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摇摇头:“没为难,就是让我帮着锄了会儿草,过后叫潘铎给了我两盒东西。”

晋王目光扫过炕桌笑道:“三哥倒是真疼你,这雨前的狮峰龙井昨儿父皇刚赐的,统共就两盒,就给了你一盒,这雪花洋糖就更难得了。”

陶陶:“他当我是小孩子哄呢。”

晋王笑着点了点她:“你本来就是小孩子,什么时候成大人了,再说,当小孩子有什么不好,三哥这样板正的人都如此疼你。”

陶陶:“才不是疼我,他是想他闺女了,拿我当替身儿呢。”

晋王:“你就别犯倔,你管三哥怎么想呢,有人疼你难道还不好。”

陶陶:“可是他要当夫子呢,还问我要束脩。”

晋王挑眉:“这个有什么难的,回头我叫洪承预备了送去不就得了。”

陶陶摇头:“他要的束脩可不是金银,是让我画一幅画给他。”

晋王:“如此也不难啊,你画一幅就是了,可说让你画什么?”

陶陶:“说不拘什么都可。”眼珠转了转,忽的笑了起来:“他既要,我就画,若不喜欢可怨不得我了。”

晋王失笑:“你这性子我是管不了的,有三哥管着倒稳妥些。”

陶陶不满的道:“说的我好像多刁钻一般。”

晋王:“你不刁钻,你是淘气,对了,明儿别出去,跟我去姚府走一趟。”

陶陶愣了愣:“好端端的去姚府做什么?难道是那些陶像出了问题?”

晋王:“不是陶像,明儿是老太君的寿辰。”

陶陶:“你是外孙子,自然该去拜寿,我去做什么?”

晋王哄她:“姚府里有许多洋人的玩意,园子虽比这儿小些,却依着南边的样式盖的,你不是一直想家吗,跟我去逛逛岂不好。”

陶陶给他说动了,不是因为那园子多少,而是姚府里那些洋玩意,要是自己能弄点儿洋玩意摆在铺子里,档次立马就上去了,她想做的是高档货,锁定的客户群不是平民老百姓,也不是当官的,而是那些手里有的是钱,天天愁着怎么花出去的土豪。

从这桌上的雪花洋糖,就能看出洋东西在这里绝对是紧俏货,什么东西能卖上价,就是平民老百姓平常见不着的才稀罕,而这洋玩意从哪儿弄最是关键,虽说自己去姚府一趟不见得能寻到门路,到底也开开眼长长见识,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洋东西,自己能不能弄到手。

打了这个主意,便应了,陶陶这会儿做梦也没想到,在姚府有个咬牙切齿的冤家正等着自己呢。

转天一早陶陶刚起,小雀儿就回来了,伺候陶陶洗漱了,在窗下梳头发。

陶陶从镜子里看她一脸笑,不禁道:“捡了银子不成,这么乐。”

小雀儿:“奴婢没捡银子,可比捡了银子还高兴呢,昨儿回家瞧见我娘的病大好了,姑娘说是不是比捡了金元宝还值得高兴,自打我爹去了,这几年一直病着,瞧了多少郎中也不见好,这回是我二哥托人寻了个大夫,开的药方极灵验,吃了几剂便大好了,可见之前的都是瞎治的。”

陶陶:“你二哥是在十五皇子跟前当差的那个?”

小雀儿:“就是他。”

陶陶忽想起什么:“那今儿你二哥去不去姚府?”

小雀:“国公府有自己的戏班子,老太君过寿,必要连着唱上几天,可是比过年都热闹,听我二哥说十五爷最爱热闹,哪会不去。”

陶陶暗叫糟糕,倒忘了这小子了,前两次可都装糊涂糊弄了过去,今儿要是遇上他岂不麻烦…

第33章

陶陶手肘支在炕上的紫檀小几上,眼睛盯着眼前的男人闪啊闪的,眸光里满是惊艳,这男人怎么能长得这么好看呢!尤其穿上这身酱红色的锦袍,更趁的身姿挺拔俊美绝伦,忽觉有人瞪自己,陶陶目光往下移了移。

是个那个叫清雨的丫头,长得极漂亮,头上挽着个歪歪的发髻,小雀儿刚才在她耳边小声说叫什么坠马髻,没戴簪子,只别了一朵嫩黄色纱质的芍药花,眉眼如画,身姿妖娆。

穿的也轻薄,白衫绿萝裙掐牙的青缎背心,襟口开的低,露出里头海棠色的胸围子,上头也绣了一朵芍药花,耳朵上戴了两串银丝串米粒大的珍珠,映的脖颈愈发修长。

陶陶刚看见这丫头的时候,着实惊艳了一下,琢磨这晋王府的美人还真不少,一个伺候更衣的丫头都这么漂亮,之前倒没见过她。

美人真是怎么都美,连跪在地上的姿态都美的勾魂摄魄,陶陶今天才明显感觉到自己跟晋王的距离。

自己来的日子短,又在西厢里住着,能进书房院的没几个,加之晋王跟自己说话的时候极平和,陶陶便就坡下驴也不讲什么规矩了,本来她也不知道什么规矩,即便知道,也不想照规矩来,让她见了人就下跪磕头,实在做不出来。

看人家这丫头跪的多自然,多优美,跪在哪儿纤纤玉指抚着晋王的袍摆,直到平整的看不出一丝皱褶,才又去整理腰侧的流苏荷包玉佩等物,温柔细致,叫人忍不住怜惜。

从她投注在晋王身上的目光来看,陶陶十分怀疑两人有一腿,也是啊,这么个美人做小伏低的伺候着,哪个男人能扛得住,尤其这里是古代,就是贩夫走卒手里攒了几个钱都恨不能左拥右抱,娶个小老婆什么的,更何况堂堂晋王,弄他十个八个女人都是少的。

所以,这些美人逮着机会就得秀一下,不然人太多竞争太大,也就记不得了,只不过你秀你的瞪自己做什么,自己也没碍她什么事儿。

陶陶给她瞪的有些莫名其妙,忍不住冲她做了个鬼脸,看向晋王:“姚府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去了也没意思,要不今儿你自己去吧,我去街上逛逛…”

陶陶一开口,美人忽的厉声道:“放肆,爷跟前儿什么你你的,这是哪儿的规矩?”

她一开口洪承便抽了抽,心说今儿清雨一来,自己就知道是冲着陶陶来的,自从陶陶搬进王府,爷就没叫丫头进书房伺候,今儿是头一遭,因爷身上这件袍子是贵妃娘娘赐下的,清雨也是娘娘给的人,故此自打进了府,举凡娘娘哪儿赐赏的东西,就都给她揽了过去,今儿巴巴的寻出这件袍子过来,估摸就是来给陶陶下马威的。

逮着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可惜清雨并不知道这位自打一开头就不知道什么叫规矩,说白了,这位根本就不想住到王府来,是爷非要看顾人家,平常说话都是你你的,偶尔才称呼一句七爷,主子自己乐在其中呢,清雨一个下人倒来讲什么规矩,简直可笑。

陶陶有些意外的看着美人,原来美人也有发威的时候,也挺厉害的,呵斥起自己来,嘴头子更是利落。

晋王脸色一沉冷声道:“这里还轮不上你讲规矩,下去。”

美人脸色一变,想说什么,却瞧见主子的冷脸,吓的没敢吭声,只得退了下去,出去前狠狠瞪了陶陶一眼,那表情仿佛要吃了陶陶一般。

陶陶心里冤啊,自己招谁惹谁了,坐在这儿说了句话,就让人平白无故恨上了,可见男色也是祸水。

正想着,忽的伸过来两根极好看的手指,抬起她下巴,陶陶对上晋王那张祸水脸:“下人的话不必在意。”

陶陶眨了眨眼:“她长得很美哦,我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美人呢,之前怎么没见过她,她是伺候你的吗?”

晋王:“她是母妃赐给我的丫头,这件袍子是母妃赐的,所以是她拿进来,以后不叫她伺候就是。”

陶陶:“为什么不让她伺候,我看她挺细心的,而且长的也漂亮,难道你不喜欢?”

晋王收回手:“哪儿漂亮了,你才见过几个美人?”

陶陶:“这还不算漂亮,你也太挑剔了。”

晋王显然不想再说这个岔开话题:“你昨儿不是答应的好好,这会儿都要走了,怎么又变卦了。”

陶陶:“主要我不认识姚府的人,去了做什么?我本来有些认生的,到时候要是做出什么不妥的事,岂不丢你的脸,倒不如不去的好。”

晋王忍不住笑了:“你认生?我瞧你挺自来熟的,三哥那么古板的人,你都能说的来,哪里认生了,更何况,不认识怕什么,以后多去几回不就认识了吗,而且我不怕丢脸,如今谁还不知我府里有个惹祸精,便有什么不妥也无妨。”

陶陶不乐意了,撅了噘嘴:“谁是惹祸精了?前头两次我也不是故意的啊,谁叫我倒霉呢,偏就摊上了事儿。”

晋王牵了她的手,往外走:“姚府也不是外人,你如今在我这儿住着,以后免不了来往,难道还能一辈子躲着不成。”

陶陶心说,谁躲着了,不是怕碰上那个麻烦的十五吗,那小子也不知是抽风还是精力旺盛,一见自己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在庙儿胡同还罢了,要是在姚府动起手来,可不坏了自己的大事。

越想越不好,出了书房,站在廊子上不动了:“那个,这次我还是不去了,老太君过寿,我连个寿礼都没有,这么去了多不好,下回,下回再去。”

晋王挑眉看着她:“放心吧,寿礼我已叫洪承备下了。”见她仍别扭,便道:“姚府的人多,大都是长辈,你是小孩子,又是头一回见,少不得要给见面礼。”

“见面礼?都给什么啊?”陶陶有些动心。

晋王:“这可不一定了,不过大都是新巧花样的金银锞子。”

金银锞子?陶陶眼前划过好几个大元宝,心说这笔外财眼瞅就到手了,难道错过去,更何况姚府大着呢,当日在□□自己不是躲了十五吗,今儿没准也成,躲着点儿那麻烦的小子,不就截了。

想到此,便道:“那快走吧,拜寿可不能迟了。”

晋王唇角扬了扬,这丫头果然是个财迷。

离的近,坐了轿子,一出来陶陶不免惊叹,就老太太过个生日,竟来了这多人,两边儿车轿乌央乌央占了半条街之远,却还没完没了的,可见姚府有多牛。

想想也是,人家本来就是国公府,累世功勋加上又出了位得宠的贵妃娘娘,还有五皇子跟七皇子这样的外孙子,想不牛都难,也难怪来了这么多了,自古便是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者少,这会儿姚家正得势,自然都来添彩沾光,若有天姚家败了,估摸这些人一个也不见了,这便是世态炎凉。

陶陶正感叹呢,忽听小雀儿小声说了句:“我二哥来了。”

陶陶吓了一跳,小雀儿的二哥来了,十五那小子自然也就到了,蹭一下躲在晋王身后扒着头往那头看了看,果见那麻烦小子骑着马跑了过来,身上仍穿着一件大红的袍子,脖子上还挂了一个金项圈,打扮的格外骚包。

眼睛往这边儿看了一眼,直接跑了过来,到了跟前下马行礼:“七哥到了。”

晋王笑道:“我料着今儿你得过来,倒没想到来的这么早,要等唱戏还得会儿呢,你不是最不耐烦应酬,来这么早做什么?”

十五嘿嘿笑了两声:“横竖在宫里也没意思,便早出来了一会儿,在街上逛了一圈没什么趣儿干脆就过来了。“说着眼睛往晋王身后看了看:“这丫头是谁啊,躲在七哥身后做什么?”

晋王把陶陶从身后拖了出来:“这是我府里的陶陶,这是老十五。”

陶陶见躲不过,也只得出来,却用袖子遮着脸蹲身福了福:“陶陶见过十五爷。”

十五看了她两眼不禁道:“遮着脸做什么,难道是长得太丑见不得人。”

“谁长得丑了?谁见不得人了?”陶陶给他两句话气的七窍生烟,这小子人麻烦,说话也难听,实在的讨厌。

她一放下袖子,十五眼睛一亮,一把抓住她:“我说听着声儿有点儿熟呢,原来是你,刚我去庙儿胡同找你来着,不想却扑了空,昨儿你也不在,你倒是跑哪儿去了,怎么连家都不回了,还有,你怎么穿着女人的衣裳。”

陶陶甩开他:“谁告诉你我是男的了,我本来就是女的好不好,当然穿女人的衣裳了。”

“女的?”十五愣了楞,打量她一遭,嗤一声乐了:“少来了,女的哪有你这么黑这么丑的。”这一句话可把陶陶得罪苦了,给个小子当面说又黑又丑,陶陶自信心受到了空前的打击,这一刻她决定以后永远讨厌这小子,嘴太毒,讨人厌,哼了一声躲到晋王身后,任十五怎么探头塔闹的跟她说话都不搭理。他一过来,陶陶就跑,两人围着晋王转了好几圈。

这边儿正闹着,就听秦王的声音响起:“老七,老十五,你们倒是来的早。”

陶陶一看见他仿佛见了救星一般,哧溜就躲到秦王后头去了,十五刚要跟过来,却给七爷一把抓住:“老十五,我舅舅来了。”

十五只得站下,体面还是要顾的,两边寒暄过了,十五刚要往回看,哪想七哥抓着他不放:“老十五,姚府的这班小戏子里,有个唱花脸的,韵味十足,声腔有力,一会儿点一出李逵探母给你品评品评。”说着拽着十五走了进去。

见那小子没影儿了,陶陶才松了口气,从后头出来,见秦王盯着自己看,咳嗽了一声,蹲身一福:“陶陶给三爷请安,刚多谢三爷解围。”

秦王:“你认识老十五?瞧老十五刚的意思,你们俩相熟?”

陶陶撇撇嘴:“谁跟他熟了,就是在市集上见过一面,后来不知怎么找我家去了,见了面二话不说就动手,说要切磋拳脚,逼不得已跟他打过一架,还当是哪来的疯子呢,谁知竟是十五皇子。”

秦王笑道:“你当真不知他是老十五。”

陶陶自然不能承认:“不知道。”

秦王也不追究只道:“老十五自幼好武,有事儿没事儿就找侍卫切磋拳脚,只是宫里的侍卫畏惧他的地位,哪敢真跟他切磋,不过就是虚应过去,哄着他玩罢了,十五觉得没意思,便常出来走动,想来你们见面的时候就动了手,不然他也不会跑去找你。”

陶陶:“我可没想跟他动手,是他非粘着我不可。”

秦王:“老十五是小孩子心性,你越跟他对着干,他越缠着你。”

陶陶眨眨眼:“三爷的意思难道是让我顺着他,若顺着他,不是要打架吗,我可不想跟他动手。”秦王:“放心吧,知道你是姑娘家,老十五再怎么着也不会跟个丫头动手的,传出去可毁了名头,只以后你别跟他斗嘴,顺着他些,他觉没意思了,自然不会缠着你了。”

陶陶侧头看了他一会儿:“三爷好像很有经验的样子。”

秦王:“老十五自来对什么东西都是三分钟热度,秉性如此,难道还能改的了,当然,若你喜欢跟他胡闹就另当别论了。”

陶陶:“我知道了。”

秦王点了点她的额头:“也难怪老七要头疼,你这丫头还真是个惹祸精。”

一天连着被人说了两次惹祸精,还被一个混账小子说又黑又丑,便是陶陶承受能力再强,心情也好不了,而且,姚府的寿宴没意思极了,一开始她跟在晋王身后,就听见晋王说这是谁,谁?让自己叫人,见得人太多了,陶陶早不记得谁跟谁了,反正晋王让她叫什么就叫什么,倒是没白叫,收了一大堆见面礼。

好在戏开锣了,客人都落了坐,陶陶才觑了空,从席上跑出来躲清静。

姚府这园子盖得的确别致,小桥流水,亭台轩馆,颇得江南园林精髓,极有味道,陶陶寻了一个八角小凉亭进去坐了,忽觉有些口渴,想来是刚才叫人叫的有点儿多了,便叫小雀给自己去倒茶过来。

小雀却有些犹豫:“只怕姑娘一人在此不妥。”

陶陶翻了个白眼:“这里又不是龙潭虎穴,难道还有歹人不成,再说,我这会儿走累了,哪儿都不想去,就在这个亭子里等你,能出什么事儿,别啰嗦了,小小年纪都快成老太婆了。”

小雀儿:“那奴婢去了,姑娘千万别到处走,姚府这园子大,走迷了可难找。”

陶陶挥挥手:“行了知道了。”小雀这才出了亭子。

她一走,陶陶盘腿坐在鹅颈椅上,把自己刚得的几个荷包都拿出来一股脑放到眼前,挨个拿出来看了看,有放两个的,也有放四个的,都是金锞子,估摸是特意铸的,有玫瑰花的也有小动物的,还有聚宝盆元宝式样的,精致小巧,可爱非常。

这姚家还真有钱啊,出手就是金子,家里莫非有金山不成,自己今儿可是发了财,这些换成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数,能干不少事呢。

正美滋滋的想着,忽听人哼了一声:“我还当是什么狐狸精呢,原来就是个没见过市面的丑丫头,得了几个金锞子就美的屁颠屁颠的,真不知是从哪儿个犄角旮旯的乡屯里出来的村丫头,简直丢人,真该让晋王殿下瞧瞧,他带来的是什么人,叫人知道,笑话还在其次,只怕连晋王殿下的脸都丢了,四儿你瞧这丫头长得有多丑,既长得丑就该躲在屋子里,省的出来现眼。”

旁边的丫头大概就是她说的什么四儿:“可不是,奴婢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丑的丫头呢,真不知她爹娘怎么把她生出来的。”

陶陶抬头看着她们,这女的自己刚见过,好像是姚府二房头的小姐,叫什么萱丫头,刚给老太太拜寿的时候,老太太特意叫了她过来给自己介绍过。

姚府的女眷更多,一大堆人扎在寿堂里,花黄柳绿的,陶陶根本分不出谁对谁,就记着姚府的老太君满头银发,一副富态样儿,是个颇慈祥的老太太,再有就是这个什么萱丫头。

因为这丫头看自己的目光极为不善,所以自己才记住了她,刚还觉得许是自己的错觉,毕竟自己都没见过她,也不可能有什么恩怨,如今瞧这意思,真不是错觉,这丫头瞪着自己的两只眼,仿佛都要窜出火了,说话都是咬牙切齿的且尖酸刻薄,这是专门挑衅来了。

脾气好的都压不住,更何况陶陶本来也不是什么好脾气,只是想想毕竟是在姚府,跟姚府的小姐吵架总不大好,便低下头不搭理她,继续摆弄自己手里的荷包。

不想这主仆二人却不懂得见好就收,陶陶不搭理她们更来神了,那个四儿哼了一声:“你懂不懂规矩,真当自己是主子了,别做梦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行,看看自己什么出身,就敢巴望晋王殿下这个高枝儿,识相的赶紧滚,否则没你的好儿,你那个姐姐就是你的样儿…”

第34章

四儿若不说这些,陶陶还想不明白这位姚府的萱小姐为什么非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连见都没见过这位,哪来的什么恩怨。

如今倒清楚了,闹半天这位也喜欢晋王,所以把自己看成了眼中钉,这还真是冤枉,自己至多就是在晋王府暂住的,又不是他的爱人,她跟自己为难岂不是找错了对象,而且,手段有点儿low,真要是对付情敌,这种手段拿出来着实丢人。

自己要是被四儿几句话就激怒,岂不跟她们一个水准了,俗话说不生气才能气死人,想到此,身子往后靠了靠,整个人倚在鹅颈椅上,抬眼看了主仆二人一会儿,笑道:“我这德行怎么了,锦灏哥哥偏就爱我这样的,你们家小姐德行再好,奈何神女有心襄王无意,便是急的在闺房里挠墙也没用。”

陶陶一句锦灏哥哥把对面那位气的险些背过气去,俏脸红一阵白一阵,咬牙道:“你一个奴才怎敢称呼七爷的名讳,不许再叫,你不配。”

陶陶听了越发笑的欢实,探过脑袋去:“你管我配不配,我就叫,你管得着吗,锦灏哥哥,锦灏哥哥,锦灏哥哥…”

陶陶一张小嘴利落非常,连着几句锦灏哥哥说的又快又急,对面的主仆俩差点儿气死,想这位萱小姐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兴旺昌盛之族,又自小被父亲哥哥宠着长大,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偏又说不过陶陶,恼恨上来,也顾不上想,尖着嗓子丢出一句:“看我今儿不撕了你的嘴,让你胡说八道…”说着身子一窜就扑了过来。

陶陶没防备这丫头能在这儿动手,给她一把抱住,想挣开,却发现这丫头力气极大,也不知跟自己又多大的仇,抱的这么紧,竟挣不脱,但也不能吃亏,脚下一用劲,两人滚在了地上,近身肉搏,什么招儿都使不出来,只能掐,咬,抓头发,完全是泼妇打架的路数。

四儿在旁干着急,想帮着自家小姐打陶陶,可两人来回滚,一会儿这个在上面,一会儿那个在上头,四儿几次伸手都没成功。

小雀儿早端茶过来了,听了个满耳朵,本来见姑娘跟姚府的萱小姐动手,自己一个奴婢是不敢出头的,却忽然瞥见四儿伸腿踹姑娘,终于知道了机会,手里的茶盘子一丢挽起袖子就冲了过去,上去直接抓着四儿的头发就拽,四儿也抓住她的,两人扭打在一起。

后头跟着小雀过来的婆子,一瞧见这情景吓得魂儿都没了,好家伙自家的萱小姐竟跟晋王府的陶姑娘动上手了,这还了得,忙道:“萱小姐,陶姑娘,怎么好好的打起来了,快松开松开…”

说着上来拉扯。不想那两人正纠缠的难分难解,一遇这婆子的外力,不禁没分开,反而一人给了婆子一拳,正打在婆子脸上,那婆子哎呦一嗓子,一个踉跄摔在地上,顿时就成了乌眼青.

这边儿闹得动静太大,早惊动了近处洒扫的下人,瞧见这意思,知道管不了,忙去前头寻大管家朱贵。

朱贵这会儿正在安置戏班子呢,席上几位爷点的戏单子呈了上来,得先紧着唱,虽说为了凑趣儿都点的是喜庆应景的戏文,也得有个先后次序,例如三爷是今儿来的皇子中最长的一位,他点的戏得先唱,后头是五爷,七爷,九爷,十五爷,最后才唱自家主子点的。

便今儿是老太君的寿,可也得先论国再论家,这是老太君一早就吩咐下的,几位爷看的起姚府,能来姚府里祝寿已是天大的造化,断不能逾越了国法。

正忙着却见一个小子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朱贵皱了皱眉:“也不看这是哪儿,就慌手慌脚的瞎跑,几位爷都在外头席上坐着呢,若惊扰了,看老爷扒了你的皮。”

那小子忙道:“哎呦,我的大总管,不是小的没规矩,是出大事儿了,咱们家萱小姐跟晋王府那位陶二姑娘,在那边儿的凝翠亭子里打起来了,婆子劝不住,都滚在了地上,四儿跟陶姑娘的丫头也动了手,这会儿正打的不可开交呢。”

朱贵脑袋嗡一下,脸色都变了,心说,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自打昨儿魏王妃过来跟大老爷二老爷说,趁早打消让萱小姐嫁给七爷在主意,慢说皇上哪儿不会眼看着姚家再出个王妃,便是七爷哪儿只怕也看不上萱小姐,瞧着像是对陶家丫头有了心。

王妃说这些话的时候偏巧赶上萱小姐正在窗户外头听着呢,以萱小姐的性子哪忍得下这口气,回去就把自己的屋子砸了个稀巴烂。

朱贵昨儿还担心这件事儿完不了呢,本来琢磨着老太太过寿,那丫头又刚住到晋王府,估摸七爷不会带她过来,不想偏就来了,刚在寿堂拜寿,就瞧着萱小姐的神色不对,正说找人盯着,这就出了岔子。

且,这件事儿便自己去了也无济于事,自己也是奴才,赶上去拉扯小姐不成,若是劝,那两位的性子,只怕自己把嘴皮子说破了也屁事不顶,干脆还是回了老爷吧。

想着忙出去到了前头主席在大老爷耳边嘀咕了几句,朱贵的声儿不大却给凑过来的十五听了正着儿,蹭的站了起来:“我说半天不见那丫头呢,原来打架去了,这可比李逵探母热闹多了,爷得去瞧瞧。”说着转身就出了席,一溜烟跑了。

朱贵本来是想暗里禀告了大老爷,把事儿蔫不出溜的了了就得了,哪想给十五爷一下子嚷嚷了出来,席上谁还不知,忍不住偷瞄了七爷一眼,这位爷可是出了名儿的护犊子。

果然,七爷脸色微沉一句话没说,等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晋王已下席去了,五爷十五爷也随后去了,大老爷二老爷哪还坐得住,也站了起来,然后三爷五爷怕闹出事儿来,也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