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冰雕主题庙会被命名为冰雪庙会, 云雁回细细构思了一下,结合大相国寺的情况,到时这些冰雕除了游乐设施外,应该以冰雕的方式展现佛经故事。

至于匠人,则从雕刻匠人里寻找, 而且他们肯定需要提前熟悉一下用冰做材料如何创作。

不过也不急, 距离天寒地冻还有一段时间, 足够筹备了。

云雁回和了然敲定了时间,叫大相国寺也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此次冰雕,以惠冲和他对接。

将冰雕内容都逐一记录下来之后, 他们又去看了下那些雇佣来的匠人的雕刻情况,结果还不错。

这时候的手艺人功夫都特别扎实,云雁回看他们用冰块练习,刻出来的巴掌大的小动物已经是有模有样了。

惠冲还当场叫人雕了一只大雁, 然后穿孔系绳子, 给了云雁回:“这几天天冷, 挂在屋外,能保存挺久呢。”

云雁回看那冰雁神态宛然,振翅欲飞,栩栩如生,只是好像……好像……

“怎么有点胖啊?”

惠冲挤眉弄眼的,学着智和兄弟的口音道:“因为雁肥嘛。”

云雁回:“……”

云雁回瞪了他一眼,把冰雕拽在手里,“我生气了,我走了!”

惠冲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

云雁回拎着冰大雁回开封府,打算给包拯也看一下成果。

不想这个时候,包拯似乎在同人谈话,他一敲门,开门后,里面公孙策和展昭都在,“诶,府尊有事呀,那我待会儿再来。”

展昭本要将门再关上,公孙策却抬手道:“慢着……等等,等等,雁哥儿先进来。”

公孙策一脸若有所思。

云雁回走了进来,“什么事啊,公孙先生。”

公孙策看看包拯,见其颔首,便道:“近来汴京时常为穷民发放度冬物资,但是前些日子,官家将府台传入宫中,私下让他查一件案子——有人贪污这笔款项。”

云雁回吸了口气,“什么?今年那么冷,他们贪污了,那些买不起炭火丝绵的穷民怎么办?”

“正是因此,官家大怒,可是此案牵连甚多,若要连根拔起,不能打草惊蛇,故此命府台暗中查探。”公孙策缓缓道来,“我们已查到度支司一名郎中杨士蘅身上,此人是关键人物,根据其他人的吐露,他那里有一本暗账,记录了金钱往来。”

云雁回退了一步,“等等……好像一时半会儿说不完,我去挂一下这个。”

因为屋内放了炭盆,烧得很暖,云雁回赶紧跑到窗边把窗户打开,将冰雕系在了窗下,才关好窗回来继续听。

“……”公孙策接着道,“可是这杨士蘅门户极严,我乔装打扮试过数次,也不得其门而入。展护卫夜探数次,也一无所获。”

云雁回忽然觉得不大对,但还是点点头:“嗯嗯,所以呢?”

云雁回向来管的是后勤财务之类的事情,像这种查案的事情,他不懂,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和他讲,现在莫名其妙提起来,自然让他有些心里打鼓。

连包拯都有点不明白,“你要叫雁哥儿去和他家人打交道套话吗?”

“差不多……”公孙策一笑,“杨士蘅治家甚严,寻常不放人出门,即便出去,嘴也甚严,都套不出来,若要获得什么线索,非入内查看不可。恰好,最近他们后厨正在招人……”

一说后厨招人,还有什么不懂的呢?云雁回松了一口气,“公孙先生,你早说要我当细作啊,神神秘秘的,吓死我了。”

这有什么难的,他们敢派他去,他就敢做好吗?

说起来,他穿越前也就是个美食爱好者,穿越后倒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不断实践,还因为举办美食节,了解了更多厨艺知识,现在也俨然半个专家啦。

公孙策还吃了一惊,“没想到,雁哥儿小小年纪,还挺有胆量。”

“换个府尊要求,我还真不一定敢了。”云雁回笑嘻嘻地说。

这时,云雁回却发现包拯的脸色好像有点古怪。

“怎、怎么了……”

包拯慢慢说道:“可是,他们家招的不是厨娘吗?”

他们听到这消息后觉得没用,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厨娘可以派进去啊!

云雁回吓了一跳,往后退了几步,两手直摆,“公孙先生,我不玩儿这个……”

公孙策哭笑不得地道:“玩儿什么啊,我的意思是,你去证明一下你比厨娘要值!这也只有你能行了!”

宋朝以前,可没有厨娘一说,厨子都是男的。

但是宋朝的时候,职业厨娘出现了,一些小户人家生了女儿之后,便专门训练她们各种技能,其中一项便是厨艺,好送去权贵人家做厨娘。

这种专业厨娘的待遇特别高,寻常人家根本用不起。

——既是说,有点身份的人家都会选择招厨娘。

在招聘的时候,可是重女轻男的,倘若是相同水准的厨子和厨娘,别人肯定会选择要厨娘。

云雁回听了公孙策的话,这才松了口气,“吓死我了,还以为要我出卖美色呢。”

其他三人:“……”

云雁回:“哈哈,开个玩笑。”

“真是胡闹……”公孙策嘀咕着,“既然雁哥儿同意,那派他去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包拯点点头,“不错,雁哥儿机灵,只需探听到消息来回报,使展护卫去盗取便是。”

“我晓得。”云雁回是活第二次的人了,自觉虽非贪生怕死之辈,但是也很珍爱自己的生命。

此次受命卧底,云雁回爽快应了,但心里也有点忐忑,主要是怕演技不过关演砸了误事。他回去便收拾了下包袱,告诉郑苹自己要出个差。

郑苹向来以为他理后院事就行,根本没往别处想,甚至以为是冰雪庙会的事情。

云雁回既怕她担心,也要暂时保密,于是默认了。

开封府这边,为了把云雁回弄进去,公孙策特意给他编了个身份,又找了可靠的介绍人,叫他起个化名,然后带去那度支司郎中家中去应聘。

——

杨士蘅家的一个后厨管事坐在交椅上,看到中人带着一个男孩子来,就不开心了,“我不是说了吗,我们要招的是厨娘。”

杨家原本有三个厨娘,都是用了十年上下的了,只是最近其中一个要举家搬迁,便空出个缺来,上面的意思是,再找一个厨娘补上。

只是,放出消息去,也有好几个中人带了不少厨娘来,都没能相中。这次这个更是好笑了,带了个小子过来。

介绍人连忙赔笑:“不瞒您说,并非有意怠慢,这小子祖上几辈都是做厨子的,刚从杭州过来,急着找工。他年纪虽小,一手厨艺青出于蓝,比起之前带到贵府相看的厨娘不知好了多少,想着若是他的话,一定能叫府上满意,便带过来了。”

管事一听,便有些心动了,打量着云雁回:“你擅长些什么?”

看样貌,倒是清清秀秀,看起来很顺眼,往那儿一站,既不局促,也没有什么小动作,眼神不飘忽,若是招的其他岗位,说不定这管事立时就应了。

少年人说话前先笑了一下,笑得人觉得极舒服,用一口略带杭州口音的汴京话说:“红案白案都可以,果子也做得,就是不太会分茶。拿手的是酥油泡螺儿、香煎禾花鱼、羊羹……”

管事听他报了一串菜名,前两个就叫他心里一动了。

不会分茶倒没什么,府里还有两个厨娘,都是分茶的好手。

酥油泡螺儿这几年在东京的上层社会也是很流行了,各家待客少不了要上,而香煎禾花鱼貌似简单,实际上火候极难掌握,就像酥油泡螺儿捡的时间一样,这两道都很要手感,这小子却敢说拿手。

若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厨娘,他要真有吹得那么好,那招来也无妨了。

管事想着,便道:“那你就做一桌席面来吧,酥油泡螺儿和香煎禾花鱼都要,其他不拘用料,再做四五道。”

少年人应了一声,就挽起袖子,走到灶边忙活起来了,手脚极为利落,除却酥油泡螺儿和香煎禾花鱼,又做了茄瓠羹、蒸鲥鱼、煨鹿肉、熏鱼子等菜,加来也满满一桌了。

管事看得极为欣喜,其实他的考验从选材就开始了,而此人选用的都是厨房里最贵最难得的食材,然后熟练地烹饪了出来。

光这一点,这少年人就比之前看过的很多厨娘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原料来练习。

包括那道香煎禾花鱼,若是香煎,得用不少油来练习,这也不是寻常厨房用品,普通人家都不太用油烹饪的。

看来中人没有胡说,这不是几代做厨子的,小小年纪也没什么工作经历,能练出来吗?

待到尝了菜之后,管事更是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啊……”

何止是不错,他不过是含蓄了一些。

他曾在大相国寺美食节尝过几次最地道的香煎禾花鱼,这少年人做出来的,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很难想象,杭州来的厨子做出来的香煎禾花鱼竟然极为正宗地道!

便是他家的厨娘们,也没法做到这一点。管事不禁再次感叹,家学渊源就是家学渊源。

介绍人堆满了笑,“您看,我没有说错吧。”

管事瞥了他一眼,“嗯,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人乖巧地道:“小人名叫牛二。”

管事皱了皱眉,一个清清秀秀的少年,居然叫牛二这么俗气,甚至有点像无赖的名字,“牛二是吧……你便留在府里吧,我们签一下契约。”

牛二白嫩的小脸上充满感激:“多谢管事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在这介绍人的见证下,他们签了一个三方契约,然后拿到官府去公证,这便是工作合同了。

第86章 奇巧厨艺

牛二正式在杨士蘅府上入职了, 当然了,像他这个级别,肯定不会被带去见杨士蘅,管事派人来给他讲解了一下礼仪,又带他见了厨房里的同事, 并严正声明, 他除了厨房, 不能随意去其他地方。

厨房里地位最高的就是那两位厨娘,一个柳氏年纪二十七八,一个杨氏也有三十多了。

牛二生得白嫩俊秀,又会说话, 柳氏和杨氏看他就像小弟弟一样,一会儿就喊得亲热了。

“小二啊。”

——总让牛二莫名觉得像在喊跑堂的。

牛二也了解了,大多时候杨士蘅的菜是她们轮流负责,以及指点下面的厨工动手做旁的菜。

牛二年纪虽小, 却是替补某个空缺的厨娘位子进来的, 柳氏和杨氏更是听管事说了这少年手上功夫的确不弱, 是以也没人会叫他打杂,只是让他暂且先负责府里大郎的伙食。

牛二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心无旁骛做自己的事情,看上去当真是个不爱八卦的好员工,除了大郎的喜好,便再不多问一句府里的事情了,叫柳氏和杨氏看在眼里,都十分许可。

杨士蘅家有一儿一女,大郎的口味随他娘,他娘是川女,故此这母子不会和杨士蘅用一样的菜。

牛二慢腾腾地给杨家大郎做川菜,先来一道水煮牛肉再说。

很久很久以前,牛二听到水煮牛肉这道菜名,脑海中出现的一直是很清淡的画面,直到后来他自己吃到了这道菜,才发现完全不同,那一盘子的红油辣椒,别提多火爆了。

这时候虽然没有辣椒,却有胡椒、花椒、茱萸等替代品。

牛二煮着牛肉,那边柳氏和杨氏也侍弄了几道菜出来,叫人给杨士蘅送过去。

只是没多久,菜粥被退了回来。

杨士蘅嫌太清淡了。

柳氏撅起了嘴,“肉粥便嫌腻,菜粥便太清淡。”

杨氏苦笑一声,“郎君近来口里淡,大夫说是肠胃不好。”

管事出现在了门口:“别说了,郎君正发火呢,说他一个度支司郎中,连碗水饭也吃不好。你们再做一碗吧——小二,你也做一碗试试。”

“……哦。”牛二应了一声,心道这位郎君脾气还真大。

杨士蘅是汴京人,牛二就当他和自己认识的汴京人一样爱吃甜的了,下手将胡桃、松子、栗、红豆、莲子、花生、红枣、芡实等等与米合水煮。

柳氏和杨氏那边,也分开了,一人做了菜粥一人做了肉粥。

柳氏看到牛二做的粥,不禁皱起了眉:“小二,你这做的哪里是粥?”

牛二笑了笑,“怎么不是粥呢?”

柳氏摇头道:“入了如此多的果品,失了粥之正味耶!”

杨氏也说道:“不错,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谓之粥也。你这粥加了这样多东西,出来的味道岂不是又杂又怪?”

牛二被两位前辈批评,却是好脾气地笑说:“我这个,叫八宝粥,正是要取诸多果品之味呢,郎君不是口中淡么?”

他说着,又当着柳氏和杨氏的面不要钱似的往粥里狂撒饴糖。

柳氏&杨氏:“……”

两人对视一眼,都无奈地摇了摇头,真是胡闹啊!也不听人劝,看来这孩子能不能待过今日,都不一定了。

三人的粥都煮好了,被端去了杨士蘅院里。

……

过不了多久,一个小厮跑到后厨来传话:“新厨子在哪?水煮牛肉做得好,大郎要当面打赏。”

柳氏和杨氏心平气和,先前牛二做的肉片她们也看了,的确像是大郎会喜欢的类型。

牛二站出来一步,还没说话,管事又匆匆走过来了,“小二,那粥不错,郎君吃得下了,你跟我来领赏。”

这句话却是令柳氏和杨氏吃惊无比,那么多东西混在一起,味道应该杂乱无章才对,怎的郎君那样挑嘴的人还吃下了?难道口里就淡到这个地步,非得重味来冲了?

两人细细一咀嚼,又觉得还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这牛二的粥杂而不乱,反而呈现出了难得的融洽。

联想到牛二起的粥名,她们心中就更是有些确认了。不是主次不分,而是各个都是“宝”,各个都出彩,所以才叫八宝粥。

管两位厨娘心里想的什么,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那小厮退了一步,叫牛二先跟管事去了。

不然怎样,儿子还能和老子抢人不成?

……

杨士蘅仍旧未亲自见牛二,牛二去领赏,也就是跟管事在杨士蘅房外默默行个礼,然后在大管家那里拿赏钱。

大管家年纪约莫五十了,板着脸,小眼睛在牛二身上扫了几遍,好似没挑出什么毛病。

牛二浑然不觉一般,冲大管家甜甜一笑:“谢谢。”

大管家的脸也不自觉舒展了一点,露出一点点笑容。毕竟爱笑的男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

管事在一旁也略微安心了,觉得大管家还是挺满意这牛二的,他自己也挺喜欢牛二的。

牛二领了赏,复又回转,跟那小厮一起去见大郎。

两人走到院子外,小厮要带他进去,却有个婢女把他们拦住,“怎么这时候才来,大郎甚是不悦,说若是来了,便赶回去。”

小厮急道:“这不是郎君那边也要赏他,所以他先去了郎君处啊。”

婢女也甚是无奈,“可是大郎已经说了,你叫他先回去吧。”

小厮也知道不可能跑去和大郎解释,心中有些怨念,本是好事,却说不定叫他也惹大郎不喜了,只得蔫蔫地道:“走吧,我带你回去。”

牛二乖乖地道:“小哥,我记得来时的路,你去忙吧,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小厮却是摇了摇头,“不行,我得送你回去。”

“那劳烦你了。”牛二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走在路上,牛二便有些按捺不住地搭话,唏嘘状道:“郎君是一直都这么大方吗?今日给我打赏了整整一贯钱呢。”

“各人自不相同,但一贯……倒也不算什么。”小厮眉宇间闪过一丝得色,“你们厨下,还是比不得郎君们身边的人啊。”

“郎君不愧是度支司的相公!”牛二夸赞道,“听说,大郎也要进度支司了?日后必然是子承父业,小哥,你跟着大郎,那自然是比我们厨下要有前途多了!”

小厮听得飘飘然,“是啊,大郎可是郎君的独子,子承父业是理所当然了。何况我们大郎乃是算学奇才,自幼便有神童之名了!”

牛二眨了眨眼:“我是外地人,没有听说过了,原来大郎这样厉害,那郎君一定很倚重他了?有郎君帮衬,提前指点,加上大郎自己便是奇才,日后定然是前途无量啊。”

小厮嘴巴动了动,似乎是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闭上了嘴,憋了半天吭哧道:“反正你好生伺候着,郎君好,大郎好,咱们就都过得好了!”

“那是自然。”牛二用力点了点头。

……

牛二失了一次机会,回去之后琢磨了半晌,第二日起了个大早。

他将胡椒、茱萸磨成粉,又拿一条新鲜河鱼熬汤,将胡椒、茱萸粉末和豆豉、姜、蒜等放进去一起熬煮,最后熬出来一锅鲜红火辣的鱼汤,那鱼肉都煮得极软,也浸透了辣味。

再用这热辣的鱼汤,下了一碗牛肉馅儿的馉饳,最后撒上一点新鲜葱花,嫩绿的颜色点缀着火红的底,看着甚是诱人,勾起人的食欲。

待他做好了,柳氏在旁一看,吓了一跳:“你打临安来,做川饭倒比我见过的川人放辣子还要放得狠。这么清早,也做得这样辣?这,这还是馉饳吗?”

像她和杨氏,主攻的都是甜口菜,毕竟身在汴京。而这个牛二呢,好像什么都会一点,下手还极为大胆,做粥敢往里面扔那么多果品,做馉饳也敢于熬出香辣的鱼汤来煮,叫她不禁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