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子说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说此事千真万确,这段时日已开始张罗婚事了,且婚事是由太守夫人亲自帮着操办,已找了三个媒婆子议婚事细节。这可是响动全城甚至全郡的大消息,比那招福酒楼的细作案还要震惊各方。人人都在传,安大姑娘简直是三头六臂,本事通天。

薛夫人自然知晓媒婆子夸大其辞,但安若晨八面玲珑有些手段那定是真的。故而收到其拜帖,她二话不说赶紧赶来亲自拜会。可等不及什么过几日待方便时了。他们薛家与安大姑娘从未有交集,突然递来消息,那八成是与他们与安家议亲有关。只不知安若晨心里有些什么打算。无论好坏,先来听听,若是能相助于他们,那自然再好不过。如今听得安若晨竟真的确有此意,薛夫人也不管如何,一五一十把事情都说了。

“大姑娘,情况便是如此。我们薛家做事光明磊落,这结亲是一辈子的事,我们知道轻重。我儿体弱,我也不相瞒,话说回来,这也瞒不住,与其让别人家嚼舌头胡说八道,不如我自己据实以告。我薛家真心实意,定会对儿媳妇好的。”薛夫人这般说。

安若晨问:“我如何离的家,如何进的紫云楼,夫人可曾听说了?”

薛夫人有些尴尬。她点点头。

“我当初为何会与钱老爷订亲,夫人也一定知道。我爹爹的名声便是那般了。他拒绝与令公子结亲,也是因为这原因。”

“钱老爷?”薛夫人这段时日为儿子婚事磨破嘴皮跑断腿,被拒的个中缘由,当然也与薛老爷商议又商议,在坊间打听又打听。她家老爷薛书恩不屑与钱裴之流合作,从不卖他面子。钱裴不满,也不是一日两日了。难道安之甫不止是自己不愿结亲,还要顾虑钱裴的脸色?

钱裴那人,听说年轻时是有作为的,所以才会结了许多人脉关系,教导了些有才情的学生。只是也许日子太过顺遂,又是在这边境之地,山高皇帝远,左右都是与他相熟相护的,捧得他越发狂傲,见不得有人与他半点不顺从,还喜淫乐,做了不少败德恶心的事,毁了从前的好声望。年纪越大,竟越肆无忌惮。薛夫人叹口气,与安之甫议亲便罢了,若是要去求那钱裴,怕是她家老爷死也不愿的。

“是,确是钱老爷。”安若晨点头。“不瞒夫人说,我当初拒婚逃家,钱老爷与我爹爹皆是记恨于我的。我爹爹又是那般见利心喜的人,那玉石铺子也罢,买卖生意也罢,总归不敢得罪钱老爷。钱老爷曾提过要给我二妹介绍亲事,我爹爹该是等着钱老爷呢,自然不敢答应别家的提亲。”

薛夫人皱眉:“那是非得靠钱老爷来议此事方可行吗?”

“那倒未必。”

薛夫人松了口气,忙道:“还请大姑娘指条路来。”

“夫人不好再去与我爹爹提这事,也不要去找钱裴。不然,会被他们拿在手里。我爹便算了,钱裴那人,一旦被他拿住要害,后患无穷。”

“可如若不提亲,这事如何能成?”

“我去提,比夫人找媒婆子更管用。”

薛夫人愣了愣,可这安大姑娘明明是与安家闹翻了不是,难不成她仗着自己是未来将军夫人,觉得用权势能把安家压住?薛夫人定定神,不问安若晨如何能办到,却问:“姑娘想要什么?”

安若晨笑了笑,这薛夫人救子心切,却也不是个糊涂的,在小心提防薛家被她利用呢。“夫人放心,我没什么非分要求。我曾在我爹和钱裴那头吃过些苦头,我逃出来了,这夫人知道。只是夫人不知道,我曾见到我妹妹因为害怕钱裴和爹爹的鞭子浑身颤抖恐惧大哭。我的小妹妹莫名失踪至今生死不明,如今轮到我二妹了,我又怎么忍心让她未来的生活继续被钱裴这恶人控制。”

薛夫人听得这话,不禁动容。

“薛公子体弱确实并非良配,冲喜之由确实令我二妹憋屈。”

薛夫人张嘴欲辩解,安若晨却未给她机会,继续说道:“但夫人坦诚相告,并未蒙骗,我信夫人是诚心以待的。”

薛夫人松了口气。

安若晨又道:“我也明白,薛夫人这份坦诚也是被逼的,因为薛老爷与我爹爹之流素来不合,就连应酬都鲜少共同露面,薛老爷自有清风傲骨,与我爹爹完全不是一路人。突然来求亲,于理不合。”

这话薛夫人没法反驳,若是别人家的姑娘,她自然不会说什么高僧断命之事。冲喜之说,确是让姑娘家受委屈了。她虽是把话说得好听,什么高僧批过八字,天作之合,但其实谁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只是就是因为薛老爷看不上我爹爹,又不屑与钱裴为伍,我便觉得这亲事可谈。”安若晨顿了顿,看着薛夫人,“夫人保证过,会对我妹妹好。”

“自然,自然。”薛夫人觉得看到了希望,忙一连声道:“大姑娘放心,我薛家一向待人宽厚,姑娘去打听打听便可知。就连家中仆役丫头,我们也不苛责刻薄,何况令妹与我儿八字般配,是我儿贵人,她嫁过来,我定会捧在手心里疼的。”

“那么还有一件,若这亲事成了,还望薛老爷与夫人莫给安家占大便宜,莫被安家和钱裴拿捏了。”

薛夫人愣了愣,道:“亲家往来那是有的,出格的事我家老爷向来不屑为之,不会被摆布的。再有那钱老爷,又与我家何干。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物,既不认识,也不相交。”

安若晨笑起来,觉得这薛夫人真是个聪慧会说话的。

薛夫人见得安若晨笑,忙问:“大姑娘觉得这亲事该如何谈?”

安若晨道:“我想让我二妹先见见薛公子,毕竟以后有可能得年轻守寡,让她见一见,确定确定心意。”

年轻守寡这话薛夫人可不爱听,且安若晨这意思还是让她二妹去相看自家儿子,看不上就算了。薛夫人忍了忍,未反驳什么,只再次保证薛府定不会亏待自家儿媳妇的。

安若晨道:“那也让薛公子见见我二妹吧。我二妹自小在家中受宠,也是有些脾气,若公子不嫌弃,这婚事便能谈。不然我二妹嫁过去,夫妻二人相对生怨,争执受气,对薛公子养病休身也无助益。”

薛夫人想了想,这才应允下来。两人如此这般说好了,薛夫人便急匆匆回府商议去了。

第二日,一月二十八,天高风清,蓝天白云,是个极好的天气。中兰城妆点一新,红毯由东城门外一里铺进城内,沿途绸桩引路,迎客旗迎风飘扬。

一大清早,太守姚昆亲自领着迎宾车队前往总兵营处,以贵宾使节大礼相迎霍铭善。蒋松带领两百骑兵,从中兰城护车队前往,再从兵营护送使节车队回来,一路送进了太守府,随后一百卫兵留在太守府内,与姚昆安排的衙差护卫一道,于太守府内轮值,护卫霍铭善的安全。

姚昆到了兵营处,见得龙大,这才有机会与他细细说了昨日与众官员商议的对策安排。其他事龙大均无意见,但对姚昆要等史平清那头也派了使节,定了这事再送霍铭善上京不满。

“霍先生如今便是个大靶子,中兰城里处处暗箭,大人心倒是挺宽,居然还指望着拉着史太守下水共同担责。大人莫捡了芝麻丢西瓜,若是霍先生在太守府里出了任何差错,大人便与史太守一个处境了。早日护送霍先生上京,太守大人岂不是早日安宁,难道不是这道理。”

姚昆被提醒了,心里确实防备起来,但又觉得他们安排的防务如此严密,定不会如茂郡那般出事。“这般吧,昨日夏舟已领人快马加鞭去茂郡了,我先把霍先生接回去,怎么都得休息两日。将军莫瞪眼,霍先生这把年纪,又非武将,舟车劳顿,身子可不是铁打的,路上捱病了可如何是好。总之先休息两日,这两日我与霍先生商议仔细这上京之事,让霍先生写好让我郡使节递往南秦的文书。两日后,无论茂郡那头有无消息,我都按与将军商议好的,送霍先生上京。满打满算,加上今日,霍先生在我那儿住不上三日。我倒是不担心这三日,就是霍先生上路后沿途安危,也是要警惕。”

“细作在中兰潜伏许久,处处暗藏危机,太守大人衙门里也许就有内奸。霍先生在中兰城内的危险,远比沿途大得多。同样的两百卫兵,于沿途保护霍先生安危的把握可比在中兰城里要高许多。”龙大直接点出关键。若不是太需要摆个大场面给南秦东凌看,达到即时宣扬的效果,他还真宁愿毫不声张悄悄派个二十精兵乔装就把霍铭善送走。

龙大问:“给皇上的奏折大人可递出去了?”

“当然当然,昨日便递出去了。将军的呢?”

“自然也递了。”龙大再问:“沿途各郡的通关文书,过路公函,大人准备好了吗?”

“这些都没问题了。”昨日他衙门上下可是忙乎了一日,连夜把城里布置起来,轿车什么的全赶出来了,礼数半点不少,也是很不容易的。

龙大道:“大人晚上会办迎宾宴吧?对外宣布霍先生在中兰城做客五日。第三日天不亮便将霍先生送走。”

“好。”

“找位与霍先生身形相似的,莫对外声张,让他住到霍先生屋里去。霍先生换个房住。”

姚昆琢磨了会:“行。”

龙大与姚昆对视着,二人心里都明白,剩下的,就是霍铭善的安全了。

在中兰城内的三天,也许会是最凶险的。

南秦使节入城了,晚上还有大宴。那表示两国不会打仗了吧?中兰全城百姓奔走相告,大家纷纷上街,一睹使节的风采。城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似又过年一般。

安若晨也上街看热闹去了,她跑去了招福酒楼。招福酒楼可是去衙府的必经之地,各路百姓早早挤进去抢占位置,全酒楼的伙计忙得不亦乐乎,这可是很久未曾满客了呢。

赵佳华挤在安若晨身边,混在看热闹的人群里,大家欢呼雀跃时,她低声对安若晨道:“我打听到了有趣的消息。”

安若晨看了看周围,挤到更角落的地方,赵佳华也挨过去,缩在安若晨身后,道:“你让我盯钱裴的事,我买通了个他在中兰府里的丫头。那丫头也是小心,但终于与我说了些有用的事。钱裴在中兰城府里的侧府杂院里有道门,通往另一个两进的宅院。那宅院正门朝着另一方向,却与一墙之隔的钱府又单开了一道门。原是说那里是钱裴养丫头的地方,又有说是有客来时的客院。丫头说,钱裴有时似乎也往那院子去,还有,他交代府里的丫头仆役,往那院里送吃穿用度生活所需,全是精致的好东西。东西只放在后院一屋里,不得往里再走。那丫头送过衣裳等物,是男子用品,衣裳的尺寸看来,那人瘦高。”

安若晨心里一紧。

“那丫头说,去年年底,似乎是二十日左右吧,具体日子她记不清了。钱裴交代了不用往那院子送东西了。”

十二月二十左右?安若晨笑着与周围人群一起向街上走过的车队挥手。

李长史李明宇就是十二月二十一日死的。他的计划里那日他该去东城门引开卫兵给某人逃出城的机会。那时候开始,就不用给那院子送东西了?

钱府的方位安若晨知道,离顶松亭不远。若是屋子角度合适,该是能看到顶松亭上的铃铛吧?

钱裴啊钱裴,你说四妹未死,究竟消息从何而来?

“瘦高男子的东西,送了有三四年吧?”安若晨问。

“对的。”赵佳华道:“这时间,也挺合适呀。”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钱世新:父亲,你看,我就说会被你拖累!

钱裴:反派就要有反派的气势,你装什么斯文?

龙大:等一下,为什么小剧场都沦落到反派小配角戏分了?

第93章

时间确实差不多能对上。但光有这些不足够。

安若晨轻声道:“我需要证据。”

“没有证据,人去楼空。一个小丫头的证词,你能如何?当初太守大人可是派了人将顶楼亭附近的屋子全搜了个遍。这都没搜出来。你说,钱裴与太守大人的交情,究竟深厚到哪一步?”

安若晨不知道。但钱裴在太守大人面前极嚣张是事实。姚昆与钱世新站在一块面对钱裴时的无奈与隐忍她也是亲眼所见。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儿子。若说太守大人是禀守师徒礼德恭敬忍让,但钱裴失格失德,早已失去让人尊敬的资格,何况姚昆贵为太守,可不是一般小官。

安若晨觉得她原先打的算盘打错了。事情比她设想得要复杂。

安若晨火速赶回了紫云楼,打算赶往总兵营向龙大报告这个新消息,听听他的判断。周长史听得她要去兵营,却道:“今日霍先生来中兰,龙将军便要去四夏江了,以防这头迎宾,那头发兵。若是姑娘有紧急事,得去四夏江兵营才能见着将军。”

安若晨愣了愣,四夏江较远,她一个来回,霍铭善就已经离开中兰城了。这数日是关键。看太守大人与各官员的架式,以及蒋松亲自领兵护卫的排场,她知道霍铭善的重要性。

可她也知道军中和衙门还有奸细,她现在又知道太守与钱裴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有隐情。而若钱裴就是细作那一伙的,钱世新知不知道?衙门里的其他官员又如何?城中大大小小围着钱裴打转的商贾又如何?

安若晨决定不去了。这数日既是关键,且远水救不了近火,那她就在这里盯着。

周长史见安若晨的模样,以为她忧心军情,忙安慰道:“姑娘放心,霍先生就是代表南秦来议和的。将军去四夏江只是防有人以为此时机我大萧会松懈警惕趁机做乱。议和是要议,军威镇边关也是要的。再者这城里有蒋将军呢。从前刘则、李长史那类的事不会再犯了。太阳一落山,满城宵禁,卫兵衙差巡卫,军方一百卫兵加上衙府的衙差捕头,这么多人手,简直是将霍先生的屋子里外三层围上,苍蝇都飞不进去,何况细作刺客。”

安若晨道:“大人说得有理。防范如此周全,定不会出乱子。只是将军居然去四夏江了,也不知他缺什么没有。春寒最是冻人,我还是写封信给将军,免他以为我对他不挂心呢。”

安若晨回屋写了信,信里把对周长史说的那什么防春寒添衣物的关怀之词说了,又说她今日去街上看了热闹,使节入城的排场当真是大。城中有太守主事,城外有将军守卫,时局虽然不好,她却觉得安心。解先生一伙于中兰城中的势力已被瓦解,她觉得这里头有自己一份功劳,可将军还未曾好好夸赞过她。当然她不是介意这个,今日在街上时看到如过年一般的热闹,忽然想起自从与钱裴订亲后,就一直活在恐惧里。当初想着,城里城外大萧南秦,全是钱裴的人脉势力,她这一生必如囚鸟,被他锁在宅院里生不如死。没想到后来竟有机会逃出生天。如今与将军的婚事筹办有太守夫人大力相助,请将军放心,亦请将军照顾好自己。

安若晨写完了,仔仔细细再看一遍,确认没什么疏漏,只希望将军能看明白她的暗示。她把信交给了周长史,周长史道会将这信与公务报函一起交由驿兵送往将军手上。

安若晨谢过。接着她去找了太守夫人蒙佳月。

蒙佳月正在确认迎宾晚宴的细节是否准备妥当。安若晨一脸局促不好意思道自己可不是来添乱的,只是从前没甚见识,没什么机会见到官宴大场面,担心日后随将军回京后给将军丢人。所以想趁着这次机会,过来跟着夫人学习学习。

蒙佳月自然不介意,带着安若晨里里外外张罗,还细心与她讲解各类官宴的规矩。说起晚上的宴宾霍铭善,安若晨很自然地问道:“听说十七年前大萧与南秦和谈,也是这位霍先生为使节。”

“正是。”蒙佳月想起往事,有些发怔。

“夫人。”

蒙佳月听得唤,回过神来,强笑道:“我那年十七,与你如今差不多年岁。”

安若晨低下头,轻声道:“我有听说过。”

蒙佳月明白她的意思,“嗯。”她点点头,“我也听过不少。”

安若晨被蒙佳月的语气逗笑了。

蒙佳月也笑起来:“都过去许久了。一晃眼竟然十七年了。”她看了看安若晨,道:“没想到这许多年后,所有的事似乎又重演一遍。”

安若晨没说话,她等着蒙佳月继续说。蒙佳月问她:“你也听说过我爹爹之死?”

“听说和谈之前,蒙太守被刺客所害。”

“那场仗差一点又继续打了。当时霍先生闻得噩耗,不等迎宾礼车,快马赶来,高呼以和为贵,他代表南秦皇帝求和之意,愿为人质,若此事真是南秦所为,他以命相偿。”蒙佳月想到当时情形,低头看了看自己双手。

“我当时,心头满是对南秦的恨,我披麻戴孝跪在龙老将军面前,求他莫停战,求他灭杀南秦替我父亲报仇血恨。那时候霍先生单膝跪我面前,将一把剑放入我的手里。他说,孩子,战争不是快意恩仇,是灭世灾难,不是流流泪动动嘴,是鲜血与痛苦。你父亲为何牺牲?莫让奸人得逞,莫教百姓苦难。这把剑给你,龙将军与所有人可当见证,你用这剑取我性命,我绝无怨言,也请所有人不要追究。但请让我,先将你父亲想做的事做完。”

安若晨听得动容,不禁想像这位霍先生是怎样的风范光采。她问:“据说后来查出来,刺客是大萧百姓,因两国之战失去家人,听得要议和,便怪罪于蒙太守,故而行刺。是真的吗?”

蒙佳月点点头。“是相公查出了真凶。那人对自己罪行供认不讳,还道为何杀了他家人后才议和,谁来偿他家人的命?”

安若晨听得难过,蒙佳月也眼泛泪光。她擦了擦了自己的眼睛,苦笑道:“那人问斩后,我半点也舒心不起来。他死了,我父亲也不能再活过来,议和了,他的家人也没法活过来。”

“要是能不打仗便好了。”安若晨低声道,不由想起了龙大。想起他说武将不惧战,可也愿没有战争。

蒙佳月也沉在回忆里,长舒一口气:“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霍先生又来了。听说这一回,他又是孤身前来,一肩担当。若两国里有人能有此声望作为,也只有霍先生了。他上得京城,见到皇上,事情定会有转机的。我听说皇上对霍先生颇是敬重,该是愿意听听他所言。”

安若晨趁机道:“这位霍先生当真是让人敬佩,可不是人人都能如他这般守贤遵德到老。看看钱老爷,说他年轻时也是有作为的,太守大人也是他的学生,只是没想到如今变成这般……”

蒙佳月听得钱裴,露了些厌恶不满的神情:“钱先生与霍先生自然是不能相比的。”

安若晨叹气,道:“说起来,我也颇不好意思,三番数次麻烦了太守大人。我瞧着钱裴对大人如此不恭敬,心里也不好受。可莫因为我给太守大人惹了麻烦才好。”

“怎么会。”蒙佳月道:“大人本就该为民做主,钱先生行为不端,自然是该警醒。大人念在师生一场,对他客气有礼,已很是宽容,是那钱先生失格失德,总有一日,他会惹下祸端。”

“我也是这般想,就怕到时太守大人被他拖累了。”

这话正戳在蒙佳月心上。这些年真是没少为自家大人抱屈,真是恨不得大人有一日能给那恶人治罪,光明磊落,公正如山。偏偏自家相公性子有些软,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总说恩师情谊不能忘,且又都不是闹得击鼓鸣冤的大事,小怨小状,人家自己私下都和解了。蒙佳月一来责怪自己不能体恤相公的尊师之意,二来又怨钱裴不识好歹。怨恨太重时,她就想起霍铭善当年给她的那把剑。也许确实是她自私,不懂相公所说的大局。

安若晨观察着蒙佳月的表情,左右看了看,附在她耳边悄声道:“我先前还在安家时,曾偷听得钱裴与我爹爹酒后吹嘘,说太守大人也得看他脸色,说了几句浑话,那意思似乎是太守大人有什么把柄在他手上。”

蒙佳月一愣,很是吃惊。

安若晨道:“我先前可是惧钱裴惧到极点,就是因为听得他这话,连太守大人都惧他,那我可怎么办。后来实在是没了法子,才咬牙击鼓找大人做主的。当时心里也是绝望,可后来与大人接触,又与夫人投缘,这才发现,原来大人根本不似钱裴说的那般。”

蒙佳月怒火烧心,骂道:“那混账居然敢在外头这般污蔑大人。”真是气极了,称谓都顾不上了。

“他仗着教过大人读过书,又仗着自家儿子当上县令,在平南郡呼风唤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啊。我是想着,他狂妄吹嘘事小,似我这般小老百姓听听便算了,就算对大人有误解也没甚大影响,但如今正值乱局,朝廷那头,皇上那头,可都盯着平南郡。我听将军是如此说的。将军还说过像茂郡太守就曾与太守大人不对付。我是觉得,若是有一言半句不合适的传到朝廷,或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那大人岂不是冤得很?”

蒙佳月眉头已紧紧皱了起来。“你还曾听到什么传言?”

安若晨道:“我倒是未曾留心这些,如今是一门心思全扑在追查细作之事上,这不是话赶话,正说到这儿了想起才与夫人说这些。”

蒙佳月也不愧是做官眷多年的,深谙内里门道,她与安若晨道:“有些事我不方便出面,你查事时,帮着我留心留心,若是逮着胡言乱语的,立时告到堂上。定他诬言之罪,以儆效尤。”

安若晨一口答应,压低声音又道:“夫人也留些心眼,钱裴那人坏点子多,当初看中我四妹,知道她年纪小,不能马上娶到手,竟想到先与我订亲,再用买卖的事给我爹爹下套,这般逼迫得我四妹与我同天进他钱家门。我爹爹中计极深,一直蒙在鼓里。这才挨了那二十大板。大人一心念着师恩,未必看得清,夫人定要留意,切莫让钱裴害了大人。”

蒙佳月倒吸一口凉气。安若晨四妹的事,安之甫被大人罚二十大板的事,她是听说过,但从未如此串着想。如今一听,钱裴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布局深远套路重重,那可不是无脑嚣张,却是极有城府的。“你说得对。”蒙佳月握住安若晨的手,“你说得对。”

安若晨回握住蒙佳月的手,说着关切的话,答应蒙佳月一定留心各路消息,若有什么对太守不利的便速来报她。安若晨心里有些小失望,看来蒙佳月并不知道太多钱裴的事。她不能把事情说得太明白,蒙佳月一心向着姚昆,而姚昆与钱裴究竟如何她没有把握。透露太多疑点,恐怕反而是给钱裴通风报信了。

安若晨在太守府赖到了晚上,她的身份不够,不能赴宴上桌。但她说想见识见识场面,蒙佳月带她到宴中走了一趟,向霍铭善介绍了这位是龙腾将军的未婚妻子,在中兰城结缘。安若晨如愿一睹霍铭善风采,心中也是高兴。蒙佳月当众将霍铭善当年给她的那把剑回赠霍铭善,说这是一把见证过和平的剑,祝霍铭善上京顺利。

众人见此场景,忆起当年。安若晨站在角落,悄悄观察打量,众人皆是唏嘘,而姚昆更是动容得眼眶发红。

安若晨依礼退了出来,去找了方元。悄悄问他十七年前的案录是否还能找着?方元问她是为何事,安若晨推说自己不懂霍铭善,已退出朝堂,为何不远千里再重复十七年前的举动。今日听得太守夫人说起往事,她想看看当年行刺姚太守的案录,是否与如今的细作案会有关联。

方元怔了怔,问:“姑娘是怀疑霍先生与细作案有关?”

“我是多疑了些。霍先生人人景仰,我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才想悄悄看看案录,无事最好,若有蛛丝马迹与现时的细作案关联上,那得及时向大人们通报。”

方元点头,答应帮她去找找。

安若晨又想逛到客院去,结果在院门便被拦了。卫兵识得安若晨,客气道客院封闭,未有太守手令不得入内。安若晨远远看了下,真的是三步一岗,不一会蒋松竟是来了,问她有何事,看来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通报得非常迅速。安若晨心想,这般的守卫,霍先生的安全该是无忧才对。

安若晨很晚才回到紫云楼。陆大娘来报,说薛家夫人来了帖子,说明日未时她与其子薛叙然会在喜秀堂,邀请安若晨过去选些首饰,相看相看。

安若晨自然明白薛夫人的意思,她惊讶于薛夫人的急切,真是一日赶一日。安若晨想了想,问陆大娘是否有钱裴的消息。陆大娘今日出去打听了,答道:“钱老爷未曾进城,他于中兰的府宅未有人住。”

安若晨沉思,霍铭善进城是全郡大事,中兰热闹成这样,钱裴竟然不来?解先生肯定离开中兰了,但他必有接手人,若是解先生这几年是由钱裴照应着才能隐于市井,那他接手人呢?为以防万一换了宅子,能换到哪里去?钱裴不来中兰,是否能表示他们明白防卫太过严密,不敢在中兰城中下手?

解先生对着烛光也在沉思,有人敲了敲门,进来了,坐在他对面,问他:“如何了?”

解先生圆圆的脸泛起微笑,看上去很是和善:“都安排好了,霍铭善必会死在太守府里。”

他对面那人哈哈大笑起来:“真想看看姚昆看到霍铭善尸体时的表情,他定是料不到如此防卫为何还会出差错。”

解先生想了想也笑了起来:“姚昆一手拿着巡察使到任的圣旨,一手握着霍铭善的死讯。他还急巴巴把霍铭善上京的折奏发了,还发了各郡通关公文,召告天下霍铭善就在他那儿。”

“然后死了。”

两个人一起大笑起来。

解先生道:“龙腾那厮一定气得脸都绿了。”

“这么说来,真想看看龙腾闻讯时的表情。”

“这个坑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的,自以为聪明。简直笑掉大牙。”

“可不是。”对面那人冷笑。

解先生看了看他,道:“你得当心些。素闻你肆意妄为,不受拘束,我还道言过其实,不料你还真是如此。安若芳的事你露了嘴,惹来猜疑,这事必得想法解决。我是不敢对安若晨掉以轻心的,你也不能。”

“那就把她抓回来吧。”那人笑。“我定让她服服帖帖,乖乖听话。”

解先生横了他一眼。

那人再冷笑:“瞧,你们靠着我办成多少事,却又总不听我的建议。”

解先生道:“你莫着急,还不到时候。”

安若晨一夜没睡好,总觉得哪里不踏实。但想来想去想不出来哪里会出差错。最后觉得大概是将军在四夏江,离得有点远,而霍先生还未到京城,这总让人悬着心的缘故。她实在也帮不上什么别的忙,于是起身后先应了薛夫人的约,再让陆大娘去给二妹捎个话。

姚昆一早起来便去探望霍铭善,霍铭善一夜安好,什么事都没发生。姚昆按计划,请霍铭善一起用了早饭,再回屋时,已让与霍铭善身形相似的人住进了霍铭善的屋里,霍的随从曹一涵住外屋,一切如常,只霍铭善自己悄悄搬到同个院子的对角的小屋里。一切都很顺利,无人察觉。

姚昆非常满意,回到衙门照常处理公务,这时却听得传令兵快马到,竟有圣令旨意。姚昆赶紧去接。打开一看,旨令言道平南、茂郡近段时日乱局不宁,与邻国冲突不断,且屡发大案,案未破解,太守重责,故令太尉梁德浩任巡察使,率领属官亲赴茂郡及平南督查。

姚昆皱起眉头,细细问了传令兵。那传令兵道另有圣旨已派往总兵营给龙腾护国大将军及茂郡太守史平清。梁德浩大人已从京城出发前往茂郡,应该再过一段日子便能到。白英白大人奉梁大人之令来平南郡,也该是过段日子便到。请太守大人做好准备,接迎巡察。

姚昆心里有了数。想来主要还是使节之死震怒龙颜,史平清这许久还未能破案,给不了东凌交代,梁德浩不得不过来收拾他的烂摊子。姚昆又怨起史平清来,真是被他拖累了。他原来铲除细作势力,立了大功,被史平清这么一搅和,与南秦局势逆转,显得他从前破的细作案无甚用处了。但好在如今他还有霍铭善。

姚昆开始盘算要不要让霍铭善多住几日,让白英见到霍铭善,亲眼看看他姚昆功绩,可不是他们平南不争气,真的一直被拖累却也一直圆满解决着问题。这般白英可帮着奉奏折说些好话,霍铭善上京与皇上见面也许能更顺利些。

安若晨按着约好的时候,去了喜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