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夫人神色,庄泽卿组织语言,尽量避免对慕府的评价,“姑父姑母他们…因互有怨尤,无暇顾及知漪。得太后娘娘怜惜,知漪自小就养在宫中,几年来从未回过慕府,也就没怎么见过双亲。”

老夫人突然剧烈咳了下,将庄泽卿吓了一跳,她自己顺了顺气,笑道:“无事,老毛病了,你继续说。”

她知道孙女得了太后宠爱,时不时便会住在宫中,但却不知竟是一直被养在宫中,从未回过慕府。想到数年来前来拜访过几次那些人,慕老夫人手忽然气得有些发颤,那些人自京中而来,这种消息怎么可能不知道。还有每年派去给京中送信送礼的人,回来也从未说过这事,她竟不知那逆子何时有了这本事。

怪不得来信常道让他们好好在江南养病,不用记挂着回京,若得了空闲定会亲自带着知漪来看他们。

“…老夫人可有常备的药?”庄泽卿见状问道,他家中祖母也偶尔会有这种症状,一般都会备着药丸。得了老夫人示意他从旁边架子上取下药丸,帮着服下,才道,“后面也没甚么好说的了,太后娘娘和皇上都很疼爱知漪,京中无人不知。”

无人不知…是啊,老夫人心中更是酸涩,唯独她这亲祖母不知。

知漪就在书房外,这两人的对话其实都隐约听得到,听完后还轻轻眨了眨眼,也生出了几乎和慕老夫人一样的疑惑。

听说她这个祖父身为大学士,桃李满天下,即便致仕退隐江南,也该不会连这些消息都得不到。

不过,这些也和她关系不是很大,即便追究了于她也没有什么意义。

心中除了那一丝丝可以忽略的失望外,更多的是心愿已了的放松。

她有点想念皇上和在宫中的阿嬷了。

踱过短小的走廊,知漪走到那野草簇簇的小花园前,手指刚要碰到轻踮在一株小花上的粉蝶,耳畔忽然传来一阵刀剑相击声。紧接着一声巨响,她下意识一抖,粉蝶霎时惊走,整齐的脚步声响起,似乎有不少人在朝这边小跑而来。

“姑娘——”惜玉惊讶的呼声让知漪抬头,映入眼帘的竟是方才还心中所想的那人。

宣帝看上去风尘仆仆,眉头紧皱大步迈来,待目光接触到心中惦记着的小姑娘时顿时舒展开来,声音一如往昔低沉柔和,“知漪。”

“皇上——”知漪顿时丢掉手中杂草,往宣帝怀中扑去,小脸溢满惊喜。

不过分开了这短短的几个时辰,却仿佛已经过了好几日。

第79章 缘

受到这么热情的迎接,宣帝的心简直能化成一滩极软的水,来时带着煞气的眉眼和寒冬般凛冽的气势尽数收敛,只为不会惊吓到怀中柔软的小姑娘。

“皇上怎么亲自来了?”知漪窝在他怀中不愿起身,想到之前连番的动静,“是这里的事闹得太大了吗?”

“嗯。”宣帝轻轻摘下她发间的几点飘絮,根据那次芦花村中毒一事他们这几日顺藤摸出了许多人和事,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薛海这个总督居然带头和大石国勾结。所以在一收到薛海的人马正在慕府时,他想到刚好来这里的知漪,当然放心不下,不顾劝阻便直接赶了过来。

只要能安然将小姑娘拥入怀中,即便之前闹出的动静有些大也没什么。

随他一起来的除了行宫的大批侍卫,还调来了榆城的巡防兵,将薛府那群人扣押起来的由头是“滋事扰民”。可怜这群人还以为是慕大学士暗中叫来的知府,万万没想到刚才领头大步走过的人正是当今圣上。

“今日这趟来得如何?”宣帝凝视怀中知漪。

知漪踮踮脚借着宽大衣袍的阻挡亲昵地蹭了把宣帝下颌,歪头道:“该算是…了了一个心愿吧。”

“嗯?”

“因为…”小姑娘组织语言,将心底真正的想法全盘托出,对眼前的这人她根本不会隐瞒,也无需隐瞒,“长瑜哥哥元涵哥哥他们都有祖父母,知漪很想知道自己的祖父母又是什么样的。”

“那现在知漪觉得是什么样的?”

知漪对他眨了眨眼,“差不多,并没有长了三头六臂。”

还有心思开玩笑,宣帝放下心来,唇边便也带了笑意,听小姑娘说了那些书信和慕老夫人可能被蒙骗之事,又苦恼道:“但是果然分开这么久,从没见过,好像…还没有徐嬷嬷容易亲近,那位老夫人…”

她想的是,那位老夫人对自己的孙女‘知漪’很期待的模样。她不知道那信中他们疼爱的孙女到底是谁,但是自己在知道缘由了了好奇后,的确是回应不了老夫人的期望,也不可能像对待阿嬷那样和她亲昵。

慕老夫人身子看上去不大好,应该经不起被拒绝,所以知漪想着少说少错,本也是要尽快回行宫的。

“皇上。”知漪有些不确定道,“我这样,是不是太任性了?”

仅仅是为了成全自己心中的不甘心和好奇,就来打搅两个本来生活宁静平和的老人家。在揭穿身份之后又不想亲近他们,这样对两个老人家来说,似乎有些太过分了。

“当然没有。”宣帝肯定回复,轻揉小姑娘的头,在他看来,即便是真的任性,他捧在手心的知漪也有这个资格。

被辜负的是知漪,这世间有许多人可以因此误解责怪她,但最没权利苛责她的,就是慕家人。依照慧觉的话,若非知漪被静太妃接到宫中,后又被自己和母后收养,她也许早就逝去在了父母的冷淡无视甚至虐待之中。

世间最无用的事情就是后悔,如果事情真的发生,即便慕大学士夫妻二人再悔恨也无济于事。

环住知漪的手臂收紧了些,宣帝本来的打算就是要通过慕大学士的身份来减少今后京中可能对知漪的非议,并没多希望知漪和这二老多加亲近。

说到底,宣帝也不过是占有欲发作。知漪是他和母后一步步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养成如今这个漂亮乖巧的小姑娘,是属于皇室属于他的,之前答应让知漪来,也只是因为小姑娘自己本身的意愿和请求。

现在知漪放下了这件事,他当然没意见。

“皇上。”知漪偷偷戳了戳他腰间,“慕大学士过来啦。”

小姑娘站好了姿势,外人面前总不好像刚才那样赖着。

慕大学士随那位榆城知府一同走来,身边是季永思和那位老管家,见到知漪和宣帝亲昵的姿势时眼中有瞬间讶异,很快被完美地掩饰。

他离京时宣帝刚登基不久,在慕大学士眼中还是个年轻气盛未及弱冠的少年。转眼一晃,十余年过去,那位少年帝王已长成了如今沉稳有度的模样,让他不禁心生感慨。

院内围满了一干侍卫,慕大学士俯首,“草民叩见皇上。”

宣帝上前虚扶一把,“慕老不必如此多礼。”

又是一番寒暄,知漪不感兴趣地往四周看去,正好看见庄泽卿从书房内走出,但慕老夫人似乎仍在里面。

“皇上。”看见宣帝亲自来了,庄泽卿也愣了一下,上前行礼,宣帝点头。

慕大学士以为宣帝是为薛海来寻他的,但庄泽卿自然明白皇上肯定是因为自己这个小表妹。

咳…瞥到宣帝身边娇小的小姑娘,庄泽卿也算是初步抛弃了以前见到二人亲昵的一些成见,只觉得皇上真是…下手又快又准啊。

“长瑜。”宣帝念到他名字,“先带知漪回行宫。”

知漪怔住,她还以为能和皇上一起回去呢,“皇上?”

宣帝低眉温和看她,只轻轻道了句,“乖,朕随后就回。”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语气依旧如此宠溺,让向来胆大的小姑娘也不自觉微红了脸。还想撒娇磨两句的想法也被瞬间打消,乖乖跟着庄泽卿往外走去,身后跟着周围数百侍卫敬佩景仰的目光。

能让他们这位皇上变成绕指柔,慕姑娘真是不简单啊。

安德福也暗暗给自家皇上竖了个大拇指,不愧是皇上,一句话就把姑娘变成了乖顺的小猫儿。

唯独慕大学士惊讶地睁大了眼,下意识开口道:“知漪?”

此时小姑娘已经跟着走出了院落,进入前面中厅,自然没听到到他这低低的呼声。

“皇上,这是?”慕大学士没忍住,抬脚就要过去,被宣帝的人拦住,宣帝先一步进了书房内,安德福含笑道,“皇上专程来寻慕大人的,尚有许多事未了,慕大人这时可不能走啊。”

脑中闪过方才皇上和那小姑娘亲近的姿态,慕大学士按捺下种种疑问,决定亲自去向宣帝请教。

知漪乘上宣帝派来的马车,为了以防万一,庄泽卿一同坐在里面护着她,见知漪神色有心想问几句关于今天认亲的事,又怕触到小表妹的伤心处。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不提了,反正无论如何,眼前的小姑娘总是他的表妹,这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才到行宫门口,知漪就遇见了一早在阶前探头张望的宜乐,见到她出马车时宜乐激动奔来一把抱住她,又急急松开,上下打量,“没事吧?没受伤吧?”

“…没有啊。”知漪纳闷看着她,“我又不是去上了战场,宜乐姐姐怎么这么紧张?”

“…还不是那个回来禀告的侍卫,说得那么可怕,连你家皇上听了后都脸色大变直接带人去接你了。”宜乐吐了吐舌,看来是虚惊一场,“我本来想跟去,但想想,去了反倒可能添乱,就只能在这儿等你了。”

知漪心中一阵暖意,“谢谢宜乐姐姐。”

“你家皇上呢?”

“留在慕府了,等会儿就回。”交谈间,庄泽卿已经先告辞去了别处。

两人便慢慢走去知漪住处,“慕府?原来你是去那儿了,如何,见到你那祖父母了吗?”

知漪点点头,将在慕府的事情简单说出,让宜乐一边点头一边摇头,最后道:“原是这样,本郡主怎么觉得…你那对祖父母也太糊涂了吧?呃…不对,应该说是你那京中的爹爹也太过分了。”

她赶忙改口,小心望了望知漪,见小姑娘脸色没变才放下心来,“其实,这说不定倒是好事。”

“嗯?”知漪好奇看她。

“佛语有言,缘深缘浅皆在天意。小知漪你虽然亲缘疏浅,但也正是因此才遇见了你的阿嬷和皇上啊,世间种种必定没有太完美的,得到什么,上苍便注定要给你收回另一样东西。”宜乐换了个方式道,“假如说,让知漪你拿太后和皇上对你的感情去换你父母和祖父母自小的疼爱,你愿意吗?”

知漪沉思片刻,不禁眨眼,“这种假如很奇怪啊,如果我自小不是在阿嬷和皇上身边长大,对他们当然也没有感情,那又哪来的愿不愿意交换?”

而且…小姑娘心中嘀咕,阿嬷说过,感情无法被交换,就像岁月的陪伴是永远无法被什么所替代的。

宜乐无言,小姑娘说得很有道理,她好像无法反驳。

她转移话题道:“小知漪,今天上午你住处的秋千是不是突然断了?”

知漪努力想了想才记起有这么回事,那时候她心不在焉地惦记着祖父母的事,根本没把那秋千记在心上。

“唔…是。”

“你可知道是何缘由?”宜乐突然有点小激动起来,不等知漪问就自己一股脑说了出来,“那次你指挥野凫采药救村民的事和慧觉大师的话传回了京,现如今整个京城都在议论纷纷呢,想来过几天折子就会像雪花一样飞来堆满你家皇上的御案。”

知漪长长嗯一声,“那秋千?”

宜乐笑,“秋千的事是你那宫女怜香查出来的,她倒厉害得很,不过半个时辰就查出了是你住处小厨房一个帮工的粗使嬷嬷做的手脚。那嬷嬷交待的话倒有趣,说是前后有四方人马寻她,都是来自京中,其中一人还用她京中的儿女要挟她。但她胆子小,不敢真做什么害人之事,想着你喜爱秋千,便弄了这么一遭,就是想让你发觉。”

第80章 处罚

知漪身边的人大致分成两类,一是太后给的,二是宣帝安排的。只要是贴身服侍或者掌管膳食等重要些的位置,那必然家底都会被查得清清楚楚。京中那些人早先根本没把这小姑娘放在心上,觉得不过是太后宫中孤寂才养在身边,受宠是受宠了些,但那和他们利益又没什么冲突,所以从没想过动什么手脚。

这次慧觉的话和宣帝有意立后的消息一传回京,直接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可惜等他们这时候想起来要往这安插人手,知漪身边早就是铁桶般密不通风。平日除了几个贴身服侍的宫女内侍,其他人就算有事想寻她,也会先被人呈报到宣帝那去,根本无从下手。

京中那些人想是实在无法,才绕七八个弯找上了这么个胆小怕事又没什么大作用的老嬷嬷。

知漪听罢,对那嬷嬷口中说的四方人马很感兴趣,仅这么个老嬷嬷都有这么多人找,那其他人呢?她的住处人可不少,那些洒扫的内侍,打理园子的花匠…

“这么多人想害我吗?”小姑娘支着下巴沉思,被宜乐轻轻拍了一记,“也不一定是真正想害你,更多是试探吧,看看你在你家皇上心中的分量了。”

宜乐很能理解那些人的想法,等了十多年,皇上终于能立后纳妃了。之前府中待字闺中的姑娘虽然被皇上设法亲自赐婚嫁了出去,但他们又不止那一个女儿/孙女,还有别的嘛!

可是皇上来这么一招就很不厚道了,让一个现如今不过十岁大的小姑娘为后,这简直是活生生打了一堆人的脸,况且按皇上的意思,立后之前还不准备先迎妃嫔入宫,再想想太后和皇上以前对这小姑娘的宠溺劲儿,莫不是早就定好了这件事?

且不论他们皇上是不是有什么怪癖,单看这姑娘还没成为皇后前皇上为她做的一切,等成了皇后,即便他们的女儿孙女如愿进了后宫,那还能有她们的位子吗?

当然这些都是宜乐自行帮他们脑补的,因为京中荣寿长公主也给她来了信。信中不外乎是一堆怒气冲冲的话,但在宜乐看来自家娘亲就是在发牢骚。说什么皇上简直糊涂了,因为一个僧人简单的几句话就要把皇后之位给那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如果让先帝知道说不定得气得从皇陵的棺材里跳出来!再就是督促宜乐能上点心加把劲,努力趁着这次南巡的机会和这个皇帝表哥发展一些兄妹之外的感情等等。

宜乐对这封信看过后就是一笑置之,里面的吩咐更是转眼抛到了脑后。和小知漪抢她家皇上,先别说她能不能舍下和小姑娘的感情下手,单是那皇上本身就根本不会给别的女子半点机会。宜乐可没忘记有几次她和知漪在一起时,宣帝眼中对她赤裸裸的嫌弃。

她好端端郡主的逍遥日子不过,难道要自寻死路去惹怒那座冰山么?宜乐自觉还不蠢,所以自家娘亲的话,还是看过就忘吧。

“那个嬷嬷现在在哪儿?”知漪有心要去见一面。

“好像被你家皇上派人暂时关了起来。”宜乐回道,“若有什么想问的,直接去问那怜香就行了。”

知漪饶有兴致,她往日也曾看过太后整治宫人,怜香是敬和宫调教出来的,手段自然也差不了。

和宜乐一同回到住处,知漪就见偏院跪了一群宫女内侍,除去那几个贴身服侍的,其余几乎都受了牵连。怜香立在他们面前似在训话,旁边还有一位眼熟的小公公,是安德福的小徒弟。

“姑娘——”刚见到知漪身影,怜香立马迎上来,同样上下扫视一眼,松了口气道,“还好姑娘没事。”

看知漪有在外面问话的架势,早有乖觉的宫人端出了椅凳请自家小主子和宜乐落座,“查出什么了?”

怜香将今日所做的事情一一说出,所用无非就是威逼利诱那一套。身为知漪的贴身宫女,怜香有着太后亲自赋予的权力,这好处就是,她丝毫不用顾忌其他,即便把这一干宫人全部处置了也不会受到责怪。因为只要是服侍知漪的宫人都知道,她们这小主子在太后和皇上心中的地位,安危容不得一丝差错,所以这种事情还真有可能发生。

当然,怜香并未从一开始就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她起初命几个信任的宫女将这些宫人分在了四处,个个单独问话,不问其他,只问他们这几日的行程,哪时哪刻在何处,正在做何事,一一记录下来,再将这些人的话详细比对,其中有对不上的又会另外询问。若有人能记得最近同舍宫人和平日有什么不同之处并向她禀告,查明属实后怜香都会各自有所奖励。

怜香喜欢从细节上查出问题,事实证明这方法也确实有效。其中两个外院洒扫的公公和负责喂养前面池子里锦鲤的宫女就被查出这两日有擅离职守的情况,而且房中都多了一笔不少的财物。

惜玉对这些不是很擅长,相较怜香,她更擅长以武压人,所以奇道:“收买这几个人,有什么用哩?”

“大概是传些消息吧。”怜香猜想,“或者像那嬷嬷那样,在秋千之类的小地方做些手脚,虽然不能让姑娘有什么大碍,但受惊总是免不了的。”

知漪闻言,倒是丝毫不惧,反而神色如常用了一盏甜羹,歪头对宜乐笑着眨眼,“宜乐姐姐,看来我已经成了香饽饽,等回了京城,想必要比皇上还要受欢迎了。”

宜乐同样玩笑道:“可不是,让你这么个小丫头抢去了风头,本郡主可要不高兴了。”

知漪小酒窝未褪,扫了一眼那边跪着的人,抬眼道:“只这三个,还有吗?”

“没了。”

“唔…”知漪想了想,“怜香,这些人都是从宫中带来的吧。”

“回主子,都是绛雪轩的人,行宫里原有的人连外院都进不了。”

知漪随意托着左腮,似漫不经心道:“往日在绛雪轩中,待他们如何?”

怜香领会道:“宫中都说跟在主子您身边最是轻松,活少赏赐多,主子也从不会罚人。”

知漪摇头,“不对。”

她起身小走了几步,“阿嬷说过,宫人们都不容易,平日不必过多苛责。他们能如此轻易被人几包金银收买,想必平日我待你们还是不够好,短了用处。”

除去怜香惜玉,周围其他宫女内侍顿时纷纷跪地叩首,称主子平日待他们极好,是那些人不知好歹。知漪却微微一笑,仍同小女孩儿般娇声道:“不必紧张,我又不会罚你们。”

“那三人也只收了财物,并未做什么,暂时算不得大错。”知漪沉思,“不若这样,怜香,你去收拾出三件空屋来,里面多堆些金银珠宝,其他什么也不用放。他们三人想必很喜爱这些东西,各自送进去让他们同这些珠宝待着,也不需他们服侍,等待满五日,五日的时间挑选总够了,到时他们喜欢什么都能带出来,那些就是他们的了。”

这么好?那些叩首的宫人瞠目结舌,这还当真没罚,简直是大大的奖赏啊。

宜乐听了会儿,顿时笑了,“你们姑娘的意思,是让这三人在里面待足五日,期间半步都不能出。既然他们如此喜爱金银珠宝,想必一日三餐也是不需的了,反倒耽误了他们挑选的时辰,便一日只送碗水便够了吧。”

“和你们姑娘相比,看来本郡主还是不够体贴啊。”宜乐似笑非笑。

闻言,那些人这才了然。这哪是不罚人,分明是钝刀子割人,比直接打板子更惨。五日不得进食,只能喝一碗水,即便屋内堆了满地的金银珠宝又有何用?最怕那些人到时忍不住饿,把什么金银吞了进去,估计比吞毒药也好不到哪去。

姑娘根本没想过去审问出这三人背后的人,或者说,有皇上和太后护侍的她,根本无需在意这种算计。她在意的是,自己身边的人够不够忠诚。

往日姑娘从来都是满脸笑容一派天真的模样,对宫人几乎也没说过重话,导致他们真的把小主子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十岁小姑娘。但显然他们忘了一件事,姑娘是在太后娘娘身边长大的,又怎么可能真的那么天真良善,他们这些宫人的性命,怕是根本就没被放在眼中。

知漪全然不知这简单的几句话就让自己在这些人心中的形象来了个大逆转,她这种处置的缘由其实还带了一丝孩子气,想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这些人是因为贪财而想要叛主,那她就满足他们,让他们贪个够。

第81章 醉态

宣帝在慕府同慕大学士商议了许久,直至暮色将垂才回到行宫,宽衣解带时边听着小公公禀报今日知漪处理身边宫人的事,听罢不由微微一笑,“还是个孩子。”

安德福递了件墨色腰带,笑道:“姑娘这般年纪能有此等魄力,已是难得了。”

方法听着是稚嫩了些,但有效就好,不然怕是那些绛雪轩的宫人还都当他们小主子是个软柿子。安德福也不得不在心中承认,那个往日他们看着长大的小不点,如今正在逐步成长。

想着以前那软绵绵唤自己‘安福’的小团子,安德福既怀念又感慨,只希望姑娘在长成能与皇上并肩而立的女子的过程中,依旧能够保有那颗真诚透彻的赤子之心。

宣帝颔首,眸中分明有着欣慰,“那三人背后之人可查出了?”

“回皇上,有了些眉目。”安德福回道,“有人看到其中一人悄悄同马大人身边的小厮接触过,回琼阁时便多了个包袱。下午小青子派人去查过,那包袱里除了些银票珠宝并无其他。”

“马齐?”宣帝皱眉,马齐这人是他颇为信任的新晋臣子,看中的就是出身寒门,同这些世家高门间并无干系。而且他年纪尚轻,父母双亡,没有任何理由掺合到这件事中。

安德福想了想,“皇上,听说延平侯有意将庶女许配给马大人,”

“哦,马齐如何表示?”宣帝神色不明。

“马大人婉拒了,但延平侯又送了一位美人给马大人。这次南巡,马大人将那位美人也一同带来了。”

宣帝一笑,眉眼间的冷淡散去不少,“毕竟还年轻,英雄难过美人关。”

安德福陪笑,“想来正是了。”

宣帝沉吟道:“宣马齐明日晌午过后觐见。”

语罢他换好长袍,大步往琼阁走去。

知漪小小整顿了一番身边的人,此时琼阁上下都是前所未有的谨慎,一见宣帝就齐齐福身行礼,宣帝连大门都没进,就被闻声扑出来的小姑娘抱了个满怀。

小姑娘软软抱怨道:“皇上好慢呐,还说随后就回,结果就随后到了晚上。”

宣帝轻柔点点她温热的脸蛋,“是朕失言了。”

“是不是该罚?”知漪歪头看他。

宣帝失笑,“对,该罚。”

知漪踮起脚来,趁着夜色的掩饰和宫人们正低头行礼在宣帝下颌轻啾一口,笑得眼儿弯弯,“正好让人拿了两壶桃花酿来,皇上要陪知漪一起喝。”

她这么兴致冲冲,宣帝自然是任人处置,眼中流露出的宠溺和那完全心甘情愿被罚的模样简直能闪瞎一众人的眼。

面前的膳桌上摆了几样精致小菜,正中是白瓷小瓶装的桃花酿,知漪亲自倒酒,玉般青葱水嫩的手指放在白瓷瓶上,看上去几乎浑然一体,和缓缓倾倒出的淡色酒水形成鲜明对比,毫无疑问,这是绝佳的视觉享受。

“皇上为什么不喜欢喝酒?”

“因为…”宣帝全程凝视着她,“酒易乱人心智。”

知漪顿住,随后将小酒杯递去,纤长的睫毛随眼眸轻眨,似好奇望了眼宣帝。

多余的宫人被遣退,只留了怜香惜玉,安德福是一直老神在在地自觉立在旁边当壁花。

今日的桃花酿是专为知漪挑选的,所以酒味很淡,这两瓶喝起来更多是带着丝丝甜味,就是寻常女儿家喜欢的饮品。小姑娘嗜甜,宣帝却不大喜欢,不过眼前是满脸期待的知漪,他也就面不改色地喝了下去。

一小瓶下肚,知漪脸上也泛起了淡淡的桃花色,无意识地晃了晃脑袋,似乎有点晕。这晕并不难受,只是让人生出一种如在云端,飘忽不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