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的语气有点儿不正经,陶君兰也有点儿不争气的心虚起来,又有点儿恼羞成怒:“胡说什么?!”

李邺不但没收敛,反倒是越发的放肆起来,抓住她的手腕顺势一拉,就将她带了过来,笑道:“我怎么胡说了?剥衣服的不是你么?”

碍着李邺的伤势,陶君兰也不敢挣扎,又羞又怒的最后只能一把掐住了他腰间软肉:“你再胡说我可不理你了!”

李邺倏地叹了一口气,缓缓收敛了笑容道:“其实,父皇还没醒。我走的时候,是如此。”

这话就像是个晴天霹雳,顿时将气氛就换成了凝重沉厚,叫人笑都笑不出来。陶君兰也一点点收了神色,愣愣道:“怎么会?”;

第一卷 第496章 人选

纵然心里猜到是这么一回事儿,可是真证实了。那便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不过,这样的情绪也并未维持多久。缓缓的坐直身子,跪坐在床头上,陶君兰皱着眉头问李邺:“那如今朝政怎么办?”

皇帝倒下了,可每日朝政大事儿却不可能因为这个耽误了。总还得有个人来处理才是——现在这个关键就是:到底该是谁来代替皇帝处理这个事儿。

李邺拍了拍陶君兰的手背,重新露出了几分笑意来:“不用担心,太子如今也病着呢。再说了,那些阁老也不是白拿俸禄的。皇后不能参政,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儿。衡国公府势力不小,可还有父皇的人,还有我呢。两相抗衡总是能做到的。”

见李邺这般自信淡然,陶君兰倒是安稳了不少。不过随后又郑重道:“我有事儿想和你说。”

她这般倒是将李邺吓了一大跳,忙到:“什么事儿?”

陶君兰便是将自己吩咐刘恩做的那些事儿都说了。

随着陶君兰的述说,李邺反倒是紧绷的神色慢慢就缓和了下来。最后甚至微微笑了起来,打断陶君兰笑道:“我不是说了,我娶了个女诸葛?”

陶君兰顿时脸红了一大半:“我如何比得诸葛先生?”不过他这样说,虽说夸张却也算是认同了她的做法,她自然是无比高兴的。至少,她没给他添乱,反而还帮上了忙,自然是值得高兴。

“九公主来了,我留了她用晚饭。你若困,就再睡一会儿。不然一会儿静平来了,你就睡不了了。”陶君兰看着李邺敞开的胸口,便是又道:“我看看你的伤,到底怎么样了。”

李邺却是一把按住她的手,笑道:“又来剥我衣裳了?我倒是想再睡一会儿,不若你陪我?”

这话李邺明明是含笑说得一本正经,可陶君兰却是觉得自己分明是听出了不正经来。当下拍了拍他的手没好气道:“我还有事儿呢。你且自己睡吧。”说完也顾不上看伤口了,忙落荒而逃。

李邺含笑看着陶君兰出去,这才微微呼了一口气——胳膊这会子已经是乌黑淤血了一大片,还肿了。如何敢给陶君兰看?虽说瞒不住一辈子,可能瞒一时是一时。她这两日操心已经是不少了。再担心的话,他如何能不心疼?

陶君兰这头落荒而逃,出了屋子却还是觉得面上有些发烫。恨恨的啐了一口,只觉得李邺没个正经。只是却是没多想怎么这个时候李邺还有心思想这些。

待到心情都平复下来,她便是亲自去了一趟厨房。看了看菜色觉得还算满意,又让添了几个,最后却是又有些多了。想了想,便是又让人干脆去给陈家那头传个话,让陶芯兰夫妻两个也过来一趟。既然九公主夫妻两都来了,再多两个人,也是一样的。

况且,关于陶芯兰进宫服侍太后,她也想和陶芯兰商量一下;

陶静平从衙门直接过来了端亲王府,见了陶君兰便是先将自家姐姐打量了一番,见的确是气色好了不少,这才微微放心了一些。又怕陶君兰因为这两日的事情太过操劳,便是又忍不住嘱咐:“姐你也别太操心了,天塌了也有我们男人顶着呢。”

陶君兰忍不住笑起来,拍了陶静平的胳膊一下:“都说些什么话?好似瞧不起咱们女人似的。你在家莫不是也对九公主这般?”

提起九公主,陶静平面上的笑容顿了顿,随后不动声色的岔开话题:“对了,姐夫呢?”

陶君兰笑道:“刚起了正换衣服呢。想来马上就该出来了。他今天下午下回来,昨儿没休息,是以才这补觉了一阵。”

陶静平自然也是对宫里的事儿略知一二的,当下叹了一口气道:“也不知皇上的情况如何了。”

因九公主也还没出来,所以陶君兰推了陶静平一把:“去瞅瞅九公主罢。她今儿在宫里也不轻省。”

陶静平只得去了。一时待到陈赋夫妻两也来了。正好李邺也收拾妥帖了。

因现在天冷,所以陶君兰让烫了酒过来。六个人直接入了坐,陶芯兰看了一桌子的菜,顿时笑了:“还是姐姐好,可是面面俱到了。我和大哥喜欢的菜,可都是做了。”

陶君兰听了这话也是笑:“你们都是我带大的,我如何不记得?”

饭桌上倒是谁也没提起宫里的情况,所以还算是和乐融融。待到用过了饭,李邺他们三个男人便是去了书房。留下她们三个女人在一处喝茶消食。

九公主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捧着茶杯走神。陶芯兰倒是关切的问起了关于太后的事儿:“太后如何了?我也进不了宫去,今日就被拦住了。”

陶君兰苦笑一声;“拦住了也是正常的。只怕再过些日子,就是九公主也未必能这般轻易进宫了”如果继续再让情况恶化下去,让皇后把持住了宫中一切的话。

陶芯兰顿时心都忧了起来:“太后也不知道如何了?皇后这般,太后心里怕是不知多恼怒。”服侍了太后这么些年,陶芯兰对太后的心思自然也是有几分了解的。虽说明面上看着太后对皇后似乎没如何,可是实际上太后心里对皇后是十分厌恶恼恨的。

陶君兰便是将太后的情形跟陶芯兰说了,叹道:“太后的情况十分不好,且她又不肯叫人知晓。”

“太后要脸面,自然是不肯叫人知道。而且,若是真让皇后知道了,岂不是叫皇后得意?”陶芯兰蹙眉言道,又恨恨咬牙:“也不知张嬷嬷能不能应付得来。”

九公主此时似乎是回过神来:“张嬷嬷气色很不好,她毕竟年岁大了,这样的事儿打击也不小。怕是应付不过来。咱们还得想个法子,送个可靠的人进宫去照顾太后。”

陶君兰也是这个意思,却又发愁:“可又该送谁去?”且不说太后信任不信任送去的人,肯不肯合作。只说这个人就不好找。

陶芯兰想了想,便是毛遂自荐了;“还是我去罢;

。太后对我那般好,我本也该好好报答太后才是。再说了,此时我回去,不管张嬷嬷还是太后,总都是相信我的。我也能帮上忙,比起随便送个人进去可强多了。”

陶君兰和九公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犹豫和心动。的确,就像是陶芯兰说的,此时陶芯兰是最合适的人选。可陶芯兰毕竟不是当初的宫女了,更不是没嫁人的小姑娘。真要送过去,陈家那头就不好说。

陶芯兰自然也知道陶君兰的担心,当下笑道:“太后对我那般好,我做这点事情不过是分内之事情。也算是我尽孝心了不是?怎么你们难道就许你们自己尽孝心,不许我尽孝心了?再说了,也不是一直留在宫里了。待到情况好了,我还是要出宫的。”

陶芯兰没说的是,陈赋必然是不敢拦着她的。若陈赋敢说一个不字,看她怎么收拾他!至于公公婆婆,那就更不会反对了。

陶君兰仔细思量了一阵,最后点点头:“既然是这样,便是明日进宫罢。今日夜里你好好和福清说说说。对了,你再多带两个人,或是从宫里重新选人也行。你一人也太累了。”

一时商议完毕,九公主又问起陶芯兰:“怎么你肚子还没动静?你婆婆会不会催你?”

陶芯兰一怔,随后多少浮出几分羞涩来,低头道:“大嫂二嫂都生了,也不差我这一个,倒是也不着急。反倒是让我好好调养身子,再大点要孩子也无妨。”

九公主顿时心生羡慕,“你婆婆可真好。”

陶芯兰顿时笑了:“你这话说得,好像是我们催你了似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怎么你也没动静?”

陶君兰其实也关心这个,只是想着问了怕九公主心里难受,到底是不敢问。此时陶芯兰玩笑般的问出来,她倒是在一旁竖着耳朵听呢。

九公主低下头去,苦涩笑了笑,摸着肚子有些怅然:“我倒是想快些有个孩子。只是也不知是不是缘分没到,怎么也不来。”顿了顿,九公主看了陶君兰一眼,又笑着问:“说起来,大姐可有什么秘诀没有,倒是与我说说才好。”

陶君兰成亲才几年?这就已是凑了一个好字了,谁不羡慕?都盼着能有这样的福气才好呢。

九公主是真想要个孩子。她心道:有了孩子,陶静平怎么也和现在不同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哪里有什么秘诀?我也是稀里糊涂呢。”或者说,房事多了许要孩子要容易些些?可这话又哪里说得出口?再则陶静平也没妾侍,更是不用提起这个了。

所以,她只安慰九公主道:“你也别着急,等缘分到了,孩子自然就来了。有时候太着急了,反倒是不容易有孩子。”

九公主叹了一口气,有些怅然遗憾:“也只能如此了。”

陶芯兰见九公主这般失落,忙将话题岔开了,说起了别的事儿。这才算是将气氛挽回了回来。

(作者的话:这章加更是感谢最近几日打赏的童鞋~以后月票和打赏,阿音都会有加更的~求月票~还有月票的童鞋,请将月票给阿音吧~谢谢啦~);

第一卷 第497章 吵架

第五百零八章

待到他们几个男人说完了话,几乎都是深夜了。陶君兰本想着干脆留他们在府中歇息一夜,不过谁也不肯。想了想陶君兰也没再留,只是和李邺一同送他们出门。

天黑风大,陶君兰裹着披风也有些受不住。抱着手炉这才觉得好受了一些。李邺怕她摔了,便是让人提着灯笼走在两侧,他则是用没受伤的胳膊紧紧的扶着陶君兰,唯恐她摔了。

陈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倒是陶静平和九公主看着不甚亲近的样子。

陶君兰皱了皱眉头,却也不好多说。只先送了陶芯兰夫妻两个走了之后,这才看住了陶静平。

九公主已经是上了车了,毕竟没有陶静平去扶着九公主上马车,也还有一大帮子的侍女呢。

陶君兰恨铁不成钢,使劲掐了一把陶静平,压低声音恨恨道:“你杵着作甚?那是你媳妇!你看看福清怎么做的?你又是怎么做的?九公主下嫁给你已是受了委屈,你还这幅样子!我再问你,咱们陶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枝散叶?!”

虽说训斥了陶静平,而陶静平也上了马车没乘坐自己的那顶小轿,可陶君兰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几乎是看见马车都在路上走得快看不见了,她这才皱眉对李邺道:“得空了你帮我劝劝他。他这般下去小九却是要受委屈了。真不知这小两口到底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又闹别扭了?”

陶君兰倒是压根没往上一次闹别扭这一次还没好的情况上想,只当是两人又闹了别扭。

李邺倒是知道情况的,不过他怕陶君兰心里担忧,倒是也不敢跟陶君兰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能笑了笑道:“好了,他们夫妻两个的事情,咱们外人怎么好插话?”

陶君兰皱眉,“我是他亲姐姐,怎么不好插话了?”

李邺苦笑,不敢再辩下去,轻轻捏了捏陶君兰有些微凉的手指:“好了,咱们回去赶紧睡罢。明儿我还得进宫去一趟呢。再则,还要去衙门办公。”

陶君兰明日也是要进宫,想了想时辰的确是不早了。也不敢再多说了,只拉着李邺走快了几分。

而她不知道的是,陶静平上了马车后,其实也离九公主远远的,与其说是夫妻,倒是不如说是两个陌生人来得更好;

九公主看着陶静平那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又气又恼。本想忍着,只是越看越是火大,最后到底是忍不住开了口:“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九公主的声音里,几乎是带上了哭腔。更是透着深深的无奈:“我到底怎么了?你何至于要这般疏远我?你到底拿我当什么?”

陶静平看了一眼九公主,却是只淡淡道:“你自是我妻子,是陶家主母。”

殊不知,他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却是越发的像是点燃了炮仗,让九公主一下子更恼怒了起来。九公主再维持不住脸面,抓起一个软靠就扔了过去,“呜呜”哭起来,“你真拿当你妻子?当是陶家主母?你那算是什么意思?你若真不想见我,大不了我自己回宫里就是了!”

九公主也真是气得狠了,口无遮拦的就将这话说了出口。

陶静平面色微微变了变,最后却还是咬牙将怒气压下去,只道:“别说气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是公主也是一样。反正,从未有过出嫁的公主再回了宫里住的。纵然他和九公主闹别扭,却也没想让九公主丢脸的意思。

“我说气话?”九公主哭得生怨,最后索性不哭了,反而是冷笑起来,盯着陶静平道:“你真拿我当妻子?真拿我当妻子哪里真的会为了那一点小事儿就不理会我这么长时间?你知道不知道那些丫头们都是怎么在背后笑话我的?”

陶静平皱了皱眉,却没说话。

“你不就是觉得我不该说那话吗?你不就是觉得我不想着你姐姐吗?我是拦着你不让你去看她了,那又如何?可你不还是去了?!陶静平,你自己摸着心问问,我是故意不让你去的吗?你不想想那是什么病!那是瘟疫!瘟疫!我还不是怕你被染上瘟疫?!”九公主恨恨的咬牙,眼神和狼一样,只盯着陶静平,恨不得将他撕开来看看,到底这人的心长成什么样!

提起这个事情,陶静平也是压不住心中的火气了。冷笑着看住九公主:“说来说去,你到底还是不觉得自己错了。我且告诉你,我们陶家比不得你们天家,都是自私自利无情之人!别说是可能染上瘟疫,就是一定是瘟疫,我也一样回去!我以前只当你也是敬重我姐姐的,可是你想想你都是怎么做的?我姐姐难道对你差了?你和你二哥说的那些话,真当我不知道!”

陶静平这话像是一个炸雷,直接就让九公主整个人都懵了。她哆嗦着唇,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满脑子都只剩下一个念头:陶静平居然知道了!他居然知道了!他是怎么知道的!

陶静平深吸一口气,将火气又缓缓压下去:“不管如何,你是我陶家的主母。我也不要你如何,你且自去想想吧。这世上,并不是只有你自己!以前你在宫中不得不自私也就罢了。可既然如今出了宫,还那般,可有意思?”

顿了顿,想起陶君兰说的那话,到底是又叹了一口气,加上一句解释:“这些日子并非是要疏远你,而是想让你仔细冷静想想,到底是谁错了!”

说完这句话,陶静平便是又不说话了,兀自垂头盯着自己的手指生闷气。其实他还有句话没和九公主说,那就是他是真的失望。

他以为九公主纵然是长在皇家,也和其他公主不同;

。至少,对于自己的姐妹都是不错的。可是那日九公主的阻拦,却是叫他明白了一件事儿:纵然看着不同,可是九公主和其他公主还是十分相似的。

关于这个,其实他也没生气太久。真正叫他生气失望的,还是九公主对李邺说的那番话。可想来想去,他却还是想不出任何九公主要这般说陶君兰的理由。若真是当自家是陶家人,就算陶君兰做得不好,九公主也大可告诉他,而不是告诉李邺。

自家姐姐在王府的委屈艰辛,他心里比什么都明白。正因如此,才更希望自家姐姐能越过越好。为了陶君兰,他是愿意付出一切努力的。不为别的,只因为那是他姐姐。可九公主这样做,分明是在让李邺疏远陶君兰!分明是嫌陶君兰过得还不够艰难和委屈!

在那一刻,陶静平是真后悔了,更是真不想见到九公主了。

虽说后头慢慢的也消了气,也打消了那念头。可是在那一刻,他是真无比失望的。而这么久的冷静,他也以为九公主该明白自己的心思。而且,这一次她肯这般听陶君兰的话,他以为九公主是真想明白了。

可是现在他才算是明白,其实九公主压根就不觉得自己错了。这样一想,顿时陶静平又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与先前的激动不同,接下来一直回了陶家,马车上始终都是一片死寂。而马车一停下来,陶静平便是迫不及待的跳下了车,自顾自的去了书房。

九公主呆呆的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好半晌才压抑着哭出声来。心里却又茫然——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她关心陶静平难道错了?她关心自己二哥难道错了?

陶君兰若真的如同陶静平说的那样好,就不会已经成亲了还管着他们夫妻两个的事儿,将手伸回陶家来。更不会为了利益和八公主更亲厚,更不会屡屡试探她,在她跟前说什么纳妾。那样说,不就是为了提醒她贤惠一些主动给陶静平纳妾?

其实,陶君兰有什么地方比她好?陶君兰不一样是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地位,难道陶君兰做得少了?就好比当年在宫中那时,她以为陶君兰是真心对她好,可是后头她被人一点拨,才算是明白过来,那不过是陶君兰为了吸引自家二哥的一点手段罢了。亏她还巴巴的凑上去想着报恩。

而陶君兰自然不知道有这一出,此时她和李邺已是睡下了。因了担心陶静平那头,又加上李邺刻意回避,她倒是没再想起来要看李邺的伤势。

待到第二日想起来的时候,李邺却是已经出门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想了想之后觉得自己有些失职。便是嘱咐红螺:“今儿晚上提醒我,帮王爷上药。”做妻子的,丈夫受伤了都不知到底伤成了什么样,说出去都叫人笑话。

因今日要进宫,陶君兰仍是穿戴收拾妥当,便是乘车出了门——九公主还有陶芯兰,她们是打算在宫门口会和的。

只是到了宫门口,陶君兰倒是遇到了另外几个熟人——八公主和三公主四公主。

八公主倒是上来和她打招呼说话,三公主和四公主却是只当是没瞧见,自顾自的便是先进宫去了。

八公主嘲讽一笑:“都赶着去拍马屁呢。”;

第一卷 第498章 大胆

一时陶芯兰和九公主也到了。瞧着九公主气色不大好像是没睡好的样子,陶君兰先是担心了一回,随后又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便是又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当即心情也是好了些。

不过,她还是关切的嘱咐了九公主一句;“纵然年轻,你也不可马虎了。得顾着身子才好。看你气色差得。”

九公主勉强笑了笑,算是回答了。

八公主也关切的看了看,道:“我那还有上好的阿胶,回头我让人给你送点儿去。这个最补气血。”

陶芯兰也是点了点头:“平日里是该多吃些补气血的东西。”

九公主牵强的笑着,转移了话题道:“咱们还是快些进宫去看太后罢;

。”

一时众人进了宫往德安宫去。

陶君兰侧头问八公主:“倒是比平日更森严了几分,你们可觉得?”

八公主点点头:“的确是如此。往日哪里需要检查腰牌?今日若不是认识我们,只怕芯兰是不许进去了。”

陶芯兰抿了抿唇,道出真相来:“怕是宫里的局势越发严峻了。”

陶君兰没再说话,心里却是想:此时皇后和太子应该已经知道了太子被弹劾的事情了,更该听说了外头的传闻了。就是不知道皇后会如何回应。

待到到了德安宫门口,陶君兰便是注意到了一个事情——那便是明显的增加了不少人手。且都是生面孔。比起往日德安宫的清幽宁静,如今却是可算是人来人往了。

太后的情况,到底皇后知道不知道?陶君兰心里如此想着,踏入了德安宫,直接就往太后所住的内室而去。

进了屋子陶君兰看了一下情况,倒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气:虽说外头生面孔不少,可屋里服侍的却都还是平日里就服侍太后的。可见,皇后并未真正的将手伸入了德安宫里来。

那么,由此可见皇后是未必知道太后的真正情况了。

一时几人在通禀了之后便是鱼贯而入。

太后像是刚起来不久,此时正在用膳。半坐在床上,背后塞着软枕靠着。张嬷嬷在旁边喂太后,倒是也看不出太后行动不便。

又见张嬷嬷一脸疲惫,陶君兰便是上前去想接过张嬷嬷手里的碗:“我来吧。”

不过却是慢了陶芯兰一步,陶芯兰已经将碗接过去,笑道:“我来服侍太后用膳罢。嬷嬷先去歇一歇。”

太后见了陶芯兰,倒是一笑:“你怎么来了?也好,就让你服侍我罢。张嬷嬷去歇一歇。”

陶君兰也就没再坚持。笑着和八公主九公主行了礼,又道:“太后今儿气色好多了,看来不日即可痊愈了。”

八公主看了一眼门口探头探脑的小宫女,也笑着附和:“可不是?我就说太后洪福齐天,必定不会有什么大碍,果不其然。”

九公主也打起精神来附和着这话往下说。

太后淡然的吃着陶芯兰喂到嘴边的食物,倒是也看不出有半点儿高兴或是不高兴的样子。颇有些威严。

待到一碗粥吃完,太后便是微微冲着陶芯兰点点头。

陶芯兰将碗搁下,又麻利的掏出帕子来替太后擦了擦唇角。

太后这才笑着言道:“我老婆子正无聊呢,你们来了正好陪我说说话。”

不过也没说几句话,太后便是道:“老了老了,这才说了几句话,就胸闷得厉害。”

闻弦歌而知雅意,陶君兰看了一眼屋里密密麻麻的人,笑道:“许是人太多了;

。其他人都出去罢,有我们几个服侍太后呢。”随后又亲自走到窗边上,将窗户也开了一条缝隙。缝隙不大,可通空气却又不至于漏风。可看见外头情形,却也不至于让里头一览无余。这般一来,至少人是不敢站在窗户边上偷听了。

张嬷嬷闻言,便是率先退了出去。这下,其他宫人就算真有不愿意退出去的,也不好再杵着了。

待到人都出去了,便是可见太后明显舒了一口气。毕竟,在这么多人面前装自己身子没问题,还是十分费力的。

陶芯兰见了,忙低声问太后:“太后,要不还是躺着吧?”

太后摇摇头,道:“扶我坐下去一些。”为了表现她并无大碍,方才她是坐得十分笔直的。这样脖子就只能自己强撑着也挺直。对于如今的她来说,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儿。

待到往下挪了几分,能将脖子靠在软枕上,太后几乎是露出一个惬意的神色来。

而太后这番神色落在陶君兰的眼里,却是只叫陶君兰心里微微发酸——太后素来都不会太过情绪外露,尤其是在不甚亲近的人跟前。而今只是这样就如此的惬意,可见之前太后的强撑着到底有多辛苦。

太后似乎缓和了一阵子才算是恢复过来。自嘲一笑:“老了,不中用了。该死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俱是心酸。最后陶芯兰忍不住哽咽出声,埋怨太后:“太后您何必这样说?您要长命百岁,您要活得好好的才是!”

“我当然不能现在就死。”太后眼睛眯了眯:“越是有人想我死,我便越是不死。皇帝不中用了,我却不能看着这基业让那女人玩弄在股掌之中!”

那女人,自然说的就是皇后了。

太后说这话的时候,即便风烛残年,即便是虚弱,可还是透出了一股威严气势来。不得不承认,毕竟做了这么些年的国母,养尊处优下来,太后这份威严纵然是皇后也是无法比的。

陶君兰上前一步,对着太后盈盈一拜:“其实我今日进宫,还有些事情想与太后商量。”

太后微微挑眉:“哦?何事?”

在场的都是信得过的自家人,陶君兰也不必藏着掖着,直接便是言道:“皇上的情况,太后您知道几分?”

太后看一眼陶君兰,淡淡道:“皇帝还没醒罢。”虽说是听着平淡,可是实际上却是透着一股子悲痛和失望。那毕竟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哪里能真不在意?不过是故意做出这幅姿态来罢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点点头:“昨儿九公主进宫,却是连皇上面也没见着。今日我们进宫,更是连守卫都森严了不少。就是太后您这里,也是多了不少生面孔。”

这番话一出口,想来太后也该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太后却是不意外,可眉头还是深锁起来:“这些我都知道,你说了这些是个什么意思?”

“太后您明白我的意思的;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看着太后的眼睛轻声的言道。

太后抿唇默然。

“若此次让皇后得逞,太后您或许不会有事儿,毕竟您是太后。身份在那儿摆着。可是端亲王府会如何,顾家会如何?帮着皇上打压太子的臣子们会如何?”陶君兰徐徐言道,声音不大,可却是带着一股直指人心的味道。

太后越发默然。许久才问:“你想如何?”

“请太后帮王爷一把。”陶君兰叹道,声音再诚恳不过。

太后苦笑;“邺儿是我的孙儿,难道太子就不是我的孙儿了?”

“不瞒太后说,我已经将那日的情形传播出去了。上至有头有脸的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会在短短几日内知晓这件事情。知道太子如何无礼无德。知道皇上为何病了。”陶君兰仍是不疾不徐,从容不迫的将这话说了出来。

太后露出了震惊之色,又怒又气的瞪着陶君兰:“尔敢!”

“我敢。”陶君兰接话,然后徐徐跪下去,朝着太后叩首:“我敢,为了王爷,为了我一双儿女,我敢!”

八公主首先站出来,在陶君兰身后跪下了,也是开口:“太子无德,不堪为君。儿臣附议废太子!”

九公主也跪下了:“太子无德,儿臣附议废太子!”

陶芯兰亦是跪下,却没说这些大道理,只道:“太后,请您救拴儿!请您想想我等忠心耿耿的臣子!”

太后闭上了眼睛,半晌凄厉冷笑;“好,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孙女,好孙媳!一个个的都有胆色!竟敢威胁起我来!陶氏,你好本事!”

陶君兰不敢辩驳,只伏在地上,额头抵在地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从她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她就知道太后必然会生气。可她不得不说,也不敢不说。

李邺虽然自信满满,可是她心里明白独木难支。皇后和太子毕竟是正统,在正统面前,纵然他贵为亲王也是乱臣贼子。所以,李邺必须要太后的帮助。

她要逼着太后表态。她要逼着太后明确的站在李邺这一边,而不是只暗中支持。她清楚,太子也是太后的孙子,太后不喜皇后是真,可对孙子却未必能狠下心来。

所以,她要逼着太后。太后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心软——否则等着李邺的就是万劫不复。这些话李邺说不出,这些事李邺更做不出。所以,她来。

太后本就不喜她,她更可肆无忌惮。哪怕事后太后再追究,可那时,事情就已成了定局,再不会更改。

而且,看在栓儿脸上,太后就算恼了她,也不会将她如何。

太后没骂错,她的确是大胆。的确是好本事。

(作者的话:今天月票满了150张了~所以晚上有加更哟~敬请期待~);

第一卷 第499章 恼怒

太后最终还是只能妥协了。李邺是她的心头肉,拴儿更是,而顾家也是她不能不顾的。反之太子虽然也是孙子,可太子本就与她不算亲厚,又做出这样忤逆的事情来。两厢一比较,天平自然也就倾斜了。

只是太后仍是咽不那口怒气。所以只迟迟不开口,让陶君兰跪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