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以后你会慢慢习惯。”

姜梨看着他,沉默了下来,姬蘅也只是耐心的等待,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问:“我是不是会让你的计划生变?倘若你要出面阻拦殷家的这门亲事,势必会让殷家人注意到你,到那时候,会不会换了你的事?”

“殷湛早就注意到我了,有没有你的亲事都一样。”姬蘅微微一笑,安慰她道:“你不用在意。”

“我还是不明白殷湛和你的恩怨是什么,如果你现在不想说,我也不问了。不过,他回燕京城的目的又是什么?和姜家联姻,只怕也不只是殷之黎自己的主意,我便不是绝色天仙,殷之黎不会见了我一次就喜欢上我,是为了什么?”

姜梨还是觉得很奇怪,如果不弄清楚殷湛的目的,姜梨就不知道如何给姜家指路。

“李仲南现在已经不行了,文臣之首就是姜元柏。”姬蘅淡道:“拉拢了姜元柏,朝中一半势力都拉拢了。”

姜梨听他用的是“拉拢”二字,心中一跳,脱口而出:“他想当第二个成王?”

姬蘅微笑道:“还有更好地理由吗?”

“为什么?”姜梨越发迷惑,“他若是要篡位,这么多年在云中都默默无闻,为何要等到现在,在皇上年幼的时候不就可以做这件事了吗?”

“陛下要成长,成王要成长,夏郡王当然更要成长。不然你以为,当年先帝为何要把夏郡王驱逐去云中,不过是因为先帝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却又没有更多证据,心中狐疑,只能驱逐。说到底,先帝到底念旧,若是我…”姬蘅漫不经心道:“绝不会养虎为患。”

“他和你…”

“嘘,”姬蘅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对姜梨笑道:“很多事情,你不用知道,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我这么喜欢你,可不希望你出什么事。”

他说情话说的张口就来,却也不会让人觉得腻烦虚伪。姜梨也顺其自然的接受了,他们二人的关系,早在最开始的互相试探算计中,偶然相交,慢慢成为朋友、知己,甚至成为现在这般模样。

这好像没什么不对。

姬蘅不愿意说的,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姜梨也就罢了,实在不行,自己想办法去打听就是。只是听到殷湛的谋逆之心,还是令她大吃一惊。

“父亲…姜家不会被连累吧?”

“只要你和殷之黎的亲事不成,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姬蘅说的云淡风轻,“姜元柏这个人,有心无胆,谋逆这种事,是绝对不敢做的。殷之黎之前的主意,姜家未必知道。一旦殷湛表现出他的野心,姜元柏自然会退避三舍。”

“我只是觉得,皇上一旦误会姜家和殷家一样贪婪有了反心…”她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皇上知道此事吗?”

姬蘅但笑不语。

姜梨立刻就明白了姬蘅的意思,洪孝帝竟然知道了。洪孝帝果然比众人想象中藏的更深。不知道殷湛知不知道此事,不过也许殷湛就算知道了此事,也不以为意,对殷湛来说,他的兵马强盛,燕京城的御林军也不是他的对手。

但姬蘅看起来却不怕殷湛的意思。

莫非那枚丢失的虎符…

“小姑娘,不要胡思乱想了。”他道:“你只要乖乖呆在府上,一切都会解决的。”

“姬蘅,”姜梨看着他的眼睛,“你不要出事。”

姬蘅一顿,随即笑了,他笑起来格外惑人,眼底的泪痣殷红如血,他的声音温柔,道:“好。”

夜色正好,月色不浓不淡,像是也晓得这一夜值得铭记,便发了疯一般的美好。

和姬蘅说完话后,姜梨也准备回去了。她今日本来是准备来和姬蘅道别,结果不知怎么的,稀里糊涂,反而和对方敞开心迹,她本就是坦诚的人,在替薛家报仇之前,尚且还留有几分余地,大仇已报后,前尘过往尽数如烟,她便又如从前豁达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对方也喜欢她。

想到这里,姜梨便忍不住扬起嘴角来。

她曾以为爱过一次人后,便不会再轻易地爱上另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但喜欢这回事,大抵是没有道理的。她还能这不怕受伤的继续爱人,也是一件好事。父亲和阿昭要是知道了,也会为她高兴的。

当然,这一回,她不会盲目的为对方失去自我,变成另一个人了。爱情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委曲求全支撑。

她心里想着这些,和姬蘅走了出去。姬蘅牵着她的手,这一回,他没有再牵姜梨的袖子。他的手掌修长宽大,把姜梨的手握在掌心,仿佛一辈子都不会松开似的。

“笑的这么开心。”姬蘅道:“看来你很喜欢我啊。”

“牵得这么紧,”姜梨马上反击,“看来你很怕我跑掉啊。”

“有什么可怕的,”他轻哼了一声,“你跑到天涯海角,我总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姜梨嗤笑,懒得和他说,姬蘅要送他到府门口的马车上,二人路过花圃的时候,院子旁边,发现坐了一个人。那人正费力的双手扶着椅子,姿势奇怪。

姜梨看见那个背影,只觉得心中一跳,莫名就问到:“那是…”

姬蘅也朝那边看去。

“那是之前救回来的小子,”赵轲解释,“他腿断了,司徒小姐不让他走路,白日里他就坐在轮椅上,这小子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老是不认命,晚上偷偷地跑出来练走路。”他感叹一声:“倒也是个硬骨头,就是可惜了,武功都废了,司徒小姐也说过,他不可能再站的起来,怎么就这么倔?”

姜梨瞧着那背影,那人果如赵轲所说,站起来极为艰难。那椅子是靠着屋门的窗户,他两只手撑在窗户台上,企图撑起身子,然而费了老大的力气,也只稍微撑起来一点点,而且很快,“扑通”一声就跌落下去,声音听得姜梨这边都替他觉得疼。

姬蘅道:“让他回去吧。”

月影下,这影子实在看得令人心酸,哪怕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却奇怪的,突然让姜梨觉得心痛起来,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停住脚步,目光直直的盯着椅子上的人,然而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赵轲得了姬蘅的吩咐,就径自往那人身边走去,一边走一边喊道:“阿昭,别练了,这么晚了,别人还要睡觉呢。大人让你回去休息了。”

姜梨一听,顿时浑身发抖,她反问道:“阿…昭?”

第 216 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姐弟

“阿…昭?”姜梨道。

姬蘅眸光微微一动,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姜梨快步往那人身边走去,她走得极快,到了最后,几乎要小跑起来,比赵轲还要先到那人面前。赵轲也没料到姜梨突然赶了上来,诧异的看着姜梨,没有说话。

椅子上的少年转过头,看见姜梨也是一怔。月光下,他的影子由模糊到渐渐清楚起来,仍旧是熟悉的眉眼,却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坚毅。他的脸上还有一些淡淡的疤痕,一双眼睛却还是如从前一般澄澈,只是带着疑惑看向姜梨,他甚至还想对姜梨笑一笑。

姜梨的脑子“嗡”的一响,双手不受控制的往少年脸上摸去,似乎要分辨这究竟是梦还是现实,她喃喃道:“阿昭…”

少年疑惑道:“这位姑娘…认识我吗?”

他的声音仍旧如从前一般清凉,炸响在姜梨耳边,直教姜梨身子一抖,一个激灵回过神,愣愣的看着他。

不是假的,阿昭在说话,是阿昭的声音,不是梦,赵轲和姬蘅也在这里,这也不是阿昭的鬼魂。

一瞬间,她的心中同时被巨大的喜悦和悲痛充满,一下子抱住了阿昭,大哭起来。

女孩子抽抽噎噎,哭声在院子里回荡的格外清晰,赵轲张大嘴巴,下意识的往姬蘅那头看去。姜家二小姐居然抱着这个叫阿昭的小子,莫不是他们早就认识?姜二小姐和阿昭如此亲密,该不会是从前就有过私情,要真是这样自家大人情何以堪?好好的一个人竟然比不过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子,姜家二小姐先前才和大人手牵手,这会儿就已经当着大人的面抱起别人来,这可真是…

阿昭被姜梨这么抱着,一时也有些手足无措,少年的脸顿时涨得通红,突然被一个陌生姑娘这么抱着,阿昭本能要推开,然而这姑娘哭的撕心裂肺,如此伤心,莫名的让他也跟着鼻酸起来,一时间竟不忍心推开她,任由她伏在自己肩头,泣不成声。

因着是夜里,姜梨的哭声,很快就惊动了旁人。笼子里的小红扑腾个不停,瞅着姜梨喊“芳菲”,只是淹没在姜梨的哭声里。姬老将军似乎也被吵醒了,中气十足的在隔壁院子里吼,让姬蘅消停点。

姬蘅走过来,抓住姜梨的手臂,将她从阿昭身上拉起来。赵轲注意自己的主子的脸色,发现姬蘅竟没有生气的意思,一时之间更惊讶了。姜二小姐做了这种事,大人竟然还如此包容,难怪人们总是说“红颜祸水”了。

姬蘅道:“进屋说。”

姜梨抹着眼泪,推着阿昭的轮椅进了屋,姬蘅也跟了进去,剩赵轲在屋外守着。

阿昭平日里就住在司徒炼药房旁边的小屋里,小屋里倒也简单,姬蘅坐在床边,拉姜梨坐下,阿昭点亮了油灯,看向姜梨,还是有些不自在,正想说话,就听见姜梨开口,姜梨问:“你的腿怎么了?”

阿昭张了张嘴,这般莫名其妙的女子,莫名其妙问自己又问的如此熟稔,仿佛自己理应告诉她自己的一切似的。但阿昭鬼使神差的,就老老实实的回答:“司徒大夫说我的双腿断了,日后不可能站的起来。我总想着能不能再试一试,夜里就自己扶着窗台站一会儿,坚持不了多久。我怕司徒大夫看见后会生气,所以才晚上做,没想到被大人和姑娘看见了。”

“断了?”姜梨轻声问,说完这句话,她的眼泪顿时又流了下来。她实在想不到,身为阿昭这样的江湖少年,若是从此以后再也站不起来,会是怎么一番场景。要知道少年时候的他,志向不是做官,也不是发财,就是四处游历,惩恶扬善。和叶明煜很像,不同的是,叶明煜的确做到了,可阿昭日后却再也做不到。

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落,仿佛伤心到了极致,姬蘅在一边看着,轻轻叹了口气,掏出一方手帕,替她擦眼泪。从前觉得小姑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况,总是从容的,哪怕遇到的再恶劣的人,她都笑得出来。如今看来,她仅有的几次哭泣,都是和亲人有关。只要遇到了亲人,她的眼泪就止也止不住,哭的人心都软了一截。

阿昭也不知所措的看着姜梨,这姑娘听到他腿断了,就哭成这幅模样,他也看得出,这姑娘是真心为他伤心。但正因为这样,阿昭反而更加疑惑了,他的确是没见过这位陌生的姑娘,但她为何要为自己如此难过?他只好手忙脚乱的安慰:“姑娘不必觉得我可怜,虽然站不起来,但我还活着,留着一条命在,日后想做什么都可以。世上比我可怜的人多不胜数,有些甚至还没能活着,比起来,我已经很好了。”

闻言,姜梨愣住,她道:“活着?对了…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你不是死了吗?”

阿昭一愣,看向姬蘅。

姬蘅温声道:“你还记得,那一日你叫我去永宁公主的私牢里,找姜幼瑶。”

姜梨点了点头。

“我在私牢里的时候,看见了他,他向我求救,我就把他带了回来。”姬蘅回答。

听到这里,少年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恍然,道:“你是…姜二小姐?”

阿昭还记得赵轲说过,那一日是姜二小姐请姬蘅去私牢里找人,却无意间撞到了他。算起来,姬蘅是他的救命恩人,姜梨也算是救了他一条命。如果没有姜二小姐让姬蘅去公主府的私牢,他也不会被发现。

他道:“原来姑娘是姜家二小姐。”

姜梨看着他,他的眼里充满了对自己的感激。对于薛昭看来,姜梨便只是一个偶然的救命恩人。

“我不是姜二小姐,”她道:“我是姐姐,阿昭。”

薛昭愣住了。

他有些不明白姜梨的话,姜梨看上去分明年纪比自己更小,为何要说自己是姐姐,而且刚认识就让自己叫她姐姐,也太自来熟了。

姜梨见他仍然疑惑的模样,就知道薛昭根本没听懂自己的话,她又说了一遍:“阿昭,我是薛芳菲,是你的姐姐。”

她的声音忍不住颤抖起来,姬蘅伸手握住他的手,姜梨稍稍安心了些。阿昭却如遭雷击,盯着姜梨,半晌才道:“你…你在说什么…”

面前的姑娘是陌生的姑娘,薛昭绝对没有见过这位小姐,而他的姐姐,只要薛昭想起来,便觉得心痛至极。在私牢的时候,薛昭就已经知道了薛芳菲死去的事,可怜他的姐姐,被那一对奸夫淫妇所害,还要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

“你不相信我,是吗?”姜梨轻声问。

“我不认识你…我的姐姐,已经死了。”薛昭看着她,愣愣的回答。

“你身上有一块圆形胎记。”姜梨道。

薛昭怔住,他的确有一块胎记,那胎记在他大腿内侧,自小就有,除了家人以外,旁人应当不知道。但这也没什么,他被送到国公府后,治伤的时候也许被人看到。

“你五岁的时候,同我去树林里,陷入了沼泽,是我把你救上来的。当时我们二人都以为活不了了,最后还是侥幸捡了一条命。父亲不让我们去树林里玩,所以回去后,我们谁也没有对父亲说起此事,这是你我二人的秘密,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薛昭慢慢的睁大眼睛,他知道姜梨说的话是真的,那件事,也的确没有第三人知道。却因为生死攸关,在他脑海里记得格外清晰,到现在还不能忘怀。

“你喜欢吃桂花糕,喜欢喝青竹酒,最喜欢去桐乡张大叔的酒馆,你平日里出门总是带着一串铜板,一锭银子。那银子是你从赌坊里赢来的彩头,从不肯用,说是攒够了五十两银子,就去买一把宝剑。你喜欢我给你做的靴子,不喜欢爹买的笔墨,自小你就跟我亲…”

她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段,中途甚至都不停顿,那些事情像是深深的镌刻在她心里一刻也没有忘怀一般。随着她说的越多,屋里几人的眼前似乎可以看到薛昭从小到大,从一个幼童到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的模样。

阿昭的眼眶不知不觉已经红了,他的身子也跟着颤抖起来,盯着姜梨,仿佛强烈抑制着激动。

直到姜梨看见他的掉了一颗眼泪,她停下了说话,问:“你现在信了么?阿昭?”

阿昭似哭似笑的看着她,过了好一阵子,突然道了一声:“…姐!”

信!怎么不信?她说的那些事,本就是曾经真真正正在他身上发生过的。包括他的那些习惯,旁人若是想要查他,却也查不到他心里的想法。那些年他姐弟二人谈心的对话,到现在姜梨却能一字不落的说出来。他知道,自己的姐姐,可是过目不忘!

而且她说话的神态,实在是和薛芳菲太像太像了。如果姜梨不说,薛昭也只会觉得这是一个巧合,但当姜梨说明自己的身份,再看那些蛛丝马迹,就都成了不容辩驳的证据。分明是陌生的眉眼,但薛昭恍惚间只觉得,自己的姐姐又活过来了,她温柔的包容自己的淘气,与他说如何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姐姐!”薛昭喊道。

“阿昭…”姜梨哭道。

“姐姐!你真的是姐姐!”薛昭道:“外面的人都说你死了,我也以为你死了,你怎么还活着,你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他恍然道:“你是不是易容过,可是怎么成了姜家的二小姐?这些日子你怎么样,是不是沈玉容和永宁公主害死了你?还有爹,爹你去看过吗?他知不知道我们的事?”

他的问题实在太多,可见真是有许多不解想要问清楚自己。姜梨笑中带泪,只道:“没事,我一件一件说给你听。”

“阿昭,我现在已经不是薛芳菲了,我是姜元柏的女儿姜梨。当时沈玉容和永宁公主算计我,害我失了名声,只得留在府中,永宁公主想要给我下药,令我油尽灯枯,被我发现端倪不成,就勒死了我。”

已经是第二次听这种事,姬蘅还是忍不住微微凝眸,抓着姜梨的手微微收拢。薛昭更是怒不可遏,咬牙切齿道:“混账!”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也以为自己死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姜家的二小姐。当时的姜二小姐住在青城山,我便想办法回京,为的就是回到燕京城,找机会报仇。”

薛昭问道:“所以,永宁公主和沈玉容,如今被人状告处刑,是你做的?”

“是。不过我在暗处,是爹来写的状纸。”

“爹?”薛昭明白,姜梨说的是薛怀远,他吃惊的问:“爹也在燕京?”

姜梨叹了口气,薛昭被永宁公主关的时间太久了,他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何事。永宁公主也没与他说过,所以薛昭根本就不知道薛怀远在桐乡受了多大的苦。

“永宁公主在我死后,还令人去了桐乡,污蔑爹下狱,爹在狱中受尽折磨,神志不清。我成为姜梨后,因姜梨的外祖父在襄阳,便想法子去了襄阳一趟,知道了爹的境况,为给爹平反,就带着桐乡百姓和爹上燕京城告御状。后来爹就一直留在了燕京城,九月姑娘也治好了爹。”

姜梨又把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同永宁公主和沈玉容复仇的事情说了一遍给薛昭听,薛昭听完,又惊讶又愤怒,五味杂陈,末了,道:“他们可真是狠毒,姐姐…你在姜家,受了不少苦吧?”

虽然姜梨说的轻描淡写,但薛昭知道,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站稳脚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大户人家规矩多,自己姐姐本来从来就是无拘无束的,如今踏入高门,自然就要忍受许多规矩,怕中途还有人想算计害她。

“我没什么,姜家人都还不错。”姜梨不想让薛昭知道不好的事情,只问:“倒是你,当日我只知道你被匪寇所杀,还将你安葬在烟雨楼。直到我死之前,永宁公主在告诉我,是京兆尹将你的行踪告诉她,她才杀了你。”

薛昭显然也是第一次知道此事,大吃一惊,随即道:“那一日我的确是寻京兆尹,也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和永宁公主是一伙的,只是我没有死,我被打昏了,等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公主府的私牢里。我后来知道是永宁公主干的好事,恨不得杀了她替你报仇,可惜实在做不到。我想,她也许是为了激怒你,让姐姐带着恨意和不甘心死去,才故意这般说的。”

姜梨点头,那具和薛昭一样的尸体,看来也是永宁公主动的手脚了。

她看着薛昭,心中又涌上了巨大的悲恸,“如果我早知道你在公主府的私牢里,一定会比想办法把你救出来。不会让你在里面白白吃了那么多苦头,连…”她看着薛昭的腿,连站起来都做不到了。

薛昭却朝她笑了笑,道:“姐姐,我说过了,我还有一条命在,在我看来,上天已经很眷顾我了。我本以为我就会这样无人知晓的死在公主府的私牢里,和私牢里的其他人一样,没想到还会被人所救,更没想到如今还能遇到姐姐,爹也在燕京城,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还是给咱们薛家留了一条生路,没有赶尽杀绝。人人都说苦尽甘来,咱们受了苦,以后的日子,定然都是好日子吧!”

他惯来豁达潇洒,连这种事都能笑着说出来。他越是如此,姜梨就越是难过。

“姐姐,爹知道你的身份吗?”薛昭问。

姜梨一顿,轻轻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如何跟他说,不过,就这几日,我也打算与爹坦诚了。”

“姐姐,你说的话,爹一定会相信你。虽然你现在变成了姜家小姐,有些难办,但至少咱们一家人都还在燕京。我也想去见见爹,我可不可以去见爹?”

他这幅样子,薛怀远看了,定然会难过,但比起薛昭的死讯,薛怀远知道薛昭还活着,更多的只怕是高兴。姜梨就看向姬蘅,问:“可以让阿昭去叶府吗?”

姬蘅道:“可以,我让文纪护着他去。”

薛昭看了看姜梨,又看了看姬蘅,刚看到姜梨,知道自己姐姐还活着,沉浸在狂喜和激动之中,竟然忽略了方才的所有话,姜梨都是当着姬蘅的面说的,没有隐瞒。

薛昭问:“大人早就知道了姐姐的身份了?”

姜梨点头:“他知道,报仇的时候,他也帮了许多忙。”

薛昭刚想说什么,目光落在姜梨和姬蘅握在一起的手上,目光闪过一丝困惑,然而他什么都没说。他其实还想问一问姜梨和姬蘅是什么关系,看样子,他们二人的关系匪浅。来国公府这么长时间,薛昭就只见过姬蘅一次,那一次的冷淡和这一次的温柔,却是截然不同。

是因为自己的姐姐吗?

那姐姐呢?她是如何想的。

但姬蘅在眼前,薛昭也不可能问出来。姜梨看着薛昭的腿,道:“阿昭…你的腿…”

“站不起来没什么的,”薛昭道:“我之前一直想有朝一日能站起来,甚至在夜里躲着司徒大夫练,不过是因为我以为从此以后,就只有爹和我了,倘若我不能站起来,谁来照顾爹,总不能让爹来照顾我。但姐姐还活着,我突然觉得,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我们一家人还活着,就很好。”

他真心实意的显出满足的情态来。

姜梨其实还想与薛昭多说一阵子话,她实在是对这个弟弟有太多的话要说了,然而姬蘅打断了他,姬蘅道:“时间不早了,你该走了。”

姜梨看了看天,她今日在国公府呆的时间很长,要是再待下去,等回到府中时,说不准天都要亮了,夏日天白得早,要是被人发现可就糟糕。

薛昭也明白过来,就道:“姐姐,你快走吧,如今你是姜家的小姐,姜家要是知道你夜里出行,可不是一件小事。”

其实他也困惑,自家姐姐虽然从前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偶尔还会同他一起胡闹,但也不至于深更半夜的去陌生男人府上说话。不过即便如此,薛昭也仍然相信,姜梨和姬蘅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不是因为他相信姬蘅是正人君子,而是相信薛芳菲不是那样的人。

“好。”姜梨知道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就站起身道:“阿昭,我改日再来看你。你去见父亲那一日,提前让人告诉我,我同你一起去。你在我身边,我才好同父亲说明我的身份。”

薛昭笑了:“放心吧,姐。”

姜梨又好好嘱咐了一遍薛昭要注意什么,她叮嘱的时候,更是和薛昭记忆中的薛芳菲一般无二,薛昭笑着全应下来,姜梨这才和姬蘅走出屋子。

赵轲在门口蹲了许久了,看见姜梨二人出来,忙让开。只见姜梨双眼微肿,像是狠狠哭过,姬蘅倒是看不出什么表情。赵轲心里胡思乱想着,莫不是自家大人看见姜二小姐和阿昭关系亲密,威胁了姜二小姐,要么就是把阿昭给杀了。大人心狠手辣,这种事情是做得出来的。只是看样子姜二小姐吃软不吃硬,这么硬来,只怕姜二小姐会生气。

他远远地跟在姬蘅和姜梨身后。

“谢谢你,姬蘅。”姜梨的声音因为哭过,有些闷闷的,不复往日的清亮,“你救了阿昭。”

“举手之劳而已。”姬蘅道:“况且我当时也不知道他是你弟弟。”

他的确是没有想到这人是姜梨的弟弟,甚至于薛昭在府上呆了很久,他都没注意薛昭的名字叫什么,如果不是今夜赵轲喊了一声“阿昭”,这样的误会不知何时才能解除。但是薛家这两姐弟看来感情的确十分要好,他也很庆幸自己当时的举手之劳。

虽然他惯来不爱看结局欢喜的戏,总觉得太假太可笑,然而倘若是姜梨身上,他便觉得,最好那些悲剧都离她远远地,所有的事都是皆大欢喜。

“你和司徒大夫,都是我们薛家的恩人。”姜梨轻声道:“你将他们救出来,九月姑娘把他们医好。阿昭能恢复的如此之快,九月姑娘功不可没。”

“我没让她那么上心的对待一个陌生人,是她自己这么做的。”姬蘅挑眉,“你的弟弟,倒是很不简单。”

“他当然不简单。”姜梨说起薛昭就笑了,“就如你们所说,就算在私牢里,他也没放弃不是么?阿昭就是这样的人。只是我现在想起来,仍然有些后怕。如果那一日我没有让你去私牢里找姜幼瑶,如果你没有看到阿昭,如果你看到了阿昭没有把他救出来…我的弟弟,仍然活着我却不知道,让他生生受着折磨,只要想起来,我就觉得害怕。”

即便是夏日的深夜,也会觉得冷,她抱着肩膀,瑟瑟发抖的样子格外可怜。似乎想到了极可怕的事,连唇色都苍白了。

姬蘅蹙眉,敲了一下她的额头。

姜梨捂着头看向他:“你做什么?”

“哪有什么如果。”他说的理所当然,“没有如果,所以我才会遇到他,把他救出来,他才会活着。如果说如果,一开始如果我没有遇到你在青城山捣乱,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姜梨愣了愣,笑了,道:“也是。”

走了一会儿,快要到门口的时候,姜梨又问:“可是姬蘅,有件事我还是不明白,当时的你,怎么会救阿昭呢?就算阿昭同你求救,你为何那么轻易就答应了?”

姬蘅从来不是一个心地仁善的家伙,旁人求救,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作壁上观的,可独独这一次,私牢里,阿昭抱着他的靴子,他就答应了下来。

姬蘅笑了笑。

为什么?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身在黑暗中的人,总会不自觉的被光明吸引,就如他会奇奇怪怪的,喜欢姜梨这种女人。她多余的温软和善良,本来是他最为厌恶的东西,但奇怪的,就是因为那些他本厌恶的品质,他又喜欢上了她。

薛昭也是一样,在黑暗的牢笼里,他看见了奄奄一息的少年,那少年艰难的在地上爬,双腿拖出长长的血迹,抓着他像是抓住了一束天光,少年目光清亮,带着希望,突然就让姬蘅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他在黑暗中爬行,他把灵魂卖给了恶鬼,他撅弃了所有柔软的情感,没有软肋。但他看到这少年的时候,却突然生出一丝怜悯。

于是他一手把他从黑暗里拉了出来。

没有为什么,他只是不想看到当初的自己,再度重复一遍过去的历程而已。

却误打误撞的,救了姜梨的弟弟。

姬蘅停下脚步,低头看着姜梨。

姜梨仰着头看他,女孩子的目光,和她的弟弟如出一辙,却比少年的莽撞和豁达之中,多了一丝坚毅和坦荡。

“我不知道。”他说。

你为什么要救他?

我不知道。

“也许,”他含笑着叹息道:“这是命运的指引,我没法拒绝。”

第 217 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父兄

这一夜,姜梨回到姜府后,恰好赶在天亮之前。桐儿和白雪等了她许久,见她头一次回来的这般晚,还一直心神不定,将姜梨平安归来,才松了口气。之后便让姜梨上塌休息,好好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