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服气!

她…甚至无端端地嫉恨起那个被众人捧着宠着的少女来!

沈青岚咬了咬嘴唇,垂下头,掩住眼里的羡慕嫉妒恨。

第二十五章 挑选

“岚儿,你怎么一个人在那儿呆。快些过来,挑几块喜欢的衣料,再挑些合意的饰。”

沈氏温柔亲切的声音打断了沈青岚的胡思乱想。

沈青岚下意识地抬起头,迎上沈氏温暖关怀的目光,心里既感动又羞愧。

姑姑对她这么好,她应该感恩才是。怎么能一边心安理得地接受姑姑的好意,一边嫉恨姑姑的女儿?

沈氏见沈青岚呆呆地没吭声,以为她是因为羞怯才没动弹,善解人意地问道:“是不是看着眼花缭乱,一时拿不定主意挑哪些?”

沈青岚定定神,顺着沈氏的话音点点头:“是。不怕姑姑笑话,岚儿还从未见过这么多名贵好看的衣料,更未见过这么多精美的饰。真不知道该挑哪些才合适。”

语气中露出一丝自卑和怯意。

沈氏的心里又是阵阵酸涩和怜惜,声音愈柔和:“既是这样,那姑姑就为你做主一回,替你挑些衣料饰。”

说着,拉起沈青岚的手走上前,一边轻声地教导沈青岚分辨各式衣料的优劣:“…这是蜀锦,蜀锦光滑柔软,色泽繁复精致。制成衣裙穿在身上,会显得人明艳夺目气质不凡。”

沈青岚的目光落在那十几匹颜色各异的华贵蜀锦上,颇有些心动。

这么鲜亮艳丽!做成衣裙穿在身上,一定非常夺目好看!

沈氏见她意动,立刻笑道:“你若是喜欢,就挑两块好了…”

“二姐,你一向最喜欢蜀锦。这般鲜艳夺目的衣料,也只有你穿得最好看了。”顾莞琪有意无意地抬高音量。

顾莞华也笑着附和:“四妹说的是呢!我们姐妹几个,就数二妹容貌最明媚娇艳。也只有二妹,能压得住蜀锦的繁复精致了。”

姚若竹细声细气地笑道:“是啊!这样的衣料,宁表姐穿了最合适。换了我,可没勇气穿在身上。免得被人取笑。”

顾莞宁笑了一笑,漫不经心地应道:“蜀锦我早就穿得腻了,谁喜欢谁就穿好了。”

…左一句有一句,分明都是冲着她来的。

沈青岚忍气吞声,低声对沈氏道:“姑姑,蜀锦还是留着给莞宁表妹吧!。”

沈氏皱了皱眉,略有些不快地看了顾莞宁一眼,想说什么,又忍了下来。领着沈青岚去看另一边的几匹丝缎:

“这是上好的丝绸,是用蚕丝制成的,质地轻柔,色泽素雅。我倒是觉得,这更适合你。”

浅浅的水绿,淡淡的粉红,素雅的浅蓝,还有淡紫乳白石青种种。虽然比不上那些蜀锦名贵,也是极上乘的衣料了。

沈青岚抬起头,温驯乖巧地笑着应道:“姑姑的眼光必然是极好的,我都听姑姑的。”

比起桀骜难驯性情高傲言辞犀利的顾莞宁,沈青岚是那样的柔顺可人。

沈氏对沈青岚愈的喜欢,含笑道:“姑姑一定给你挑最好的。”

“多谢姑姑。”沈青岚一脸乖巧地道谢。

“这个沈表姐,可真会讨人欢心。”顾莞琪忍不住在顾莞宁耳边低语:“二姐,你就任由她讨好二婶么?”

沈氏对沈青岚的偏爱,明显得连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从一开始到现在,沈氏一直领着沈青岚挑衣料,对顾莞宁却漠不关心。

连她都快看不下去了!

顾莞宁瞄了一脸慈爱的沈氏和温驯乖巧的沈青岚一眼,不无讥讽地扯了扯唇角:“不这样我还能如何?难道还要冲到母亲面前,求她也替我挑衣料么?”

前世她曾经这样做过。

在她还不知道沈氏的隐秘过往之前,她对沈氏还有着孺慕之情,凡事都顺着沈氏,只为了沈氏偶尔给予的一点点关切。

她很快现,对沈青岚好一些就能让沈氏开怀。为了让沈氏高兴,她不知做了多少傻事…

一切都过去了!

前世求而不得的母女亲情,这一世,她早已弃若敝屣。她再也不会为沈氏的任何举动而动容。

…奇怪!二姐明明没怒,甚至还在笑。可她为什么觉得心里凉飕飕的?

顾莞琪心里暗自嘀咕,却识趣地没再多嘴,很快扯开了话题:“二姐,你陪我去看饰,你的眼光可是我们姐妹中最好的一个。待会儿替我挑一支好看的金钗好么?”

一边说着,一边兴致勃勃地拉着顾莞宁去挑金钗。

满满一匣子金钗,镶着各色宝石,款式各异。

顾莞宁略略看了一眼,从匣子里取出了一支金钗。

这支金钗做的十分精巧,钗头是一只小小的孔雀,孔雀的眼睛是一颗米粒大小的红宝石。做工十分精湛。

“你不是要戴那个镶着红宝石的项圈么?再戴上这支金钗,正是相得益彰。”顾莞宁为顾莞琪插好金钗,端详片刻,满意地点点头。

顾莞琪照了镜子,对这支金钗爱不释手:“这金钗真好看,我就挑这一个了。”

“二妹果然眼光独到。四妹戴这支金钗确实别致好看。”顾莞华笑着夸赞,顺便央求一声:“二妹,你也来替我挑一支钗。”

顾莞宁笑着应了。

耳边隐隐传来沈氏的声音:“…岚儿,衣料已经挑好了。我这就带你去挑些钗玉簪。”

然后又是沈青岚感激又娇柔的声音:“姑姑对岚儿这么好,岚儿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姑姑才好。”

沈氏笑了起来,笑声愉悦柔和。

听着真刺耳。

顾莞宁略略垂了眼,唇边掠过一丝冷意。

一整个下午,就在众人挑选衣料饰中度过。

绣庄和珍宝阁的掌柜,也是满脸喜意。

到定北侯府来上一趟,做成了这么一大单生意,赚的可不少。虽说他们平日惯常出入官宦府邸,像顾家这般出手阔绰的也着实少见。

沈氏随口道:“你们去账房那边结算领银子。”

两位掌柜连连笑着道了谢,才退下了。

太夫人目光扫了一圈,见人人都是兴致盎然,唯有顾莞宁神色淡然,不由得张口问道:“宁姐儿,你怎么半点高兴的样子也没有?是不是没挑到合意的?”

顾莞宁没法解释什么,索性默认了。

太夫人立刻笑着安抚:“今日送来的衣料倒也罢了,勉强还有能穿的。饰却没什么精致好看的。也怪不得你挑不到合意的。我那儿有一盒子上好的合浦南珠,一个个有手指肚大小,圆润通透,做成项链或是镶嵌到钗上都合宜。待会儿我就让人送到依柳院去。”

顾莞宁前世做了十几年太后,什么样珍贵的珠宝没见过?

可世上所有的珍宝放在一起,也及不上祖母疼爱她的心意。

顾莞宁心里暖融融的:“多谢祖母,那孙女就却之不恭了。”

太夫人不以为意地笑道:“不过一盒子珍珠罢了。你要是喜欢,祖母那儿还有不少。想要随时张口就是了。我的那点私房家当,将来还不都是你的。”

偏心偏得如此坦然!

顾莞华顾莞琪几个早就习惯了,最多就是羡慕,倒也没什么可嫉恨的。

毕竟,顾莞宁才是侯府嫡女,是太夫人的血脉。太夫人疼爱她是理所当然的事。她们身为庶女,比起其他府邸的庶女来,衣食住行已经十分优厚了。

就在此时,门房管事匆匆地跑来禀报:“启禀太夫人,齐王世子来了!”

第二十六章 世子(一)

齐王世子…

顾莞宁眼里的笑意悄然隐没。

缩在衣袖中的右手握了一握,又缓缓松开。

该来的总要来,躲也躲不开。

太夫人一脸喜色,立刻道:“快些请世子进府。”又转头吩咐大丫鬟紫嫣:“让人到族学那边送个口信,让行哥儿言哥儿他们向夫子告个假。就说齐王世子来了!”

紫嫣忙笑着应下了。

太夫人生了一双儿女,长女顾渝嫁给齐王做了齐王妃,生了两子一女。几年前,顾渝领着次子和女儿,随着齐王去了藩地。将长子留在了京城。

太夫人对这个嫡亲的外孙,自是疼爱喜欢。可惜宫中规矩严苛,齐王世子平日在上书房里读书,一个月难得出宫一两回。

算起来,齐王世子还是在两个月前来过一回。

这两个月里,太夫人一直暗暗惦记。此时听闻齐王世子来了,太夫人格外高兴,站起身来招呼众人:“你们随我一起到门口迎一迎世子。”

儿媳孙女们齐声应了。

齐王世子身份尊贵,阖府相迎才是正理。

顾莞宁目中闪过一丝冷意,面上却不露声色,和顾莞华顾莞琪并肩跟在太夫人身后。

太夫人脚步顿了一顿,转头笑道:“宁姐儿,你到祖母身边来。”

顾莞宁淡淡笑道:“祖母,这样于理不合。我是晚辈,怎么能跟在祖母身边。万一世子见怪就不好了。”

“你这丫头,”太夫人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世子和你是嫡亲的表兄妹,自小一起长大,感情亲厚。怎么会为了这点小事见怪。”

顾莞宁神色淡然地说道:“世子不见怪,是世子宽容大度。明知不合礼数还这么做,就是我的不是了。”

太夫人失笑:“以前每次世子到府里来,你都是跟在我身边的。说是怕我年迈体弱,要搀扶着才放心。现在偏又这样说了。”

“横竖都是你有理。罢了罢了,随你的心意好了。”

太夫人总算不再坚持。

儿媳吴氏沈氏上前,一左一右搀扶着太夫人的胳膊向前走。

顾莞宁有意无意放慢了脚步。

顾莞华悄声问道:“二妹,你今日是怎么了?”

往日齐王世子到府里来,顾莞宁总是最高兴的那一个。每次都迫不及待地迎出去。今天却表现得异常冷漠,委实有些反常。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眼里却毫无笑意:“没什么,大姐多虑了。”

顾莞华见她不愿多说,也不好再追问,将心里的疑惑按捺下去。

另一边的顾莞琪,却没顾莞华这样的隐忍耐性,拉着顾莞宁的手低声问道:“二姐,你是不是和世子闹别扭了?”

顾莞宁简单地应道:“没有的事,你别乱猜。”

她和他之间的恩怨纠缠,早已被尘封在了久远的岁月里。她已经很久很久不曾想起过这个人了。

如今,她重生了。

和他的重逢也在所难免。

深藏在心底的怨怼和愤恨,也猝不及防地翻涌上来。

她能按捺住心底的恨意,若无其事地和众人一起去相迎。全凭着在宫中历练多年的城府和演技。

顾莞宁的神色还算平静,声音也一如往常。

顾莞琪没听出什么不对劲来,小声地嘀咕着:“世子连着两个月都没来了。你是不是因为这个生气了?待会儿见了世子,你可别冲他撂脸色。虽说他是你嫡亲的表哥,和你青梅竹马情分深厚。可他毕竟是皇孙,身份尊贵,非常人能比…”

青梅竹马!情分深厚!

呵呵!

顾莞宁在心中冷笑连连,自嘲不已。

是啊!当年的她也是这么想的。

他比她年长两岁,是她嫡亲的表哥,和她自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再到后来,他长成了翩翩如玉的俊美少年,她成了京城闻名的美人。

他是齐王世子,身份矜贵。她是侯府嫡女,才貌无双。

虽然没说穿,可他们两个都知道彼此的心意。也都认定了对方会是自己今生的良人——至少,她一直都对这一点坚信不疑。

直到后来,残酷又无情的现实给了她狠狠一击。也让她彻底认清了他的真面目…

顾莞宁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平稳纷乱的心绪。

顾莞琪还在絮絮叨叨地嘀咕个不停:“…二姐,我知道你天生是个倔强骄傲的性子,对着谁都不肯低头。不过,世子身份不同常人,你在他面前,还是忍让几分为好。”

“你说的对,我听你的就是了。”

顾莞宁一句话,便将顾莞琪所有的话都堵了回去。

顾莞琪对自己的“善解人意”“能言善道”十分满意,总算闭了嘴。

沈青岚跟在众人身后,悄声问同样落在最后的吴莲香:“吴表姐,这位齐王世子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和莞宁表妹成了表兄妹?”

吴莲香斜睨她一眼,才答道:“齐王妃是太夫人的长女,齐王世子是太夫人嫡亲的外孙,和莞宁表妹当然是表兄妹了。”

真是个没见识的土包子!

听到世子的名讳,一副震惊错愕的傻乎乎的样子。

吴莲香眼底的嘲弄和鄙视显而易见。

沈青岚有些难堪,讪讪地住了嘴。

她在西京那个小院子里长大。从小到大很少出门,连同龄的闺阁玩伴都没有。如今到了定北侯府,衣食住行样样都远胜从前,见到的人和事也和以前截然不同。

在一个月前,她从未想过,自己会过上这样的生活。

齐王世子…

沈青岚在心中默默念着这几个字,不由得暗暗生出了好奇心。

不知这位齐王世子今年多大,长的又是何等模样。

沈青岚今年十四,正是一个少女好奇心最盛的年龄。明知道吴莲香会奚落取笑自己,还是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世子他多少岁了?相貌如何?”

吴莲香这次倒没取笑她。

那张肤色略黑的俏丽脸庞,染上两抹浅浅的红晕,声音里透出几分娇羞和神往:“世子比莞宁表妹大两岁,今年十五。他相貌如何,你待会儿见了就知道了。”

吴莲香越是遮遮掩掩的不肯说,沈青岚心中越是好奇。几乎迫不及待地想见一见这位齐王世子。

太夫人领着众人出了正和堂。

很快,一行人迎面走了过来。

这一行人约有十几个,领先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穿着一袭蓝色锦袍,身量比同龄人略高一些,身材修长。

远远地看不清他的脸孔,那份卓尔不凡的从容和贵气,已经迎面而来,令人神为之夺。

顾莞宁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少年由远至近,那张脸孔也渐渐清晰。

浓眉如墨,目似星辰,挺直的鼻梁,一张略薄的嘴唇,组成了一张俊美得令人无法屏吸的脸孔。

唯一的缺点就是神情稍显冷漠淡然。锐利明亮的目光略略一扫,便令人心生敬畏,不敢亲近。

蓝衣少年敏锐地察觉到了顾莞宁的目光,迅疾地看了过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微微一触。

他的眼中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眼底的漠然瞬间消失无踪。

仿佛一抹春风吹拂过湖面,融化了湖面的冰冻。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算是回应。

齐王世子!

萧睿!

好久不见!

第二十七章 世子(二)

“老身见过齐王世子!”

太夫人作势欲行礼。

齐王世子立刻道:“外祖母不必多礼,快些平身。”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上前,虚虚地扶了太夫人一把。

太夫人顺势起身,慈爱的目光在齐王世子身上打了个转:“这些日子没见,世子似乎清瘦了一些。是不是上书房里的课业太重了?”

大秦共有三个就藩的皇子,除了齐王之外,还有魏王韩王。

齐王留下嫡长子代自己在圣上面前尽孝,魏王韩王也有学有样,就藩前都将世子留下了。太子的两个儿子,和齐王世子魏王世子韩王世子都在皇宫里住着。

圣上对皇孙们的教育十分上心,让他们一起进上书房读书。为皇孙们上课的,俱都是翰林院里博学多才的大学士。

除了读书之外,皇孙们要学习兵法和政事,每天还有武艺骑射课程。一天的时间被排得满满当当。

论课业,其实不算很重。皇孙们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为他们上课的大学士们也很有分寸,不会对皇孙们提太高的要求。

不过,这绝不代表他们就很轻松。

为了博圣上欢心,皇孙们读书习武都很刻苦。一个个卯足了劲地要将其他人比下去。每个月一次的课业考核,就成了皇孙们较劲争锋的最佳机会。

“课业不算太重,我能应付,外祖母不必担心。”齐王世子轻描淡写地应着,不欲太夫人为自己担心。

太夫人岂会不知道齐王世子是在安慰她?

齐王世子从十岁起就住在皇宫里,父母俱不在身边。他身边除了内侍和侍卫之外,就只有同龄的伴读。

要在上书房里学习,要在圣上膝下尽孝,还要担负起齐王府里的事务…这么多沉重的担子,都压在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

纵然天赋出众天资聪颖,到底还是个没成年的孩子。却要担负起比成年人更繁琐更沉重的责任。

一想到这些,太夫人的心中就涌起阵阵怜惜心疼,忍不住轻叹一声:“我知道世子不想我这个老婆子整日忧心。可世子也得多顾惜自己的身体。”

太夫人眼里流露出浓浓的关切。

齐王世子心里一暖,立刻应道:“外祖母说的是,我一定好好照顾自己。”

沈氏笑着插嘴道:“婆婆,今儿个风大,还是先进内堂再说话吧!免得世子吹风受了凉。”

这话说的颇为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