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这条歧路的呢?李铁仔细回想,一切似乎都要从那一日难得的休假,他们一群人出去闲逛,遇到了被人强抢拉入了勾栏的柳叶说起。

柳叶姑娘出身贫寒,命运多舛,性情温柔,长相甜美。与他家那个只知道呼呼喝喝的母老虎全然不一样。他对柳叶姑娘一见倾心,柳叶姑娘也感念他的救命之恩,纵然知道他只是国公府的奴仆,已有妻子儿女也不嫌弃,竟然愿意没名没分的跟着他,委身于他。

他想办法给柳叶姑娘赎身,银子不够还是管事李鸣借给他的。这事儿李鸣也帮他遮掩着,李铁对他感激莫名。此后,李鸣不管找他有什么事情,他都不会推辞半分。

“那一日,李管事约了我去喝酒,我先到了那个小酒馆,听得隔壁有人提及了大姑娘的嫁妆,说是数额惊人,若是能够知道大约是多少的话,就是大功一件。”李铁说着偷偷看向明华,“我…小的一时没留神,听得他们说大姑娘的嫁妆有近百万两银子的时候,打翻了茶盏…”

隔壁的人知道有人偷听,自然是要寻过来看看的。李铁为了自保就说出了自己的身份,那两人却是一张口就要给他五百两银子,说只要他探明此事,另有重酬。

“这两人拿了一万两银子打赌,一个说大姑娘的嫁妆最多不过二十万两,一个说最少也有八十万两…小的一时贪心,就…就…就应承了这事儿。”李铁越往下说也越觉得不对头了,当时鬼迷心窍,被白花花的银子给晃得花了眼,如今回想起来,这不是摆明了给他设的一个陷阱吗?

他当时怎么就那么傻,怎么就上当了呢?

他回想起来,当时是迷迷糊糊喝得半醉去了柳叶那里。柳叶小意温柔,伺候他洗漱更衣,然后一具喷香而柔软的火辣辣的身体就依附了过来,三言两语的撩拨,他们就翻云覆雨。等到云散雨收,那轻飘的嗓音问他为何事发愁,他就把当时的事情给说了个清楚。

然后,柳叶猛然坐直了身子,直接道:“若是我们有了这笔银子,自然是可以远走高飞了!李郎,不过是探听一下国公府大姑娘的嫁妆,又不是什么大事?两个纨绔子弟打赌而已,又不会对国公府有什么影响。有了这么一笔银子,你我远走高飞,去南方,买下一块田地,男耕女织,过着最最普通的日子,岂不是快哉?”

李铁就心动了,在柳叶对她故乡的描绘中,想着身边伴着一个水一样温柔的女子,住在山山水水之间。一千五百两,可以置办一个小小的庄子,当个地主潇洒过日子了。

第二日他就偷偷寻了那两个人,彻底应承下了这件事情,拿了对方给的一百五十两银子的订金,回头就还了从李鸣那里借来的七十两银子,余下的就是小心使用、打探着当初筹办明华嫁妆的人手。最后才决定,从谢南这边入手。

只可惜谢南嘴巴紧的狠,他略微试探过两次,就让他起了疑心。为了这个,李铁被那两个纨绔子弟追问了好几次。最后才狠下心用了灌酒这个办法…

李铁把事情说了个清楚明白,不是他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是既然这么短短两天的功夫,大姑娘就能够把柳叶给找了出来,这余下的事情纵然是他不说,只怕大姑娘也总会查个清楚的。

“就是这样了…”他说着眼巴巴看向明华,“大姑娘,饶了小的吧…小的只是一时被猪油蒙了心…”

“姜护卫。”明华却是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只叫了一声一旁的姜戚郢,“事情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如何做不用我再说清楚了吧?”

“大姑娘放心,府中有府中的规矩,属下定然会处理的妥妥当当。”姜戚郢说着也不叫旁人,直接过去一把扭着李铁起身,“走吧。”说着,另外一只手直接塞了东西进李铁的嘴巴,让他发不出半分的声响,就这般强行扭着人离去了。

屋中一时寂静,明华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这才看向了一旁一直不说话的宁王。

虽然换了个地方,可是汶哥儿倒是适应良好,每日里面吃吃睡睡,由着奶娘和丫鬟陪玩,倒是没有一点不适的样子。反而是宁王,这两日似乎有些心事一般,虽然对于她管理国公府没有任何的意见,却不时的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眉头更是时不时皱起来。

“王爷有心事?”明华忍不住问了声,见宁王似乎是回过神来的样子,不由哑然失笑,“王爷有心事。”一模一样的话,不过这句却是肯定的语气了。

宁王点了下头,倒是不隐瞒。

“我只是在想,既然已经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户部究竟想要怎么查证国公府的家产。”他说着看了明华一眼,“又或者,只是查一下你的嫁妆。”

要查明华的嫁妆,那就要入宁王府了。

而若是只查明华的嫁妆,那户部这针对国公府的参奏可就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了。

明华闻言一愣,半响才缓缓道:“我的嫁妆倒是都经得起查证,怕只怕有些人入了宁王府就不止是查嫁妆了。”她眉头微微皱起,认真想了片刻才道:“说起来,既然这件事情是由我的嫁妆引起的,若是我入宫请罪,不知道是否可行?”

“入宫请罪?”宁王也被明华的说法给惊了下,却见明华笑着点头,“我这个出嫁女不孝,给国公府惹来了麻烦,然而我总归是皇室的媳妇儿,这嫁妆入了宁王府,当初也是呈了单子给皇上的。如今惹来这般大的麻烦,让皇上和父亲都不得安宁,由此可见是我这个晚辈行事不妥当引起了,如此算来,我当属不孝。”

开口之时明华之时隐约有着这样一个念头,越往下说却是越觉得此法可行。

对方于公来攻击国公府和宁王府,那么她就从私事上来应对。

嫁妆本就没有半分问题,当初也曾经呈了嫁妆单子的奏章给皇上,这都是过了明面的东西。既然这样还能引起户部的注意,如果不是林矍的错的话,那么自然是她这个宁王妃没有当好了。

让皇上为此震怒,林矍为此被人疑虑官风,自然是她这个儿媳妇、国公府的出嫁女的不是了。

这一招才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

户部不管怎么说,说得又有多严重,对于明华来讲,这都是皇家的家事而已!

“王爷觉得此法可行吗?”明华说着看向宁王,见宁王错愕地看向自己,不由露出一个小小的得意的笑容,“王爷习惯了战场上与人厮杀,可是我却更喜欢用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既然户部说是她的嫁妆有问题,那嫁妆单子却是过了明路,连着皇上都知道的。这些东西,不用入宁王府查看,只对照单子就可以查得清清楚楚。

堂堂王妃自认不孝,为婆家和娘家惹来麻烦,一举就把两边人都给摘了出去。然而,宁王妃究竟做错了什么?似乎什么也没有做错,不过是她出嫁的事情没有大肆宣扬自己有着多少的嫁妆,事后被有心人给查了出来,才成为了攻击她的佐证。

可是,这嫁妆有问题吗?

四十万两虽多,却也不是不可能的数字。秦王妃当年是个意外,秦王毁容,秦王妃的娘家几乎要毁了这门婚事,自然不可能给她太多的陪嫁。然而,底下魏王妃的陪嫁是三十三万两,齐王妃的陪嫁是四十八万两,隋王妃的陪嫁是十八万两,听着不多,却有不少有价无市的孤本书籍,是求也求不来的。

楚王妃嫁妆三十八万两,晋王妃的嫁妆二十五万两。这些在宫中都有专门的册子录入,平日里面无人注意也就罢了,若是有人问起,都是有根有据的。

依着几位王妃的家世,明华这四十多万两的嫁妆虽然看着吓人,却也不见得就是最打眼的。

对方想要剑走偏锋,就别怪她避重就轻,转移重点,甚至是拉人下水了!

如果她这四十万两的嫁妆就要盘查的话,那么几位妯娌谁家不需要盘查?

宁王想了不少的应对办法,然而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还可以这般解决。嗯,也不算是解决,只不过是转移重点而已。不过,却比任何的解决办法都要好。

因为,不管怎么查,结果如何,林矍被人参奏贪渎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居。总归是会有人不信服查证的结果的。而如今,干脆就不让查证,直接认罪。却认的不是贪渎之罪,甚至不是任何的罪名。只认不孝,因为嫁妆这点小小的事情,为长辈惹来的不少的麻烦。

继而再把事情给闹大了,牵扯更广。

堂堂国公府的嫡长女,嫁入皇室为六皇子宁王正妃,不过是四十万两的嫁妆,你们就觉得过分。那么,其余几位王妃的嫁妆是否也该查证一下呢?

要知道,王爷们的正妃,明华的那些妯娌们,可不见得个个都是出自国公府,却是有着不输给她的嫁妆呢。更何况,国公府与国公府也是不一样的!

明华这份嫁妆就惹得户部在意了,那其他王妃呢?

“皇上的性情,王爷比我更加知晓才是,这请罪的折子,还请王爷帮我代笔,回头我誊写一份就立刻入宫请罪。”明华笑着道,凑过去对宁王道:“不过要劳得王爷亲自动手,不知道这润笔的价码又是如何的?”

宁王见她还言语戏谑自己,不由伸手轻轻捏了下她的手心,道:“写请罪的折子倒是没问题,只是王妃可要想好了,这样的请罪,定然是面子上不好看的。”

“王爷可会因此而责怪我,认为我真真是一个祸水一般,让家里不宁了?”

“自然不会的。”宁王皱眉,就听得明华又问道:“那王爷可会觉得我丢了你的脸面,这般为了娘家请罪,让王爷面子上难看了?”

“王妃明明是为我分忧解难?”

“这么说,王爷自然也不会因此而冷落我,让我在宁王府中的日子不好过了?”明华接着说,双眼之中已经是满满的笑意了。

宁王缓缓摇头,道:“你明知道不会的。”

明华双眼弯弯,乌黑的眸子盯着宁王,“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我夫妻一体,不过是些许小事儿而已。不过,既然王爷觉得我委屈了,可要记在心上才是…”

宁王微笑着点头,应承道:“娘子放心,为夫定然把娘子所作所为一一记在心上。若是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定然还许娘子以终身。”

明华一愣,原本是开玩笑一般的戏谑之语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她微微抿了下唇,有些不自在的挽起脸侧的发丝,清了下喉咙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劳烦王爷先帮我写折子了?”

这请罪之事,自然是越早越好。若是晚了,谁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宁王见她脸颊绯红,也不点破,只应了等着明华离去这才心情颇好的回了暂居的屋子,亲自研磨起草写请罪的折子。

明华却不是借口逃开的,而是真的有事情不方便宁王在旁。

她要去见一见林明惠了。

明华发话,这国公府上下无有不从,因此林明惠被实实在在的饿了两天清火。每日里面除了喝水之外,再无半点东西入口。她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何吃得这般苦头?因此被管着的这两日里,她几乎要疯掉一般。

听到外面有动静,她立刻就跳了起来,冲到了门口。

“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我可是魏家的太太,你们这般关着我就不怕魏家…”

“魏家?”门外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林明惠一顿,半响才缓缓站直了身子。

“我当时谁呢,原来是大姑娘。”她不阴不阳地开口,“大姑娘这般金贵的嫡长女,怎么跑来看我这个落魄的庶女了呢?”她说着冷笑连连,“怎么,大姑娘不是准备把我活活饿死,免得旁人知道了大姑娘贪墨了娘家的钱财,惹得父亲病倒的事情吗?”

“你是真的相信了你这番说辞不成?”明华摇头,“你问问这满国公府上下,谁会真的信了你说的话?”

“我不用他们信,因为这事实。”这两天让林明惠支撑下去的也就是这个念头了,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她是对自己的这个猜测深信不疑。

明华是真的不懂林明惠的心思,见她这般也不耐烦起来,开口道:“我来是为了说三件事情。第一,魏家昨日晚上就来过人了,我说你因为内疚父亲病重留下侍疾,魏家并未多言就离去了。第二,郑御医又来了一次,父亲如今好了许多,说话也利索了些。有关我嫁妆的事情,瞒着你们是事实,却未曾瞒着皇室。要知道,这嫁妆也是要入册的。第三,再过几日,等着父亲好了我就让去魏家送信,说你纯孝,为着父亲的病发下了宏愿,说只要父亲好了你就愿意入雪岭寺修行,为家人祈福。”

“雪岭寺?”林明惠才不在意明华的嫁妆如何呢?她在意的是她自己,“雪岭寺是京城外修行最苦的寺庙,你竟然…你竟然想把我送去那里!”

那里住着不少为皇室祈福的后宫妃嫔、女官,除了死时被抬出来,大部分人这辈子都别再想要踏出寺院一步。

“你…”林明惠心中冒着寒气,“魏家不会同意的!魏家不可能会让你把我送入雪岭寺的…”雪岭寺的名声,可不算好听,那里就如同牢房一般,关着的几乎都是皇宫之中犯了错事的女子。算得上是皇家的寺庙,可是不管嘴上说的再好听,大家心中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魏家为着脸面也不会…

明华却只淡淡道:“只凭着魏家,怕是还不能把你送入雪岭寺呢。”雪岭寺乃是皇家专用,若非明华如今是宁王妃,想要往那里面送人,也绝不可能。

林明惠打了一个寒颤,下意识地摇头不相信明华竟然会这般做。

“我是晋哥儿的姐姐,亲姐姐!”她大声冲着门外喊,“你不能这样对我!”

“就因为你是晋哥儿的亲姐姐,所以我才不能留着你继续这般疯癫行事。”明华冷冷道:“林明惠,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你的孩子我会帮你看护,让他健健康康的长大,继承家业。余下,只希望你能够在雪岭寺中想想清楚吧。”

她说完这话转身离去,对林明惠最后一丝的姐妹之情也在身后的谩骂声中消散不见了。

曾几何时她们也是和和睦睦的姐妹,哪怕没有亲昵如同寻常人家的姐妹,可是那也是当初曾经她拉着手教过她走路,一声声叫着她大姐姐的妹妹。

只可惜,长大了,每个人的想法和志向都不一样。她们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小时候的无忧无虑了。

惆怅也不过是一时,明华要做的事情实在不少。李铁口中透出的李鸣李管事也要查个清清楚楚。谢南的丧事和他的家人都要安置好。请罪的折子要誊写一遍,照顾林矍吃药休息。还有雪岭寺那边,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她自然是不会有半分的心软的。因此,那边也要打点好。既然送了林明惠进去,她这辈子就别想再出来了。

当天下午,不等户部这边与刑部商议好,是先要查抄国公府,还是先要彻查明华的嫁妆,明华就入宫,跪在正阳殿外,双手高举折子,脱簪请罪。

不是林矍的反驳,不是宁王的维护,而是宁王妃请罪?

这消息一传出来,所有留意这件事情的人都吃惊了。

宁王妃,这是想要做什么?

很快,所有人都明白了。宁王妃,这是准备把所有的妯娌都给拉下水。

宁王妃的嫁妆,竟然是入册了的?可是,四十万两的嫁妆,为何当初没有传出来半分的消息?这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公府嫁女儿,又是嫁给当朝得势的王爷,如何会不大肆宣扬这丰厚的嫁妆?

因此不管是齐王还是魏王,都没有留意这个细节,都以为这嫁妆并未过了明路。谁知道,明华的所有嫁妆都是造册入册了的,里面一项项些的清清楚楚,再明白不过了。

过了明路的嫁妆,又有谁敢说是贪渎的赃款呢?

不然,不是如同宁王妃请罪时所暗指的那样,诸位王爷的王妃们,那数额不菲的嫁妆,是不是也有些问题呢?

没有人愿意被牵扯进去,把自己妻子的嫁妆彻查一遍。更何况,明华言辞谦虚,除了一些让人不怎么美妙的联想之外,更多的是陈述自身知错,竟然引得皇室与国公府之间产生误会,给皇上增添烦恼,也让娘家因为她而名誉上蒙上了一层灰。

然而堂堂的宁王妃究竟做了什么?

似乎她什么都没有做,不过是户部突然盯上了她的嫁妆,然后臆想了林矍贪渎的可能。甚至因此上述参奏林矍…户部这是想做什么,该做的事情不去做,反而盯着王妃的嫁妆?

谁给他们的胆子,谁给他们的资格?

第93章 彻查

“儿臣有罪,让父皇为儿臣之事烦心,让父亲为这儿臣之事病倒。若非儿臣一意孤行,当初未曾公开自己嫁妆的具体数额,如今也就不会引来户部对父亲的窥探,继而导致父皇大发雷霆,伤了龙体。”明华跪在正阳殿外,声声清脆透彻,传入了殿内。

“儿臣有罪,儿臣不孝让父亲名誉蒙羞…”

正阳殿内,皇上听着外面请罪的声音不由有些烦躁,问道:“这是第几条了?”

“回皇上,第六条了。”郑海躬身回答,目光朝着窗外看了眼,半响见皇上双眼微微眯着,不由道:“皇上若是觉得吵闹,奴才就请宁王妃离去?”

“不用了,让她进来吧。”皇上摆手,坐了起来。郑海连忙过去扶着他的手,送皇上坐在了书桌之后,这才亲自出去请了刚好把谢罪折子背完的明华。

“宁王妃,请起吧,皇上招你入内说话。”郑海道,明华这才缓缓起身,跟随他进了正阳殿。

明华很少单独面圣,然而在皇上面前却没有丝毫的拘束,上前送请罪折子,请罪,应对得当,态度诚恳谦卑,纵然是接连被林矍贪渎的案子闹得心烦的皇上,也没有理由对她怒目相对。

更何况,明华请罪的话说得清清楚楚,皇上纵然是烦躁,却也不会真的迁怒到她一个女人身上。

关女人什么事情,关嫁妆什么事情?如今这样的局面,摆明了就是针对林矍和宁王的。林明华,不过是那些人作伐的缘由而已。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拘泥于君臣之礼呢。”皇上摆手,示意郑海扶人起身,道:“坐下慢慢说吧。”

明华谢恩,却是不敢坐,只认真道:“儿臣不敢放肆,在父皇面前,儿臣虽然是儿媳,却也是臣女。”

皇上欣慰,这般懂得分寸,当初倒是给宁王指了一门好婚事。他对明华了解并不算深,当初长公主在京的时候曾经抱怨过明华蠢笨,如今看来聪明倒是算不上,然而懂得规矩,心思纯孝。

女人,太过聪明了那就是自作聪明了。

这般守规矩、懂进退、又纯孝之人,才是刚刚好。

不然,就会如同长公主玩弄权势,又或者如同皇后那般,竟然敢从二十多年前就算计他的皇子,让钦天监伪造命格。明华这样就很好了,林矍倒是把女儿教的不错。

明华不知道皇上所想,然而从他态度的变化上也能够察觉出来一二。她渐渐放下心来,把当讲的话娓娓道来,认错、垂泪、放低姿态,没有一丝的迟疑和不甘,然而整个过程中却是没有为林矍辩解半句。等到离去的时候,皇上态度很是缓和,笑着道:“你且放心,户部那些人自然不会惊扰到林卿养病,至于你的嫁妆,宫中自有入册的单子,让那些人去查就是了。”

牵扯到了皇家的事情,哪里还是户部那些人想怎么样就能够怎么样的?

若真的要查起来,首当其冲的当时齐王才对。别忘了,齐王妃萧氏“暴病而亡”,其子“意外身亡”,那数额巨大的嫁妆可还留在齐王府中呢!萧家如今是落魄了,可是要真的闹起来,皇室的脸面往哪里放?

原本不过是查一查一个当年驻守边境的大臣而已,若非明华主动请罪,只怕在不知不觉中这事情就要闹大了。

皇上缓缓摇头,半响才叫了声郑海,道:“之前不是叫了齐王入宫吗?等他来了,就让他回去好了。”这个儿子,实在是让他失望了。

郑海低声应了,扶着皇上去休息,回头又安排各项事宜。

明华入宫请罪,宁王自然不能陪同,然而却一直等在宫城外面。见她换了一身衣衫,容貌整洁地出来,他连忙迎了上去,道:“可还好?”

明华笑着点头,“王爷不必担忧,父皇很是慈爱,不仅没有责罚我,还宽慰了我几句。”她话还未说完,就被宁王握住了手。明华不由一顿,才又低声道:“王爷亲自代笔写的请罪折子,皇上如何不受用呢?”

宁王正想说话,就听得身后传来车行之声,回头看去却是齐王府的车架。

齐王下车,见着宁王和明华,立刻唇角含着略带得意的笑容上前道:“还没有恭喜六弟呢,违抗君命那么大的错事,还是父皇心疼你,不过是五十板子,这才几天就给了赏赐,免得那些踩低捧高的为难了六弟,这般父子之情只怕六弟前二十二三年都没有体验过吧?如今牵扯到了你岳父,林国公,弟妹这般入宫请罪,摆低了姿态怕是父皇心软,也要轻轻放下了吧?”

这话说得明嘲暗讽,很是不客气,连带着还暗示皇上偏心,宁王夫妇取巧。宁王略微挡在了明华身前,扬了扬眉才笑着道:“倒是让四哥操心了。”

“我有什么好操心的。”齐王倒是没有想到宁王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等了半响不见接下来再说什么这才讪讪地笑了两声,“我不过是随口一说…”

“四哥操心的,难道还少吗?”宁王略微挺直了下身子,明明身高差不多的两个人,此时面对面站着宁王却让齐王颇有一种被他居高临下鄙夷的感觉。

他确实操了不少的心,局势到了如今的情形,要是还把宁王当做是傻子,那么他就是真正的大傻子了。

齐王一时有些答不上话,却见宁王轻哼了声笑着道:“四哥这个时候入宫,怕是户部有急事吧。许是与户部的要案有关,我就不耽搁四哥时间了。”说着拱手,拉着明华就越过齐王离去。

齐王站在原地看了许久,半响才转身阴沉着一张脸转身离去。

老六…事到如今还这个样子,就别怪我这个四哥不给你留情面了!你以为这样就算了,你在北疆的那些事情,可是早被我查了个清清楚楚!

林矍,那不过是个开胃菜而已!

“老四啊老四,真是…”两人在宫门口的这点儿交锋,很快就传到了有心人的耳朵中,魏王摇了摇头,半响才又道:“老四是个沉不住气,不过这老六…真是父皇给了点儿脸面,也跟着扬起了尾巴了。”

“这样,对王爷才有益处,不是吗?”刘榀端起茶杯品了品,半响才又缓缓道:“以宁王对上齐王的架势来看,皇上虽然格外开了恩,罚了之后也重赏了一次,看起来是荣宠不断…”

“难道不是吗?”

“宁王的性子,可不是一得意就会忘形的。”刘榀缓缓道:“自从他冒头,学生就让王爷查了不少北疆的事情。与齐王的重点不同,王爷这边查的是宁王所打的每一场仗。这反而更好查一些,也更容易查到真相。只看宁王那些战绩,他可是一个比任何人都沉得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