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一听便知是昨日跟皓儿打了架的那个孩子的家人来了。这面上的礼节是做足了,可承熹丝毫没觉得满意。

“刘氏携长媳见过公主殿下。”兵部侍郎家的大夫人携着少夫人恭恭敬敬行了礼。

若论身份,这礼公主可以坦坦荡荡受全了;可毕竟是长者之礼,承熹微侧身避过,只受了半礼,虚虚扶了下。

刘夫人并无多寒暄,简单问候了两句就入了正题,微垂了头惭愧道:“昨日我那不成器的孙儿回府后说了那事,被我好一通训,他爹又罚他跪了整整一晚。说了那般的混账话,跪肿了膝盖不能走道也是他该得的教训!”

短短一句话,既有说对那孩子已经处罚过了,也表明了家中长辈的歉意;又说那孩子膝盖都已经跪肿不能走路了。这一句话说下来,公主除了说原谅还能说什么?难不能要把人孩子拎进宫来教训一顿?

俗语有云:相由心生。刘夫人四十来岁,乌黑光亮的头发丝一根根抹得整整齐齐的,肩背挺直下巴微收,便是来请罪也丝毫没有低声下气的意味,想来在家中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昨日与皓儿起了争执的那个孩子就是他的嫡长孙。

她的长媳徐家少夫人听了这话,抿了抿嘴,眼圈微微一红给公主福了一福:“妾未能教好忠儿,还请公主责罚。”

——瞧瞧,她还什么都没说呢,人家这就委屈上了。

承熹用绢帕拭了手,捻起一颗梅子吃了,这才面朝那刘夫人温声道:“孩子拌嘴本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们为人父母的本不应置啜。然为人长者应言传身教,如此才能端正家风。您说是也不是?”

孩子们拌几句嘴的事本是再小不过的事,只是那孩子嘴里所说却句句都是公主府中的秘事。京城中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也是前驸马和那外室的无耻行径,又有谁敢妄自揣测公主和小世子?他一个孩子年幼无知不明事理,若是没有亲近的人天天在耳边搬弄口舌,又哪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寥寥几句话就上升到了家风不正的层面,那夫人听得冷汗涔涔,强打着笑脸连连道:“公主说得极是。”

费了心思把孩子送入这太学院,家中无论嫡庶,不论子女通通都要从名师学习,不就是为了笃学好古以正家风?

心中恨不得对着儿媳抽一个嘴巴,怎么偏偏就涂那个口舌之快,说了公主府的闲话!还有那熊孩子见到大人说话也不知道避着点!

又真心诚意告了一番罪,寒暄了一刻钟二人这才离去。

皓儿中午回长乐宫用午膳,回来的时候兴冲冲地冲进她怀里,大声道:“娘亲,我把你的话讲给太傅听了,太傅大人批评了欺负我的那个人,还私下跟我道歉了呢!”

皓儿开心极了,又想起了什么,赶紧从书袋里一本书里头拿出了一封信。“娘亲,这是太傅大人要我带给你的信。”

公主诧异又好奇,划开封口处的印泥,展开后见里头写了一行字:“公主所言有理,是下官罚得不当,下官愧悔之甚。”

她看完便笑了,她先前还猜测这太傅刻板固执,文人又大多容易认死理,听了皓儿的话没准会恼羞成怒,但一定会碍着她的身份不与皓儿为难、谁曾想这太傅不光跟皓儿道了歉,还恭恭敬敬地递了信来认错。明明是刻板固执的人,他能这般放下身段,倒也是个妙人。

江俨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却听公主笑道:“知错就改,这人却也有点意思。”

听得此话,江俨眉尖微拧,脑中想到他仅见过两次的太傅,青衣长衫,玉簪束发,虽刻板拘谨却别有一番文人的风骨。

想来公主并不知道这太傅是谁,江俨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这蒙学馆的太傅比自己小个两岁,八年前中了文状元,于诗词上造诣颇深,每每流出来的诗词都饱受好评,诗里有文人风骨、君子豪气、社稷民心,诗中往往柔情与坚毅并存,一时传为美谈。

公主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爱读他的诗词。后来这人入了翰

作者有话要说:公主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爱读他的诗词。后来这人入了翰林,传出来的诗词越来越少了,公主还颇为失望。

江俨心中叹口气,压下了心头莫名窜起的危机感。

要论危机,那可海了去了。远的不说,近的就说魏家那个跟公主青梅竹马的二公子,还有徐肃那一家子闹心的事,就够他费神的了。何况他还不知道,陛下和娘娘已经盘算着要为公主再挑一位德才兼备的驸马呢!

作者有话说:

从这章开始,女主视角时会用封号“承熹”来指代女主,“容婉玗”这个名字我用得越来越少了,总觉得没起好…所以确定用“承熹”啦。外人的视角还是“公主”。

大家习惯一下^_^

月底休沐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明日便是二月最后一日了,江俨有一日休沐,他寻了个半上午的时候去了趟小厨房。

上个月底他休沐的时候,李厨娘为求他给宫外的亲人带点钱银,便送了江俨一小罐子笋丝火腿腌菜,江俨顺手捎回家去了。冬日里头的果蔬比别的季节少了许多,纵是在温泉谷周围精心养着的那些果蔬,价钱十分贵,吃来却总比不上夏天新鲜。

倒是那罐子腌菜,江俨他娘初初吃着有股难以形容的怪味,吃惯了还好上了这口,特意递了信进宫要江俨这月休沐的时候多带些回去。于是江俨这次来厨房想把做法也抄回去。

李厨娘坐在灶台边上的小几上写食方,江俨便望着虚空出神:明日便是这月的月底了。

宫中的普通侍卫在月底或月初轮班,都有一日休沐,有亲人在这京中的便回家去看看,没了家人的或家人在别处的也能支了俸禄,出宫去城里买些穿用。

近身侍卫的休沐便都在月底那最后一日,一月只回家一次,换做旁人一定会想家想得眼泪汪汪的,江俨倒觉得还好,反正他家中爹娘和妹妹都极爱往宫里写信,大大小小的事都与他说一声。大到家里做成了一笔大生意,小到家中猫儿产了几只崽都会说与他听,江俨光读信就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家中祖父爹娘身体又都安康,江俨没什么牵挂的。

“写好了。”李大娘呼出一口气,丢开被她写炸毛的毛笔,甩甩手抱怨道:“早说了用炭笔写,偏你要让我拿这软了吧唧的毛笔写,不然大娘我早就写好了!”

——炭笔往哪儿写,难不成要写地上?

江俨暗自腹诽了一句,低头看了一眼,一个腌菜法子写了五六张纸,字大如斗。写得和画得差不多,看花了眼才能辨出几个字。

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来写,偏偏李厨娘拍着胸脯说自己会写字,还说江俨劲儿大,让他去一边儿拿个小钵捣辣椒面儿。江俨洗净手,捣了两下觉得费事,索性用起了内力。两手抓一把辣椒,碾一碾便成了粉末。

江俨呛得眼泪汪汪的,好一会儿才缓过去。还没跟大娘道谢,便见红素进来了,一进门便面带三分笑道:“李厨娘,我来领今日的猫食啦!哎,江侍卫也在?”

江俨点点头没作声。

李厨娘擦了手站起来,把锅里煮好的羊奶倒进个大碗里,煮熟的鸡蛋黄也碾碎了和进去,又盛了一小碟子鸡腿沫,放在食盒里一并递给了红素。

红素不好意思地笑道:“老是耽误您功夫,那小东西精贵得很,聒噪院里头世子养的那些个小宠全加一块都没它这么折腾。每天在屋子里上蹿下跳的,不过俩月的小猫崽子,骨头又没长结实,公主怕给它摔坏了天天在后头跟着跑。”

李厨娘打了个哈哈,心道这么精贵得养着,越养越娇长大了更得闹腾,公主也真是费心。心里这么想,面上却小心道:“公主心思细,这猫儿小又得细心养着,确实得费点儿心。”

江俨听得皱眉,把那猫儿送给公主不过是为了给她闲来无事逗个趣,怎么还需这么劳心劳力的?如今那猫儿才两月大便这般调皮,将来养瓷实了不更得上房揭瓦了?

江俨跟着红素去看了看,公主正坐着个小杌拿了个填满碎布的锦缎绒球逗猫儿玩,雪团一双浅绿猫灼灼盯着那绒球,扑过来扑过去,欢实极了。

看到红素来了,雪团耸了耸鼻尖,看到羊奶扑上去就要舔,红素赶紧把碗放地上。

雪团舔得太投入,把奶碗顶得直往后头跑,猫儿蹬直了后腿探着脖子舔啊舔。于是奶碗就被它顶翻了,啪嚓糊了它一脸。雪团舔了舔猫脸,弯下脊背在红素的绣鞋上蹭蹭,毫不愧疚地“喵呜”了两声,很明显还没喝饱。

低头看着鞋尖上的白糊,一向爱洁的红素嘴角一抽,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它“你你你”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她跟个猫崽子能说什么,只能自己憋着火再去了一趟厨房。

那猫儿倒是挺认人,还记得江俨养过它几天,踮起后腿就要伸爪去挠他的外袍。江俨往后退了半步,不轻不重跺了下脚,登时把那小奶猫吓得炸毛。

雪团委屈得“喵呜”两声,扭身扑到公主身前正要蹭蹭她求安慰,又被拎着后脖转了个向,江俨把它嘴上那一圈奶糊擦干净了,这才托着给了公主。

承熹接过来,心疼地揉揉它的后脖子,忍不住抱怨道:“你好生抱起来就是了,别弄疼了它。”

江俨抿了抿唇没作声,心里却有点心塞,合着他在公主身边呆了这许多年,还比不上一只养了一个来月的猫崽子了?

到了月末当天,江俨先跟公主告了假,又跟内务府报备了,这才出了宫。

江家门口的两个家兵远远的望见江俨,不约而同地往江俨身后瞅了一眼。见自家少爷又是一人回来的,扭头大眼瞪小眼,异口同声地哀叹一声,回头朝大门里头摆了摆手。

里头一阵吵吵杂杂的声音响起:“人来了人来了,都站好!说你呢耷拉个脸,笑得好看点!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门口的家兵嘴角一抽,正要探身跟他们说“人没来”,江俨却已经走到近前了,只好作罢。

江俨走到门前,看门的这两个家兵冲着他异口同声地叹了口气,一时摸不着头脑。一进江家大门登时悚然一惊,噔噔退了两步,这才惊讶地发现家里头的祖父、爹娘以及兄长和妹妹都站在门内,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江家老太爷一张老脸笑得全是褶子,江夫人双眼放光,江家小妹目露期待,连一向刻板保守的江大爷今儿个都换了一身正装,崭新崭新的,一看就是新做的。

就连江家好些看着江俨长大的老仆都在两旁站着,跟在后头的一众丫鬟小厮也各个喜眉笑眼的,打足了精气神。

江俨心中感慨不已:以往每月底回家,怎么不见他们这么想自己?

见江俨一人进了门,众人都是一呆。江夫人顿时拉下了脸,唯有江俨的长兄江洵眯眼嗤笑了一声,脸上挂着一副不出所料的狐狸笑,手中折扇重重击了下手掌,伸出一只手得意道:“说好的一人千两,都别反悔啊!”

江夫人看得眼烦,一挥手把大儿子推一边儿去了,冲着江俨问道:“人呢?”

“什么人?”江俨愣住了。

江夫人怒目,“我未来媳妇儿啊,你月中不是来了信要求追姑娘的招儿吗?咱全家给你支了那么些招,就没一个管用的?”江家好几个都是多智近妖的狐狸,全家人倾囊相授教他追姑娘,这都十多天了,竟还没把人追到手!她儿子是榆木脑袋吗?

江俨抽了下嘴角,总算知道她说得是什么了——自己写那封信的前一日,公主说要撵他走,可江俨又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整日惴惴不安没个成算。本想着娘亲身为女子心思细腻,想跟娘亲取取经,谁曾想他娘嘴巴一点儿都不严实,转眼工夫整个江家都知道了。

这江家满堂会审的当口,江俨只好无奈道:“哪有什么媳妇?八字还没一撇呢!”

“什么叫——八字还没一撇?”江夫人愣了下,拧着眉诧异问道。

江俨平日一向无甚表情,此时却也十分尴尬,吞吞吐吐道:“就是…我还没与她说呢…”

江夫人登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却还是违心地把这糟心的预感强压下去,迟疑着问道:“什么没跟她说呢?”

江俨板着脸,把围成一圈来看热闹的仆人挨个儿都瞪了一眼,却没人理他。江家老仆年岁大不怕他也就算了,偏偏小丫鬟们也梗着脖子不走人,打定主意要听少爷的笑话,任江俨怎么瞪都没用。

连江老爷子都等得急了,“你倒是快说呀!”

江俨暗叹口气,心道万幸自己一个月才回家一次,不然得闹心成什么样儿啊!心下这么想着,却也不再迟疑,吞吞吐吐道:“公主…还不知道我心慕于她呢…”

江夫人一巴掌“啪”得呼上了自己脑门,一脸“儿子这么蠢怎么可能是我生的”痛心疾首的表情。偏偏用劲大拍疼了脑门,又眼泪汪汪地找江大爷揉了。

江大爷小心给妻子揉了揉脑门,对着江俨欲言又止,却也没憋出半个字,长长地叹了口气便不再理儿子,挽着妻子的手回内院了。

徐家的老仆各个唉声叹气,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家少爷——少爷都快而立了,都快成老少爷了,如今却连个媳妇都没个着落。谁家小子与姑娘家谈情说爱是需要人手把手教的?可自家少爷这都手把手教过了,还是没半点用处,他们还能说什么?

若是家境贫寒或者长得歪瓜裂枣的,或是人品差得要命,寻不着亲事倒也能说得过去。

可自己少爷明明模样也不差,虽说性子冷了一些、话少了一些,但少爷他老实呀!江家又是京城商户的顶梁柱,哪有家境窘迫的后顾之忧?莫不是自家少爷脑子里天生就短了那根情情爱爱的弦?

江老爷子也叹口气,挥退了人群,弓着背走上前接过江俨从宫里带回来的顶尖渠江薄片,掀开茶叶盒深深嗅了一口,表情陶醉地闻了好一会儿。这才给了江俨一个正眼,随口道:“那就别在这站着了,大风口的,别给吹着了。”

然后提着茶叶,虚虚拄着根檀木龙头拐,悠悠地走了。

这渠江薄片是历经三朝数百年的皇家贡茶,顶尖的茶叶每年贡到宫里,按份例分给各宫主子。江俨拿回来的这本是公主的份例,但公主一向只喝花茶,别的茶一点不沾,长乐宫里也没人敢喝,宫里各宫主子都有这份例,送又送不出去。

在好些年前公主偶然得知江俨的祖父喜欢喝黑茶后,便通通给了江俨,要他休沐时候带回家去。后来索性跟长乐宫里管库房的嬷嬷交待了句,让江俨以后直接去嬷嬷那儿支。本是僭越之举,可有了公主许可,别的什么都不是事。

没几息功夫,聚在这大门口的人便散得差不多了,独独剩下江俨兄妹三个。

江家小妹——江灵一脸耐人寻味的笑,凑上来正要揶揄两句,就被江家大哥——江洵轻轻推了开,听他口中嫌弃道:“你都怀着身孕还瞎掺合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江家小妹江灵凑上来正要揶揄两句,就被江家大哥——江洵轻轻推了开,听他道:“你都怀着身孕还瞎掺合什么,自己的事儿还整不清楚呢,还跟着瞎掺合!”

江家小妹白了哥哥一眼,被他三两句勾得想起了自己那一篓子闹心事儿,也没心情掺合了,悻悻走了。

江洵这才凑到江俨身边,脸上笑得跟朵花似的,得意道:“咱爷爷还有爹娘都赌你这回能把公主带回来,可哥想着就你这猪脑子,这事儿铁定成不了啊!”一甩手中折扇唰得展开,呼啦呼啦扇了两下,一阵凉风拂过江俨的脸。

作者有话说:大家国庆节快乐,么么哒(づ ̄ 3 ̄)づ

二月始业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猪脑子”江俨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看他哥脸上十足招人恨的笑模样,心下十分不爽。

明明是大冷天,江洵手中却偏偏拿着把折扇,能让古玩世家内定的下一任家主天天拿在手中的这折扇自然十分讲究——

手中折扇两面并不一样,一面镀了一层金漆,金光灿灿的,平时跟人谈生意为显自己阔绰的时候,江洵就露这一面。江家人都觉得此举十分土气,偏偏江洵认定了财大气粗便能平添许多底气,便是别人目光鄙夷地唾骂他“败家子”的时候,也能笑眯眯回嘴噎他个半死;

反过来的另一扇面乃素笺纸上题诗,雅致矜贵,用来跟官家打交道的时候就露这一面,以此证明自己不是金玉其外,肚子里也是有许多墨水的。

此时面朝着江俨的正是那十足招眼的、涂了金漆的一面。

又听江洵嘚瑟道:“啧啧,祖父和爹娘一人输我一千两,足足三千两白花花的银子。”说罢又晃了两下扇子,金光灿灿闪瞎人眼。

江俨眸光一凝,并了双指直直冲着江洵手中折扇而去,“噌”一声刺破那层薄薄金箔纸,戳出个大窟窿。

江洵傻呆呆地看着那个透风的大窟窿,慢慢地换成了一张卧槽脸,忍了好一会儿才没发暴脾气。

心头滴血,面上却没显露出丁点怒意,反倒僵着脸,轻轻地吐出一句:“老哥我这两天没出门做生意,天天窝在家里给你小子想招儿,还想着教你怎么讨公主欢心呢!”

见江俨微微凝了神色,江洵指指手中折扇,扬起下巴冷笑一声:“这扇子正面是涂了金漆的,上头水系纹勾了足足八十八棵发财树;反面更是了不得,这《墨竹图》是吴惟之大师的封笔之作,题字的又是如今行书八大家之首的盛大人。”

江洵勾起唇角笑得温煦:“这扇子值多少,弟弟你自己估量。”言罢施施然走了。

——想讨公主欢心,就得看弟弟你的诚意了。

江家长兄江洵自小吊儿郎当,少年时不学无术,身上一股子痞气。吃喝玩乐斗鸡蹴鞠,但凡纨绔子弟会的他都算得上个中好手。别的不说,只说这“赌”,不论别的纨绔子弟为这一字败进去多少家业,江洵从来都是赢得最多的那个。

他又不沉迷于这世间玩乐,寻完乐子以后随时都能抽身而出。

后来江洵慢慢长大了,嘴皮子越来越利索,脑袋也越来越好使了。再加上江俨这个性格最沉稳的孙子又入宫做起了黑骑卫,江老爷子就有意培养江洵为下一任家主。

江家家大业大,古玩二字又不仅仅是简单地做买卖,私底下与这京城中的世家贵胄都有些人情往来。全家人都提心吊胆地生怕江洵这吊儿郎当百无聊赖的性子,做不好反倒惹了麻烦。

谁知江洵看着有点不着调,脑子却特别地好使,把账面人情手下杂务都打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南北四通八达的来往商路都联络得当,反而让江家古玩更上一层楼,成了皇商中的领头。

所以在江俨心中,他哥一向是全家脑子最好使的人,比他自己这个榆木脑袋强百倍不止。

那时候江俨才十八,还未行过冠礼,进宫也才刚刚满三年。经的事少不识人间险恶,轻轻巧巧就被他哥三两句话忽悠了,说出了自己埋藏心底多年的心事。

于是不出三天,江俨祖父、双亲及妹妹,连着一众江家老奴,通通都知道了江俨心慕公主六年的秘密,纷纷表示了担忧与自豪。

担忧的是公主身份尊贵,与江家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自豪的是江俨真有眼光,十八年来除了自家堂表姐妹,连个五服以外的姑娘都不认识,这一喜欢就喜欢了一个身份尊贵貌美如花还德才兼备的,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此时,江俨正在自己房中盘膝坐在地上,闭着眼静思许久。他一进房门就这个盘腿打坐的姿势了,他习武多年慢慢养成了个习惯,想要紧事的时候不能站着,不能坐着,更不能躺着,只能盘膝打坐才最能集中思绪。

大清早回了家,这都过了晌午了,连个来喊他吃饭的人都没有。江俨心中一塞,想来是因为自己一向很少回家,每月末回家用一顿饭,这乍一回来都没人反应过来吃饭得给他添双筷子了。

索性他心里有事,也不觉得饿。

坐着想了两个时辰,江俨忽地站起身,弯下腰从床底下拉出一个满满当当的箱子,从最上面数了十张银票,一张一千两。

想起他哥那爱财如命的品性,江俨抽抽嘴角,又数出了十张,盖上箱子放回了原位。

先前提过的,这京城江家是比大兴建朝的历史更悠久的古玩大家,坐而守财却不大肆敛财,只做鉴宝、赏宝、藏宝、养护、典当的生意。诚信经商,乐善好施,十分得懂规矩。

江家这宅院不知道住了多少年,从老祖宗置好家业后,江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里。

最大的院子——中正院,是江家老爷子江守誉一人住的。老爷子捣腾了一辈子古玩,再加上从不知道哪一代老祖宗开始一代一代攒下来的古玩珍品,全在老爷子的院子里。

江老爷子明明是已过古稀的老头儿了,腿脚倒是利索得很,每天闲来无事就捯饬他那一院子的宝贝,需要清尘的、通风的、修缮的、保养的,每天都是他带着江大爷两人收拾。江家别的人没得允许都不准进他的院子一步。

江家爹娘住的是致荣院,离园子最近,侧门又正好开在一条僻静小巷中,直冲着青龙大街,也方便江家大爷带着爱玩的妻子上街寻热闹。

至于江家三个小辈,一人挑了个小院子住。

江俨兄长——江洵的院子名曰聚财院,听老一辈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据说这聚财院是江家风水最好的聚财地儿。也有人不信这邪,想着江家经商二百余年,再好的风水也早该败了,便请了风水大师来看,大师赞不绝口,断言道:“圃田泽的水汇流至此,独独一个只进不出的招财聚宝盆啊!”

此时聚财院的一个小石桌旁,江俨面对江洵坐着,从袖兜中抽出一叠子银票。

江洵眼睛一亮,伸出的手还没摸到,那一叠银票就被江俨压住了。江洵干咳了下收敛了表情,严肃脸道:“弟弟想问什么?”

想问什么?江俨略一尴尬,鼻尖微微沁出了汗珠子,他这么多年来极少与他人讨论心事,便是前些年被江洵套了话知道他心慕公主,却也比不得此时尴尬。

江俨闭了闭眼,终是决定破罐子破摔了,开口道:“这两月来,我与公主已经尽弃前嫌,但跟以前在宫中一样,并无分毫进展。”

江洵咧着嘴笑,忍不住开口揶揄弟弟:“这都已经尽弃前嫌了,你还想要什么进展?”

江俨一噎,照旧面无表情,眼神凉凉盯了兄长一眼。

“咳咳。”江洵清咳一声,“行了行了,哥哥给你说道说道。”江洵终究不忍心看弟弟快三十而立了还这么单着,也不忍心他拿来的那一叠银票从他眼前飞了。

“唉,要我说,你当年离了公主去了太子那边,委实不是个事儿啊!”江洵叹一声,想了这许多年还是想不明白:“你还没跟公主交待一声,就自个儿寻摸着换了主子,这不是往人心口上戳刀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