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关于禅的一些书吗?

没有。书读得太多有好处也有坏处。读太多你会陷进去,只有自己认识提高了才出得来。有的人进去后很难出来,也无法站在自己想要的高度之上。主要看怎么去感悟。

你的感悟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

做一个好菜、画一幅好画送给朋友,诸如此类,都是开心的事情。以前我手写信笺,竖行,用铅笔写,写得很快。我喜欢用铅笔写东西。

“食物有自然的生命。当人终结它,让它的生命达到最后的完美,也是一种赞扬。比如我做一道虾,味道绝伦,大家吃得流连忘返,这是值得的。反之它就会很怨气。要用心去对待食物。”

我说,你这段话让我想起一本关于墨西哥巫师的书。人们饥饿时,在沙漠上没有别的东西,捕捉了一只兔子,准备吃掉它。师父对弟子讲,你在吃之前要真心感谢这只兔子。并对它承诺,当你死去后,也会把自己的身体化作肥料去养育其他生命。

“做厨师不可避免会杀生。有一年过年,初一不动刀,初二我杀了两只鸡,不让任何人帮忙。如果这是罪孽,就自己承担。做鱼,我总是挑最好的鱼杀,做出来才味美。用自己的心对待它,知道自己全心全意,这也是一种心灵的解脱。”

作为一个常年烹饪的人,他需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立足点。否则这份工作大概很难继续。

不知何时,神仙姐姐已过来落座。在旁边抱着她的白色小狗,含笑侧耳倾听。他说到了晚上九十点钟,村子很安静,哪家人咳嗽的声音稍重都能听到。三四月开始采茶的季节,从炒茶的村子里走过,茶香弥漫在空气中。

晚上散步,趁着月色,嗅闻茶香,是惬意难得的意境。

“其实生活可以很自在。不需要每天大鱼大肉,简单的食物就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正如我们的快乐和享受也不需要那么奢侈,完全可以来自微小的事物。”

此刻,雨声未停,雨水掉落在树梢上。他说喝酒有助于聊天。喝茶,越喝越清醒,越不愿多说。而喝酒,越喝越想多说一些话。果然如此。

神仙姐姐也加入闲聊。

“杭州再热天还是有地方可以玩,只是看什么时间以什么心情来玩耍。即便最热的时候,也不需要开空调。在院子树荫底下喝茶。天天夜里去水库游泳,一边仰望星空。今年来村子的人很多,不知道从哪里来,一拨拨的。等他们都走了,我们衣服一脱,直接下水库去游泳。”

附近有一个很干净的水库,游个来回约有一两公里。他以前经常在黄昏时分去游泳,在路上接到客人电话也不会回去。“让他们坐一会儿。我说等我游完泳再回去做饭。”

告别前约好明天早起,六点半一起去集市买菜。

去集市,早上微雨。公路两边长满大簇茂密芦花,十月后会变白,到时会有人来采折,拿回家去摆设。

他一般都是七点左右去,有时候农民带的菜少,去晚了不免白跑一趟。他看起来心情很轻松。每次去菜场都觉得高兴,可以逛半天,看各种各样的东西。“菜场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气息。每到一个城市都爱去看看当地菜场,知道食材和价格,就大概了解这个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生活状态。”

有一个习惯,买菜从来不问价格。看到好的,先称,称完问多少钱。“讨价还价几块钱没有必要。别人的东西好,自己不会买很多,人家也挺辛苦。”丝瓜买了五块钱,鞭笋十二块,芋头四块。韭菜花准备晚上炒肉丝用。他的眼光挑剔,鞭笋反复挑了几家,换了两个集市。又买了里脊肉和排骨。

街边一对年轻小夫妇刚辞了职卖烧饼,第一天开业。丈夫揉面,贴饼。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帮忙收钱,装饼。他买了十个饼支持他们。做坏的饼,妻子露出惭愧的神情,想扔掉。他说,不必扔,破了糊了一样可以吃。这样站在街边吃完了热乎乎的烧饼,当作这一天开始的早餐。

他吃东西少,说自己不怎么爱吃。

“喜欢吃新鲜的蔬菜,好的鱼。肉也喜欢吃,但是吃得少。平时吃东西都会适当控制。很多厨师都稍有些胖,就是因为爱吃,厨房里东捞一点、西捞一点也很方便。需要克制,即便是很喜欢很好吃的东西。刚开始有点难受,习惯了就好。

上次在宜兴种白茶的人家,我做了一个笋蒸肉。碗是做陶的朋友给的,临走时对方给了茶,我便回赠蒸肉的碗给他。结果他天天蒸,没几天就把碗蒸坏了。这就是不节制。所以也不能因为好吃就一直吃。”

平时一日三餐会怎么吃?

早上做点稀饭,中午简单,晚上稍微复杂,因为会喝点酒。自己吃也会买好的时蔬,蔬菜再贵也不过这样一个价格。从不买方便类的食物。超市里现在有很多方便食品,也许是为想节省时间的人准备的。但很多人怕麻烦,最后反而会给自己找更多的麻烦。

他伸出自己的手,看了看。

“你看我指甲上的月牙很饱满,精神状态好,人不会很疲倦。去年做体检,没有一个箭头朝上。到这个年龄,其实箭头稍微朝上一点是很正常的。一日三餐吃得健康就很好。

应该返璞归真,不必天天大鱼大肉。吃菜带点苦味,少点油,对身体更有好处。油腻重口味就像甜言蜜语,会让人依赖。就像人与人的交流,别人恭维你,你觉得很好。实话难听。做菜也是一种交往,人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他说自然生长的芹菜根粗茎长,近乎药味,很多人吃不惯,做的时候会放糖,或用肉丝来炒。但他喜欢用开水烫,再用冰水激,使芹菜绿色鲜明。切成细末加盐和香油拌,这样吃不嚼渣,虽有苦味,但对身体很好。

“袁枚说过,芹乃上素,应与上素搭配。春时用笋丝炒芹菜也是绝配。”

在海南,他每天早上会去菜场转转。打算把海南的食材做一个记录,怎么做,怎么吃,整理成文。海南饮食文化的整理比较欠缺,一年四季的蔬菜都有,但没有被好好研究。

聊起海南的食材,这是最近的乐趣所在。在海南,他东奔西走,观察和研究很多当地的食材。

“水葱细细长长跟头发丝一样,碧绿的,是很舒服的那种绿。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来年一月间才有,不过两三个月。

黄牛尾巴,带皮腌制,酱了后再蒸。吃到嘴里,牛皮软嫩很有弹性。

东山羊做白切。一半水,一半啤酒,做出来非常嫩,肥而不腻。

黑毛猪的猪肉不错,做酱油肉、咸肉,口感极好。

有时早上三四点钟开车去找一种野生鱼,跑了近两百公里。我对食材的追求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发掘食材是一种乐趣。没事自己研究一下,不透了不让厨师做。”

江南可写的东西很多,可以思考怎么把传统的、不好的东西变成新的、好的方式。古人吃东西讲究互补,有伤害也有滋补。有些传统做法的食物,一年吃一两次,对人体没有伤害。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吃,伤害就会很大。如果写,就会去想怎么改善这些做法。

我说童年时吃过一种腌冬瓜,人们自己做,滋味很好,现在完全看不到了。也没有人吃。超市里随处可以买到酒酿,简易盒子包装,但味道好像不是小时候妈妈动手酿的滋味。

他说,没那个香味了。真正好的糯米酒发青绿色。现在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市场上的糯米大多由大型承包商种,为了满足需求必须大量生产。

“少吃一点,吃精一点,这是我的想法。只要吃,就买最好的食材。没有好的话,宁可简单弄一点毛豆、酱瓜炒一炒,喝点稀饭。

夏末秋初是鞭笋的季节,但野生鞭笋产量少,市场上的大多数是培植的。鞭笋很贵,十八块钱一斤,尾部硬的一部分不能吃,要剁了扔掉,剩下尖头嫩的部分才炒着吃。我会精心挑选,自然食材虽然贵一点,但本身产量也少。很多人是吃很多,但吃得很差。其实我们不需要吃那么多。

蔬菜还是要买有机的,对营养吸收很有好处。很多食物现在已经徒有形式,没有营养。常见的黄瓜又大又粗,对我来说,不是本地黄瓜就不做。可是饭店需要做很多,满足各种人的胃口,他们不会管是什么样的黄瓜。也许一个人点黄瓜是想念小时候吃过的好味道,但现在的黄瓜已不是自然生长的那种。”

他说,很多人号称自己是吃货,其实对于如何吃并不清楚。只是炫耀自己尝到了新菜,去到了某家特别的餐厅,却不知道什么样的食材是最好的,以及应该怎么样做出来是好的。

“引导公众的饮食观念很重要。需要一群真正有心得的人去影响。如果观念慢慢转换,文化和品位慢慢影响,经过几代人或更长时间的作用,大家会追求自然的生活。”

他提议一起去游泳的水库看看。

雨越下越大。板壁山水库,茶坡围绕,上去的石梯很陡。走到顶,展开一面清澈开阔的水库。群山围绕,烟雨蒙蒙。以前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他经常来游泳。游完回去喝酒。

“住在这里很享受,过得像神仙,喝茶、酿酒、做点小生意。但现在跑来跑去也挺好,接触的人更多更广。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状态不一样。只要自己觉得是开心的就可以了。”

我问他,水库最深的地方大概多少米。

也许六七十米,从堤坝大概能判断出来。游到中间,水最深,心里还是有压力的,会恐惧。但一旦克服恐惧,就会得到某种升华。身心的气场很重要。在一定高度上,恐惧会和你交融,如果站在低处就会被吓倒,可能会抽筋或反应失常。有的人觉得这水太深了,不敢领略死亡的美感和压力。但如果经历过,会觉得精神瞬间就很强,人很坦然。

你喜欢这样游泳?

我游得很快。以前有一次,在老家一个人沿着护城河游,来回十公里,游完之后几乎站不起来。老在蹬腿,得在岸边趴很久。那是最累的一次,有生以来记忆深刻的,游到不能站立。

他很享受这里。打了一把灰色的伞,看着大雨滂沱中的水库,长时间在雨中站立。

回返的路上,带我去看一个朋友。

丁老师在美院教陶艺。他们一家人来到这里很早,买下一处农民的老房子,改造之后当作艺术馆注册。走进传统木制大门,亭台楼阁俱全,面积可观,风格复古。客厅里一张长约六米的木桌,摆着古琴、古董钟表、杯盘茶盏、干花枯枝。旧式橱柜立在一侧。

一只温顺的猫咪原先属于醉庐,他离开杭州之后把它寄养在丁老师家里。小黄猫记得它的前主人,蹲在他脚边迟迟不走。这个女子爽朗伶俐,泡了茶,使用自己创作的清雅大方的茶壶茶盏。聊天,喝茶,气氛自在。看得出来,他们是熟朋友。

她用传统工艺制作陶器,纯天然的素材,泥土、高岭土加上植物灰。新型配方使用化学物质,会造成污染和身体的损伤。说起制陶侃侃而谈,解说了一只图案如同叶脉伸展的茶壶,提起她的柴窑计划。

每周一到周三去学院上课。已连续三天,她尝试步行两个小时去上课。“第一天纯粹想试一下能走多长时间。第二天约了校车,没说定,不得已又走了一次。第三天是自己主动的,一路走下来。”

说起在丽江尝试私人餐厅的经历。

“一个学生在那里开客栈,说美院的老师过来都喜欢去一个老宅吃饭。不点菜,自酿的酒,两百块钱一位。我们晚上去,土猪肉,咸肉片切得很薄,小碟子装了四片。刀功不错,一闻是臭的,但他们说是这边常年吃的味道。另外一道是新鲜松茸,底下是冰块,很薄。我们大呼上当。菜少一点也就算了,但必须得好吃。有醉庐先入为主,总觉得私人餐厅水准应该很高。”

他叫她晚上过去吃饭,她已有安排。临行前赠送我喝茶的杯子,因为我无意间夸赞了它的漂亮。她很不好意思,说自己最近没有开窑,都是学生在做。那只旧茶杯淡绿色,上面有层层叠叠的山水远影。造型有宋代之风。

接近中午。回去醉庐,再次看他做菜。

他曾去过成都,品尝了川式火锅,觉得他们应该与时俱进。太多的油,本地人可以接受,外地游客连吃几天就受不了。油好还可以,碰到地沟油就很糟糕。“是不是可以不要那么多油。吃得快一点,及时烫一下就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完全改变也不可能。但可以想想怎么样更健康一点,可以改进。”

他在厨房忙碌,我靠着门框,跟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我说以前自己有时工作忙碌,人疲倦,不想做饭,会去一家附近的餐厅吃饭。但总觉得那里的菜灰扑扑的,好像漫不经心凑合着就端出来了。吃完之后,身体的能量场也变差,很堵。后来再不去了。除非没有选择,一般会尽量在家里做饭和吃饭。

但目前,这种样子的餐厅是大量存在的。正如他所说,人有时想避免麻烦的方式,何尝不是在找新的麻烦。对吃的东西,态度不能将就也不能含糊。

“很多人做餐厅就是一味迎合。菜单是固定不变的,不分节气。要吃冬瓜,就一年四季都要有,生产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无非是大面积种植的大棚菜。吃这些东西久了,钱会送到医院去。为什么不能克制自己?过季就不吃。克制很重要。

同时,食材处理过程中,如储存、泡制等环节,会产生一些不良的东西。大多数人吃得很盲目,认为上桌的就好。其实应该让吃的人知道种菜及做菜的过程,这样才会有更多了解。”

他认为,不为他人着想,是目前服务业一种普遍的心态。很多雇员觉得老板这么有钱,自己拿一小点工资,就只管眼前的事,没事就不管。没有人愿意认真做事。人与人互相猜忌,心存怀疑,充满怨气。

“做一个餐厅,毛豆买回来都应该重新翻看一遍,检查有没有不好的豆子,仔细挑掉。但很多人不是这样用良心和诚意去做。

现在吃的油是足够的。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吃着很舒服,不需要任何调料,有点咸味就可以。有些餐馆炒菜,油当水用。厨师从不考虑健康的角度,而是怎么方便怎么做。哪怕有百分之十的人把别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社会也会更美好一些。”

他做菜用固定牌子的花生油,料酒是自酿的酒。可以用些生姜,“因为生姜对人身体好,古人说男人不可三日无姜。”淀粉用蛋清代替。把料酒、蛋清、葱姜跟里脊肉放在一起,稍微腌一下。

“如果食材新鲜,吃起来自然鲜美。不需要加什么糖、味精之类。要增加甜味,放几枚甘草就足够了。看多少料,放多少油,有些菜基本不用油或只用几滴就可以。新鲜的秋葵,用开水烫着吃,蘸一些酱油就很完美。”

他说自己做菜时心很静。心不静,动作协调不好。有时客人着急来厨房催,他也不管。不能为了一顿饭扰乱心情。他经常会说等一会儿,马上就好。新来的客人喜欢催促,渐渐会习惯等待。

做饭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关照吧?

我觉得是愉悦身心的。做菜的动作很轻松,心里都有把握,是自然的状态。比如先放点水,扔两片姜,再把其他材料放进去。对我来说,乐趣不在于吃,在于做的过程。

你爱吃毛豆,它也是当季菜。

过了这个季节就不吃了。我喜欢吃笋,也爱吃鱼,但要碰到好的鱼。杭州一年四季都有笋吃。明年产毛笋的时候,你再过来。喝陈酿,看梨花。

午餐做的是,丝瓜虾干汤,里脊肉炒秋葵榨菜,鞭笋毛豆萝卜苗。

一边吃饭,一边絮絮聊起家里的事情,说些家常。

“父母以前说,大家都想坐轿子,就没人抬轿子。人要实实在在,不做不好的事情,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能做到怎样就怎样。一律不强求。父母对我们很照顾,一切都替子女着想。兄弟姐妹六个感情非常好,没有吵过架。

最近老家拆迁,有一个旧房子。因为姐姐单位效益不好,大家就商量把这个房子给她。父亲快走时,我们决定立一个遗嘱,万一拆迁有个凭证。后来拆迁的来谈,我们就说先把姐姐的房子问题解决,其他都好说。最终给姐姐争取了一套房子,七八十平方,七八十万。

遇到这种问题,许多人家会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兄弟四个都谦让。姐姐的房子解决了大家都开心,她至少有个着落。”

我说,是很难得。经常有高龄老人控诉孩子不管自己。因为兄弟姐妹抢夺房产,吵得头破血流,最后抛弃老父母。

他说,也不全是子女的错,有父母教育的问题。

“我们家里的孩子都体贴人。但像我姐姐家儿子,溺爱,喜欢赌钱,就不是这样的性格。孩子不能溺爱。”

他说起以前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他去一家银行签合同,去了以后看到副行长一直在打电话,把水杯拿起又放下。他估计是没水了,悄悄起身给对方的水杯添上了水。等对方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结束以后,跟他说话的语调就变得十分客气。“最后他二话没说就签字了。”

这个倒水的举动其实发自于你本心。

只是觉得他需要,没有想去倒杯水会怎样。

用心去对待别人总有收获。

我天性里总是有一种要为别人做一些事情的意识。

因为家里人都是这么互相对待吗?

对。家里人待人接物都好,很善良。父母对朋友们慷慨,他们隔三岔五来家里吃饭喝酒。现在很多年轻人受到的这种教育少了,特别自私,待人处事不管别人。像AA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互不相欠,坏处是很自我。其实我给你的,不等于要你给我。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情不一定要求回报。

清香的白米饭很好吃,很快把饭菜一扫而空。

他需要小睡一会。说下午醒来后,在一起画几幅画。

午后,画了两个扇面。一幅是梅,一幅是葡萄,简洁而见其韵味。

“构图要看幅面的大小,画面的结构比例很重要。每一笔自然流露出来,下笔就成形。一笔不好都不行,运笔到哪个位置,就像鬼使神差。画国画,首先毛笔要用得好。其次,要有灵感才能画出有意境的东西来。不能有太多的思考,要一气呵成,不然运笔会很涩。今天用的墨是以前留的,差了些。墨好的话层次会更丰富。”

他不喜欢画很具体的东西。画植物多,尤其是荷花和藕。荷花姿态万千,意境好,盛开也好,残荷也好,任何状态都能入画。以前在南通西公园有荷花,到杭州之后就去曲苑风荷。有空就会去,下雨天也去。泡杯茶,或带点酒,看一整天荷花。

他在二十多岁开始画画,并没有系统学。最早想过靠画画来养活自己,后来觉得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没有社会关系的人,靠画画很难谋生。结婚以后为了家庭,画画荒废了,但骨子里依旧向往。“很多人看表面,觉得做艺术不错,但其实没有深刻的了解。要真正做一个画家或搞艺术,不能一辈子平平坦坦,这样会少有灵感。痛苦的时候人的灵感会迸发。没有困境的逼迫,斗志达不到一种境界。”

也有人为艺术牺牲很多。

但是我不走偏激,会考虑家庭生活各方面。年轻的时候,有抱负要成为一代宗师。后来想想,一代宗师不是想做就做得到。我在老家画画的朋友很多,后来都把画画丢了。但我再忙,还是坚持着。

做菜和画画,之间也有相通的道理吧。

掌握格局,就会产生一个形态、一个意识。格局里包罗万象。你看这盘子上的两只樱桃,它们彼此的位置。做菜也是掌握尺度,搭配、菜量、火候、比例关系等。

白瓷青花盘子上面题了一首诗。野秀园中小樱桃,丝网相围为防鸟,我这鸟儿不贪食,只怕颜红落碎心。丁老师家樱桃结果的时候鸟很多,会用丝网把树围起来。他开玩笑写了这首打油诗。

没有学过格律。对音韵不敏感,没有受过训练。但画国画一般都要题词,配点诗词之类,是小情趣。艺术可以提高心智,站立的角度和看事物的思维会因此不一样。

“比如这樱桃和鸟儿的关系,与自然界是联接的。鸟儿把果实衔到别的地方,就传播了一个树种。”

你不太关注外面一些喧嚣的事情。

不关注。偶尔也看看新闻,但是不入心。

比较关心的是什么?

还是把菜做好。每天把三餐做好。真正有头脑的政治家,都应该首先解决好一日三餐。

然后他笑着说,这个纯属“开个玩笑”。

黄昏时,仍是雨天。我看着庭院里的两棵梨树很久,树枝上还剩余几朵白花。

他说,阴天、雨天、晴天都好。夕阳西下时,院子里分外宁静,有时希望时光就此停止。梨树若在花期盛放,晚上灯光洒在上面,洁白如雪。早晨的阳光照进来,色调柔和,花瓣开得饱满,也很美。他画过梨花,都送了人,“也不计较,很多朋友说画得好就直接拿走了。”

这两棵梨树四月开花,八月结果。果子一熟,就被松鼠和胡蜂吃了。梨很小很甜,他从不打农药。“我很少吃,不舍得。看着松鼠吃觉得很可爱。有小朋友来也会摘给他们吃,是特殊礼遇。”说到这里,我们同时听到松鼠的叫声。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

他希望以后能再做个园子。觉得现在很多人做园子太拟古,不切合实际,雕梁画柱又做不过古人。有些则为了复古而复古,缺少内涵,不够自然。

“我觉得中国园林大致分为人文园林、达官园林、富商园林,各有千秋。人文园林注重自然野趣,达官园林讲究气派工整,富商园林肯花工力。苏州园林经常去,看到不少东西。在建醉庐时,看了一些古建园林的书。发现古人的风水观很朴素,非常实际,没有太多玄妙。

屋子要朝南,采光要好,园林则应景而建,不可不讲风水。百川汇合之处不宜居。现在到处造房子,不讲风水,装神弄鬼,灾难一来就怨天尤人。如果再做一个园子,想用钢架做,做出传统的味道。造房子还是要翻翻古人的书。以前的人多野趣。现在的人没有了。”

我说,现代人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多了,有科技助阵,却更为无聊。领略不到在自然中与之联接的情趣和清欢,一些感受都开始不真实。以前的人更敏感,更愿意往内去探索自己与外境的关系,这样所得反而丰富。比如我这两天过得清静,就觉得日子变得很长。

晚饭的菜单是,清蒸土鸡,芋艿排骨,凉拌茄子,藕丝肉丝韭菜花。藕跟韭菜花一起炒,是以前没有吃过的。韭菜是温性的,藕性凉,这样搭配能够中和。土鸡加了料酒,整只上柴灶来蒸。

吃完晚饭,丁老师来电话,邀请我们去她那里喝茶。

花园深处,植物郁郁葱葱。枇杷树,桂花树,杨梅树,芭蕉,竹子,石榴,南天竺。一处搭在高台上的亭阁,取名梨庵。用老杉木搭建,纸窗,有廊檐,完全古式。里面布置老旧柜子,墙上悬挂古画。方木桌上摆设清雅的茶具,围绕一圈长条凳。点了沉香,香气馥郁袭人。

此处亭阁,平素用来喝茶、抚琴。春天时,若园子里两株梨花盛放,在此赏花的视线角度恰好。为赏花而搭建亭阁,的确是一种至高享受。

建梨庵前期准备很多。丁老师的父亲负责收集木头,在湖州老家陪着木工师傅到处找,跑了十几趟。最终她和先生一起确定用一个古代建筑的模式。四个老木工一起做,半个月就建完。木结构,加瓦,隔热乘凉。窗户上的皮纸,给猫抓了,它几次想从里面溜出去。

我喝了几盏茶,起身出去,站在廊道上看夜雨中高大茁壮的芭蕉叶。小猫陪我一起,默默蹲在木地板上。他们仍在喝茶,相谈甚欢。

夜色渐深。丁老师抚琴两曲,弹的是《良宵引》《寒山寺钟》。尔后各自散去。

十一

晚上,在旅店房间里,一整夜都听到蛐蛐叫声。这吟唱如此委婉有序又固执,使我微微失眠。想着这几日,看园子,听雨声,吃新鲜的饭食,赏花,喝茶,听琴,清谈。这种时刻不是一直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生活的经历不能复制也不会再返。即便再发生一次,也是另外一种。

新的一天。晚饭他有十位客人,都是旧日朋友和相识。他不紧不慢,该做的凉菜提前准备好,热菜的材料也备好。总之,一切心里有数。

早上照旧一起喝茶。

很长一段时间庭院闲置,廊道里的矮柜,被蜜蜂做成了硕大无比的蜂窝。蜜蜂们忙忙碌碌,嗡嗡作响。他没有收拾这个局面的心思。说要把柜子搬到空地里去,但也没有做。我胆子大,逐渐靠近,把矮柜的门合上。到了下午,蜜蜂们休息,没有了动静。他去市场里买了PVC管道,把下水道堵塞的问题暂时解决。

晚饭的菜单。凉菜:海蜇,黄瓜,猪肝,素鸡,秋葵。热菜:白切肉,毛豆鞭笋炒青蛙,葱油鳊鱼,清蒸土鸡,茭白红烧肉,清炒小白菜、苦瓜。再有笋干鸭汤一道。

他的招牌菜是:白切肉,盐炒肉,蒸毛笋,油爆虾,蒸各种鱼片。今天做的是一道白切肉。白切肉算是一道江浙人家几乎都会做的普通菜式。在杭州,端午或立夏会做白切肉。但要做到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熟而不烂,则很不容易。他的做法来自父亲。工序不复杂,但需要耐心。早上六点去了菜场,选了好肉。天气太凉也不能做,如果油脂凝固,口感就不好。

首先,选整条上好五花肉,宽度约八至十厘米。取中间一段,因为其他部分要么太肥要么太瘦,可用来红烧。白切肉约长方形,一般十来厘米长,太小块经不起滚汤泡。只有滚汤泡到一定时间肉才嫩。一般两块以上同煮,这样不至于味寡。

先准备好煮肉的汤锅,水可稍多些并先烧热。焯肉时要用烧滚的水,可放些料酒。将焯好的肉放入已准备好的汤锅中,加入料酒、生姜、葱少许,干辣椒一枚,甘草三至四片。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炖,约一个半小时。关火后继续留肉在汤锅里,焖一个小时左右。具体时间要看肉的熟度。捞出后自然凉透。切片装盘,配蒜酱蘸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