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俗例,新娘子总有些东西要亲手做的。枕罩一对,床单一套。还有的那手巧的姑娘,嫁衣、盖头,新房用的各样东西全是自己动手。还有,给婆家人的东西,比如鞋子,荷包这些,是不能假旁人之手的。

可是用大公主的话来说:“又不是没有针线上的人,自己赶这些做什么?那此活计自有人干,你拣那要紧的小东西做些吧。”

潮生也不得闲,除了自己的活计,还跟大公主学习怎么管家理事,看账册记账。虽然主母不用自己当账房先生,可是你得懂”得会,才能不被下面的人蒙蔽。还有那裁缝,宫中针线上的人,和京城老字号的绣娘、师傅,都忙得脚不沾地,量休,裁衣。四季衣裳都得备出来,一般人家的女儿出嫁,也会春夏秋冬各备四套。富贵人家就更多了,大公主打算的是一样十二套,潮生好歹劝住了,改为各做八套。

“用不着一下子做这么多啊,可能我的身量还会变。再说,现在做了的样式,不一定明年后年还时兴不。按我说”八套都多了。”

“不行,至少也得八套,不然不象样子。”

量尺寸是裁缝忙活,可是潮生这个被量的人也累得不轻。一趟就得半天,折腾下来,话都不想说了。春天的绢,夏天的纱,秋天的布,冬天的裘皮”一样样的料子揍过来,一个个颜色任挑任拣”看得人眼花缭乱,严重的审美疲劳。衣裳也罢了,还有各种头面首饰,花样册子厚厚的撂起来足有几尺高,又是嵌珍珠又是镶宝石”还有腰带、鞋子、袜子、内衫…”

外面铺子做的是常服,各种场合要穿的王妃命服是由宫内差来人量休裁制,上述过程于是一再重复…

所有一切加起来,其实堆砌出的就是富贵二字。

原来这人人渴望的两个字”会这样沉重、繁琐,潮生睁眼闭眼”只觉得耳边永远有人在嗡嗡嘈嘈的聒噪,眼前人影走马灯似的转一谁说现代人结婚可怕?哪及得上古人的一半儿繁琐啊!

可是旁人却极羡慕她。

孙秀真就是。

她来看潮生,带了自家做的糕点。潮生这边屋里都快没有站人的空了,只能请她到西屋里坐。

“恭喜你啦,你比我年岁还小呢,想不到却比我先出嫁。”

孙秀真带了自己绣的荷包来,里面还装了一枝五瓣梅花镶珠钗。

“这个”,”是我心爱的,给你做个念想吧。”

“嗯,多谢你,这个真是精致。”潮生摩挲着钗子,微笑着说:“你也别难过,反正王府也不远,以后咱们还是能见着面的。”

孙秀真点点头。

其实她知道,往后再见面,就不是现在这样了。潮生不再是邻家的姑娘,不是普通的闺伴,而是高高在上的王妃。纵然她们交情不变,可是到时候自有礼法、规矩、身份这些横在中间…,再也不会同现在一样了。

“那边屋里,都是给你预备的?”

“嗯,乱糟糟的,你可别笑话。”

“真好…””孙秀真倒是藏不住话:“都是难得的东西呢,你哥哥嫂子可真疼你。”

“是啊。”潮生点头说:“旁人都说,养女儿就是赔钱的。以前我老觉得这话没理,凭什么就这么看轻女儿?儿子是玉,女儿就是瓦砾?可是现在看,儿子能成家立业,支撑门户,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女儿呢?娇养一二十年,就要白送给别家了,还要厚厚的陪送一笔嫁妆,生怕她受委屈。我什么都没替哥哥嫂子做过,他们给我的太多,可我什么都没能给他们,。”””

眼看着,她就要成另一个人的妻子了,不再和哥哥嫂子侄儿生活在一起””

“人都是这样的。”孙秀真安慰她:“一代一代的,不都是这样么?又不独是我们。对了,婚期可定了?”

潮生点下头,轻声说:“已经定了,在明年春天。”

“春天好,要是夏天可就受罪了。”孙秀真心有戚戚焉:“我表姐出嫁时就是夏天,险此没在骄子里热晕过去,又不透气,又没水喝,闷在里头快两个时辰”””她打个哆嗦,似乎感同身受一般:“春天不冷不热,正合适只是,没有多少日子了吧?东西都齐备了吗?”

“赶着呢,应该差不多。”

时间过得极快,好象只眨了一下眼,秋天就匆匆的从指端流走了,这一年的冬天好象来得比往年都早。

第二0二章 惊魂

天虽然阴着,可因为没刮北风,所以也不冷。

从厅门望出去雪花像柔软干松的棉絮一样,无声无息的飘落。

今年过年格外的热闹,家里又多了一口人那——虽然虎哥儿现在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自己也不会说,可是他咿咿啊啊,哭哭笑笑闹闹,一屋子人围着他转,从他睁开眼就伺候着吃喝拉撒,哄他高兴,直到他闭眼睡了,大人也睡不踏实,这孩子夜里要吃两三次,只多了这么一个小家伙儿,可给家里平添了无尽的热闹。

虎哥儿名副其实,长的跟个小老虎似的壮,眼见长大了肯定又是一个何云起。脾气也不小,饿的时候立马得吃上,慢一刻都气的要命,逮着谁都是一顿乱抓乱刨。潮声寻思,这么坏的脾气,到底像他爹还是像他娘呢?

看看何云起,一上饭桌吃的那个狠劲儿,再看看大公主,不怒自威精明干练…啥也别说了,爹娘堪称强强联合,儿子弱得了么!

但是吃饱喝足之后,虎哥儿也很是可爱,这孩子已经很识逗了,一逗就笑,笑得咯咯响。拿只拨浪鼓晃啊晃,就能把这孩子逗得直乐,口水哗哗的淌,令人太有成就感了。

潮生真舍不得嫁了——

出了嫁,哪还有这么舒心的日子过?

女儿在家里娇生惯养,出了嫁就是人家的媳妇儿,顶门立户,天天起早贪黑,里里外外操持,上下人情打点,左右应酬往来,哪里还有像现在这么逍遥自在的日子?

潮生嫁妆到现在为止,已经基本齐备。

虽然说姑娘家的嫁妆是论抬的。不过这都是指细软贵重之物。家什器物这些都是事先已经抬过去安好。娘家来吹女婿好,婆家去夸嫁妆多。就像男人十年寒窗终成名,金榜夺魁后可以御街夸官一样,那大概是一辈子最意气风发的时刻。

这新娘子要夸嫁妆,也是如此。婆家娘家隔着不过半里地,嫁妆却要绕半个城,让别人好好看看自家的嫁妆有多多,有多好。给那吹鼓手班子塞足了红包,让他们卖力吹死命吹,吹得满城人都听见了才好。

有那舍得嫁女儿的人家,嫁妆塞的满满当当,头一抬在街口,最后一抬在街尾,整占一条街。有那实际分量不足,但是又要面子的,东西就装的空,两只钗放一个盒子里,那也算是一抬。

潮声这里的问题不是如何凑数,而是怎么把那么多东西,塞紧一百二十八抬嫁妆里去。

当初昌王妃是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寿王妃梁氏和温氏都是一百零八抬。梁氏是有原因的,她父母都不亲近,跟着祖母长大,谁也没想到她会成了王妃,自然,嫁妆拼拼凑凑的,才弄了一百零八抬。据说箱子里都只装满了一半,外面看着光鲜而已。温氏那会儿的实情,王府里也尽知。尺头多,大而无当的多,实际上嫁妆的含金量并不是特别的高。

如果比着王氏,潮生可以置个一百二十八抬。许婆婆导师顾虑过,和大公主请示,要不自家也置个一百零八抬。毕竟前头温氏是这个数,梁氏也是这个数,倘若自家多了,难免非议。大公主一笑:“理她们呢,就要压她们一头,爱说什么闲话只管说去。驸马的妹妹,出身不比那两个要高?咱犯不着自降身价和她们混为一等。”

好吧…大公主说一不二,一百二十八抬,一抬都不能少。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一百二十八抬——似乎也塞不下啊。

嫁妆箱子是上好木料的,精工细雕,漆色鲜亮。看上头富贵绵绵百子千孙图——这个不但可以成亲的时候风光一把,以后再传个几代都没问题。

东西太多,也有东西多的解决办法。铺展新房,放炮挂帐那天就可以先运过去一部分,剩下的过嫁妆时再抬过去。

假装单子展开长长的一条,叠起来厚厚的一摞。

潮生心里很不踏实。

四皇子送来的地契,潮生老老实实的拿给大公主看了。

她心里有些忐忑——毕竟这东西是经过芳景,递到她手里,没经过大公主。

不过大公主这人也不是斤斤计较的性子,更何况,潮生这边儿是妹妹,四皇子更是她弟弟呐。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边都不是外人。

“啧啧。”大公主笑着翻看过,又随手递给潮生:“你收好。嗯,看来老四还挺下本钱的,攒了家当想娶你这个媳妇。”

“嫂子…”潮生被说的脸红。

“甭不好意思。”大公主说:“这些既然不是分府时的赐田,就是他自己攒的了。这是好事儿啊。说明他会过日子。能攒下钱,而且钱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买地买铺子,都有进项。地价现在一年年的涨,买了绝对亏不了。这铺子地段又好,哪怕自己不买卖,赁出去也是不小一笔进账。”

潮生小声说:“虽然田契给了我,可是庄子上人,铺子上的人,那些可都不归我管,我不过是替人当个看管。”

那些庄子上的人手,铺子里的人手,听谁的?有了进项又不会直接交给她,这个潮生明白。

“唉,契书这么要紧,给你收着,说明他没把你当外人,信得过你啊。”大公主说:“穷的叮当响的王府可不少。挣得不够花的多,一年的年俸,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万儿八千银子,可是今天买个妾,明天买个古董,后天又在花园子里头填池塘造假山——”大公主摇头说:“净干些不当紧的事儿,等到要用钱的关头才犯愁,想法设法挪借拼凑。”

这种人是有的,而且还不少。潮生就知道有那么几家郡王府,公侯府,都是只剩个空架子了。除了一座空空的宅子,别的什么都没有。可问题就在于,这些郡王府,公侯府,多半都是赐第——也就是说,皇帝赏你住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福利宿舍,却不是你的私宅。一旦有什么意外,或者王爵不能传承,宅子也要被收回,赫赫公候府中人一夕间就要流落街头无处栖身。

奶娘抱了虎哥过来,这孩子满脸不高兴,小眉头皱的紧紧的,拳头攥的跟小皮锤一样。

“他这是怎么了?饿了?”

奶娘忙说:“已经喂过了。”

虎哥瞅见大公主,眼睛一亮,伸出手来朝她呀呀的叫。

潮生笑着说:“真是母子连心呐,他这是想找娘了。”

大公主笑着把他接过来,天冷,虎哥被包得像个小棉团一样。

果然大公主一抱,虎哥顿时转忧为喜了,笑得咧开了没牙的小嘴。

大公主狠狠亲了他两大口:“这才多大点儿的孩子,就会撒娇了。”

奶娘说:“可不是么,别家这么大的孩子,平时就是睡睡睡,眼都不大爱睁呢,还是咱家的少爷,看着就壮实聪明。”

要讨好有孩子的人,直接讨好她不如夸她的孩子。喏,奶娘这么一夸虎哥,大公主的确是很舒心。

所以常言说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啊。

“前天进宫父皇还说,让我把虎哥带去给他看看呢,乖儿子,你想不想去见你的皇外祖父啊?”

虎哥:“啊啊…”

“你也想去?成,那下回带你一起去…”

嫂子您是从哪儿听出他想去的?

外头丫鬟进来,和大公主小声说了两句话。

“是么?”大公主把虎哥交给了奶娘:“行,那就让她过来吧。”

她转过头对潮生说:“月娥要过来,说是有事情和我说,你陪虎哥去西屋玩一会儿。”

潮生有些好奇,站起身来进了西屋。

何月娥安静了好些日子,甚至安静得都不像她了。

今天怎么突然想找大公主了呢?

奶娘把虎哥放在炕上,这孩子牢牢抓着一个布老虎,很是自得其乐。

潮生听着那边屋里的动静。

何月娥进了屋,给大公主见过礼。

大公主说:“坐吧。天冷,怎么穿得这么单?大毛衣裳没得?”

“不是不是。”何月娥听起来很紧张:“我就是觉得…旧的穿着自在。”

潮生挑了下眉毛,这可不像她说的话。

以前潮生还是丫头,而何月娥还是表小姐的时候,那派头可大呢,手也紧,只见她差使人,没见她打赏过人。衣裳从来都只穿光鲜簇新的——难道这段时间的软禁让她改了脾气?

潮生摇摇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喝杯热茶暖暖吧。这下着雪,有什么事这么急着说,非得这会儿过来?”

何月娥声音很低,听着就给人一种底气不足,心虚的感觉:“是这么回事儿…这,这不又快过年了么。我进京都几年了,还没回过一次老家,也没给父母亲扫过墓,所以…”

“嗯?”

何月娥忙说:“我想回趟老家…祭拜父母。”

大公主没说话,何月娥又说:“这几日,晚上做梦,梦到母亲了…她说我不孝。我想,这不马上过年了么?回去祭拜一下,再做场法事,也是我做女儿的近一点儿孝心…”

——————————————————

本章内容全修改了…

第二0三章 出门

话说得没有错,在情在理的。

当女儿的要对父母尽孝,要去扫墓祭拜,有什么错儿?

可是从何月娥嘴里说出来,就让人觉得有点儿…咳…

很不对劲啊。

要说她会不会想念父母,相信是有的。可是天寒地冻,要奔波那么远去穷乡僻壤祭拜?这个绝对不会!

“打算去多久?“

“啊,这个,也不去太久。一来一回,再加上待在老家的功夫…总得大半个月吧…

那边屋里静了一刻,潮生听到大公主说:“说得这么恳切,我要是不依你,不就成了拦着你尽孝的恶人了么?”

“不不…大嫂子别这么说,我也知道,老家路远,回去一趟不易,劳民伤财的…

哟,劳民伤财四个字都出来了。

“你打算带几个人回去?“

“黄妈妈是要带的,还有我贴身的两个丫头,使惯了,也不用另挑人,就她们跟着吧。外头的事儿我不太懂,不过得有两个办事儿跑腿的管事…”

“嗯,可是眼见要过年了,我这里人手可不是那么闲哪。”

“没事儿,嫂子这里抽不出人来,我可以跟…”她顿了一下:“我可以跟表舅母借两个人。”

“成,既然你都想得这么周到了,那就去吧。回来让账房给你准备好银子和车马,既然要做法事,就要尽到心意才行。明天就走吧,早去早回。”

何月娥似乎一直子没反应过来,愣了会儿才说:“大嫂子答应了?”

“是啊。”

“多谢、多谢大嫂子。“

“谢我做什么。天寒地冻的,你自己要…当心身子。行了,你回去吧,收拾准备一下。”

“是是,我这就去。”

等她走了,潮生又过那边屋里去:“嫂子。”

“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让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