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见静依并不惊讶,有些不解,“你不好奇我为何会在这里吗?”

静依摇摇头,道:“我好奇的是你为何要派人暗中跟着我?还有,就是你到底是什么人?”

元熙挑了挑眉,面上有些吃惊,显然是没有想到她会这样说。

元熙沉思片刻后,轻道:“你可以当作是我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才派人暗中保护你的。”

静依放下手中的镇纸,走到他的面前,抬了头看着他道:“我不需要你的保护,我有哥哥们和舅舅的保护就够了。”

元熙听着她有些稚嫩的声音,神色庄重地说道:“你真的以为仅仅是依靠他们就能护得了你吗?别说外面了,就是你们这候府的水那也是深不可测的。你确定,他们会时时地守在你身边吗?你确定他们可以真的护你和你母亲周全吗?”

静依听了,身形一顿,“你是谁?你都知道些什么?”

元熙摇了摇头,“你明日不是要进宫吗?我劝你还是让她们跟着你为好,明晚只怕是不会平静的。”

静依听了,更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人到底是谁?为何知道这么多,听他的口气,显然,他是知道了什么,却是不愿向自己透露。

静依想及此,再次抬头看向元熙:“我可以信任你吗?”

元熙神色肃穆地点了点头,并不言语。

静依转身,低头思索。显然,她并不能完全地信任眼前这个人。

元熙的神色有些不郁,眸子也更加地幽暗了,他轻道:“我是当今圣上最不喜欢的六皇子,李赫!”

静依身体一颤,瞪大了双眼看向他。

元熙轻道:“不用这样惊讶,我的确是六皇子李赫,元熙是我的字。”

静依仍是难以置信地看着他,这个自己萍水相逢的少年,竟然会是皇子!这也太意外了,想起当时的情景,静依的眼神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些许的心疼。自己曾听大哥和二哥提及过皇室的一些事,知道这六皇子,最不得皇上喜爱的。想来,他的日子也是不好过吧。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二十一章 初识龙威!

次日傍晚,静依便和顾氏一起坐了马车进宫了。静微则是和老夫人坐了同一辆马车。

一路上,顾氏又叮嘱静依一定要谨守规矩,切不可乱跑,免得冲撞了圣上和其它的贵人。

静依乖顺的点了点头应下,顾氏才放下心来。

静依仍是想着昨日元熙的事,一个不受宠的六皇子,也会碍着别人的事儿了吗?是有人看他不顺眼,故意伤害;还是他阻碍了别人的路呢?

昨日,元熙并没有将这些事情告诉她,只告诉她,今晚的宴会,要格外的小心,一定不能离顾氏左右。

静依眨了眨眼,自己不过一个七岁的小丫头,宫里有什么人看自己不顺眼呢?还是那日救人之事,终是成了皇后和护国公府的眼中钉?

静依摇了摇头,不过些许小事,对皇后和护国公这样图谋大事的人来说,不当如此呀?

静依想不明白,也没有多加理睬。外面时不时地传来几声麻雀的叽叽声,静依微微一笑,今日,她可是拿了不少的好东西才贿赂了这只小家伙的!想到自己还有这只小麻雀,静依的心静下来不少。

到了宫门口,已有不少达官显宦的马车停驻在此处了。静依等人下了车,苏伟和苏清、苏明早等在宫门口,忙接了众人进去。

一路走来,这皇宫的巍峨和庄严,是深深地刺激了静依。在外人看来,或许这里富丽堂皇、威严无比,可在她的眼中,这里不过是个造价昂贵的牢笼罢了!可偏偏是有数不清的女人往里面跳,甚至还以此为荣!静依想到前世自己在书中看到的那些凄惨的后宫嫔妃和皇嗣们,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可是这辉煌的宫殿却是深深地吸引了苏静微,她一介庶女,若想扬眉吐气,就只能是嫁个好人家!可是再好,自己能好过嫡女苏静依吗?唯一有可能让自己翻身的机会,便是嫁入皇室!一旦嫁入皇室,以她的身分虽不能做正妃,却是有可能为侧妃的。皇子的侧妃,可与寻常人家的妾室是不同的,若是自己再能提早生下儿子,便是正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静微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要嫁入皇室,攀上一名皇子,哪怕是不受宠的皇子,也比嫁给寻常人家要好的多,最起码,有赢过苏静依的可能!

一行人各怀心事地到了崇文殿。这里是专门宴请大臣的宫殿。

众人进了崇文殿,便见殿内已是坐了不少的达官贵妇们了。

殿内分了男、妇两席,分左右而设。苏伟等人自是去了男席,而老夫人和顾氏则被引领太监引至指定的座位。

顾氏坐在老夫人的下首,静依则是坐在了顾氏的首,静微次之。

几人刚刚落座,便听得有人言道:“听说皇上最近新晋了一个妃子,好像出身不高。说是要择日举行加封仪式呢?”

另一个打扮艳丽的贵妇撇嘴道:“这算什么新鲜事儿!听说,皇上对她宠爱的不得了,甚至将她居住的宫殿更名为心兰殿!将里面全部装饰一新,所有的饰品全都换了新的。”

“兰心殿?好奇怪的名字!”

那艳丽的贵妇又道:“啧啧,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的?谁不知道这皇上的新宠的闺名里就有一个兰字!就连封号也是兰妃呢!”

顾氏和静依则是恍若未闻,依旧是低头不语,倒是静微有些坐不住了,脸上是有些雀跃还有些兴奋。

静依看了一旁有些欣喜之色的静微,不赞同的摇了摇头,显然,她的这个庶姐是动了嫁入皇室的心思了,即便是为妾,也是以此为荣的!

静依暗道,以静微冲动的性子再加上蠢笨如猪的脑子,只怕是真的嫁进皇家,也活不过半年的。

众人还在窃窃私语,便听得外面传来一声内侍的高唱声:“皇上驾到!太后驾到!皇后驾到!”

众人全都跪拜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金安!”

静依低着头,手心有些冒汗了,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是这个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天下百姓的性命全在这个人的一念之间。自己又是以一介臣女的身分见驾,哪里能不害怕?

皇上叫了平身,让众人全都落了座,又说了些夸赞威远将军的话后,便正式开席了。

席间,不时地有人向顾文和苏伟敬酒。再加上大殿中央的歌舞助兴,一时间,倒也是热闹异常!

静依抬头侧看向皇上,当今皇上,号康正,是先皇与皇后的嫡出三皇子。

只见皇上身空明黄色龙袍,因是盛夏,腰间系了水玉腰带,可以解暑取凉。胸前有三条龙,为腾飞之状。关于这龙袍,静依是在书上看到过的,这龙袍上共有九条龙,胸前、后各三条,左右两肩各有一条所以从正面与背面看都是各五条龙,而第九条绣在衣襟里面,从外面难以看到。

现在看到有真人穿着这富丽堂皇的龙袍,还真是给人以神圣和威武之感。细看皇上穿的这件龙袍,除了绣有龙以外,还穿插绣有十二章纹和五色云,下端是水脚,水上是山石宝物,取八宝立水之意,表示一统山河。

静依正看的入神,便看到皇上转头看了过来,那和元熙一样深沉地眸子,让她看了,不由得有些恍忽,眼睛竟是微微地眯了起来。

顾氏使劲拽了拽静依的袖子,静依才回过神来,不解地看向了顾氏。

见顾氏一脸的担忧,还有老夫人看向她的眸子中喜怒不明的光茫。静依这才意识到自己盯着皇上看的时间太长了,不由心内一惊,感觉脊背发凉,明明是三伏天,却是感觉到了阵阵的寒意,沁入心骨。

顾氏和静依都离席跪在了大殿中央,不敢吭声。

不知何时,大殿内的歌舞停了,也没有人的恭贺声了。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竟是安静的似乎诡异了!

苏伟的左手紧握酒杯,右手则是握拳放在桌下自己的膝上,面色担忧地看向了皇上。

顾文也是眉头紧锁,左手紧握酒杯,像是要将那杯子捏碎一般。

静微则是面上担忧,眼中却全是幸灾乐祸之色,她嘴角已是有了笑意,感到老夫人冷冽的目光向自己看来,忙低了头,不敢再有半分的举动了。

皇上仍是看向静依,脸上看不出喜怒,他轻捋了捋胡子,笑道:“你就是苏静依?”

静依此时早已平复了心情,重理了思绪,低头道:“回禀皇上,臣女正是苏静依!”

皇上见她神态自若,声音清丽,虽有童稚之感,却又有着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镇定和聪慧。不过是片刻,便能从刚才的慌张中缓过来,而且还能如此大方平静地回答自己的问题。看来,这个丫头的确是聪慧!

皇上眼光闪了闪,厉声道:“大胆!你可知罪?”

皇上的这句话倒是没有把静依吓到,昨晚元熙曾告诉她,皇上虽性格怪僻,但有时越是发怒,只怕越是以试探居多。

未等静依回答,便见苏伟和老夫人全都跪下,“皇上,都是微臣教女不严,还请皇上念在她年幼无知,请皇上责罚微臣吧!”

皇上冷笑一声:“苏爱卿,这么说,你是要替女顶罪了?”

话落,所有的人皆是心中一寒,皇上性格怪僻,喜怒无常。这次,只怕平南候府,要遭殃了!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二十二章 惊心动魄!

苏伟刚要再求情,便听到静依开口说道:“皇上圣明,臣女自知有错,臣女因初次进宫,又是初见皇上,所以被皇上的威严所摄服。皇上圣明,还请皇上宽恕!”

一旁的皇后一脸惊异地看向了静依,这样一个小姑娘,初次见驾,居然不怕龙威!当真是太过天真,不识君威?还是太过聪慧,擅于揣度人心?

皇上听了,身子微微向后靠,眼中精明的光茫一闪而逝。他看了一旁因紧张而不敢抬头的顾氏一眼,再看向这个虽是跪在地上,却是毫无卑微之感的小人儿身上。

皇上的手轻轻地在桌上敲了两下,看似无心之举,却是将众人的心都揪在了一起,熟悉皇上的人都知道,皇上只有在盛怒和大喜两种极端的情绪下,才会有此举动。眼下看来,皇上应是到了盛怒之时了!

众人不禁为苏静依捏了把汗,暗暗为她可惜,可惜了一个如此绝色的小姑娘呀!

顾文心中焦急,也想上前求情,一把被他旁边的光禄寺卿刘和拉住了,顾文见刘和对他轻摇了摇头,眼中还有劝诫之意。顾文思及再三,终于没有站出去。他旁边的刘和,这才长吁一口气,心中的巨石才算是安然落地。

皇上将众人的举动、神情自是全收在了眼里,他轻哼一声,“苏静依,你刚才口口声声说朕圣明,又说是摄于朕的威严才犯错,那在你眼里,朕究竟是什么样的皇帝?”

众人听了,是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了,这样刁钻的问题,莫说是一个小孩子了,就是臣子们也不一定能回答得令皇上满意。皇上这不是故意在为难这个丫头吗?

顾氏已是吓的大汗淋漓了,若非是在殿前,唯恐失仪,只怕早已是支撑不住了。而苏伟也是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苏明和苏清也是全都跪着,眼睛都齐齐地看向静依,唯恐她说错话,会受到皇上的惩处!

苏静微低着头跪在地上,眼中脸上全是得意之色,哼,苏静依,这次你还不死?皇上若是看你不顺眼,谁还能救得了你?

静依此时,也是紧张不已,她略整了下思绪,自己不过一个七岁稚童,如何能在朝上大谈朝政!若是一句话说的不对,可能反而会连累父亲,!可是不谈朝政,又如何能说明皇上是明君呢?这皇上的性格也太过古怪了些,怎么会想起这样刁钻的问题来质问自己?

不能谈及朝政,只能想办法从其它方面下手了。

静依正思索间,便听得皇上再次说道:“说!”

不过是一个字,却是满含威严和不满!可见皇上已是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静依磕了个头,直起上身不紧不慢地说道:“回禀皇上,臣女不过七岁之龄,虽不懂国家大事,但也知道这天下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家父曾多次对臣女和两位兄长提及,民以食为天,当时,臣女并不懂是何意。直到两个月前,臣女到郊外不远处的一处农庄上陪母亲养病,闲来无事时,便四处走走看看。臣女曾在离庄子不远处的农家用过饭,他们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却是餐餐温饱,而且家家都有存粮。臣女这才明白家父说过的'民以食为天'的意思。臣女想着,您的子民都能吃饱穿暖,那说明是您治国有方,所以,臣女以为皇上是一代明君。”

说完,她微抬了抬头,有些懵懂地看向前方,皇上坐在比大臣们要高上九阶的殿上,以她抬头的高度是看不到龙颜的。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是可以清楚的看见她脸上的表情。这便是静依的聪明之处了,故意露出懵懂之色,是让皇上知道,她不过是一个七岁的稚童,你好意思再为难我吗?

果然,皇上听了,龙颜大悦,大笑道:“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可以说是安了众人的心,特别是静依的家人们。

皇上笑道:“平身吧!苏爱卿果然是教子有方呀!来人呀,将番邦进贡的水晶如意赏给苏静依,小小年纪,聪慧机敏!不错,不错!”

众人谢了恩,再次坐回席间。

顾氏手中的帕子,竟已是湿得可以拧出水来了!

皇上又道:“今日本是为顾爱卿庆功!今晚,众爱卿不醉不归!”

众人端了酒杯,面向皇上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歌舞昇平。大殿里再次热闹了起来。经过刚才一事,静依已是对这个皇室充满了排斥和不满。她四下环顾,竟然没有元熙的身影!究竟会如何地不受宠,竟是连这样的宫宴都不允许参加!可是既然不受宠,又是谁要暗杀他呢?

旁边一位贵妇道:“怎么不见兰妃呢?既然如此受宠,这种场合,如何不来呢?”

另一位则不屑地说道:“再怎么受宠,也不过是一介妃嫔,还能越过皇后去不成?”

耳旁又传来这群贵妇的嘀咕声,静依摇了摇头,真是不胜其扰。反观苏静微,倒是听了聚精会神,连手中杯子里的果子汁洒了出来都不知道。

正在此时,一名宫婢面带喜色的进了殿来,跪道:“奴婢恭贺皇上!兰妃娘娘有喜了!”

皇上听了大喜,高声道:“何时的事?你说清楚些!”

“是,这几日,娘娘一直胃口不佳,今日前晌正逢太医院来请平安脉,所以娘娘这才知道,自己已是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

皇后睨了那宫婢一眼,笑容满面地对皇上说道:“皇上,既然兰妃妹妹有喜了,且胃口不佳,不如,将前几日番邦进贡的那几样瓜果给兰妃送去些,兴许能帮她缓解这孕吐之症呢。”

皇上笑着点了点头,对人吩咐了一番,又觉得不妥,便起身离席了。估计是去心兰殿了吧。

静依看着苏静微一脸艳羡的表情,轻摇了摇头,还是太过天真了些,如果不出她所料,这兰妃的子嗣定是保不住的。

到底是新进宫的妃子,一朝得宠,竟是如此得意忘形!既然太医白日里便诊出了喜脉,为何不早些报与皇上知晓,特意挑在宫宴之时?有心计的宫中妃嫔若是哪个有了身孕,谁不是过了三四个月,胎儿稳定以后,才敢报于皇上、皇后知晓,唯恐有人对其不利。可这兰妃,着实的过于自信了些,以为有皇上的宠爱,就可以保她无虞了吗?

静依想到此处,看向了皇后的方向,皇后仍然是一脸的笑意,和蔼可亲,却又透着些庄重高贵!可是看在静依眼里,她的笑,却是未达眼底。前世时,那些教授为了让自己配合他们驱兽杀人,想出的方法层出不穷,哪次不是和颜悦色,可是最后呢?

静依暗道:到底是做了十年的皇后了,心机深沉,非常人能比!

静依感觉到左侧有一股不善的眼神停驻在自己身上,不由转头望去。那眼神的主人竟是一名八九岁的小女孩儿!那女孩子见她望去,挑衅地轻抬了下巴,眼中满是不屑!静依心道,自己素未与她谋面,她为何一脸恨意的看向自己?

静依不理会她的挑衅,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杯子,眼睛轻眨,思索片刻后,心中了然,那女孩子应是护国公府的嫡亲孙女儿,皇后的亲侄女白敏儿!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二十三章 渣妹挑衅!

昨晚元熙告诉她,当日,马车中坐着的正是护国公的嫡亲孙女儿,白敏儿。这白敏儿今年只有九岁,一直是被家人捧在手心,悉心教养。

据元熙所说,这白敏儿自小便是按照太子妃的标准来教养的。不过九岁,却已是琴棋书画均有涉猎,最重要的是,如今,皇后竟是派了自己身边的教养嬷嬷来教她宫中的礼仪规矩。这心思已是不言而喻了。

那日白敏儿的马车被一小孩子所惊,居然横冲直撞,接连撞翻了十几个摊挡,还撞伤了七个人,最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善后,而是径自回了府。这直接影响了护国公府的声誉。想必,因此而受了长辈的训斥,所以心有不平,才会对自己充满敌意吧。

静依低头轻啜着杯中的酸梅汁,酸酸甜甜地,喝起来清凉无比,想必是在井中或是在冰窑中冰镇过的。

“苏小姐,幸会!”

静依抬起头,见白敏儿站到了自己面前,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一旁的苏静微忙起身行礼道:“静微见过白小姐。”

静依黛眉轻蹙,目光中一丝不悦疾速闪过,她起身笑道:“白小姐的这套裙衫当真是好看,请恕静依孤陋寡闻,不知这料子叫什么名字?”

白敏儿听了,得意的一笑。她今日穿的乃是江南进贡的云锦,一共也不过是只有五十匹,自己得皇后姑姑的疼爱,所以才被赏了一匹。王公贵族们,极少有人穿的到云锦。

白敏儿今日本就是故意穿出来显摆的,如今见被皇帝盛赞的静依也对她羡慕不已,自我感觉是相当地良好,态度更是傲慢了。

“这叫云锦,是皇后姑姑赏的,寻常人家莫说是穿了,恐怕就连见也没有见过的。怎样?是不是很好看?”说完,一幅炫耀的神情浮在脸上。

静微忙讨好道:“是呀,白小姐得皇后娘娘看重,自是非寻常人可比的。”

静依听了,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静微难道听不出来白敏儿话中的讽刺之意吗?居然还顺着她说?

静依轻笑道:“白小姐生的如此漂亮,自是穿什么都好看。”

白敏儿听了,得意的一笑,看向静依:“就是你将那些受伤的人送去了医馆吗?”

果然,说到正题了。

静依笑道:“白小姐说的可是几日前的那七个人吗?”

白敏儿双颊微红,显然是被‘七个人'给气到了,这静依是在提醒自己的马车撞伤了七个平民百姓,而且还将他们扔在那里不管不顾!

此时,已有四五个贵族小姐围了上来,她们本来是被白敏儿身上的这套衣服吸引过来的,没想到,刚过来,便听到了二人有火药味儿的对话。

其中一个个子最高的小姐轻道:“敏儿妹妹,这料子虽好,却也要靠裁剪方能衬出妹妹的气质来,看这做工,不像是寻常人可以做的出来的。”说完,还以眼神暗示,这里不是吵架的地方。

白敏儿虽然骄横,可到底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自然明白她说的什么意思,点头道:“还是崔姐姐有眼力,哪像那些个不入流的小丫头那般没有眼色。这可是皇后姑姑特地命宫中的尚衣局做的。”

这话里话外无不是说静依不懂事,不知道轻重,甚至还将’不入流'这样不堪的说词都用了出来。

那崔小姐听了,轻轻一笑,看向静依,见她脸上平静无奇,并没有生气。不禁暗暗佩服,好一个能忍让的小姑娘。若无刚才她与皇帝对答那一出,所有人也许会以为她是个懵懂无知的小丫头,可是现在显然人们并不认为,静依只是个天真的孩童了。

一位身穿粉色裙衫的小姐掩唇轻笑,看向静依的眼中满是不屑,“白小姐说的是,像您这样身分高贵,又得皇后娘娘看重的大家闺秀,谁不羡慕嫉妒?说不定,有人故意做些个什么事儿,好来巴结您呢!”说完,呵呵地轻笑起来。

另一位小姐也附和道:“白小姐说的极是,这宫里宫外,谁不知道你是皇后娘娘跟前的红人儿,分量自然不一般。这哪家的小姐不羡慕您?瞧瞧您的这身装扮,再看看您的气质、容貌,哪样儿不是拔尖儿的?连公主也要逊色三分呢。”

崔小姐听了,眸子一暗,沉声道:“三妹莫要乱说话!岂能妄议皇室?”

那白敏儿原还沉浸在众人的吹捧中不可自拔,猛地听崔小姐这声冷喝,一下子回过神儿来。她瞪了刚才拿她与公主相提并论的小姐一眼,怒道:“也不看看什么地方?岂能由得你胡说?若是让旁人听了去,指不定落个什么罪名呢?”

说完,看了静依姐妹一眼。

那崔小姐对静依笑道:“刚才是我三妹不懂事,还望两位苏小姐莫要放在心上。”她这话是对着两姐妹说的,可是眼睛却只盯着静依看。

静依轻笑,“崔姐姐客气了。刚才不都是在夸赞白小姐的衣裳好看吗?哪里就有逾矩的话了?”

有了这句话,便等于是有了保证。崔小姐又道:“苏小姐,我是定国公府的崔茜茜,这拉是我三妹,叫崔茉莉。今日有幸结识苏小姐,还望日后,能到我府上多走动走动。我们姐妹几个,也难免要去府上叨扰,还望苏小姐,莫要嫌弃。”

静依看她生的端庄秀丽,说话礼数周全,刚才既为她们解了围,也没有刻意地讨好白敏儿,心中已是对她有了好感,如今听她这般说,心中便起了结交之念。

静依弯腰行了个礼,“原来是崔姐姐,小妹苏静依,姐姐若是不嫌弃,就叫我一声依依吧。我在府上也是整日无事,若是崔姐姐得空,便来我府上坐坐。妹妹欢迎之至!”

崔茜茜听了,脸上眼中皆是笑意,她上前拉着静依的手道:“妹妹当真是聪慧至极,姐姐自愧不如,不过是仗着虚长几岁,便受了你这声姐姐了。往后闲来无事,咱们便多走动走动。都是女孩子,谁还没点儿悄悄话儿?”

说到后面,转头看向了其它几个小姐,众人也是点头附和,唯有白敏儿心有不甘,一个人撅着嘴,赌气道:“表姐,你怎么和她好了?”

崔茜茜回过头看她一眼,有些责怪道:“你呀!何时才能长大,不再耍这小性子?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姐妹,为何不能好好相处?若是让姑母知道了,还不知道又要怎样训斥你呢!”

白敏儿听了,低下头,不再说话,两只手却是紧紧地攥着那绣有莲花图案的帕子。静依看了,自是知道,只怕白敏儿一时半会儿,对自己的怒气是消不了的。

几人又小声的说笑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坐。众大臣和贵妇们又对太后和皇后说了些恭贺之词,便纷纷告退了。

静依和顾氏等人一起出了崇文殿在太监的引领下向宫门口行去。静依隐隐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不免有些心焦起来。昨晚她按照元熙的意思让司墨和司琴二人回到了她的身边,今晚,静依命她们守在了宫外,毕竟宫内的高手林立,若是发现了有暗卫跟在身边,那可是要谋逆的死罪!

很快,众人到了宫门口,已有不少马车离去了。静依被顾氏拉着,正要上马车,静依道:“母亲,您先稍等,我去去就来。”说着,便跑向了另一辆马车,马车边上站着一个少女,看那马车的标记,应是定国公府的。

不一会儿,静依回来了,对顾氏道:“母亲,咱们和祖母坐一辆马车吧,今天看祖母高兴,只怕是多饮了两杯,咱们也好照顾着。”

其它人倒是没说什么,倒是老夫人的眼神一暗,面上露出一丝阴狠之色,而苏静微则是露出了惶恐之色。不过是晚间,又是在外面,众人并没有看的清楚。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二十四章 毒计又现!

静微轻道:“祖母这里有我照料就行了。母亲不必忧心。”若是细听,便可听出她的声音中有一丝轻微的颤抖。

老夫人看了静微一眼,转头笑道:“我今晚饮的并不算多,不必理会我这个老婆子。有静微在旁边照料就成了。再说若是共乘一辆马车,可能会有些挤。”

静依笑着倚到了老夫人身边,“老夫人,您的马车这般大,坐四个人哪里会挤呢?再说了,姐姐毕竟年幼,母亲也是不放心老夫人。”

顾氏虽不明白静依为何会如此说,却也是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

苏伟在一旁听了,也劝道:“母亲今晚的确饮的不少,还是听夫人的,共乘一辆马车吧,路上,也好让她照顾您。”

老夫人欲再说什么,静依便先上了马车,半蹲在上面,对着苏伟道:“父亲,天色太黑,您扶一下老夫人。”

苏伟点头,轻扶了老夫人凳上凳子,上了马车,再由静依扶了坐到了车篷里面。

几人坐好后,静依对车夫道:“路上走稳一些,莫要颠着老夫人。”

静依坐在静微的对面,笑吟吟地看着她。静微却是低了头,脸色有些发黄,眼睛更是四处乱看,唯独不敢看静依的眼睛。

静依轻笑:“姐姐这是怎么了?莫不是那酸梅汗喝的多了些?肠胃有些不适?”

“没有,没有。”静微忙挥了挥手道。

老夫人看苏静微如此慌乱,怒瞪了她一眼,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慌什么?

静微自是察觉到了老夫人的眼神,不敢再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若石像一般。

一路行来,倒也是相安无事。

众人各自回了院子。静依梳洗了一番后,又换了中衣,遣退了众人。自己随手拿了一本医书,斜靠在外间的榻上细细地看了起来。

约莫过了有一个时辰,屋内飞进来两个黑色的身影。静依抬了头,一脸庄重地问道:“可都办妥了?”

司墨拱手道:“回小姐,果然不出小姐所料,那姓牛的车夫刚回屋子不久,便有人引了他出去,后来被人打昏后,扔进了府中的池塘里。那些人后来又在池塘边上扔了一只旧鞋,做出那姓牛的不慎滑入池塘的假象!”

静依点点头:“嗯,那人可死了?”

司琴上前一步道:“没有,被我们救了上来。而且,我们还在他的屋子找到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静依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茫。想不到,他们这么快就又对自己和母亲下手了。还真是急不可待呢!

静依转头看向司琴,“你们将那人安置在了何处?”

“回小姐,属下将他送到了主子在城西的一处宅子里,小姐放心,您不发话,他肯定会活的好好的。”说完,司墨从袖中取出了一张银票和一张写有字迹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