身体和兄弟姐妹一些琐事,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不过我看他在军中和将士们聊的倒挺投机,他比我得军心啊。”

宋濂说道:“燕王自幼在军中长大,他得军心不足为奇。不过太子是一国储君,民心所向,百官臣服,太子莫要妄自菲薄。”

听老师这番开解,朱标心中稍稍平衡了,可每天听那些将士们赞扬朱棣,朱标到底有些意难平,找了个完美的借口,将朱棣支走了。

朱标说道:“四弟,你在太平乡孤村历练有小半年,地动时孤村和龙兴寺皆有损毁,听闻智及方丈的舍利塔都榻了,你带一些赈灾的粮食布匹等物回去看一看。”

龙兴寺是皇家寺庙,朱棣和淳朴的孤村百姓相处了些时日,多少有些感情在,既然太子都发话了,朱棣当天就太平乡孤村而去。

伤病营人手紧缺,徐妙仪要留在那里照顾病人,没有和朱棣一起回去。

不过临行前,徐妙仪嘱咐马三保说道:“那晚走的仓促,来不及抓两只看门的大白鹅,这次回孤村若恰好逮到了,就抓进笼子里带过来。”

马三保听了,屁股顿时一紧,那天被大白鹅啄伤的部位似乎还隐隐作痛。

朱棣说道:“我大概三天就回来了,你注意休息,莫要太劳累了…病人是看不完的,你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

徐妙仪点头应下。

和春天隐姓埋名在乡下种地的历练不同,朱棣这次是以燕王的身份回去的,以示皇恩浩荡,队伍前面有举着蟠龙旗帜的黑甲武士,两边是举着青、红、黑、白旗帜的骑士,每一面旗帜下面皆是穿着和旗帜同色战袍的武士,他们全副武装,后面还跟着举着引幡、戈氅、青方伞等物的锦衣卫,均长相威武,鲜衣怒马。

纪纲瞧见这些负责仪仗的锦衣卫,羡慕不已,他嘻嘻笑着挤到了明月身边,狗腿子似的躬着腰说道:“你刚入锦衣卫不久就升了小旗,得毛大人器重,以后富贵高升了,希望能沾光提携我呀。我的目标不高,能够进仪仗里混日子就行了,这刀口舔血的日子过够了。”

明月紧紧盯着朱棣和徐妙仪话别,眼神无波无澜,“在你这个元老面前,我一介新人岂敢托大。你十四岁就被毛大人选中进了亲兵都尉府,以贪生怕死胆小出名,不过你命大,最初那一批人几乎都死绝了,你还活蹦乱跳的。毛大人说了,你这个人虽无用,但是一员福将,要一直留你在身边。”

纪纲听了,垂头丧气的说道:“原来运气好也是缺点。”

明月侧身问道:“正因为运气好你才一直活着,活着不好吗?”

纪纲被明月一双美目差点夺去了魂魄,忙低下头说道:“活着当然好,只是我更想过安稳日子,不喜欢打打杀杀。杀人的滋味很难受,被人杀就更难受了。你一个姑娘家的做暗探,现在觉得很新鲜刺激,时间长了就厌烦了,我劝你乘着没陷入太深,赶紧想法子脱离这个大坑,锦衣卫这个行当,玩过了容易引火**…”

纪纲低头絮絮叨叨,明月突然说道:“且住!你认识那两人吗?就是柳树下面那两个灾民模样的人,他们有些眼熟,昨天我好像也看见他们出现在徐大小姐附近。”

纪纲说道:“面黄肌瘦,衣服脏的看不出颜色,灾民都一个模样,看谁都眼熟。哎,我说,咱们的任务是保护燕王殿下,你怎么对徐大小姐如此用心?”

明月说道:“她是未来的燕王妃,迟早都是我们要保护的皇室中人,当然要留点心了。我觉得这个两人很可疑,先派人暗中盯着他们,若有异动,立刻抓捕审问。”

纪纲叹道:“差不多得了呗,用不着这么费心吧?若这两个只是灾民,一直无异动呢?”

明月眼神冷冰冰的,“那也抓起来拷问,确定无任何疑问了再放人。宁可抓错,不可放过。”

纪纲倒吸一口凉气,“我错了,我收回方才的话。明月,你这种性格手段,天生就是当锦衣卫的,苟富贵,勿相忘,以后我就靠你罩着了。”

遮天蔽目的燕王仪仗和装满赈灾物品的车辆出了凤阳城,徐妙仪凝望着朱棣的马车,神魂早就飞了,浑然不觉明月和纪纲在背后盯人。

那两个灾民从表面上似乎真没问题,老老实实端着碗排队领饭食,连碗边都舔舐的干干净净,除了一点:总是想方设法在徐妙仪附近出现,甚至自称头晕,浑身无力,排队求妙仪看病。

徐妙仪给此人把脉,摆了摆手,“你没病,就是吃的少了,饿的。”

那人说道:“我刚喝过米粥了。”

徐妙仪不耐烦的说道:“一碗米粥不够,那就重新排队领第二碗,不废话了,下一个!”

那人出了伤病营地,和同伴会和,就立刻被锦衣卫盯梢的探子用麻袋套头,绑到了凤阳府大牢。

两人就像土豆似的从麻袋里滚出来,大声喊冤。

纪纲正要审问,明月阻止了,说道:“先打一顿再审。”

好一个心狠手辣的美女!纪纲有些犹豫,“不好吧,万一抓错了呢?”

明月冷冷道:“我直觉这两个人有问题,不会错。先打一顿,一顿不够再来第二顿,骨头打松了,嘴巴也就松了。”

纪纲摇头说道:“你的经验真不像进锦衣卫才几个月,分明是好几年的老人了。”

明月说道:“刑讯之前先将他们的衣服鞋袜都剥了,换上囚服,舌底和头发也要拨开检查,以防藏着毒物或者暗器,以防自裁,对了,连粪门也不能放过,那里可以藏很多东西。”

一听这话,纪纲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以后跟着明月大人混吧,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纪纲命手下照做,将凤阳府地牢各种刑具全部用了一遍,折腾得几乎奄奄一息了,才轮到明月和纪纲两人审问。

纪纲捂着鼻子问道:“叫什么?哪里人?从何而来?来做什么?”

囚犯奄奄一息,“我…我们是…无辜…灾民。”

明月问道:“听口音不是凤阳本地人?”

囚犯说道,“我…我们是…苏州府迁来凤阳的农户。”

纪纲问道:“可有街坊领居证明?”

囚犯说道:“没…都死了。”

明月冷笑道:“凤阳虽然地动,但从没听说过那里的村庄街道死绝的,不是死了,是无人能证明吧。”

囚犯不再辩驳,闭口不答,闭眼等死。

纪纲对着明月耳语道:“嘴比骨头硬,看来真有问题。”

明月说道:“带下去疗伤,要他们都活着。”

明月走出地牢,对纪纲说道:“赶紧加派人手保护徐大小姐。”

想了想,明月又问道:“徐大小姐这几个月都在凤阳乡下,真的没查过谢再兴旧案?”

纪纲举手发誓,“真没有!我是惜命的,哪来的胆子欺骗毛大人?这几个月我和兄弟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的盯梢,那穷乡僻壤,与世隔绝,徐大小姐就是不死心,她也没法查啊。”

明月说道:“徐大小姐几次遇险,都是幕后黑手为了阻止她查案而为之。并且我们每次都无法找到真正有用的线索,这一次的手法如出一辙,我觉得是同一拨人所为。”

纪纲大喜,“若真若此,我们抓了两个活口,算是立大功啦!”

明月说道:“如果真是那拨人,嘴肯定是铁还硬,凭你我的本事,这两人基本问不出什么来了。如果频繁用刑,说不定就折腾死了,线索中断,所以干脆将两人连夜送到京城,留着请毛大人亲自审问。”

纪纲点头道:“听你的,就交给毛大人吧。毛大人有本事把人削成棍子,还至少能活一年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卷是真相,卷尾时真相会揭晓。

第180章 心内成灰

纪纲在凤阳早就呆腻歪了,想早点回到繁华的京城,便主动请缨,当夜就带人押解囚犯回京,明月则留在凤阳府暗中保护徐妙仪,这一次她加派了许多人手,明里暗里将妙仪周围防护的如铁桶般。

入夜,金陵城。

无论淮河流域遭遇何等险情,都城永远都是一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富贵景象。秦淮河上,堆满红粉胭脂的画舫穿梭期间,将夜色下的秦淮河点缀的如同一根闪亮的玉带。

一艘画舫上,两个伶人粉面含春,双目含情,正唱着香艳的《西厢记》,崔莺莺抱着绣被夜赴张生,唱的是缠绵的昆山腔。

“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够一搦,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捱。云鬟仿佛坠金钗,偏狄髻儿歪。”

崔莺莺半推半就,欲迎还羞,那张生更加放肆,又唱道:“我将这钮扣儿松,把缕带儿解,兰麝散幽斋。不良会把人禁害,怎不肯回过脸儿来…”

伶人唱得正欢,可是戏台前一个看客都没有,伶人不过是个装点门面的幌子而已。画舫的另一头舱门紧闭,两个人正襟危坐,表情冷峻,伶人绵长细软的唱曲声无孔不入的钻进来,“…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坐在下首那人声音稍有些尖细,居然是洪武帝身边的心腹太监黄俨!黄俨歉意低头说道:“这些淫词艳曲玷污了国公爷的耳朵,不过咱家实在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外头到处都是锦衣卫的眼线,怕被人察觉偷听,就请了这些唱戏的在外头装门面。”

上首的那人身材高大,逆光而坐,因此看不清他的相貌。“王实甫高才,一曲西厢,道尽世间悲欢离合,世人却只看到一个‘淫’字,专门挑这这折私会戏传唱,可悲可叹。”

黄俨忙说道:“国公爷说的极是,咱家这种俗人,眼里只能看到低俗的东西,国公爷能从通俗中看到高雅。”

上首者淡淡道:“西厢每一段唱词都大有深意。有一段‘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不正是你我这些日子的真实写照吗?”

黄俨跪倒,伏地说道:“都是咱家的错,咱家以前未能斩草除根,酿成大祸,请国公爷处置,咱家无怨无悔!”

上首者说道:“起来吧,不要再说这些没用了的,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互相扶持,你在大内,我在朝中,内外呼应,方能遮掩住当年那场弥天大谎。可惜百密一疏,当年失踪的小鱼变成了吃人的大鳄,屡次将我们布下的重重渔网咬破,导致我们不停地补网清理痕迹,疲于应付。没想到一个小小女子,居然比她外祖父还不好对付。”

黄俨说道:“此女已经成为我们最大的威胁,可她通过了帝后的考验,即将成为燕王妃,有燕王庇护,我们以后想要再对付她就更难了。”

上首者问道:“你不是已经按照了人赶去凤阳找机会做掉她吗?凤阳地动,又兼洪水围困,疾病横行,太多□□的理由了,此等良机,岂能放过。”

黄俨又是磕头谢罪,“国公爷,今日冒险约您来者商议,就是为了此事。”

见黄俨一副倒霉样,上首者心头一紧,“又失败了吧。”

黄俨磕得地板咚咚响,“咱家无能,派出去的眼线被锦衣卫识破,计划夭折,严审后押解回京,即将到京城。”

上首者双拳紧握,“既然如此,你还有闲工夫约我出来?赶紧派人半路截杀啊!这人若落到毛骧手里,万一熬不住刑罚变节,锦衣卫顺藤摸瓜,你我难逃一死!”

黄俨说道:“国公爷放心,咱家已经连夜派人截杀了,那些人休想踏进京城半步。”

上首者松了松拳头,“你用什么法子截杀他们?”

黄俨说道:“和以前皇上除掉小明王一样,投毒、沉船,尸骨泡在水里喂鱼,死无对证。”

上首者冷笑:“你在以前亲兵都尉府混了多年,应该知道小明王在那次沉船事故中其实没死,明教薪火不熄。居然效仿这个失败的法子,黄俨,这些年你不仅老了,而且还越来越蠢!”

黄俨忍辱将手中纸条奉上,说道:“这是刚刚接到的飞鸽传书,护送船只已沉入长江,锦衣卫和囚犯均无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