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琴不以为意地笑道:“这有什么呢,但凡我能想到知道的,通过哥哥也是一样,总是为了城安伯府!况且妹妹不过是读了些杂书,知道的比寻常女子多些罢了,又何来才能之说。倒是哥哥不要再说什么功劳一事,总是一家子人,何必说此见外的话来。”

“话虽如此说,我这里冒领了功劳,总是心里不安,”李意书摇头笑道:“你若是想要些什么,只管说,只要我能办得到了,必会如了你的愿!便是现在时间不行,等我回了京城,一样照办!”

李瑶琴笑道:“既然哥哥如此说,我若是不让你办件事,倒是害你心中不安。也罢,还是我前几日提过的那个小归山的事情,如果哥哥能帮着让家里买下来,这个情便算是还了。”

李意书指着妹妹摇头笑道:“这个人情,怕是真还不上了!”

李瑶琴心下一沉,急忙娇声叫道:“哥哥!你不是说,要如了我的愿吗!”

第三十六章 各自谋算

更新时间2013-4-9 16:00:36 字数:2247

 那小归山的温泉在未来几年,可就是个金矿啊,当年贤王结交众人所用的银钱,相当一部分是出自那里的。

那日,她可是冒着被太子撞见的危险,避过六皇子,跑去实地查看了的。

确实是那里没错。

趁着现在没人发现温泉,以低价格购入,将来挣的钱便都是自家的,不必与人分一半了。

李意书干脆放下茶碗,看着妹妹说道:“那处地方我已经问过了,确实是永宁侯府沈家的祖业,他家如今正兴旺的时候,万没有卖祖业的道理!”

李瑶琴忙道:“我那日真的是听人讲,已经不是沈家的了!”

李意书也不与妹妹争论,只笑道:“便不是沈家的又如何,那样一个贫瘠的小山头,你要来何用?那可不是一两千银子就能买下的,你我的私房钱可买不下来,父母也必不许你胡闹的。”

李瑶琴语塞,她也实在是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只得憋红了脸耍无赖道:“我就喜欢那个小归山!你是我哥哥,总要帮我才是!”

李意书也不顾妹妹害羞的样子,只大笑起来,又道:“这才是个小姑娘家的样子。你才不过十三岁,怎么整天一幅老成样子,到底是女孩子家,你也不要想太多!虽然咱们家的爵位不能传承,但咱们家祖辈在京城,根基牢稳,便是没有爵位,也过能过得很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不了你银子使用,天天担心什么呢,总想着挣钱养家的,让我这个大哥如何自处呢!”

李瑶琴不过是想利用重生一回的优势,走个捷径,能更好地帮贤王一把,虽严加小心了,却还是被兄长看破不像小姑娘,不由心中暗警,只腼腆笑了笑,倒不好再提小归山一事。

贤王急需用银子还得再过几年。

她之所以想在家里就经营这些,固然是想为了更好地帮助贤王,却也是提携家人的意思。

若以后她嫁给贤王,本钱便全是贤王出的,倒不好助着娘家了。

贤王的谋士在李林二人走后,也劝贤王道:“那李意书果是个人才,如此更不能让他与太子走得近了,还是照计划,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让他完全与我们同心。”

贤王叹口气,道:“这真不是本王之本意,只是太子逼迫太狠了!也罢,就照以前的计划行事!另外,派人去城安伯府打探一下,那防箭衣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此时林景周也派了人去城安伯府,暗暗打探防箭衣一事。

当夜,沈夫人则对丈夫说道:“那个小归山还是别买了吧,我一想到它,就觉得闹心,更别说是看着它了。”

沈父放下手中兵书,劝道:“也是咱们太过小心了!秋儿是我沈家将门子嗣,心胸岂是寻常闺阁女子所能比的,她既然喜欢,买了就是了,总是沈家祖产!否则她心也不安。”

沈夫人闻言,心情变得极差,气道:“不过是前朝皇帝赐下的,又不是坟茔,算得什么祖产?秋儿不过是听人说了这么一句,怕担了变卖祖产的罪名罢了,她有什么罪名可担的,只怕族谱上早就划了她的名字去了。将来嫁了人,与沈家更是不相干!”

沈父见妻子脸上滚落下泪珠,不由烦躁道:“你还提那些陈年旧事做什么,谁说秋儿不是沈家人,我现在还是族长,这事我不同意,谁敢擅自做主!”

沈夫人却为女儿委曲,扭了头默默流泪。

沈父叹口气,起身走到妻子面前,递了帕子给她,温声劝道:“你想得太多了,本来大家都不当成个事,你却那样郑重,倒真像是个事似的。这事上女儿既然不介意,咱们也就轻描淡写地过去,大家心里都舒服些!”

沈夫人拭了泪,点头道:“也罢,秋儿太命苦了,反正也费不了多少银子,就依着她高兴吧。”

第二日,沈秋君去陪母亲用餐,沈父与沈昭宁早就出门了。

沈母告诉女儿:“你父亲一早就命管家去那家询问小归山的事情了,想来今天就能有个结果了。”

沈秋君听说,心里却也不觉得有多高兴,反倒有些迷茫。

此事会让李瑶琴受些挫折,也会让六皇子少些坏名声,与自己却没有多大的好处。

做脂粉还算是小姑娘家的玩意,这真经营起温泉,却与商贾没两样了。

这与前世还有不同。前世是别人在经营,自家算是吃了个开股。

自己并不少银子用,多了的银子,也就只是堆在那里,白放着罢了。

从前她还想着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弥补前世对大姐的亏欠,这银子就给了贤王用。

可当她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时,是一两银子也不愿用到贤王府里,也罢,先把小归山拿到手,阻了李瑶琴的后路再说。

沈夫人窥着女儿脸色,问道:“你昨日闹着要买回来,今日如了愿,怎地你的脸上没有喜色,反倒似心事重重呢?”

沈秋君忙堆起笑脸来,说道:“女儿如今已经长大了,怎还能小姑娘似的,喜怒皆形于色,自然要安稳些才是,不过女儿方才确实正在思虑一件事呢!”

沈夫人让人给女儿添了粥,笑道:“小人家家的,偏要扮成大人,等你到了母亲这个年纪,鸡皮鹤发的,只怕就恨不得自己永远不要长大变老!”

沈秋君忙亲手剥了一个鸡蛋送到母亲跟前,笑道:“母亲可不老,永远如这枚鸡蛋一样鲜嫩水润!要是女儿到母亲这般年纪也能如此,可真是烧了高香呢!”

“去,奉承人也没这样直白,睁眼说瞎话,一听就知是假的了!”沈夫人笑骂女儿道。

沈秋君仔细端详了一下母亲,虽是近五十的年纪,却保养的极好,皮肤比之同龄的夫人们,还是要水润的多。

沈秋君不由问道:“母亲都是擦的什么粉?”

沈夫人笑道:“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擦什么香粉不成,也就是让丫头们做些英粉之类的,随意使用罢了。”

说起来沈夫人也是出身世家名门,年少时对衣饰妆扮也是用心的很,只是自嫁入沈家后,接连着生了五个孩子,夫婿也是经常领军在外,更是没了心情打扮,且婆婆规矩又多,香粉胭脂的便不敢时常用,只拿些米粉英粉对付着用了。

沈秋君却为母亲暗道侥幸!

时下妇人们用的香粉多是用铅粉所制,初用时也怪白腻香甜,但时日久了,到了母亲这般年纪,肌肤便比那不用粉的还要苍老的快!

据李瑶琴说,铅粉有毒,铅粉初用时效果极美,却如饮鸠止渴,年纪不上四十岁,大多美貌就凋零得厉害,净了面,连寻常的农妇都不如。

第三十七章 改头换面

更新时间2013-4-10 8:01:55 字数:2290

 沈秋君不得不打心里佩服李瑶琴,那是怎样一个蕙质兰心的可人儿,容貌自不必说,头脑中总有些奇思妙想。

小归山温泉一事就不必说了,她还能自古书中寻得一些制作胭脂水粉的妙方儿。

后来更是设计了好些衣服首饰,这些还都是小事儿。

让人想不到的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甚至行兵打仗,她皆有所涉猎,这等妙人儿,还真不是凡夫俗子能消受的了的。

可惜只是个侧妃的命!

前世李瑶琴只是个侧妃,虽出了好些主意,却大多都是通过自己的手才赚得银子。

自己是没有那些本领的,今生何妨拿来一用,就当抵了前世她与贤王欠自己的债吧。

反正她有的是挣钱的主意,倒要看看她今生还有什么新的手段。

沈秋君笑道:“我倒是听人说起一些制胭脂水粉的方子来,只是记不太真切,倒是要借母亲身边的丁嬷嬷一用!”

沈夫人心中诧异,口内却笑道:“如果真制成了,先拿来让母亲试用!”

“那是自然!”沈秋君笑着应承道。

母女二人用过饭,沈秋君陪着母亲处理完府内诸事,趁沈夫人歇口气的工夫,沈秋君便上前孝顺地帮着母亲捏肩。

沈夫人心里很受用,取笑女儿道:“平日里虽也孝顺,可也没见你如此巴结,该不是又有什么事求我吧!”

沈秋君自小丫头手上接过茶碗,服侍母亲饮下,笑道:“母亲果然英明!女儿的心思真是半点都瞒不过您去呢。”

沈夫人不屑道:“你是我肚子里生出来的,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你长大,你有什么鬼心思,还能瞒过我这做母亲的不成!”

沈秋君脸上便有些讪讪的,众人也想笑不敢笑。

沈秋君瞅了丫头婆子一眼。

见她们脸色皆平静下来,这才坐到沈夫人身边,垂下眼睛,轻笑道:“我前几日去大姐庄子上玩耍,这知道自己日日关在这小院子里,竟是关得心也小了。我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罢了,竟活得好像老媪一样,心如枯井,波澜不兴!”

沈夫人闻言,不由紧握了帕子,转头紧张地看着女儿。

沈秋君又笑道:“平日里也不觉得如何,倒是这一出去,再回来一看我那小院子,竟像个雪洞一样,比那出家修行的都不相逞让,实在无趣的很,所以,我准备把房间好好布置一番,再过几日便是中秋节,中秋节后,就到了我十六岁的生辰,衣服首饰也都换了吧,图个喜庆。”

沈秋君话音刚落下,沈夫人便紧搂着女儿,声音颇有些激动地说道:“我的儿,这有什么,我这就吩咐人去收拾,不,我亲自给你布置,衣服首饰也让人安排了,中秋节前必会让你由内到外焕然一新。”

沈秋君任由母亲紧搂着自己,轻声笑道:“倒也不急在这一时,母亲事情多,哪里顾得上,只交给楚嬷嬷及几个媳妇子就行!”

“这有什么顾得上顾不上的,府中诸事就在那里,也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都有好几年不曾好好帮你收拾了,这次正好大显一下身手。”沈夫人忙止住女儿道,思索了一下,又笑问道道:“咱们方才吃饭时,你莫不是就在想这件事吧,有什么说不出口的。”

沈秋君忙笑道:“倒的确是这件事!虽说只是收拾屋子,可也不是张口就能说出来了。这些东西里外都换一遍也不少银子呢,而且又要累得母亲费心!”

沈夫人不以为意地笑道:“这点银子算得了什么,又不是天天由着性子换来换去的!做母亲的哪个不为儿女操碎了心,也是欠了你们的,不操心,这心里还不得劲儿呢!”

沈夫人倒像是怕女儿反悔似的,忙忙让人开了库房,挑房中各色摆设玩器,以及做衣服帐幔的绸缎布匹。

其实沈秋君房中摆设的古玩器具,多以古朴大方为主,故除了替换一两件,再添加上几件喜气些的,便就可以了,所以沈夫人母女一会工夫就选好了。

纱幔帘子倒也有不少,沈夫人却嫌是去年剩下的,都过时不新鲜了,让管事娘子另去买些今年时兴的来。

倒是做衣服的布匹绸缎,还真就选出几匹鲜嫩颜色的来,沈夫人却道:“花色太少,先让人做着,还得再买些来才行!”又吩咐管事的道:“明日叫各布庄的人送些样子来选。”

沈秋君不忍拂了母亲的好意,便也就同意了,只是嘱咐管事媳妇,告诉那掌柜的:各种花色都拿来倒也就罢了,只是那大红的就免了吧。

沈夫人也道:“把这话儿也顺便告诉宝源银楼的掌柜的!”

一时俱妥,沈秋君笑道:“这饰物摆件倒也罢了,衣裳首饰却要费不少银子,让女儿心里怪不好意思的。还有那小归山,怕也不是个小数目呢。”

沈夫人笑道:“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小归山是祖产,总要赎回来的,与你倒不相干!咱们家也还没穷到,连姑娘家的衣裳首饰,都置办不起的地步,否则丢的也是咱们永宁侯府的脸面,所以你只管享用就是了,没钱了,还有你父兄呢!”

沈秋君笑道:“等女儿让人制出胭脂水粉来,咱们就开个铺子,也挣点脂粉钱私房钱!”

沈夫人只当女儿说笑,顺着话音笑道:“那敢情好!咱们也挣上一大笔银子,也羞羞他们!”

沈秋君却知自己说服家人开胭脂水粉铺子,必不是件容易的事,反正也不急在一时,先等摸索出制胭脂水粉的门道来,再说也不迟。

母女二人用过中饭后,便又兴致勃勃地来到沈秋君的房间,商议如何扯帐幔帘子,如何陈设古玩器具。

沈夫人又叫来府里针线上的来,吩咐道:“你们手中的其他活一概都停了,只专心做小姐的衣裳,中秋节前就要做出几件来,到时人人都有重赏!”

又对女儿解释道:“母亲这里没上身的衣裳都满箱满柜的,你父兄他们衣服了多着呢,又多穿官服,况且爷们也不用一天一换不带重样的!”

沈秋君忙笑道:“针线上的给女儿做,那女儿就给母亲及父兄做衣裳,也略表一下女儿的孝心。”

沈夫人却取笑女儿道:“你拿把刀倒是个稳的,拿针,小心扎到自己的手指!”

众人都笑弯了腰。沈秋君确实极少做针线活,拿针线的时间远比不上她拿刀执鞭的时间。

沈秋君便偎在母亲怀中笑着撒娇,心中却暗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自己初时为了兰姐儿姐弟没少做了针线活,后来又夜夜独眠,可不就是靠着做针线打发时间的吗,针线又岂会差到哪里呢!

这时去询问小归山赎买的管事回来了,沈夫人忙叫进他来,细问情况如何。

第三十八章 打探神医

更新时间2013-4-10 16:00:53 字数:2142

 那管事回道:“他家原打算今明两年好好开垦,听说咱们府里要赎买回来,倒也不敢不给,只道一万两银子就可。”

底下仆妇们不由咂舌道:“商人重利一点不假!当年咱们侯府卖给他时,才只五六千两银子,如今却敢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一万两,也太心黑了些!”

沈秋君暗道:与这之后的收益相比,一万两还是少的呢!

管事的忙又回道:“小的倒也找人估了价,一万两银子也算是合适。”

沈夫人也在心中思忖:当年本就兵荒马乱,人人惊惶之时,自家为怕勾得秋儿恨事,这才胡乱处理了!

现在已呈国泰民安之势,又是在京城近郊,他们商人脑中有的是挣钱的法子,想挣一万两也是易事,况府里也不缺这一万两银子,倒也使得,免得逼得急了,他家不卖了,侯府还能仗势相逼不成!

沈夫人想毕,笑道:“他们商人本就做的低买高卖,今日你也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等侯爷回来商议一下,再作打算。”

管事下去后,沈夫人对女儿笑道:“这些事你就别管了,等你父亲回来,让他去做主张!一万两银子对他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

沈秋君大笑:“我竟不知父亲原来还是财神爷呢!”

沈夫人毕竟上了年纪的人,兴奋了大半日,便有些精神不济,沈秋君忙服侍着母亲略休息一下,见母亲睡着了,沈秋君这才来到外间小书房。

命人摆好文房四宝,沈秋君坐在那里,闭目细想了半日,提笔默写下自己尚记得的胭脂水粉的大略配方。

待吹干了墨汁,沈秋君递给旁边服侍的丁嬷嬷,轻声笑道:“我知道嬷嬷祖上曾是制胭脂水粉的,今日便相托,好好研制,若真能得了,以后我就开个铺子,让嬷嬷做管事。”

丁嬷嬷接过配方,笑道:“承蒙小姐看得上,奴婢定不负小姐所托!管事就算了,奴婢只愿一心服侍夫人,可不愿做那操心的事,没做过也做不来。”

沈秋君笑道:“此事以后再说!只这方子可要好生保管,只你一家悄悄地制出来,我不耐烦知道这些细枝末节的,到时开了铺子,就让你儿子媳妇去管!”

丁嬷嬷原本以为不过是小姐一时兴趣所致而已,如今看来,小姐倒真对此倒真是寄以重望,且有重用自己一家人意思,再看手中配方,果不是寻常的,忙跪下道:“多谢小姐!奴婢记下了!”

这时听到上房沈夫人说话的动静,沈秋君忙走了过去,果是沈夫人醒了。

沈秋君忙帮着母亲洗漱,沈夫人让丫头重新梳了头,笑道:“果是长大了,比那些小丫头服侍得都仔细!”

沈秋君正拿着一根金簪对镜比对着,闻言笑道:“女儿让家里费了那么多银子,再不表现的孝顺些,这心里还真过不去呢?如今又为了胭脂水粉一事,还要麻烦母亲身边的人,只好自己补过来了。”

沈夫人自镜中端详着女儿帮着戴上的簪子,很是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咱们家又不少侍奉的,别说一个丁嬷嬷,就是其他人,你愿使唤,就只管使唤了去,母亲还没到七老八十动弹不了的地步,不过是为了侯府夫人的体面,这才使了那么些人。”

沈秋君心有所感,轻叹道:“母亲总是如此疼爱我!家里人也是如此,也不怕把我给惯坏了。”

沈夫人眼睛便有些湿润,嗔着女儿道:“这说的什么话!你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沈家的小姐,家里人如何不疼爱你,且你又心善孝顺,缘何最近总说那些生分话!”

沈秋君便抱住母亲,笑道:“都说是女儿长大了嘛,反哺情结自然就更重了!”

沈夫人叹息道:“是了,当年那样一个小不点,如今转眼就到了出嫁的年纪了!”

沈秋君笑道:“女儿这辈子出嫁怕是难了,这天下男儿,又有谁能配得上女儿呢!”

沈夫人听女儿这意思,倒有几分想嫁的意思在内,便彻底放了心,又待要说话时,外面丫头道:“老爷和二公子回来了。”

沈夫人一看,天色果然不早了,忙起身张罗晚饭之事。

沈昭宁在书房中听父亲一通训示,出的房来,见妹妹也在正房,便凑了过去,悄声道:“你前几日托我寻那姓辛的采药老人,我已经找到了!”

沈秋君眼睛一亮,忙问道:“他现在是什么情形?”

刚重生那几日,沈秋君就让哥哥帮着打听隐姓埋名的薛神医。

当年薛神医的名头,沈秋君是知道的,只是没把他与那个落魄的老头联系起来。

她想知道当年那药丸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别有用心的人,借她之手欲除了姐姐腹中胎儿,还有姐姐的怀胎本就有问题。

如今在城外庄子住了几日,沈秋君已经猜到大姐这胎怀得凶险,不管那药有没有问题,至少为了姐姐安全生产也该请了薛神医来。

沈昭宁疑惑地看了妹妹一眼,笑道:“你巴巴让我找那么个老头,我还以为你很认得他呢!”

“我并不认识,只是听人讲,他医术极高,所以想打听清楚了,好荐给大姐!”沈秋君笑着解释道:“若真在那庄子上生产,只两位太医,让人不太放心!”

沈昭宁叹道:“还是你们姑娘家心细!那老辛头只祖孙二人相依为命,靠采药为生。打听得知,他虽也给村里穷人开些药,倒不曾听说他的医术高明啊。你听谁说的,该不是骗你的吧!”

“就是他没错!”沈秋君肯定说道,又对沈昭宁笑道:“你先不用去打扰他,这几日有空了,你陪我一起去见见他!”

沈昭宁点头,又笑道:“方才听人说,妹妹要做衣裳了,中秋节马上就到了,时间可是赶得很,你若有什么活,就交给我屋里的春桃春杏去做,她们针线活还入得了眼!”

沈秋君笑道:“她们那样鲜亮活计若是都入不了我的眼,怕只能去皇宫请司珍房的女官来了。”

沈昭宁笑道:“既然如此,就派些针线活给她们,我那里也没什么事,反正有小丫头婆子们呢!”

沈秋君笑着道了谢,却又正色道:“只怕不妥呢!怎么说她们也是哥哥的屋里人,府中又不是没人使,哪有做妹妹的去使唤哥哥的屋里人!”

第三十九章 沈府家事

更新时间2013-4-11 8:01:55 字数:2322

 沈昭宁不以为意,道:“不过是个丫头罢了,又不是正经妻妾,你也太抬举她们了。”

春桃春杏是沈昭宁身边的大丫头,因为沈昭宁如今已经长大,还没有娶亲,沈夫人为了儿子身边也有个知热着冷的人,便做主抬了她二人为沈昭宁的通房丫头。

这就是世家大族的陋习了,未成亲前,公子房里多会放两个丫头服侍,等成亲后,或抬举为妾室,或者为了妻子面上好看,打发出去。

沈府也不例外。府中倒也有自己的规矩:为了表示敬重嫡妻,都会在成亲前,或放了通房一家子出府,或陪送大笔的嫁妆把她嫁出去,总之,嫡妻进门,公子房里绝对是干干净净的,不给嫡妻难堪,以后的妾室安排也都由嫡妻做主。

当年的沈父亦是如此,不过,因他与沈夫人夫妻相得,沈夫人又能生,便也没再纳妾室。

只是沈府那条不成文的规矩,却最终坏在了她沈秋君的手中。

因为沈氏兄妹感情极好,连带着沈秋君与哥哥的丫头们也极熟络。

春桃春杏成了通房丫头,按说闺阁小姐沈秋君就该远着她们些了。

毕竟多年的情份,且沈秋君也喜欢她二人的贤良得体,说话儿得她的欢心,便也如常对待。

依着前世,再过半年,春桃就该有身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