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上一章:第 58 章
  •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下一章:第 60 章

至于容潜那件事,罢了,反正她一时间也没有真凭实据,且她总觉得大杨氏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现下不过是蛰伏而已,指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出其不意的给他们一击,此事且留待将来大杨氏又有所动作了再揭露出来不迟。

容湛闻言,方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也是这样想的,大杨氏虽昧了他的银子和东西,也故意毁了他,到底养了他二十年,如今她既已将银子交出来,也已受到惩罚了,于他来讲,便已足够了,真让他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他自己这一关就先过不了了。

因问君璃道:“那奶奶是在想什么事情?”

说到这个,君璃才舒展开的眉头禁不住又皱了起来,道:“还不是在想管家的事。你没听见祖母先前的话吗,说我‘口风又紧,心思又缜密,还会来事儿’,显见得是恼上我了,所以才会当众委了我管家,祖母可不是在抬举我,而是在惩罚我呢,只怕明儿我遇上什么麻烦时,祖母不会再像先时那般,为我出头撑腰了。”

古人都讲究含蓄,更讲究“家丑不可外扬”,偏她却有意将事情闹得那么大,闹得阖府上下人尽皆知,太夫人会喜欢她,才真是奇了怪了,所以才会想出了这个法子,变相的惩罚她,若是她能当这个家,自然就最好了,若是不能,便只能去向太夫人低头,太夫人的目的便算是达到了。

一席话,说得容湛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半晌方道:“奶奶放心,就算到时候祖母不会再为你出头撑腰,还有我呢,不管遇上麻烦,我都与你一同面对便是。”

君璃却笑了起来,道:“你也不必太担心,不过就是管家而已,虽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心里已大略有了主意,你到时候只管等着瞧便是,总之不会让你丢脸,不会拖你未来世子爷后腿的。”

太夫人想要为难她不假,却也未必没有历练她的意思在里头,毕竟容湛是宁平侯府的长孙,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是要承袭宁平侯爵位的人,到时候她便是再不想管这个家,也只能管了,就当现在先练练手罢,虽然她心里并不觉得容湛真当上了宁平侯会是什么好事,真当了这样一个破破烂烂的家的家主,就等于是背上了几百座沉重的大山,以后还能有什么轻松自在的日子过?

本来只是开玩笑,活跃气氛的话,不想却让容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沉声道:“父亲前几日才亲口对我说,便是我逼死了三弟,也必不会立我做世子,所以方才这话,奶奶以后还是不要再提起了,省得让人听了去说我轻狂。”这会子想起宁平侯当时的疾言厉色,他都还禁不住齿冷心寒,对世子之位也再没什么兴趣了,做宁平侯的儿子非他所愿,身上流着宁平侯的血就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悲剧,所以他真的不想再接受来自宁平侯的任何馈赠和施舍,就算世子之位本该就属于他,他也不想要了!

“侯爷真的这么说?”君璃的脸瞬间冷若寒霜,道:“你可是侯府堂堂正正的嫡长子,理所应当的爵位继承人,他凭什么说不立你为世子?本来我还觉得你当不当这个世子都无所谓的,如今却非当不可了,不但要当,还要他求着你来当,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又会是怎样一副嘴脸!”

她明日便设法将容潜与问棋的事传到宁平侯耳朵里,她倒要看看,待知道了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不是自己素来厌恶的大儿子,而是素来喜欢的小儿子后,宁平侯与容潜还要怎么父慈子孝下去,——君大影后向来护短,就算容湛这会儿仍处于“试用期”,依然照护不误。

容湛反倒平静下来,道:“算了罢,有了娘留给我的那些银子,我们做什么不能够,何必非要巴巴的去当什么世子,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呢?父亲爱立三弟就立三弟去,咱们只待将来祖母百年后,与二叔三叔一块儿分出去,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也省得再看父亲的脸色。只是要委屈你了,本来我已是个没本事的了,却连这辈子唯一有可能为你挣来诰命的机会都要让你拱手于人。”

君璃仔细看了看容湛的眼睛,见他说这话不是在作伪,而是真的不稀罕那劳什子世子之位了,便也不再勉强,因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就最好了,不过,咱们不当是咱们的事,侯爷却不能不给,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以后再说也是一样。倒是你说的诰命,我若真稀罕,当初也不会离开汪家了,况你难道就不能凭借自己的本事挣一个给我的?”

宁平侯那个心都偏到了脚后跟的渣爹,她是一定不会让他好过的,不过当务之急,却是先将家事接过来,再理顺了,好证明给太夫人瞧,让太夫人知道,这个家除了大杨氏能管家,别人也一样,不是离了大杨氏,便不能运转了!

第一百四八回 管家

更新时间:2013-11-27 12:15:07 本章字数:6700

大杨氏的倒台,虽让宁平侯府泰半主子都拍手称快,但府里十成里有八成得脸的管事妈妈都是大杨氏使出来的,听得扳倒大杨氏的是君璃,如今接手管家的也是她,心下不免都有些惴惴的,不知道君璃上台后会拿她们怎么样,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此番她们怕是凶多吉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忌惮,接下来两日,才发生了如此大事的宁平侯府反倒比平日未出事时更平静几分,只这平静之下,却是看不见的汹涌波涛,让人无端的觉得压抑,以致众丫头婆子进进出出时的脚步声都放轻了许多。爱睍莼璩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第三日早上容湛与君璃去给太夫人请安时,太夫人方待二人行罢礼,便直接将秦夫人嫁妆里的地契并自大杨氏那里得来的银子和地契交给了容湛,又将宁平侯府内宅的对牌交给了君璃,命君璃:“从今儿个起,你便将家管起来罢,众管事妈妈虽都是当差当老的人了,到底只是下人,勉强支应个两三日的倒还罢了,时日一长,成何体统?”

君璃见太夫人脸上虽带着笑,那笑却未抵达眼底,知道她这会子心里还恼着自己,便也不多说,只恭恭敬敬双手接过了对牌,说了一句:“祖母放心,孙媳一定竭尽所能,不辜负祖母的信任与栽培。”

正说着,适逢如柳端了太夫人每日起来都要吃的燕窝粥来,君璃很自然的接过,还用手背隔着青花瓷碗试了一下冷热,方双手奉到了太夫人面前,就跟没有发生前几日之事,太夫人与她也没有打这几日的肚皮官司一般。

太夫人看在眼里,就禁不住暗叹了一口气,心情多少好了几分。

君璃没有错过太夫人眼里那抹一闪而过的温情,忙自身后跟着的锁儿手里接过自己紧赶慢赶两日才做出来的东西——两双布艺拖鞋,恭恭敬敬奉上太夫人面前,道:“祖母,这是孙媳前些日子琢磨出来的鞋子,名唤‘拖鞋’,瞧着虽不起眼,平日里在家上下床时倒还算方便,做得不好,还请您老人家不要嫌弃。”

太夫人先还只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心态看向那拖鞋,等看了一眼后,两眼便不自觉发亮了,所谓“老小老小”,人老了就跟孩子一样,什么都图个新鲜,更何况君璃说是‘做得不好’,实则却是有十几年“绣龄”的晴雪动的手,她只是在一旁理论指导而已,再不好也不好不到哪里去。

太夫人不是喜欢为难自己的人,跟人置气,往往气得更多的反倒是自己,再想想君璃素日待自己的孝顺,最重要的是,君璃好歹救过自己的命,如今又这般煞费苦心的讨自己欢心,况那日的情形她是亲眼瞧见了的,君璃若再不下狠药,没准儿杨氏还会抵赖下去,说来也怪不得她…念头接二连三闪过之间,太夫人的笑也慢慢抵达了眼底,看向君璃道:“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子到底怎么长的,总得想出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来。”

君璃见太夫人终于真心的笑了起来,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她虽在容湛面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管家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但心里又岂会没有几分忐忑,如今她重得了太夫人的欢心,等明儿遇上麻烦时,心里也就有底气多了,于是笑嘻嘻的向太夫人道:“只要祖母不嫌弃,孙媳便心满意足了。”说着,趁太夫人不注意时向容湛使了个眼色。

容湛便忙上前按之前二人说好的,将太夫人才递给他的那个黑漆螺钿的匣子奉上,恭声向太夫人道:“之前孙儿便说了要请祖母帮着孙儿保管库房的钥匙和田庄,如今东西都在这里了,还求祖母疼孙儿一疼。”

太夫人没想到如今东西都完完全全到手了,容湛竟还要将库房的钥匙和田庄托与她保管,她原本还以为,容湛那日那番话,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替他出头的托辞呢,不由怔了一下,才摆手道:“你也是这么大的人了,且你母亲的嫁妆本就该由你来掌管,我还想多享几日清福呢,便不沾这个手了,你自己收着罢。”

话音刚落,容湛已满脸诚恳的道:“祖母,您是不是以为孙儿当日说那番话,只是哄您的托辞?孙儿不怕告诉您,孙儿之前的确有这样的想头,但更多却是真想让您帮着孙儿掌管钥匙和田庄,不然万一孙儿将来又固态重萌了,可如何是好?孙儿也是这么大的人了,如今再来说念书或是练武,习得一技之长都已经晚了,可孙儿是真的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不然将来孙儿有了儿女,只怕儿女都会因有我只要一个父亲而觉得耻辱,还求祖母看在孙儿一片诚心的份上,就再为孙儿操心一回,孙儿先给祖母磕头了。”一边说,一边已就地跪下,给太夫人磕起头来。

一席话,说得太夫人动容起来,片刻方语带欣慰的道:“前些日子你虽日日承欢我膝下,人也跟变了个样儿似的,再不复从前的不学无术,吊儿郎当,但我心里却直打鼓,怕你过了这一阵子,便又重蹈覆辙,再变回从前的样子,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我总算可以真正放心了。你且先起来,这匣子也自个儿收着,再不然给你媳妇收着也行,她是个好的,想来定能当好你的贤内助,也定能管好你的。”

“可是祖母…”容湛还待再说,太夫人已一脸坚持的摆手止住了他,又看向君璃,揶揄道:“璃丫头可别告诉我你管不了湛儿啊,当初你们方成亲时,你不就管得挺好的?要不然如今湛儿也不能浪子回头了,再不济了,你不是还有几个力气大的妈妈吗,你放心,到时候祖母一定会像当初那样,装作不知道的。”

“…”君璃就无语了,敢情当初她自以为做得很隐秘的“家暴”行为,其实太夫人根本就知道?只不知道太夫人知不知道她具体是怎么收拾容湛的,若是知道,她温婉贤良(容湛大叫:你说谎!)的形象岂非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由讪笑道:“祖母真是爱说笑,呵呵…”

容湛的脸皮就要厚多了,直接道:“不怕告诉祖母,孙儿还真是被大奶奶给打得浪子回头的,虽说当时吃了一些苦头,如今却很是感激大奶奶当时的不客气,不然孙儿只怕这会子都还没醒悟,仍跟以前一样猫憎狗嫌呢。”

说得太夫人笑了起来,假意道:“本来我还想着只要你喊一声冤,我便为你做这个主撑这个腰呢,如今看来,你们这分明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竟是小夫妻之间的情趣哪,我老婆子还是别惹人厌了。”

君璃被说得越发的脸红,不过想着自己出出糗便能逗太夫人一笑,也算是有所收获,也就不再多说,只陪着笑了起来。

正热闹之际,二夫人带着二奶奶来了,见太夫人与容湛君璃祖孙三人都是满脸的笑,不由暗自撇了撇嘴,才上前屈膝行礼,道:“母亲与湛儿两口子说什么呢,说得这般开心,不若说出来,让儿媳也开心开心?”

不待太夫人答话,又看向君璃,皮笑肉不笑道:“到底还是大奶奶会讨母亲欢心,不比二奶奶,笨嘴拙舌的,连个笑话儿都不会说,也就难怪母亲不喜欢了。”

太夫人听二夫人话说得酸溜溜的,脸上的笑一下子敛了大半,淡淡道:“谁说我不喜欢二奶奶了?二奶奶虽向来话少,却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比那些个明明不会说话,却偏要成日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我心里喜欢着呢!”

说完不再看二夫人,而是招手叫了二奶奶上前,笑道:“你别看我面上不显,其实心里也是与你大嫂一样的疼你,两个小的这几日可还好?我瞧着这几日天气都还好,你明儿过来时,若是方便,便把两个小的带过来我瞧瞧,也好与我热闹热闹屋子。”

二奶奶忙笑道:“祖母疼惜孙媳的心,孙媳又岂能不知道?两个小的这几日都还好,只是想着怕扰了祖母清净,这才没有带他们过来给祖母请安,祖母既不怕吵,孙媳明儿便带了他们过来给曾祖母请安。”

太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适逢三夫人也过来了,彼此厮见过一番后,太夫人便道乏了,命大家都散了。转身之际,二夫人眼尖,已看见了君璃身后锁儿捧着的放对牌的小匣子,虽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依然忍不住酸道:“我说大奶奶今儿个过来得这般早呢,敢情是过来取对牌来的,也是,没有对牌,还算什么当家奶奶?”

君璃实在瞧不上二夫人这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说来二夫人娘家也是挺显赫的,她也是嫡女出身,怎么眼皮子竟会浅成这样?眼皮子浅也就罢了,关键还蠢,若不然,管家大权早该落到她手上了,又何至于这会子来说这些酸话?因甜甜一笑,道:“二婶婶说的是,这上下尊卑什么的,有时候还真抵不上这小小的对牌好使呢!”言下之意,你就算是长辈又如何,以后要什么,还不是得使人来我这里请对牌?

把二夫人给噎了个半死,还待再说,后面太夫人已很是不悦的咳嗽了一声,二夫人只得将已到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一甩手里的帕子,恨恨的去了,心里暗想,这才当上家呢,就嚣张成这副德行了,她若不给她一点颜色看看,她岂非越发要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

君璃多少能猜到几分二夫人的这些小心思,但现下却顾不上理会,一离了照妆堂,她便急急往迎晖院赶,容湛在后面瞧得纳罕,忙几步追上去问道:“奶奶这会子不是该去议事厅吗,回咱们自己家做什么?”

“我回去换身衣裳再去议事厅。”君璃脚下不停,心里已在想着待会儿要如何立威了,首先她身上这身衣裳便不适合见管事妈妈们,太鲜嫩了一些,衬得她跟不谙人事的小姑娘似的,没有半点威严,若是平时也还罢了,今日却是她见众管事妈妈的第一日,还是该以沉稳庄重为主。

君璃顾不上与他多说,越发加快了脚步,待回去后,亲自领着人去翻箱倒柜了一通,总算找出了一件石青色金绣遍地锦云缎褙子,配上一条玉色缠枝蔷薇缎裙,再将晨起梳的堕马髻散了,重新盘成了牡丹髻,戴了前次太夫人赏的那支步摇,后面则是一溜十二颗大珍珠压鬓,又将眉毛稍稍往上画了一些,整个人看起来便像是老了几岁似的,少了几分娇艳,多了几分肃穆。

容湛这会儿才明白过来君璃的意思,不由笑了起来,道:“敢情奶奶前儿与我说的心里已有了主意是哄我的,实际心里虚着呢,要靠衣妆来为自己壮胆。”

君璃白他一眼,故意板起脸来,道:“你知道什么,第一次立威不立好了,以后且有得麻烦呢,反之若是立好了,以后就能省好些事了。”就譬如她与容湛之间,至今都还是她占上风,难道与一开始她给的下马威没有关系?

说完不待容湛答话,她自己倒先掌不住笑了起来,问容湛:“我方才这个样子吓不吓人?”

容湛极是捧场,缩了缩肩,做出一副“小生怕怕”的样子,道:“大奶奶饶命,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逗得君璃越发笑不可仰后,方正色道:“你不必担心那些管事妈妈不服你,她们若敢不听话,不是还有祖母和我在后面给你保驾护航呢?你可别忘了,我向来都是混世魔王一个,谁若真敢不长眼惹到你头上,我的窝心脚立时踢过去,看有谁还敢惹你!再不济了,咱不管这个家便是,反正咱们不缺银子,我又已对世子之位不抱任何希望了,大不了将来咱们分出去,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再不然,捐个小官谋了外放,天高皇帝远的,日子不知道多好过呢,何必多费这个神?”

君璃被他说得心里一暖,虽说容湛在别的方面的确不是一个好丈夫人选,甚至可以说有些个没出息,但在护着她,遇事挡在她前面一点上,却是做得无可挑剔,让她再没了后顾之忧。

不过她这个人向来都是不做则已,一做就要做好,当下也不再与容湛多说,又简单收拾了一番,便被锁儿菊香几个簇拥着,去了议事厅。

君璃踏进议事厅时,众管事妈妈已等了大半个时辰了,但没有谁敢表露出半点不满来,她们之前虽未与这位大奶奶打过交道,但既能将大夫人都给扳倒,想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们还是夹紧尾巴做人的好,省得被其新官上任的前三把火烧着,做了那挨枪的出头鸟儿。

“给大奶奶请安,大奶奶万福金安。”待君璃在上首的圈椅上坐定后,众管事妈妈便忙矮身行礼。

君璃却并不就叫她们起来,而是晾了她们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才抬手叫了她们起来,笑道:“众位妈妈都是府里当差多年的老人儿了,该怎么当差,怎么约束下头的人,想来不必我多说,也都自有章程,我便不说了,大家仍萧规曹随即可。只是一点,我喜欢安分守己,尽忠职守的人,谁若是敢背后弄什么幺蛾子,可就别怪我不念多年的情分,不客气了,大家都记住了吗?”

“大奶奶放心,奴婢们都记住了。”众管事妈妈忙恭声答道,心里却都有些不以为然,暗想本还以为大奶奶多厉害呢,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嘛;不过也有可能是刚上台,还没有抓到她们的把柄,不好发落她们,还是得打起精神来,好歹将眼下这一阵应付过去,先看看是何情势再说。

她们却不知道,君璃根本没想过要发落她们,在她看来,不管是谁的人,只要能将事情办好,不有意找她的麻烦,她不介意继续使下去,只有那些没有自信的管理者,才会想着将什么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她不做那样劳心还劳力的事。

当然,若是谁真犯到她头上,她也绝不会客气,且不说她自己从来不是吃亏的主儿,她还有太夫人和容湛这两座大靠山杵那儿呢,有势不仗,她又不是傻子!

君璃与众管事妈妈的第一次见面,便这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过去了,消息传到各房各院,都觉得君璃也不过如此,于是心怀鬼胎的各方人马都蠢蠢欲动起来,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如今且说君璃见完众管事妈妈,回到迎晖院后,太夫人便使人送来了侯府的花名册并各项开支的细账,君璃先打开花名册草草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已忍不住暗自叹起气来。

她算是彻底明白宁平侯府为什么会这么穷了,当初她感叹容湛屋里养了那么多闲人,以致每月光吃穿都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方知道,当初容湛屋里养的那点人算什么,好歹还算是有编制的,府里没有编制的人那才更多呢。光没有领到差事的家生子,就有二百多人,可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二百多人饿死冻死,所以每月都要按时发下一定数量的米粮衣裳,毕竟这些人生在侯府长在侯府,自然也该做主子的一直养着他们,偏偏这些人又一直不停的在繁衍,于是这个数目只会有增无减,其结果可想而知…仅这一项开销,每月就要几百两,一年下来,几千两可不就没了?

这也还罢了,还有更离谱的,那些服侍过老一辈主子的略微地得脸一些的下人们,虽说已经不当差或是回去荣养了,每月竟然也还要给他们发月钱,这些人的月钱可不比那些三等丫鬟粗使婆子们,一月只有几百钱,最少的也是一两银子,属于典型光拿银子不干活儿,且拿的还是高薪的主儿,就跟现代社会的国企一样——这一项一年下来又是小几千两没了,宁平侯府一年的收益本就只有那么一点儿,如何经得起这里几千两那里几千两的花法?

就更不必说主子们从来豪奢,下人们背地里各种挖墙角,又没有新的进项了,宁平侯府能撑到今日还能撑起一个空架子,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君璃禁不住与容湛感叹:“撇开其他不说,只说管家这一项,大夫人倒也真是一个人物。”至少能将空架子给撑起来,大杨氏这些年也算得上是殚精竭虑了,若不是彼此已经水火不容,要防着大杨氏一得了自由便又使坏,她都想去找太夫人求情,解了大杨氏的禁足,让她继续管家了。

容湛撇嘴道:“不然她当初也不会赢得阖府上下交口称赞贤良淑德了,多少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君璃想了想,沉吟道:“你说府里那么多闲人,要不我去回了祖母,做主放一些出去?有了自由身,于他们的子孙后代来讲都是好事,想来他们都是极乐意的。”侯府也能因此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不想容湛却毫不客气泼了她一头冷水:“拉倒吧你,那些人才不愿意出去呢,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他们是宁平侯府的人一日,宁平侯府便只能养着他们,就算日子过得算不上多好,至少也饿不死,岂不比出去后极有可能会衣服不继,甚至受人欺凌强得太多?你当大夫人的贤名是怎么来的?就是这样花银子养着那些人得来的,你若去向祖母开了这个口,不管事情成与不成,你这个恶名都是担定了,还是算了罢。”

也就是说,就为了那虚无的所谓“贤名”,每年就要白花这么多银子去养那些闲人?来自现代社会看惯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君大影后表示她接受无能,不过容湛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题外话------

忽然之间没奶了,儿子每天晚上都嗷嗷叫,兑了奶也不吃,将我咬得半死,我现在走路都能睡着了,真的太伤不起了,哪位亲能给支个招?

第一百四九回 老刁奴

更新时间:2013-11-28 12:31:20 本章字数:6525

君璃虽想着要回了太夫人,做主将侯府一些没有领到差使的家生子们都放出去,既能给那些人一个自由身,又能为侯府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她到底知道兹事体大,毕竟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这么多年来,难道就没有哪个当家的太太奶奶想到这一点不成?显然不是,想肯定是有人想到了的,只不过是实施起来太困难,所以最后只能作罢而已,她就算想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得先将情况都摸清楚了,再行动不迟,不然一个不慎,就有可能狐狸没打着,反惹来一身骚,让等着看她笑话巴不得她倒霉的人如愿以偿。爱睍莼璩

所以接下来几日,她一直都按兵不动,每日仍是先去给太夫人请完安后,便去议事厅听管事妈妈们回事,然后一一发放对牌,整个流程与先前大杨氏当家时并无任何不同;且因她于庶务上并不若大杨氏那般样样精通,问问题便也不若大杨氏那般细致,一般都是随意问上两句,见合情合理,便很痛快的给了对牌。

如此一来,那些一开始还多少对她有几分忌惮的管事妈妈们都彻底懈怠下来,暗想果然大奶奶还是太年轻,此番之所以能扳倒大夫人,不过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而已,可这样的运气又岂是日日都有的?有那一早便存了别样心思蠢蠢欲动的,就更是等不及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了。

这一日,君璃去给太夫人请过安后,方被簇拥着到得议事厅坐定,府里的针线管事妈妈许家的便屈膝禀道:“回大奶奶,云锦轩的掌柜来结去年阖府上下冬衣的银子,一共是一千八百两,请大奶奶赏对牌。”

许婆子四十左右的年纪,穿一件八成新的深青茧绸褙子,头上戴了两根素银簪子,倒是一副干净爽利的模样,君璃这几日与其余的管事妈妈们都打过交道了,惟独这许婆子还是第一遭来请对牌,也不知道她到底是谁的人。

君璃不免多看了她两眼,才示意一旁侍立的竹香接过了许婆子手上的帖子,就见其上写着:“去岁阖府主子冬衣一千三百两,下人冬衣五百两。”数目倒是与她前几日在账簿上看到的吻合,只这付银子的时间,可就大有问题了。

将那张只有短短两行字,一目了然的帖子又细细看了几遍,君璃才淡笑着开了口:“许妈妈,我前几日看历年的账簿时,曾无意看见府里一向都是七月做冬衣,二月做夏衣,结算银子的时间也是如此,只不过都是次年再结算头年的,怎么这会子还不到四月,就要结算去年的冬衣银子了?”

之前君璃只是大略知道侯府账房上可能没有多少现银,都是靠的拆东墙补西墙,错开日子付各项银子来应付日常开销,还是这几日看了账簿后,方知道账房岂止是没有多少现银,根本就穷到连一千两现银都拿不出来的地步。这会子许婆子却来说要支去年冬衣的银子,想也知道急忙之间账房是拿不出这笔银子来的,那么作为当家***她,便只剩下两条路可走,要么承认自己无能,要么便只能自掏腰包先贴上!

许婆子见君璃一问便问到了点子上,却也不慌不忙,道:“回大奶奶,往年的确是如此,但因今年云锦轩在江南一带的生意出了问题,急需大笔现银,所以掌柜的才会提前来结银子,还说咱们家向来是积善之家,且欠债还钱,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想来咱们家不会做出赖债之事,还请大奶奶明鉴。”

也就是说,她今日若不给这笔银子,便不是良善之人,更是欠债不还的赖债之人了?

君璃暗自冷笑,面上也越发淡淡的,问许婆子道:“咱们家向云锦轩采办衣物至今已多少年了?算不算云锦轩的大主顾?有没有契书?契书上都是怎么说的?可有说过对方可以不到时间便来结算银子?这样的行为算不算违背契约?”

连珠带炮似的问题,问得许婆子额角上隐隐有汗渗出来,勉强自持住一一答道:“回大奶奶,咱们家向云锦轩采办衣物已有七八年了,算是云锦轩数一数二的大主顾,自然是有契书的…只云锦轩的掌柜说了,此番他们实在是着急用银子,不然也不敢贸贸然登门来讨银子,还请大奶奶通融一二。”

心里不由直打鼓,不是人人都说大奶奶只是嘴上厉害,于庶务上并不甚精通,据她这几日瞧也的确如此吗,怎么瞧这架势,却像是行家里手,比她这个在这行当上当了十几年差的人尚要不好糊弄?

君璃微勾唇角,勾出一抹讽笑,“既然立了契书,就该按照契书上说的来,又何来这会子不结银子,便是‘赖债’之说?这云锦轩在江南一带的生意不是出了问题吗,照理他们应该更珍惜咱们家这个大主顾才是,仗着咱们家是积善之家,便想提前结银子,我若是这会子给了,明日传到咱们家采办东西的其他商铺里,也都来要求提前结银子,咱们家还有什么规矩体统可言?许妈妈也是当差这么多年的老人儿了,不会连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罢?若是不明白,那妈妈这管事的位子,也该挪挪了!”

一席话,说得许家的满脸通红,几乎就要忍不住打退堂鼓了,可一想到自己背后之人许的好处,到底还是硬扛住了,继续赔笑说道:“回大奶奶,话说如此,规矩之外不外乎人情,那云锦轩也的确是没法子了,才会提前来结银子的,只是一时着急,话说得有些欠妥罢了,大奶奶看,要不就将银子结给他们罢,也算是行善积德不是?至多让其保守秘密,不叫别的商家知道也就是了…”

话没说完,已被君璃似笑非笑打断:“妈妈既这般为云锦轩考虑,要不,我这便去回了太夫人,做主将妈妈一家都放出去,到云锦轩当差去?”不待许家的答话,已径自吩咐一旁的竹香,“你这便去一趟照妆堂,把方才之事回与太夫人,看太夫人怎么说。”

“是,大奶奶。”竹香屈膝应了,大步往外走去。

唬得许家的忙一把拉住,脸上的笑已快挂不住,看向君璃道:“大奶奶,些微小事,如何好惊动太夫人她老人家?且容奴婢再去与那掌柜的说说,让他们七月再来,奴婢与那掌柜的打交道也有好几年了,想来他应当会卖奴婢几分薄面。”说话的同时,肠子也快要悔青了,早知道大奶奶这么厉害,这么不讲情面,更不顾脸面名声,她就不该答应自己背后之人的,那人许的好处再多,如何及得上自己的差使重要?真惹恼了大奶奶,被免去了管事妈妈的位子,那才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了!

许家的说完,不待君璃发话,便忙忙往外跑去,惟恐迟了,君璃便真使人回太夫人去了。

余下众人见许家的得了好大一个没脸,先是怔怔的,待回过神来后,便都有些胆战心惊,看向君璃的目光便多了几分敬畏,轮到她们回事时,态度也比前几日恭敬了许多,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思,说不得也只能暂且先压下了。

也是合该今日有事,君璃才打发了许家的,暗自松了一口气,正想着自己是不是要施展一点雷霆手段出来,也免得再有许家的之流来找她麻烦,就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让开,我是服侍过老太夫人的人,谁敢拦我?我要见大奶奶…”

紧接着,就见议事厅门口那松花色方格棉布的门帘被人猛地撞了开来,然后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婆子跌跌撞撞冲进了厅里。几乎是同一时间,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也跟着冲了进来,不由分说伸手就去抓那老婆子,“于嬷嬷,您这是干什么,没见大奶奶正与众管事妈妈们议事呢?您有多少话等大奶奶议完了事回不得,何必非要急于这一时?还是先随我们出去候着罢!”

那老婆子六七十岁年纪,穿一件褐色衣裳,干瘦的两颊泛着红色,一进来便带进来一股酒气,显然来之前吃了不少酒,猛地一使力便挣脱了那两个抓她的婆子的手,大声叫道:“老婆子这把年纪了,一辈子在宁平侯府卖命,谁知道临到老来,反倒要忍饥挨饿,家里都快没米下锅了,不还兴我找大奶奶说道说道?”

大叫大嚷还不算,竟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去,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干嚎道:“我不活了呀,当年我在老太夫人屋里服侍时,老太夫人是何等的怜贫恤老,宽和待下?对待咱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就更不必说了,莫说是当时的夫人,现如今的太夫人,便是当时的老侯爷,见了我们这些近身服侍老太夫人的,那也是客客气气的,谁知道老太夫人一去,这家里便不成样子了,不过一个孙子辈的奶奶,竟也这般托大,我要求见,还得过五关斩六将才成…老太夫人,您老人家睁眼看看啊,不然我们这些当年服侍过您的老人儿,可就真要没有活路了…”

如此一番唱作俱佳,直将服侍在君璃身侧的锁儿气了个柳眉倒竖,咬牙低声与君璃道:“小姐,这样没规没矩的老婆子,就该即刻拉出二门外,打上四十大板,看以后谁还敢这般嚣张!”

话音刚落,君璃还没答话,一旁竹香已先小声道:“大奶奶,万万不可。这于嬷嬷是当年服侍过老太夫人的,连太夫人和各位夫人都要给她一二分颜面,大奶奶若贸然发落了她,只怕要落一个‘不敬尊上’的罪名,且于大***名声也不利,不若还是先问清楚了于嬷嬷到底有什么事,再做定夺不迟,未知大奶奶意下如何?”

君璃闻言,就禁不住冷笑起来,不管这于婆婆来意如何,来闹事找麻烦却是毋庸置疑的,她背后的人倒也当真好本事,寻了这么个活宝来,口口声声都是‘当年老太夫人在时如何如何…’,真正打不得骂不得罚不得,不然就像方才竹香说的,一顶“不敬尊上”的大帽子她便被扣定了,府里的下人们说起此事来,落不是的自然也只能是她。

不过,君璃若真是爱惜名声,在乎那些虚名的人,当初她也不会坚持要与汪渣男和离了,所以,不管于嬷嬷背后的人打的什么主意,都注定只能落空了!

于婆子还在嚎着:“…老太夫人,您老人家睁开眼睛看看啊,当年服侍过您的小柳儿就快被人作践死了啊!”

而那两个婆子竟连这样一个日薄西山的老婆子都奈何不得,尝试了几次都没办法近身,只能干巴巴的在一旁劝道:“于嬷嬷,您老人家有话儿只管好好说,大奶奶最是宽和仁慈的,您又是服侍过老太夫人的老人儿,难道大奶奶还能驳了您的回不成?”

君璃勾了勾唇,淡声道:“是啊,于嬷嬷,您都进来这半日了,我连您的来意尚且不知道呢,您好歹先将来意说明了,我看到底能不能办,不能办时,您再哭老太夫人也不迟啊,您这样不管不顾的便先嚎上一气,知道的也就罢了,不知道的,还只当我怎么样您了呢!”

说得于婆子总算停止了哭嚎,看向君璃大大咧咧的道:“大奶奶,我老婆子今儿个是来支下半年的月钱的,家里老头子前儿出门时,不慎跌断了腿,请医问药的花了好些银子,如今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谁知道方才我来时,这两个混帐东西竟拦着不让我进来,说如今是大奶奶当家了,自有大***规矩和章程,说什么也不让我进来。大奶奶,不是我老婆子说您,这便是您的不是了,规矩虽然重要,也得分人不是?素日大夫人当家时,不必我亲自来催,早早的便使人将银子给我送了去,如今我都亲自上门来要了,怎么大奶奶竟还拦着不给呢,这是哪门子的道理?传了出去,大奶奶岂不是就要落下一个不敬尊长的名声了?且只怕也会寒了那些几辈子都是府里服侍的老人的心!”

一副倚老卖老的口气,说得君璃怒极反笑,挑眉道:“不知道嬷嬷这会子在哪个行当上当差?”说着问一旁的竹香,“怎么府里有哪个行当是差事还未当完,便可以提前支取月钱,还一支便半年半年支的?我怎么不知道?”

竹香看了一眼四周或是幸灾乐祸,或是撇嘴不以为然,或是一副看好戏架势,总之就没有一个说话建言的管事妈妈们,暗自冷笑一声,这会儿看戏不怕台高,将来有你们哭的时候,才恭声答道:“回大奶奶,府里并没有这样的行当,都是每月月底发放当月的月钱,没有提前支取之说。”

君璃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这才又转向于嬷嬷,道:“既然没有这样的行当,嬷嬷这会子又支取的是哪门子的月钱?”

于婆子一脸的不服气,大声说道:“大奶奶当家也有好几日了,难道竟不知道当年老老侯爷在时,曾立下一条规矩,但凡近身服侍过老一辈子主子的老人儿们,就算不当差了,一样有月钱可拿的?太夫人她老人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让大奶奶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媳妇子管起家来,哪里及得上大夫人管家时那般事事周全,上下服气?大奶奶若是今儿个不给我银子,我这便去祠堂哭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去,看两位老人家才走了几个年头,咱们这些服侍的老人儿便被作践成了这般模样,实在是寒心!”

君璃听她口口声声大杨氏管事时如何如何,如何还能不知道此事必定与大杨氏脱不了干系?冷笑一声,缓缓说道:“于嬷嬷,我来问你,你是自由身,还是宁平侯府的下人?”

于婆子没想到自己说了那么一大通,就换来君璃这般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怔了一下,才道:“我自然是宁平侯府的下人,不然…”

“嬷嬷竟还记得自己的宁平侯府的下人,”话才起了个头,已被君璃冷声截断,‘下人’两个字还被她有意咬得极重,“我还当嬷嬷早忘了这一点呢!嬷嬷是服侍过老太夫人不假,可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介下人,无论如何灭不住主子的次序去,到底是谁给的嬷嬷胆子,在这里对我一个做主子的呼来喝去,不恭不敬的?”

于婆子被说得语塞,想要反驳,一时间又找不到话来反驳,只得故技重施,往地上一坐,便又要哭老太夫人:“老太夫人,您睁眼瞧瞧啊,当年小柳儿服侍您时,可从不曾被人这般作践过,谁知道临到老来,倒被您玄孙辈的少奶奶摆起主子款来,实在太让人寒心了,长此以往,又还有谁敢对主子尽忠卖命啊?”

“寒心?”君璃立刻说道,“嬷嬷既然还记得自己是宁平侯府的下人,就该知道,你的生死荣辱,都取决于做主子的一念之间,主子让你生,你便得生,主子让你死,你便得死!也别想着服侍主子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道做下人的服侍主子不是应当应分之事?难道侯府没有给保你们衣食无忧,没有给你们发月钱不成?你们用你们的劳动来换一碗饭吃,主子们用银子来买你们的劳动力,说得直观一点,本就是货屹两清之事,还谈什么功劳不功劳,苦劳不苦劳的?就算你们以自由之身去外面讨生活,付给你们银子的人那也是大爷,你们在其面前不敢有二话,怎么如今你们以奴仆之身,饶衣食无忧,日子过得比外面大半的平民好得多,尚且倚老卖老的与主子叫起板来?”

“还说什么,‘还有谁敢对主子尽忠卖命’,做下人的对主子尽忠难道不是最基本的本分吗?于嬷嬷,别说你如今不当差了,就算你如今还在老太夫人屋里当差,也没有提前支取月钱的说法!你倒好,我不过多问几句,便做一个‘作践’又一个‘寒心’的,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泉下有知,若是知道两位老人家的宽和仁慈,有朝一日竟会成了刁奴奴大欺主,以下犯上的倚仗,怕才真是会死也不能瞑目!”

君璃一口气说了这么大一通话,不由有些喘,一旁锁儿见状,忙将一杯温茶递上,她吃了几口,待喘息稍稍平定后,方定定看向地上已被说得哑口无言的于嬷嬷,道:“于嬷嬷,这会儿你还要去祠堂哭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吗?”

本来她心里其实是很不想一口一个‘主子’怎么样,一口一个‘下人’又怎么样的,这样的话她素日听着都觉得抵触得紧,就更别说经自己之口说出来了,可于婆子这副倚老卖老的样子实在是太可恶了,就算知道她只是被人当枪使了一把,依然让她忍无可忍,这才说了方才那一番话,也免得于婆子再没完没了的纠缠下去,既浪费她的时间,更影响她的心情!

于婆子被君璃这般一问,酒登时醒了大半,呐呐的再说不出话来,可一想到自己这些年来在下人间不必说是横着走,便是主子们见了,多少也要给几分颜面,今日却被君璃一个年轻媳妇子给了个大大的没脸,以后她还要不要出去见人了?当即又梗着脖子道:“话虽如此,当年那条家规到底是老老侯爷亲自定下的,难道大奶奶竟也不管不顾吗?”

君璃淡淡一笑,道:“既是老老侯爷亲自定下的规矩,我一个做小辈的,自然不敢罔顾,只如今才四月,于嬷嬷便是要支下半年的银子,也得七月去了,嬷嬷且待七月再来罢。不过嬷嬷既这般惦记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不如,我这便使人送嬷嬷去家庙里,替两位老人家吃斋念佛,祈求福祉?”

第一百五零回

更新时间:2013-11-29 13:59:41 本章字数:5548

说起于婆子的跋扈,那可是在阖府下人中间出了名的,皆因其服侍过老太夫人,且其两个儿子都是外院的管事,手上颇有权利,所以向来都是在府里横着走的,等闲没人敢惹,在场的管事妈妈里,便有好几个吃过她的亏。爱睍莼璩所以自她闯进议事厅之时起,众人便都存了看好戏的心思,等着看君璃这位新上任的当家奶奶要如何应付这个阖府出了名的泼皮破落户,那几个吃过她亏的,就更是巴不得她与君璃闹得越大越好,反正不管最后是谁胜谁败,于她们来讲都是好事。

却没想到,于婆子在对上君璃时根本不堪一击,三下两下便被君璃说得哑口无言,没了招架之力不说,最妙的还是君璃的处罚方法,一没打,二没罚,只是提出要将其送去家庙为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吃斋念佛,祈求福祉而已,却比真打了人骂了人还要狠,你不是口口声声老太夫人在时如何如何吗,如今让你去为两位老人家祈福,可不正合了你的心意,让你的一片忠心有了用武之地?

当下众管事妈妈才因许婆子一事而生出的那几分对君璃的敬畏,就瞬间又放大了几倍,暗自后悔自己方才竟会觉得这位大奶奶也不过如此,可真是瞎了眼睛,能将主持府里中馈二十年,深得侯爷爱重的大夫人在这么短的时日内扳倒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一盏省油的灯?后悔之余,又禁不住庆幸,幸好她们只是在心里存了那些个不好诉诸于口的心思,还没来得及付诸于行动,不然这会子倒霉的,没准儿就是她们自己了!

于婆子这下真是欲哭无泪了,方才口口声声念着老太夫人的人的确是她自己,在场的众人都是听见了的,她总不能当众反驳君璃的话,说自己不惦记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罢?

可一想到去到家庙以后,便只能日日吃斋念佛,这么多年来她吃香喝辣惯了,真让她去吃素,如何受得了?这也还罢了,家庙那是什么地方,寄着历代主子们因这样那样原因来不及送回原籍安葬的灵柩,最是要求安静的所在,真去了那里,谁会闲得没事跟她磨牙唠嗑三姑六婆,岂不是闷也要闷死她了?

念头闪过,于婆子已是汗湿了衣襟,这才深深后悔起自己不该听了旁人几句挑唆,便来给大奶奶找不自在来,大奶奶方才说得对,她是服侍过老太夫人不假,可她依然只是宁平侯府的下人,是下人就该守下人的本分,不能主子给她三分颜色,她便顺着竿子往上爬,真拿自己当盘菜了!

在心里权衡了再四后,于婆子到底还是没撑住向君璃跪下了,红着一张老脸声若蚊蚋的道:“大奶奶,都怪老奴今日多灌了几杯黄汤,这才一时糊涂,冒犯了大奶奶,还求大奶奶饶过这一次,老奴以后再不敢了!”

君璃早看出了于婆子只是个嘴上厉害,实则心里没有半点成算的浑人兼怂货,是以这会子倒也不奇怪她会向自己认错求饶,但她既已求饶了,君璃也不打算再追究,实则也是没办法追究,毕竟于婆子的年龄资历都摆在那里,她是既不好罚,也下不去手罚,因只能一摆手,道:“嬷嬷还请起来罢,您也说了,您是服侍过老太夫人的老人儿,既是老人儿,就该为后面的人们起到表率作用,今日这样的事,还望以后都不要再发生了!”

说来大杨氏今日还真是煞费苦心,想出了这一招暗箭伤人,搬出了于婆子来对付她,她若被于婆子拿捏住了,不必说以后她都只能是一个笑话儿,阖府上下就没有一个人会服她;反之,她若将于婆子给罚得狠了,自然有的是人跳出来声张正义,或是跟于婆子先前一样,要哭着闹着去祠堂哭老老侯爷和老太夫人去,大杨氏白花银子养这些人这么多年,可不只是为了她的贤名,她相信大杨氏也深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

君璃几乎就要忍不住后悔那日对大杨氏的处罚实在太轻了,若是她与容湛的心再狠一些,直接将大杨氏给发配去了家庙里,或是索性让其被休回了娘家,今日她不就不能兴风作浪了?再就是对大杨氏使过的那些旧人们,她是不是也太宽和了,所以才会酿得今日大杨氏即便被禁了足,依然可以整出这么多幺蛾子的结局来?

不过大杨氏此举,说来其实还真帮了她一个大忙,她正愁去回太夫人要将府里那些没有领到差使的家生子们放出去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呢,今日于婆子便送上了门来,这算不算是瞌睡来了,便有人送枕头呢?大杨氏若是知道自己费心巴力想出来的妙计不但没有整到她,反帮了她一个大忙,不知道会不会气死过去?

于婆子这会儿已被君璃揉搓得没了任何脾气,自是君璃说什么便是什么,忙不迭应道:“大奶奶放心,这样的事情以后定然不会再发生了,不然大奶奶便是打死了老奴,老奴也绝无半句怨言。”

君璃微微一笑,“我打死嬷嬷做什么,嬷嬷不也说了,是今日多吃了几杯酒,一时犯了糊涂吗,以后多注意一些也就是了。再就是嬷嬷要提前支月钱的事,府里以前有没有这样的规矩我不知道,不过到了我这里,却是没有这样规矩的,这样罢,我送嬷嬷几两银子使,如此便既可以不坏了规矩,又能解了嬷嬷的燃眉之急,未知嬷嬷意下如何?”

顿了顿,又状似无意的问一旁的竹香:“我记得于嬷嬷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院做管事,外院的管事月钱是多少?照理于嬷嬷家不至于揭不开锅才对啊,莫不是两位于管事不孝不成?你这便去传了两位于管事的娘子来,我要当面问问他们,竟敢如此忤逆不孝,莫不是以为这是他们家的家事,府里的主子们便不能过问了吗?”

于婆子先还窃喜于自己这趟没白跑,大奶奶竟还愿意送自己几两银子使,大***嫁妆有多丰厚是阖府上下都知道的,她所谓的‘几两’银子,又怎么可能真只有几两?不想随即便听君璃说起她两个儿子不孝来,那几分窃喜霎时变做了惶恐,忙忙腆着脸赔笑道:“大奶奶,方才那‘揭不开锅’的话,都是老奴浑说的,实则并没有这回事,还请大奶奶饶过老奴这一次。”心里已将那撺掇她之人骂了千百遍,又暗自庆幸自己认错认得快,不然岂非就要连累自己的儿孙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