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芯兰一脸关切:“听说姐姐病了好几日,怎么了这是?可好些了?怎么的也不早些通知我?”

陶君兰笑着解释;“也没什么大毛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样的小事儿,哪里需要特地告诉你,让你担心?倒是你,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又想起上次见到绿柳的时候绿柳已经怀孕了,便是又问了一句:“绿柳怀孕了?”

陶芯兰先是嗔怪的埋怨了一回:“什么叫小事儿?以后可不许瞒着我。”接着说起绿柳的身孕又是一脸喜色;“绿柳姐运气好得很,皇上统共就来了那么几次,就传出了好消息。还因此升了一级。皇上说了,若是平安生产,不管男女都是要再给升一升分位的。不过,姐姐怎么知道的?”陶芯兰脸上一片疑惑。我

陶君兰也禁不住点头。这的确是好事儿,她听了也替绿柳觉得高兴。又低声解释:“是我自己瞧见的。”说着就将自己遇到绿柳的情形仔细说了。

“那你平日伺候可要再精心些。好好学着怎么伺候孕妇,别马虎了。”又怕陶芯兰毛手毛脚的闯了祸,陶君兰又赶忙的嘱咐了一声。

陶芯兰嘟嘴抗议;“我早就长大了。绿柳姐都说我长大稳重了。还说过几年,让我做大宫女呢。不过,绿柳姐姐怎么没告诉我在宫里遇到过你?”

“兴许是忘记说了。”陶君兰笑笑,心里却是又觉得陶芯兰好笑:关于大宫女这个事情,还早着呢。而且,将来陶芯兰能不能有那能耐,也不一定。这么早就这样高兴,倒像是已经当了大宫女似的。

陶芯兰点点头,随后抓着陶君兰问:“姐姐如今近身伺候着二皇子?那姐姐可升成大宫女了?”

“哪有那么容易;

。”陶君兰失笑:“这个事情别乱说,回头让人听见了也不好。”真被人听见了,还当她虎视眈眈就想当大宫女呢。

陶芯兰听话的转了个话题,不再说这些。专门捡鸡毛蒜皮的事情说起来。不过两姐妹久没见面,话题倒是不少,所以也都不觉得无聊。反而唧唧咋咋的说了一个下午。

最后陶君兰想起那日看见了袁琼华,便是嘱咐了陶芯兰一句;“那日我还瞧见了袁琼华,她那人,你可别靠近了。”

提起袁琼华,陶芯兰便是忍不住的撇撇嘴:“她啊,怕什么?她也就是个宫女,还能将我怎么样?我和她可是一样的。不过那人也真够讨厌的,看着就让人心里不舒服。我还记得当时进宫的时候她怎么欺负我们来着。等我寻到了机会,非报复回去不可。”

听陶芯兰这话不像是开玩笑,陶君兰也不由得凝重起来,出声斥道:“胡说什么?你来宫里是当差的,可不是来玩儿的。你只管做好该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不许胡闹!袁琼华不好,你也要跟着学不好不成?真敢做这样的事情,看我饶不饶你!”

陶芯兰缩缩脖子,纵又不甘心,却还是不敢反抗自己的长姐,低低的答应了。

陶君兰这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将道理细细掰碎了:“袁琼华喜欢做那样的事情,你为了报复也做了,你不就跟她一样了?你再想想,若你报复的事情被人知道了,别人怎么看你?而且,报复回去了咱们又有什么好处?所以,你呀老实一点,别做这些无聊的事情,可明白了?”

陶芯兰这才心服口服了。

姐妹两说了一下午的话,直到时辰不早了,陶君兰这才将陶芯兰送走了。临走的时候,少不得又给包了一包青姑姑做的点心。

送走陶芯兰后,陶君兰便是在心里琢磨开了:陶芯兰这次来,可不像是偶然来的,反而更像是因为直到她病了才过来的。只是,谁将消息传过去的?陶芯兰怎么会知道自己病了?

这个事情,陶君兰想了好一阵子也没闹明白,最终只得抛开了。不过心里始终留了那么一个隐隐约约的印象,想着下次的时候,说不得可以问一问。

而既然现在出了屋子了,陶君兰自然再不好意思装病,于是轻手轻脚的去了厨房,陪着青姑姑又呆了好一阵子。还做了甜汤,给众人尝尝鲜。

当二皇子尝了一口送上来的甜汤后,倒是忍不住笑了:这人,装病这么久,终于不装了。只是不知,接下来她要怎么面对自己?一时之间,倒是心中无比的期盼和好奇起来。

只可惜,当天陶君兰是没去给二皇子请安的,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如同装病之前那样,仍是过来服侍了。

二皇子一直悄悄打量着,本以为多少陶君兰肯定也会有些外漏的情绪,结果没想到,竟是什么也没看出来。反倒是他自己因为这个,心里有些憋闷起来:难道说,陶君兰心中就真没有半点自己?对那日的事情,也不觉得有一星半点的尴尬?可若这样说,那装病又是怎么回事儿?

二皇子倒是颇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抓了陶君兰好好问一问才好。

第一卷 第71章 手串

二皇子终归还是将满腹的情愫都压了下去,恢复了素日平静淡然的样子。

而陶君兰,见二皇子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自然也是微微舒了一口气。于是,二人之间倒是又恢复了平日里的那种相处模式。只是偶尔,互相却也不可避免的有些异样,却都不肯让对方发现罢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皇后的千秋岁。作为嫡母,二皇子怎么也是要去朝贺一番的。白天因为命妇们要进宫拜见贺寿,所以皇子皇女们的贺寿就安排在了晚宴上。就是皇帝,也一并去了,算是给皇后一个体面。也是夫妻之间的情谊。

陶君兰早早就问过二皇子是不是要备份礼,又帮着在小库房挑了许久,才选中了一对玉枕。那玉枕是羊脂白玉的,虽然算不上多极品,可难得又那么大的一块,而且并不是镶嵌出来的。况且还是一对。最后她都觉得有些太过珍贵了:“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东西,殿下该自己拿出来用的。”

二皇子笑了笑,似乎不不以为意。又随手打开盒子挑拣了一番,最后拿出一串红玉髓的手链来,直接就递给了陶君兰。那意思,分明就是要赏给她了。

陶君兰自然是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这东西太贵重了,奴婢拿着也没用,殿下还是留着吧。”

然而二皇子却并没有收回去的意思,只是一直维持着递过来的动作,嘴角含笑。

陶君兰最终还是只得伸手去接。她怕自己不接,二皇子就一直这样。而且,未免也让二皇子太伤了脸面了。主子赏赐,奴婢不但不该拒绝,反而该欢喜谢恩才是。

二皇子见陶君兰伸出手来,顿时灿然一笑,心中一动随后便是直接捉住了陶君兰的手。然后郑重其事的将那红玉髓的手串亲自给陶君兰戴上了。

在二皇子握住陶君兰的手那一刹那,她只觉得整个人都绷直了,甚至不受控制的有点儿轻轻战栗起来。二皇子的手微有些凉,激得她顿时就感觉到身上呼啦啦起了一片鸡皮疙瘩,令人很是不自在。再接着当他将那红玉髓亲自戴在她手上的时候,她便是再也忍不住的想要挣脱了。不过在那一瞬间,她看见了二皇子面上的笑容,微微一怔后,就一动不动了。这样的笑容,她是半点不忍心打破的。

这样的笑容,和往日很不同;

。往日是春天里和煦的阳光,可是现在这个,就是夏天灿烂又明媚的太阳。春天的太阳固然好,可是到底少了一份热烈和穿透力。而夏天的太阳,那种灼热那种灿烂明亮,却是几乎能落进心底的。

好在二皇子也并没有抓着她的手太久,戴上手串后便是轻轻的放开了。

陶君兰收回手,立刻就藏在了袖子里,面上更是有些滚烫起来。一时之间更是有些不敢看二皇子。

二皇子将这一切都收在眼里,不管是陶君兰近乎掩盖的举动,还是带着红晕的脸颊,都让他觉得心情大好,唇角一直忍不住往上翘。早就想给她个东西,今儿不过是个借口罢了。那红玉髓,戴在她手腕上的确是如同想象的那般好看,红的越发晶莹红润,白得越发细腻洁白。交相辉映之间,竟是让人有一种目眩之感。

不动声色的将手收在袖中,二皇子率先往外走去。陶君兰见状,也收起羞窘的心思,抱着玉枕跟上去了。只是,心里却有些奇怪:好好的,怎么就想起了给她东西?又或者,真是随意的?其实以前也给过别人?

陶君兰下意识的摇摇头。要说以前给过别人,想必也不大可能。能收入小库房的东西,自然都是好东西,应该不至于随意送人。而且,凭着她在二皇子身边这么久,打赏也多是金银之物,倒是没见过打赏这些的。

越是想下去,陶君兰就越是觉得手腕上戴着的那红玉髓变得滚烫起来。不断的提醒她,这是二皇子亲手给她戴上的。让她不知所措,让她心神大乱。

晚上二皇子出门的时候,陶君兰悄悄的塞了一瓶提神醒脑的药膏过去:“喝了酒若是难受,闻闻这个。”顿了顿又嘱咐:“殿下如今身子还没养好,能少喝点就少喝点。”

二皇子含笑点头,双眸明亮。又有些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陶君兰关切的神色,这才一转身出了屋子。

陶君兰却是并未注意到二皇子的异样,送走二皇子后,便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用晚饭的时候,陶君兰才看见桌上多了一盆寿面和寿桃。当然,这个桃子自然不是真正的桃子,是用面捏成桃子的样子,又点上红色的颜料做成的寿桃。每一个上头,还有一个大大的寿字。只看一眼,陶君兰就猜到这些是哪里来的,笑着问青姑姑:“这是大厨房送来的吧?赏给每一个宫里的?”

青姑姑点点头:“可不是?到底是皇后娘娘,过寿自然不能寒酸了。不过,寿面和寿桃,用料都是极好的,你们也尝尝。沾点儿喜气。”

青姑姑话音刚落,就听一个宫女接话道:“那我可要多吃点,若是能沾上一点儿福气,保佑我将来能飞黄腾达就好了。”却是和霍青玉一并进宫的芙蓉。

芙蓉说这了这么一句话,竟是没一个人接话搭腔的,倒是让她无比的尴尬。当下只能羞恼的咬了咬唇,拿起一个寿桃,狠狠的咬了一口做为掩饰。

陶君兰摇摇头,只觉得内务府的确是太敷衍了。新来的这两个宫女,霍青玉不合群傲得很,芙蓉则是口无遮拦,还喜欢捧高踩低的,让人喜欢不起来。虽然,这二人样貌都是极不错的。可正因为如此,才不知道内务府挑了这么两个人过来是什么用心。

夹菜的时候,陶君兰忽然就发现芙蓉看着自己,两眼都快要放光了;

。顿时不自在的低头看了一眼,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妥当。结果非但没有发现不妥当,反倒是听见芙蓉惊呼一声;“君兰姐,你手上戴的手串,可真好看!这怕是好东西吧!”

陶君兰一怔,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腕,也觉得那红玉髓手串太过耀眼,有些不自在的用袖子掩住了,随口敷衍了一句:“也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不过即便是及时遮掩住了,也是被芙蓉喊了那么一嗓子,谁没看见?所以,这么一遮掩,倒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静灵冷笑着接了一句:“这算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是红玛瑙罢了。这样的珠子又不值钱,芙蓉你是没见过好东西,所以才大惊小怪的。”

陶君兰也不介怀静灵的语气,淡淡笑着应了一句:“的确是如此,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颜色看着好看。”

芙蓉干巴巴的笑了笑,“还是静灵姐见识广博,我这样的,能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这话一出,顿时陶君兰青姑姑等人都是忍不住皱眉了:这有自知之明是一回事儿,妄自菲薄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这么说,让人听着怪不舒服的。而且外头的人听见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想。说不得还以为德安宫里没好东西呢。

秋芷却是在这个的时候接了一句话:“静灵我觉得你倒是看错了。看那颜色质地,可不像是玛瑙,倒有些像是红玉髓。我记得,咱们殿下的小库房里就有这么一套红玉髓的首饰,从发钗,到镯子,戒指,项链手串,还有腰带,都是一套的。听说很是珍贵。”

这么一说,静灵脸色顿时就有些变了。狐疑的盯住了陶君兰。

陶君兰顿时觉得要坏事儿,当下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想必那个一定很珍贵。”然而,她自己心底却也是忍不住狐疑:莫非这串手串,果真是那一套首饰里头的?若真是这样,那可就太珍贵了……

陶君兰觉得手腕上的手串,又开始变得滚烫灼人了。早知道,她无论如何也不该接下来的。

静灵狐疑过后,已经忍不住开了口:“你这个,是哪里来的?挺好是便宜我也弄一个戴戴。”

静灵这样说,陶君兰也就不好随口敷衍说是买的了,不然,上哪里再弄一个给静灵?当下只得干笑一声:“殿下随手赏的。大约是从哪里得来的小物件,觉着留着没用就给了我。”

这下,连青姑姑也忍不住的开始狐疑了:殿下给的?莫不是真是秋芷说的那套首饰里的吧?

静灵的脸色更是要用漆黑一片来形容了。唯独秋芷,似乎没觉出异样来,仍是笑咪咪的。

陶君兰心里有些膈应。如今,她有些怀疑秋芷根本就是故意这样说的。不然,何必当着静灵的面儿说?明明知道静灵是个什么心思又是个什么性子……

不过,眼下不是怀疑这些的时候,陶君兰微笑着,大大方方的亮出手腕上的手串:“静灵姐姐帮我瞧瞧吧,我也瞧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反正我觉得是玛瑙。肯定不是什么红玉髓。那东西那样珍贵,殿下怎么可能就给了我?那不是糟蹋东西么?”

第一卷 第72章 狐疑

之所以这样明目张胆的睁着眼睛说瞎话,陶君兰倒不是故意想要骗谁,而是她心里清楚。若她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这是红玉髓,还是二皇子从小库房里拿出来的。那么,估计得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更说不得,还会让人误会什么。她不愿意那样,所以就选择了最省心省力的。干脆虚虚假假的,将这事儿直接蒙混过去。

就好像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二皇子将这样珍贵的东西随手就给了她一样,估摸着静灵她们也都是不相信的。她就要利用这份不相信,来让人相信,这东西的确不是那么珍贵,更不值得红眼嫉妒什么的。

静灵深深的看了陶君兰一眼,见陶君兰一脸大方自然,最终也收敛了神色,缓缓的看了一眼手串,最后淡淡道:“的确不是。”

陶君兰微微舒了一口气,然后不动声色的将手串重新用袖子遮住了,又若无其事的继续吃饭。故意忽略了周围的关注。

芙蓉似乎觉得陶君兰处境有些尴尬,便是忙笑着说了一句:“不过,即便是不值钱的东西,只要是殿下赏的。再怎么也是不一样的。哪怕就是一根草呢?”

这话一出,刚缓和的气氛顿时又凝固了。陶君兰更是一个晃神,直接重重的在舌头上咬了一下,顿时满口都是血腥味。近乎哀怨的看了芙蓉一眼,她不由得在心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芙蓉这样的人,真是叫人喜欢不起来。这是帮她么?这分明是在帮她让众人更不痛快!让众人更痛恨她!

什么叫,哪怕二皇子赏赐一个草都是不一样的?真不知道,芙蓉这样的人,是怎么能够在宫里活这么久的!是,二皇子就算真赏她一根草,她肯定也会好好收藏视若珍宝。也必须如此不可。可是这话能这样说出来么?还用这样艳羡的语气说出来!

此时此刻,陶君兰不必看,都知道众人看她的目光变了。心头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青姑姑此时也是忍不住古怪的笑了起来,看了一眼芙蓉:真不知道是故意的呢?还是天性就是如此?若是天性愚蠢也就罢了,就怕是故意的。这么一句话,咋听粗鄙,可是细细揣摩品味之后,倒是觉得有些高明了。就是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摸样了。她先前只当是内务府不经心,才选了这么两个人来。可是现在么……却是有些狐疑了。

不过,做为年长者,青姑姑自然也不可能让人因为这个闹起来,淡淡的开了口:“不管是什么,既然殿下赏了,那必然有殿下的深意。与其嫉妒,倒不如好好服侍殿下,说不定以后还能得了更好的赏赐呢?”

任谁也听出青姑姑这话里有些警告的意思了,当下也就都敛去了心思;

。只是气氛却是不如一开始那么和谐了。

陶君兰这顿饭,自然是吃得索然无味。另外,她倒是有些想念二皇子了,以往因要服侍二皇子用饭,她向来都是单独用饭的,根本不必面对这些。更是不由自主的想了二皇子郑重替她戴上手串时候的情景,心中竟是渐渐的生出一股甜蜜来。就连手腕上让她被众人敌视的手串,也不那么滚烫灼人了。

二皇子想必此时也在用饭罢?就是不知道,皇后宫中的饭菜,他吃得惯还是吃不惯?还有,喝酒也不知道有没有节制?陶君兰想着想着,竟是有些牵肠挂肚,无比担忧挂心起来。

而此时的二皇子,正端坐在席间。因人多,所以设的都是每个人一个单独的小桌子,饭菜的量也少,不过胜在菜式极多。只是,二皇子偏好清淡些的,可是皇后宫中的菜式,大多都是味道重的,他也就提不起胃口来。勉强捡了几样吃了,略填了填肚子也就作罢了。

此时大皇子领先起身对着皇后敬酒:“恭祝母后福泽绵延,青春不老,万寿无疆。”

皇后满面笑意,端起酒杯来对着心爱的儿子宠溺道:“等你成了亲,能快快给我生个皇孙来抱,那才是最好的贺礼呢。”又转头看向皇帝:“皇上,您说是不是?”

皇帝自然不会说不是,也是笑道;“你们几个年纪大的兄弟,都到了成亲的时候,朕也和你们母后一样,盼着你们能够早日开枝散叶。生几个皇孙来让朕看看!”

大皇子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却红着脸豪迈道:“儿臣记住了,等成了亲,必定会努力给父皇母后生个孙儿的。”

皇后笑得更加开心,满脸都是笑容,又指着大皇子道:“那你快求求你父皇,早日给你寻个皇妃吧!没有皇妃,你拿什么给我们生?”

二皇子缓缓抿着酒液,忍不住的笑了。皇后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说这句话吧?真是煞费苦心。看来,这是真等不及了,想要快些将镇国公的嫡女娶回来了。只是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同意?

当下,二皇子便是又悄悄的看向了皇帝。

皇帝神色不变,哈哈大笑:“你母后说得对,是该如此,是该如此。回头朕一定好好琢磨此事。”

大皇子煞有介事的冲着皇帝行礼:“父皇为儿臣劳累了。”顿了顿,又看一眼二皇子:“儿臣顺带也替二弟谢过父皇了。”

皇帝也看了一眼二皇子,笑容更和煦起来:“难为你还想着你弟弟。好,做哥哥就是要有个哥哥的样子。”

做哥哥的样子?二皇子禁不住笑了。随后也端起酒杯来冲着大皇子遥遥敬酒,又拜过皇帝。众人只当他是在和大皇子道谢,却不知道,他心中却早已经是冷笑连连。大皇子的“兄友”之情,越发的演练得炉火纯青了。若是背后也能这样友善也就好了。

随着脑中想着之前大皇子阴阳怪气的说他是个哑巴的情景,二皇子一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的好哥哥,他会一辈子记住的。

这场宴会,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方才散了;

。二皇子拉着七皇子从凤藻宫出来,只觉得无比的疲惫,连往日温和的神色也不肯再费力维持了。

七皇子苦着脸,有些恨恨:“御膳房做的菜难吃死了,我都没吃饱。不知宫中记不记得给咱们留吃的。二哥,你吃饱了吗?”

二皇子不由得失笑,却也摇摇头,又拍了拍七皇子的脑袋。到底还是个孩子,这话就这么说出口了,也不怕万一叫凤藻宫的人听去了,让皇后不痛快。

王如此时是在前头打着灯笼的,闻言也是不由笑起来:“想必这会子都还没睡呢,到时候做点简单的吃食也是容易的。”

七皇子闻言面色这才好看了些,想了想,忽然就笑了,砸吧一下嘴;“我记得上回那宫女做的饭菜就挺不错的。对了,上次她还切了手,可真笨。”

被七皇子这么一提醒,二皇子也是不由得回想起了当时的情形。顿时也笑了。

七皇子扭过头来缠着二皇子撒娇:“今儿还让那宫女给做吃食吧?二哥你别不舍得。大不了我回头给她打赏。”他可知道,那宫女现在已经是二哥的贴身宫女了,可不能像是以前那样随意使唤了。

二皇子自然也不是那么小气的,虽然有些犹豫,到底禁不住七皇子软磨硬泡,还是点头应了。不过想着上次匆忙之间陶君兰切了手的事情,便是又赶忙示意王如先回去说一声,提前准备着。

王如心道,既然叫做了,肯定那是会给他们也顺带做一份的。一时之间只觉得更饿了,口中也一阵阵的发馋,忙应一声,脚下生风的就赶忙往德安宫先回去传话了。

等到王如将话传给陶君兰的时候,青姑姑正在旁边呢,自然也听见了。当下笑叹了一声:“哎哟,我是老了。可比不上你的手艺了。真真是让人不得不服气啊。瞧瞧,就吃了那么一回,还叫惦记上了。真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改明儿我出宫养老了,你正好顶上我的位置。”

陶君兰闻言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却又知道青姑姑是玩笑,于是干脆一点头;“好,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姑姑好好教我,将手艺全传给我了,将来我负责给姑姑养老,姑姑不必担心。”

青姑姑扑哧一声就笑了:“好丫头还大包大揽呢。你给我养老?你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呢,只怕到时候卖了你都养不起我们三个。”

陶君兰也笑:“哪能啊?不都说,天下就没有饿死的厨子?大不了,我去酒楼当大厨去,怎么也养得起姑姑。”

一面玩笑着,陶君兰却已经是开始琢磨,要做些什么菜好了。现在这么晚了,眼瞅着就该睡觉了,再弄复杂的时间也不够,还是怎么简单怎么来才好。

“要不,炒个酸脆藕片?再炒个青菜心,再弄个凉拌的,炒个肉丝。下饭尽够了。”陶君兰掰着手指头盘算。

青姑姑也觉得不错;“嗯,不错。再加个鸡蛋汤。”

陶君兰算着时间,麻利的开始行动起来,加上有青姑姑的帮忙,倒是赶在二皇子回来之前,就将饭菜都弄好了。因想着二皇子大约喝过酒的,又自作主张的熬了一碗醒酒汤。;

第一卷 第73章 表明

当二皇子看见那碗醒酒汤的时候,一时间竟是忍不住微微怔神起来。然后,偷偷的看了一眼陶君兰,接着就忍不住的翘起了唇角。当下端起碗来,细细缓缓的喝下肚去。

醒酒汤算不上好喝,可是二皇子却是觉得,今天的醒酒汤,出奇的好喝。和以往喝过的都是不一样的。今天的,特别的甜一些。当然,这个甜,并不是说口味上,而是来自于心上的一种感受。甜蜜蜜的,像是泡在了蜜罐里,让人心情大好,几乎都要飞到了云端上去。

他自然知道这肯定是陶君兰亲自熬的。专门替他熬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克制不住的露出欢喜来。

当然,以往二皇子喝了酒肯定也是有醒酒汤喝的。可是二皇子心里清楚,这不一样。很不一样。

若是以后每次喝酒之后,都能喝上这样一碗醒酒汤,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愿意的。只想着那种情形,二皇子便是觉得这醒酒汤似乎又甜了几分。

不过,随后想到陶君兰那日在书房说的那一番话,最终这些甜蜜还是都化成了苦涩。终究,也不过是奢望罢了。

陶君兰在一旁,看着二皇子面色复杂的样子,忍不住出声提醒;“殿下,饭菜都要凉了。且睡觉的时辰也到了。”若是再折腾一会儿,只怕今晚就要睡得晚了。关键还怕存了食。当然最重要还是,她不想看见二皇子这样的一副神情,好似遇到了很不好的事情。

二皇子回过神来,冲着陶君兰浅浅一笑,又看一眼已经在狼吞虎咽的七皇子,这才提起筷子来吃饭。不过心情没回恢复过来,到底有些食不知味就是了。

陶君兰看在眼里,不由得有些忧心忡忡:难道是在皇后那儿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

心中虽想着,可是到底碍着身份,陶君兰还是没问,只沉默的站在一旁。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宫里送来第一批新鲜莲蓬的时候,皇帝也终于是颁了封王的旨意。大皇子被封了康为封号,也就是康王。而二皇子,则被封了个端,也就是端王。一起赐下来的,除了王爷朝服之外,也就是一座王府了。大皇子的王府算不得顶好的,可贵在离宫近,出入皇宫方便。而且那一段的地界,住的更是王公贵胄。至于二皇子的,虽然地方大,景色好。可是却有些稍嫌幽静了。至少,是没在热闹的地界。

不过,在陶君兰看来也算是皇帝深思熟虑的结果:大皇子作为皇后嫡出的儿子,既长且嫡,将来就算不是当皇帝的命,那也肯定是身居要职的。所以,离皇宫近便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二皇子么,估计以后也就是个闲散王爷的命,幽静点避开是非也是挺好的。

除了宅子的差别之外,另外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固定资产,俸禄,珍玩古器的之类,当然,还有真金白银;

。这个肯定是不能少的。

至于将来王府的下人,一部分是直接从宫中调拨,另一部分就直接是内务府采买了。反正到时候二皇子搬出去的时候,肯定王府里那时候是已经全都妥帖,一样不差的。

接到圣旨那天,德安宫上下自然都是沸腾了。几乎都是由衷的高兴——当然也有不舍的。毕竟出宫之后,只怕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进宫了。宫里相熟的姐妹们,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几面了。

陶君兰也有些惆怅:二皇子封王,她自是替他高兴的。可是想起陶芯兰来,又觉得舍不得。心中像是有两人在拔河,拉锯战似的。

二皇子似乎也是有些高兴,示意陶君兰拿出银子来打赏一回。一人赏了一两银子。

陶君兰见状,心头的那一点点阴霾也就暂时的散去了,忍不住的笑道:“以后就不能再叫殿下了,该改口叫王爷了。这么突然要改口,奴婢倒是有些不习惯了。到时候喊错了,殿下可别恼奴婢。”

二皇子摇头示意不会,面上一直带着笑。末了又伸出手指来,示意陶君兰将手掌摊开,他有话要说。

陶君兰依言摊开手掌。只感受道二皇子在手心写:你若喜欢,不必改口。”

陶君兰心中一暖,有些开心。可是却又摇头:“这哪成?若是不改口,胡乱叫了,成什么样子?也让人觉得奴婢不懂规矩。慢慢来,也就习惯了。”

二皇子又写:出宫后,亦可进宫见亲。

陶君兰这下便是真正的欣喜了,虽然二皇子写得简练,可是意思却是明显的。这分明就是在说,以后哪怕是出宫了,他也会让陶君兰进宫探亲的。

陶君兰忍不住的抬起头来,看着二皇子带着和煦笑意的唇角,心中一酸眼睛里竟是不受控制的就蒙上了一层水雾,一开口,才发现连声音都哽咽了:“多谢殿下。”心中,自是说不出的高兴。这股高兴,不仅是为了以后还能见陶芯兰,更是因为二皇子如此贴心的举动。

只是欢喜之后,她却又是心中一动,忍不住的生出一股狐疑来。几乎是冲口而出的,一句话便是问了出来:“殿下为何对奴婢这样好?”

二皇子的笑意僵在了脸上,慢慢的竟是又浮出了一丝窘迫来。不过好在他不能开口说话,所以抿着唇不知该如何解释的情况,也让人觉不出异样来。

好半晌,二皇子镇定了心神,缓缓的在陶君兰手心写到:“因为是你。”

写下这四个字的时候,二皇子是觉得他自己整个人都是在忍不住轻轻战栗的。心中充满期待的同时,更是充满了恐慌和惴惴。他其实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脑子一热就这么唐突的写下了这四个字。按理说,他是不该表露出任何情绪的。

陶君兰疑惑了一下,才反映过来二皇子这四个字的意思。登时,只觉得轰的一声之后,面上就滚烫起来。**辣的似乎都要燃烧起来。

巨大的惊讶让她整个人都错愕了,呆呆的说不出一句话来,甚至连表情也没了变化;

。这四个字,实在是让她有一种预料不及之感。不仅让她无措,更让她觉得恐慌。

她之前是一直认为,她和二皇子之间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情愫的。尤其是二皇子,那样一个丰神俊秀,宛若谪仙的人,怎么会对她一个罪臣之女有什么情愫呢?更何况,她也从未发现过二皇子对她有任何的异样之处。先前,二皇子更似乎抗拒过她做司帐女官的事情吧?

怎么的,现在却是突然对她说了这么四个字?

这四个字,带来的不仅是满心的欢喜和无比的甜蜜,更多的,还是重如泰山的压力。

陶君兰有些慌了,更有些怕了。以至于她一直手足无措的愣在那儿,不知该有什么反应才好。

而随着陶君兰呆滞得越久,二皇子心中的忐忑不安,就更加深得越多。到最后,就连一点点的期盼也都不曾剩下,全被忐忑给淹没了。

就在二皇子以为陶君兰再也不会有所反应的时候,陶君兰却是忽然笑了,接着眨了眨眼睛,脆生生的笑道:“殿下别和奴婢开玩笑了。”

就这么一句话,二皇子心中最后一点期盼也彻底的消失了。一种说不出的失望和难过笼罩上来,几乎让他脸惯性的微笑也无法保持。不过,多年的习惯早已经养成,在他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笑得温和自然了,然后竭力的表达出一种,我就是开了个玩笑的感觉。

陶君兰只是笑着说了那一句话后,就不敢再和二皇子对视了。笑容也渐渐的消失了。最后胡乱寻了个理由,赶忙就逃开了。

二皇子自然没有阻拦,事实上,这会子他也是想独自冷静冷静的。甚至,他是有些懊悔的。他不该一时冲动,脑袋发热就直接写了那么四个字。这下,陶君兰心中该怎么想?虽然她看着似乎并没有相信,可是……却不代表对她们之间不会有影响。

事实上,也有了影响不是吗?不然,她也不会桃之夭夭。那急匆匆离开的样子,活像是被人追赶一般。

二皇子禁不住苦笑了一下,随后攥紧了拳头,有些懊恼挫败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震得杯子都是一跳。

而陶君兰这边逃也似的出去后,才觉得脸上的滚烫渐渐的消退了。随即,她也是忍不住的露出了一丝苦笑。

说真的,她是真的很意外。纵然后头二皇子附和了她的话,表示那就是个玩笑。可是她不信。她真的不信。她知道,二皇子那话,应该是真的。

二皇子,或许真的对她,是很在意的。不然,也不会在她手心里郑重其事的写下那么四个字,更不会等着她回答。二皇子当时脸上那种紧张和期盼,她都是看见了。正因为看见了,才更觉得不敢相信。

如果有得选,她情愿不要知道这个。她情愿这的确是个玩笑。

因为知道了,心中就会有奢望,会有情不自禁的贪婪。想要获得更多,更多。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她几乎想冲动的回应二皇子的那句话,然后就这么一直陪在他身边,什么也不去计较:名分,未来的艰难,都暂时的被她忘在了脑后。满脑子里叫嚣的,都是永远的,和他在一处,不分开。

第一卷 第74章 司帐

陶君兰心里清楚,即便是凭着最后一丝理智拒绝了。可是最终她还是动摇了,动摇得还十分厉害。二皇子就像是无与伦比的诱惑,让她一步步的沦陷进去。慢慢的,失去所有理智。

陶君兰开始有意无意的尽量避着二皇子,虽然这次没装病,可是尽量却是不和二皇子单独相处着,更别说单独说说话了。

二皇子自然是觉察到了,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形,他却又无可奈何。第一次,他有些懊恼自己无法开口说话,不然的话,说不定事情就不会如此。就比如现在,他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还是无法说出只言片语。提笔想写,却最终又什么都写不出来。

这样的相处模式,让二皇子心中烦躁无比。脾气都有些控制不住了。这不,今儿就因为一点小事儿,就忍不住发了一回脾气,事后好半晌都没能平复下来。吓得伺候的小宫女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战战兢兢的样子看着更加的让人心烦。

陶君兰并非不知道这一切的根由到底在何处,只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装聋作哑。她能说什么呢?能劝什么呢?除非,她对二皇子说明自己的心意。可是那可能吗?不可能。说出那句话的代价太大,让她不得不选择了缄默和装傻。或许,到底还是她太自私了。自私的不愿意去承担那个后果,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

甚至,她还在想,是不是她已经不该再留在这里了?再这样下去,到底是让她自己和二皇子都觉得不痛快罢了。

这个主意,就这么一直在陶君兰脑子里徘徊盘亘,挥之不去。

然而,还没等到她开口,德安宫里便是又生了变故。

太后和皇后,两人分别选了一个漂亮的宫女赐给二皇子做了司帐女官。意思就是让二皇子成亲之前,由着司帐女官教导着学会床底之间的事情。避免成亲的时候闹出尴尬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二皇子的年纪是实打实的摆在这儿了。按说这事儿早就该准备起来的,比如大皇子,两年前就已经有了司帐女官。只不过先前太后一直压着这事,说二皇子体质不好,早行床弟之事有伤身子,这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而如今,太后和皇后,分别选了人送过来,那味道就有些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了。这是小事,根本就不必费这么大的功夫。所以,陶君兰下意识的觉得,怕是这对婆媳有点儿打擂台的意思。毕竟,司帐女官还是很重要的;

。以后可是要和二皇子同床共枕的,到时候,多少也会对二皇子有些影响的。说不定,就因为了司帐女官的一点枕头风,从而偏向了另一方。

好歹,二皇子也是个皇子,拉拢在手里总是没错的。

太后送来的宫女叫桃枝,生得极好,娇娇怯怯的,身段柔美却又不算太瘦弱。而且,看着那眼睛里闪烁着的光芒,就知道必然不是个蠢笨的。

皇后送来的唤作红蕖,样貌和桃枝是截然不同的,桃枝看着就是江南水乡一带的,清秀柔美。而红蕖,则是艳光四射,丹凤眼微微上挑,天然就带了那么几分魅惑。而且,不仅容貌是艳光四射,就连身段,也是让人看一眼就觉得要喷火。宽大而没有曲线的宫女服,都被红蕖前凸后翘的身段给穿得妖娆魅惑。看过红蕖的,脑子里都是情不自禁的冒出两个字来: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