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正元帝昏迷,太子妃便吓得面色苍白,抱着承吉就住飞霜殿里赶,可她一进殿门,便觉出不同来,往日这些太监倒也恭敬,可哪一日也不似今日这样巴结奉承。

那样的仔细小心是只有对正元帝的时候才有的,她分明看见卫敬容与徐乔二人互使眼色,也分明知道该让太医替正元帝下针,可她紧紧抱着承吉,一个字都没说。

卫敬容支开了魏宽,卫善看向秦昱,指甲紧紧嵌在掌心里:“不如就按年纪来排着侍疾吧,三哥年长,该当三哥先来。”

作者有话要说:手滑一时爽

补更太悲伤

谢谢地雷票谢谢营养液

第321章 鬼胎

秦昱听见这话身子一颤,还未回过味来, 就见卫善似笑非似望着自己, 知道她是没安好心, 可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

秦昱本就害怕正元帝清醒之后要拿杨家的事问他的罪,虽在心中百般辩驳,实则早已经深信杨夫人所言,他害怕躲避正元帝且不及, 哪里还敢凑到他面前去。

秦昱方要推却,卫善面上含笑, 声音清泠:“三哥孝心天下皆知, 为父皇侍疾事事亲历亲为, 从不假手他人,一向都是弟妹们的表率。”

秦昱扯扯嘴角,望着卫善唇边笑意猛然回过神来, 正元帝已然中风,若是运气好, 他醒来便不能说话不能动弹, 一个废人再也无法追究这事, 他还能太太平平当他的齐王,就算承吉登位, 此时也得尊称他一声皇叔。

就是秦昱也知道大势已去,秦昭当真得天庇护,竟然这样捏不死他,他跟着又看了一眼太子妃, 若是正元帝没了,承吉便能顺理成章登上皇位。

承吉一直缩在太子妃的怀里,他病了多日,太医院的药都不知喝了几桶,人瘦了一圈不说,眼中灵气尽失,变得木木呆呆,吃饭喝水都由太子妃亲自来喂。

中秋大宴那一日,他贵为太孙,该当单设一座,可太子妃却还拿他当作小儿那样待,将他搂在怀里坐着,手里拿了什么都要亲尝一口,这才喂给承吉。

承吉先还乖巧,坐得久了便不耐烦起来,踢着脚要下去玩耍,这样的场合太子妃如何能依,他便发起怒来,一把推倒太子妃案上的酒盅,酒色翻倒在太子妃金销红裙上。

这一声引得诸人侧目,太子妃当即起身告罪,说是自己不胜酒力,失手摔了酒盅,座中分明人人都看见了,却都装作不知,免得扫了正元帝的兴致。

承吉已经是个痴儿了,大业却要奉一个痴儿为主。

秦昱片刻之间便换了主意,看着呆木木的承吉和缩着脖子的太子妃,要是把这两牢牢握在手中,那和秦昭卫家还可以一争,心中如是想,眼睛投向了床榻。

正元帝盖着一床万字不断头的明黄锦被,这样宝华的颜色,更显得他面颊凹陷,面色发乌,看着都是命数不长的模样。秦昱心念如电转,眨眼之间就转了两三个念头,当务之急,就是要正元帝速死,才能保得他平安。

秦昱喉头一滚,方才还脸色煞白,这会儿竟有了血色,他本就生得阴柔女气,此时面上有光,便仿佛白玉之上染了一抹胭脂色,对着卫善微微翘起嘴角:“这是自然,岂能不在父皇床前尽孝道。”

卫敬容缓缓点一点头,面上带笑:“昱儿从来都是极孝顺的。”嘴上这么说,挽着卫善的手却微微用力,眼睁睁看着这个结发近三十年的男人将要入阎罗殿。

卫善一把攥住姑姑的手,摸到她指尖冰凉,知道她这辈子也不曾做过恶事,唯一一件竟是杀夫,咬牙强撑着身子扶住卫敬容道:“母亲来回奔波,又为父亲忧心,不如先歇一歇,此间既有三哥又有乔娘娘在,必不会有事的。”

卫敬容阖了阖眼儿:“这样也好,你怀着身孕,也不可过份操劳,赶紧回去歇着。”说着看了看太子妃,见她怕得缩在帘后不出,对她温言道:“你也别累着了,抱了承吉回去罢。”

太子妃哪里肯歇,她这会儿倒清明起来,这是最要紧的时候,正元帝若有个山高水低,她又岂能不替承吉守在正元帝的身边?急急从帘后走到殿中,生怕卫敬容将她打发回去:“儿媳不敢躲懒,父皇如此疼爱承吉,承吉也该为祖父进孝。”

卫敬容顿得一顿,看了太子妃一眼,垂下眼帘道:“那也好,你就守在此处罢。”

太子妃抱着承吉谢恩,承恩一字一顿学着她的话谢恩,卫敬容避过目光,不忍看这个孩子,只匆匆点头,扶着卫善的手出了殿门。

一出殿门便红了眼圈,她看卫善瘦得下巴都尖了,分明有孕在身,人却苍白憔悴,眼泪立时滚落下来:“善儿受苦了。”

卫善却不觉得苦,她到此时才放下心来,只要再给正元帝这病添一把火,后头的事便好办了,刀已经递给了秦昱,只看他敢不敢动手了。

她到此时才露出笑意来,冲着卫敬容摇摇头:“善儿一点也不苦。”

卫敬容回身见如意还守在正元帝的榻边不肯离开,亲手替他绞了巾帕抹脸。如意自小到大,连穿衣吃饭也是由得人送到眼前,哪里做过这些侍候人的事,隔着帘子还能望见如意一面替正元帝擦脸,一面在他耳边说话,一句句叫他父皇。

卫敬容目中泪水更难忍耐,一时落泪如珠,殿外守着许多兵甲,都是魏宽留下的,见此情形纷纷低下头去,只当皇后是忧心正元帝病情所致。

皇帝吐血栽倒,确是引起震动,魏宽赶紧着人追回圣旨,此时发旨边关押解秦昭,必会引得边关不稳,又恐卫家联合动手,急调羽林军神策军与京郊大营的一万兵丁戒备。

卫敬容掌心被卫善握住,一双软手,又干又暖,仿佛能从她身上汲取力量,卫敬容渐渐收了泪,过了回廊才道:“人与虎狼究竟有别,我本就不对不住她,有甚事,都不要当着如意的面。”

山间满目秋色,风一吹过便落下一阵红黄树叶来,卫善听得此言,替姑姑拢一拢披风,替她挡住秋寒:“这事交给我罢,姑姑不必再过问了。”

□□一解,她头一件事就是传信给秦昭,将京中变故告知于他,秦昱不肯作刀也不打紧,自有人肯当这把美人刀。

卫敬容一走,飞霜殿中便只余下乔贤妃秦昱与太子妃三人,三人各怀心思,分据一殿中的三面,秦昱看看两个女人,走上去对太子妃道:“嫂嫂辛苦了。”跟着瞥了一眼乔贤妃,说道:“我这些日子吃药,倒有几样是对症的,身上好了许多,心中也清明了,只不知对承吉有没有效用。”

太子妃一听这话赶紧问道:“是什么药对叔叔有用。”问出了口又觉得自己太过急切,更显得承吉病重,笑得一声:“承吉也好了大半,只是我心中担忧,多知道些总是好的。”

太子妃的一块心病便是承吉的病症,要说他好了,确是好了,也能吃也能睡,可要说他没好,又确是木呆呆,没了原来的灵性,读书是再坐不住的,功课也不肯写,太子妃拼命替他遮掩,又让小太监替他写字做功课。

原来儿子虽娇纵些,总也是个聪明孩子,能读会写会讨人欢心,病痛好了,人却呆了,原来背的诗书多有记不住的,连拿笔都不稳,暴躁易怒,太子妃不知背地里落了多少盆眼泪,求神拜佛,只求儿子能似原来那样,心里恨绝了杨宝盈,咒她下十八层地狱,不得超生。

在她看来,秦昱也一样是苦主,被妻子害得病痛难好,上回秦昱替她拿的那个主意,她虽没办成,却觉得很有道理,只是不论卫善还是姜碧微都不好惹罢了。

秦昱满面歉然:“嫂嫂哪里话,这本就是…就是我的不是,若我早些发觉,也不会叫她做下这样的事来。”指一指偏厅:“嫂嫂借一步说话。”

乔贤妃坐在东首,冷眼看着,一言不发,待秦昱太子妃一出殿门,便把目光投到如意的身上,上前劝她道:“公主也别忧虑过重了,陛下吉人自有天象,必能逢凶化吉的。”

如意返身瞪她一眼,守着正元帝的病榻不肯离开,她不比秦昰,自小长大便只记得父亲是如何疼爱自己的,虽也生正元帝的气,可到底还拿他当父亲看待。

乔贤妃取了药方给她,哄她道:“不信公主看看,太医都说了,只要仔细将养,定然能好,陛下才服了药,总要睡上两个时辰,我看娘娘车马劳顿,公主不如去瞧一瞧。”

如意毕竟还是小儿,她哪里懂得甚么医理,见母亲兄长都不愿给父亲下针,只当这是极凶险的病,听见乔贤妃的话,将信将疑:“当真么?”

乔贤妃笑起来:“当真,娘娘难道还会骗公主么。”

如意这才破涕为笑,还握着正元帝的手,满怀赤子心肠:“等父皇好了,跟母后也就不再置气了。”

乔妃盯着她眼角那一点笑意,轻声附和:“是啊,待陛下醒了,也就不能再跟娘娘置气了。”说着牵起如意的手,将她交给结香,由结香领着回到卫敬容身边。

秦昱引着太子妃到了偏殿,将几样药物写在纸上递给太子妃,递过去的时候,手背碰到了太子妃掌间肌肤,太子妃一怔,秦昱见她微怔,连忙叹得一声:“如今情势,我实是替嫂嫂与承吉担忧。”

太子妃只道眼前是最好的时候,听他这么说,蹙了眉问道:“叔叔何出此言?”

秦昱又是一声长叹:“承吉是父皇钦定的太孙,祭太庙告天下,泰山封禅之时得天示定下的圣孙,皇位理当该承继,可是…”他一面说一面觑着太子妃的脸色。

他前几句是句句说到了太子妃的心上,太子妃越听越是眉眼舒展,待听他语意未尽,又蹙起了眉头:“可是如何?”

“可是母后却属意四弟,朝中众臣工又多是卫家走狗,只怕承吉这皇位坐不稳,我一想到这些,便夜不能安寝,为大业将来担心。”

秦昱一叹,太子妃便跟着抚住襟口,心中不住狂跳,满目惶然,口中喃喃:“这可如何是好,父皇可是下过圣旨的。”

秦昱轻笑一声:“嫂嫂天真,圣旨在兵权之前也可是一纸废诏,可恨我手中无兵,若是我手中有兵,便能庇护承吉了。”

太子妃越加害怕,她哪里懂得这些,后宫人人都拿她当个木胎石塑看待,也只有听秦昱说几句烫心肝的话,她欲伸手扯住秦昱的袖子,又赶紧抽回手去:“叔叔可有什么法子,保我们承吉安然登基?”看秦昱不说话,跟着又道:“我对政事实是半点不知,还要多仰赖叔叔的主意,你与承吉一向相厚,从小看着长大,可得帮他才是。”

秦昱一把握住了太子妃的手:“嫂嫂放心,但凡我能办的,必替承吉办到。”

二人正在偏殿密谈,忽听前殿一阵喧哗,秦昱心中一抖,一步步挪到飞花罩门前,听见宫人太监口口相传,说陛下醒了,去各殿报喜。

他方才还满肚算计,却没想到正元帝这么快就醒转来,根本就不敢挪步去看,只听见乔妃泣音:“陛下,陛下,陛下这是怎么了?宣太医!”

秦昱提起来的心又落回肚中去,赶到床榻边伸头一看,只见正元帝人已经醒转来,眼神渐渐清明,喉咙口 “嗬嗬”出声。

人还虽清醒,半边身子却动弹不得,口鼻歪斜,眼睛不住转动,秦昱活了二十年,还从没在他的脸上见到这样惊恐的神色。

他说不出话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石头多留了我两天

杭州真是个舒适的城市

让人想定居

写啊写啊写不完

高铁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个老外

我很高兴,毕竟老外不会探头探脑看你写的是啥

不然我总有一种被人当成神经病的错觉

谢谢地雷票谢谢营养液

第322章 分崩

正元帝口不能言,使力想要动弹, 涨红了脸也只动得一只手指, 既不能言又不能动, 他先惊后怒,眼珠急转,喉咙口“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乔妃拿袖子掩了脸,嘤声作泣, 见此情景心中畅快,哪里还哭得出泪来, 又怕在人前露了形迹, 干脆在袖子底下揉揉眼, 将眼睛揉得泛红,这抬起脸冲着正元帝笑一声,伸手抚在他胸口上:“, 陛下,陛下可还能听见我说话?”

正元帝的眼睛在黄帐顶上瞍寻一圈, 口鼻哧哧出声, 胸膛急剧起伏, 待听见乔妃的声音,这才把目光看她, 两只虎眼瞪得极大。

乔妃掐着手心这才忍耐住不笑,宽慰他道:“太医诊断,说陛下这是五志过极,心火暴甚, 火旺于上,水亏于下,这才发内风,只要仔细将养,定然能好。”

说着又拍一拍正元帝的襟口,放低了声儿轻哄他:“妾不知外事,不知陛下是因何事暴怒,可这病是万不能再怒了,陛下且得为着身子,静心养气才是。”

她不提此事便罢,一提此事,正元帝立时想起杨家和秦昱来,胸膛一震,方才惊惧之下不曾细看,如今明白自己是中了风,心中神志还且清明,头一个便在床前找起了秦昱。

见秦昱缩在帘后,一双眉目像极了杨云翘,胸中怒火再起,口中“嗬嗬”出声,头欲从枕间抬起,张口欲言,却既张不开嘴,又出不了声。

他用尽了力气,也依旧不曾挪动身子,乔妃见状轻拍他两下:“陛下不急在这一时,太医就来了,姐姐们也都替陛下担忧,吃的喝的妾已替陛下安排好了。”满面都是盈盈笑意,伸着手指头点一点秦昱道:“齐王还自愿侍疾,待陛下真是一片孝心。”

她越是提秦昱,正元帝怒意便越盛,他方才挣扎,已经用尽了力气,此时虽怒却无法动弹,越是不能动弹,胸中便越怒,乔妃不住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慢慢说不着急?”

正元帝几次想从喉咙口发“魏宽”这两个字来,可偏偏发出的依旧还是“嗬嗬”声,他越是着急,乔妃便越是和缓,慢慢悠悠劝他静心止怒,有甚事慢些道来。

眼看他又要晕厥时,魏宽与太医一并进殿来。正元帝一听见魏宽的声音,眼睛立时亮了起来,魏宽见正元帝醒了,行到榻前,跪下身来:“大哥。”

正元帝心中有许多话要吩咐他,无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一双眼睛望着魏宽,盼他能从目光中明白他的心意。

魏宽对正元帝确有失望伤心的时候,可见他躺在床上,口不能言身不能动,想起昔年并肩征战时的英姿,一把握住了正元帝的手,哽咽难抑,好半日才从喉咙口挤出一声:“大哥。”

正元帝见着旁人尤可,见着魏宽胸口急剧起伏,有千言万语要对他说,偏偏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欲让他先关秦昱,再杀秦昭。

自己这个模样,也不知能不能好,若不能好,就只有拱承吉上位这么一条路了。承吉中毒,便是将杨宝盈剥皮抽筋都不足平他胸中怒火,正元帝自承吉中毒之初,便把承佑接来长清宫,至此已有换太孙之意。

可他亲手替承吉铺了这一条路,又亲手将魏家绑到承吉身上,又如何能轻易换太孙,只待先将秦昭这个大患除去,再另谋它路。

如今这情势,更不能换太孙了,他手指微微颤动,在魏宽掌心轻碰,魏宽不知其意,说道:“大哥不必忧心,我已将旨意追回,着各州府县缉拿清虚,大哥只管放心养病。”

正元帝此时所虑的已经不是秦昭,他嗬出一声来,手指轻点,百般示意魏宽,殿中围满了人,魏宽伏身到正元帝的耳边:“大哥可是念着那道密旨?”

正元帝阖一阖眼,满面欣慰之色,魏宽紧握住他的手道:“我必谨遵旨意,大哥不必忧心。”

正元帝心里明白承吉往后会被魏家捏在手里,只要魏家女生下皇子来,承吉是痴儿还是明君,都无关紧要,可此时更改旨意已然不及,除了仰仗魏宽之外,无人能用。

听完便阖上了双眼,胸中这一口气方才叹出来,魏宽示意太医上前,太医把脉之后依旧要下银针,正元帝既然醒了,便由他自己做主。

正元帝的内风本就是暴怒血蕴,银针可通淤血,若是才发内风立时下针,还不至口不能言,如今下针已经晚了,太医只得尽人事,解开正元帝胸前系带,替他扎针通淤。

正元帝扎针服药,卫敬容落后一步才来。皇帝重病,朝中又无宰相,国家大事无人作主,文武两派大臣各持已见,师朗被关押,只有一个魏宽手握军权,一人独大。

可他在武将中有人望,文臣并不服气,此时便都叹袁相早死,崔尚书告老,纷纷求见皇后,家国大事总得有人可托,请她将辅国公召回,两边爵位相同,又都手握军权,倒能分庭抗礼。

这也是师朗被关之后,这班文臣想与武将抗衡才想出来的主意,深恐魏宽手握军权,借机大权独揽,此时只有皇后出面,才又能安抚四方,稳定军心,又能与魏宽相抗衡。

朝臣如水,浪往何处拍,水就往何处涌。

魏宽虽无专权之意,可他如何不知这班文臣疑他,朝臣还未求见皇后,他已然知晓,将皇后请到殿外,对她道:“娘娘可有话说?”

卫敬容面上并无忧色:“陛下若能好自然好,陛下若不能好,按礼法来就是。”

魏宽面上颜色不变,立在檐下望着深秋山色,不过短短一日的功夫,山间满是肃杀之气:“我是山匪出身,本就只知兄弟义气,不懂礼法规矩,既答应了大哥,就替大哥办到。”

正元帝这份旨意,是当作遗旨交到魏宽手上的,就如贺夫人当年一句遗愿,他便能把贺明达的小儿子私自养大一样。

卫敬容抬眉看他,不置一词,信报方才已经送出去,让弟弟领兵回朝,她一叹息点头,便人人皆知,正元帝的病是能拖一日便拖一日,人已经活不长了。

此时召回卫敬尧,也无法更改圣旨,便是文臣也只恐怕魏宽专权,并未想过要废诏,卫敬容语带叹息:“那成国公可保得大业长长久久才是。”说着拂袖转身,回到殿中去。

秦昱一听魏宽来了,好似老鼠见了猫,赶紧缩在后头,听太医说正元帝眼下并无性命之虞,心内如煎,这把刀掂在手里许久,就是不敢落下去。

太子妃本就在偏厅中,见他缩身问道:“三弟这是怎么了?为甚要避着成国公?”

秦昱扯扯嘴角苦笑一声:“我舅家与魏家有旧怨,父皇病倒,只怕成国公要寻我的错处。”一句话便将罪责都推到杨家身上。

太子妃看他为杨家所累,受得这许多苦楚,倒为他叹一声,跟着又道:“三弟不必担忧,承吉总念着你的好处。”

秦昱看着她摇头苦笑:“只怕咱们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我就是有心助承吉登上帝位,也着实无力,承吉年幼,不能亲政,必是成国公代政,朝中大事还不是成国公说了算,等魏家女当了嫂嫂的儿媳妇,这天下可就姓魏了。”

太子妃原来不怕,听他说了那番话倒害怕起来,承吉当真坐上了皇位,还有卫家一系虎视眈眈,正元帝为何要杀秦昭,自然有他的道理,她心里没有着落,咬唇道:“那…那要如何是好?”

秦昱叹息一声,只不说话,太子妃愈发害怕,两只手绞在一处,望向正殿,这会儿却不再思量着正元帝一死承吉就能继位的事,巴不得他再多活些日子了。

她面上心思难以瞒人,秦昱一望便知,更觉得这女人心思浅薄极好拿捏,正元帝都已经动了换太孙的意思,点都点不醒她,且得想法子将她牢牢握在手心里,喉头一滚冲她轻笑,眉眼微动诱哄她道:“我与承吉福祸相依,必替嫂嫂出力。”

太子妃只觉得自己步步受困,眼看秦昱肯拿主意,倒去了一半忧虑:“承吉年小,自然是要当长辈的话,往后政事还要多赖三弟。”

秦昱轻笑点头:“嫂嫂这是哪里话,我自当鼎力相助。”

夜色一深,飞霜殿中点起烛火,秦昱好容易等到魏宽出殿与朝臣共议国事,当着乔妃的面捧着药碗行到榻边,正要将药送到正元帝口中,谁知道正元帝突然惊醒,眼睛转过来,目中精光四射。

吓得秦昱失手砸了药汤碗,滚烫的药打翻在他身上,秦昱唬得满面煞白,面上先扯出笑意来,惶然叫了一声:“父皇。”

药碗滚落在地上,青瓷磕在毯上,滚了两圈,药色染得明黄地衣一片褐色,正元帝从喉咙口又挤出两声来,看向秦昱的眼神分明惊怒交加,秦昱触目一望这才回过神来,正元帝早已经不是坐在御座上手握生杀的帝王了。

他此时卧在榻上,不说食水,连每日里便溺都由不得自己,面上的笑意便没收住,笑得极像他的母亲,放柔了声调又叫了一声:“父皇,”欣赏了片刻正元帝由青转白的脸色,压低了声音道:“父皇放心,这药没毒。”

说着又倒一碗,捏开正元帝的嘴倒了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发了两个巨大的痘

好疼

第323章 后悔【中卷完】

这药自然没毒,这许多双眼睛盯着, 秦昱哪敢在这时候给正元帝下毒, 可滚热的药倒进正元帝的喉咙, 烫得他舌尖冒泡,不住挣扎,那药便顺着脖子流到襟口,染湿了锦枕锦被。

正元帝眼中怒意滔天, 无奈口不能言,直到秦昱将一碗药灌完了, 乔妃这才揉着眼儿, 领着人从帘后出来, 一见秦昱便道:“齐王来了。”

她分明看着秦昱进来,这才遣走了太监宫人,一说要添炭一说要热牛乳粥, 还想着秦昱下手,正可撞破, 替皇后娘娘挪走这块碍眼大石, 谁知秦昱根本没这个胆子, 不过折腾折腾正元帝,还这么惹眼人。

见枕上一片狼藉, 轻呼一声,掏出帕子来替正元帝擦脸,口中埋怨道:“齐王哪里干过这些细事,陛下得扶起来喂药才是, 免得呛着了他。”

说着指派小太监换枕头换床褥,太医分明要正元帝静养,却将他挪来挪去,才刚喝了热药,乔妃又喂了他一盅蜜水,冷热交替暂解口中烫伤,正元帝看向乔妃时,眼中是从来没有过的神情,连提她为妃的时候,也不曾有过这样的神情。

乔妃笑盈盈将蜜水喂他喝下,看他喝了一盅还想再喝,拍着他的襟口道:“可不能再饮了,陛下赶紧歇着罢。”这还未到三更,夜还很长,总有办法折腾死他又不留痕迹。

秦昱一听乔妃替他遮掩,赶紧告罪:“是我心急失手,父皇莫要怪罪。”正元帝岂能不怪罪,他盯着秦昱的眼神恨不得活剥了他。

秦昱却轻轻一笑:“既然乔娘娘来了,就都交给乔娘娘,我明日再来给父皇侍疾。”

正元帝口中“嗬嗬”两声,乔妃听见他呼喝,冲着秦昱笑一笑:“齐王真是有考心,陛下虽不能说,可心里是明白的。”

两人一唱一和,正元帝积怒难消,心口一团火越烧越旺,急怒之下身上燥热又起,乔妃偏偏着人在床边点起炭盆,又给他盖上厚锦被,热得正元帝满面涨红,这药本是用来清心静气的,他这一热便把药性去了大半。

热得他猛然眨眼,乔妃装着懵懂看了半日,搓搓指尖呵一口气道:“山间夜凉,陛下还冷,再添一个炭盆来。”

王忠身死,林一贯被关,就连蒋一航也一并被关押用刑,若不是正元帝生这病,两人早已经没命了,御前侍候多年的都被正元帝亲手打杀,如今这一班是才刚提上来的,又有乔妃的人在,哪里能知道正元帝的体热不畏寒,赶紧又添了一个炭盆上来。

连乔妃都觉得热,退开几步,在窗边榻上撑着头歇息,看着巨烛不住淌下烛泪,手心里转着那一对同心结,阿符的东西被正元帝下令收拾了烧掉,她一样都没留下,只余下些往日绣的双蝶扇面,腕上这对同心结,还没来得及送给她就出了这样的事,一直密密收在荷包中,到此时才能戴在腕间。

正元帝喝了药,再热也抵不过药劲,睡着的时候比醒着的时候多,这样有力的身躯,此时也缩在榻上,乔妃直等到炭火熄灭了,掀开了他身上的锦被。

方才热得满身是汗,才刚舒服了些,又被夜间寒意所侵,身上冷汗干透了,人也被冻醒了,如此反复再三,他如何不是乔妃作的手脚,一夜不曾好睡,睡底俱是血丝,紧紧盯着乔妃的脸。

乔妃坐在榻边,看他虎目圆瞪,面上依旧是这样的笑意,外头夜深,小宫人靠在铜鹤灯柱边打瞌睡,内室里就只有他们二人,乔妃一碰都不愿意碰他,见他不解笑了一声:“阿符最喜欢冬天了。”

正元帝倏地一惊,乔妃却仿佛想起了往年两人过冬时的情形来:“每到深秋将冬的时候,阿符便叫典膳送些豆子红薯玉米来,我们在殿中架起炭火,爆豆子烤红薯吃。”

她一面说一面笑,眼里全是蜜意,这样的情谊,正元帝在谁的眼里都不曾见过,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过,乔妃说着转一转腕上的同结纽:“我们不愿得宠,只想在这深宫中作伴,娘娘仁慈,姐妹们又不生事端,一辈子到老就是得天眷顾。”

她说着伸出手去,把床边放着早已经凉透了的水灌进正元帝的嘴里,冷热夹击之下,正元帝竟身子打抖,乔妃搁下茶盏:“可你连个全尸都没留给她,我连尸首都不能替她收裹。”

一面说一面落泪,本来隐隐带泣,突然声音一转:“若不替她报仇,我往后要怎么见她呢?”

正元帝听她语意,眼睛不住转动,脑中转念无数,她日日亲手调的药,是不是要他的命,怪不得连太医都说他丹药过量,又是谁指使她这么干,是不是皇后?

乔妃看他眼珠急转,知他心中所想:“陛下害怕了?”

正元帝已经许久没有这种害怕的感觉,就是太子身死的时候,他也只有悲伤并不害怕,整个大业都在他掌握之中,而此时他竟连身边人都无法掌握,在他身下谄媚的,肯割肉讨好他的,竟然都要他死。

乔妃见他忧惊惧怒,四情俱全,笑出了声来,看他汗干的差不多的,替他把被子给盖上,叫了宫人进来:“炭火熄了,再换两盆来。”

正元帝素来身子壮实,除了腿疾,一年之中连个头疼脑热都不曾有过,此时病重,身体里积伏已久的病症都冒出头来,一冷一热过了一夜,湿掉的被褥又不及时替换,第二日便风寒发作,烧得昏昏沉沉。

太医急得直淌汗,内风本是积热,外风又是感寒,冷热交替夹击,这下便不能下针,太医署的十几个太医一并拿主意,只得先治外风,再医内风。

秦昱见乔妃百般关切听着医嘱,一条条都记在心上的模样,恍然明白过来,这些太医为着正元帝的病症能好,把桩桩忌讳都说得明白,她只要反其道而行之,正元帝这病自然只会加重,不会再好。

秦昱心中一动,等到殿中人散,他便又凑到正元帝的身边,捧了蜜水喂给他,在他耳边言道:“父皇放心,我必会盯紧山陵事,就似母亲当年,我亲自替她寻了一块风水宝地,她最爱的那一片藕花洲。”

这是他对谁都无法启齿的事,今日说给了正元帝,正元帝高烧之中还有片刻清醒,浑浊的目光望向秦昱,秦昱这句一出,竟痛快起来,把心底埋了这许多年的怨恨一并吐露:“父皇可是在心里骂我逆子弑父?我可不是弑父,我是替父报仇。”

“三哥在和父皇说什么?”

秦昱唬得面色发白,转头一看竟是秦昰,今日该当他来侍疾,玩味看他一眼,也不知他是盼着父皇活呢?还是盼着父皇死?

“四弟来了,我正告诉父皇山间秋色,九龙池边红叶灼灼似火烧,父皇原来爱在九龙池边打座,等他好了,再去看红叶。”秦昱搁下蜜水,扯了一个笑意,将榻边座位让给秦昰,大家有仇诉仇,有怨诉怨。

正元帝阖上双眼,秦昰坐到榻边,伸手替正元帝掖一掖被角,知道他还未睡,告诉他说:“父皇感了风寒,太医们论过要先治风寒再调内风,父皇万不能心急。”

正元帝已经连日不曾召见过他了,此时见着秦昰,只拿他当作秦昱一样看待,都是欲夺他皇位,盼着他速死的人。

他病了不过两日,好似被拔去了爪牙的猛兽,却无论如何也绝不肯露出求饶之意来,秦昰还是头一个将太医诊断仔细告诉他的人。

正元帝虽阖着双眼,耳朵却听得清楚,听见秦昰仔细吩咐宫人打开离床榻最远的窗户换气,又伸手进了厚被摸得他掌心烫热,将炭盆减去一个,跟着又让人捧水来,绞巾子替他搭在额上。

见他躺着总是气闷,随手取过榻前书卷,翻到正元帝看过的那一页,接着读了下去,书页上还留着眉批,秦昰一见便知是袁相的笔墨:“袁相也留下一卷来送给孩儿,原来上卷父皇处。”

秦昱心中作呕,都已经这个态势,竟还在床前装孝子,父皇已经不能说不能动,就算心里再想,也不能改换圣旨立太子了。秦昱冷哼一声,转身出门,依旧往太子妃那儿下功夫,岂能让魏宽一个把果子都摘了去。

如此反复几日,每回秦昰侍疾时,正元帝的身子便能舒爽些,轮到乔妃秦昱时他的病情便更沉重,两人轮番说些刺耳的话,激得他又怒又恨,心内似有火煎,几日之后风寒不仅半丝未好,反而更加沉重。

正元帝直到此时方才后悔,他欲改圣旨,每见魏宽便口唇嚅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乔妃早已经把他的嗓子给烫坏了,就算他能出声,也说不出“改立”两个字,何况他已经不能出声了。

太医们眼见此疾难愈,正元帝的身子又如此虚耗,联袂去见皇后:“臣等无能,陛下身患顽疾,又长服丹药,积毒已深,只恐怕药石难医。”

卫敬容坐在屏风前,叹得一声:“陛下被清虚所惑,深信丹道之术,我每每劝诫,他都只作不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能将罪责推到你们身上。”

有了皇后金口玉言,算是给太医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礼部已经开始着手预备正元帝的身后事了,还拟定了仪程呈送给皇后。

待得红叶遍染长清山时,正元帝已经等死多日,他既不肯喝药,也不肯饮食,自己断了生望,乔妃请来了卫敬容,卫敬容在他病后头一次坐到他榻前。

正元帝不肯睁眼看她,卫敬容知道他躺在床上受尽了折磨,似他这样竟也被磨去生志,心中却无半分欣喜:“陛下以为不饮不食便能免去这些折辱?”

正元帝睁眼看她,不过几日已经是个老人,目中再难见到光华,将死之时竟对妻子流露哀求之意,卫敬容坐在他身边,从他脑后取出枕头,对道他:“你死之后,当堕地狱,十殿阎罗不能饶你。”

殿中火烛被风吹熄,卫敬容起身离开,行到殿门前对门前守着的宫人羽林道:“陛下驾崩。”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基友乔迁养喵之喜

有房又有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