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跑远了,好不容易松口气,却迎面撞到一个人。

那人是个小太监,急匆匆的,两人撞了个满怀,小太监哎哟一声摔倒,连带手里的东西,也脱了手。

那小太监本来想训斥,谁这么不长眼睛!但看到是五王爷,便急忙跪下行礼:“奴才见过五王爷,五王爷金安。”

“起来吧。”容飞频频往后看,看的确没人追来,正想走,却见那太监还趴在地上:“不是让你起来?”

太监苦兮兮的道:“奴才,东西掉了。”

容飞随意的往地上一看,就看到自己刚好踩到了一个什么小纸条,他挪开脚:“可是这个?”

太监急忙抓起那纸条,心有余悸的爬起来,然后对容飞又躬了躬身,便打算离开。

容飞却叫住他:“那是什么纸条?”

太监也不隐瞒,直接道:“是宫外传来的,于文府的家奴派人送进宫,说是府里出了大事,要当家老夫人尽快回府。”

今日是入宫觐见秀女的日子,可谓是女眷们中的大事,有什么大事,非要闹到宫里来?

容飞一时好奇,伸出手来:“拿来本王看看。”

小太监不敢不从,双手将纸条奉上。

展开纸条,容飞看了两眼,便眼神一凛,他看完后,将纸条递给那太监,脸色变得复杂:“赶紧去通知于文老夫人,快跑着去。”

小太监没看过纸条的内容,闻言吓了一跳,告了退,便跑起来。

容飞则站在原地,想了想,朝着宫外的方向走去。

于文老夫人接到小太监送来的纸条时,昭宁宫的宫女们,也正因为弄丢了五王爷,偷偷跟皇后娘娘禀报。

而就在皇后满脸不悦,面色都有些发冷时,于文家的席位上,于文老夫人霍然起身!

于文老夫人不顾男女正如火如荼对对子的活动,直接走到过道中间,对着皇后娘娘扑通跪下:“娘娘恕罪,老身一家有要事归家,必须立刻出宫,请娘娘颁下出宫令。”

于文老夫人此举吓到了不少人,皇后也是一愣,皱着眉问:“府上可是出了何事?”

树甄此时听了小宫女的禀报,悄悄在皇后耳边说了一句。

皇后听闻,也震惊一瞬,不等于文老夫人禀明实情,对树甄道:“颁令下去,让内宫侍卫放行,你带人,亲自送老夫人出宫。”

于文倩,于文敏馨,包括于文尧和于文逑都莫名其妙。

于文敏馨和于文倩只看到老夫人看了一张纸条,便捏着纸条,突然向皇后请示,却不知那纸条里写了什么。

于文老夫人得了皇后的恩典,恭恭敬敬又行了个礼,却没立刻走,而是看向了高坐一旁的容棱。

“烦请三王爷随老身一道回府。”

容棱闻言挑起眉,看了过去。

于文老夫人也顾不得家丑不外扬,满身颤抖的道:“老身那不满周岁的孙儿,方才被歹人带走了。”

幼儿失踪案?

几乎同一时刻,在场所有人的脑中,都想到了这五个字。

于文尧与于文逑也同时起身,越过案几,走到于文老夫人身边。

于文敏馨和于文倩,也走了过来。

“祖母,可是真的?”于文敏馨焦急地问。

于文家的长孙,并不是于文尧或者于文逑的儿子,确切来说,根本就不是太师于文泰的亲孙儿,而是于文太师兄长的儿子,今年一月,战死沙场的骠骑将军于文封的遗孤。

于文一家世代书香,但这一代,却偏偏出了一个奇人,便是于文老夫人的长子,于文荣。

于文荣从小不爱舞文弄墨,专爱刀枪棍棒,若不是于文泰这个二弟在文学上素养极高,于文老爷子也不会容得长子学武,不继承祖业。

于文荣一生只有一个儿子,便是于文尧,于文逑,于文敏馨三人的堂兄——于文封。

而于文封从小边关长大,随父亲见惯了沙场,因此,也励志习武。

其实,在于文荣出征边境地之后,于文荣、于文泰这对兄弟就不太见面了,但是再不见面,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于文泰也清楚,要不是于文荣这个在边境苦守的兄长,他在朝中的位分,也不会上去得这么快。

四年前,于文荣死在了边关。

于文封当时还未娶亲,并且要为父死守丧,于文封就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回了京都,守丧三年。

三年期间,于文封一直住在于文泰的家。

于文老夫人、于文夫人还有于文倩,一起琢磨给于文封娶了一门亲事,于文封从小就生长在边关,对京都里的家人,并没多少感情,这次归家本还心有膈应,总觉得是寄人篱下,但三年下来,于文泰一家的厚情,却是将他们过去二十年没能养出来的的情分都养出来了。

之后于文封娶了温柔小意的妻子,更是过了一段在边关的战士羡慕也羡慕不来的安定日子。

可是三年丧期一过,于文封还是收拾行囊,再次前往边关!一个带惯了兵的人,是不可能一直这么安定的。

就在即将离京的前几天,于文封的妻子被诊断出怀了身孕,不宜舟车,于文封便求了老夫人照料妻子,等到孩子生出来,他再派人来接妻儿一起过去。

不料,这却是这对夫妻,最后一次相见。

于文封的妻子,难产了,孩子保住,大人没了。

报丧的事还没传到边关,那边却先传来消息,于文封,边关战死了。

那个刚刚降临不足一个月的孩子,就这么生生成了孤儿。

这个孩子,被于文老夫人按照排名取了名字,叫于文意,又因为是大房唯一的后人,所以被全家人厚待。

于文意是于文家的长孙,被太师于文泰视若亲孙,是于文家的心肝宝贝。

可于文意,现在失踪了。

幼儿失踪案从爆发到如今,但凡家里有孩子的大员家,都是小心安排,将孩子藏得越深越好,于文家也不例外。

但那个凶手神通广大,还是将于文意偷走了。

柳蔚在听到于文家的孩子失踪时,眼神已经凝了起来。

第182章 :这是一个好机会

于文老夫人求容棱,只因为容棱是破获幼儿失踪案的主事人,但柳蔚知道,若是自己不去,却没效果。

这是一个好机会。

如今已经掌握到凶手那么多的信息,再配合这次案件,柳蔚相信,足够她在更快的时间,抓到凶手,找回孩子们。

柳蔚心里想着,脑袋已经偏到了柳老夫人耳边,小声说着什么。

柳老夫人听完,看了柳蔚一眼,皱了皱眉,摇摇头:“于文家出了这样的事,你不要去捣乱。”

柳蔚道:“孙女不是捣乱,孙女只是替祖母陪着于文老夫人,方才二妹做出这样的事,祖母难道不怕于文家与我们柳家因此龃龉?祖母您又拉不下脸与于文老夫人说道,那便让孙女去。于文老夫人不会拒绝我们柳家的好意的。”

柳老夫人犹豫一下,转头看了眼柳瑶,这一看,却没看到柳瑶,反倒看到了吕氏满脸愁丝的垂着眼睛。

是啊,丰儿也丢了,若不提起,吕氏也就抱着一颗心守着、等着,此刻一提,却是将吕氏的伤心事也勾了出来。

柳老夫人思忖一下,对柳蔚道:“你且去。顺道,多听一些耳目,你五弟丰儿也还丢着,看看,能否听到什么新消息。”

柳蔚看了眼吕氏。

吕氏也听到了老夫人的这句话,顿时抬起眼,望向柳蔚。

柳蔚不喜欢吕氏,怎么样也不喜欢,但却不能否认一个母亲爱护儿子的心。

柳蔚点点头,是对老夫人点,也是对吕氏点:“我会尽量多打听一点。”

吕氏眼中闪过点什么,最后对柳蔚狠狠的点点头,两只手紧紧搅着。

柳瑶在旁边听着,却讽刺一下笑道:“还是算了,你不害死我弟弟就不错了,指望你帮忙,你能帮什么忙?扫把星!”

柳蔚眼睛眯了起来,眸子里,掠过寒光。

柳瑶还想说什么,吕氏却狠狠扯了女儿一下,呵斥:“瑶儿,你闭嘴!”

柳瑶一愣,顿时眼睛都快红了:“母亲,你……你竟然为了她凶我?”

今日柳瑶得罪于文家时,吕氏已经气的想骂人了,但好歹忍住了,可此时,却是关乎丰儿的生死,绝不能再容柳瑶得罪柳蔚。

容三王爷好像对柳蔚有所好感,不管这种好感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绪,但柳蔚若是跟着于文家去了,凭着方才那一点送花之情,也足够柳蔚对容三王爷多询问两句了,有可能柳蔚还能见到那位柳先生,到时候,便可再仔细问问丰儿失踪的事情。

只要丰儿能活着回来,吕氏不在意放下脸面对柳蔚示弱,相信世上所有的母亲,都不介意。

柳蔚深深看了吕氏一眼,在于文一家已经打算离开时,起身,走了过去,在已经开始掉眼泪的于文敏馨耳边说了一句。

柳蔚说完,于文敏馨就拉住她的手,道谢:“蔚儿姐姐,谢谢你,不过我的家人都在,你不用特地陪我,我没事的。”

于文敏馨以为柳蔚怕她伤心,才提出要陪她一起回府,但于文尧听说柳蔚主动要去,转头看了一眼,忙道:“既然柳家大小姐一番好意,馨儿便不要推拒了。”

有了于文尧开口,本来同样不愿意柳蔚去的于文倩也索性闭嘴了。

容棱此时也走了过来,他的眼睛在柳蔚身上滑过后,便抱起小黎,道:“你们先行回府,我随后便到。”

容棱不可能一个人去,他需要带人,他得去一趟镇格门的军机大营。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内宫,而发生了这样的事,今日的诗会,已经彻底无人再起兴致了。

幼儿失踪案是整个京都贵族中的一道心病,今日在场的男眷女眷们,除了一些外籍的秀女,大部分人,家中都丢失过孩子。不是孙子,就是儿子,要不就是弟弟,妹妹,一个个听到又有孩子失踪,心里都是沉重。

皇后娘娘也不好再硬烘托热闹的气氛,便索性开始逛园子。

诗会的不欢而散,柳蔚等人并不知道。

出了内宫,外面便看到于文家的马车。

柳蔚和于文敏馨一个车,从上车开始,于文敏馨就哭个不停,一边哭,一边嘴里断断续续的说:“小意才一岁,不,还不到一岁,他出生的时候,我就在堂嫂的屋子门口,生下孩子,我是第一个进去看的,当时小意全身还没擦干净,一张脸红红的,别提多可爱了,这一年来,我们躲来躲去,却还是没躲过,为什么,那个凶手为什么这么残忍……”

柳蔚慢慢的抚摸着于文敏馨的后背,给予安抚。

“蔚儿姐姐,你说小意会死吗?”

柳蔚摇头,轻声道:“我觉得不会,你觉得会吗?”

于文敏馨抬起头,看了看柳蔚,然后摇头:“我也觉得不会。”

“那就一定不会。”柳蔚自信的道。

不知是不是被柳蔚感染,于文敏馨好歹不哭了,吸了吸鼻子,用手帕擦擦眼泪,起来坐好,并且控制情绪催眠自己:“是的,一定不会,小意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一定不会出事。”

一出了皇城,马车就飞快起来。

一行人以极快的速度回到于文府,此时,京兆尹已经的惊动了,带了官兵,将于文府团团围住。

一下车,京兆尹林大人亲自迎接,于文老夫人在于文尧和于文逑的搀扶下,对林大人稍稍行礼,便问:“林大人可查出了什么?”

林大人看了看外面围满看热闹的百姓,叹了口气:“老夫人,还是先进府详谈吧。”

于文家的人看林大人叹气,心就提起来一半。

柳蔚却知道,本来就不能依靠三司的人,京兆尹要是有用,也不用好几年都破不了案子了。

众人一起进府,入了正厅,此刻也没人在乎男女之防,加上于文敏馨和柳蔚都戴了面纱,也就无所谓。

正厅里,他们一进去,就看到太师于文泰已坐在高位,身子一贯较弱的太师夫人岳氏也正红着眼睛,白着脸色,由丫鬟们伺候着坐在次位。

柳蔚一看那位太师夫人,就看出她是久病缠身,病入膏肓,早晚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于文泰迎着老夫人上座,其他人陆陆续续落座,林大人这才缓缓开口:“孙少爷的屋子,我们已经检查过了,下人口供,也都记录了,一切的程序,都是按照镇格门颁布下来的规条进行,只是现在,还没发现什么可疑的。”

于文逑立刻道:“容都尉马上就来。”

第183章 :容棱的策略

林大人点点头:“京兆尹也派了人去镇格门通报,一切,便等容都尉到了再说为好。”

于文太师长得颇为清瘦,面上留着胡须,看起来就是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瞧着此刻打扮,因为未穿官府,看着竟有些像乡间的清瘦秀才相。

风骨是有,却显得并不厚重,一看便是个读书人。

于文太师在听了林大人的话后,迟疑一下,就问:“本官是知,镇格门,似乎有位柳先生?”

于文尧几乎第一刻,看向了柳蔚。

柳蔚眉目清淡,乖乖的坐在于文敏馨旁边,于文敏馨则半靠在柳蔚怀里,宛若随时都要哭晕过去似的。

注意到于文尧的目光,柳蔚看过去一眼,于文尧已经将视线移开,看向自己的父亲。

既然提到了柳大人,林大人便有话要说了:“若是这位柳大人还在京都,那太师大人倒是可以放心了,只要有柳先生在,便是蚂蚁窝,他都能找出个蛛丝马迹来,可是怕就怕在……”

“林大人有话直说。”

林大人叹了口气:“这位柳先生,我是听说已经离京了,好像就在上次查到那凶手的行踪后,便不见了。镇格门的人说,像是被容都尉派往外地,去沿途捉拿凶手去了,这下子,只怕是不在京都。”

在场的人,都听过柳先生大名,毕竟有孩子的人家,对幼儿失踪案也是多了两分上心,盼望着能早日破获。

那位柳先生虽是仵作之身,但入京没有多久,便接连找到许多有力证据,将这起奇案,剥得个里里外外。

其本领之高,验尸之法又古怪精灵,令外头许多文人墨客,都广为泛谈。

一听到那柳先生不在京都,于文敏馨又哭了起来,那边的太师夫人也捏着帕子,开始流眼泪。

正厅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许多,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下人的通报,说看到镇格门的侍卫往这边来了。

于文泰亲自起身相迎,刚到大门口,就见到容棱牵着只到他膝盖的小黎,走了进来。

柳蔚站在人群后头,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上去凑热闹,却见容棱与于文太师稍稍寒暄后,竟牵着小黎,朝她走来。

柳小黎背着自己的小挎包,脸上笑嘻嘻的,一双眼睛,晶亮极了!

柳蔚看着这两人走近,一时拿不准他们想干嘛。

却听容棱道:“柳家大小姐也在。”

柳蔚垂着眸,对容棱福了福身:“见过王爷。”

“恰好,本王有一事托付小姐,不知可否?”

柳蔚抬眸,看容棱一眼。

容棱已经将小黎推过来,推到她手边:“办案时刻,本王抽不得空,还望小姐代为照料稚子。”

柳蔚:“……”

柳蔚根本没答应,可容棱将孩子一扔,就转头跟于文泰和林大人一起边说边往里面走。

柳蔚站在原地,低头看向脚边的小豆丁。

柳小黎就咧开小嘴,一脸满足的拉住柳蔚的衣袖,用口型喊了声:“娘亲。”

柳蔚头疼,但柳蔚也知道,这估计是容棱的策略。

于文意丢失,她肯定要一起调查,但她身份特殊,小黎是为她遮掩用的,她要去哪里,带上小黎,便可托说是小黎拉着她去的,没人会和一个孩子计较,况且小黎还是容三王爷的孩子,所以她便能通行无阻。

可刚刚在诗会上,就闹过送花那一出,现在连孩子也给了,外人怎么看?

没看到于文敏馨看她的目光都变了吗?

不过这是特殊时刻,也没什么条件可挑剔了,柳蔚拉着小黎,跟上了众人的脚步。

女眷们不宜参加查案,容棱来了后,于文老夫人,于文倩,太师夫人,于文敏馨都呆在正厅等消息,男眷们则跟着容棱,前往于文意的房间。

柳蔚沾了了小黎的光,跟在最后。

此刻不过申时三刻,还是下午阳光正烈的时候,于文意的院子采光非常好,柳蔚一进去,先看的就是房屋布局。

看了一圈儿,并没看到什么不妥,柳蔚挑了挑眉,捏了捏儿子的小肉爪子。

柳小黎立刻仰头看娘亲。

柳蔚对儿子眨了个眼睛,柳小黎顿时悟了,扬声唤了一声:“珍珠。”

他这叫声叫的突然,前面的人都停下脚步,看了过来。

然后,便见天上一只乌星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黑亮的翅膀在阳光的折射下,泛出一道亮光,它直射而下,俯冲着,飞向……柳蔚。

是的,那只鸟竟然莫名其妙的冲过来就“攻击”柳蔚!

柳蔚眼看着珍珠就快要亲昵的落到肩头了,她咳了一声,身子稍稍侧着转了一下。

前行的鸟儿猛地在空中停住,它扑扇着翅膀,歪着脑袋,看了柳蔚好一会儿,黑豆子般的眼珠子又垂下,看了看下面的柳小黎,然后,果断转身,小身子扑腾进柳小黎的怀里,被柳小黎稳稳抱住。

于文尧看到这里,忍不住深了一些视线。

果然,他的猜测没错,柳蔚,就是那个柳先生,便也就是这个孩子的父亲。

“都尉大人,那鸟……”于文泰原本以为有畜生伤人,但看了一下,却看到那鸟儿居然在一开始孟浪后,就埋进了容都尉儿子的怀里,与其亲亲热热的,便有些不解。

要说富人养鸟也是听说过的,什么画眉,鹦鹉,应有尽有,但没听说过,还有人养乌星的。

那可是灾鸟。

容棱与珍珠也算熟悉了,他手上被这小畜生叨的伤口,就不下七八个,他淡淡收回眸,随意解释:“稚子顽皮,太师大人见笑了。”

于文泰摆摆手,又看了眼那乌星鸟,却见其已经乖乖的站在小孩的肩上,小孩也正对着这鸟儿,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话。

没人觉得鸟能听懂人话,只以为那孩子童言童语,便不再关注。

唯独见识过柳小黎的确会跟鸟说话的于文尧,频频再看过来。

“珍珠,你去周围看看,尤其是房顶等地方,还有树梢,不要求你找到可疑人,只要确定,这里是否有蝙蝠出没的痕迹便是。”

柳蔚压低声音,小声的对珍珠吩咐。

珍珠“桀”了一声,便张开翅膀,飞出了墙头。

柳小黎看前面人都走远了,应该没人能听到他们说话,便问:“娘亲,我现在叫你娘亲,还是叫你爹?”

柳蔚随意道:“叫姨姨。”

第184章 :相信本都

“为什么?”

“让你叫就叫。”

柳小黎很委屈的嘟着小嘴,不喜欢这个称呼。

柳蔚懒得管他,问他:“你看出什么了没有?”

柳小黎抬眼看了看周围,漫不经心的点头:“嗯,看出来了,这个园子地理位置通透,采光极好,但是也因为太过广阔,很容易让人出入,那个凶手但凡轻功好点,在这样的院子里,抓个人都非常容易。”

小黎说着,又很狐疑:“听说这次丢的那个小弟弟,还不满一岁,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住这么宽阔的院子?”

“谁知道。”柳蔚嘀咕一句,拉着儿子快走两步。

在青云国的民间,是有一些传统的,比如小孩小的时候,要住小房子,大了才住大房子。

因为小孩子不好养,不能让阎王老爷知道你家里富裕,是个打小就衣食不愁的福气孩子。

这里的老人信奉先苦后甜,你若是先甜了,阎王老爷就会断了你的后福。

孩子在出生到一岁时,是最容易夭折的高峰期,这个朝代对刚出生不到一岁的孩子,哪怕是皇家的孩子,都不会让其太过奢侈,所以这个于文意有这么大的院子,的确让柳蔚惊讶。

按理说,太师之家,应该是诗礼传家,那些老人的智慧,前人的规矩,应当不会断绝,怎么却并没有遵从呢?

众人进入于文意的房间看了一会儿,果不出所料,房间乍一看什么异样都没有,但细节处,却透着一些蛛丝马迹。

柳小黎和柳蔚细致的看了两圈,这才随众人出去。

再出来时,就看到房门口的院子前,站了一溜烟的丫鬟小厮。

丫鬟小厮都跪着,头也不敢抬,一个个都是瑟瑟发抖的害怕摸样。

柳蔚不好自己问,便推了儿子的小身子一把。

柳小黎走过去,也不看一众大人,就站在容棱的脚边,问那几个下人:“你们都是这个院子里伺候的人吗?”

结果丫鬟小厮听了声音,刚要回答,抬头,却对上一个矮矮小小的小童,顿时不知该不该说话。

于文泰皱起了眉,他府里出了大事,这个容棱查案带着孩子也就罢了,怎么能任由孩子胡言乱语,搅乱大人谈事呢。

可林大人却知道这个小祖宗得罪不起。

林大人蹲下身,轻言细语的问小黎:“柳先生不在,这次小公子可是要自己办案?”

柳小黎挺起胸膛:“我不可以自己办案?”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验尸您都敢自己去验了,还有什么是小公子您不敢的?

于文泰却愣住了,眉头皱的更紧:“林大人这话是何意,我意儿如今下落不明,你还有心情在这里逗孩子耍乐,林大人是不是太不将本官放在眼里了?”

林大人急忙摆手:“太师大人误会了,小公子乃是柳先生高徒,柳先生如今不在,小公子虽不能独当一面,但也总能问出些门道。”

“他?”于文泰不信,看向容棱。

容棱淡淡点头。

于文泰冷笑出声:“好,好一个镇格门,好一个京兆尹,本官丢失侄孙,心焦不已,你们还与我胡言乱语,东拉西扯!本官请不起你们这样的大人物,还待本官亲自入宫,面见圣上,向圣上讨要一个公道!”

太师说着,拂袖就要往外走,关键时刻,却被于文尧拉住:“父亲,不妨静观其变,先看下去。”

“看,还有何好看的?一个稚子小童能办案?荒天之下大谬!”

容棱闻言,稍稍抬眼道:“太师若还想令孙安然,便请相信本都。”

于文泰还想说什么,于文逑得了哥哥眼色,也上前安抚住父亲,让父亲冷静。

于文泰是文人心性,虽然为官多年,心有鸿沟,但到底书生意气,遇到不平之事,便也容易冲动。

于文太师与柳丞相这种假文人不同,柳城看起来也文绉绉的,但却惯会钻营,行的邪道,比起太师一身书卷正气,显然是两条路上的人。

只是因为先人一些关系来往,两家才走得近些。

若说柳城当初能忍受一个仵作插手自己儿子的失踪案,是能屈能伸,那于文太师,显然就没有这么伸缩得当了。

柳小黎却管不了这么多,方才吵吵闹闹,此刻安静下来,他就专心询问眼前下人。

“你们还没回答我,你们可是这院子伺候的人?”

几个下人耳朵尖,也都听到了门道,见状就老实回答。

柳小黎一连问了他们七八个问题,主要就是孩子丢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周围有什么可疑,再让他们把当时的各自情况复述一遍。

等所有人都说完,柳小黎摸着下巴,慢慢思索起来。

于文泰一肚子火气,见状冷笑:“小公子查到了什么?”

柳小黎没听出太师大人话里的讽刺,摇头晃脑的说:“查到了大概三点。”小黎说到这三点时,还有些不确定的瞧了娘亲一眼。

柳蔚什么也没说,就老实的站在那里。

柳小黎见娘亲没表态,就试探性的说起来:“第一点,按照这些人的口供表述,于文孙少爷失踪的时候,是在未时到申时这个接洽的时间点,而这个时间,是孙少爷吃糊糊的时候。”

“六个下人,两个小厮,四个婢女,一个婢女去拿糊糊,两个婢女在屋子里陪着孙少爷,另一个在后院洗衣服。两个小厮,一个今日轮休,不当班,另一个在扫院子,那么按照地理来说,屋里两人,后院一人,前院一人,整个院子,前面和后面若是有人走动,便会被发现,所以凶手是从左右来的。”

柳小黎这个推断不错,从丫鬟小厮所在的地方来看,如果前院后院有人过,便肯定会被发现。

为什么是肯定呢?

柳蔚对容棱抛过去一个眼神,示意容棱就这么问。

容棱也不知道看懂了没有,只是瞧着她对自己挑眉毛,眼珠子转来转去,摸样颇为可爱,便轻轻勾了一下唇。

而不等容棱问出这个疑问,于文太师在惊讶于柳小黎真的会判断后,也收起了一些轻视之心,认真问:“那凶手神出鬼没,必然是个会武功的,会武功之人上方下地,无所不能,要避开几个丫鬟小厮,岂不是容易?”

“不容易。”柳小黎自信的道:“不若我来示范一下。”

小黎说着,突然运气轻功,身子轻轻一跃就上了房顶。

于文太师震惊的瞪大眼睛,于文逑也惊讶的合不拢嘴,林大人在见识到小公子会验尸后,已经对什么都麻木了。

柳小黎架起轻功,身子往前一踪,便飞出去老远,不到一个呼吸,就已经到了一棵大树上,在树上轻点几下,又到了另一栋屋子房顶。

第185章 :柳小黎如遭雷劈

来来去去跳来跳去数下后,小黎重新回来,落了地,站在容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