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目光一闪,笑着说道:“母妃先别恼。我们母子两个在此闲话,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个赌约,也只有我们两人清楚。”

“到底如何,等过五天,自然就知晓了。”

“如果闵表妹没来,就是母妃赢了。以后我绝不会说闵表妹半个字不是。如果她来了…”

说到这儿,太孙忽地顿了一顿,笑着问道:“母妃又会如何?”

太子妃轻哼一声:“她若是真的敢做出这样的事,我以后再不允许她登门。”

太孙挑眉一笑:“万一她哭诉恳求,母妃不会心软吧!”

“这怎么会。”太子妃不以为然地说道:“孰轻孰重,我岂能不知。”

太孙笑了起来:“好,那我就和母妃立下赌约。”

太子妃依依不舍地将太孙送出府。

太孙走了之后,太子妃依旧在原地站着,许久之后,才幽然叹了口气,转身进了府。

宫女秋雁走上前来问道:“晚饭已经备下了,娘娘可要现在进膳?”

太子妃定定神说道:“打人去问一问太子殿下,是否到雪梅院来用膳?”

秋雁恭敬地应了一声,心里却暗暗叹息。

每天晚上,太子妃都会打人去问一声。可哪一次太子殿下来过?这雪梅院里终日冷冷清清,就像这院名一样,透着寂寥。

果然,很快宫女便回来禀报:“启禀娘娘,殿下在于侧妃那儿用膳,今晚就不过来了。”

太子妃笑容暗了一暗。

太子喜好新人,在府中不算什么秘密。

这个于侧妃,倒是颇有手腕,自从进府后,一直长宠不衰。生了两女一子,颇得太子欢心。

太子府里子嗣不丰,共有两子三女,倒有一大半都出自于侧妃的肚子。

于侧妃所生的儿子全名萧启,比太孙小了三岁,今年十二,被封为安平郡王,和太孙一起长住宫中。

于侧妃所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岁,一个才三岁,都生的相貌姣好。尤其是三岁的丹阳郡主,冰雪可爱,正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也怪不得太子总喜欢往于侧妃那儿去。

而雪梅院,总是这般冷清寂寥。

就连她也时常觉得孤寂,喜好热闹的太子又怎么肯来?

第一百一十八章 赌约(二)

五天后。

这一日是太孙生辰,太子妃早已吩咐下去,准备好了家宴。

一大早,闵媛便来了。

十四岁的少女,正值青春妙龄,无需脂粉妆点也是美丽的。何况,今天闵媛还精心妆扮了一番,看着格外明媚动人。

“媛儿给姑姑请安。”

私底下,闵媛极少称呼娘娘,叫姑姑自是显得亲热些。

换在以前,太子妃也不会多想什么,不过,有了太孙那个赌约,再看闵媛,太子妃心里便有些异样了。

以太子妃的城府,自是不会流露出来,笑着说道:“媛姐儿来的凑巧,今日正好是你表哥生辰。他会从宫中告假回府,待会儿你也留下一并用午膳吧!”

闵媛乖巧地应下了:“多谢姑姑,媛儿就厚颜留下了。”

太子妃意味深长地看了闵媛一眼,没再说什么。

闵媛的脸皮还没修炼到家,被太子妃这么一看,顿时心中漏跳了一拍。

很快,两位侧妃带着三位郡主来了。

三个郡主分别是十四岁的衡阳郡主萧婧,十岁的益阳郡主萧姝,还有三岁的丹阳郡主萧姣。

府中那些侍妾上不得台面,这两位侧妃却是正经地上了皇室宗谱的。

李侧妃比太子妃迟一年嫁入太子府,衡阳郡主就是李侧妃所出。李侧妃容貌出色,衡阳郡主承袭了李侧妃的美貌,出落得十分美丽。

于侧妃比李侧妃小了两岁,今年二十九岁,还未到三旬,正是一个女子最有风情的年龄。

论容貌,于侧妃未必及得上李侧妃。不过,于侧妃眉眼含情唇角带笑,举手投足间俱是醉人的风韵。李侧妃却又远远不及了。

太子妃坐在上,李侧妃领着衡阳郡主,于侧妃领着益阳郡主丹阳郡主一起给太子妃行礼问安。

太子妃含笑道:“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吧!”

众人一起谢了恩。

李侧妃于侧妃各自坐了太子妃的下,三位郡主也依次坐下了。

闵媛倒也乖觉,一直站在太子妃身后。

闵媛时常到太子府来给太子妃请安,两位侧妃对这位闵三小姐也算熟悉。李侧妃笑着说道:“闵三小姐今日倒是来的巧,正好是太孙生辰。”

“闵三小姐和太孙是表兄妹,太孙的生辰,闵三小姐当然记得。”于侧妃半开玩笑半打趣:“待会儿太孙回府,见到闵三小姐也在,心里不知会有多高兴。”

闵媛心里甜丝丝喜滋滋的,脸上却露出一个羞怯的笑容:“两位侧妃娘娘说笑了。我也不记得今天是表哥生辰了,只是想着来给姑姑请安说话,凑巧罢了。”

好一个凑巧!

当她们都是傻瓜吗?

于侧妃和李侧妃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笑容,却也没说穿。

太孙的亲事总得太子点头,太子妃就算偏着自己的娘家侄女,只怕太子也瞧不上现在的闵家。

过了一会儿,太孙和安平郡王一起回来了。

太孙今年十五,身材修长,气度雍容。

安平郡王只有十二岁,比太孙矮了半个头,生的长眉朗目,肖似太子,颇为英俊。性子又像足了于侧妃,活泼爱笑,十分讨人喜欢。

“儿臣给母妃请安。”太孙和安平郡王一起抱拳行礼。

人逢喜事精神爽。太子妃今日心情极好,见谁都觉得顺眼,和颜悦色地笑道:“我们一大早就在这儿眼巴巴地盼着,总算把你们兄弟两个盼回来了。”

太孙笑着说道:“儿臣总得向太傅告假一声,又被皇祖父叫去说了会儿话,所以才回来得迟了些,劳母妃久等了。”

“皇祖父知道今天是大哥生辰,赏了许多好东西给大哥呢!”安平郡王笑嘻嘻地接了话茬:“赏赐的东西,待会儿就有宫人送来。”

元佑帝对太孙的器重疼爱,满朝皆知。

太子妃心中高兴,脸上笑容更盛:“这是你皇祖父的一片心意,赏赐多少倒在其次。”

当然,以元佑帝的性子,既是赏赐,绝不会简薄就是了。

于侧妃和李侧妃也笑着夸赞太孙一番。

很快,太子也来了。

太子今年三十四岁,生的颇为英俊。长期喜好酒色,又喜服丹药,脸上有些奇异的红润。看着倒也颇为精神。

太子妃等人一起行礼相迎。

太子笑着说道:“都免礼平身吧!”

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少不了要叙叙家常闲话。

太子在女色上放纵些,对儿女却颇为宽厚温和。先询问了太孙和安平郡王的课业情况和在宫中生活的情形,然后正色叮嘱:“你们两个在宫里住着,要彼此照应相互友爱。”

安平郡王立刻笑道:“父王请放心。大哥素来对我关照有加,我有什么事,也都听大哥的。”

太孙眸光一闪,掠过安平郡王犹带着稚气的俊脸,也笑着说道:“我们五个人一起住在宫里,只你我是亲兄弟,阿睿他们到底隔了一层。我们兄弟两个的感情,当然是最好的。”

安平郡王咧嘴一笑:“大哥说的是。”

太子见他们兄弟这般亲密,心中颇为欣慰,随口吩咐太子妃:“人既是都来齐了,就命人摆宴吧!”

太子妃忙笑着应了。

皇家最重规矩,虽是家宴,也像模像样地设了三席。

太子领着太孙和安平郡王一席,太子妃和两位侧妃一席,三个郡主和闵媛又是一席。

闵媛平日跳脱,今天却颇为温驯乖巧,一直没怎么说话。

年纪最小的丹阳郡主只有三岁,由宫女伺候着吃饭。

衡阳郡主和益阳郡主吃了几口,便轻声说起了闲话。说来也巧,她们两个说的正是赏花宴那一天的事。

“听闻最后是傅阁老家的孙女和林大人的爱女得了第一名。”衡阳郡主低声笑道:“不过,母妃之前准备好的碧玉如意,却被定北侯府的二小姐得了去。”

益阳郡主悄声道:“不知道母妃心中到底中意的是谁。”

“这个我也说不好。”衡阳郡主小声嘀咕:“我觉得母妃相中的是傅小姐或者林小姐。大哥中意谁,我就不清楚了。”

闵媛垂着头,眼中闪过一丝嫉恨。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赌约(三)

太子妃相中的是傅妍林茹雪,太孙中意的是顾莞宁…

总之,都没她什么事。

如果她就这么听之任之,就得眼睁睁地看着太孙妃的位置落在别的女子身上。为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她无论如何也要搏一回。

闵媛目光连连闪动,很快下定了决心。

午宴过后,众人各自散去,回了院子休息。

闵媛对太子妃笑道:“姑姑今日也一定劳累不堪了,不如先回屋子休息片刻。”

太子妃笑着说道:“我确实有些疲累。这就回去小憩片刻,你一个人若是闲着无事,就去找衡阳她们几个说说话,或是去园子里转转。”

此言正合闵媛心意。

闵媛立刻笑着应道:“前几日顾二小姐画的杜鹃图,表哥赞不绝口。我今日想去园子里,亲眼看看这棵杜鹃树。”

太子妃随口道:“我让人领着你去吧!”

“这倒不必了。”闵媛笑道:“园子里的路我熟的很,无需人领路,自己去就行了。”

太子妃眸光一闪,笑着应允。

待闵媛告退后,太子妃脸上的笑意顿时没了,沉声吩咐道:“秋雁,你立刻命人暗中跟着表小姐。她若是去园子里赏杜鹃,也就罢了。如果她去的是梧桐居,在院门口就把她拦下,然后带到本宫面前来。”

说到最后一句,语气颇为严厉。

秋雁不敢怠慢,立刻领命退下。

太子妃独坐在屋子里,喃喃自语:“媛姐儿,希望你不要做傻事,更不要令姑姑失望。”

两炷香后。

秋雁悄然进了屋子来禀报:“启禀娘娘,表小姐一个人独自去了梧桐居。幸好娘娘早有防备,让人跟在表小姐身后拦下了她。表小姐已经被‘请’过来了,娘娘现在是不是要见一见表小姐?”

闵媛竟然真的悄悄去了梧桐居!

太子妃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在听到这番话的时候,依旧倒抽了一口凉气。

然后,脸上浮起了愠怒。

好一个闵媛,真是胆大妄为痴心妄想!

“立刻让她进来。”太子妃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面色铁青。

秋雁不敢怠慢,忙应了一声,迅退出门外,过了片刻,一脸羞愧忐忑的闵媛进了屋子。

太子妃冷冷吩咐:“所有人都出去。”

屋子里伺候的宫女们应声而退,只剩下太子妃和闵媛两人。

太子妃没有说话,就这么定定地看着闵媛。

闵媛被抓了个正着,本就心慌意乱忐忑难安,此时见太子妃面色难看,心里愈慌张,扑通一声跪下了:“姑姑…你听我说…”

太子妃冷笑一声打断了她:“本宫可没你这等胆大妄为的侄女!”

闵媛脸色一白,忙解释道:“娘娘误会了。我今天确实是去了梧桐居,不过,我只是因为很久没单独和表哥见面说话,所以才想着趁着今日表哥在府里去找他。绝没有别的意思。”

“住嘴!”太子妃愤怒之余,猛地一拍桌子:“本宫平日待你不薄,你却拿本宫当傻子一样糊弄。”

“你一个十四岁的姑娘家,私自跑到太孙的住处,到底是何居心?现在是被本宫的人拦了下来。若是没人拦着你,你是不是就闯进内室去剖白心意了?”

“你这如意算盘倒是打的挺好啊!太孙若肯接受你的心意,一切水到渠成。就算他不愿意,孤男寡女独处一室,你的闺誉也算毁了。本宫是你的亲姑姑,总不能置你于不顾。到那个时候,不认下这门亲事也不行了。是也不是?”

闵媛:“…”

太子妃目光如炬,句句都说中了她的心思。

她本来就心虚,又被逮了个正着,再被这样咄咄逼问,早已六神无主慌了手脚。泪水瞬间涌了出来。

“瞧瞧你做的好事,亏你还有脸在本宫面前哭。”

太子妃对闵媛的那点怜惜,此时都已化成了怒火:“本宫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你立刻就死了这份心。本宫绝不可能让你这样的人嫁到太子府来。”

“给我听好了,今日的事,本宫替你隐瞒遮掩下来,也算保住了你的颜面。不过,从今以后,这太子府,你也别再来了。”

闵媛又惊又怕,一边哭一边求饶:“娘娘,我一时糊涂,差点做了错事。我已经知道错了,求娘娘开恩,饶过我这一回。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太子妃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冷笑连连:“行了,你就别装模作样了。本宫这就让人送你回闵家。顺便叫你爹好好管教管教你。”

“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家,连最起码的礼义廉耻都快忘了。这要是传出去,闵家人以后都跟着你抬不起头来。本宫的脸也被你丢尽了!”

“滚!以后本宫再也不想看见你!”

“启禀殿下,闵小姐还没进梧桐居就被太子妃娘娘的人拦下了。”

一个身材高大肤色略黑的侍卫低声禀报:“娘娘勃然大怒,狠狠地责骂了闵小姐。当时在门外伺候的宫女们隐约都听见了一些。”

太孙挑了挑眉,淡淡地嗯了一声:“穆韬,你继续让人盯着雪梅院,有什么动静,再来禀报。”

穆韬低声领命,很快退了下去。

太孙缓缓摩挲着左手上的紫檀佛珠手串,唇角微微扬起。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穆韬又悄步走了进来禀报最新消息:“殿下,娘娘派人将闵小姐送回了闵家。随同闵小姐一起回闵家的,是娘娘身边的岳妈妈。”

太子妃还未出阁时,岳妈妈就在太子妃身边伺候。后来做了陪嫁丫鬟,随太子妃一起到了太子府,掌管着太子妃身边的一应琐事。

太子妃最信任的身边人,非岳妈妈莫属。派岳妈妈将闵媛送回闵家,显然也有家丑不外扬的意思。

看来,闵媛这桩麻烦很快就会解决了。

太孙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就在此时,小贵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启禀殿下,太子妃娘娘身边的秋雁来了,说是奉娘娘之命,请殿下到雪梅院去说话。”

第一百二十章 赌约(四)

太孙应了一声,立刻去了雪梅院。

太孙不喜排场,身边除了内侍小贵子之外,还有几个贴身侍卫。穆韬是侍卫统领,每天常伴在太孙身侧。

在进内室前,太孙压了压扬起的唇角。

母妃现在心情一定很糟糕,他还是别表现得太高兴了,免得伤了母妃的自尊和颜面。

太子妃的心情确实很糟糕。

痛骂了闵媛一顿,又命人将闵媛送回闵家后,太子妃一个人独坐在内室里,越想越是懊恼。

见到神色如常的太孙后,太子妃满心愧疚:“阿诩,母妃差点就误了你。”

“没想到,媛姐儿竟这般胆大妄为。如果不是你之前提醒,我早有防备。今天说不得就要让她得逞了。”

太孙叹了口气:“我知道此事怪不得母妃。是闵表妹居心不正。母妃这么疼我,一定希望为我挑一个好妻子。”

是啊!

一个娘家侄女,哪能及得上儿子重要?

太子妃愈觉得自责,眼眶泛红,声音也微微哽咽:“我平日疼媛姐儿一些,也是为了提携闵家一二。”

“你外祖父六年前就去世。你大舅二舅都是平庸无能的,一个在鸿胪寺当差,一个在工部任职,都是无关紧要的闲散差事。”

“这一辈的子孙,也没几个成器的。说来,如今的闵家,还比不上于侧妃的娘家体面。你父王对我愈冷淡,也是因为闵家不争气。不但帮扶不了你父王,还时不时地惹出事端要你父王收拾残局。”

“时间久了,也怪不得你父王心中不喜。就是我自己,也不知暗中气过多少回。”

“媛姐儿是我自小看着长大的,平日常来给我请安,陪我说话。你在宫里住着,我十天半月都见不到你。除了打理府中的琐事之外,也颇为寂寞。媛姐儿这般殷勤,我觉得受用,所以对她也格外好些,时常赏她一些衣服饰之类的。”

“却没想到,人心贪婪不足,我待她这样好,她倒生出了别的念头。还用这等下作的手段…她怎么能这样算计你?一想到这些,我这心像被刀割一样疼痛难当。”

太子妃说着,眼泪已经落了下来。

太孙心中不忍,拿出身上的帕子,为太子妃擦拭眼泪:“母妃,这世上,有人懂得感恩,有些人却是没心没肺的白眼狼。你对他好,他不但不感激,反而生出更多的贪恋。然后为了索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做出种种恶行。”

太孙似是有感而,说到这儿,目光暗了一暗。很快又打起精神说道:

“这件事已经解决,母妃也不必耿耿于怀。”

“好在此事没传出去,只有母妃身边的人知晓。母妃下令让她们把嘴闭紧,不得在外乱说。以后不让闵表妹登门也就是了。”

儿子这般温和体贴,太子妃心中颇感欣慰。

因闵媛而起的失望自责懊恼,也慢慢散去。

闵大老爷在鸿胪寺当差,没在府中。

闵大夫人听丫鬟禀报岳妈妈来了,心里暗暗一惊,忙起身迎了出去。

闵媛今日去太子府的事,闵大夫人当然知晓。对女儿的那点心思,也心知肚明。

今时不同往日,闵家日渐式微,如果闵媛能嫁给太孙,和东宫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将来太子继位,太子妃做了皇后,闵媛就成了太子妃。

闵家身为后族,少不得要加官进爵,这一世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也因此,闵大夫人明知道太子妃无意和娘家结亲,也默许了闵媛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