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上一章:第 115 章
  • 嫡结良缘/穿越之锦绣良缘下一章:第 117 章

“我也不知道。”蓉卿笑着道,“不过两人日日在一处,又是夫妻,天长日久总会有感情的。”

洵大奶奶点着头:“你说的也对,这原配的夫妻,不管怎么样心底里都还是有感情的。”就想到了他和齐洵,叹气道,“不瞒你说,我虽是嘴硬,可也动摇过,若是大爷要纳妾我也不会拦着他,子嗣是大事,我若拦着岂不是我不懂规矩,可是这心里头总还是暗暗期盼着他一直这么强硬下去…”

是女人都会这么想的,蓉卿安慰她:“洵大哥对您是极好的,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实在不成到时候您从安二奶奶那边过继一个也是可以,总归是骨肉血亲的,您说不是。”

“也只能这样了,老二媳妇儿也表过态,若是我们真要过继,她就索性再生一个给我们,年纪小不记事也好带些。”洵大奶奶说的感动,“家里人都对我好,反倒显得我的不通情达理了。”很内疚的样子。

蓉卿理解,可也没有法子让她怀上,只能说着些宽松的话安慰她。

洵大奶奶坐了一刻回去,这边明兰自外面回来,蓉卿问道:“徐夫人可还好?”明兰点头道,“我去的时候家里正有客,我听着像是吏部一位员外郎的夫人,两人是旧识正说着话呢。”一顿又道,“奴婢就说照着夫人说的话自报了家门,那位员外郎的夫人看徐夫人的眼神立刻就不对了呢。”

蓉卿轻笑,人抬人高,她让明兰常去徐府的目的就是这个,家里进进出出来往的是哪个府里的,别人有心就能打听到。

“我们去看看四奶奶吧。”蓉卿趁着午饭前过去看看唐氏,到那边时平如和平意带着婆子正搬着箱笼出来,在外头整理布料,见蓉卿过来平如立刻丢了手里的活迎过来,笑着道:“五奶奶来了,我们奶奶刚刚还念着您呢。”

“四嫂还好吧,早上可吃了东西?”蓉卿和她边走边说往房里去,平如摇头道,“早上吃了两块枣泥糕,说是有腥味就吐了,又喝了半碗清粥,没一会儿功夫又吐了…”愁眉苦脸的,“这么个吐法,人哪能受得了。”

蓉卿也不懂孕吐的事,安慰平如道:“许是各人反应不一,只要不激烈,就少吃多餐的伺候着,也都问问府里有经验的婆子。”

“是。”平如回的恭敬,话落就打了帘子,蓉卿进了卧室里头,唐氏正靠在床头上,和齐老太君早上遣送的李妈妈说话,见蓉卿进来她笑着喊道,“五弟妹你来了。”

李妈妈顿身朝蓉卿行礼,蓉卿笑着喊了一声四嫂,又和李妈妈点了点头:“四嫂的身体,辛苦李妈妈了。”

“五奶奶客气了。”李妈妈垂头回不敢,五奶奶不过进门几个月的功夫,凉国公府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不是因她而起,她都不是个简单的人,且不说这些,就是她和府里几房的奶奶都相处的融洽来看,也是个八面玲珑聪明机会的。

正房娶了这么一位奶奶回来,也算是弥补了徐夫人的清高,唐氏的老实了。

“今天觉得怎么样。”蓉卿在床头的杌子上坐下来,打量着唐氏,脸色比昨天稍好一些,唐氏点头道,“就是闻不得香味儿,什么饭菜的香,花香熏香,闻了就翻江倒海的恶心的慌。”

“这样啊。”蓉卿回头去看李妈妈,李妈妈立刻笑着道,“是这样的,前三个月大多都有些这样或那样的反应,等过了这阵子就好一些了。”

蓉卿点点头,和唐氏道:“有李妈妈在,您别怕。我瞧着你饿了就吃,吃了便是吐也得忍忍塞进去,东西从肚子里过了一遍,总有东西留下来的。”

“五弟妹和李妈妈说的一样。”唐氏笑着道,“刚刚我把粥吐了,李妈妈让我漱了口又吃了半块的莲蓉酥。”话落,又捂着嘴趴在了床沿上,李妈妈轻车熟路立刻将痰盂递过去,唐氏趴着干呕了半天,吐了酸水…

她擦着眼泪,笑着和蓉卿道:“这一回还真是留了半块糕点。”心情很好的样子。

蓉卿也忍不住笑。

这里的动静惊了隔壁的齐皓,他自己滚了轮椅过来,停在门口看着唐氏,唐氏一喜喊四爷,蓉卿和李妈妈也起身和他行礼,齐皓一一应了有些尴尬的问李妈妈:“可有什么方子压一压的?”

李妈妈就笑着把刚刚和蓉卿说的话又和齐皓说了一遍,齐皓却没有一点就透,皱着眉头看看唐氏又看看李妈妈,道:“便是这样也伤身体,还是请了太医来瞧瞧吧。”

李妈妈还要说什么,蓉卿就朝她摇了摇头,齐皓关心唐氏她们就该凑着迎着,不能打消了他的积极性。

“是!”李妈妈眼睛一转就明白了蓉卿的心思,笑着出了门。

等唐医正过来,搭了脉问了问情况自是没什么可说的,齐皓依旧是不放心的样子,待蓉卿告辞回去,她看着唐氏犹豫的问道:“可是房里空气不好,若不然你去别院住些日子?”

唐氏就想到了神烈山上的五福庵,笑着摇头道:“四爷不必管妾身,在家里就很好,没那么娇气。”

齐皓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蓉卿回去歇了个午觉,做的都是华静芝的梦,一会儿她骑着马在黄河边看风景,一会儿是她在蜀地山中奔跑,一会儿又是她过了玉门关在沙漠里骑着骆驼…

画面一转,又变成她被人追杀喊着救命。

她一惊醒过来冷汗簌簌,明兰掀了撩开帐子萧延亦的道:“朱妈妈来了两次了,说您若是起了去老太君那边,有事的样子。”

“怎么不喊我。”蓉卿叹了口气,“帮我拿干净的里衣来。”明兰应是,拿了里衣打了热水服侍蓉卿梳洗,又吃了块点心去了齐老太君房里。

二夫人坐在里头陪齐老太君说话。

“你来的正好。”齐老太君笑着道,“正说三月三的事,家里有喜事我就想着喜上加喜,三月三办个春宴,可你二婶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几个嫂嫂或是弟妹房里都又孩子忙着,所以让你跟着你二婶后头,帮帮她搭把手。”

虽都有孩子,可哪个房里没有人,怎么会让她一个刚进门的新媳妇儿帮着二夫人?

蓉卿心头狐疑,面上笑着道:“我手生,许多人也都不认识,我怕做不好。”齐老太君就指着二夫人,“让你二婶教你!”

“娘,她也不用我教,聪明着呢。”二夫人笑着起身携了蓉卿的手,“你放手去做,有什么想法就说,我年纪大了思想不免禁锢了些,你年轻有想法定然会和以往有些不同,我帮着你,听你的。”

怎么反过来就成了她主事二夫人搭手的了。

蓉卿朝齐老太君看去,就见她笑盈盈的看着自己,没有反对的意思。

她越发的狐疑。

“祖母,二婶…我…”蓉卿还想说什么,齐老太君就笑着道,“就听你二婶的。”

蓉卿就只能垂头应是,坐下来听二夫人和老太君说这次春宴的打算,齐老太君道:“也就几家通家之好,回头让你二婶把名单给你,帖子的事你不用愁,让你四哥操办就成,旁的事你不懂或有不明白的就问你二婶。”

蓉卿只得应是,又说了半天的话,天擦黑的时候揣着满腹的疑问回了院子里,待齐宵回来她和他道:“…为什么让我操办春宴,我瞧着祖母或许还有别的想法。”

“祖母或许只是想让人多认识些家里的亲眷,若是你觉得累,就推了,索性那些人总有机会认识的。”齐宵话落端茶啜了一口,并不是很在意老太君的意思,只关心蓉卿。

蓉卿却是不以为然,她虽是正房的,可头上有唐氏不说,家里还有这么多嫂嫂妯娌哪一个不比她进门时间长…

“不是。”蓉卿拉着他,轻声道,“二婶的态度也很奇怪。”

齐宵轻笑,捏了捏她的鼻子道:“不管祖母有什么想法,咱们就静观其变就成。”露出了个颇有深意的笑容。

蓉卿一愣眯着眼睛去看他,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不和我说?”齐宵摆着手,“你都不知道,我哪里知道。”蓉卿就托着下巴,狐疑的道,“难道祖母见四嫂怀了身孕,打算把另外几个叔叔分出去了?”

齐宵轻笑,拉着她道:“这两日我陪你去隔壁看看?”蓉卿摆着手,“我虽也好奇,可不愿给人留了话柄,还是别去了。”让人觉得她很想搬出去似的。

齐宵明白她的心思,就没有再说,蓉卿想起徐夫人的事情来:“徐大人述职的事,你方便插手吗?”就把徐夫人的境况和她说了一遍,“她对我有恩,能帮我们就帮帮,若是不能相信她也理解。”当初齐皓入狱董阁老弹劾,齐宵如今再帮着他的门生,说不定还会让人觉得他有意示好。

齐宵回道:“徐大人有何打算?”蓉卿想了想道,“我没有细问,想必是想原职留任。”

齐宵微微颔首,回道:“我知道了,若是徐夫人来求你,你如实相告即可。”

是要告诉徐夫人他们和董阁老的过节,和办事的顾忌,蓉卿明白点头应是。

接下来几日,蓉卿就跟着二夫人后头开始筹备春宴的事,婆子丫头的调度,茶具器皿的点核,采购买办的统算还有来往宾客的座位,二夫人道:“要不要请了戏班子来?”

“好啊。”蓉卿点头道,“问问祖母的意思,她老人家爱听哪个戏班子的戏,我们请了来,也热闹热闹。”

二夫人点头,笑道:“她最爱昆曲,太仓有个梨花班,好多年钱过五十大寿在府里整整唱了三天的堂会呢。”她想到当时热闹的场景,不由唏嘘道,“说起来,家里还真是有十几年没这么热闹了。”

是因为徐夫人和齐瑞信之间的事情吗。蓉卿没有问笑着道:“那就让人去打听打听。”两人正说着话,外头明兰探了个头,回道,“奶奶,徐夫人来了。”

蓉卿一愣,没想到徐夫人会来,就笑着点头,含着歉意和二夫人道:“是山东布政使徐大人的夫人,他们来京中述职…在永平府时常去府中走动…”

“那你赶紧去看看,别怠慢了人家。”二夫人笑着道,“戏班子的事我去和老太君说,你忙着吧。”

蓉卿就笑着应是出了门去,徐夫人已经由蕉娘请着在她的次间里坐下来,蓉卿一进门就笑着喊道:“…您该派个婆子通知一声的,让您久等了。”

“原是打算的,可心里着急见你,就直接过来了,听说你再忙着春宴的事,没打扰你吧。”徐夫人迎过来,蓉卿笑着摇头,“也不是一日的功夫,索性还有些日子准备,不着急。”请徐夫人坐,问道,“您来可是寻我有事?”

“那天明兰去找我,正巧是吏部员外郎的夫人在我那边,我们以前见过几面,就请她到家里来做客…”她面露感激,“知道明兰是你的贴身丫头,她对我的态度立时就不一样了。”

蓉卿笑笑,回道:“明兰回来和我说了,我和五爷也没什么名头,不过大家都在京城,多一分来往罢了。”

徐夫人知道这种话说多了反而显得生疏了,就道:“不说了,不说了,我今儿来是来向你道谢的。”很郑重的样子,蓉卿听着一愣,徐夫人就道,“虽说事情不是齐督都亲自办的,但我也晓得,若不是他从中周旋,不会办的这么顺利。”

“怎么说。”蓉卿这两天没有听齐宵提过这事儿,乍一听徐夫人说她也是愣了一下,徐夫人就解释道,“述职的事拖了这么久,我心里也着急,原是想求你帮忙的,可是徐夫人拦住我,说了当年董阁老和齐督都的恩怨,我一听觉得有道理,总不能为了我们的事让齐督都为难…”徐夫人把事情缓缓说了一遍。

蓉卿听完却是忍了笑,齐宵当时没有答应她给徐大人搭一把手,可是第二日上朝就和六部给事中的宋大人问了一句:“山东都司三月的军饷可筹备妥当。”本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三月还没到人家没有批复准备也在情理之中,他即便是要问也该去户部问才对,可朝中人人都知道,齐督都和董阁老之间有嫌隙,宋大人听了转头就去找户部员外郎,一来二去就到了董阁老耳中,董阁老一查二月的军饷已经拨了,三月的没到还轮不到催的时候,就没有再管…

这事儿也瞒不住,隔日朝堂上就有人写奏折弹劾董阁老克扣左军督都府山东都司的军饷,本是没有的事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了,也不知谁就说起山东布政使述职的事情,瞧着样儿董阁老也不管徐大人,连吏部那边招呼都没有打过…

暗地里就有人说董阁老做了阁老眼界高了,连当年的门生也不扶持,董阁老以为是徐大人说的话,就找了徐大人去斥责了一通,事情就传了出去,隔日看热闹的马阁老就把徐大人原职留任的文书给盖章批复了。

人家师生不合,马阁老当然要凑一把。

齐宵这半句话的事的,搅了几个人几日不安宁,最后董阁老连着被人弹劾了几次,丢了面子不说,还失了徐大人这么个学生。

“董阁老为人古板不变通我们也知道,这些年他虽没有帮过我们,我们也不能忘了当年的恩,可是…”徐夫人说起来一肚子的苦水没处倒,“徐大人虽被骂了,可总算是原职留任了,再来也是三年后,得过且过吧。”

三年后,谁知道董阁老还在不在内阁,马阁老还管不管吏部呢。

“所以说,这件事若非齐督都出手,还真不知道拖到那一日,徐大人嘱咐我,无论如何让我当面谢谢你们。”徐夫人满脸的感激,这一次来京城真是见识足了人情冷暖,若非蓉卿帮一把,她真不知道还有没有脸留下去。

徐大人有着顾忌,不敢亲自去找齐宵,怕被人瞧出端倪来,所以只能让徐夫人来走她这边。“他是局外人,做起来简便一些,您别放在心上,我们之间就不言谢了。”蓉卿笑着,“那你们可定了何时启程?若不然等过了三月三再走吧,家里正要办春宴,正想着给您送帖子去。”

“早点回去的好。”徐夫人是一刻不想留在京城,“等我们回去就托人把银票给你带回来,往后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常来常往。”

蓉卿点着头:“您说的见外了,您和母亲走动我就是您侄女,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一顿又道,“何时走,到时候我去送您。”

“还有点事要办,不过也就这三日的功夫,把琐事理一理各处道个别就走了。”徐夫人按着蓉卿的手,“你别送了,我也主持中馈知道事情多,你别为我耽误事儿。”

蓉卿也不和她客气,就让明兰准备两块玉牌,又一些应天的特产让徐夫人带回去:“给慧莹姐的两个孩子玩,我这个姨母也没有见过,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徐夫人笑着收了,道:“等你生了可千万要遣个人去给我报喜。”

“还没影的事儿。”蓉卿红了脸,徐夫人又坐了一刻,蓉卿陪她去给齐老太君请了安,就送了她出门。

三天后徐大人和徐夫人离了京城,回了山东。

蓉卿笑着打趣齐宵:“都说武将比文官低一头,我瞧着你有的是法子嘛。”她一直没有太关注齐宵朝堂的事,而齐宵与她说的其实也不多,左军督都府里事情多,也不是一句半句说的清楚的。

“小丫头。”齐宵笑着道,“胆子越发的大,竟是逮着机会就打趣我了。”

蓉卿哈哈笑了起来,巴着他的肩头,在他脸上啄了一口,笑道:“人家是引你为荣呢,怎么叫打趣。”齐宵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刮了她的鼻子,凑着她的唇瓣笑道,“这点奖励可不够。”

蓉卿嘟了嘴,笑的眉眼弯弯:“督都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妾身肝脑涂在所不辞。”

齐宵抱着她,却是苦着脸不说话,引得蓉卿越发笑个不停。

夫妻两人闹了一通,蓉卿问齐宵:“鲁忱那边可有消息回来?”齐宵声音沉沉的回道,“说是在广平曾有人见过她们,并不敢确定,但形容相貌说的有几分相似。”

毕竟过去也有几个月了,再查着实费工夫。

“也不管真假,先寻了再说。”蓉卿叹了口气,“若真是静芝姐,那会不会她们真的往西北去了呢。”

齐宵颔首,回道:“她若不想回苏州,又不愿南下,西北确实是唯一的选择。”

虽说西北很大,只要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还有件事要与你说。”齐宵说着微顿,道,“栋哥儿谋缺的事已经定下来,这两日就会文书过来,落的是骁骑右卫,在我属下管治,你得空去和桦大嫂嫂说一声。”

这是要让桦大奶奶记着她的人情,蓉卿收了心思,笑着点头道,“好啊,明儿我就去和她说。”话落,问起齐皓的职位来,“内务府不好进,营造司向来都算是肥缺,四哥的身体又…是不是很困难?!”

“嗯。”齐宵轻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无奈,“还要周旋一二,闵氏的事虽说过去了,可若四哥入了朝堂定会有人提及…”要事先打点好,若不然很可能又会闹出一起风波来。

“那也要和四哥说一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即是出仕就要有承担压力和诋毁的心理,若不然到时候对于齐宵来说,又成了一个令他松不开眉结的事儿。

两人说着话,蕉娘隔着门就喊道:“五爷,五奶奶,四爷来了。”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蓉卿笑道:“许是为了四嫂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齐宵知道齐皓和唐氏感情不似从前冷淡也显得很高兴,点头道,“好!”

夫妻两人并肩出了门。

------题外话------

今天更的早吧,求表扬~!

141 家宴

“可是吐的厉害?”蓉卿看着面色蜡黄的唐氏,拧着眉头道,“要不请了太医来瞧瞧吧。”

唐氏虚弱无力的摆摆手,回道:“没事,除了吐以外到是没有别的不妥之处,李妈妈说等熬过头三个月就好了!”蓉卿看着她的样子也叹了口气,道,“这两日忙着春宴的事,若不是四哥说我还不知道。”前几天来唐氏还好,就这么几日的功夫人就瘦了下去,面黄肌瘦瞧着就让人心疼。

“四爷让你来的?”唐氏眼睛一亮,蓉卿就笑着点头道,“是啊,四哥让我来陪你说说话。”

唐氏面颊泛红垂了眼帘露出羞涩的样子来,轻声道:“四爷他…还说了什么。”

“说担心你。”蓉卿笑着道,“看四哥的样子,心里也着急的很。”

唐氏脸颊越发的红,含羞的看着蓉卿,又垂了眼帘,揪着手里的帕子没有说话,落在蓉卿眼中,就像是个素心萌动甜蜜的小姑娘似的,她掩面而笑:“四嫂难受也不用忍着躲着四哥,想吃什么也告诉他,让他想办法…”

“这…不好吧。”唐氏露出犹豫的样子,“府里的庶务多的很,我不能帮忙可总不能给他添乱吧。”

蓉卿就摇着头道:“这那是添乱,这叫甜蜜的负担,你有孕他照顾你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夫妻间不就是如此,有难有福都在一起!”

“甜蜜的负担?”唐氏若有所思,又想起来原来蓉卿给她支的招很管用,她对蓉卿有着极大的信任,点头道,“好,我试试!”

蓉卿就点着头,余光看见齐皓从门外进来,她低声道:“那我回去了,你记得我说的话。”

唐氏点着头,蓉卿就笑着和刚进门的齐皓打了招呼出了门,齐宵正站在院子里等她,蓉卿笑着朝他眨眨眼,夫妻两人出了齐皓的院子。

唐氏红着脸喊了声四爷,齐皓过来有些不自然的问道:“今天有没有好一些?”他看着唐氏有孕他心里高兴,可这样的情绪是他没有体会过的,一时间手足无措,如今唐氏又是吐又恶心的,他更是不知道要如何面对,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好一点了。”唐氏想了想,鼓足了勇气开口道,“四爷,妾身想吃酸梅,那种腌的酸酸的梅子。”这个季节也只有腌制的。

齐皓一愣,没有料到唐氏会提要求,他想了想问道:“梅子?记得家里有,我让人给你取来。”

“不是家里的这种。”她有些紧张,“是户部街前头有一间卖蜜饯的铺子里卖的,他们家的格外的酸,家里的…太甜了。”

“这样啊…”齐皓点点头,“那我去给你买!”话落,心里却隐隐生出一声愉快来,不知因为什么,就忽然觉得他也能为唐氏为他们的孩子做些事情,这种感觉很令他高兴和期待。

唐氏微愣,看着眼睛转身出门去的齐皓,眼睛眉梢都笑了起来,她低头看着自己依旧平平的小腹,轻声道:“宝宝,你父亲给我们卖蜜饯去了。”这是齐皓为她做的第一件事。

这边齐宵见蓉卿傻笑,就敲了她的额头,问道:“笑什么呢,这么高兴。”蓉卿就把她和唐氏说的话告诉了齐宵,“你说,四哥会怎么做?”

齐宵微愣,打量着蓉卿没有回答,反而拧了眉头道:“女子有孕后都是如此?”

“应该是吧。”蓉卿点着头,“家里头的四嫂也是这样,抱着痰盂吐个不停。”齐宵脸色骤然冷了下来,握着蓉卿的手,道,“那你…”有些担忧的样子。

蓉卿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扑在齐宵身上,笑眯眯的问道:“齐督都是害怕我若有孕也是如此?”

齐宵没说话,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不生了好不好,就我们两个人,我也不用受罪,你觉得可好?!”她本是玩笑的话,齐宵却是露出郑重的样子,很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蓉卿愕然,笑着道,“你在想什么?”

“那就依你,不生了。”他皱着眉头,“改明儿你请了唐医正回来,仔细问问。”

蓉卿看着他满脸的认真,根本没有半分开玩笑的样子,一瞬间心软了下来,齐宵和她不同,她受的是现代教育,即便是丁克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他不同,生在公爵之家,子嗣的重要性是自小耳熏目染的,他又是嫡子…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蓉卿抱着他,亲了亲,低声道:“傻瓜,我不过说笑的,即便是再难受,再痛苦,我也原因承受。他是我们的孩子,我是母亲为了他为了你为了我们,再苦也是甜的。”

齐宵依旧眉头不展。

“好了,好了。”蓉卿笑道,“这事儿还没影呢!”不打算给他心理压力,换了个话题…

第二日一早二夫人和桦大奶奶婆媳一起来找她,说起戏班子的事情:“梨花班早就解散了,时下最红火的是一位叫武道芳的唱小生的,是荣生班里的台柱子,你桦大哥请了他们,这事儿也和老太君说了,她到我没有什么异议,说既是大家都捧着的,想必是唱的不错的,请了来我们也听听。”

“好啊。”蓉卿点头,没有反对,“这事儿您和祖母定了就不用问我了。”

二夫人笑着摆手道:“既是说好了你负责,自是要你拿了主意才成。”一顿又道,“若是你也没有意见,那就让你桦大哥下了定金,那一日人直接上门来就成。”

蓉卿点头应是,道:“戏台子就搭在前院的小花园里您看怎么样,正好在广厅前头,若是累了也能进去歇歇喝口茶,丫头们送茶盘茶水瓜果也方便。”

“成,就这么定了。”二夫人点着头,蓉卿又道,“那到时候就辛苦二婶了。”她有孝在身总是要避忌点。

二夫人摇摇头,叹着道:“你和我客气什么。”蓉卿笑着道谢,就看向桦大奶奶,说起东哥儿的缺,把齐宵原话复述了一遍,“虽要每日点卯月尾操练,可对于栋哥儿来说也是历练,又是在五爷管辖之下,我们也放心。”

桦大奶奶和二夫人对视一眼,两人皆是满脸的惊喜,这右卫骁骑虽不是皇城里的职,可却是实实在在的职位,比起虚挂着的不知要好上多少,不等桦大奶奶说话,二夫人已经道:“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得亏你们夫妻俩,若不然哪里又这么好的事轮得上我们栋哥儿。”

桦大奶奶也点着头,附和道:“真是有劳五弟和五弟妹,这份情我和你桦大哥记在心里。”

“二婶和嫂嫂太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想到齐宵的原意,蓉卿轻轻笑了起来。

三个人说说笑笑去了齐老太君那边,二夫人就把栋哥儿的事情和齐老太君说了一遍,齐老太君点着头道:“翰哥儿向来心中有事,他既是答应了你们,就一定不会忘的。”

二夫人点着头,笑容满面。

蓉卿顺着话,就把春宴的事情林林总总回了一遍,道,“到时候定还有些小姐过来,就让逸妹妹招待吧,她们年纪小陪着大人说话定觉得无聊,不如就在您院子前头的广厅里摆一桌,随她们自己安排,又在您的眼皮子底下,放心一些。”

“你想周到。”齐老太君点头道,“就这么安排。”又回头对妙春道,“去把逸姐儿请来。”

妙春应是而去,过了一会儿齐丹逸被请了过来,蓉卿将事情和她说一遍,齐丹逸摆着手道:“这…我不行的。”蓉卿笑道,“再给两个得力的丫头和婆子,又在祖母身边,你只管陪着来的小姐们说话聊天,旁的事不用管。”

齐丹逸有些紧张的样子,看了眼齐老太君和二夫人,又看看蓉卿,点了点头:“那…那我试试。”

几个人皆是笑着点头,这边五夫人跟着进来,见自己女儿一脸窘迫紧张的样子,不由心里一提沉了脸笑问道:“可是逸姐儿做了错事?”

齐老太君脸色一沉没有说话。

这边齐丹逸笑着过去挽着五夫人的手臂,摇头道:“娘,五嫂让我春宴那日负责招待来府里玩的小姐。”

“让你?”五夫人一愣,齐丹逸就点了点头,五夫人眼睛骨碌碌一转,就笑了起来,“这是好事啊,你尽管去做,来的小姐也都是大家闺秀,你们年纪相仿也有话说。”又看着蓉卿,“齐宵媳妇儿真是会用人,家里头年纪合适的还真逸姐儿最合适不过了。”

这话说的,真是让人欢喜不起来,难怪老太君在几个儿媳妇里最不喜的就是五夫人了,四夫人虽嘴上不饶人,可也配得上一句直爽,可五夫人…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齐老太君摆摆手,“都去准备吧,也没有几日了。”

大家都纷纷行礼要回去,五夫人又道:“咱们府里又是少有这样的宴会,这穿着上可不能马虎了…”说完看了眼齐老太君,“可这逸姐儿今年的春裙针线房里还没有送来,这可怎么办是好。”

齐老太君就睃了她一眼,淡淡的道:“这是你做娘的要考虑的事情,就不用我们这些外人插手了。”她话里话外是指前两日她在院子里指桑骂槐的说洵大奶奶,说的那话,哪是一个长辈该说出来的。

要纳妾就纳妾,长辈赐不敢辞放进他们房里洵大奶奶也不是那不容人的,何必说叉着腰跟泼妇骂街一样,弄的人尽皆知。

五夫人被堵的一噎,尴尬的笑了笑扯了齐丹逸出去。

蓉卿和二夫人也退了出来,二夫人笑着道:“这家里人多,有人多的好处,过年过节的时候热闹喜庆,可说难却又是头一等的难,个人有个人的时间习惯,办个事儿这里缺的那里满了,实在做不好周全。”

是在向她吐这些年她主持中馈的苦水吗?蓉卿笑着点头道:“我虽没有经过手,但二婶说的却是理解。”也陪着二夫人叹气。

二夫人就郑重的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各自回了房里,蓉卿刚回去这边齐丹逸就过来了,拉着蓉卿问道:“二嫂,我那天穿什么衣裳,我都愁死了,穿艳了我是主家太招摇了,穿素了吧未免不上台面…”

“是吗,那你和我说说,你都有什么颜色的?”蓉卿拉着她坐下,两人轻声细语的说着那天要穿的衣裳,齐丹逸道,“我有件鹅黄的通袖袄,薄薄的一层棉在里头显得很飘逸,就是颜色太浅有些轻浮的样子…还有件茜红色的,可是镶着金线,就是过年穿的那件。”

“那就穿黄色的。”蓉卿笑道,“搭着珊瑚红的首饰,再配上祖母绿的坠子或是赤金的项圈,能点缀颜色也显得庄重。”

齐丹逸听着眉头一挑:“这样啊。”她腾的一下站起来,“那我回去找找。”话落,就跟风一样的跑了出去。

蓉卿失笑摇头,明兰过来问道:“奶奶那天穿什么衣裳?”

“我能穿什么,就那件月华的素面褙子,缀一朵白珠就成。”她有孝在身不能太招摇,明兰点了点头,道“好,那奴婢去把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