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莞宁独自躺在床榻上,倦意很快袭来。一合上眼,睡意却又消失不见,迟迟未能入眠。

大概是习惯了孩子们在耳边嬉闹,习惯了身畔有萧诩同眠。孤身一人,倒觉得冷清不习惯了。

顾莞宁有些无奈地翻了个身,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入了睡。

第九百八十二章 归宁(三)

隔日,顾莞宁去正和堂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关切地打量顾莞宁一眼:“怎么?是不是昨夜没睡好?”

顾莞宁眼下还有青影,目中有些血丝,一看便知夜里不得安寝。

顾莞宁自嘲地笑道:“我平日总嫌阿娇阿奕吵闹,阿淳也爱缠着我,这次回府,特地一个人回来,将他们三个都留在宫里。没想到,回来第一晚我便睡不着了。”

太夫人哑然失笑:“为人母亲,便是如此。要不然,你让琳琅她们进宫,将阿娇她们也接回来住上几日。”

顾莞宁略一犹豫,才道:“还是算了吧!他们每日要读书上课,一回来,不免也耽误课业。俊哥儿谦哥儿他们几个,也会跟着懒散下来。”

太夫人没有再多劝,低声说起了玥姐儿:“俊哥儿回来,和我说起玥姐儿一事。你一片好意,容玥姐儿住在宫中。玥姐儿也是个可怜的丫头,爹不疼娘不爱,进宫于她而言,犹如新生。”

“只是,人心难测,不得不防。玥姐儿现在还小,对你满心感激,不会多想。只怕她日后长大了,被别有用意的人挑唆,或是因齐王府旧事对你和皇上心生怨怼。”

“总之,你凡事都要多加小心。”

顾莞宁听得十分认真专注,不时点头应下。

太夫人说完之后,才察觉到自己太过絮叨,不由得笑了起来:“瞧瞧我,年纪越大,越发唠叨了。这些小事,何须我提醒,你必然早有提防了。”

当然早有防备。

碧瑶宫里所有的宫人都经过仔细挑选,玥姐儿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她的耳目。玥姐儿身边除了吴妈妈之外,并无可用人手。

只要玥姐儿安分守己,她会毫不吝啬地给玥姐儿优渥安逸的生活。若是玥姐儿日后生了异心,她也绝不会姑息。

“我最喜欢祖母这样教导我。”顾莞宁将头靠在太夫人肩上,声音娇软:“也只有祖母会这样无微不至地替我着想了。”

太夫人一边嗔怪“这么大的人了还像孩子一样撒娇”,一边十分受用地搂住了顾莞宁。

顾莞宁低声笑道:“不管多大了,我都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女。我也只在祖母面前撒娇卖乖。”

太夫人笑着应道:“这话说得也有道理。祖母已经老了,不知还能活几年,只盼着你们都平平安安,幸福顺遂。”

“祖母又说我不爱听的话了。祖母要长命百岁,一直陪着我。”

“好好好,你说什么都好。我都听你的。”

祖孙两个亲昵地依偎着,有一搭没一搭说着闲话。

时光漫漫,岁月静好。

顾莞宁在定北侯府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自在,每日大多在正和堂里,陪着太夫人说话闲聊,消磨时间。

平日在宫中,要打理宫务,要教养儿女,要照顾闵太后,还要不时应付各种繁琐的事,没个消停清闲的时候。此次痛下决心归宁,将一切都放下,回来之后果然十分惬意。

也有不少趁机登门想觐见的,这些拜帖根本没机会到顾莞宁面前,便都被崔珺瑶拦下了。有些自恃辈分高,崔珺瑶拦不住,太夫人便出面拦下。

总之,这些饶人的俗事,根本没机会扰到顾莞宁的清净。

偷得浮生半日闲,滋味果然美妙。

回府三天后,宫里的阿娇阿奕按捺不住了,特意让俊哥儿带话回来。

“姑母,阿娇表姐和阿奕表哥让我带个话,说他们都很想念姑母。阿淳表弟已经哭了好几回,一到晚上就嚷着要姑母。”

俊哥儿一本正经地抱拳说话:“他们还让我问一问姑母,打算什么时候回宫。”

三天没见,她当然也想念三个儿女。不过,难得归宁,她更想多陪陪祖母。

顾莞宁目中漾起笑意,随口应道:“再过两天,我就回去。”

俊哥儿显然身负重任,立刻又道:“阿娇表姐说了,姑母不想回宫,他们便到定北侯府住上两日。”

顾莞宁正要拒绝,太夫人在一旁接了话茬:“我也很久没见过阿娇姐弟了。”

顾莞宁立刻改了主意:“既是这样,我这就打发人进宫送信,让阿娇他们回来住两日。”

当天下午,阿娇阿奕阿淳姐弟三个,一起出宫来了定北侯府。

姐弟三人身份矜贵,不容有失。光是随行的禁军侍卫,便足有五百余人。声势浩荡,引人侧目。

穆韬亲自护送三个孩子前来,正好见一见琳琅,一解相思之苦。

顾莞宁颇为体贴地吩咐:“琳琅,这里无事,你先退下,和穆韬说会儿话。”

琳琅微红着脸应了一声,和穆韬一起退了出去。

“娘,”三个孩子一起扑了过来。

阿娇个头最高,力气最大,动作最快,抢占了顾莞宁怀中最好的位置。

阿奕不甘人后,抱住顾莞宁的胳膊。

年龄最小的阿淳争抢不过姐姐和兄长,委屈地扁扁嘴,紧紧地抓着顾莞宁的衣袖不放:“娘,阿淳三天没见你了。阿淳想娘了。”

阿淳自出生之后,从未离开过顾莞宁身边。此次这样一别几日,更是前所未有。

顾莞宁颇为心疼,俯身抱起阿淳轻哄几句。

阿淳立刻伸手,紧紧搂着顾莞宁的脖子,将头贴过去,再也不肯挪开。

阿娇阿奕齐齐嘘声。

太夫人在一旁看着,早已笑弯了腰。

阿娇最会撒娇,立刻依偎到太夫人身边,委屈地扁扁小嘴:“曾祖母,阿淳欺负我!”

太夫人笑着将阿娇搂进怀中:“阿娇乖,曾祖母疼你!”

阿奕自觉已经长大,对着亲娘尚且撒娇,在太夫人面前倒是矜持起来,一本正经地站直了身子。

太夫人看在眼里,爱得不行,冲阿奕招手:“阿奕,快到曾祖母这儿来。”

阿奕略一犹豫,矜持着点点头,才过来了。

太夫人可不管小小男子汉的纠结,将阿奕一并搂进怀中。

曾祖母的怀抱,真是温暖。

阿奕悄悄往太夫人的怀里靠了靠。

太夫人察觉到阿奕的小动作,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容。

第九百八十三章 七夕

三个孩子一来,定北侯府就更热闹了。

谦哥儿虎头当日也来了,加上俊哥儿,还有顾谨知刘氏夫妻的两子一女,大大小小的孩子四处跑动,眼前耳边都闹哄哄的。没一刻清净消停。

顾莞宁忍不住揉了揉耳朵:“真是闹腾。”

太夫人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我巴不得天天都这样热闹才好。”又笑道:“崔氏又有了喜,再过几个月,府中又要添丁进口了。”

子嗣兴旺,对一个蒸蒸日上的家族而言,自是一桩喜事。

顾莞宁抿唇笑道:“四弟就要成亲了,待四弟妹过了门,很快也会有喜。到时候,祖母看顾曾孙曾孙女怕是忙不过来。”

太夫人最乐意听这样的话,笑着说道:“忙一些最好。”

正说着话,崔珺瑶过来了。

确诊了喜脉之后,崔珺瑶穿的衣裙便宽松多了,不疾不徐地缓步而来。淘气爱闹的孩子们都被叮嘱过,不能冲撞到崔珺瑶,刻意离得远远的。

“大嫂,”顾莞宁亲昵地招呼:“快些坐下说话。”

崔珺瑶也未拘谨,笑着坐了下来:“明日便是七夕。正逢二妹也在府中,我想着明日府中设几席家宴,邀大妹和姚表妹她们都回府,一家人团聚也热闹些。”

这个提议,算是说中太夫人心坎里了。

太夫人舒展眉头,连连笑道:“这个主意极好。”

崔珺瑶又含笑看向顾莞宁:“二妹觉得如何?”

顾莞宁眨眨眼,开起了玩笑:“我是嫁出门的孙女,特意回来探望祖母,岂有在娘家做主的道理。当然一切都听大嫂的。”

一席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七月初七,是七夕乞巧节。

这一日,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是为乞巧。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方式多样。

这本是未出阁的少女的闺阁游戏,已嫁人生子的女子们,大多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崔珺瑶也是借着这个由头设下宴席罢了。

顾莞华等人欣然应约,各自带着夫婿登了门。

顾莞宁也见到了罗霆。

两人已有几年未碰过面,此时见面,并无半点拘谨陌生。

“罗大哥,”顾莞宁微笑着先招呼一声:“几年不见,罗大哥风采依旧。”

罗霆年少时便生的俊朗,如今年岁渐增,更添了几分成熟英挺。眉眼间满是自信和从容,风采过人。

就如一块宝石,历经岁月打磨,终于露出了璀璨的真容,光华四射。

比起前世的冷厉孤独,这样的罗霆更耀目更出众。

由此也可见,罗霆这几年的日子过得颇为舒心顺遂。

罗霆也未胆怯,冲顾莞宁笑了一笑:“我该喊一声皇后娘娘,还是叫一声顾妹妹?”

“叫顾妹妹可不合适。”姚若竹含笑插嘴:“今日你随我回来,便得随我称呼一声宁表姐才是。”

罗霆:“…”

罗霆哑然吃瘪的样子,惹来众人的哄笑。

顾莞宁嘴角扬了起来。

罗霆和姚若竹夫妻相得,颇为恩爱。

罗霆这一世有娇妻佳儿相伴,不再形影单只清冷孤寂。真好!

身边众人的命运,也因她的重生而改变。真好!

家宴即将开席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竟也来了。

当萧诩陡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便是连顾莞宁也是一怔:“你怎么来了?”之前他可从未提起过会在七夕到顾家来。

萧诩冲顾莞宁挑眉一笑:“顾家的家宴,怎么能少了我这个孙女婿。”

明亮的灯火下,熟悉的俊脸闪着熠熠光芒,那抹温柔深情的笑容,也深深地烙印进她的心里。

成亲数载,孩子都生了三个,已经熟悉得不分彼此。

此时此刻,顾莞宁心跳猛地快了几拍,竟像少女初次见心上人一般,悸动不已。

顾莞宁的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神色自若地张口道:“来了也好,快些入席吧!”

萧诩何等了解她,自然看穿了她平静表象下的波涛汹涌,心里美滋滋地,转身冲措手不及的顾谨行等人笑道:“还愣着干什么,我们一起入席。”

顾谨行这才回过神来,忙笑着应了。

萧诩以顾家孙女婿的身份前来,当然不肯摆出天子架势,入席时,坚持让顾海坐了上首。顾海倒也干脆,告罪一声后,便坐了上席。

按着年龄排序,先是顾谨行,然后是丁骁,再下来才轮到萧诩。

顾莞宁坐在太夫人身侧,另一侧坐着顾莞华。

顾莞华凑到顾莞宁耳边,低声笑道:“成亲这么多年,妹夫待你依旧像初时一般深情,实在是羡煞旁人。”

顾莞宁做不出忸怩的小女儿姿态,哪怕心中如被蜜糖浸泡一般,面上依旧一派泰然:“大姐和姐夫也一样恩爱,何必来羡慕我们。”

顾莞华笑道:“这可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顾莞宁随口问道。

顾莞华却被这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了,想了半天才笑道:“我也说不好,总之,你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在座的年轻夫妻,其实都颇为恩爱。顾谨行和崔珺瑶,顾谨知和刘氏,姚若竹和罗霆…和萧诩顾莞宁的夫妻情深一比,分明又少了些什么。

大概就是“除了你之外我眼中再无旁人”的专注吧!

家宴结束后,众人识趣地未再逗留,各自告辞回府。

萧诩花了一番唇舌功夫,哄着三个儿女先行睡下。

待安顿好阿娇姐弟后,萧诩对顾莞宁笑道:“难得出宫一回,今日又是七夕,我们出府转转如何?”

常年生活在宫中,极少体验市井百姓生活的顾莞宁也有些心动,口中却道:“今日外面定然十分热闹,人多口杂。我们就这样出去,会不会太过惹眼了?”

哪怕无人认出他们帝后的身份,只凭两人出众的相貌气度,也十分惹人瞩目。

萧诩早有准备,胸有成竹地笑道:“放心,我们简单地易容改扮再出去。保准不会有人认出我们两个来。”

顾莞宁这才点了点头。

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游

萧诩果然是有备而来,特意带了一个善于化妆易容的宫女出宫。

在这个宫女的巧手施为下,顾莞宁白皙无暇的皮肤稍稍变黄便暗,眉型眼角被眉笔改动了一些,那份出众的明媚和无双气度,顿时被压了下来。

单看容貌,其实没太大变化,乍一看,却又像变了个人。

再换下宫装,穿一袭松香色的罗裙,一眼看去,便只是一个家世不错容貌姣好的少妇模样。

顾莞宁揽镜自照,颇为满意。

回头一看萧诩,却见萧诩变成了一个目光无力面容苍白略显病态的俊美青年。

顾莞宁不由得哑然失笑。

“为夫近日身体欠佳,行走无力,请娘子担待一二。”萧诩厚着脸皮靠了过来。

顾莞宁挑了挑眉,颇为霸气地应道:“一路跟着我,累了就靠在我,别在走路时昏倒。”

萧诩:“…”

琳琅玲珑各自扭过头偷笑。

好在萧诩脸皮厚度足够,这点小小的揶揄也未放在心上,悠然笑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现在便出发。出去转悠两个时辰便回。”

既是轻装改扮出行,随行的侍卫也不宜过多,免得惹人侧目。

穆韬挑了十余个身手最好的侍卫随行,其余的两百余名侍卫各自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混迹在人群中,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没有标识的宽敞马车在百姓聚居的街道边停了下来。

萧诩先下了马车,然后伸手,扶着顾莞宁下马车。

因为七夕之故,京城取消宵禁,街市兴盛,出门游玩闲逛的百姓四处可见,其中不乏穿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哥儿,被仆妇家丁簇拥着出行的女眷也大有人在。

刻意改扮易容过的萧诩顾莞宁,各自敛去了夺人的光芒,看着便是一对出来闲转的恩爱夫妻,家境优渥,身边还有十几个一看就不好招惹的侍卫。因此,市井之徒根本不敢靠近,普通百姓们也下意识地保持距离。

饶是如此,对顾莞宁来说,这也是极难得极新鲜的体验了。

街市十分热闹,街道两边俱是商铺,酒楼茶馆当铺脂粉铺,卖铁器卖家具卖布卖米粮…零零总总,应有尽有。做了吃食的小贩们挑着担子不时经过,张口吆喝。还有因讨价还价而起的口角纷争,或喜或怒或喧闹。

最真实的市井生活,最鲜活的人生百态,尽在眼前。

顾莞宁目光四处流盼,唇角微微扬起,显然心情颇佳。

萧诩含笑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若你我是一对寻常夫妻,也在这市井之处生活,不知会是何模样?”

顾莞宁顺着萧诩的目光看过去,见到一对卖豆腐脑的年轻夫妻正卖力吆喝招呼客人。

两人忙得团团转,额上满是汗珠,偶尔对视一眼,眼中洋溢着欢喜的笑意。

“或许也像他们一样。”顾莞宁目光一柔,轻声低语:“为了五斗米奔波劳苦,却无怨尤。”

因为身边有相爱的人相伴,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

萧诩心中满是甜意,伸出手,将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我们也去吃一碗豆腐脑如何?”

难得萧诩有这样的雅兴,顾莞宁也未扫兴,欣然应了下来。

两人慢悠悠地携手上前。

穆韬朝藏在人群中的侍卫们发出暗号,很快,便有数个穿着百姓衣服的侍卫围拢过来,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处卖吃食的小摊子围拢起来。

“两位要吃些什么?”年轻妇人殷勤相询:“我们这儿除了豆腐脑之外,还有许多美味吃食,都是我们亲手做的。新鲜干净美味,价格也便宜。”

顾莞宁随口道:“那就每样都上两份。”

小夫妻两个精神一振,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很快,桌子上便摆上一堆碗盘。两大碗豆腐脑,分量颇足,还有一些简单可口的小菜和几样面点。

吃惯了宫中精美的菜肴,偶尔换一换口味,倒也新鲜。

顾莞宁对吃食最是挑剔,每样略略尝了几口,便搁了筷子。

倒是萧诩,今日心情好胃口更好,吃得颇为尽兴。

临走之际,穆韬放下两个五两重的银元宝。

那对小夫妻惊喜不已,连连道谢。

他们平日忙碌一天,所得也不过几钱银子。整整十两银子,是他们夫妻忙碌一整个月的收入。今天他们一定是吉星高照,遇到了贵人。

游罢街市,两人尚未尽兴。

萧诩笑着提议:“这里离阿言的善堂不远,我们既是来了,正好去看看阿言如何?”

“也好,”顾莞宁想也不想地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