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会十二点准时更新的,请假会在文案,哪天没更的话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么么啾

第60章 60

京城消息灵通, 西南战况早早传来,听闻叛军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 便出其不意拿下了整个云南, 及贵州永甯卫、普定卫、毕节卫等数个重要卫所;朝廷紧急调集了百万兵力, 派遣数名得力健将南下平叛,然而即便如此实力悬殊之下, 依然节节败退, 贵州岌岌可危。

尽管被冠上了反贼的名号, 萧正在民间的声望却不弱。

他的生父安王, 乃先皇嫡长子, 文韬武略样样皆是兄弟当中的佼佼者,十二岁封王;十六岁入主东宫, 协同先皇处理朝政, 仁厚爱民誉满天下。若不是当年先皇驾崩之时, 三皇子为首作乱,安王死于非命,如今稳坐帝位的便不会是当初籍籍无名的六皇子了。

而作为安王遗孤, 萧正乃是比当今圣上更为名正言顺的真龙天子。

甚至渐渐流传出一种讳莫如深的说法, 原来十多年前三皇子被斩杀于先皇灵柩前, 祸事平息之后, 致使安王身亡的那一剑, 便是当今陛下所刺。

是以拥护萧正的声势愈发强盛,叛军兵力非但没有削弱,一个月内便从五十万增加到了八十万。

即便如此, 想要与稳坐江山二十载的皇帝争天下,与朝廷三百余万兵力对抗,依然有一场恶战要打。

黑熊接到慕江武馆送到的信儿时,刚刚将朝廷送来的劝降书拍回使臣脸上,将人踢出帐篷。不过三日又接到另一封:姜家众人已经上路,五百精兵押解,无法营救。

没人知道那三日里他想了些什么,只是立刻派人快马将狼狈离开军营的使臣追了回来。

入京归降的决定自然受到了二叔三叔等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决,无人能够阻拦。唯独义父是支持的,他一直认为生而为人,义气是顶顶重要的两个字。正是为了这两个字,他追随安王多年,在他死后拼死救下唯一的孩子,义无反顾将他抚养成人。

“去吧。”那日义父亲自送他出营,拍着他的肩膀道,“堂堂七尺男儿,这是你应当承担的。”

这一趟极为冒险,黑熊只带了少数几名亲卫,马不停蹄赶到京城来。

两军交战的关头,一旦接受对手的威胁,受制于人,便会立刻落于下风。他当然知道,但更不能接受,让一个女人为自己而死。何况是他心爱的女人。

姜艾从未试图估量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也是真的没想到,他会为了自己以身犯险,跑到如此危险的地方来。要知道他这一来,丢的不只是胜算,极有可能是他的命。如今他人已经在皇帝的地盘,连生死都全握在对方手中,莫说一争天下了。

姜艾悄悄抬头,看了他一眼。说不感动是假的。

她靠在黑熊胸口,听到他胸膛中沉稳有力的心跳,这段时日以来惶惶不安的心才终于落了地。心底深处某个地方,渐渐泛起蜜一般的甜。

黑熊脑子里想的显然与她截然不同,忽然抬起手,握住她胸口一团,捏了一捏,自言自语道:“怎么还胖了?”

姜艾心中那点情意霎时消失无踪,羞恼地拍掉他的手,又狠狠一拳捶在他胸口。

黑熊低笑起来,任她小拳头打着,将人抱过来放在腿上:“好艾艾,给我抱一抱。”

那一夜黑熊待到天快亮才离开。即便不能与她做快活的事,只抱着她软软娇娇的身子也舒服,像找到身体缺失的一块,从身到心都十分熨帖。

他赖着不愿走,是姜艾怕天亮了被人瞧见,硬将人推下了床。他倒是乖乖就范,跳出了窗子却又回过头来,悠悠留下一句:“明晚我再来找你。”

姜艾砰的一下合上了窗扇,脸却有些发红。

翌日,安王之子萧正回京、归顺朝廷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又为百姓百无聊赖的生活增添了一番新的谈资。

最为震惊的当属姜寅,他清楚自己被调入京城的真实原因,因此听闻反贼萧正在形势大好的关头突然归降,委实想不理解。这让他难免会联想到自家,但不过是不曾被萧正放在眼里、可以任意欺辱的一户人家,姜寅并不认为姜家人的性命会要挟到他。

原本此等国政大事,他并不愿意拿去烦扰妻女,只是牵扯到这件事,却不得不女儿商量。

傍晚气温舒适了一些,姜艾用过膳,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心不在焉地修剪花枝。

心里诸多烦扰,忧心自家的处境,也忧心黑熊接下来的路要如何走。归降朝廷能有什么样的结局,无非获得一些名头好听的敕封赏赐,然后夺走兵权,被圈禁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更差一些,莫名其妙地获罪,无声无息地死去。

父亲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冒出来:“艾艾,今日萧正归降,你可有什么想法?”

姜艾惊了一跳,没留神便被花刺扎到了手指。她连忙捏住伤口,没有被父亲看到,转过身故作镇定道:“他们的心思,我们如何猜得到。父亲不必在意,倘若皇上问起,您尽管实话实说便是。”

反正是黑熊土匪行径劫财又劫色不假,无论怎么说它们都是无辜的。

姜寅却叹了口气。即便姜家是受害一方又如何,对方乃皇家血脉,安王遗孤,即便不算这些,皇上为了嘉奖其归顺,也必然不会追究此事。这萧正的出现,反而会令姜家的处境更加尴尬。

他忧心忡忡,姜艾却不是这样想的。黑熊来京城,多少给了她一些底气。此刻真正在意姜家人安危的,有能力救他们于水火的,也只有他了。

-

御书房。

乾宁帝望着下首闲闲而坐的年轻人,心情不可谓不复杂。尽管已从萧维口中听说,他这侄儿模样像极了大皇兄,此刻亲眼所见,依然不可避免被震撼到。若不是他亲手将皇兄下葬,真真切切经历了这中间二十年的光阴,怕是真的会怀疑,此刻坐在这里的,便是皇兄本人了。

那眉眼、轮廓分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这孩子更为刚劲,没有皇兄身上的宽和。

“让你流落在外这么多年,没有及早认回你,朕实在是愧对皇兄。”乾宁帝叹了一声,望着黑熊的目光可谓情真意切,“这些年让你受苦了,阿正,你放心,朕一定好好补偿你。”

黑熊抬眼望过来,漫不经心应了一句:“六叔不必介怀。”

乾宁帝仿若并未察觉到他态度中的轻慢与敷衍,慈爱笑道:“你既喜欢云南,朕便将云南赐给你吧。从前皇兄的王府朕一直叫人留着,如今你回来,倒正好赐予你做府邸。只是修缮起来尚需时日,你且先在宫里住下。”

“六叔心意,侄儿领了。不必特意修缮王府,一切都按从前的样子便好。”黑熊起身,掸了掸衣袍,又忽然被皇帝叫住。

“对了,”乾宁帝的视线隔着堆满了奏折的书桌,遥遥望过来,”朕听说,你在夷陵,曾抢了别人家的姑娘,时隔两月又将人遣回家,可有此事?”

黑熊转过身:“六叔消息倒是灵。我看她生得美,便抢来玩玩,玩腻了便叫人送了回去,”他轻笑着,满不在乎的语气,“不过一个女人而已。”

乾宁帝挑了挑眉,也笑了笑:“阿正,话可不是这么说,咱们萧家的男人,可不能做不负责任的混账,既要了人姑娘的身子,自然要给人个说法。正好,那姑娘如今就在京城,朕已经叫人带了过来,此刻就在殿外候着。”

黑熊眉眼不动,沉沉望着他。

乾宁帝眼中笑意更深,开口道:“曹德利,把姜艾带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黑熊:完蛋了(._.)

第61章 61

宫里派来的人十分神秘, 并未言明是哪位贵人的意思,但在这节点, 只召自己一人进宫, 很容易便能猜到一些。姜艾没想到皇帝这么快便会出手, 黑熊刚刚进京,还以为这表面的和平, 至少能维系一段时日。

她在大殿门口候了许久, 直到后来, 大门不知怎的打开了。没有人传唤, 她未敢有动作, 不想随后就听到里头的说话声传了出来。

铿锵有力。

——不过是个女人而已。

曹公公笑着出来:“姜姑娘,皇上有请。”

姜艾随他进入大殿, 仿若没有看到大殿中央立着的身影, 目不斜视走上前, 跪地行礼。“民女叩见皇上。”

“平身。”乾宁帝微微向后,靠在椅子上,脸上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笑意。“你们在夷陵的事, 朕已经听说了。朕这个侄儿, 从小流落在外, 学了一些乡野作风, 委实是朕的责任。但你放心, 朕今日便为你做主,替朕这侄儿给你一个侧室的名分,以作补偿, 你看如何?”

姜艾尚未站稳,立刻重新跪下,伏地道:“请皇上三思,民女不敢要求补偿,从前夷陵发生的事只当从未发生过。”

“哦?”乾宁帝颇有兴味地挑眉,“你可是看不上这侧室的身份?朕册封阿正为云南王的圣旨已经拟好,只等明日昭告天下,难道堂堂亲王的侧妃,还配不上你姜家的女儿吗?”

“民女不敢。”也许是心中清楚皇帝试探的含义,听他这般压她,姜艾也并不着急,跪在地上垂首道,“民女绝无藐视皇家之意。只是云南王身份尊贵,民女卑微,实在不敢高攀,余生只愿侍奉父母身前,别无他求。”

“这么说,你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做阿正的侧妃?”皇帝声音微微沉了一些,似乎有发怒的征兆。

“是。”姜艾不卑不亢答道。

大殿沉默无声,片刻后,乾宁帝的视线在两人身上转了两圈,朗声一笑:“阿正,这姑娘竟恨你至如此地步,你说可如何是好?”

黑熊这才将目光投过来,眉眼间藏着几分轻蔑:“这女人还是这般不识趣,六叔何必强求。我还缺这一个侧妃不成。”

乾宁帝悠悠叹了一声,十分无奈的语气道:“既如此,朕也不费这个心了。”他看向姜艾,眼神颇为慈祥,“朕本想替这不成器的侄儿补偿你,你既不愿,总不能强迫于你。这样吧,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定满足你。”

姜艾想了想道:“京城比民女家乡更要炎热,夏日十分难熬,民女斗胆,不知皇上可否赏赐一些冰块,好解一解这暑热?”

“就这个?”乾宁帝不禁笑了,“这有何难,你且回去,随后朕便叫人送一千块冰到你府上,你可满意?”

姜艾叩拜:“谢皇上恩典。”

这一桩事如此便算了了。姜艾退下时,黑熊也不避讳,后脚跟了出来,还未出御书房大门,便叫住她:“可用本王送你一程?”

姜艾皱眉:“云南王请自重。”

言罢疾走几步,避瘟神似的躲开他。

殿内,乾宁帝将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不禁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这情况倒是与姜寅所奏一致。想来一个好端端要出嫁的黄花闺女,被人强行掳走,玩弄两个月后又如敝履一般弃开,心中定然怨恨难消。何况他这侄儿举止粗野,不解风情,怕是床事上也只顾自己享乐,不懂讨女人欢心。

只是他如此爽快地同朝廷讲和,倒叫乾宁帝有些看不透了。

黑熊离开御书房不久,昱王萧维便来了。乾宁帝放下手中朱笔,颇有兴致地将方才亲眼目睹那一遭当作笑话一般,讲与他听。

“依朕看,萧正那小子土匪作风,先是对姜家那女娃用强,后始乱终弃,未必有什么情意。方才那女娃所言,宁愿孤独终老,也不愿做他的侧妃,朕瞧着倒像是真心实意。”

萧维只笑了笑,并未反驳。他记得当日在夷陵街上意外遇到萧正时,他身边有一妙龄女子,虽以幕篱遮面看不清容颜,体态瞧着却与那姜艾十分相似。强迫也好,始乱终弃也罢,他总觉得这两人之间,没那么简单。

在乾宁帝面前却并未多言,只道:“既然如此,姜家这棋子便暂且放着吧。总归是他一项把柄,皇兄尽管握在手中便是。”

“朕看那姜寅倒也有几分才能,将他调入詹事府,辅佐阿临吧。”

正好此前那名少詹事突发急病身亡,调任姜寅正合适。虽同样是四品官,却能够辅佐太子,鸿胪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姜家爬得越高,这把柄的分量便越重,乾宁帝自然乐见其成。

黑熊离开京城时不过两岁,除了对父王母妃、以及当年血流成河的一些模糊记忆,对这座都城已毫无印象。从小居住的王府倒是莫名有几分熟悉感,他进府

后只闲闲溜了一圈,傍晚草草用过膳,特意沐浴更衣,天一黑便悄悄离开王府,矫健的身影穿过夜幕,熟门熟路地潜进新晋红人姜寅家中。

不想来到那扇窗子前,伸手一拉,却打不开。

竟从里头锁上了。

想要打开也不难,他却没有使用蛮力,轻轻在窗扉上叩了两下,低声唤道:“艾艾…”

姜艾料到他要来,早早将采芙打发出去,这会儿靠坐在床榻上,抱着懒懒逗弄,只当作没听到。

“艾艾,把窗户打开。”

姜艾依旧不理。

黑熊啧了一声,嗓音压得更低:“你再不开,我便把你窗户拆了。”

里头静了片刻,细细软软的声音幽幽传出来:“不过一扇窗子而已,你想拆,尽管拆了便是。”

黑熊没忍住,轻笑出声:“那只是说给六叔听的,你怎么还当真了?”

姜艾轻轻哼了一下,却不理他。

“好艾艾,莫生气,你让我进去,我再同你解释。”黑熊说了许多好话,里头的人依旧不作声,他停了一停,语气忽然紧张起来:“有人来了!”

姜艾心中一紧,连忙跳下地跑过去打开了窗子,下一瞬,黑熊手掌在窗台一撑,轻巧跃进来,合上窗扇,回身将赤脚跑来的女人往肩上一抗,大步往床榻走去。

姜艾立刻明白自己又被骗了,身子一沾到床,立刻挪到里侧去,赌气地背过身。黑熊揽着她的纤腰将人拖到怀里来,讨好地吻她的黑发:“你怎么这样傻,连这话都信。”

姜艾绷着脸,气鼓鼓的。她如何不知那是在皇帝面前故意撇清关系的说法,不然也不会配合他演那一出戏。但知道归知道,不代表不会介怀。

她总说不奢望他的爱,但亲耳听到他那般轻蔑地形容自己,听着他说玩腻了,心里还是会堵的厉害,很不是滋味。

“艾艾,我如何待你,你还不清楚么,”他的吻渐渐下移,在姜艾滑腻的颈上留恋,轻嗅她身体上丝丝缕缕的幽香。“我的命都给你了…”

他说着,已经苏醒的东西在她臀后有意无意轻蹭了一下,姜艾霎时就懂了那句话的暗示意味,接着又立刻为自己的“霎时就懂”感到羞愧。

“要我证明给你看吗?”

他低低的嗓音在耳畔回绕,胸膛随之震动,姜艾脸热了起来,想躲却被他抓了回来,声音细如蚊呐:“不要…”

“那还生气吗?”黑熊继续问。

姜艾只得回答:“不气了。”

“那好。”黑熊松开圈着她的手臂,将她按倒在榻上,身体撑在她上方,一双幽黑的眼眸紧紧盯着她,一字一顿道:“现在,我们来算一算另一笔账。”

姜艾眨了下眼睛,不明所以。

黑熊捏住了她的下巴。

“宁愿孤独终老,也不要嫁我,嗯?”他微微眯起眼睛,摆出一副秋后算账的姿态,“你再说一遍给我听听。”

作者有话要说:黑熊:我要重振夫纲,你们看着吧( ̄^ ̄)ゞ

————————————

明天有事,今天提前更新哦,么么啾

第62章 62

他倒好意思同她算账。

姜艾望着黑熊, 红唇开启,一字一顿道:“不过一个女人, 玩玩而已…”

她语调平平淡淡, 黑熊却分明感受到了其中的一丝赌气和幽怨, 眉头跳了一跳,啼笑皆非。怎样都是自己理亏, 他不知如何解释, 便霸道地威胁:“忘记这句话。”

姜艾刚一张口, 他似乎预料到她会怎么回答, 索性无赖地低头吻她, 堵住她的嘴。

情到浓时,他压抑着汹涌的**, 双眼中迸发幽幽光芒, 在她耳边喘息着问:“艾艾, 可以吗?”

姜艾胸口也起伏得厉害,身体热得快要融化,却用力摇头。

房内一时只剩急促的呼吸。

黑熊终究还是妥协, 在姜艾身后躺下来, 身体叫嚣的**尚未平息, 他抱着姜艾柔软的身子, 饮鸩止渴一般, 紧紧与她相贴。

身体的热度稍稍冷却,黑熊将下巴抵在她发顶,幽幽道, “再让你嚣张几日,到时候再收拾你。”

姜艾已经累了,昏昏欲睡间听到他的声音,迟钝的脑袋根本未分辨他说了什么,从嗓子里软软地“嗯”了一声,来回应。

夜阑人静。

四更的梆子敲过,黑熊睁开眼,低头看了眼怀里熟睡的女人,小心抽出手臂,轻手轻脚起身。他理好衣衫,在榻前停了下来。片刻后,忽然矮下身,单膝跪在脚床上,执起那只葱白细滑的手,轻轻印上一吻,似自言自语一般,声音低沉却坚定道:“艾艾,我向你立誓,绝不让你再向别的男人下跪。”

今夏京城里的轶事可谓一桩接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