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怀运见丘神勣来到,情知大势已去,不由攥紧双拳立在原地,嘿嘿冷笑起来。

丘神勣眼见陈基带人围住了武怀运,面上显出诧异之色。

他打马上前,正要命手下人将武怀运拿下,武怀运骂道:“丘神勣!你这反复无常的小人,竟然敢设计陷害我兄弟二人!”

丘神勣左边眉毛一挑,还未出声,武怀运道:“好啊,你拿下我,送我去大理寺,我定要把你跟武三思两个混账王八的嘴脸都说给天下人知道,看看你们是怎么算计陷害……”

青天白日,众目睽睽,丘神勣厉声喝道:“给我闭嘴!”

武怀运自觉好似穷途末路,还怕什么,便叫道:“今日宫中……”

丘神勣皱眉,才要叫人令他住嘴,却来不及了。

电光火石间,武怀运身后一人上前,举起刀背在他背后用力砸落。

武怀运疼得闷哼出声,往前抢倒,一时无法出声。

金吾卫趁机上前,将他拿下捆住,亦在嘴里塞进了一枚麻核。

将武怀运砸倒那人,正是陈基,他冷冷地望着武怀运道:“中郎将有命,你还敢叫嚣,实在该死。”

丘神勣大为意外,在马上多看了陈基两眼,他当然认得陈基正是之前曾拿下过武家兄弟之人,如今见他如此识做,不由笑道:“做的好。”

陈基恭敬行礼:“这是卑职应该做的。”

因已经缉拿到人,宫内还要回禀,丘神勣点点头,也未多说,便带兵押着武怀运返回。

剩下其他的禁军一个个如在梦中,本以为陈基这次又要得罪权贵,谁知这般柳暗花明,一时议论纷纷道:“这是怎么,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么?丘神勣居然敢拿下皇后的哥哥,他不怕得罪皇亲国戚了?”

另一人道:“难道是皇后的哥哥犯了事?但就算是犯事,也毕竟是皇亲,丘神勣怎么敢如此对待?”

陈基心里明镜一般:丘神勣对待武家兄弟这样前倨后恭,当然有个原因。

丘神勣当然是武皇后的狗,如今要咬皇后的娘家人,如果不是皇后默许,那就是丘神勣这条狗疯了。

不过,对他而言却是“祸兮福之所倚”,上次拿下武家兄弟,两人临去还出威胁之言,陈基本以为往后的路途又要艰难起来,不料老天竟另有安排。

看样子,这两个人还来不及作威作福,就已经大祸临头,可见对他们而言则是“福兮祸之所伏”,可见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回味方才武怀运狼狈之态,又想到丘神勣临去赞许的眼神,陈基莫名地心情愉快。

此后很快,“水落石出”。

武家兄弟被秘密缉捕、囚禁,经过“简单”的审讯,武惟良亲口承认,说是因两人嫉恨武后不肯照顾眷亲,便想利用进宫献食的机会,用食物毒死武后。

谁知忙里出错,下人糊里糊涂地拿错了准备好的糕点,把本该呈给武后的那一份儿给了魏国夫人。

这才错害死了贺兰氏。

高宗听说了此事真相,更加悲痛,又恨极了两人。

武后叹道:“陛下不必太过于自责了,我早察觉这两人有些心术不正,所以不敢稍微纵容他们,生恐这两人会误国误民。这一次召回京都,也是一时地动了念想,以为他们在外历练了许久,必然跟之前有所不同,谁知他们竟因此更加恨极了我,乃至于用出这种手段……”

武后垂泪,哽咽又道:“他们若是害我倒也罢了,阿月还那样年轻,实在是太过可惜无辜了。”

高宗含泪道:“罢了,皇后不必太过自责,这恐怕也是阿月的命而已。”

此事很快也传遍了长安,一时众说纷纭。

且说阿弦听说魏国夫人殁,震惊之余,不知敏之如何。

虽然敏之对她来说是个性情无常十分危险之人,但毕竟府门出了如此不幸之事,阿弦不由心生恻隐。

虽然敏之性情变幻莫测,但在跟随他的这段时间里,阿弦冷眼旁观,知道他对待魏国夫人跟对别人不同,到底是手足情深,骨血亲情。

如今贺兰氏不幸离世,只怕敏之会极为难过。

可虽然心里这样想,阿弦却有些“不敢”回周国公府。

这一天,她出了户部,带着玄影,不知不觉来到周国公府前的街口,犹豫着要不要登门去打听一声。

正徘徊中,身后有人道:“弦子!”

阿弦回头看时,却见是身着常服的陈基,没有穿禁军服饰的他,含笑招呼,乍一看就如同在桐县一样。

阿弦道:“大、陈大……”

那声“大哥”差点儿冲口而出,但背地里如此称呼是一回事,当面却是另一回事了。阿弦索性闭口不语。

陈基却不以为意,笑道:“我正想去找你呢。你跑来这里做什么?”

阿弦忽然发现他有些满面春风:“你找我做什么?”

陈基道:“我……”才要说,却又不提,只笑道:“没、没什么,只是上次我说过,咱们许久没有好生聚一聚了,如今我正好儿得闲,请你吃饭如何?”

阿弦越发疑惑,细看陈基片刻,忽然道:“你……莫非是又升官了?”

陈基脸上的笑微微敛了几分,有些无奈地小声道:“我就知道什么也瞒不过你。”

阿弦看他露出这种神情,本想解释说并不是她“看见”什么,而是胡乱猜测的。

可是转念一想,又何必解释:当初他走开,不就是因为这个么……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陈基又笑道:“好吧,既如此,我便告诉你就是,我的确是又升了一级,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无非是想找个借口跟你聚聚而已,对了,你还没回答我呢,一起去好么?”

阿弦默默道:“恭喜你啦。”

如今陈基已是正六品司阶,虽看着品级不算太高,但在军中,这已算是小有名气实权在握的官儿了。

就算是对长安城里那些中等的官宦人家子弟来说,这也是个极体面的好差,而对于一个毫无根基的外地人来说,陈基更毫无疑问是独一份。

阿弦心里滋味难明,想拒绝他,但看着陈基微亮的双眼,想到先前他的诸般迁就……又狠不下心来。

阿弦勉强道:“我今日还有事,想去周国公府一趟,改日如何?”

她怕陈基以为自己是故意拒绝,才把要去周国公府的事和盘托出。

不料陈基听了,问道:“你去周国公府,可是因为魏国夫人不幸殒没之事?”

阿弦道:“是啊。”

陈基盯着她,忽然道:“我觉着你还是不要去,周国公如今正是悲痛之时,他那个性子……伤心欲绝的时候指不定又作出什么来,你何必去冒险呢?”

阿弦本也在犹豫,可现在为避开陈基,只得硬着头皮道:“我去他府上问一句,未必就会见到他的人。”

正要转身,陈基举手搭在她的手臂上拦住:“这个时候瓜田李下,你还是不要去。”

刹那间,阿弦的眼前忽地出现丘神勣的脸,他凝视着“自己”,笑得阴测测地:“你这小子能屈能伸,又极为识做,当个区区中候是委屈了。”

阿弦猛然挣开自己的手臂:“你……”

陈基诧异:“怎么了?”

阿弦顾不得禁忌,脱口问道:“是丘神勣……提拔的大哥吗?”

陈基脸上的笑已有些勉强:“我在你跟前儿真的半点儿私都没有。不错,正是他。”

阿弦问道:“为什么?”

陈基眼神闪烁,终于道:“原本是武家兄弟毒杀魏国夫人那日,逃出宫中,正好儿被我带人遇见,将武怀运擒拿,这一幕正被丘郎将目睹,如此而已。”

阿弦不置可否,眼中仍有狐疑之色。

陈基也有些心不在焉,两两相对,彼此沉默中竟生出一丝前所未有的尴尬。

连玄影也感受到那股尴尬之气,不由呜呜乱叫数声。

陈基咳嗽了声,方说道:“弦子,我知道你仍是有些记恨我,所以不愿意跟我一同吃饭,你不去也成,你知道我是不会难为你的。可你若是……若是还有那么一分听大哥的话,那就答应我别去周国公府,好么?”

陈基说完,又补充道:“我实在是信不过周国公,也实在是放不下你。”

阿弦见他正言相劝,本觉着有些异样,听到最后一句,才道:“我知道啦,多谢。”

陈基去后,阿弦终于决定还是听他的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贺兰敏之乃是周国公,家中不幸,必然会有朝臣跟皇亲等慰问,且又有娇妻在侧,云绫陪伴,不管如何,总不缺她一个曾经的“跟班儿”。

转身仍回平康坊。

门前靠墙停着一辆颇大的马车,阿弦心不在焉,只扫了一眼便推门而入:“我回来啦。”可才进院门,就发现不妥。

平日里这个时候阿弦回来,院中总会有饭菜的香气,而虞娘子听见动静,便会含笑迎出来。

但是今日,院中冷冷清清,并没有任何气息,也无虞娘子的身影,阿弦正诧异,玄影向着前方堂下叫了两声。

阿弦忙往那边急奔过去,还未进门,就已经看清。

原来此刻堂下赫然坐着一人——身着素白的麻衣,额前也勒着一道雪白的麻布孝带。

一张平日里桃花般艳的脸,此时透出些冷若冰霜的凌厉,他并没有看向自己,反是斜斜地侧坐着,转头看向虚空,身形看来空寞之极。

正是贺兰敏之。

阿弦想不到,她并没有去寻周国公,周国公竟自己找上门来。

但是在这个时候,贺兰敏之来到家中,又是为了何事?

虞娘子却站在贺兰敏之身侧,见阿弦回来,勉强含笑:“如何才回来?殿下来了半个时辰,几乎等的不耐烦了。”

阿弦道:“有件事情耽搁了。”

忽然敏之道:“有什么事这样要紧。”慢慢回头,双眼竟然透红:“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对么?”

阿弦对诗文上见识有限,依稀听出几分意思:“殿下……殿下节哀。”

敏之道:“嘻,人人都叫我节哀,只是你们都非当事之人,刀没有扎到自己的心头上,当然都不觉着疼,你们凭什么装作一副假惺惺的同情模样,叫我节哀?!”

他起初还笑,可很快,话声里的狂怒却似暴风飞舞,里头挟裹着许多锋利的刀子,会把人凌迟剁碎。

虽然早习惯了敏之这样变幻莫测的性子,但是这一次的情形又是不同。

阿弦噤声。

虞娘子在旁,面露焦急之色:“殿下……”

敏之不看她,忽然又用极淡的口吻道:“闭嘴。”

阿弦忙向着虞娘子摇了摇头,她想了想,忽地也一笑:“这种滋味,我当然知道。”

敏之挑了挑眉,缓缓转头看向她。

阿弦不再说话,只是抬起双眼,平静地对上敏之的眼睛。

昔日老朱头的离去,对阿弦而言何止心头扎了刀子,如今想起,心头的千疮百孔仍森森然透着寒气,丝丝地疼。

她虽未言语,目光相对,敏之却已明白。

他复笑了笑:“是,我差点忘了。”

然后敏之缓慢地倾身坐起,他往前探身,双眼紧紧地盯着阿弦道:“那么,你告诉我,你的亲人去世之后,你有没有再次看见他?”

阿弦一怔。

敏之却已经捕捉到她眼中的那一丝诧异,有些泛白干裂的唇微微挑起,敏之道:“小十八,你不是在猜我的来意吗?我的来意就是这个,我想借你的这双眼睛,替我找一找我妹妹。”

阿弦如鲠在喉:“殿下……”

敏之淡瞥了眼旁边的虞娘子,道:“比如她,那夜在许敬宗府上,她见到的的确就是那个鬼女对不对?既然那时候你可以,那现在也可以!……我要见到阿月!”

阿弦摇头:“殿下,请恕我……”

不容她说完,敏之纵身跃起,揪住阿弦领口直拽过来。

“殿下!”虞娘子欲拦阻,却被他一掌拍开。

阿弦担心看去,下颌被敏之重重捏住。

他强令她转回头来。

原本过于明艳的脸此时狰狞如鬼,敏之磨牙吮齿般道:“让我见到她,我一定要见到她,不然……就杀了你!”

第137章 小时候

魏国夫人若不肯收敛且继续张扬的话, 迟早会出事, 关于这点,贺兰敏之早有预感。

只是他没想到, 这预感这样快成真,迅若闪电让他猝不及防。

——武媚从先帝后宫一名半被废的妃嫔, 几度起落,成了如今几乎压倒了高宗的圣后, 靠的可不是天赐的运气,而是过人的手腕。

不必说在后宫一家独大,就算是那些老谋深算的朝臣,被她一双纤纤玉手轻易拉下马的,又有多少。

她之所以容高宗宠爱贺兰氏,就如敏之心中忖度的, 一来因为她几乎独揽朝中大权,对于高宗自然也要用点笼络的手段, 若是后宫里太“清苦”了, 反而不美,所以索性让高宗任意胡闹去。

另一方面,贺兰氏之所以得宠,却也正是因为她是皇后的亲戚, 对武后而言,既然要遂高宗的心意,选一个不知来历的妃嫔,还不如贺兰氏这样一个“自家人”。

当然, 除了这些外,其实还有个原因,是敏之忽视的。

可正因为这种种,魏国夫人才恩宠一时。

但是贺兰氏毕竟年少,她哪里会想到这些,就算敏之明告诉她,以她心高气傲的性子,又怎会承认她所得种种全来源于武后的“恩赐”?

贺兰氏不屑于此,她更想听见且相信的话,恰恰是武三思说给她的那些。

谁又能知道,那些甜的像糖一样的言语,其实尽是夺人性命的剧毒。

那天抱着贺兰氏出宫,还未到丹凤门,敏之便晕厥过去。

等他醒来,已是次日。

先前因他昏死过去,武后命人将他送回了周国公府。

御医又开了凝神安气有助于睡眠的药,命喂他喝了。

这半日,武惟良武怀运早被囚在禁军地牢,以丘神勣的办事之能,早就审问出了“真相”。

敏之心神恍惚,不顾杨尚劝说,仍是挣扎着来到大明宫。

殿内,武后将丘神勣所得真相同敏之说明。

武后道:“这两个畜生原本是想毒害我,却不料竟让阿月替我去了,我早跟陛下说过,阿月还那样年轻,宁肯是我才好。”

“敏之,”她望着敏之叹道:“我的心,其实是同你一样的。”

敏之望着高高在上的武后,忽然道:“我想见见武惟良跟武怀运。”

武后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只不过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如今总算给阿月讨回公道,也能让她在天之灵瞑目了。你不必去见那两个畜生,我自会发落他们。”

敏之仍道:“我想亲自见一见他们。”

武后微微皱眉:“真相已得,何必再多此一举。你只需要好生保重自己,然后再料理阿月身后之事罢了。”

敏之听到“身后事”,诛心刺骨:“阿月,阿月在哪里?”

武后叹道:“毕竟陛下深宠阿月一场,如今她又替我而死,我已求请陛下,就以后妃之礼将她厚葬。如今停在永德殿里,你若想见我叫人带你去就是了。”

“后妃”二字入耳,敏之的脸上浮现一丝嘲讽的微笑,他张了张口,却又并未说什么。

敏之终究先跟随宦官去永德殿“见”了贺兰氏。

相比昨日的惨烈诀别,此时的魏国夫人因被人妙手整理过,面上血污消失无踪,妆容精致更胜从前,一身她素日最爱的刺绣牡丹锦衣,静静地躺在金丝楠棺木之中。

她脸上的神情这样娇美可爱,就好像睡着了,正在做一个甜美的梦。

敏之心里竟生出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兴许妹子并没有死,只是在跟他玩笑,他试着连唤数声,等她睁开眼睛向着自己顽皮一笑。

但最终他等来的只有身后宦官担心地一声:“殿下您可好么?”

这一句打碎了他的幻想。

敏之暴怒回身:“给我滚出去,滚出去!”

众人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殿内只剩下了敏之一人,白幡白蜡,敏之看着看着,扶着棺木哭倒。

等敏之回神,再度再求要见武惟良武怀运之时,武后道:“从此你不必再提。这两人实在是我们家门之耻,先前我向陛下禀明实情后,陛下甚怒,便下令将那两人处死,以安抚阿月在天之灵了。”

敏之并不怎么诧异,只重复问道:“他们已经死了?”

武后道:“死了。死得其所。”

敏之垂眸:“姑母……真是好手段。”

武后瞥向他,不动声色道:“你说什么?”

敏之道:“这么快就问出真相,处死真凶,我只是钦佩,姑母这样做,阿月若是在天有灵,也当欣慰。”

武后才道:“这不过是身为家人应该做的。你总该知道,没有什么比阿月仍活着更好。”

敏之强笑,挤出的笑却仿佛拧出的黄连汁子:“您说的是。”

敏之拜别武后,摇摇摆摆往外。

正走间,身后有人叫道:“表哥!”

原来是太平公主追了出来,敏之却浑然不觉,仍是往前而行。

太平撵了过来:“表哥!”蓦地见他神不守舍,太平心中难受:“表哥,你不要太难过啦,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能想到……”

敏之垂眸看着那稚嫩的脸,忽然打断她:“阿月……”

太平一怔,却又明白过来:“表哥,我、我是太平。”

敏之醒神,深看太平,目光闪烁。

忽然旁边有人道:“殿下,外面太热,您还是先回殿去吧。”

敏之这才留意原来在场还有一人,抬头看时,正是梁侯武三思,此时缓步走了过来,立在太平身旁。

太平道:“有什么妨碍的?”

武三思道:“先前皇后不是叮嘱过,叫你不要四处乱跑么?何况如今正是非常时候,且回去吧。”

太平听说“非常时候”,又看敏之:“表哥,你、你要节哀。”

敏之还未应声,太平低低一叹,转身而去。

剩下武三思跟敏之两人站在原地,敏之仍是一言未发,武三思看他一眼,便道:“周国公方才,可去看过魏国夫人了?”

敏之抬眸看向武三思,仍不答话。

武三思嗟叹道:“实在是太可惜了,豆蔻之年,却惨遭如此荼毒。”

敏之道:“是不是你。”

武三思道:“什么是不是我?”

敏之道:“武惟良武怀运所作所为,跟你有没有关系。”

武三思失笑:“周国公,不要忘乎所以胡乱咬人,这个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了。”

他满面匪夷所思,又扫敏之道:“不过是天有不测风云罢了,只能说阿月的命不大好。”

武三思说罢,叹息着摇头,往前迈步出了宫门。

敏之在后看着他身形渐渐远去。

当初知道贺兰氏相助武三思脱罪后,敏之便觉此举不妥,简直像是东郭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