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派们宠我上天的日常/一行反派上青天上一章:第 26 章
  • 反派们宠我上天的日常/一行反派上青天下一章:第 28 章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灯芯传来轻微的“噼啪”声。

今晚值夜的是木琉,陪着萧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只是说着说着,没过一会儿她便没了声音。萧阮一看,这丫头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萧阮心里好笑,刚想过去替她盖件衣服以免着凉,忽然,她听到了屋檐上传来了几声“叽咕”。

她愣住了。

这好像是黄毛小儿不说话时候的鸣叫声。

作者有话要说:蔺北行:哼,文人总是多狡猾。

蔺北行: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o^)/~

醋哥:不要脸!

第 49 章

萧阮心里一动, 几乎以为是蔺北行拎着黄毛小儿来看她了。

这个念头一起,她被自己逗乐了。

深更半夜的, 外面又有侍卫队巡视, 蔺北行怎么也不可能这样神出鬼没地潜入了前厅。

“笃笃”的敲门声传来,杨泽冲在外面叫了一声:“二姑娘,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异常?”

“没有,怎么了?”萧阮纳闷地问。

“刚才我听到有异动, 可能是野猫跑进来了, ”杨泽冲的声音顿了顿,还是有点不太放心, “二姑娘,你能开一下门吗?我亲眼瞧见你没事了才放心。”

萧阮只好把门打开了。

杨泽冲往里探了探头, 确定萧阮没有被人挟持, 这才放下心来。他站在门口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看来是我太紧张了,二姑娘, 你别太累了,困了就睡一会儿, 守岁这种事情, 有心就好,也用不着真的一直通宵不睡。”

“好, 你也多加小心。”萧阮柔声道。

杨泽冲的脸红了红,躬身退了下去。

这动静一闹,木琉醒过来了, 羞愧地擦了擦嘴角流下的口水:“我可真是太没用了,这样就睡着了。”

“做点事情就不会睡着了,”萧阮想了想道,“你去厨房帮我做点枣泥糕,我想吃这个了。”

“现在?”木琉愕然瞪大了眼睛。

“是,快去吧,”萧阮笑吟吟地道,“蒸得久一点,我喜欢吃软软的。”

木琉万分不解,但也不敢违背,听话地出门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了萧阮一个人,越发地静谧了起来。萧阮望着窗棂出神了片刻,转身取了一根小棍拨了拨灯芯。火苗跳了跳,陡然旺了一下。

转身一看,后面多了一个人,不正是黄毛小儿的主人蔺北行吗?

居然真的被她猜中了,蔺北行任性妄为,大年三十居然真的跑到这里来了。

萧阮朝他身后看了看:“黄毛小儿呢?”

“我学的,像不像?”蔺北行一脸的自得。

萧阮哭笑不得:“深更半夜私闯公主府,你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小心让杨泽冲抓到了交给大理寺法办。”

蔺北行哂然一笑:“这杨泽冲算是有点本事,能发现我的踪迹,但要想抓到我,只怕这辈子都做不到了。”

“目中无人、自吹自擂。”萧阮被他这副拽上天的模样气得牙痒痒的,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那张笑吟吟的小脸又板了起来,柔嫩的唇瓣抿住了,看过来的眼神似嗔还喜,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窗棂半开着,几缕月光从缝隙中透了进来,将两个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浅浅的,合并成了一个。

蔺北行定定的看着萧阮,不知怎么,脑中空白一片。

若是把那张唇瓣含住了亲吻一下,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脑中忽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他的心口猛然一烫,四肢百骸中的血液也随之滚烫了起来,齐齐往上直冲而去。

“你怎么了?”萧阮见他神情古怪、一语不发,不由得纳闷了起来,“怎么耳朵都红了?是碳烧得太热了吗?”

蔺北行醒过神来,狼狈地避开了萧阮的视线,闷声道:“没……没有。”

“那你怎么不说话?”萧阮奇怪了,“这么三更半夜过来,不会就是为了证明你能在公主府来去自如吧?”

“当然不是,”蔺北行凝视着她,语声不由自主地便柔和了起来:“我有些话想和你单独说,刚才慕呈青非得拉我走,笑话,他以为把我拉走了,我就见不到你了吗?”

萧阮抿住了唇,努力克制着嘴角的弧度,恭维道:“好好好,蔺世子最厉害了,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大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谁都不放在眼里。”

蔺北行矜持地笑了笑:“你知道就好。”

“那么敢问蔺大侠,年夜饭吃了吗?吃了什么?”萧阮忍着笑和他唠嗑,“这么晚了,肚子有没有饿了?要不要用点点心?”

蔺北行还真有点饿了,他一直惦记着来找萧阮,晚饭匆匆吃了几口,安排了一些事务后便在公主府旁边溜达,杨泽冲把公主府的防卫安排得很是周密,他好不容易才瞅准个机会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潜了进来,颇费了一点周折。

抓过一盘豌豆黄吃了两块,他满不在乎地道:“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也没什么年夜饭不年夜饭的,就加了一盆饺子而已。”

萧阮的心被撞了一下。

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蔺北行却只能在遥远的他乡一个人孤苦寂寞地生活,连一顿团圆饭都吃不上。

“蔺大哥,你多吃点,”萧阮把一碟花生和桂花糕也推了过去,有些懊恼,“早知道这样的话,你还不如留下来在我家吃了年夜饭。反正我祖母留你下来陛下也不会怪罪什么。”

蔺北行的心头越发热了。

眼前的女子眼神温柔,语声中透着真诚的关切之情。

孤身在京城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上头那一位的警惕,定下以进为退的策略时也曾彻夜不眠,深怕一个决策出错,便让远在千里之外的靖安王府雪上加霜,更让跟随自己入京的这一帮人都陷入困境。他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被人惧怕讨厌,习惯了无人关心,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觉得这样的软语温情会让他觉得如此慰贴暖心。

“没关系,你现在这样陪我,我很心满意足,”他轻声道,“这是我这些年来,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大年夜……”

萧阮心里发酸,替蔺北行斟了茶,又举起茶杯:“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愿你早日回归西南,和家人团聚。”

蔺北行一怔,举起杯来一饮而尽。

毛尖带着一股清香,却也带着几分苦涩,把他心头的热意浇得凉了几分。

萧阮的话仿佛当头棒喝,把他从一片脉脉温情中抽离了出来,他想起了自己的来意。

凝视了萧阮片刻,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匣子来:“给你。”

“是什么?”萧阮好奇地打了开来。

里面是一枚印章。

印石是稀有名贵的寿山石月尾绿,浅绿上带着几分淡黄,上部刻着牡丹缠枝花纹,脉络精细、栩栩如生;印面上沅水居士这四个字的小篆,排版设计得很有特色,大疏大密,把工稳和写意结合得天衣无缝。

整个印章温润、凝腻,在烛光下散发出润泽的光芒,仿佛一位隐居山野的雅士,令人爱不释手。

萧阮又惊又喜,来回反复看了好几遍,恨不得立刻到书房去试试:“这印章太精致了,哪里刻的?印在纸上一定很漂亮。”

“我亲手刻的,花了一点功夫。”蔺北行轻描淡写地道。

萧阮真的吃惊了。

这可不只是花一点功夫能做到的,无论从选材还是雕工,只怕都是作废了无数块印石才做出了这么一方完美的印章。“你……你亲手刻的?怎么花这功夫?”

蔺北行轻哼了一声:“怎么?我就不能做风雅之事了?实话告诉你吧,我不是不会做,是不屑做而已。日后你要是再去抄那慕呈青的诗词歌赋,便在下面印上这个,我看他还得意个什么!”

萧阮哭笑不得:“不就是上次在龙潜寺见了一次,你怎么还念念不忘了?那是念空禅师喜欢慕师兄的诗词,我便写来送给念空禅师的。”

蔺北行的脸色稍霁:“就这么一次?”

萧阮想了一下:“认真写的就这么一次,其余的都在家里随便写写而已。”

蔺北行心里酸溜溜的:“以后你也随便印印我的印章。”

“好好好,每一幅字都印上。”萧阮哄他。

“那可说好了,”蔺北行的目光炯炯,“你不能食言。”

萧阮拿他没办法,只好点了点头,不过,她还是有些不解:“蔺大哥,怎么好端端的你送我礼物?我也没准备什么回礼,这可太失礼了。”

蔺北行的眼神一滞,好一会儿才道:“你马上就要及笄了,我怕到时候没有空见你,便提早送了。”

按照大乾的惯例,萧阮十五岁的及笄礼将会定在二三月间,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萧阮仿佛明白了什么,嘴角的笑容僵了一下,旋即恢复了正常:“那好,我就收下了,以后等你加冠了,我再回礼给你。”

蔺北行还想再说些什么,院子里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脚步声响起,木琉回来了。

蔺北行不得不后退了两步,深深看了一眼萧阮,压低声音道:“我先走了。”

他的身影一闪,从窗户中一跃而出,在木琉推门而入的那一刹那倒勾上了屋檐。

“二姑娘,枣泥糕好了。”木琉端着托盘进来了,一股香味随之而来。

萧阮深吸了一口气,压住了眼底的酸意,接过枣泥糕尝了两口,却有些食不知味。

蔺北行这是要走了吧?所以才会特意这样三更半夜地过来送印章给她。

这大半年的相处,蔺北行待她一片赤诚,在她面前收敛了曾经的嚣张和霸道,她不知不觉间就把这个以前避之不及的煞星当成了真正的“蔺大哥”。

然而,离别来得如此猝不及防,让她心生酸涩。

“二姑娘,你怎么了?”木琉见她这副模样,有些心慌,“是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萧阮摇了摇头,情绪低落地道:“没什么,可能是这几天太冷了,所以高兴不起来。”

“二姑娘,天很快就热了,而且我听说今年的元宵特别热闹呢,”木琉挖空心思想着好玩的事情逗萧阮,“京兆尹特意让工匠做了几艘漂亮的花灯船,到时候会放在云亭河上。我也新学了几个花灯的式样,到时候一起去放。”

“好。”

“到时候出去玩的人一定很多,姑娘一定会收到很多花灯。”

“花灯弄一盏放放就够了,要那么多何用?”

“二姑娘,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我也是才听说,京城这里,若是倾慕哪家姑娘,便要在元宵佳节送一张花灯探探口风,若是彼此爱慕,来年便可以提亲了。”

……

蔺北行在屋檐上趴着,听着房间里主仆两人的对话。

寒风阵阵袭来,他的心也随之忽冷忽热,脑中有无数个念头在冲撞着,找不到出口。

不知道过了多久,底下的灯灭了,天边隐隐出现了一道鱼肚白。

萧阮和木琉一起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去自己的院子睡觉去了。

他这才恍然清醒过来,借着夜色的掩护飞快地出了公主府。

外面贺平宁和陈碑之一直领着人等着,一见到他的身影总算松了一口气,跟在他身后默默往靖安王府赶去。

到了王府,蔺北行还了无睡意,在卧房中来回踱着步,贺平宁和陈碑之两人面面相觑了片刻,陈碑之硬着头皮上前问:“世子,你还有什么事吗?该歇息了,这几天要养足精神才行。”

蔺北行停下了脚步,下定了决心:“平宁、碑之,计划有变,我们还是晚几天再走,等过了元宵。”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是世子变成柠檬精的一天~

-

ps:这里有件事情替祖父澄清一下,他名下只有一个庶子,庶子生了一子一女。

第 50 章

贺平宁和陈碑之都愣住了。

贺平宁率先回过神来:“世子, 万万不可!过年这几天是京城防卫最为松懈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走,事半功倍。而且,宫里头传来的消息, 陛下对你重新起了戒心, 太子也在旁边煽风点火,你要不趁着这个机会走了,日后再想脱身只怕是难上加难,等他们下定决心削藩,你还有什么翻身的机会?”

“我已经都考虑清楚了, ”蔺北行轻描淡写地道,“原本我们定的初四走, 改成元宵也不过就是相差十天,元宵夜京兆府会有赏花灯闹花灯这些与民同乐活动, 过完元宵我们连夜就走, 机会比这几天更好。”

“世子!”贺平宁不敢置信地看着他,“这次走的计划我们已经反复探讨了大半个月,所有的节点和应对都已经一一周密准备妥当, 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你要换个日子,就意味着这套方案前功尽弃, 你到底为什么一定要留下来再呆十天?”

蔺北行面无表情地一语不发。

贺平宁咬了咬牙,恨恨地道:“我知道了,你就是为了那个……萧二姑娘。你今晚去看了她还不够, 想要留下来陪她过元宵,是不是?”

陈碑之扯了他一下:“平宁,你别说了!世子既然决定了,我们听命就是,再留个十日也误不了大事。”

“陈碑之!”贺平宁怒喝了一声,“你什么事情都由着世子,你可知道现在世子这是在刀尖上舔血吗?你身为世子的左膀右臂,怎么能任由世子为了区区一名女子任性地留在险地?若是世子万一因为这十日有个什么闪失,你还有什么脸面去见王爷、去见西南的千万百姓?”

陈碑之口拙,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辩驳的话来,涨红了脸:“你……你……”

贺平宁不理他了,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蔺北行:“世子,你想想王爷,想想你在西南的家人,他们日日夜夜在盼着你回去,萧阮这样的女子,充其量也不就是长得漂亮了一点,懂些琴棋书画而已,天底下和她差不离的太多了,等你回了西南,一抓便是一大把,怎么挑都行。”

蔺北行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吐出三个字来:“你不懂。”

“我怎么不懂了?”贺平宁急了,“世子,我一直觉得那萧阮太过可疑,简直就是刻意来接近你的,萧钊向来是力主撤藩的,她身为萧钊的孙女,必定对你不怀好意,说不定就是抱着麻痹你的心思,让你乐不思蜀,沉迷于享乐,从而顺从于今上彻底归还西南……”

蔺北行的脸色阴沉了起来,目光俨如利刃一般刮过贺平宁的脸庞:“你又在胡说些什么?”

“怎么是胡说?”贺平宁豁了出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世子,你瞧瞧你,自从和那萧阮认识之后,你都变得不像是你了,满脑子都是她,先是在秋狩时为了讨她欢心夺了魁首,,现在居然还要为了她放弃离开京城,世子,你醒醒吧,万万不能再和她有任何牵扯了!”

蔺北行的脸色铁青,半晌,他森然开了口:“那二十大板还没把你打醒吗?”

“世子,你就算把我杀了我也要说,”贺平宁昂起头来,“她就是个妖女,你再和她相处下去,从前的万丈雄心便会消磨殆尽,曾经志在千里的靖安王世子,将会置西南和王府于不顾,成为一个屈从于天家威严的行尸走肉!”

房间里鸦雀无声。

蔺北行站在原地一语不发,却也没有像上次一样勃然大怒,眼底忽然闪过了一道悲凉。

良久,他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我今天不来罚你,等到了西南,你自己去领五十军棍。”

贺平宁大喜:“世子,那我们初四就走!等到了西南,你想怎么罚我就怎么罚我!”

“我说了元宵走就元宵走,”蔺北行一字一顿地道,“明日你和段大夫他们先走,在归于庄接应我们。”

“什么?”贺平宁惊愕地看着他。

“如果元宵等不到我,你自己先行回西南。”蔺北行冷冷地道,“既然你觉得我不配做这个靖安王世子,你便另寻新的主人去吧。”

贺平宁呆滞了片刻,连连叩首:“世子,我万万没有这个意思!”

蔺北行断然道:“我意已决,不容更改。出去,我要睡了。”

-

和靖安王府几乎彻夜不眠的蔺北行一样,萧阮也辗转反侧了一夜,直到凌晨才迷糊着睡着了。

醒来一看,已经快到巳时了,萧阮急匆匆地起了床,一边洗漱一边埋怨:“你们怎么也不叫我,要给祖母和祖父去拜年呢。”

“是孙嬷嬷来说的,说是大长公主说了,让姑娘多睡一会儿,熬夜伤身。”禾蕙笑着道。

萧阮心里暖暖的,祖母对她是真心的好。

到了前厅,周荇宜已经在了,祖孙俩互相说了几句新春祝语,周荇宜拿出了一个首饰盒递给了萧阮,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大大的红封,包着一叠银票,还有一对成色极佳、雕工精美的和田玉镯。

“我家阮儿十五了,是个大姑娘了,”周荇宜看着她,笑吟吟地道,“我越看越舍不得了,也不知道日后会被哪位少年郎娶回家去。”

“祖母……”萧阮依偎在她怀里撒起娇来,“我就留在祖母身边陪着,哪个都不要嫁。”

“那祖母可得被人戳脊梁骨骂了,”周荇宜搂着她,心里慰贴,“我这里可有好多人都来暗暗探过口风了,你母亲那里也不会少,阮儿若是有中意的,可千万要早些和我们说。”

萧阮可有可无地应了一声。

她一点儿也不想嫁人,最好嫁人的日子来得越晚越好。

祖孙俩用了早膳,周荇宜便催她回萧家了。

萧阮也惦记着祖父。昨晚她们一家在公主府团聚吃年夜饭,萧钊却孤零零的一个人,心境必然凄凉。

还好,到了萧府一看,车马盈门、宾客满座。

萧家百年世家,家族庞大,萧钊是家主,底下拜年的晚辈络绎不绝。萧阮进了前厅,便看到两旁坐着的表叔、表舅们,还有好些和她同辈的堂表兄妹。

萧钊坐在首位,除了又清减了几分的脸庞,言辞间已经看不出那日在龙亭山的悲伤和颓废,笑容和煦慈祥,谈吐儒雅睿智,依然是那个令人景仰的太傅。

萧阮上前一一给长辈们拜了年,又拿了一堆的压岁包,兄弟姐妹们和乐融融地过了大年初一,临走的时候她忽然想起了什么,小声问萧陈氏:“娘,他们呢?怎么不见人影?”

她朝着从前萧炳所在的三房努了努嘴。

“早就送走了,”萧陈氏叹了一口气,“听说去了京郊那里的一个村庄,姓也改了,听说改成了秦姓。”

萧阮愣了一下。

把萧炳送走倒是在情理之中,但改姓却有些奇怪了。萧钊最顾念家族亲情,要不然也不会为了一个对姨母的诺言被萧秦氏骗了这么多年。

不过,这样很好,断得干干净净,算是萧钊在萧秦氏一事上做得最痛快利落的事情。

虽然萧炳一直还算本分,但一见到就难免想起他那个恶毒的母亲,想起祖母这些年受的委屈,能眼不见为净最好。

过年这几日,不但是萧府宾客盈门,公主府的访客也很多,向大长公主拜年的也络绎不绝。除了几个皇子,慕呈青、周卫哲等几个小辈也都一一登门拜年,初四的时候,蔺北行也来了,送来了一些西南带过来的药材补品。

萧阮满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