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有一大池的荷花,如今正是荷叶鲜嫩的时候,妾便是吩咐人摘了些刚展开的嫩叶,一部分做了这荷叶糕,一部分却是包起来了,太后拿来养在盆子里看也可以,用来煮荷叶粥也是极好的。”陶君兰腼腆一笑,亲手将酥油螺卷捧到了太后跟前。一面又笑着解释:“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好歹是王爷的一片心意,太后您别嫌弃。”

陶君兰光明正大的就将这个推到了李邺的身上——要想哄着太后高兴,还是要李邺出马才行。李邺想到的那叫孝心,旁人想到的,都是讨好。这两者之间的不同,直接就决定了太后的态度。

果不其然太后越发欢喜起来,连连去看李邺,赞不绝口:“你们几个弟兄里头,就属你最孝顺;

。他们还怪我偏心,你说我不偏心你,我又偏心谁去?连这样的东西都想着我。”

李邺含笑看了陶君兰一眼,倒是没否认,不过却是亲手捻起一个酥油螺卷来递到了太后的最边。

太后咬了一口螺卷,面上眼里全是满满的笑意,仿佛这个酥油螺卷的甜味一直甜进了心里似的。

陶君兰也忍不住笑了——心里又有些感慨。凭着太后的尊贵之姿,其实也和天底下疼爱孙子的祖母一样。儿孙一点点的孝心,就足以让她欢喜甜蜜,笑口常开了。

“太后觉得怎么样?若是觉着好。以后想吃了,只管打发人去王府说一声,到时候做好了,让王爷亲自给您送进来!”等到太后一个酥油螺卷吃完,陶君兰这才笑着上前问道。而后半句,她也的确是真心的。做点点心也不费事儿,若是能让长辈高兴,哪怕再麻烦琐碎的事情也是值得的。

太后又看了一眼陶君兰,这次的笑容倒是比之前的更多了几分和蔼:“这个主意甚好。也让邺儿多跑跑腿,省得他也不记得来看我这个老婆子。”

“到时候王爷进宫来,妾也正好能多进宫几趟给太后请安。”陶君兰故意玩笑着说了一句。

太后将脸一板:“我看请安是假,分明不过是要进宫来看你妹妹。从刚才起,你那一双眼珠子都快黏在芯兰身上了,你当我看不见?”

这下陶君兰是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微红了脸嗫嚅着说不出话来。不过却也不是太担心太后真生气——假意生气和动了真火,她还是分辨得出来的。

太后见陶君兰如此,倒是又忍不住笑了。随后对着陶芯兰道:“你还不给你姐夫见礼?若他敢不给你见面礼,我可不轻饶了他。”

这个李邺还真没准备,一时之间也是手足无措,忙低头去看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做见面礼的。

陶芯兰含笑上前来,倒是真没客气的直接唤了一声“姐夫”,末了才又对着端王妃行礼,恭顺的给端王妃请了个安。这才又看向李邺,皱了皱鼻子娇嗔道:“罢了,今儿就饶了姐夫你这一回,改明儿补上。不过,可得补个双份儿!”

李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含笑的看着陶芯兰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了。

太后“哈哈”大笑,指着李邺乐不可支:“可是许久不见你这样慌忙了。”

李邺闻言苦笑,又看了一眼陶君兰。

陶君兰也笑:“王爷就该拿个银锞子给她,荷包里不是装着的吗?”

陶芯兰闻言吐舌:“我才不要银锞子。太后之前赏了我一匣子呢。各式各样,可是好看得很。姐夫的难道还能比那个好?”

被陶芯兰这么一说,太后倒是更欢乐了:“原来竟是我将你养刁了。”这幅态度,倒不像是对着一个小宫女了,更像是对着一个宠爱的后辈。

见了这幅情形,陶君兰是真相信了,太后的确是十分宠爱陶芯兰的。当下自然是欢喜起来——不过她越是欢喜,就越是衬托得一旁的刘氏失意冷落了。;

第一卷 第134章 催促

和屋子里和谐欢乐的气氛相比,刘氏根本就显得格格不入。

也亏得刘氏坐得住,一直那么面带微笑的坐在那儿,也没露出丝毫的不耐烦什么的。倒是让陶君兰多少有些佩服——干巴巴格格不入的坐着,说真的她还真是没办法那么坦然又自然。

不过,刘氏这幅样子却是多少又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倒像是她不屑于和人说话似的。宁愿干坐着也不肯开口。更别说她对太后的态度了:尊敬有余,亲热不足。换做她是李邺或者太后,估摸着对刘氏也喜欢不起来。

陶君兰算是看出来了:太后怕是和李邺的态度也一样,并不怎么喜欢刘氏。不然的话,太后也不会至今连话也不和刘氏多说了。要知道,就是她这个和太后有不愉快过往的人都没让太后冷着脸相对,还和和气气的,就能看出太后的脾性其实已经极和善了。

坐了也不过小半个时辰,刘氏便是“柔声”的出声提醒了:“王爷,时辰不早了,咱们是不是先去皇后娘娘那请个安?”

太后倏地就沉了脸下来,盯着刘氏看了两眼,末了又出声:“也不急在一时半会。邺儿陪我吃过午饭再去吧。”说话时候,太后的语气淡淡的,显得并不是那么的高兴。语气更是有些强势。

很明显的,太后是被刘氏这话给弄得有些不痛快,故意要和刘氏对着来了。

作为李邺,当然是站在太后这边的,当下连犹豫也不曾,便是笑着应下了。

陶君兰本来是打算只看戏不出声的,可不曾想关键时候刘氏却是突然看了她一眼。那一眼里头,包含了许多的情绪,最明显的还是一种淡淡的威胁。刘氏用眼神告诉她,此时根本不是她看戏的时候。

陶君兰哪里有不明白刘氏意思的?当下微一犹豫,到底觉得还是不能不出声,便是笑着道:“眼下时辰还早,不如我和王妃先去给皇后娘娘请个安,然后再回来伺候太后用饭?至于王爷却是不必跟着去了,只管陪着太后说话;

。想必皇后娘娘也不会怪罪的。”

这话一出,太后又看了陶君兰一眼。眼神同样的凌厉不快。不过又多少比看刘氏的时候好上一些。

陶君兰也不发憷,低头微笑着解释一句:“今儿进宫,本就是为了给太后您和皇后娘娘请安的。若是迟迟不去,只怕皇后娘娘那边等得着急,倒是我们做小辈的不是了。再说了,太后您和殿下说悄悄话,我和王妃杵在一旁岂不是尴尬?”

当然,最后那一句“悄悄话”却是十足十的玩笑之眼了。太后纵然和李邺有什么悄悄话要说,也断不会让人发现了。不过这么一说显然效果却是卓越的——至少太后是被逗笑了。这么一笑自然也就不好再绷着脸了,当下太后笑骂一句:“罢了罢了,你们两个去罢。”

虽说是笑了,可是也看得出来太后并不是那么高兴的。

不过刘氏却是显然已经不想再继续在这个地方待下去了,太后刚一出声,她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起身告辞了:“那孙媳就先去了。”

陶君兰也只得跟着起身告辞。

待到陶君兰二人一起出了屋子,太后这才轻哼一声,沉声对李邺抱怨道:“你这媳妇,倒是个直白的。下次你来我这里,若带她来就不必再来了。”

李邺无言苦笑,就差没脱口而出一句:其实压根就没打算带刘氏的!

倒是陶芯兰笑眯眯的接了口:“太后可别恼,她不喜欢咱们这儿,咱还不欢迎她呢。今天中午就别给她准备饭菜了,让她去皇后娘娘那儿吃。”这句话完全就是个孩子气的玩笑话。

太后撑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嗔怪的瞪了陶芯兰一眼,末了又笑着逗弄:“那你姐姐呢?”

“您瞧着吧,姐姐是必然要回来呢。姐夫还在这里呢。”陶芯兰笑嘻嘻的看了一眼李邺,还念念不忘的对李邺道:“姐夫回头可别忘了给我的见面礼。双份哟。”

太后顿时笑得更加乐不可支了。一旁的张嬷嬷也上来凑趣:“就冲着你能逗得太后这么高兴,王爷也该多出一份。王爷可是不知道,自从她来了咱们这儿,太后可没哪一日心情不好的。说她是个开心果,也不为过。”

这么一说太后倒是忍不住抱怨起来了:“说起来,咱们宫里和芯兰年岁差不多的公主也不少,怎么就没一个和我亲厚的?”倒是一个个全都在皇后跟前绕了。不过这话太后没说出口,她心里哪里有不明白的——那些公主们围着皇后转,无非将来就是想要有个好前途罢了。毕竟将来选驸马的时候,可是完全由皇后做主的。

说起这个,太后心里还有些不痛快的就是:这两年,宫中的一应事宜可是被皇后把持得更加厉害了。若说以前是她不想和皇后争,如今便是有点儿心有余力而力不足了。皇后看似孝顺,可是却没一件事情会照着她的意思来。处处做对,全然没了当年做太子妃时候的小心翼翼。

一想到这些,太后就觉得心里一阵阵的气闷。不过,她又何尝不明白,这是皇后在报复她?她也算是想明白了,既然皇后要斗,她不迎战还真不行。

其实,最让太后觉得气闷的,还是刘氏的态度——刘氏也是个只和皇后亲热的;

。若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偏偏刘氏还对李邺一副不上心的样子!就冲着这一点,太后就觉得怎么看刘氏便是怎么不顺眼。尤其是被陶君兰对李邺的态度一对比之后,太后觉得刘氏完全就是个多余的。

只是陶氏……太后微微拢了一下眉头随后又快速的分开了,表面上丝毫看不出异样。笑着吩咐陶芯兰去厨房看看。

将陶芯兰打发走了之后,太后这才看了一眼李邺,意味深长道:“陶氏和皇后那头的关系也不错,今儿刘氏和陶氏之间的一唱一和你也瞧见了。喜欢是一回事儿,可也不能不长心眼。再说了,独宠她一人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为了子嗣计,也该玉露均沾。刘氏虽不好,可毕竟是正妻。还有桃枝——当初我也是觉得她好才将她给了你。你可别辜负了我这一片心意。若是实在不喜桃枝,我记得还有个叫静灵的宫女,是也不是?她也是极好的——”

李邺没想到太后好好的忽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一时半会的倒是有点儿发愣——以往太后可是从未说过这些的。更不管他房中的事。今日……不过李邺只转念一想便是明白过来太后今日反常是为何了。

当下,李邺轻轻的覆住了太后的手,也成功的让太后不再继续说下去。随后微微一笑,点了茶水在桌上写到:“我有分寸。”

太后见了这四个字,沉默片刻长长叹了一口气:“你这幅样子,和你娘是一模一样。罢了,罢了。你娘当初便是不肯听我的,如今我也管不住你。但愿你真有分寸罢。”

太后这句话,就像是一把刀子直接切在了李邺的心上,李邺低下头去,面上全是不忍和低沉。可始终他也没再转变心意。面对太后,他是不忍心欺骗和说违心之话的。

“你父皇头上的白发,可是越来越多了。”太后忽然说了这么一句不找边际的话:“这人老了啊,盼的就是个儿孙绕膝,多子多福了。之前那个叫绿柳的妃子怀孕,你父皇多欢喜?孩子没了之后,对他可是不小的打击。这两年,他年纪大了,他也不对妃嫔们有什么指望了。不过却是对孙子越发盼望了——上次康王妃怀孕,你父皇也是抱了希望的。幸而最后生了个孙女。你也该努力努力了,康王妃如今可是又怀孕了。”

李邺神色变得有些肃然,末了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刘氏家族都是清流,原本是极好的。可惜却是皇后那边的人——陶氏更不必说了,半点娘家势力也没有。这一点上,你比康王吃亏太多了。”太后叹了一口气,有些恼恨:“若不是皇后非要与我做对……”

李邺轻轻按住太后的手,微微一笑却似乎是没有半点恼怒,反而温和得如同春风。同时轻轻在桌上写道:“无妨,如此才会放心。”至于让谁放心,他没说,可太后却是十分明了。

太后轻轻拍了拍李邺的手,压低了几分声音:“当初你祖父便是和你父皇的情况一样,盼孙子盼得发疯。若不是有你——如今,不管是刘氏还是陶氏,尽快的怀孕才是最好的。陶氏看着也是个好生养的,她若能为你生下儿子,我便是不同她计较当初的事儿了。”

李邺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了——太后这样说,分明就是还在记恨当初陶君兰不识好歹离宫的事情。不过,更分明的是,在太后看来,曾孙子却是最重要的。

李邺禁不住琢磨起来——不知道努力一点的话,有没有可能这两个月里头陶君兰就怀孕?;

第一卷 第135章 故人

再说刘氏和陶君兰一路行至皇后宫中。

皇后宫里却是早已经有了客人——或者根本就不算是客人?因为在的根本就是康王妃,皇后的嫡亲儿媳妇。

陶君兰和刘氏进去的时候,皇后正和康王妃坐在一处说笑呢。本来她还没认出来那是康王妃,倒是刘氏先认出来了,对皇后行礼过后便是又朝着康王妃一福:“康王妃。”

陶君兰这才恍然,原来这个丰腴的美人就是康王妃,皇后嫡亲的儿媳妇。随后她也赶忙跟着对康王妃福了一福,“妾给康王妃请安。”

康王妃似心情不错,笑盈盈的一摆手道:“都说了,你们只管叫我大嫂就是了。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见外?”顿了顿又将目光落在陶君兰面上,随后才又笑道:“你就是二弟侧妃陶氏?母后说你是个难得的美人,之前我还不信,如今可是见着了。还别说,果然是我没法比的。就这幅温婉娇柔的样子,就把我们都比下去了。”

陶君兰忙羞涩一笑,谦逊道:“不过是小家子气罢了,哪里比得上大嫂您的雍容?就是我们王妃,我也是比不上的。”

康王妃笑吟吟的看了一眼刘氏,末了似乎故意不许陶君兰谦虚一般,道:“快别谦虚了。反正我可觉得比你们端王妃好看多了——”她这话分明是有着玩笑的意思,可偏偏神情看着却是挑衅的味道。

替啊君兰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刘氏。刘氏面色有些发沉,不过语气却是平静:“康王妃这话甚是。我不过是粗陋之资罢了。”

康王妃还待说什么,皇后却是嗔怪的拍了她一下:“你呀,这张嘴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过可不许再拿你弟妹玩笑了,不然可别怪我不疼你。”那神色,倒是不难看出宠溺之情。

陶君兰心道:皇后看来还真是挺喜欢这个康王妃的。不过也不奇怪——毕竟那是皇后的嫡亲媳妇,肯定和她们这些不一样的。

康王妃娇嗔的对着皇后撒娇:“母后偏心!我可不依了。”

皇后又伸手拍了一记:“谁让你是做大嫂的?怎么还和弟妹们吃醋?”顿了顿又对康王妃介绍道:“陶侧妃是你姑姑的义女,按照规矩也该叫我一声姑姑的。你以后可多和她亲近亲近,别生疏了。都是一家人。”

皇后说这番话,多少有点儿意味深长的意思。

康王妃打量了陶君兰一眼,末了笑着应了一声“是”。

而此时,刘氏的神色就更加有点儿发沉了,那微笑浅浅虚虚的挂在脸上,像是随时都会消失一般。显然,此时刘氏的心情并不算好。不过缘由却是也不难猜——皇后越是抬举陶君兰,怕是她的心情就越是差。毕竟,陶君兰强势了,就代表她不得不弱势;

。她能愿意?是谁也不会愿意?

陶君兰深深理解刘氏的时候,却又对皇后如此抬举自己有些迷惑——别忘了,刘氏也是皇后沾亲带故的亲戚,按理说皇后应该主张让她们两个和和气气欢欢喜喜的才对。怎么这个意思,反倒是有点儿往刘氏心上戳刀子的意思?

接着皇后又问了几句成亲后的事情,陶君兰一一答了,顾念着刘氏倒是没表现得太亲热。其实,她如今倒是有点儿同情刘氏了。刘氏已经够难受了,她没必要再去戳刀子。

不过陶君兰的好意,却不知道刘氏到底会不会领情就是了。

末了皇后却是对着陶君兰和刘氏笑道:“你们两个也该努力了。你们大嫂今儿刚诊出喜讯,怀孕已经两个月了。要知道,这可是你们大嫂第二次怀孕了。康王和端王年岁差不多,可不能在子嗣上落后太多了。”

陶君兰神色不禁一红——她才刚成亲,就这么直白的说孩子,到底是会不好意思的。

而刘氏的神情却和陶君兰是全然不同的:陶君兰的是羞涩,而她的,则是苦涩。其实此时刘氏很想回太后一句:“我又何尝不想快些有个孩子?”

不过最终刘氏什么话也没说,反而看了陶君兰一眼,深吸一口气温顺的应了一声。

陶君兰也强忍着不好意思蚊呐一般的应了一声。

接着皇后倒是没再说什么,四人家长里短的说了一通——不过大多数都是康王妃说,其他三个人倒是都没怎么说。尤其是刘氏和陶君兰。刘氏完全就是性子冷,陶君兰么就是完全借着新婚妇人的羞涩派头不想说。

不得不说,康王妃受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至少这份活跃气氛一口气说个半个时辰不停歇的功夫,就没几个人能比。

眼瞅着时辰差不多了,皇后便是要做主留她们三人用饭。陶君兰忙出声婉拒了:“王爷还在太后那,妾怕是要过去伺候。多谢皇后娘娘垂爱,妾却是不得不辜负了。”

皇后闻言,却是不气不恼,反而赞许的点点头:“女子以夫为天。理应如此。既然如此我也不多留你了,你且去罢。有空你也多进宫来陪陪我说话。”

陶君兰一面行礼告退,一面笑着应“是”。

刘氏被皇后这样一说,自然也就坐不住了,当下也要跟着告退。不过皇后却是笑着将她留下了:“陶氏一人去伺候端王就成了,你许久不进宫了,就留下来陪我说说话吧。回头我再让太医给你诊诊脉,你上回不还说调理身子?”

刘氏只得又留下了。可陶君兰觉得刘氏留在这儿,只怕也未必自在——不过跟着去了太后那儿,怕是更不自在。相比皇后来说,太后的不喜显然更折磨人些。

如此一来,便是陶君兰一人带着红螺并一个引路的小宫女往寿康宫去了。

临出来的时候,陶君兰还碰见了采鸢,少不得又寒暄几句,这才走的。

一路上陶君兰都忍不住在想康王妃怀孕的事情——刚才她也发现了,皇后似乎今儿是心情特别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康王妃怀孕这件事情;

。如同皇后说的,康王和李邺年岁并没相差多少,可如今康王都要有第二个孩子了,李邺这边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李邺心里急不急?还有太后那边……当初李邺迎娶侧妃,就是因为刘氏迟迟无孕的缘故。可若是她也一时半会的没有怀孕呢?

一想到这个,陶君兰竟是觉得心里有些发紧。就是心情,也有些低落下去。

就在陶君兰想得出神的时候,却是冷不丁的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一下子回过神来抬头看过去,顿时就愣住了,随后才又欢喜的唤了一声:“绿柳!”话出口才想起如今了绿柳可不是当年的绿柳了,忙又改了口:“娘娘。”

如今她和绿柳之间倒是差了一个辈分了——虽然按照品级来说,侧妃倒是比绿柳的品级还要大点儿,可是绿柳毕竟是皇帝的妃子,是长了一个辈分的,所以见了面还得是陶君兰先行礼。

绿柳笑着摆摆手,有些嗔怪:“你也学会这一套了。我们之间还需要如此?”

陶君兰微微一笑:“虽是虚礼,却也不好废除的。再说了,这么多人看着呢,哪里能不守规矩?”虽然多年不见有些生疏了,可是毕竟之前交情还在,说话也就随意多了。

绿柳“扑哧”一声笑了,戏谑的看着陶君兰:“如今你都是侧妃了,害怕坏了规矩受罚不成?”

陶君兰也笑了。

“前面有个亭子,不如我们去坐坐?”绿柳率先的提了出来,一脸热忱的邀请。

陶君兰估算了一下时间,倒是不太赶,便是点头应了。随后又觉得有些感慨:“没想到这么巧,偏我进宫一回,居然就遇到了。”

绿柳脚下微微一顿,似笑非笑的侧过头来看着陶君兰:“你还真以为是凑巧?”

陶君兰顿时讶然的挑眉:“难道——”

“没错,我可是在这里等了你半个时辰了。”绿柳掩唇一笑,那副样子倒是和以前没怎么变,可偏又让人觉得分明就有哪里不一样了。

陶君兰闷闷的想了一想,许久终于想明白:以前的绿柳性格直爽,笑的时候尤为爽利,眼神也是清澈。可是现在那双眼睛里盛的东西却是全然不同了。那样复杂的眼神,分明已经不是当初的绿柳了。

当下她心头不由得微微一叹——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发生了这么多事儿,哪里还能一样呢?

目光微微往下落,最后悄悄的绿柳腹上停留片刻又慌忙的移开了。陶君兰失神的想:上一次见到绿柳的时候,她的肚子已经有些明显了。那时候的绿柳,是意气风发的。可现在……

这么一想,陶君兰竟是觉得有些伤感。

一路由着绿柳带路寻到了个那个亭子,倒也是个僻静的地方,正适合说话。最体贴的是,里头已经泡了茶,放了果子和点心。

陶君兰顿时就相信了——绿柳那句等了半个时辰的话。可同时,她的心里也是一沉。绿柳等这么久,难道就为了和她叙旧不成?她却是不相信的。所以,绿柳到底是有什么目的?;

第一卷 第136章 惊吓

陶君兰有意无意的对着绿柳言道:“时辰不早了,一会儿我还赶着去太后宫中用饭,怕是不能久留。”

绿柳眸光一闪,很快就笑了:“看来太后的确十分喜欢你。要知道,太后可从没留过康王妃和端王妃用饭。”顿了顿又才道:“放心,肯定耽误不了事儿的。”

“不过是王爷受宠,我也跟着沾光罢了。”陶君兰微微一笑,摇头解释一句。

“康王妃有孕了你知道吧?”绿柳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宫女们,刻意压低了声音。

陶君兰倒是纳闷绿柳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当下点点头答了:“知道,方才在皇后那儿刚听说的。”说完她才想起来——皇后不是说今儿才诊断出来的?怎么绿柳会知道的?是该说绿柳消息太灵通,还是该说宫中消息传得太快?一时之间,她竟是忍不住的有点儿毛骨悚然。

或许是她的目光太明显,绿柳轻笑了一声,不在意的撇了撇嘴:“你还真当是今儿才发现的?”

陶君兰却是更加的觉得有些惊诧了——皇后不可能撒谎,那么肯定是之前康王妃有所隐瞒了。不过,这样一来绿柳消息的来源也就更可疑了不是吗?

在陶君兰的惊疑不定之下,绿柳又笑了:“这算什么?你要是在宫里呆上个几年,你也会像我一样。不,以后你肯定就会像我一样了。”说这话的时候,绿柳的口吻分明就带着宿命的味道。让陶君兰很是有些不自在。说真的,绿柳这种口吻,是将她给吓住了。

倒不是害怕有朝一日她和绿柳一样,而是她怎么也没想到一向泼辣主动的绿柳,不服输的绿柳竟是会用这种口气说出这种话来。

“康王妃怀孕,似乎和你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罢?”陶君兰悠悠的开口,然后将绿柳看住了。

绿柳嘲讽一笑:“你以为真没关系?别忘了,现在谁若是能生出皇上的长孙,那以后肯定地位是水涨船高的。”

“可这事儿是强求不来的。”陶君兰呼出一口气,紧紧盯着绿柳:“你到底想说什么?时间不多了。”她不想再和绿柳兜圈子说这些索然无味的话了。一次次提起康王妃怀孕这事儿,本就让她原本就不怎么好的心情雪上加霜,此时只觉得是有一股无名火不停地往外冒。

在这样的情绪下,陶君兰觉得自己的忍耐和自制力都变差了。最主要也是绿柳这样的态度,让她一点点的失去了耐心。

“你还不明白你的处境?”绿柳一声轻笑;“你还真以为,皇后会对你好?别开玩笑了。”

陶君兰沉默以对,只看着绿柳,等着她将话说完。

“若端王的儿子是皇上的长孙……而你又是皇长孙的生母。你说,会是什么样?”绿柳笑吟吟的看着陶君兰,轻声如此问道。

陶君兰仍是沉默。可心里却是已经想到了那样的情景——若真的是那样,那她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甚至说不定对李邺也有所裨益。可是随后她又叹了一口气:怀孕又不是做点心,并不是想要就能有的。而且,就算是怀孕了,能不能一举得男,那也是两说;

“皇后很看重康王妃的肚子。”绿柳微微一笑:“就像是当初我看重我的肚子一样,满心都是期盼。”说着说着,绿柳的声音渐渐冰寒:“可是突然之间孩子就没了!你知道吗?那是个成形的男胎!哪怕再有一个半月,早产下来我也能养活了!”

陶君兰情不自禁的想了一下那个情景,顿时毛骨悚然。而眼前这个阴测测一脸狠戾的绿柳,更让她心惊不已。

“一个孩子平安养大不容易,可怀孕的时候失去孩子却是很容易。”绿柳低声言道,微微一笑说不出的阴森。

“你难道——”陶君兰惊了一惊,虽然以往就知道这世间并不是清水一般,而且越是权贵集中的地方就越是污浊,可今儿听见绿柳这样说,她却是还是有些吃惊的。

“我可以帮你。”绿柳忽然收敛了笑容,“毕竟这件事情对你有好处,对我可没好处——”

陶君兰看住了绿柳,半晌才慢悠悠的问了一句:“天下没有白掉馅饼的好事。绿柳,你能否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你帮我!”绿柳这次倒是爽快,直接便是斩钉截铁的回答了。

陶君兰苦笑:“我就是个小小的侧妃,哪里有能力帮你?”

“你没有,可端王有。”绿柳缓缓一笑,语气笃定。

“端王不会听我的。”陶君兰仍是摇头。

“他会的。”绿柳依旧笃定,“当年端王为什么成了哑巴?而端王的母妃又是怎么没的?你只要帮我将这两句话传给端王就行了。别的,也不需要你做。”

“绿柳。”陶君兰皱了皱眉,低声劝了一句:“你这又是何必?和皇后作对,你又如何会有好果子吃?况且这样的事情,到底伤了天和——”若是对付皇后倒是情有可原,毕竟皇后的确也不是什么清白的。可康王妃……

“天和?”绿柳轻蔑一笑:“什么是天和?皇后做了那么多坏事还能好好的,我做一点难道就该死了?再说了,与其像现在这样,不如干脆死了!”说这话的时候,绿柳面上有一抹异样的狰狞之色。

陶君兰满肚子的话,顿时就都被这徐徐的风给吹散了。她有一种预感:那就是这些话就算是说了,估计绿柳也是听不进去了。

不得不说,绿柳的确是变化太大了。

“这件事情,我不能做主。”陶君兰叹了一口气:“你也再想想。再说了,就算康王妃没了身孕,我一时半会的也怕是不可能怀孕的——”虽然没指望这两句话就打消了绿柳的念头,可是她到底还是忍不住说了。“想要复仇,也并非只有这样一种法子。”

绿柳不在乎的笑了笑:“我这里有一种药,吃了之后能让人快速怀孕。”

陶君兰彻底的惊住了,看着绿柳半晌没回过神来。许久,她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你当初,是不是——”

绿柳大大方方的承认了,“是,我用过了。第二个月就诊断出怀孕了;

。”

“你怎么敢——”陶君兰只觉得声音都不像是自己的了,心中更是完全被这种震惊给填满了。完全就塞不下其他的想法。

绿柳悲凉一笑:“有什么不敢的?若是可以,谁又愿意如此?君兰,你是没尝试过那种感觉。不然的话,你也会毫不犹豫的。”

即便是绿柳如此说,陶君兰觉得自己还是无法理解绿柳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疯狂了。

不过陶君兰也没再多说,毕竟时辰不多了。临走的时候,陶君兰深深的看了一眼绿柳,轻声道:“切莫轻举妄动。”

绿柳微微一笑,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放心,我又如何会轻举妄动?”

往寿康宫去的路上,倒是带路的小宫女多嘴问了一句:“陶侧妃和刚刚那位娘娘认识?”

“嗯,也算是故人了。”陶君兰看了那好奇的小宫女一眼,“没想到今儿竟是能在宫里遇上,还说了这么一会儿话。”

那小宫女倒是不怕生,又笑着道:“那可是缘分了。”

“可是缘分了。”陶君兰笑吟吟的答道:“怎么,你却是不认得她不成?你在皇后娘娘宫中当差,也应该认得才是。”

“奴婢哪里敢随意抬头看主子娘娘的脸?平日里虽然见过,可也不认得啊。再说了,远远的看一眼,哪里会记得?”小宫女腼腆一笑,一点儿也不发憷。倒是答得有模有样的。

“也是。”陶君兰点点头,没再多说下去。那小宫女也就没再多说。

不过陶君兰心里却是明白得很——小宫女未必就真的单纯到哪里去了,多嘴问的那些话,也未必就是好奇了。

一路回了寿康宫,陶君兰微微舒了一口气:倒是没误了时辰。若是回来晚了,那该多尴尬?

太后和李邺正说这话呢:不过是一个说,一个用笔写罢了。虽然慢些,倒是也不影响什么。

见陶君兰回来,李邺抬头一笑,顺手将笔搁下了。然后抽过纸,三下两下的撕了,又随手交给旁边的张嬷嬷。张嬷嬷忙下去处理了——一般来说这样的字迹都是要焚毁的。不然怕让别人看见了胡乱猜测什么,或是动什么手脚。毕竟,有时候这种东西差之一字,却谬之千里。

“太后。”陶君兰笑着朝太后行礼,却是丝毫没有好奇的意思——即便是李邺故意遮掩不肯让她知道的架势这么足。她心里很明白,有的时候,不知道反而更好一点。

太后点点头,笑容和煦:“看来在皇后那说了不少话——都聊了些什么?”问这话的时候,太后倒是没有一点异样的神色,神色自然无比。

陶君兰回话的时候也是一脸自然:“去的时候刚巧康王妃也在,寒暄了几句后,皇后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没曾想今儿竟是诊断出康王妃怀有身孕了。皇后娘娘心情极好,我们一时半会也不好告辞。最后皇后娘娘还留下王妃用饭。”

太后面上顿时变了脸色:“什么?康王妃怀孕了?”;

第一卷 第137章 留宿

康王妃怀孕的事情,显然将太后的好心情全都给败坏了。以至于用过饭后,太后也再留李邺。

李邺一面叫宫人去催了刘氏,一面却是和陶君兰缓缓的往宫门口去。

陶君兰因了绿柳的事情,也是情绪不高,是以一路上倒是都安静得很。倒是让李邺频频侧目,心中揣测。

到了宫门口上了马车,刘氏却是还没来,反倒是传话的太监来回话了:“皇后娘娘说还要多留端王妃说说话,请王爷和侧妃先回去。回头宫里派车将王妃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