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馨柔点点头,强作镇定。

言昭宁倒是左看右看,十分感兴趣的样子。

不一会儿的功夫,她们就给带到了三楼,原来这望江楼中间有一大厅,张灯结彩的,呈圆形,原是歌舞用,三楼上下皆能围绕栏杆看见,言昭华她们上楼之后才稍稍定了心,因为发现三楼上坐的全都是和她们差不多样子的小姐,有不少还认识,问起各自前来的原因,反正都不是正经给邀请来的,要么是随兄长过来,要么是偶然得知了消息,凑热闹来了。

她们给安排在还算中间的雅间内,各个雅间之间以纱帘隔开,既美观,又隐私,姑娘们将头上的帷帽除下,全都兴致勃勃的站到栏杆前往下看去,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刚才还颇为积极的言昭宁此刻却是沉寂下来,眼光深沉的盯着楼下某点看着,言昭华凑过去看了一眼,言昭宁就像是有所觉一般,收回了目光,转头对她笑了笑。

谢馨柔刚才还有些局促,可是在瞧见几个好友也在的时候,突然就放开了,主动去好友那边打招呼去了,言昭华把前面的位置让给那些小姑娘们看,自己则坐在离栏杆最远处的矮桌前,随手拿起桌面上摆放的一本给客人解闷的书看了起来。

这场诗会虽说是太子和太子妃的名义举办的,但是言昭华可不相信太子和太子妃今日会出席,宫中有元宵宴会,言修带着言瑞谦入了宫,原本也可以带她,只是长宁候府没有主母,她要入宫的话,就只能孤身一人在女宾席,想想怪没劲的,就没有前往,留下来和诸位姐妹一起玩耍说话,言昭华觉得才有意思。

三楼的正中间有一座明黄纱帐,那里该是给太子和太子妃预备下的,旁边还有一些紫纱帐,该是给王公贵族们留的,言昭华想起先前听张德川说,不禁三甲会前来,就连恭王世子也会来,说实在的,她当然是因为这个前来,尽管她也想到,今日宫中设宴,裴宣是恭王世子,应当也不会来才是。

似乎宾客都来的差不多了,三层楼,除了主坐旁边的几处无人入内之外,其他三层楼面的纱帐中全都已经坐入了人,优美的乐声流淌而出,却是让人看不到乐从何出,几队手捧托盘的书童丫鬟分列而至,来到了各个纱帐之内,将手里的托盘递给纱帐内的人,言昭华她们这里也不例外,姑娘们凑过去看,只见丫鬟手中捧得托盘中,放着好几块葡萄大小的扁薄金块,金块前后都以红加金线编着精致的纹路,中间是黄金吊牌,吊牌上刻着一个数字,丫鬟让每个人选一块,说是诗会过后,有抽签的环节,抽的便是诸位手中的号码,中了号码的人,可以获得东宫提供的大礼包,至于姑娘们问礼包中是什么,丫鬟只笑着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既然有礼,那就是拼运气的时候了,姑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第一个去挑,谢馨柔让言昭华先挑,言昭华摆手:“你们挑吧,最后剩下的给我。”

谢馨柔先拿了一块捏在手里,来到言昭华身边炫耀:“这么大方,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言昭华从桌上拿了块点心塞到谢馨柔的口中,姑娘们全都依次拿了号牌,丫鬟手中的托盘上,只剩下最后一块,送到了言昭华面前,言昭华伸手取过,低头看了看,谢馨柔也凑过来看了看,说道:“嘿嘿,我是三十八号,你是四十四号,我这号码看着就比你容易被抽中。”

言昭华无所谓的笑了笑:“好好好,你的容易抽中,谢大小姐可以坐下了吗,我头都抬累了。”

其他姑娘也都纷纷在交换看自己的号牌,满心的期待,言昭华倒是觉得很奇怪,好好的一个诗会,怎么就沾上了抽礼包的环节?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四十四,稍稍感叹,真不是个好数字啊。不过,数字再不好,也不能否认这是块金子,果然是东宫大手笔,就连发个号牌都是纯金打造的,这么多人,人手一块,估摸着就得用上千两黄金了吧。

姑娘们也在讨论这件事情,旁边的纱帐里,似乎也在讨论这件事情,看来大家的心理全都差不多。

接下来鼓声骤起,诗会正式开始了。言昭华对诗会没什么兴趣,她本身特长就不是这个,谢馨柔,言昭宁她们自然也没什么兴趣,谢馨柔看了一会儿就坐回言昭华身边了,可言昭宁却始终站在栏杆前,一眨不眨的看着楼下厅中。

“唉,原以为能看见表舅舅,没想到他和太子太子妃一样,都没来。”谢馨柔剥开一只橘子,颇为感慨的说道。

言昭华耳朵发热,说道:“宫中今日有宴会,许是与太子他们一同在宫中呢。”

“嗯,估摸着便是如此了,唉,这段时间,表舅舅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往常还偶尔去谢家住一住,现如今倒是好久没来了。”

谢馨柔说这个话题,言昭华就不太敢接了,因为她着实是心虚的,幸好谢馨柔也只是感慨感慨,并没有往其他地方想,恰巧这时楼下爆出了不少掌声,谢馨柔拉着言昭华往栏杆那儿去看,原来是探花郎谭孝之上场了,只见他意气风发与众人作揖行礼,目光微微上扬,看的角度正好是言昭华她们所在的这个方向,勾唇一笑,仿佛真的与她们有多熟悉一般。

言昭华对这个男人本身就没什么好感,这样一来,就更觉得恶心了。因为她确定,谭孝之是对着自己笑得,可是他偏偏谁都顾及到了,旁边的小姑娘们全都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言昭华不禁摇头。

幸好身边还有一个比较理智的,只听谢馨柔说道:“我从前觉得谭世子还成,可现在看来,人品也不怎么样。”

言昭华挑眉表示赞同,谢馨柔又凑近言昭华的耳旁,低声说道:“你知道吗?就为了这谭世子的婚事,威武侯夫人简直看遍了京里所有的贵女,她明理暗里的都跟人家表示有意思,可是等人家同意之后,她倒摆高了姿态,将人家吊着胃口,就是不应承,似乎还想攀其他高枝儿的样子。”

言昭华对威武侯夫人的这种做派,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她确实就是这么做的,当初嘴上说看中了自己,可是却什么实际行动都不出,只是在柳氏面前提了两回,若她真有心的话,怎么不去长宁候府说这事儿呢?本就是存着观望的心,想挑一个万中无一,身份高贵的配上她的儿子,反正她也不可能单刀直面的对人家姑娘家里说正经的提亲,只是撩拨人家一下,到时候人家若是计较,也只是毁的自家女儿的名声,于她并无妨碍。

有些人就是当面佛陀,背后恶魔,自私自利入骨了,真不知道将来是哪个倒霉蛋嫁入威武候府呢。

第一百四十章

谢馨柔正说着话,言昭宁也坐了过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对她们问道:“姐姐们在说什么?谭世子可是定亲了?”

谢馨柔和言昭华对视一眼,谢馨柔仿佛再说‘我已经很小声了,她这都能听见?’,可言昭宁问了,她也不好装作没听见,谢馨柔便随口应付了两句:“没定亲,就是听说了几句威武候夫人的闲话,你小孩子家家的,就别搀和了。”

言昭宁倒是很感兴趣的样子:“威武候夫人?她说了些什么呀?我之前也见过这夫人,还挺和善的一个人,上回姨奶奶请她去做客,她都没有推辞呢。”

言昭宁似乎对耿氏印象还不错的样子,谢馨柔哪里好继续说耿氏的不好,便点头道:“是啊,是挺和善一个人,我和大表姐就是在说,将来谁嫁入威武候府,定能婆媳顺和,过上好日子呢。”

谢馨柔不打草稿的胡说八道,让言昭华对她侧目相看,言昭宁听了谢馨柔的话却是嘟起了嘴:“才不是呢,姐姐们就瞒着我吧,真是的,我又不会去威武候夫人面前告状,你们何必骗我?也太没劲了。”

说着便有些生气的样子,谢馨柔瞧着觉得过意不去,凑上前安慰道:“好妹妹,这就生气了?不是瞒着你,而是我们真没说什么,只不过加了一句,威武侯夫人挑儿媳挑花了眼,看了好些个贵女都不满意的样子,不知道今后要挑什么样的天仙呢。再没有说其他了,今儿是好日子,可不许生气啊。”

言昭宁这才转过身,看着谢馨柔,杏眼圆睁,一副不谙世事的天真表情,谢馨柔一怔,似乎有所觉的样子,言昭宁弯起了嘴角,浅浅一笑:“这就是了嘛,我们可是姐妹,你们不许瞒着我说悄悄话,好话坏话,终归我又不会出去瞎传的。”

谢馨柔赔笑:“好好好,今后绝对不说悄悄话了。”

就听楼下发出一声叫好,言昭宁又给吸引过去,她离开之后,谢馨柔和言昭华坐的很近,言昭华正在轻轻的敲核桃,见谢馨柔凑这么近,有些不解,想说话却给谢馨柔抵住了唇中,这回谢馨柔学乖了,只敢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音说话。

“你有没有觉得,宁姐儿最近在学你?”

谢馨柔的话让言昭华讶然转身,瞪大了眼睛,水汪汪的眼睛里仿佛盛满了望江楼后的江水般,波光粼粼,灵气四溢,谢馨柔眼前一亮,又道:“对对对,就是这种眼神。”

言昭华的招牌就是水汪汪的大眼睛,狡黠灵动,五官秀美,从前的言昭宁以圆润艳丽著称,可最近她一下子瘦了很多,这也就罢了,可就连穿衣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喜好偏红绿喜庆,可最近却忽然迷上了素雅风,品味一下子差了很多,如今就连说话的神情和动作,都明显在模仿言昭华,谢馨柔这些日子也没和她多说什么话,所以现在才发现。

可在谢馨柔看来,宁姐儿模仿华姐儿,虽然同样很漂亮,但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就好像刚才那瞪眼睛的样子,让熟悉言昭华的人看了,不免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在里面。

言昭华只是觉得言昭宁的穿衣风格变了很多,的确和她有些相似了,但谢馨柔说的神情方面,倒是没怎么注意,一来她对自己什么样的神情也不是很清楚,二来也不相信言昭宁会模仿她的神情动作,感觉言昭宁自诩甚高,应该不会轻易向她学的吧。

元姐儿和悦姐儿坐了回来,呼出一口气:“啊,看这些才子们作诗可真无聊,早知道就不来了,还以为可以见到太子和太子妃娘娘呢。”

元姐儿素来直脾气,悦姐儿也是个敢说的,两个姑娘如今也都出落成了大姑娘,模样俊的很,元姐儿说完之后,悦姐儿就接着补充:“就是的。还不如在街上看花灯呢,再吃一点民间小吃,可比这作诗好玩儿多了。”

“要不是待会儿有什么抽签,我真想现在就走了。哎哎,你们说,待会儿东宫会准备什么样的大礼呀,这号牌都是金疙瘩,你说会不会大礼是千两黄金,万两白银?”

悦姐儿笑话元姐儿的财迷,柔姐儿也跟着凑热闹,故意打趣两个小姑娘:“怎么可能!千两黄金,万两白银,那岂不是要好几辆马车来装吗?”

两个姑娘全都被柔姐儿的话说的掩唇傻笑,最后笑做一团,然后又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

楼下又是一片喝彩声,白鹿书院的院判和王福全都给惊动了,似乎是谭孝之即兴做了一首诗,将气氛推到了最高。那首诗很快就由丫鬟传送到了各个纱帐之中,下面每做一首人人叫好的诗,就有专门的人誊写下来,传送到每一间雅室之中。

谢馨柔也觉得好奇,丫鬟送上来之后,就围过去看,元姐儿打开之后,柔姐儿就说:“读出来,让我们也感受感受这探花郎的文采。”

元姐儿兴致勃勃的点头,而后朗声读道:

“诗名叫做《美人赋》,纤云朝露,依枕弄妆花,情极无语,晓窗梦昭华…”

元姐儿读了一半,倒是停住了,讶然的抬头看着谢馨柔和言昭华,只见言昭华的脸色都变了,谢馨柔也是蹙起了眉头,元姐儿试探问道:“还…还要读下去吗?”

谢馨柔摆摆手:“行了行了,别读了,什么破诗!”

晓窗梦昭华…这谭孝之想干什么?这诗句也敢堂而皇之的做出来。

其他人听来倒也罢了,可这诗在熟悉言昭华的人听来就不是那个味儿了,他这是想作诗调戏华姐儿吗?看了一眼言昭华,见她除了脸色冷了下来,倒是没什么特别反应,雅间内的气氛有点尴尬,谢馨柔活跃气氛道:“哎呀,都什么表情,不就一首破诗嘛,可别当回事了。”

元姐儿咬唇:“这诗…也太烂了。真怀疑那什么谭世子的探花郎是怎么考来的。”

其他姑娘见言昭华并没有什么怒意,也放心下来,本来嘛,就是一首诗里带了个名字,又不是什么不好的词,若是计较也太大惊小怪了,气氛也就没先前紧绷了,悦姐儿带头说笑起来。

言昭宁的脸色比言昭华还难看,虽然表面没怎么表露出来,但是一双手紧紧捏着,指甲戳入了肉中,就连呼吸都变得不平顺起来,坐在栏杆前的雕花横断之上,目光阴沉的看着言昭华,言昭华现在可没心情去分析这位小姐哪里又不如意了,一心只想把谭孝之那个轻薄的混蛋掐死!他用什么词不好,偏偏将她的名字加入诗里,分明就是故意的!可他这么故意为之,到底想干什么呀!

原本还算平和的心情,顿时不爽起来。幸好诗会在谭孝之这一首不知所谓的诗句中落下帷幕,紧接着就是抽签的环节了,其实要说人没那么多高雅的心思,就是再贵的人,也难免会有这样的小心思,所以,抽签对她们来说,不是得到礼品和东西,关键就是要那份运气!

言昭华因为谭孝之的一首诗,弄坏了心情,虽然看着神色无异,却是再没有关注谁抽签中了这种事情了,只静静的等待着诗会的结束。

可王福全那尖锐的声音刺破耳膜,再报出了几个号码之后,清清楚楚的说道:“四十四。”

全场有些静,言昭华没反应过来,还是谢馨柔过来摸出了她的号牌,比对了一下,言昭华才惊觉过来,一个美貌丫鬟已经上来请她,言昭华还在发愣,谢馨柔一把将她拉了起来,语气有些兴奋:“还愣着干什么呀!抽中你了,快去看看是什么礼!”

其他姑娘也在起哄,谢馨柔将号牌塞入了言昭华的手中,然后推着她,让她赶紧跟着丫鬟下去,言昭华被赶鸭子上架,依旧云里雾里,不知道这运气怎么就落在这看起来有点晦气的四十四号上了。

低头看着手心里的号牌,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的。

和她一起被抽中的还有另外两位小姐,一位是孙太傅家的小姐孙如意,她作诗一绝,是京城中出了名的才女,另一位是户部尚书家的钱小姐,和言昭华一样,她是跟随长兄来凑热闹的,没想到也有这等运气,圆乎乎的脸上满是笑容,一双眼睛盯着言昭华,言昭华见她笑得着实可爱,便回了一笑。

没想到在场这么多人,可抽中的全都是姑娘,令在场男宾感觉到有些无奈。

人人翘首以盼是什么东宫的大礼,王福全揭晓:“太子殿下早有吩咐,此彩头一早便已定下,今日是元宵佳节,诸位有缘得此号牌,实属有缘,东宫出一艘皇家级七宝灯船,由宫中三品乐师坐镇,有歌舞,美酒,佳肴,游礼江,至护城河,赏两岸花灯璀璨。另有太子和太子妃亲手制定之花牌,可入太子府觐见,如此,还请三位小姐登船。”

言昭华听了这份‘大礼’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抬头看向了三楼她们所在的雅间位置,纱帘后,姑娘们翘首以盼,纷纷对王福全说的这份礼感到了羡慕,倒不是羡慕言昭华她们坐皇家七宝灯船游礼江,而是羡慕能够得到那可入太子府觐见的花牌…

可言昭华真的很想说一句,她觉得这份‘大礼’在她看来,着实没什么吸引力,还不如给点金银打发了呢。

第一百四十一章

言昭华站在灯火辉煌的甲板上,感觉自己真的有点傻,好端端的干嘛来坐船呀!领入船舱之后,言昭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不仅亮如白昼,船舱内满是各式各样的花灯,花灯全都被簇在花团之中,各种开的正好的花跃然于眼前,走入船舱,仿佛走入了另一个世界似的,美的叫人不舍得眨眼睛。

言昭华双手捂住嘴,生怕自己没出息叫出声来,忽然想看一看周围的人是不是和她一样的反应,她转头看了看,原本站在她身旁的两个小姑娘居然不在了,只有船舱门内两个低眉顺眼的丫鬟,王福全在外一挥拂尘,两个丫鬟也退出了舱外。

诺大的绝美船舱内,就只剩下言昭华一个人。

言昭华转身要追出去问个清楚,却被身后一道声音给喊住了:“别喊了,她们都退下了。”

这声音…言昭华僵硬的回过头去,就看见裴宣手提一只酒壶两只酒杯,倚靠在船舱那头的门边上,身后就是缓缓变换的夜空,船身这个时候能感觉的出来已经开始稍微动了起来。

言昭华还是没法消化眼前的场景,惊愕的看着那不住走近的男人,直到他来到自己面前,并自然而然,低头在自己唇瓣上轻啄了一口,言昭华才反应过来,眨着眼睛难以置信:“怎,怎么会是你?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你不是应该…”

一连串的问题侵袭着言昭华的思绪,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应该在宫中赴宴的人,会出现在这里。

“我想见你,想的都快发疯了,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这样了。”裴宣一手拿着酒壶酒杯,一手搂住了言昭华,额头相抵,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他可以完全不用顾及其他,所以动作完全随心。

言昭华不想挣扎,耳中听着他说话,早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虽然还不太明白事情具体是怎样的,但是隐约知道,今晚她经历的事情,应该就是裴宣费心的结果,她太想他了,从前他几天就过去看她一回,她早就习惯那种频率,这段日子,言修封了长宁候府的守卫,裴宣没法再像从前一样随心所欲的出入,使得他们这段时间没法见面,她做梦都想被他抱在怀里。

裴宣感觉怀中人儿紧紧的依偎,只有抱着她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拥有了全世界,闻着她身上的馨香,胜过世上任何一种精心调制的香味,这种香,噬人心魂,深入骨髓,一日不见,便思之如狂。

两人紧紧拥抱了一会儿,裴宣才在言昭华耳旁说道:“船上没有地龙,过来喝一杯,暖暖身子。礼江的夜景不错,难得我花了这么大心思,你总得赏光看看吧。”

言昭华从裴宣的怀抱中抬头,四周环绕一圈后,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啊?其他两个姑娘呢?”

裴宣牵着言昭华的手,坐到临窗的一处软榻旁,榻上放着一张卷耳草纹的矮桌,桌面上摆放着各色佳肴,品种丰富,倒不说都是些贵重的东西,只说这些东西全都是裴宣带言昭华偷偷上街的时候,言昭华尝过说好吃的,言昭华坐下后,裴宣才与她说明:“哪里有什么其他姑娘,从头到尾我都是为了你一个姑娘,她们两个全都是太子的人,算是帮忙来的。”

言昭华听得云里雾里,还是不懂:“可,可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这诗会呢?”要知道,她今日的计划里,可没有这诗会,一切都是临时起意,若不是遇见了谭孝之和张德川,她们估计现在还在长安街上转悠呢。

裴宣将两只杯子放好,对言昭华递去一抹得意的眼神,将酒杯送到言昭华面前:“干一杯,我告诉你。”

言昭华低头看着面前那澄澈透黄的酒水,没伸手接过去,而是低头闻了闻,那样子像极了被喂食时候的小动物,萌的裴宣心头一酥:“桂花米酒,加了一点羊乳,你喝喝看,味道很不错的。”

言昭华鼻间果然闻见一股桂花味,就着裴宣的手浅浅的沾了沾唇,然后伸出小舌添了一下唇瓣,这样的诱、惑,在裴宣看来哪里受得了,心头一转,收回了酒杯,对言昭华说道:“味道不错吧?还喝吗?”

言昭华只觉得唇边甜甜的,却怎么也抵不过心里的甜,自然点了点头,轻声回了句:“喝。”说完,便伸手要去拿,却给裴宣避开,言昭华讶然的看着他,只见裴宣从自己的位置来到言昭华身旁,在言昭华大眼睛的注视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一点不给言昭华留,就在言昭华要抗议的时候,裴宣便压了过来。

久违的思念化作百转柔肠,船舱内的温度一下子就高了起来,言昭华四肢发软的同时,也觉得身子发热,身上像是要着火一般,这可比待在满是地龙的房里要暖和多了,迷迷糊糊间,她这般想着。

裴宣也是欲罢不能,紧紧搂着他思之若狂的女人,发狠欺负着,手情不自禁自她衣襟探入,却也只在腰间停留,厚厚的棉衣之下,是柔的发腻的纤细腰肢,不觉大掌收紧,竭力控制住想要继续下去的冲动。

半晌过后,两人才气喘吁吁的分开,裴宣居高临下,静静的凝视着心中的宝贝,这种脂米分仗打的人心痒难耐,瞧着她歪在迎枕上的羸弱模样,裴宣用尽了所有理智,才让自己从她身上退开,来到软榻旁的窗前,将两扇雕花木窗往两旁滑开,船舱外星空如罩着黑幕,如一家家的灯火映照在天际,虽然看不见什么月亮,但江面上却是不暗,在夜风中波光粼粼,仿佛有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寂静。

“我知道你们今天会上街玩儿,就算没有张德川他们,我也有办法叫人引你去那诗会,并且绝对不会让人怀疑。”将矮桌搬到一旁,然后搂着言昭华半躺在软榻之上,船窗特制,躺下之后,正好可以看见窗外的美景,言昭华耳朵发热,心头烫的厉害,侧头看了一眼说话说的轻描淡写的裴宣。

尽管他说的很简单,但言昭华却知道,这件事他一定费了很多很多心思,不觉将手臂伸直,抱住了裴宣,让自己更贴近他,轻声感慨:“从来没有人,为我这样费心,你再继续对我好,今后你只怕就真的别想找其他女人了。”

因为在乎他,所以才绝对容不下他和其他女人在一起。

裴宣失笑:“你可真是煞风景!有了你,我还要其他女人做什么?我早跟你说过了,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就因为人有感情,有主见,若是一点诱、惑就受不住,继而背叛爱人,那这样的人,也不值得你爱呀。”

言昭华入迷的看着他,裴宣见她这样,不禁伸手在她翘鼻上刮了刮,而后宠溺的将她的肩头搂的更紧。

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居然会为一个女人做到这种地步,他策划了十多天,从年初一就开始,一直到今天才算策划完全,这种事情,要是早两年有人和他说,他一定会笑那人疯了,他裴宣怎么可能对一个女人这样珍惜,这样热情?可是自从言昭华点头答应他的那一刻起,裴宣就觉得自己的命似乎都不是自己的了,只要能让眼前这个女人高兴,无论让他做什么都可以,别说是费尽周折见一面,与她这般温存,就算只是搏她一笑,他费这么大功夫都是甘之如饴的。

什么叫拱手河山讨她欢,裴宣以前不懂那些帝王的心思,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大好江山呢?可当事情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就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言昭华枕在他的胸膛之上,耳中听着他稳健有力的心跳,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美妙。不是因为她置身美妙的环境,看见美妙的美景,而是因为一种叫做‘被珍惜’的现象,她从裴宣身上能感受到他的爱,更能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珍惜。

答应与他在一起,言昭华承认一开始的时候,是有一点冲动的,可是裴宣却用他一次又一次的诚意,深深的打动了她,渐渐的让她有了非君不嫁的决定,非君不嫁…这对一个经历了两世的女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她已经看多了世间离合,已经不怎么相信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了,因为看淡,所以不在乎,但裴宣…言昭华已经没有办法不在乎了。光是想象,裴宣今后可能对其他女人也这样好,言昭华就已经受不了。

船渐渐的从礼江转入了护城河,护城河两岸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坐在船里,都能感觉到岸上那种热闹喧嚣,裴宣搂着言昭华,凑在窗前,各种花灯映在两人眼中,璀璨的令人着迷,夜风夹着凉意肆虐在河面上,一条薄毡子裹了两个黏在一起的人,两人笑逐颜开,对岸上的一切进行只属于两人的私密评论,情侣间说的话其实是最没有意义的,可饶是这样的没意义,却依旧能让两人乐此不疲,并且说到好笑处,都忍不住傻笑出来。

街上的人看着河中央气派的七宝花灯船,船中人看着岸上行人游客,各得其乐,各觉浪漫。

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昭华和裴宣分别,下船的时候,就看见先前和她一起上传的孙小姐她们过来了,两人神情兴奋,仿佛真的坐了一趟皇家游船似的,口中不住畅言船上的美景,佳肴,乐师,礼江之上如何如何,长安街上如何如何…就好像她们真的在船上游了一趟礼江和护城河两岸似的…

对这两位的鼎力配合,言昭华感觉相当奇妙,在她们去游船的时候,望江楼也是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谢馨柔和谢馨元,特意留下来等言昭华,与那两个同样从穿上下来的姑娘擦肩而过,瞧着人家那样兴奋,便迫不及待的凑到言昭华面前问道:“怎么样怎么样?好玩儿吗?”

言昭华点点头,然后将刚才下船的时候,王福全塞到她手里的那块沉香木的花牌递给了谢馨柔,谢馨柔和谢馨元的注意力当即就给吸引过去了,两人交换看着那张据说可以入太子府觐见的花牌,其他姑娘也围过来看,言昭华有点心虚,生怕被人看出什么破绽来,可是不得不说,裴宣安排的这次神秘会面实在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言昭华尴尬的时候,那两个姑娘也拿出了花牌,场面一度火爆。

接下来望江楼上下的表演,言昭华是没什么心思看了,言昭宁和悦姐儿她们已经早就等不及出去了,言昭华回来后,柔姐儿和元姐儿一同,三人出门,又逛了一会儿渐渐不热闹的花灯会,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谢馨柔留言昭华住下,但言昭华心中寄挂言修和言瑞谦,虽说宫宴之上不至于像平时一样喝醉,但凡事有个万一,言修这段时间没有特别亲近的姨娘,回来之后,也就是堰伯照顾他,言瑞谦那儿言昭华总要照顾些的,派人去问言昭宁,言昭宁决定在谢家住下,她和悦姐儿买了好些个花灯,去问的时候,她们还在房里玩儿呢。

就这样,这特别又浪漫的元宵节终于算是过完了。大家吃吃喝喝,正月二十复朝,春暖花开,渐渐回暖。

言昭华从过年之后,还是挺忙的,主要是帮忙,柔姐儿是定国公府孙一辈中第一个出嫁的,顾氏又是第一回全权操持,很多事情都顾及不到,柔姐儿这个月是完全不能出门了,言昭华帮着顾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也忙的不行,就连柔姐儿都打趣她:“我成亲,怎么好像你比我还忙呢?我娘也真是的,有些事都让你去做了。”

言昭华倒是无所谓:“你是自己不当家,不知道这里头有多少事情,很多东西进来了,你得一样样的盘点,一样样的做账,写名目,这些都是你要带去张家的,东西和账目一定不能错,怎么能不多核对核对呢。反正我前几年就开始打理铺子,这方面的事情还算明白,府里其他人,舅母又不放心,我都还没抱怨,你倒先说了。”

柔姐儿凑过来搂住言昭华撒娇:“谁让你比我大呢,咱俩什么关系,你还跟我计较不成?”

言昭华在一对箱笼中间走来走去,手里拿着账本,另一只手则抓了一支蘸墨的笔,一边走一边写着,听柔姐儿这么说回头看了她一眼:“当然计较了,等你归宁那日,你可得带着妹夫给我敬一杯茶,也不枉你叫我一声姐姐。”

说完后,两姐妹笑做一团,然后一起把院子里的东西又核对了一遍,然后才进屋休息去了。休息了一小会儿,言昭华想起还有一批绸缎没送来,又马不停蹄的出去问管家了。

就这么忙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三月初九,定国公府嫡长孙女要出嫁了。

其实期待久了,真到了那一天反而并不觉得有多紧张,这是柔姐儿和她说的,张家的喜轿子吉时到来,鞭炮放的震天响,新姑爷上门行礼,吃了暖酒,就可以领新娘子出门儿了。

言昭华与谢馨元随轿子出发,另外带了十八喜娘,得一直留在张家,等到晚上,将新娘子送入洞房之后,才能回来呢。

张家一切都准备好了,府内张灯结彩,宾客云集,门口的鞭炮响了足足有大半个时辰才停歇,轿子在门口停了片刻,新郎就来背着新娘出轿子,一路用红绸牵着,跨过火盆,直奔喜堂,两边宾客围绕,拜过天地后,就给送入了洞房。

言昭华等喜娘一同入内,进去之后,喜娘们动作迅速的给谢馨柔换了一身稍微轻便一些的喜袍,张莹莹和谢馨柔最熟,带着张家的一些小媳妇,小嫂子过来看新娘子,言昭华不太喜欢闹腾,话也不多,幸好元姐儿活泼,房里的气氛很是不错。

言昭华和柔姐儿在屏风后,柔姐儿坐在喜床上,言昭华则坐在床边的红漆杌子上,柔姐儿虽然嘴上说不紧张,可是紧紧捏着言昭华的手却是丝毫不松开,她头上带着喜帕,看不见外面,可耳朵里总是能听见屏风外,那些小姑子,表嫂,表弟妹们的声音,都是将来要和柔姐儿相处打交道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柔姐儿才清楚的意识到,嫁人是个什么意思。

嫁的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家庭。从一个养大自己的家庭,嫁到另一个家里,然后一辈子就要替这个家操持,养大自己的家,就变成了娘家。

幸而,张家是,柔姐儿的小姑子,小嫂子们也不是那等市井之人,言语间对新娘子也颇为照顾,没有那种故意闹的意思,这让谢馨柔和言昭华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晚宴过后,言昭华和元姐儿就被张家的马车送回了国公府,言昭华离开的时候,张德川还没有从酒席上离开,元姐儿还想留下看到最后,被言昭华给拉走了,柔姐儿身边有陪嫁,还有那十八个喜娘在,是绝对不可能吃亏的,更何况,张家这样的人家,也不会让柔姐儿吃亏就是了。

张夫人是个极其清楚之人,处置利索,不留后患。

上回柔姐儿在仁恩伯府听到的那个消息,张夫人回来彻查之后就知道是谁泄露出去,那女子是张德川的外公送来给张德川暖房的,两人没有关系,张家碍于颜面,没有把她退回去,就一直养在府里,那女子便以张公子的姨娘自居,原以为等张公子娶妻之后,她也有被正式开脸抬姨娘的可能,但张公子一口就回绝了她,说这辈子都不可能纳她为妾,那女子急了,这才与仁恩伯府三小姐身边的丫鬟,她的胞妹商量着将那个不堪的消息透露给柔姐儿知道,果然,柔姐儿听后心殇不已,若是什么都不做,就那样嫁进来,肯定会有隔阂,这样就算是新婚,两人中间也会隔着一层,那女子的如意算盘打的挺响亮,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谢馨柔会忽然将这事儿告诉张夫人,一点都不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也就是柔姐儿的这份胆色,破了那女子的针法,张夫人回来查清情况之后,就果断的将那女子打发去了偏远乡下,这辈子都不可能回到京城,而仁恩伯府那边,她也伯夫人修书过去,伯夫人亦卖给张夫人这个面子,将那嚼舌根的丫头打发卖出了府。

这事儿解决之后,张夫人当时就去谢家说明了情况,又将柔姐儿里里外外夸赞了一通,这件事才尘埃落定。

所以,在这样一个聪明果断的主母下面生活,张家又是知书达理的人家,柔姐儿只要不自己钻牛角尖,日子必然是很舒心,很好过的。

言昭华这段日子一直在谢家帮忙,顾氏感念,说什么也要留言昭华在谢家住几日,言昭华盛情难却,便同意等到柔姐儿三日回门之后再走。

谢馨柔成亲第三日,携夫婿回门,脸色红润,夫妻相敬如宾,十分和睦。

顾氏和柳氏都十分满意,张德川被谢渊喊去了书房,柔姐儿就给柳氏,顾氏喊去了内间,言昭华和元姐儿这两个送嫁的姐妹也在,柳氏对柔姐儿问道:“相公对你可好?”

这话里的‘可好’二字,在未出嫁的姑娘耳中听来没什么,可在柔姐儿这个出了嫁的女子耳中听来就别有含义了,低头咬唇,羞怯不已,片刻后才缓缓点了点头。

柳氏见她点头,这才放心的笑了出来,跟顾氏说:“你们娘儿俩待会儿回去,你再好好教教她。”

顾氏抿唇轻笑:“是,儿媳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