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禁自言自语,“他今晚回来,又是为了什么那么高兴呢?”

善桐只觉得口中一阵苦涩,她却没半分犹豫,而是淡淡地道,“想必是问起亲事,娘给打了包票,又说一切都顺风顺水地,让他就等着娶媳妇儿吧。”

老太太顿时又皱起了眉头,“牛家给回信了?怎么我不知道?是今儿在你舅母那,卫太太给露的口风?”

善桐猛地就吸了一口气,忽然间她感到一阵眩晕,就好像和含沁在亭中摊牌时一样,似乎又有一个杨善桐取代了她自己,而她再成了一个不言不笑,连情绪都没有的旁观者。她再度清晰地意识到:如果说和含沁在小亭中的对话,是她人生中最猝不及防的拐点的话,那么这一刻,就是她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

只是和之前的那一番对话不同,对于这一次转折,她已经酝酿了许久,立了许久的决心,甚至将一切关窍都已经翻来覆去温习了无数遍,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一场对话,她已经预演了无数种可能,安排了无数种对策……

可事到如今,当她张开口时,善桐依然感到话语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堵在了喉咙里,她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将它一点一点地挤出来。

“你必须这么做,”她想,“你不这么做,难道还会有谁替你这么做?在这个家里你没有帮手,杨善桐,能拯救你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你自己的命运,你自己做主。”

“牛家是已经给过回信了。”她垂下头淡淡地道,“要不然您老以为,她怎么就忽然对卫家这门亲事,这么热心起来?连我的不字都不肯入耳,千方百计,就一定要把我说进卫家。”

这句话一出口,她忽然感到了一股强烈的释然和解脱,善桐好像立刻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现实在她身边再度明晰起来。面对祖母极为吃惊的表情,她清楚地认识到: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那就只有义无反顾地往前行了。

154、决裂

老太太顿时货真价实地吃了一惊,她甚至半站起了身子,连手中的烟袋锅子都歪了半边,“你说什么?牛家回了这门亲事?”

“前回娘回家的时候就说了这事儿,”善桐平静地说。“这次我去舅舅那儿,其实还真就是为了见琦玉的……琦玉父亲没看上榆哥,姑娘本人也……”

她没往下说,而是住了嘴听凭祖母自己推演事情的经过,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报了一线指望:以祖母的精明厉害,又怎么能猜不出母亲的心思?这件事多多少少,还是可以在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老太太果然就不说话了,她阴沉着脸将烟袋锅子搁到了一边,手指缓慢而神经质地敲着桌面,油灯在她面上投下了纵横交错的黑影,使得她看着比平时要更深沉了许多。在一室的寂静中,老人家发出的这单调的磕碰声,竟成了唯一的声源,时缓时急,声声都敲在了善桐心上。

她努力咽下了心头的不安,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就算事情不成,就算走到最坏的地步,也还有最后一招……虽然那最后一招,实在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好歹她不至于无法可想,只能坐等命运的宣判,好歹好歹,她依然是自己的主人……

“三妞。”老太太到底还是开腔了,她语调沉重,但却依然还是心平气和,一开口,就让善桐心里打了一突。

坏了,老人家果然还是没有这样简单就被说服。

“你是不是气急了,把你娘的用意整个就给想岔了啊?”老人家还是息事宁人的语气,她非但没有顺着逻辑一路推理下去,反而为王氏说起了好话。“虽说这的确是有换亲的嫌疑,但你是你娘的亲生闺女,麒山又的确是个好小伙子,两家有意,彼此说和,也是人之常情。你娘要只是想换亲——说得那个一点,按排行,还要先说善桃出去,说到底这也是一门好亲,她何乐而不为?说给你,那是真的为你好……”

果然。

祖母不知前情,又对卫太太的作风缺乏了解,自然不会一下就把母亲往坏处想。善桐也没动情绪,她宁静地道。“卫伯母对我的喜爱,倒是从小就在。其实之前一次,她就露出了说亲的意思,我还听见爹娘商量来着。他们觉得卫家……”

便将父母间的那一番对话如数说了出来,老太太听在耳中,眉峰不由得缓缓蹙起——先回绝,也不是没有理由,在形势未变的情况下忽然换了口风,结合事态的发展,这就很有些耐人寻味了。再说,卫太太还说了那句话,“她所虑者,倒是结了这门亲事,恐怕就不好说你做媳妇儿了。”摆明了是在暗示自己的立场……这也不能说人家是在胁迫,但一旦善桐和卫麒山的亲事成就在先,善榆和琦玉的婚事成就在后,那这个换亲的嫌疑,真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了。

“不至于吧……”老人家喃喃自语,还是有几分不敢相信。“这件事,怎么都要先通过你爹的,你娘就算是犯了糊涂,你爹还能由着她犯糊涂不成?两门亲事分别成就,那是两桩美事,可要是换亲换来的,别的不说,牛姑娘心里能情愿?牛不喝水强按头,这日子能过得下去?再说了,咱们什么人家,难不成她不愿意,我们还换了亲事,让她姑母逼她家点头?这不——这不成了强抢民女了?这个卫太太要是能答应,那也是个颠三倒四的糊涂人!”

是啊,要是没有足够有力的理由,又怎么能说明二老爷在这件事中反常的沉默呢?他毕竟是二房的家主,儿女的婚事,王氏是不能不和他做主的。而卫家这门亲事,又分明是被他亲自否决过的……

“要是别的事。”善桐听见自己说,声调宁静。“爹肯定是会出面管住娘的,可就是这件事,他一句话都不会说。说了也没有用,他太清楚娘了,为了榆哥,娘什么事做不出来?换个亲而已,只是小意思。”

老太太的眉峰便蹙得更紧了些,她坐直了身子,甚至还剪掉了已经爆了又爆的灯花,令得室内摇曳的灯火一下就明亮了起来,照亮了善桐脸上的每一丝表情,她沉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娘性子软弱,素来不能驾驭你爹,这一点你心里也是有数的……”

老人家就是这样,从来都不会听信无根无据的一面之词,要是没有真凭实据,仅凭自己这么轻飘飘一两句话,她是不可能会采信自己的意见的。

善桐便深吸了一口气。

“二姨娘从前虽然也任性娇惯,但并不像后来回村子之后那样,跋扈霸道、屡教不改,甚至有些疯疯癫癫的意思。”她宁静的说。“虽然当时还小,但我也还记得,在京城的时候,那就是个没有多少城府的京城姑娘,因不识字,对文化人很有几分尊敬,耳根子也软……连我这个孩子因为识字,都能随口把她骗得深信不疑。我说书上写了第二天会下雨,她第二天一大早还真就半信半疑地吩咐人收了衣物……为了这事,我还被娘数落了来着。”

老太太的面容蓦地变成了一片绝对的静,她几乎是屏蔽了面上所有表情,只有一张空白的面具露在外头,善桐毫不吃惊地发现,这和自己在大为震惊时所作出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毕竟是祖母一手拉拔长大的,她的很多行动,都还带着老人家的痕迹。

“她的气质一天比一天乖张,举动一天比一天任性,一天比一天更不得爹的欢心……那是在我们到了京城三个月后的事了。”善桐神色不变,她慢慢地说,“现在回头想想,也就是在那时候,娘发觉不论怎么催逼,榆哥读书的进度都要比一般孩子缓慢许多,甚至读久了书,还会呕吐眩晕……那时候二姨娘的一个丫头,刚好得了痢疾,腹泻不能服侍。娘就把大椿给了二姨娘,大椿一开始就很不愿意,连带着也有埋怨娘的意思,几次私底下说娘的坏话,还被我听见了一次,我告诉了娘,娘责罚了大椿一顿,她就再没了声音。不过没有多久,谁都看得出来,她在二姨娘身边的脸面,要比另一个丫头更强得多了。”

这些事,一个孩子或许看不出里头的意思,但老太太一听,还不都是什么都明白了?二太太责罚大椿,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打那以后,二姨娘行事就一天更比一天没了章法,父亲看在眼里,也很是生气。只是那时候娘的娘家出了事儿,他也就没说什么,我听丫头们背地里嚼舌根,说爹还责怪娘‘连个妾都弹压不了,叫她狂妄起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在这个家里是多没有身份,娘家一倒,连个妾都爬到你头上,还要怪我宠妾灭妻呢’。可娘当面应了,回头也就是数落数落二姨娘,二姨娘老实几天,就又要比之前更嚣张得多了。”

老太太蓦地轻喝道,“不要说了!”

善桐便听话地住了口,她缓缓站起身来,在祖母跟前徐徐跪下,任老人家细致地审视着自己面上的表情。屋内的气氛竟凝重到了极点,连屋角的自鸣钟,似乎都敲打得更缓了些。

过了半晌,老太太似乎终于发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现,她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猛地一拍桌子,满是痛苦地喝道,“说下去!”

“后来很快,二姨娘嚣张的事也就成了家里人的共识。梧哥那时候已经懂事读书了,知道自己生母嚣张,他是很不安的……那时候他还和二姨娘很亲热,时不时就和生母一块呆着。他经常规劝二姨娘不要逾越本分……后来,母亲便把家里兄弟三个,送到了学堂读书,一个月就放两天的假。梧哥回到家里之后,听到的、看到的事情,都不让人省心,家里老被二姨娘闹得乌烟瘴气的……他一开始还时常进二姨娘屋里去和她说话,后来,渐渐地就去得少了。”善桐木然地叙述着,“再后来,我们回了村子……”

老太太面色僵冷,她又再次打断了善桐的话,咬着牙一字一句地道。“这些事,你爹从头到尾都清清楚楚?”

“这就不知道了。”善桐轻声道,“爹公务繁忙,后来回了西北,更是常年在外,二姨娘的举动也就是在这几年显得更加丧心病狂。到后来,甚至连娘都根本不放在眼里了,爹回家之后,和娘大吵了一架,想必也许是看出了端倪……不过,对梧哥他是一个字都没有说。”

“那你,也是从头到尾都清清楚楚?”这一次,老人家的语气里带上了森然,她略微侧了侧头,居高临下地凝视着善桐,似乎要从善桐面上看出另一个杨善桐来,这目光善桐倒并不陌生,但承受这样的眼神,对她而言却依然还是第一次。

“我是自己看出来的。”她细声道,“就在您把二姨娘送走的那天晚上,娘很得意,她和我说了一些话……”

或许是因为她这份冷静的坦白,老太太的面容放松了一瞬,旋又再度绷紧。

“好、好。”她反而气得带上了笑意。“亏我还一再纳闷,她素日处置家务,虽不说杀伐果断,却也不是随意令人欺辱的软弱个性,怎么居然连个小小的妾室都约束不了。连我一再助她打压气焰,甚至数落老.二,壮她声势,她都心慈手软,难以把她镇住……好哇,她这是把个恶人特地留给了我做……好、好!好!”

这好字到了最后,已经带了一线颤音,善桐忙直起身子,膝行到了祖母身边,为她顺起了肩膀。“您……您悠着点!孙女儿不孝,孙女儿……”

“你不孝?”老太太反而又笑了,她深深喘息了几口气,总算还是喘匀了气息。“你孝顺得很!这件事你早知道了,你早不说?”

语调中尖锐的怒火,虽然十有八九属于迁怒,但依然问得善桐垂下了脸去,“我……木已成舟,现在告诉出来,除了让您烦心,还能有什么用呢?”

是啊,木已成舟,二姨娘也不是没有过错,难道老太太还能把王氏休了,换个新媳妇回来?或者把二姨娘从寺庙里请回来,将她奉为上宾?

老太太不禁闭上眼来,粗重地喘了几口气,她才无力地摆了摆手。

“这还不都是为了榆哥……”她轻声说,“是啊,你说得对,为了榆哥,她什么都做。连自己的面子、连主母的威严都不要了,她还会在乎你?换亲……呵呵,换亲,她怎么做不出来……”

她猛地一把将炕桌推倒,清脆的瓷器破裂声顿时就响彻了一屋,善桐忙站起身来,躲开了这一地的碎片。屋外也很快进了几个丫头,“老太太,这是——”

老太太似乎也被这一屋子的叮叮当当给惊得回了神,她歪在炕上,立刻就揉了揉腰。

“刚才起来起得猛了!”老人家就吃力地道,“三妞妞来扶我又没有扶动……”

一群人顿时上来,收拾屋子地收拾屋子,拾掇老太太地拾掇老太太,善桐也就和祖母出了卧室,在花厅里坐定了,听着遥远的清扫声透过帘子传进屋内,祖孙俩都是心事重重,寂静就又取代了愤怒,成为了屋内的主旋律。老太太靠在安乐椅上,合目静静沉思,竟似乎是已经陷入沉眠之中。

善桐到得此时,已经不再惊惶不再害怕,她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必然的结果——是啊,以她对祖母的了解,在现在这错综复杂的情况之中,祖母会做的选择,也必然就只有一种而已。

过了许久许久,老太太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不用担心。”她低声说。“你说得对,木已成舟,二姨娘这件事,不能再起波澜了!”

提到二姨娘,她不禁又有了几分咬牙切齿。“好哇,就为了榆哥的前程,就为了榆哥将来不至于被弟弟欺负……她就有脸这样一点一点把梧哥搓揉成今天这个样子……好,好!她有本事,倒是把梧哥塞回他娘肚子里去!”

话才出口,老人家又自失地一笑。“是了,是了,她不是要梧哥消失,她是要梧哥一辈子给榆哥做牛做马……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可怜我还连带着看不上梧哥,这孩子的命是要比一般人更苦得多……”

善桐依然没有接话,她垂下眼帘,不动声色地在祖母身边等待着老太太最终的那句结论。

“只要我还没死,就不能由着她胡闹下去了!”老太太最终还是坐直了身子,她问出了善桐早已准备好答案的那句话。“大椿的事,只凭你几句言语,是无法敲砖钉脚的。她和你娘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在又在哪里,你有人证没有?”

“她父母是舅舅家在福建的管事,在外祖父跟前是很有脸面的。”善桐流利地说。“大姨娘也出身福建,这件事,还是她在闲聊中无意——”

她停顿了片刻,果然又招来了老太太的喝问,“无意?这种事也是无意得的?什么时候了,你还不说实话!”

“大姨娘想要顺着您的意思,把楠哥送到十三房去。可爹想留着楠哥,娘怕是也觉得楠哥在咱们二房,更能挟制梧哥……大姨娘便来求我,她有求于人,这件事,是我问出来的。”善桐轻声说。“我不怪她想出继楠哥……前程是一回事……娘的行事,是不能不让庶子庶女心冷的。”

老太太早已又是一番咬牙切齿,她颤抖着手,摸索着数了数腕间的佛珠,终于又强自平静了下来。

“妙啊,”老人家的声音都发了颤。“你娘可不是神机妙算?要是个男儿,恐怕早都平了西北,裂土封王了。这么大的才具,在咱们家可不是屈才了?可不是手到擒来?”

她沉闷地一哼,“咱们就看看从今往后,她还能不能心想事成!”

155、愧对

老太太虽然在堂屋里闹腾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但好在老人家素来积威重,她一声不要惊动了人,二房的下人如何敢随便乱嚼舌根?又兼夜已深了,王氏还是到第二天一大早来请安的时候,才知道老太太昨晚滑了一跤的事。

“这可是吓着媳妇儿了。”几个儿媳妇顿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操心起了老太太的身子。“您也是有年纪的人了,行动间可得再三小心,如若不然,家里人的心可不都要和您一道跌碎了。”

就是二老爷都吓了一跳,他顿时责备善桐,“你祖母不愿声张,那是不想惊动了家人,你这孩子也这么大了,难道不知道往外报个信?”

就又吩咐王氏,“吃过早饭,请西边大街的柳先生过来瞧瞧,这种事可不能小看,人上了年纪骨头就脆——”

老太太不禁有些啼笑皆非。“好了,我又不是三岁娃儿,真摔出个好歹来,能藏着掖着?三妞眼疾手快,一把就把我扶住了,我可没摔着。”

一边说,她一边望向孙女,两人目光微微一触,就又分了开来。老太太若无其事地续道,“倒是你,眼看就进腊月了,怎么还这样忙?我到城里也几天了,都没能见你回家用过一顿晚饭。”

“国丧里,朝廷事多……”二老爷轻轻一扫众人,便只是轻声而含糊地说了一句。不过四老爷和四太太并不在乎,大太太又老是那八风吹不动的样子,倒是显得他的谨慎有几分不必要了。

老太太眼神一闪,点了点头,“事多也要回来吃饭那,人是铁饭是钢……”

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就比较粘着儿孙,这些年来几个儿子都在外做官,就是自己回了西北,在老人家眼皮底下了,却因为公务繁忙,始终也没能好好孝敬母亲。这回母亲来了城里,接连几天自己事情又多,母子二人连私话都没说过。——二老爷不禁也有了几分汗颜,“今晚必定回来侍奉您用饭。”

众人都笑道,“好哇,老太太这可遂心了!”

老太太微微一笑,语带深意,“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咱们国事不能耽误了,可家事也要管好——老.二你说是不是?”

四太太脸上顿时掠过了一丝不自然,她多少带了一丝祈盼地看了看二老爷,要不是男女大防,恐怕都要上前牵着二老爷的衣袖央求起来了:老太太这次进城,究其目的来说,恐怕还是要和二老爷谈一谈这善楠出继的事……

就是本来都保持着沉默的孙辈们,也都各有各的反应。大房一家子在这件事上,一向是不言不动、漠不关心的,但善楠的表情就没有那么镇定了,他看了看祖母,嘴唇翕动了一下,面上闪过了几许复杂的神色,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可还没到喉咙,就又被他咽了下去。

到了这一步,善桐反而已经无所畏惧,心思越发平静,大家在老太太这里说了几句话,便各自又都散去了。她和善桃、善樱一道,在大太太屋里打点起针线做了起来:大太太自从来了西安,虽然偶然也出去应酬,但在家的时候,对几个女孩子的教养当然是一点都不曾放松的。

“没想到就是一个月不到。”她看了善桐手上做着的针线,不禁也有了几分诧异,“三妞的针线居然进步了这么多!……倒像是你终于用心去做了,好,可见得是长大了。”

善桃和善樱都凑过来看善桐的活计,这都是成日里和各色针线打交道的小半个专家,只是一打眼就看出了不同,“可不是?按说三妹手上技巧是有的,就是老走神儿,有一针没一针的做,针脚可不就是时松时紧?现在心思一静下来,就显得针脚细密了。”

大太太见女儿说得有条有理的,唇边不禁泛出微笑,她正要说话时,下人来报,“二太太来了。”

两个太太就在堂屋里说话,几个女儿家在里间炕上继续做着针线。透过帘子,自然还能依稀听到外头的对话声,王氏似乎是为了国丧后腊月里的应酬来找大太太的。“虽说的确是要回家过年,但这三个月里,好些人家喜事都压着没办,正月里是赶不及上城来,想着就和您一道上门坐坐先恭贺一番,也就不算是失礼了……”

这是摆明了要给大太太制造借口,为善桃相看夫家了,善樱不禁就拿眼睛去看二姐,又用手肘推了推善桐,善桃虽然力持镇静,面上也微微泛起了红。可善桐却专心致志地做着针线,却没有搭理妹妹这一茬,她这边才下去一针,那边又有人来了。“老太太说,问大太太、二太太得空不得,若得空,请到堂屋说话去。”

她心底一凛,手上针就刺得歪了:老人家不是口口声声答应过了,这件事不会闹得人尽皆知,把大伯母请过去……

“什么事儿呀?”大太太已经问了,“是来客了?还是老太太身上不好?”

“都不是。”来人就笑着答,“听说是老太太看了账,觉得有些不对,偏偏爷们又都不在,老人家性急,这就要打发两位太太到柜上去走一遭呢。”

谈到这千头万绪的家务诸事,只怕除了善桐长期跟在老太太身边,还能听出点门道之外,几个女孩子都是既不清楚,也不关心。等大太太和二太太出了院子,善樱就活跃起来了,一边对着阳光比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只是看着善桐微笑,见善桐不搭理她,她便终于忍耐不住,压低了声音。“三姐,你还和我们装呀?昨儿相女婿,相得怎么样了?”

就算大家心里有数,昨儿上卫家是相女婿去的,可这样直白地打趣,就不像是善樱的风格了。善桐瞥了善樱一眼,心底也不是不诧异的,可这一眼过去,见小姑娘脸上虽然笑着,但眼底却有些不知不觉间流露出的妒忌,虽然一闪即逝,但……

再一想到善樱对卫麒山特别的留意,善桐就不禁从心底叹了一口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适龄的少男少女互相留意,似乎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这种事就是这样,你把人家放在心上,人家未必留意到了你。你未曾留意的人,又也许已经暗地里倾慕了你许久。而就算是互相倾慕,也未必见得能抵抗得了家人的安排。以善樱身份,恐怕对卫麒山的倾慕,要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因素,注定是要成空的了。

“卫公子人虽然不错,可我却并不中意。”她淡淡地说,“再说了,还有二姐姐在呢,哪里就轮得到我来相看女婿了?底下人嚼舌头,你也跟着嚼?”

善樱一吐舌头,不敢再多说什么。倒是善桃很不自在,“好了,大家闺秀,私底下哪有议论这个的!”

虽然和几个姐妹渐渐熟络,她也多了一丝活气,但到了这种时候,还是不知不觉,就摆出了那活规范的派头。

老太太一天都很安静,也没让善桐到近前服侍,倒是王氏和大太太从柜上回来,那边榆哥也从先生处回来,大家又齐聚一堂在老太太身边承欢了片刻,吃过晚饭,老太太留二老爷在屋里说话,榆哥便给善桐使了眼色,拉妹妹,“到母亲屋里来,有好东西给你瞧呢。”

他自己是出去外院住了,善桐又跟在老太太身边,这好东西,昨晚就没能送到善桐身边,今天一早起来又被同门好友拉走,王氏堂屋里就一直杵了一只硝制过了,活灵活现的老鹰。善桐进屋一看,不禁就捂住嘴发出一声惊呼,“这天寒地冻的,你从哪里寻来的这东西!”

又觉得这老鹰一身青灰,双翅大展,论神态,和榆哥那只金雕倒是一动一静,极为相配。不禁啧啧称奇,绕着它打了几个转,才抬头笑着要和榆哥说话。

可她一抬起头来,望着母亲笑着进了院子,本来要说的话就吞进了肚子里。倒是榆哥未曾留意到妹妹的神色,犹自兴致勃勃地道,“也是机缘巧合,我和先生走到了——”

便比手划脚,说了半日这老鹰的事,才略略不好意思地拉了拉善桐的衣角,低声道,“你上回不是说,牛姑娘想看金雕来着?这东西是经过人眼的,也不好送给她……”

善桐心中蓦地一阵绞痛,她注视着满面春风、快乐得几乎脚不沾地的榆哥,满口中竟似乎全是苦涩。半日才勉强咽了一口唾沫,轻声道,“哥,娘在一边呢。”

王氏是先就已经进了里屋的,只是站在门边,唇畔带笑望着这对儿女,一直都没有出声,直到被善桐叫破了,才笑着进了屋内轻责榆哥,“傻孩子,名分要是定下了,牛姑娘就不能随意上门做客。私相授受,更是大忌。你就急着这一时半会的?将来等她过了门,你把一整对送她,那也都是你的事。”

榆哥顿时就红了脸,他看了看妹妹,虽然声若蚊蚋,但那股急切,却始终还是没有藏住。“您昨儿说得不清不楚的……我、我也不知道这亲事……”

王氏慈爱地望着儿子,几乎是纵容地望着他那一脸的通红,不禁就感慨了一句,“我们榆哥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了……”

她就笑着将榆哥和善桐拉到了炕边坐下,又轻轻地推了推善桐,“你别不好意思,我这可和你哥报喜了啊?牛姑娘那头本来都已经要点头了,可卫太太又提了你妹妹……这两门亲事都是极好、极配衬的,可凡事有个先后,你是哥哥,你就让着妹妹,等妹妹的亲事定了,再来说你的亲事。”

榆哥顿时瞪大了眼睛,又是喜又是惊,他一下站起身来,握住善桐的手,多少有些埋怨地对母亲道。“怎么这么快就定了婚事了!也,也不问问我的意思。”

正说着,就撅起嘴来,似乎大为不满母亲自把自为,没有问过自己这个小小的保护者,究竟能不能为妹妹挑得上卫家。

王氏看在眼里,真是打从心底往外笑,她扫了善桐一眼,眼神中藏着那熟悉的,经过精心掩饰的威压和催促,但转过头来对着榆哥时,又是一脸打趣的笑了。

“你还小呢,能做得了什么主?”她说,“妹妹的婚事,肯定是你爹、你娘说了算的……这下可好,亲兄妹同表兄妹,两家和一家有什么不同?以后有了什么事,彼此就更能互相照应了。”

榆哥转念一想,也就高兴起来,可依然有些意难平,“卫麒山那小子!也算是他有福气了。虽然人也不错,但配三妞,我看也就是勉强够格。”

一边说,一边便笑眯眯地看着善桐,显然是有逗她的意思,善桐心中却是千般滋味,好半天才勉强挤出了一抹笑,她望了母亲一眼,低声道,“八字还没一撇呢……”

王氏面色顿时微微一沉,她正要说话时,屋外来了人道,“老太太并老爷请太太过去说话。”

这多半是要商议楠哥过继的事了……王氏便递给女儿一个威严的眼神,她站起身来,还笑着说,“正好也晚了,三妞和我一道去老太太院子里吧。”

可榆哥却还在兴头上,先就握住了母亲的手央求,“回来都一天多了,还没和妹妹说过话呢——”

王氏如何吃得他的软语?当下只得连连给善桐使了几个眼色,见善桐木无反应,她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才叮嘱善榆,“你回来才多久?也该好好休息,别耽搁你妹妹太久了,她回去晚了,老太太要惦记的。”

一边说,一边便出了院子。榆哥一下又活跃起来,绕着善桐,又打趣卫麒山,“小时候他就爱欺负你,从此后,我看要换你欺负他了。”

王氏的主意,其实善桐心底清楚得很,无非是要让她眼见着榆哥这高高兴兴的样子,没准心里一软,舍不得让哥哥难受,也就半推半就地应了婚事……可这一招虽然已经被她看破,但眼见到榆哥面上的笑容时,善桐依然觉得即将出口的话是如此荆棘丛生,才到了喉咙,就已经刮出了一路血痕。

“害羞了?”榆哥倒是没觉出妹妹的不对,见善桐面色沉凝,只是不应,他便又换了个话题,带着忐忑、带着些期待地问,“听说,你昨儿个和娘去了舅舅家做客,你……你见着牛姑娘了吗?她……她知道婚事了没有?”

他面上一片纯然欣喜,看得出来,对牛琦玉,榆哥是真的中意。

善桐张了张口,她忽然间再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榆哥慌了手脚,忙将她搂进怀中问,“怎么,怎么了!”

“对、对不起呀哥哥……”就算有千般言语,到了末了,她却只能着了魔一样反反复复地倾诉,“对不起呀哥哥,哥哥对不起……”

榆哥急得都结巴上了,透过模糊的泪眼,善桐能看见他面上的猜疑、惊讶,甚至还有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颖悟,他握住了善桐的肩膀,将她拉开了一点儿,望着善桐的眼睛正要说话时,屋外又传来了张姑姑宁静的声音。

“四少爷在屋里呢?”张姑姑说。“老太太请您过去说话。”

榆哥只得松开了手,他满是疑虑地看了善桐一眼,没等张姑姑进屋,便已经掀帘子出了屋子。善桐静静坐在炕边,又哭了半晌,这才渐渐收泪,她心中百般疲倦难受,无数思绪如惊涛骇浪一般,理智到了这时候,不过是浪尖上的一叶轻舟,一时间她又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应该顺从母亲的安排行事,可下一瞬她又咬牙切齿,发誓这回决不让母亲如愿……迷迷糊糊之间,竟又靠在炕桌前短暂地睡了一会儿,却也不过是一会,便猛地又醒了过来,却是心若擂鼓,喘息不定。

屋内早已经是灯火暗淡——她不知睡了多久,灯花爆了又爆,如今灯头上的一点星火,已经照不亮整间屋子了。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似乎都还没有回屋,就连榆哥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她茫然四顾,过了好一会,才从怀中掏出了含沁几年前送她的怀表,就着灯火看了看时间,这才发觉自己不过睡去了短短一刻。

门口又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善桐仿佛惊弓之鸟,一下抬起头来,略带戒备、略带试探地望向了屋门,她甚至还深吸了一口气,做好了和母亲彻底摊牌的准备,但当她望见榆哥的身影时,那已经垒好的堤防,似乎又再完全崩溃。忽然间她不敢看向哥哥,忽然间她又有了流泪的冲动,忽然间她开始担心:和母亲决裂,是她下过决心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她对母亲最彻骨的报复,可是她……她没有想过她会不会因此失去榆哥。

她的担心毕竟没有成真,榆哥迈着沉重的脚步,挨着她在炕边坐了下来。昏暗的灯火没能映出他的表情,只是在他的衣饰间胡乱跳动,善桐紧咬着下唇,她听见榆哥低声而粗嘎地说。

“是……是哥哥对不起你……”

她再也忍不住了,一下便扑进了榆哥怀里嚎啕大哭起来,就像是个受尽了委屈的娃娃,想要抗争着什么,却不知道该向谁告状、向谁抗争,她模模糊糊地反驳着榆哥的说话,而榆哥呢,他长长地叹息着,满是绝望满是灰心地低低呢喃着。

“是哥哥没有用,是哥哥对不起你……”

156、一锤

老太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朝着炕边摆的一张圈椅点了点头,她疲惫地道,“起来说话吧,没事别老跪了,多大的人了,男儿膝下有黄金……这话都没听说过?”

二老爷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母亲的脸色,见老太太面上怒火渐渐退去,剩下的无非是一片深深的疲惫,他这才乍着胆子坐到了母亲身边,讪讪地道,“论理,这话儿子也说不出口,但母亲千万要小心身子,别往心里去……要是气出病来,儿子越发没有面目做人了……”

“我倒是不想往心里去来着,可除了我,谁能操得起这份心呢?难道你还指望着你大嫂来管你的家事?”老太太又有些动怒了,她抬高了嗓门,望着立刻又垂下头去的二老爷,在心中叹了口气,低沉地道。“说来说去,你也别只怪你媳妇了,一切全是因为你不好!要是你能管住自己,甚至管不住也好,能管住庶出的子嗣,现在你们家里能闹成这个样子?你看老大家,老大官是没你大,家私是没你厚。可兄弟熙和向上,就是读不出功名,也不至于和你这一家子一样,乱糟糟的成了什么样子!做闺女的被逼得没有办法,要到我跟前来揭亲妈的短……”

她长出了一口气,又警告二老爷,“不许私底下对三妞发火!这孩子从小到大,够不容易的了。你们二房这六个孙辈,也就是她能孝顺我些,看见她我心里还能安乐一点。看见别的孙子孙女,我就是一阵糟心……亏你也就能让王氏这么瞎做主,换亲的事都整得出来。拿三妞一辈子换个牛琦玉,你亏心不亏心?”

二老爷垂下头去,他到底还是忍不住,轻声为自己分辨。“娘,卫家虽不算一等一的人家,但也不是什么火坑。虽说是两面讨好,可也是两面逢源,不论牛家还是桂家得势,都不会把他们打压得太惨的。说不准将来青云直上,成就不比谁差……”

“话说了这么多,你问过三妞的心思没有?”老太太冷了声,“你们兄弟四人的亲事,我哪一个没有问过你们自己的意思?三妞自己不愿意,你强她嫁出去,让孩子心里怎么想?从小到大她可没为家里添过一点麻烦,小小年纪就陪着哥哥到前线求医。她时运不佳又还招惹了北戎那边的煞星……好么,到了年纪,就因为哥哥的婚事不顺,她就要被换亲出去……你这是在榆哥和她之间硬生生地插了一根钉子!你看榆哥,刚才听到真相,人是不是都已经傻在当地了?这些事你会不懂?你会不懂?你无非就是不愿意和王氏冲突,懒得在内宅里又闹起来,你就随着她去闹了——”

“娘!”二老爷又加重了语气。“王氏她的性子,您是不知道,为了个榆哥,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我要能说个不字,她就能破釜沉舟闹得两败俱伤,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些年又风风雨雨的,我想着这归宿对三妞来说也不算差……”

他说得也不是不在个理字上,老太太揉了揉眉心,疲惫万分地长出了一口气,不禁又捏住了腕间佛珠,心中又何尝不是一阵酸楚:千不该万不该,榆哥就不该在那场高烧里烧傻了脑袋,不然二房今天又何尝不是和和乐乐,又哪会闹得这样难堪……

她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疼,也没有多少精神头儿和二老爷多说什么了,数了数佛珠静了静心,这才以肯定的语气吩咐,“梧哥命苦,他这一辈子就受累在他亲娘身上了。这件事,我是管不了也不想管了……可楠哥就不一样了,他怎么也是我的亲孙子,嫡母这样,我是不放心他继续在王氏手底下讨生活的。过年回去,就把他过继给十三房吧!对两家也都是好事!十三房有了男丁不说,楠哥也有了前程,倒是要比在家里战战兢兢,拼死了逼自己读书要好得多!”

二老爷面上顿时又闪过了一线不舍,他小心地看了母亲一眼,“娘,王氏这边,回头我会狠狠说她……”

“你以为你是什么好爹吗?”老太太不客气地横了儿子一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有几天在家?就是在家,除了和你那些谋士幕僚商量朝中的事,就是搂着你的通房丫头逍遥快活,有多少时候你是和儿女们呆在一起的?三妞有了事,不来找你这个当爹的,找我出面,是为了什么,你还没明白过来?你别把什么事都往王氏头上推我告诉你,你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只是王氏是我媳妇,我管得了,儿子年纪大了,本事大了,我管不动罢了……”

话说到这里,她自己也不禁一阵伤心,眼角顿时含了泪水,“这要是我合了眼,也就随你们闹腾了。偏偏一时半会又还死不了!也就只能这样拖着拖着,管几年是几年……只是可怜见我三妞,爹不疼娘不爱的,等我老婆子合了眼,她该找谁靠去!”

这话实在是太诛心了,二老爷面上发烧,再坐不住圈椅了,他靠着炕边跪了下来,也不禁含了眼泪。“儿子醉心功名,疏忽家教,是儿子的不是。让娘操心了,儿子不孝,儿子不孝!”

说着,便重重地在炕沿上磕了几个头,直磕得砰砰有声,却是再没了在众人跟前顶老太太嘴的倔强。老太太心底有数:母子俩私底下掏心窝子说话,二老爷这是犯不着撑着了。家里闹成这样,他心里的难受未必比自己少……

她到底还是心软了,长长地叹了口气,却不忙说话,只是盯着二老爷,直等到了二老爷一句,“娘就放心吧,我不会让三妞受一点委屈的,这孩子代我和王氏侍奉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将来不论是婚事还是嫁妆,都不会让她吃苦的。”

老太太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敲了敲炕沿,放软了语气。“好了!不要再认错了!眼下走到这个地步,再难堪又如何?日子也还是要过下去……去把王氏也叫进来吧!”

二老爷多少有些犹豫地抬起头来,望了母亲一眼,他鼓足了勇气道,“千错万错,其实还是错在我不该动了色心,没能回绝了王氏纳妾的意思。王氏本人其实也是无奈,娘——”

“怎么,到这时候,你反而维护起她来了?”老太太不禁微微冷笑。“好哇,好哇,真是至亲至疏夫妻,吵起来闹得不可开交,现在在娘跟前,反而又要为她说话了。”

她疲惫地挥了挥手。“都什么时候了,还怪来怪去的有什么意思?过继的事也好,儿女们的婚事也罢,她始终是孩子们的母亲,这结果,不能不告诉她知道。”

只听老太太的意思,二房家事,以后她老人家竟是打算一言堂就这么定了下来,连自己的意见都不想过问了。二老爷心下未免很不是滋味,可此事分明是自己理亏,他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好到外间将妻子唤了进来,一道在炕前又跪了下来,听老太太训话。

“和牛家的婚事,就这么算了!”老太太坐直了身子,丝毫不容疑义地道,“人家看不上我们,我们还看不上人家呢。好男不愁娶,以榆哥身份,娶个牛琦玉一样的姑娘,又是什么难事了?求个色而已!总比求门第要好得多。她心里不情愿,进门了也不能好好过日子……孩子自己也说,她不情愿,没有逼人就范的道理。这件事,以后谁也都再别提了。”

王氏的面容本来就已经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此时更像是涂了一层白蜡,在阴惨惨的灯光底下,显得分外渗人,在这种时候,她和善桐之间的血缘关系就显现出来了。在极度震惊、极度弱势的情况下,她面上也像是严丝合缝地笼了一张面具:明知道她心中必定是惊涛骇浪思绪万千,但从外表上看来,这张面具却是这样的冷漠,这样的无动于衷。她几乎是漠然地听着老太太的吩咐,连一丝回应都吝于给予,而老太太也没有等待她的回复,她沉吟了一下,又续道。“卫家这门亲事,听你们这掰开了揉碎了和我说,倒的确是不差的。无奈善桐本人对卫麒山一丝好感都没有,家里闹得这么难看,就是把她嫁过去了,也不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到底忍不住,还是刺了王氏一下。“你们当爹娘的偏心儿子,我却偏心三妞妞,这门亲事再好也不能成了。你和卫太太怎么说的,没打包票吧?”

王氏肩头一颤,似乎的确被老太太的话语刺伤了,她咬着唇沉吟了片刻,这才低声而顺服地道,“说的都是两头的话,因善桐没给准话,也没得您的意思,没有敢贸然应下来。”

“没有就好。”老太太点了点头。“你和卫太太虽然熟络,但这件事倒不方便由你出面去办。改明儿等我问了孙氏、善桃,要是她们也看得上麒山,就托你娘家大嫂去探探卫太太的口风,看看卫太太愿意不愿意说善桃吧。要不愿意,当然也不能勉强。”

她顿了顿,见二老爷和王氏都默然相对,显然并无异议,便又续道。“今年过年,乘便把过继的事办一办,让善楠出继到十三房去……你们还有什么多余的话没有?”

回答她的依然是一片默然,老太太嗯了一声,自顾自地又说,“别的事也不多说了,善桃亲事要能成,接下来说的就是善桐的婚事……这孩子自小和我长大,亲事也就由我做主了。这一次进城,我本来也就是为了这事来的,这婚事没个结果之前,我也就只有厚着脸皮在城里赖下去了。村子里的事,就交给你们的大嫂来办吧。要是嫌我老婆子碍眼——”

“娘你这是什么话!”二老爷忙接过了话头,“平时盼着您来住一住都盼不来呢!”

他扫了妻子一眼,又往下说道,“我们二房的后院,还要靠您老人家坐镇……您是住得越久越好,住得越久,儿子就越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