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怕你们被虐跑,所以三章连发。

2.以公主自闭的性格能把心事说出来,用尽了仅有的那么一丁点勇气,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破冰期结束,心结已经解开,双向暗恋已转向两情相悦,接下来进入甜甜蜜蜜谈恋爱阶段,此后的四十章内再没有虐。

3.关于江俨有心仪女子,不是公主仅凭偷听来的一句话断定的,确实有引起她误会的姑娘,后文会讲。她出宫去江家找江俨,看到江俨和那姑娘形容亲密,想彻底死心,但整整五年心也没死透。

4.我是亲妈,我说真的…

三字锦囊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公主不再强硬地赶他走了,可江俨还是紧张得不得了,虽然如往常一样冷着脸无甚表情,可只有江俨知道自己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公主旧话重提。

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也许是因为自己太闲了?每天除了清早练武就没什么正经事做;也许是公主觉得他不做事却拿了太多俸禄?也许是他因为话太少太闷看得公主心烦?毕竟连他娘也经常这么说…

许多猜测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可心中没个成算,便也只能乱猜。

公主每日任由他跟着,却时常看着他走神,对着他的时候总是双颊薄红眸光水润、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似乎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公主忍着不说又自己生闷气。

江俨看着揪心,却偏偏不知道她想要说什么,又生怕公主还要赶他走,把他撵回太子身边。可公主总是欲言又止,似乎想说的又不是这个。

想到这儿江俨心头微酸,曾经他连公主的每个眼神都能读懂,如今却连烦扰她多日的心事都看不明白了。

作为近身侍卫,江俨每个月月底才有一天的休沐,可江俨却等不了那么久。他知道自己于人际上一向蠢笨,急需外援来支招。于是昨日他给家中寄了家书,里头装着两封信,一封是问候家人身体的——这基本没用,毕竟家中不管大事小事都会告知他一声。

另一封信是专门写给江家大夫人的——江俨每次回家,他娘亲都会语重心长地叮嘱他:蠢儿子,你若看上了哪家的姑娘一定不要轻举妄动,千万别把人吓跑了。一定先告诉娘亲,娘亲给你支招。

江家老宅就在京城中,这家书一来一去不过两日的功夫,江俨便收到厚厚一沓回信,足足有一根手指那么厚,装在一个黄梨木雕花盒子里,塞得满满实实的。

江俨顿了片刻,心下陡然生出一种不太好的预感。粗略一看,里头竟有好些人的笔迹,祖父的、爹娘的、兄长的…

心头微窘——本来是要求他娘支招,怎么全家人都一起看了那封信?顾不得窘迫,他连忙一封封拆开来看。毕竟是集思广益得来的,比他一人瞎想要靠谱多了。

江家老太爷,也就是江俨的爷爷回信中写道:“女子乃是世间至纯至灵至善至美之物所化,便如同这世间最最珍贵的古玩奇珍,荏弱易碎,需得悉心养之,精心护之,细心修缮之,方能润其容颜,安其心神,得见其灼灼光华。”

江俨反反复复看了半个时辰,第一遍看觉得高深莫测,第二遍看觉得大有深意,第三遍看觉得若有所悟,第四遍看觉得神神叨叨…看了半个时辰终于合起来放到了一边,心道:这什么鬼?

江俨的父亲——江家大爷,于经商上没有半点天分。为了江俨入仕不被人说闲话,花了大钱捐了个六品小官,是个空有名儿的虚官,不用做事十分清闲。他对古玩鉴赏颇有其独特的见解,每日都有人求上门来让他鉴赏家中古玩珍藏,估算价值,也算是应合上了江家的祖业。

江父的回信中字里行间忧心忡忡,言道:“吾儿愚钝又不善言辞,多年未求得佳偶,为父甚为忧心…然世间女子多看重真心,便是你那心上人身份再贵重也应是如此。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遥想当年,为父便是用一颗真心感动了你娘亲…俨儿只管真心相待,长此以往她自会明白你的心意,你多年情意断不会付诸流水…家中诸事安好,吾儿勿念。”

江俨默默合上,觉得父亲大人所言并没有什么用,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真心。从十二岁到他如今二十九岁,整整十七年的漫长时光,再等个“长此以往”,怕是真的要孤独终老了。

江家大夫人的信最长,她又习惯性地东拉西扯,字丑又写得极大,足足写了十几张纸:“蠢儿子哟,你都快三十了还以为自己是十七♂八的傻小子啊!谁家的儿子得全家集思广益帮忙追媳妇的,你丢不丢人害不害臊,娘亲可为你真是操碎心了嘤嘤嘤嘤…”

江俨脸一黑,唰唰往后翻了两张纸,总算找到了几句正经话:“追姑娘这么简单的事,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好歹要先送些贵重的礼物啦!第一次送人姑娘可能不收,第二次送她没准觉得你无聊,再送两次人姑娘就算不收也会与你认真道谢的…你一直送一直送,屡战屡败愈挫愈勇,她总会被你的真心所打动的。”

“只要她收下一回,就会觉得受之有愧,十有八九会还你一份礼。你再送她再还,一来二去还能互诉衷肠。”

“虽然公主见多了宝物,可咱江家的传家宝意义可不一样呀!娘亲已经藏在信盒中寄与你了——是个朱砂鸡血玉金蝉葫芦。若是公主不喜欢,娘便再换一份…咱们江家的七十二至宝都在你爷爷的私库里藏着,虽说你爷爷是个守财奴,但为了你的终身大事,娘便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也要从你爷爷手中要出来。你挨个儿送,总能碰上公主喜欢的。”

“当年你爹便是从你爷爷那儿偷偷挑了十样至宝,装了老大一个箱子送了娘亲,金光闪闪晃瞎人眼,娘瞅了一眼便动了心,觉得你爹这人还挺会来事儿,嫁了过来才发现不是…不过能哄得一时就够了,攻心便要徐徐图之,先把人哄到了再想下一步呐!”

江俨为他爹心酸了一眨眼的功夫:原来娘是被一大箱子晃瞎人眼的珍宝所打动的。

江家小妹回信揶揄道:妹妹我肚子里的小宝都三个月了,怎么二哥你还没个消息…同样东拉西扯一堆,江俨放在一旁,打算有了空慢慢看。

看来看去,也只有他唯一的兄长,江洵,回的信最为靠谱。

一张信纸上头只有三个字——

缠。

暖。

最后那个字用朱笔勾了个鲜红的大圈圈住,中间那个字龙飞凤舞十分吸睛——脸。

江俨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琢磨,“缠”字决是应了那句俗话——烈女怕缠郎,估计是要他常往公主身边凑;“暖”的意思大概是要他多体贴关心公主。

至于最后这个“脸”,江俨不太懂,想来想去,只得了一个解释——看脸,也就是容貌。

江俨心中沉思:公主一向喜欢美好的事物,房中挂着的字画雅致,摆设精美;衣服首饰虽素净,却也无一不美;公主亲自提作大丫鬟的红素几个也各个容貌姣好;便是长乐宫中的太监,也没有一个丑得不能看的;就连随手折枝花,公主也会挑最好看的那朵折。

——想来…公主真的十分在意这外在美。

想到此处,江俨忍不住摸了下脸。思量片刻,把下巴上刚冒头的青茬一点点刮干净。又洗干净脸,对着镜子静静照了好半天。忽然想起了什么,唇角微扯,十分艰难地挤出一个僵硬的笑。

江俨悚然一惊,镜子里的男子笑得狰狞,看起来像被刀架在脖子上一样逼出来一个笑,又试了好一会儿还是未果,只好作罢。心中默默叹口气。

不过比起其他人的回答,兄长的这三字锦囊已经是十分实用。剩下的还得靠自己,江俨默默给自己鼓了鼓劲儿。

想来也是心酸,打拼了三年才入得宫来,朝夕相处的八年又全是单相思,分离的五年更是日日难捱。昨天刚被心爱的姑娘拥抱了一下,欢欣雀跃连心跳都噌噌跑快了一倍,还没缓过劲儿来,立马就遇上个从天而降的大危机,砸得他措手不及。

江俨盯着那三个字静静坐了半日,直到晚膳的时候才小心叠好这张纸,放在怀中收好了。

*

最近长乐宫里的人都发现,江侍卫经常寸步不离地跟着公主,往往能看到公主的地方,不出两步距离就能看到江侍卫的身影。公主在书房的时候他跟着,公主辅导世子课业的时候他跟着,公主去御花园赏花的时候他跟着,便是公主在寝宫休息,江侍卫也会在外屋守着。

只有公主自己知道,除了她就寝时衣衫不整的时候还有沐浴如厕的时候,别的时候江俨都跟在身后三尺。

公主用膳的时候,江俨还把红素打发走,只有他一人站在桌前布膳,把每样菜都夹了一筷子整整齐齐码在她的食碟里,站在一旁眼也不眨地看她吃。

容婉玗吃得心有压力,只好要他坐下来。

江俨一点也不推诿,从善如流坐下来,双手放在膝头,还是眼也不错地盯着她看。

容婉玗轻吸口气,面上浮起羞赧:“你别盯着我看。”

江俨一向十分听话,把视线转向了她的碟子,看公主把碟子里的菜吃罢一样就添上一样。

容婉玗神色微窘,忍不住放下筷子问他:“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这么体贴了?”体贴这词用得有些怪异,可她实在想不到别的词了。

江俨神色一僵,垂下眼睑低声道:“再不体贴,你就要赶我走了。”

容婉玗不好作声,心里头又有点不知从何处迸发的小脾气,偏偏不想告诉他“我昨天说的是气话”。只好默不作声,一点点吃干净江俨夹进碗小碟的菜,他给舀的汤也全部喝掉了。

江俨忽然淡声道:“公主今日胃口真好。”

“恩?”

“吃光了两人的份量。”

容婉玗默然,见桌上堆了七个碗碟,粥水的点心的小菜的,这才恍悟道:平时厨房呈上来的都是她一人的食量。

她一向起得晚,此时已是辰时正,而江俨每日卯时练完武便用早膳。可不知为何,今日厨房呈膳的时候连江俨的份一块呈了上来。难怪她吃了这么久。

本就心不在焉,又有江俨在一旁仔仔细细盯着,又不知他在自己脸上看什么,需眼也不眨,看得这么仔细,直觉如坐针毡。

连着吃了两人的分量,这才觉得撑,还打了个饱嗝。公主登时一僵,窘迫极了。

江俨眸中闪过笑意,偏生想要逗她说话:“属下还没用早膳。”

公主瞪他一眼,以前江俨在她身边的时候,十分得老实规矩。怎么在承昭身边呆了几年就学会顺杆爬了?当下恼羞成怒道:“那就饿着!”

江俨闷声笑了,看她面上微窘只好停下。“…属下遵命。”

公主终归是嘴硬心软,没过一刻钟便唤人上点心。知道江俨不喜甜食,吩咐了不要放糖和蜂蜜。

呈上来的四种点心酥脆软糯,想来是厨房的人看时辰还早,怕公主刚吃过早膳再用点心会

作者有话要说:呈上来的点心酥脆软糯,想来是厨房的人看时辰还早,怕公主刚吃过早膳再用点心会结食,只盛了一小盘子。

见江俨吃得颇为艰难,比平时吃饭的速度慢了许多。她忍不住问道:“可是不合你的口味?”

两人极少同桌用膳,以前吃热锅子的时候,或是偷吃民间小吃的时候,也从未看出江俨有何忌口。只是没有忌口却并不代表爱吃,公主确实不知江俨口味喜好,只能今后一点一点去了解。

江俨灌了一口茶,勉强把口中软糯的点心咽下去,语气十分诚恳答道:“公主的口味,便是属下的口味。”

公主默然,顿觉五年的时光真是可怕,连曾经的江俨那样一板一眼的人都学会油嘴滑舌了。

刺绣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入了夜,京城林家。

林家是当今皇后娘娘的母家,林家家风严谨,如今任户部尚书的林大人是皇后娘娘的嫡亲兄长,也就是文宣帝的舅兄。

国舅林大人在顶顶重要的户部任职,可他清正廉洁,从不以权谋私,在民间的名声极好。而在都察院的御史们眼中,只觉看谁都像贪官,其中尤以户部为甚。左、右都御史又一向与林家政见不合,掣肘户部,也是帝王之术。

林大人正在书房里熬夜处理公文,林夫人推门进来,给他送了份软滑香甜的核桃酪当宵夜。里头放了磨碎的红豆,软滑可口,看他吃得熨帖这才满意。

见夫人正要收拾了碗筷离开,林大人忽然想起今儿进宫时候妹妹有意无意提的两句话,眉头一凝,向夫人问道:“我记得你娘家还有几个侄儿,年岁上跟承熹也差不离,你那几个侄儿都订了姑娘没?”

林夫人与他相伴多年,老夫老妻的一个眼神就能懂他的意思。听得此话,林夫人脸上笑意微僵,小心斟酌了下,苦笑道:“老爷,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我娘家那几个侄儿除了老大作学问好,又承了你的情如今在工部任职,剩下几个都不成器。”

“前两年我还让咱家语儿私下里瞧了瞧,她都没有中意上哪个。咱家语儿养在深闺尚且如此,承熹那样见过大场面的哪能瞧得上哟!”

林大人不以为意,把杯中余茶一口饮尽,这才微微笑道:“不成器有不成器的好,要是心气太高的,去做这驸马反倒不美。”

他想了想,见妻子面上为难,也知道她心中有所顾虑。将妻子不再柔嫩的双手握入掌中,缓缓补充道:“你抽个空子去与你嫂子细说说。你兄嫂要是没这想头,便罢;若是有心与皇家攀个姻亲,就要多进宫走动走动。”

“如今圣上和娘娘自有思量,承熹的事有他们把关。我不过与你提个醒。”

知他只是随口一提,林夫人这才放下心来。心中琢磨嫂嫂一向心气高,如今圣上和娘娘要为公主二选驸马,也不知兄嫂有没有这心思。

长乐宫里的江俨正感慨他兄长的法子十分有用,公主这两日待他亲近了许多。却不知,文宣帝和皇后娘娘已经在为公主再选驸马的事谋划了。

这日公主在书房抄书,把自己藏书中的孤本古籍整理出来,一字字认真誊写到装订好的空白书册上。她的藏书众多,其中整整一个书架全部是江俨从宫外淘弄回来的话本子。余下的有经史子集、六艺术数、诗词歌赋、棋经琴谱、游记地志、野史传奇、志怪杂谈…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其中经史子集翻得少,像游记地志那些有意思的,都读过三遍不止。

其中许多古籍是先辈所记,年代久远,有些甚至是用竹简尺牍抄录的。连造纸都不会的年代,想来已逾数百年。

前几日听闻四位殿阁大学士并上十几位翰林文士联名上书,言明宫内藏书阁中无数孤本、珍本束之高阁,奏请父皇允许将藏书放入太学院中,让莘莘学子也能赏阅一二。

文宣帝欣然应允,公主想得却要更远一些。听闻民间鄂州有巧匠发明了泥活字,雕字模和涂墨排印都便利不少。于是她便想,能不能把自己这些孤本及流传稀少的珍本印上许多,让这天下学子都看看前人古籍所感所悟,而不是让其在偌大的书阁蒙尘。

所谓珍本都传世稀少,而孤本更是世间难求。期间历经无数改朝换代、天灾人祸,留下来的又少了些。故而民间若有孤本现世,每每价值万金。

若家中有老祖宗珍藏的,哪个不是藏着掖着,当作传家宝一样供起来。若是被人抄了去,世间有了第二样第三样,其价值便大打折扣。公主此举当得上大公无私。

连着几天,她每日都窝在书房里抄好几个时辰。

都是自己珍藏多年的书,许多古籍年代久远,已经说不清年限。好些书页都变得十分脆,翻页的时候甚至能听到“咔擦”的细微声响,像轻轻一折就会碎掉一样。

江俨帮着公主抄了半天,不小心弄破了一页,公主心疼得要命,用了两个时辰在素绢上把那碎成好几片的书页一点点粘好,便再不敢假人之手了。任江俨信誓旦旦地保证过“属下一定小心,再不会弄坏”也没用,公主一定要自己抄录才放心。

每当看到有所悟的地方就另取张纸,记下两句所思所感,江俨在一旁站着给她研墨。

她看书看得慢,抄书更慢,碰到有意思的地方就习惯性地神游天外,笔记却写不了两句。

砚台里的墨汁干了,江俨就添点水融开,拿着一根墨石继续研磨。又干了,再加点水…

公主看得好笑,难得见他走神,刚想细细观察一下,就被江俨发现了她的目光。她不由笑道:“墨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用研了。”

江俨环视了一圈,静默片刻,才答:“属下找不到别的事可做。”

容婉玗知道他一向刻板,只好无奈道:“你不必在这儿呆着,我这里无聊得很。”

江俨放下手中墨石,与她四目相对片刻,声音低沉地说:“属下想呆在公主身边。”他眸光中似有掩饰不住的温柔漏出,明明还是那张无甚表情的脸,却看得人心生暖意。

公主心跳漏了一拍,飞快地把视线挪回书上,吩咐了一句:“你别站着了,坐下吧,想看书就随便找本看看。”

江俨顺从地坐下了。

公主盯着书上的文字看了好久也没翻过这一页,许久都听不到江俨那边的动静,忍不住想要抬眼看看他在做什么。

这一看望去不由吃了一大惊——

江俨坐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腿上放着个针线盒子,里面盛着许多色线团。他两手的袖口都卷高一截,手中正拿着一块绸布飞针走线。江俨十指修长,手背筋骨分明,随着手指翻飞,好几种颜色的彩线便缠绕在他手中,十分得好看。

见惯了女子葱白细指执针,乍一见到江俨这般英武高大的男儿坐在一个小杌子上绣花,公主心里不由生出两分微妙的奇异感。

“你这是…在做什么?”若不是亲眼所见,容婉玗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江俨的绣活比她自己好多了。

江俨停下动作,正色道:“做香囊。”

——做给谁?容婉玗忍不住想问,话到嘴边了又觉得自己没有问的立场。只好换了句更委婉的话问他:“你做香囊做什么?”

江俨一本正经答道:“红素说她事多繁忙,牵风说她绣活不好,絮晚说她眼神不好配不好色。她们说公主没有新的香囊可换了,属下就接了这活儿。”

容婉玗惊讶:“是做给我的?”江俨看着她,眼露诧异,似乎在问:不然还能做给谁?

容婉玗暗自咬牙——这几个丫头!真是胆子大得连自己都敢戏弄了!她颦了眉尖道:“你别听她们胡说,她们就是看你老实好欺负。”

江俨闷不吭声沉默须臾,不知想了些什么,忽然莫名其妙说了一句:“公主也可以。”

“恩?可以什么?”公主莫名其妙。

江俨又是一本正经道:“公主也可以欺负属下老实。”眸中似有隐隐笑意,还特意补充道:“属下会做饭、洗衣、刺绣、下棋…”江俨想说自己还会做很多其他的事,只是一时半会儿只想到这几样,别的想不到了,便正了容色道:“公主需要的属下都会,便是不会的也可以去学。”

公主被他说得一怔,回过神来忍不住红了脸:做饭洗衣什么的,哪儿用得到他一个男子?

不由有点忧心,江俨这两日说话做事古古怪怪的。忧心过后,又默默想:不过这感觉还不错…

他在一旁飞针走线,公主也看不进书了,索性搬了个红木小凳坐到他旁边看。那块小小的锦绸上头竟连着六种颜色的彩线,细得跟头发丝差不多,用的应该是最细的真丝线。

凑过身子一看,他绣的竟是两只绿孔雀。孔雀尾羽颜色错杂,她都从来没敢试着绣过,何况是在这小小一块绸布上,绣两枝梅花都觉得不够宽敞,如何能绣得孔雀?

却见江俨已经绣了大半,针法精妙细致,色彩绚丽明亮,各种颜色的彩线精细匀称地排列在绸布上,密密匝匝,连凸起的线头都看不见。站在前头的那只孔雀尾羽展开了一半,半张半拖在身后,长长的尾羽上羽毛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那孔雀眼神明亮,似乎在像另一只得瑟自己美丽的尾羽,巧夺天工,绣得十分灵动。

江俨身量高,即便是坐下也比公主高一截,低头看她的时候只能看到公主乌黑的发顶。她为了看清楚又凑得极近,浅浅的鼻息轻飘飘地落在江俨手上,似乎一下子就能痒到心里去。

江俨的手微微打了个颤,痒得想要躲开却又忍住了。

公主的发质柔软,一头乌发并不十分垂顺。在自己宫中她又乐得自在,往往是自己随手梳个发式,发顶的头发没梳齐整,几根乱发微微翘起,看得江俨心更痒痒了。手上动作不由慢了下来,勉强克制住了想要伸手帮她理顺的冲动。

每种颜色的彩线上头都穿了一根针,一会用这个针,一会用那个针。公主看得眼花缭乱,不由颦了眉:“你别做了,做这个很费眼睛的,再说我也不缺香囊。”

江俨收回心神,轻轻浅浅地“恩”了一声,低头继续动作了。

“你‘恩’什么?”公主好奇问他。

江俨眸中似有笑意飞快闪过,“公主不缺香囊,可属下想做给公主。”

——江俨这两日说话确实奇奇怪怪的…公主有点担忧地想,想完了又微微翘起了唇角。

看了一会儿,公主心中一动——她也见过不少绣图,孔雀寓意吉祥,通常绣娘绣的时候都讲究成双成对,往往凑成一对雌雄。而江俨绣的两只都是尾羽十分漂亮的绿孔雀,故而这两只都是雄孔雀。

这是怕她想起徐肃会难过吗?心中一暖,忍不住问道:“你什么时候学得刺绣?”

江俨手下动作一滞,侧过脸看着公主,低声反问了一句:“公主忘了?”

——忘了?莫不成自己应该知道?公主回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起来了。

江俨也不难为她,帮着她回忆:“公主可还记得你十一岁时,跟着一位苏绣大家学了大半年绣艺?每三日上一次课,每六日交一副作业。”

容婉玗听他一提醒就想起来了——她琴棋书画都学得挺快,偏偏刺绣成了她的克星,那年母后生辰的时候她绣了一幅小小的桌上屏风。尺寸不怎么规整,却也花了许多心思,年纪小小的公主自己看了还有点得意。偏偏宫里的娘娘们见了后笑作一团,连带着母后也被这屏风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