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上一章:第 76 章
  •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下一章:第 78 章

昨日之事闹得甚大,程三儿讲述事情的“真相”时,更是惟恐堂外看热闹的人们听不清,声音从头至尾都十分的大,以致很多官员也都听说了。君伯恭是百口莫辩,心知是姓严的在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可这话还不能说出来,人严大人可没有自己出面,弹劾他的都是言官,本朝的言官们虽品秩都不高,却是连皇上有了不是都敢弹劾的,且没有证据,只是捕风捉影都可以上折弹劾,更何况程三儿说的那些话本就有六分真,他又如何能辩解得了?

只能在心里将君璃骂了个臭死,暗暗后悔早知道这个孽女有朝一日会这样拆他的台,当初她刚生下来时,他便该一把掐死了她的!

皇上看了言官们的折子,依例要传了当事人令其当面申辩,只那位昨日因受君伯恭牵连,卖官之名差点儿就要暴露于人前的李公公如今是恨死了君伯恭,便趁机在皇上面前下了话,说君伯恭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总之就是的确不是个好东西,便是端午夜之事不是他指使的,怕也与其夫人脱不了干系,这样的人还怎么能呆在礼部那样清贵为全部礼仪伦常之表率的地方?事实上,这样的人根本就不该再为官,不然岂非教坏百姓?

连严大人升任尚书都得走李公公的路子,李公公在皇上面前的体面有此可见一斑,他既发了话,皇上便也再没了传君伯恭的意思,直接便下旨停了君伯恭的职,说是为了避嫌,总得等官司了了之后,再官复原职。

对君伯恭来说,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本是因官职比顺天府尹还高半级,才能暂时让顺天府尹有所顾忌,一直没有定案的,如今他却被皇上亲自下旨停了职,这岂不是在告诉顺天府尹,皇上都信了端午夜之事的确是他指使程三儿做的,顺天府尹岂非什么顾忌都没有了?最糟糕的是,他在皇上跟前儿都挂上了号,再有李公公和姓严的在一旁落井下石,便是真证明了他的清白,他怕也再无起复的那一日了,更何况他的确不清白?

君伯恭气得在君府发了一大通脾气,将外书房能砸的东西都给砸了,才径自去了内院杨氏那他已很久不曾踏足过的屋子,与杨氏大吵了一架,大骂杨氏‘扫把星’,说自己取了她,与杨家与宁平侯府成了姻亲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还说若不是眼下自己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再不能出半点差池,一定会即刻休了她…云云,骂完之后,觉得心里稍稍好受了些,才复又去了外院,召齐了几个幕僚,商量起对策来。

只是商量来商量去,都没商量出什么好法子来不说,还有两个幕僚吞吞吐吐的提出要走,一个说‘家中老母病危,须回去送终’,一个说‘家中老父新近病倒,想回去尽孝’。

气得君伯恭又发了一大通脾气,连仪程都未给二人,径自将二人赶了出去,又将剩下的几个幕僚也一并赶走了,一个人生起闷气来。

这样过了几日,顺天府尹使了衙役来传话,说次日要再次升堂,让君大人与君夫人按时上堂。

今天好朋友结婚,要去帮忙,只能少更点了,请亲们原谅,么么O(∩_∩)O~

第一百九四回 第二次升堂

章节名:第一百九四回 第二次升堂

第二次再升堂,顺天府尹待君伯恭和杨氏便远不若上次那般客气了,不但没有再让人抬太师椅来请二人坐,也不再称君伯恭为‘君大人’,而是改为了‘君老爷’,话也说得颇不客气,虽还不至于待其像待寻常的嫌疑犯被告那般不假辞色,却也让君伯恭气得够呛,越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什么又叫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到了这个地步,君伯恭自是越发不肯承认事情与他有关,只一口咬死了不认识程三儿,是程三儿在污蔑他。

程三儿是一早便知道自己此番是断然活不成了的,兼之容湛开的价钱实在高,他便越发坚定了能多拖一个下水便多拖一个下水的念头,况君伯恭与杨氏又不是真的无辜,于是也一口咬死了就是大杨氏与君伯恭杨氏买通的他,还说若青天大老爷不信,尽可即刻使人去拘了几人的亲信心腹们来严刑拷问,想来定会有所收获。

君伯恭与杨氏如何敢让顺天府尹的衙役真去将各自的亲信拘了来拷问,万一真问出什么来,他们岂非就真要被坐实了买凶杀女的罪名了?可又找不到话来反驳程三儿的话,只得翻来覆去的继续说不认识程三儿,是程三儿在污蔑他们,就好像说的次数多了,事情就真是这样了一般。

顺天府尹可没那个耐性听他们吵嘴,便要使人即刻去拘君伯恭和杨氏的亲信心腹来,君伯恭是被皇上下旨停了职,他的功名却还在,仍打不得,杨氏身上的诰命朝廷也没下旨虢了去,一样打不得,可他们的下人却是打得的,重刑之下,还怕他们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下君伯恭急了,也顾不得与杨氏早已是水火不容,杀鸡抹脖的冲杨氏直使眼色,令其设法将事情都往死了的大杨氏身上推去,横竖大杨氏已死,死无对证,还不是杨氏一张嘴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所幸杨氏虽恨毒了君伯恭,到底还没忘记自己和自己的儿女们与君伯恭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赶在顺天府尹扔下令签前,大声出声改了口:“回大人,妾身有话要说。其实方才妾身说了假话,妾身先前虽与这程三儿素未谋面,但其实是听说过这个人的,今年四月妾身有一次去拜会姐姐时,整好听见她屋里的下人来禀什么‘程家那三小子来了,夫人是这会子见还是改日再见?’妾身当时便顺口问了姐姐一句,因姐姐素来与妾身亲厚,便隐隐约约告诉了妾身一些事,只时间有些个久远了,且姐姐毕竟没有明说,妾身一时间便忘记了,如今方算是对上了景儿。妾身知情不报,的确有罪,还望大人从轻发落,只我家老爷对此却是完全一无所知的,大人若是不信,只管去拘了他的亲信心腹们来拷问,便可知妾身所言是真是假了。”

杨氏到底是做了多年官夫人,一府当家主母的人,真安了心要说话,也是很会说很能说的,一番话说得君伯恭心下是满意不已,在心里暗道,杨氏虽一无是处,到底于这些事情上,是远胜于自己那些个通房妾室的,不过寥寥数语,便将自己给摘了出去,也将她的罪名避重就轻的说成了是‘知情不报’,若此番之事能善了,就且容她继续做她的正室夫人罢。

顺天府尹闻言,一拍惊堂木,道:“杨氏,你说你四月听大杨氏说起程三儿,如今不过才十月,不过短短半年时间而已,你便浑忘了,这话实在可疑。再者,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你别说认识程三儿,连听都没听说过世上有程三儿这号人,本府到底该听你哪一句?你可得想清楚了,一旦查证你说假话做伪证,只会让你罪加一等!”

杨氏忙道:“回大人,妾身所言句句属实,只之前妾身怕受牵连,所以一直不敢竟实情说出来罢了,大人若实在不信,大可即刻拘了妾身身边服侍的人来拷问。”

顿了顿,又道:“此番妾身的姐姐做出这样的事来,害得那么多无辜的百姓受伤乃至丢了性命,妾身也知道她罪无可赦,只她毕竟已经死了,杀人不过头点地,想来以大人的仁慈宽厚,总不至于人都死了,还不放过她罢?这便涉及到一个赔偿损失的问题,大人想必也已知道宁平侯府无情无义之事了,连个葬身之地都吝于给妾身的姐姐,想来自也不会出这笔银子了,妾身自来与姐姐亲厚,就算她犯了滔天大罪,一样是妾身的姐姐,所以妾身便想着,这笔赔偿的银子,便由妾身替姐姐出了罢,一来算是为姐姐多少恕了点罪,二来,也多少可以抚慰一下那些受害者家属们的失亲之痛,未知大人意下如何?”

杨氏说完,不待顺天府尹有所反应,已看向君伯恭,红着眼圈儿一脸悲天悯人的道:“此番犯事的毕竟只是妾身的姐姐,说来我们都是出嫁多年的人,早已是两家人了,妾身原没有立场替她出这笔银子的,只妾身只得这一个姐姐,姐姐又自小与我亲厚,我便没有先问过老爷,便自己做了主张,还望老爷见谅,再不然,妾身多少还有几个体己银子,想来应该也够了…”

哼,老娘让你宠着暖香那个贱人和她生的贱种,老娘先把银子给你花光了,看你留什么给那对贱人母子!

君伯恭方才还在满意杨氏会说话,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那些个通房妾室捆一起也及不上她的一根手指头,谁知道她立刻就给自己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真是让他恨不能立马掐死了她,十多家苦主,一家就算只赔一千两,也得一万多两,且那些个所谓原告一看就都是穷疯了的,能白白放过眼下这个极有可能是他们这辈子捞一笔最好的机会?只怕一家没个三五千两的下不来,他要是有那么多银子,如今坐在尚书之位上的就该是他,早没姓严的什么事儿,今日也不会落到这般地步了!

只当着顺天府尹和公堂上这么多人的面儿,这话君伯恭怎么好说出口?心下虽已恨不能立马掐死杨氏,面上还得也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沉痛点头道:“这银子怎么好让夫人一个人出,我与夫人夫妻一体,自然该由为夫的来出,只公中是个什么情形夫人也知道,也不知道能不能凑弃这么大一笔银子,以后少不得要委屈夫人与几个孩子了。”

夫妻两个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但看在顺天府尹眼里,脸色倒是缓和了几分,道:“君老爷与君夫人能这么想,自然再好不过。”

眼看就要年底了,一年一度考核官员政绩的时间也该到了,顺天府尹方才还在发愁,若君伯恭与杨氏一口咬死了不承认事情与他们有关,他固然可以说大杨氏已死,死无对证;但同样的,他们也可以将一切都推到大杨氏身上去,到时候就算皇上如今不待见君伯恭,他也不可能就这样直接定了他的罪,此案便只能一直僵持着,无法做最终的判决,那于他的年终考核无疑将是极为不利的。

再者,君伯恭如今是失了势,但他毕竟是两榜进士出身,论真本事当还是有几分的,且又岂能没有几个要好的同年同窗什么的?风水轮流转,万一哪日风云突变,他交了好运又起复了呢,在官场上混,历来都讲究一个“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他既不能一举整死了君伯恭,就得提早为自己留点余地才好。

如今好了,君伯恭与杨氏愿意出银子赔偿死伤者的家属们,只要能消了苦主们的气,让苦主们满意,主动撤回状子,想来此案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绩考核时,他也能继续得一个“优”字了。

当下计议已定,顺天府尹便一拍惊堂木,问那些苦主们道:“方才君老爷与君夫人的话你们也听见了,你们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赔偿?”

十二家原告的家境虽有好有坏,但总体来说,都不算宽裕,而容湛的人去联络他们时,更多打的是悲情牌,银子却没给他们多少,所以闻得顺天府尹的话,那几家只是伤了人,并没有死人的原告脸上便多少有了几分动摇之色,其中一个还叫道:“那就要看愿意给我等多少赔偿了!”

顺天府尹便拿眼看君伯恭与杨氏。

杨氏忙做低眉顺眼状,意思是都听君伯恭的,君伯恭气得又想掐死她了,好歹强忍住了,向顺天府尹道:“先前我一年俸禄再加上冰敬炭敬一共有多少,魏大人想必是再清楚不过的,舍下祖上又非什么大富大贵之家,所以伤者家属最多只能赔六百两,死者家属最多能赔一千二百两,就这样,我回去后也得立刻派管家卖房子卖田地去,还望魏大人明鉴!”

顺天府尹在心里默了默,伤者家属六百两,死者家属一千二百两,对于大富大贵之家来说当然算不得什么,但对寻常百姓人家来说,已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想来应当能让那些原告们满意了?

果然就听得方才那个说话的原告又叫道:“六百两也太少了,不说赔一千两,少说也该赔个八百两罢?这都快半年了,我爹还在炕上躺着下不来地呢,大夫说了,就算养好了,以后也做不了重活儿了,只能好生将养着,我爹如今还不到五十岁,总还得活个二三十年的,难道这二三十年,他二百两银子都挣不来了?就更别说他的一应吃穿用度和看大夫的花销了,这一进一出的,银子海了去了,不行,少说也得八百两,少一两都不成!”

这人发了话,旁边另几个家里也只是伤了人,并没有死人的也都纷纷附和道:“是啊,我娘(我媳妇儿)至今伤都还没好呢,且不说以后不能做活儿了,就眼下看大夫的银子已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少说也得八百两银子才成!”

另几个死者家属见状,原本他们都以为家人的死是天灾,便是再悲伤再难过,也只能受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悲伤与难过本已渐渐淡了,谁知道忽然间天灾变成了人祸,眼见他们还能有银子可拿,那仅剩的几分悲伤与难过也都不那么重要的,有两个也跟着叫道:“我儿子才四岁呢,就那样死了,我家九代单传,好容易有了这根独苗苗,呜呜呜…不行,一千二百两说什么也不行,少说也得一千五百,不,少说也得两千两才行!”

“对,少说也得两千两!”

“我们这些人的人命是不若你们这些达官贵人的值钱,可再怎么不值钱,难道连两千两也不值了?”

惟独那家老夫老妻带着儿媳与遗腹孙子,谁知道最后连孙子也死了的苦主悲愤的喊道:“你们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孙子的命是无价的,别说两千两,就是两万两,二十万两,我们也绝不放过那害我孙子的人,我只要凶手与幕后主使杀人偿命,血债血偿!”

程三儿见势不对,忙也大声叫道:“青天大老爷,明明小的就是受人指使,若是大老爷不定那真正凶手的罪,小的一千个不服,一万个不服,小的也要往上告,总不能让小的一个人丢了性命,那幕后主使却除了损失点银子,什么事儿也没有,仍然当他的老爷夫人,金奴银婢的使着,穿金裹银的受用着!”

公堂之上一时间乱成了一锅粥。

顺天府尹忙一拍惊堂木:“肃静,肃静!”

两旁的衙役忙也将手中的长棍在地上快速拄动起来,嘴里拖长了声音喊着:“威武”

待所有人渐次安静下来后,顺天府尹才威严的问那失了孙子的苦主:“那依你说,该当如何?”

那苦主悲愤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自然是即刻拘了幕后主使身边服侍的人来严刑拷问,重刑之下,必能有所收获!”

此人做过一段时间的私塾教书先生,腹中也是有些墨水的,只一直不曾得中功名罢了,便把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谁知道儿子年轻轻死了,如今孙子又死于非命,早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如今好容易有了为孙子报仇的机会,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他的话音刚落,程三儿忙也叫道:“是啊大老爷,您只需即刻拘了人来,自然什么都知道了。”

今日跟上次一样,站在公堂外看热闹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将个公堂的大门堵了个水泄不通,闻得那苦主与程三儿的话,其中就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也跟着叫道:“是啊,将人拘了来一顿板子下去,还怕不招不成?”

弄得民众们都跟着附和:“是啊大人,这便拿人去罢…”、“我最喜欢瞧人被打板子了…”、“这些当官的,官官相护,不把我们老百姓当人看,我倒要看看,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府尹大人还敢不敢徇私…”

眼见自己就要犯众怒了,顺天府尹不敢再想着什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得下令:“来人,即刻去拘了君老爷与君夫人亲信服侍的人来,本府要亲自问话!”然后扔了令签。

“是,大人。”便有两名衙役领命而去。

余下君伯恭与杨氏看着那两名衙役眨眼便没了踪影,君伯恭心里虽恼怒,倒是多少松了一口气,当初他与大杨氏达成协议时,除了大杨氏,便是连杨氏都不知情,就更不必说他身边服侍的那些人了,便是顺天府的衙役真拘了他们来,料想也问不出什么来,不然他也不会非要将事情交给大杨氏去做了,就是防着有今日;实在不行了,他不还可以效仿他那位好连襟,将杨氏也扫地出门,摘干净自家吗?

杨氏就要慌张得多了,她有什么事向来都是不避荣妈妈并陈进财家的周百山家的几个心腹的,她们几个的忠心在板子面前,谁知道还能保持多久?

衙役的动作很快,不过半个时辰,就将君伯恭的几个长随并荣妈妈几个拿了回来。

顺天府尹先循例问了话,见所有人都矢口否认说不知道有这事儿,便下令每人先打二十板子,将人都打得皮开肉绽后再问,君伯恭的几个长随依然是不知道,毕竟他们的确不知道,想招都无从招起;陈进财家的与周百山家的却有些招架不住了,听得顺天府尹又下令要打她们的板子,便忍不住凄厉的叫起来:“求大人别打了,小的们招,小的们招便是…”

差点儿没气得杨氏直接上前杀了二人,心里急得几乎要冒火了。

万幸千钧一发之际,同样被打得奄奄一息的荣妈妈开了口:“大人,小的也招,其实那些事,都是小的背着我们家夫人求姨夫人做的,与我家夫人无关,与我家老爷就更没有关系了…”

开始准备年货,洗家里一切该洗的加打扫卫生了,这样的日子,真心不好过,嗷

第一百九五回 大年

章节名:第一百九五回 大年

有了荣妈妈出面把一切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饶程三儿一再嚷嚷说就是君伯恭与杨氏指使的他纵火杀人,但毕竟没人可以为他作证,证明君伯恭与杨氏在事发前见过他,都是他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而唯一能作证的大杨氏又已死了,死无对证。

于是顺天府尹很快做了如下判决:程三儿与荣妈妈斩立决,君府作为荣妈妈的主家,君伯恭与杨氏作为她的主人,对她买凶一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仍由他们来支付对苦主们的赔偿,至于赔偿金额,经过双方协商,最后定为死者家属一千五百两,伤者家属八百两。

对此判决,苦主们不必说大多都挺满意,便是有不满意者如那位失了孙子的老者,胳膊到底拧不过大腿,也只能含泪作罢;杨氏与君伯恭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此役他们损失了一万多两银子,杨氏还损失了最得用的心腹荣妈妈,但好歹总算将事情给囫囵圆了过去,而不必像大杨氏那样,落得连性命都赔上却依然被休弃出门,连个葬身之所都没有的下场,已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而君璃得知了此判决后,许是因之前早已做好了此番怕是不能要君伯恭和杨氏性命了的心理准备,倒也没有觉得那么难以接受,只是遗憾了几日,也就将此事丢开了,经此一事,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她那位好父亲对他们姐弟究竟有多“好”,以后她和君珏不但可以顺理成章的与他断绝一切往来,便是将来他们姐弟运气不好再与之对上了,想来也不会有人说他们姐弟半句不是,也算是多少有点收获,没有让她和容湛这么些日子以来的努力全白费。

君璃自此便足不出户的安心养起胎来,不但不再踏出府门半步,连迎晖院的院门都少有再踏出,不过隔个两三日的,却照妆堂给太夫人请一次安罢了。

太夫人待君璃的态度看起来倒还与以前一般无二,每次见了都要好一番嘘寒问暖,也隔三差五的有东西赏到迎晖院,但却不再问她有关家中中馈的事,哪怕号称暂代她管家的二夫人三夫人当着她的面儿请示太夫人一些事情,太夫人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先问君璃是什么意思?对二夫人三夫人将自己一些心腹陪房安插到各个行当上的行为,也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起来,再不像以前那样时时敲打着二人,大有让二人一直管家下去的苗头。

自来大户人家最不缺的,便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自然很快便有人瞧出了太夫人对君璃态度的变化,都在暗自猜测,看来大奶奶不知道什么缘故,已是失了太夫人的欢心,眼下若不是正怀着身孕,只怕太夫人早对她不假辞色了,想来等她生下孩子以后,是再不会让她继续管家了。

于是都明里暗里开始往二夫人和三夫人跟前儿凑,内院主子们的一应分例到了以后,除过太夫人的,也有意无意开始先让二夫人和三夫人先挑,不再像以前那样,都将好的先送到迎晖院,连那些个前番经君璃之手抬举起来做管事的,心里都开始持起了观望态度,只不过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付诸于实际行动罢了。

这些事情除了小小的膈应了一下君璃的心情以外,并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她与容湛都不缺银子,只要她想,她的一应吃穿用度甚至可以比太夫人的还要奢华精致,而她对宁平侯府从上至下都没什么感情,自然也无所谓被她们伤害,她们爱谁谁去,与她什么相干?

不过这倒是越发坚定了她将来要与容湛搬出去,关起门来过自己小日子的决心。

如此波澜不惊的过了一个多月,便到了大年下,彼时君璃也已怀孕四个月了,因将养得好,胎相稳固,连带气色也极好。

除夕之日,先由宁平侯领着阖府上下去祠堂祭过祖,又领着大家参拜过太夫人后,便到了入夜时分,府里府外的爆竹都噼里啪啦的响起来,容湛惟恐惊着了君璃腹中的胎儿,趁众人都不注意时,偷偷溜到了君璃身边,抱怨道:“往年也没见放这么多爆竹,真是吵死人了,奶奶还好罢?孩子也还好罢?”又道,“偏这会子是在祖母屋里,若是在咱们自己屋里,我一定让人拿棉被将窗户都捂了。”

说得君璃好笑不已,嗔道:“哪里就这么娇贵了,你只管放心罢,我和孩子都好得很。还不快过去,我才瞧二弟几个都看你好几眼了。”

容湛犹不放心,又再三再四嘱咐跟着的晴雪要服侍好君璃后,才去了男眷那边。

君璃看着他的背影,不由抿嘴笑了起来,不经意却对上顾氏饱含了幽怨与艳羡的目光,瞧得君璃看过来,她立刻移开了视线,只是眼神却变得黯然起来。

君璃看着比第一次见面时瘦了不少,身上穿的玫瑰红万字流云妆花小袄显得颇有些空荡的顾氏,不由暗叹了一口气,如今顾氏的日子一定很不好过罢,自己全身心爱恋的丈夫背着自己做了那样的事,偏自己还放不下他,就更不必说还有两个孩子,也就难怪她怀着身孕还瘦成那样了,终究心结难解。

年夜饭开了六桌,太夫人与二夫人三夫人坐了内室的首席,君璃与二奶奶并顾氏妯娌三人坐了一席,容浅莲与容浅菡并奶娘抱了二奶奶的两个儿子和大姐儿又坐了一席,外间则是宁平侯兄弟三人坐了一席,容湛容瀚容潜三个成了亲的坐了一席,剩余四爷几个还没成家的又一席。

只宁平侯一见容潜便没有好脸色,连带众人都不敢怎么放开了乐,后还是太夫人将男眷们都撵去了厅堂里,叫了说书的女先儿们进来,又令人领着再放了一轮烟火爆竹,方渐渐热闹起来。

一直闹到亥初,二夫人与三夫人才命撤了家宴上了茶来,君璃怀着身孕的人本就容易害乏,闹了这么些时辰,早累得很了,最关键的是,方才的年夜饭十分的丰盛,甚至丰盛到奢华的地步,加上之前散给下人们的赏钱和方才燃放烟花爆竹的银子,听说仅这三项,就花了五千多两银子,还不连年前给众主子打首饰做衣裳的银子,可今年田庄铺子上的所有进项,却连一万两都不到,仅仅一个月便将本该一年的花销花了大半,也就难怪二夫人与三夫人管家后,阖府上下都颇多称颂,也就难怪宁平侯府先前会穷成那样了!

君璃是不管家也不打算管家了,可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才改善了局面很快便有复原如初的迹象,依然堵心得紧,索性眼不见心不烦,向太夫人告了乏,连岁都没守,便扶着晴雪的手,回了迎晖院。

一路上,晴雪见她脸色不好,约莫猜得到她在想什么,因小声劝道:“奶奶且不必生气,只要将来二夫人与三夫人不短了咱们院子的月例,随便她们怎么折腾去,等折腾得连空架子维持不下去了,太夫人就知道到底让二夫人三夫人管家是多么错误的决定了!”

君璃道:“我生气不是为这个,我生气只是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白白糟蹋,觉得后悔,觉得不值罢了。”早知道当初她就该随波逐流,管账面上难看成什么样,管大家日子又好过不好过的,只是维持空架子不倒,她不知道能省多少心力,总好过现在只能躲起来生闷气,气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白菜,到头来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被猪给拱了。

说着,因走得太快,话又说得太快,不免有些气喘,只能停了下来,扯了扯衣襟道:“如今还没开春呢,怎么就这么热了?将来坐月子是在五月末六月初,岂不是越发热得人受不了?”

晴雪知她是心里烦躁,忙笑道:“这怎么说得准,要是来年夏天偏不热,或是那阵子下雨呢?天气岂不就凉爽了,奶奶且不必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况老人们不是常说有福之人才夏天生吗?”

君璃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由生了几分兴趣,道:“还有这个说法?我怎么不知道,这又是什么缘故?”

晴雪笑道:“听说是因夏天出生的孩子,尿片子即洗即干,所以有福气,不过这是穷苦人家的说法,咱们小少爷就是寒冬腊月里出声,也不能让尿片子湿着罢,哪个时候出生都是有福气的。小少爷托生到奶奶肚子里是福气,奶奶有了小少爷这个儿子,也是福气,在这样大喜的事情面前,其他事情又算得了什么,由他去罢,奶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得君璃自失一笑,叹道:“你说得对,眼下于我来说,最要紧的便是孩子,其他事情再大又算得了什么?是我着相了,得亏得有你开解,不然我还不知道闷到什么时候呢。”

晴雪笑道:“奶奶也只是一时钻了牛角尖罢了,等睡上一觉,自然也就好了。”

主仆两个说着闲话,很快便回了迎晖院,因现下正是大节下的,对众服侍的丫头婆子要求也不若素日那般严格,除了廖妈妈自请留下看家以外,便只另留了两个婆子看门,两个小丫鬟留下经管火烛热水什么的便罢了,所以迎晖院显得比素日冷清许多。

瞧得君璃主仆二人回来,廖妈妈忙吩咐小丫鬟打了热水来,便命她们玩去了,说有她和晴雪服侍即可,然后用热水投了帕子,服侍君璃洗了脸换了家常衣裳,舒舒服服的坐到了熏笼前,又动作麻溜的沏了一盏参茶来,顺道还给晴雪也沏了一盏热茶,唬得晴雪一叠声的说“不敢,又生受妈妈”,待君璃发了话,才接过了茶盅,与廖妈妈一道坐了小杌子,陪君璃说话儿。

君璃喝了参茶,觉得身上暖和了许多,肚子也有些饿了,实在是方才年夜饭看着菜品虽多,却有种不知道该怎么下筷的感觉,反倒没吃什么,便欲让廖妈妈给她下一碗面去。

廖妈妈答应了正要去,不想容湛忽然进来了,见她好好儿的,方松了一口气,道:“方才我使人过去瞧你,却听说你早来家了,还只当是谁给你气受了,如今总算可以放心了。”

君璃这会子心情好了许多,便笑道:“大节下的,谁敢给我气受,你也想太多了,还是快回去与长辈们一块儿守岁们,我不在也就罢了,你再不在,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容湛点点头,却并不就走,而是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方才父亲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说…说打算元宵节过了,便正式上折子请封我为世子…”

君璃闻言,不由有些发懵,片刻方呐呐问道:“侯爷真这么说了?那旁人都是什么反应?”关键太夫人是什么反应?她是知道经过问棋之事后,宁平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让容潜做世子,他又不能生了,那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他唯一的选择都只剩下容湛,可太夫人新近待她的态度,让她以为就算宁平侯要为容湛请封世子,总也得再等几年,待太夫人将她身上她不满意的地方都磨得她满意了,才为容湛请封的,万万没想到会这般突然,那他们岂不是别想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容湛沉声道:“我没注意旁人是什么反应,我只顾着推辞,说自己一事无成,父亲又还龙马精神,请他三思了,不过想来好些人这几日都睡不着觉了。”顿了顿,又道,“我又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说了自己想要考武举的事,请父亲好歹给我一个机会容我自己出去闯荡几年,父亲这次倒是没有一口否决我了,大小也算是一个好消息罢。”

这算什么好消息,也许在宁平侯看来,为容湛请封世子和他考武举这两件事根本就不冲突呢?君璃满心的不情愿,尤其是在才经历了太夫人的冷遇之后,若真做了世子夫人,以后就得按太夫人的标准来过活了,嬉笑怒骂皆不由己,她才不要过那样的日子!

忽然发现,其实过年没神马意思,还不如平时呢,至少平时不会这么累,不会这么花钱如流水,好吧,其实后一个理由才是我怨念的根源,O(∩_∩)O~

第一百九六回 变故

章节名:第一百九六回 变故

见君璃半晌不说话,容湛不由急了,道:“奶奶心里是怎么想的,倒是快说出来,我也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啊,我可是借口换衣裳回来的,不能逗留太久。”说着还特意指了指自己前襟上一块显眼的污渍。

君璃闻言,只得暂时打住自己的思绪,不答反问道:“你才不是说已推辞过了吗,难道牛不喝水侯爷还能强摁头不成?”总不能容湛坚决不要,宁平侯还非得要给罢?

容湛撇嘴道:“我是推辞过了,可父亲并没有答应,说又不是立时让我袭爵,只是为我请封世子,早点将名分定下来而已,有什么好三思的?还立时使了人去与祖母说,我们若不尽快想个辙出来,此事怕就真要自此定下来了。”以前他拼了命的想要在宁平侯面前表现自己,好叫他早点请封自己为世子,他都从不正眼看自己一眼,如今自己不想要这个世子了,宁平侯偏又非要给他了,想想这世上的事有时候还真是挺讽刺的!

君璃眼前瞬间闪过之前年夜饭时的穷奢极欲,还有二夫人三夫人等人半点不将公中银子当银子花的架势,若容湛真做了世子自己真做了世子夫人,以后岂不是只能白养着这群米虫,尽比自己享受到的权利尊荣多出不知道多少倍的义务还极有可能落不下一个好字?她又不是受虐狂或是银子多得没地儿花!

念头闪过,君璃果断开口道:“你就告诉侯爷,说自己至今连个子嗣都没有,这会子请封世子,未免操之过急了,好歹等你有了嫡子之后再说不迟。”

容湛有些不明白,看向她的肚子一努嘴:“可你这不是都四个月了吗,有嫡子那还不是迟早的事?”

君璃忍不住翻白眼儿:“能拖一时是一时,如今距我生产还有将近半年呢,谁知道这半年间会发生什么事?当务之急,是要先将考武举的事定下来,等这事儿定下来了,将来若是侯爷再逼你,咱们只管收拾了包袱跑路便是。”可惜容潜如今在宁平侯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无问鼎世子之位的可能,不然让他去与这吉祥如意的一家子相爱相杀倒是挺好的。

容湛这才明白过来君璃的意思,忙起身道:“我明白奶奶的意思了,我这便回去与父亲说去。”说完便要往外走。

“回来!”君璃忙将他唤住,忍了又忍,才忍住没有再翻白眼儿,省得教坏了腹中的宝宝,“你不是说回来换衣裳吗,你这换的是哪门子衣裳?再说你之前拿不定主意,回来一趟后便有了主意,岂不是摆明了告诉大家,你是回来问我的意思,你事事都听我的调停,你也不怕大家说你惧内,白白坏了我贤良淑德的名声?”

容湛却理直气壮道:“我就是惧内怎么了,有哪条律例规定了男人不可以惧内了?旁人爱说说去,我高兴,我乐意!”顿了顿,上下打量了君璃一回,又故作吃惊道:“贤良淑德,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只是嘴上虽说着吐槽的话,心里却比谁都明白,若是没有君璃,若是没有娶到她做媳妇儿,他如今只怕仍浑浑噩噩的过着,哪能像如今这样,整颗心都填得满满的,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世上走这一遭?所以,他怕君璃,是真怕,也是想怕,愿意去怕,因为他知道,怕君璃他有好处,怕君璃他的后半辈子才能有好日子过,这既是怕,更是爱啊!

“…”君璃就无语了,好罢,既然某人都不在意了,她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就让阖府上下都以为容湛惧内罢(难道不是?)!

容湛很快离开了,君璃吃过面后,也觉得累了,便草草盥洗了,上床歇下了,只是似乎才刚闭上眼睛,忽地就被外面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给吵醒了。

君璃有些困难的睁开眼,便瞧见窗外已是灰蒙蒙亮,想不到这么快就已天亮了,她揉了揉眼睛,打着呵欠正要起身问容湛回来了没有,就见容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躺在她外边了,彼时正好梦正酣,也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嘴都快咧到耳边了。

君璃一下子无比的安心,复又躺回被窝里,很快再次进入了梦乡。

等再醒来时,天已经大亮,容湛也已不在屋里了,君璃只觉神清气爽,自己下床穿好衣裳后,才叫了晴雪进来,道:“什么时辰了,怎么也不说叫我起来?”

晴雪笑道:“大爷特地吩咐了不叫奶奶起来,说让奶奶多睡一会儿的,反正太夫人与侯爷都进宫朝拜去了,不到午时回不来,不必急着去太夫人那边。”说完叫人打了热水进来,服侍君璃梳妆。

因是大年下,晴雪有意给君璃找了件喜庆的大红遍地金通袖袄,首饰也特意挑了一套赤金镶红宝的,衬着君璃因怀孕而圆润了不少的脸,倒是平添了几分雍容。

君璃看着镜中自己的圆脸,却颇有几分嫌弃,道:“这才四个月呢,脸就圆了几圈儿了,等要生产之日,岂非胖得连眼睛都找不到了?”

容湛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听得这话,笑道:“奶奶放心,奶奶就算真胖到眼睛都找不着了,我也不会嫌弃的。”

君璃立刻柳眉倒竖:“你敢嫌弃我?我还没嫌弃你呢,我告诉你,就算我真胖到眼睛都找不着了,也只有我嫌弃你,没有你嫌弃我的份儿…”说着,想起自己真胖到眼睛都看不见了的样子,不由一阵恶寒,随即掌不住笑了起来。

容湛见状,也笑了起来,顺势递上一个荷包:“给奶奶的压岁钱,虽说奶奶已不是孩子了,可到底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我少不得也只能出出血了。”

说得晴雪与一旁的锁儿坠儿几个都抿嘴笑了起来,君璃也是好气又好笑,不过对容湛会送自己新年礼物之举还是很受用的,便当着他的面儿将荷包打开了,里面装的是却是六颗浑圆无暇的白珍珠,个个都有半截指头大小,堆在一起好不喜人。

容湛还在一旁道:“这几颗珍贵虽不大,难得的是品相好,以后用来嵌在头面上用。”

世上又有哪个女人是不爱珠宝首饰的?君璃也不例外,细细赏玩了那几颗珍珠一回,才命晴雪收了,正色问容湛道:“昨晚上你回去祖母厅里,与侯爷说过暂时不请封世子后,侯爷是怎么说的?”

容湛道:“我好说歹说,兼之有祖母在一旁帮腔,说有了孩子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大人的不易,才能更稳重一些,到时候再请封世子也不迟,父亲考虑了一会儿,便同意了,至于我考武举的事,因为有祖母帮腔,也同意了,说等过罢元宵节,便帮我打点荫恩去。”

听得宁平侯总算吐了口,君璃不由松了一口长气,道:“这就好,秋闱是在九月,咱们难道连三个月都拖不过去了?”

两人正说着,廖妈妈端了饺子进来给二人吃,嘴里笑呵呵道:“请爷和奶奶吃饺子,来年…不,应该说是今年了,今年一年都笑口常开!”

容湛闻言,便笑了起来,先打住话头,亲自服侍君璃吃起来,君璃吃到第二个时,忽然听得“磕”的一声,不由瞪大了眼睛,鼓着腮帮子努了几下嘴,就吐出一枚铮亮的小铜钱来。

廖妈妈脸上的笑容越发大了:“恭喜奶奶,今年一整年都大吉大利!”又催容湛,“爷也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容湛微微红了眼圈,依言也吃了一个饺子,嘴里也吐出一枚小铜钱来,廖妈妈便又笑道:“恭喜爷,一整年也是大吉大利!”

待容湛与君璃又吃了几个饺子后,廖妈妈便端着托盘出去了,余下容湛看着她的背影,良久才低声道:“以前廖妈妈在时,每年大年初一都会特特给我做一碗饺子,里面必有一个包了铜钱的,可我那时候总是不耐烦,觉得她烦人得紧…想不到今日还能有这样的饺子吃,而且再不是我一个人吃,我真的很高兴,也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