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陶君兰跪着,八公主和九公主陶芯兰也是跟着跪着。太后自然也不好先叫其他人起来。

叫起来罢,没地儿出气;

。可不叫起来,看着其他人跟着跪着,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尤其是在看见八公主身子微微轻晃,似有些受不住的样子,太后更是狠不下那个心来。

最终,太后还是只能选择将这口气自己含恨咽了。没好气的叫了陶君兰起来:“我还死呢,以后死了再跪不迟!”

到底是心情不舒畅,说出来的话自然也是好听不到哪里去。

陶君兰也不在意,心头反而其悄悄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她逼迫太后,太后也很有可能一怒之下选择两不相帮,甚至处置了她。

太后如今叫她起来,虽语气不好说话也不好听。可是却毕竟是变相的答应了她的请求。她又怎么能不松一口气?

几人起来后,太后便又道:“只是我如今这样,只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太后您什么也不用做。”陶君兰摇摇头,言道;“您只要好好保养着身子就行。只要您在一日,皇后那边就不可能毫无顾虑。再则,不管是废太子也好,还是怎么样也好,大臣们也肯定要问您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做最坏的打算。可目前只要皇帝一旦醒来,事情立刻就好转了。根本不用再担心什么。毕竟,李邺根基不稳,而太子那头也不见得就根基稳了。

如今,根基最稳的还是皇帝。此时,其实皇帝能好起来才是最好的结果。

甚至于,就是废太子这件事情,陶君兰也不着急。她所求的,只是在现在这个阶段不要让皇后掌握了大局就好。只要一切没尘埃落定,那么不管如何都还是有机会的。

之所以不急着废太子这事儿,是因为她还有个大杀手锏。太子和宜妃的事儿,皇后帮着宜妃混乱天家血脉的事儿,都足以让太子死无葬身之地,更别说废太子了。

陶君兰又将自己担心宫中太医靠不住的事儿,重新找了两个医术可靠大夫的事儿也同太后说了:“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纵然不让治,请来诊脉看看也好。再则,宫里的太医开的方子都温和得很。虽说这样也没什么错,可是到底见效太慢。耽误事儿。”

太后其实心里也是有点儿担心太医靠不住,听了陶君兰这话倒是有些心动。只是一时半会的还抹不开脸来,不肯开口应下。

陶君兰对于太后这种心态也是猜到了几分,便是又道:“其实也是王爷一片孝心,特地吩咐我找的人。不仅是太后这边,皇上那边他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却也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机会。想着问问太后,请您给出出主意。”

太后这才道:“既是端亲王一片孝心,我也不辜负了他。明日就请进来罢。带着我的令牌,我看谁敢拦着!”

持着太后的腰牌,自然是谁也不敢拦着。若真敢拦,那便不是什么小事儿了。陶君兰心里明白,就算皇后再不情愿,也必然不会拦着太后让宫外大夫进宫来。

“至于皇帝那头,且看宫外大夫的医术再说罢。”太后沉吟片刻,又如此言道。只要宫外大夫医术好,那么带去给皇帝诊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了。到时候,她大可以说那是她让去的。谁敢拦着?料定了皇后也不敢;

。除非,皇后不怕太子将来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陶君兰顿时又松了一口气——只要太后肯配合,果然一切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说完这些话,太后也没有再说话的意思,反倒是轻轻闭上了眼睛。

陶芯兰见状,心里悄悄叹了一口气,面上却是言道:“太后累了,你们先出去罢。改日再来。”

陶君兰也是知道太后必然此时不想看见自己,自然也没有那个意思非要留下来碍太后的眼。所以当下便是率先退了出去。

八公主和九公主自然也是跟了出来。只有陶芯兰一人留下了。

出了屋子,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其他人面上看到了苦涩。

“太后太要强了些。”陶君兰叹了一口气,低声感慨。随后又振作起来:“既然进宫一趟,咱们可否要去太子和皇上那边也请个安?”

九公主和八公主对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自然是要去的——否则只来看太后,怎么也说不过去。

“那咱们就先去皇上那边罢。”陶君兰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裙摆往寿康宫外去了。如今陶芯兰留下,她自然是放心了许多。至少这些皇后派来的人,是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得逞了。

倒不是说陶芯兰如何能干——而是陶芯兰精力多,仗着太后在后头撑腰,再加上张嬷嬷,怎么也能成事儿。

一时到了皇帝的寝宫太和宫。这里守卫比起太后那边更是森严。陶君兰道明了来意倒是被放了进去,也没被拦在门外。这让她有些微微惊讶起来,只以为皇帝是醒了。

不过很快陶君兰就知道自己猜错了。

因为她根本见不着皇帝,皇后在殿里见了她们几个,略说了几句话,也就叫她们先回去了。

陶君兰注意到,外头还有几个妃嫔在那儿守着。当然,太医也是在的,略数了数,几乎有七八个。宝船太监没见着,想来是在皇帝跟前贴身服侍的。

皇后看上去有几分憔悴,不过仍然是十分有威仪的。皇后柔和的看着她们几个,笑道:“难为你们有心了。只是皇上正睡着,又需要安静,故而就不让你们进去请安了。”

依着皇后说的,隔着门对着皇帝请了安,陶君兰这才有功夫开口。她低声对皇后道:“娘娘也该保重身子才是。如今宫里一下子三个人病倒了,娘娘若是再倒了,那可真是没了主心骨了。”

皇后微微浅笑:“难为你有这个心想着我。你放心,我又不是豆腐做的。哪里就真那么娇弱了。”

陶君兰回以一笑:“姑姑您不常说咱们是一家人?我关心您也是应该的。对了,不知道太子如今如何了?”

皇后在听见“姑姑”两个字的时候,面上的笑容和威严都有些绷不住,几乎是一下子就转成了凌厉。狠狠的盯住了陶君兰。

陶君兰从容相对,又道:“我替母亲向您问安了;

。母亲本想亲自进宫一趟,可奈何身子也不好,只好请我代替她了。还请姑姑别介意。”

皇后的面色扭曲了一下,好歹才算是将神色维持住了。最后她笑着道:“难为你们有心了。只是这儿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便是先回去罢。”

从太和殿出来,几人的神色都有些不好——看着这个架势,皇帝只怕还是没醒呢。

一时又到了太子住的中宫,自然是太子妃接见了她们。瞧着太子妃那憔悴的样子,便是能知道太子妃这是心情并不太舒畅了。而这两日过得显然也并不悠然。

也是,太子闹出这么一个荒唐的事情,太子妃能痛快就奇怪了。换做是谁也痛快不了。

陶君兰笑着与太子妃说了几句话后,便是瞧见了袁琼华也出来了。比起太子妃,袁琼华显然是悠然多了——虽说也有点憔悴,却显然并不是因为担心太子的缘故。

陶君兰甚至忍不住恶意的想:袁琼华是不是想着太子要倒霉了,太过兴奋所以才睡得不好,以至于这般兴奋?

袁琼华笑着对太子妃道:“太子妃您也累了,不若我替您招呼陶侧妃她们罢。说起来,我和陶侧妃做姑娘时候就认识,倒是也算是老相识了。”

太子妃心知肚明袁琼华这是要抢自己的风头,可是她却是着实没什么精力和陶君兰等人打机锋了,所以也就干脆的点了点头,告罪一声便是借口要去照顾太子就先进去了。

袁琼华一本正经的招呼几人坐下喝茶吃点心。

陶君兰笑着问起袁琼华的太子的情况。

袁琼华扫了一眼周围的侍女,语气里透着**裸的挑衅:“太子挺好的,昨儿还召了两个侍妾暖床呢。”

这样露骨的话,叫陶君兰等几个成了亲的都有些面红耳赤,更别说那些都是处子的宫女了。

陶君兰想,袁琼华肯定是故意的。一时又觉得太子未免太过大胆:都这个时候了,还敢夜夜笙歌?真不怕被人扣上不孝的帽子?

就是皇后,纵然巴不得皇帝一命呜呼了,却不一样也还得继续去守着,做出一副关切的样子来。

要么,就是袁琼华撒了谎,要么,就是太子有了什么依仗,所以有恃无恐。

陶君兰正沉吟着,袁琼华便是捏了个橘子递过来,笑道:“这橘子是上贡的,又大又甜。你尝尝。”

陶君兰怔了一下,伸手去接,顿时就感觉到了橘子底下还有一个蜡丸。当下便是接过来拿在手里把玩,笑道:“这个我们府上也得了些,倒是的确不错。”

一面把玩,一面却是悄悄的将蜡丸从橘子里取出,悄悄的藏在袖袋里。

(作者的话:这是月票150张的加更~下一次月票加更是在200哦~阿音要月票是想冲一下月票榜,如今第六名啦~不过第七名快要追上来了,就差几票。求支援~另外,今天看见又多了几个打赏,在此感谢打赏的童鞋~);

第一卷 第500章 天助

吃完了橘子,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陶君兰这才起身告辞了。接着三人又一同出了宫。

因也同路,所以陶君兰便是笑道:“既然都是同路,不然一起走罢,大家在一辆车上,也正好说说话。”

“那就坐我的马车罢。”八公主笑道,“我那马车是特制的,不仅宽敞且也十分保暖。关键是里头准备了茶水吃食。在宫里折腾这么久,我都有些饿了。”

陶君兰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笑着挽着九公主道:“那我们两个可是沾光了。我还想着路过点心铺子的时候买些吃呢。正好你有,也省下了我的银子。”

九公主也是笑着应了。只是对于陶君兰的亲热,却是多少有些不适应,微微的僵硬。

陶君兰倒是也没注意到,反倒是八公主看了九公主一眼,朝着九公主笑了笑。

一时三人上了马车。

陶君兰便是笑着与八公主道:“我瞧着你与英嫔娘娘说了几句话,英嫔娘娘可说了什么关于皇上病情的话了?”倒不是她追根究底怕八公主瞒着她什么,只是她有些急切罢了。而且,八公主也不是那样容易多想的人。

果然八公主不见丝毫在意,随即就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一颗蜡丸来:“诺,这是我母妃给我的。想来就是咱们想知道的事情了。”

八公主这样坦然,倒是叫陶君兰有些不好意思,便是道:“其实袁氏也给了我一些消息。”

八公主已经捏开了蜡丸,笑道:“先看我的罢。”

蜡丸里裹着一张纸条,上头用蝇头小楷写了两行字。八公主看完,神色都有些讶然起来,又递给九公主和陶君兰看:“我母妃怀疑父皇其实已经醒了。”

陶君兰看了一遍字条,上头的确是写了这么两句:“吾疑上已醒,故伪之试探诸人,慎行慎行。”

九公主皱了皱眉,有些后悔:“若这事儿是真的,那咱们做的这些事儿——”

陶君兰思量片刻,摇摇头:“就算是真的,咱们做了什么了?不过是请了大夫给太后看诊罢了。至于别的,太后不说,谁会知道?”

顿了顿,陶君兰苦笑一声:“就算知道了,皇上心里有数也没办法了。”真让皇帝知道了,两个公主肯定是没事儿的。那毕竟是亲生女儿。可她就不一定了。

八公主笑了笑:“哪里真就能知道了。放宽心罢。”心里却道,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会当做不知道;

。毕竟这种事情哪里好扯开了说?再说了,端亲王和太子抗衡的局面是皇帝一手创立出来,想来也该早预料到了这种结果才对。

陶君兰点点头,掏出袁琼华给的那个蜡丸,捏开来取出字条,上面却是只有两个字:“兵权”。

陶君兰略一琢磨,倒是明白了袁琼华的意思。当即便是苦笑起来。又将字条给了九公主和八公主看。只是这二人看过了字条,却都有些懵懂。

陶君兰便是解释:“王家是世家,人才济济,占了不知多少官职。同样,王家手里的兵权,就是连皇上也是忌惮的。别忘了,太子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八公主顿时恍然,神色阴沉了两分;“太子有恃无恐,怪不得毫不担忧。”只要兵权在手,太子只位便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陶君兰也是面色不大好看。她之前并不是没想过这个,只是她没想到皇后真敢做得这样明显。而且,毕竟虽说王家手里有兵权,可是那都在边关呢。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可是袁琼华特特提起了这个,就说明皇后和太子根本是早有准备。至少,不会远水救不了近火。

当然,最大的变数还是在皇帝那儿。若皇帝不是装的,那倒是还不用太在意。可若是皇帝是装的……那事情就复杂微妙了。

一时之间,马车里倒是没人再说话。待到到了端亲王府,陶君兰便是率先下了车。又笑道:“却是要麻烦你送我们了。”

八公主掩着唇一笑:“这有什么?又离得不远,正好我和九妹妹说说话。”

陶君兰这才放心的进了府。

待到马车重新走动起来,八公主看了九公主一眼,笑着叹了一口气:“说真的,我倒是羡慕你有这么两个好姑姐。都是好相处的。且人也极好,再不曾为难你什么。哪里像是我那几个姑姐,面上尊敬我,可是实际上背地里不知在我婆婆跟前说了多少坏话。每次还总喜欢跟我要东西。真叫人瞧不上。”

九公主看了一眼八公主,笑了笑:“八姐说笑了。”

“我也不知你怎么想,反正我若是你便是心满意足了。其实你应该这样想,将来她做了王妃或是更往上,只有你的好处的。不仅是你,整个顾家也有不少好处。甚至将来你的孩子,也是有了保障。”八公主言道,又叹了一口气;“不像我,我和二哥也没怎么接触过,如今再来到底不如你们情分深厚。我也不多求什么,只盼着将来我的孩子能有些体面,有个好前途也就罢了。咱们虽说是公主,可也只是咱们。咱们死了,公主府和封地都是要收回去的,你说说,将来能给孩子留下什么?你还好,毕竟顾家只那么一条血脉,你生下来的孩子怎么也不吃亏。”

不像是自家,驸马本就已经是幺儿,将来分家根本就分不到多少。更何况本来就没多少家产,若不想想法子,以后可怎么得了?

九公主听得怔神,好半晌说不出话来。再看八公主的时候只是讶然。她是真没想到八公主也有这样多的烦恼。她其实才是一直羡慕八公主的。八公主有亲娘护着,驸马也不错,夫妻两个更是蜜里调油似的。

直到今儿八公主自己说出口,她才算是知道,原来人人都是一样的,外表光鲜,内里不知多少烦恼。

这么一想,似乎一直都有些艳羡的心思顿时就平复了下来;

八公主见九公主听了进去,笑了笑,言道:“九驸马没什么不好,年轻有为,也十分体贴爱护你。咱们虽说是公主,可我母妃却是跟我说,公主也一样是为人妻,为人母。既然做了妻子母亲,就该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公主架子是有用,能给她们带来不少好处。可若一直端着公主架子,那可就不行了。

九公主看着八公主诚恳的样子,心中微动,由衷道谢:“多谢八姐姐你的提醒。”

“都是自家姐妹,以前在宫里都有许多不得以。如今出了宫,咱们便是该好好珍惜这份姐妹情谊才是。”八公主笑着言道,随后看了看外头,道:“好了,你也该下车了。已是到了。”

从八公主的马车上下来,九公主倒是愣神了好一会儿。直到人都吹得一丝暖气都没了,被丫头催促了,这才缓过神来。

说真的,她没想到八公主会突然跟她说这番话。而且,这些话更是有好多触动了她的心思。

九公主一个人呆坐了小半日,将八公主的这些话琢磨了个透彻。最后倒是想明白了几分。最后,她吩咐侍女道:“派个人去门口候着,若是驸马回来了,就让驸马过来一趟。”想了想,又吩咐厨房做一桌好酒好菜来。

而陶君兰自然是不知道这些,此时她还在想,袁琼华给她的那个字条,到底是不是真就是她猜测的那个意思。

还有英嫔给八公主的那个字条。

这些问题,直到李邺回来了,她也没想明白。

李邺瞧着神色也是一脸疲乏,可见是累得不轻。陶君兰忙帮他换了常服,又泡了茶让他先解解乏,这才在他旁边坐下,苦笑道;“今儿我进宫了一趟。从袁氏那儿得了一张纸条。”说着便是将纸条给了李邺。

李邺只看了一眼便是点头:“王家有几个青年将领,同时打了胜仗班师回朝了。”

边关的战事自然是一直都有的,可是素来都是你来我往,从未有过结束的时候,这一次突然蹊跷的大获全胜,倒是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陶君兰闻言呆了呆,随后便是皱眉:“他们是如何得了信,知道这事儿的。”关键是还得提前那么久知道。毕竟,这路上传信一来一回的可是要耽误不少时间和功夫的。

李邺摇摇头解释道:“不是提前得了消息,该说是早有预谋。父皇打压太子,只怕太子和皇后是想用这个事儿来让父皇撤销这样的打压,重新帮着太子树立威信。”

之所以正好赶在了这个事情上,只能说是巧合了。李邺苦笑摇头:“天意如此,非凡人之力可破也。”老天爷都帮着太子,他又怎么能逆天而行?

陶君兰见李邺都是如此说,心里也是明白这次是真没机会了。不过,她还是道:“不管怎么说,太子做下这样的事情,总归是德行有亏,没了道理。就算不能废太子,可也叫王家没脸替太子说话了。而且,皇上还好好的,总会好起来,我就不信他们真敢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第一卷 第501章 好处

陶君兰自然将英嫔的猜测也告诉了李邺。

对于这个猜测,李邺却是重视了许多;

。皱眉想了一阵,便是对陶君兰道:“既是如此,咱们且先按兵不动罢。如果这事儿是真的,想来就是父皇的试探了。”

人老了,疑心病就重了。这一点在皇帝的身上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所以,李邺对于英嫔这个猜测,是觉得可能性非常大的。

陶君兰点点头:“其实明日横竖咱们找来的大夫要进宫去给太后看诊,倒是个机会能弄清楚这件事情。”是不是醒了只假装还没醒,大夫只要一诊脉便是知道。

商议完了这些事儿,夫妻两人用过晚饭,又逗弄了一会儿孩子,这才睡下了。

第二日陶君兰便是带着大夫进宫了。有太后的腰牌,她自然是一路畅通。

太后这边也是早已经准备好了。她这头刚进寿康宫,大夫就立刻被带到了太后跟前诊脉了。见了这个情形,陶君兰便是心道:其实太后面上看着不甚着急,心里未必是真不着急的。毕竟,谁愿意这么活着?只是身为太后,又是这样的情况,太后是根本不敢表现出半点其他情绪。只能从容镇定。

说真的,太后是真不容易。换做是她,她是必然做得不如太后的。

诊断的时候,不仅是陶君兰紧张,就是太后也是多少有些紧张。一直看着那大夫,带了几许期待之色。

那大夫是知道太后身份的,虽说面上维持住了冷静自持,可是实际上他也未必不紧张,只从额上的汗就能看出来了。

“太后这是中风之症。”收回了手,大夫轻声回禀,也不敢吊书袋,只言简意赅的说道:“如今太后这样的情况属于严重的,若是配以针灸汤药,只怕也不能恢复如初了。”

陶君兰其实心里早有准备,可听见这话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太后却是没露出半点异样,只问道:“那可以恢复几成?”

“最多三成。如今太后脖子以下俱不能动。恢复之后,可能只有双腿不能动,或是半边身子不能动。”大夫言道,有些微微惶恐。唯恐一下子触怒了太后给他自己招来横祸。

太后沉吟片刻,“那也不错了。”宫中的大夫根本就没敢打这个包票,只说慢慢会恢复,至于恢复到如何程度却是一个也没说。

“你可留在太医院暂行居住。里面药材和书都供你随意使用。”太后徐徐言道,丢下了这个一个大好处。见那大夫露出惊喜之色了,却是又随后扔下这么一句来:“不过,若我恢复不了你说的那个程度,便说明你是个沽名钓誉之人,下场自然是不必我说了。”

大夫吓得额上更加冒汗,想了想却是长身一揖道:“草民愿试一试!只是还请太后只用我一人之药才好。”

太后微微讶然,挑了挑眉却是大笑:“准了!”别的不说,这份胆色就足以让人信服了。

带来两个大夫,太后这里留下了一个,另一个陶君兰琢磨着是不是弄去皇帝那儿看看。其实这两个里头,如今太后要留的这个是这一科专精的。另外一个因自知不如这个,所以压根就没去给太后诊脉。倒是十分有自知之明。

太后似乎猜到了陶君兰的想法,当下又看向另一位大夫,道:“皇上那边也不知情形如何了,陶氏你带着他们一同过去给皇帝看看罢;

。”

陶君兰想了想,轻声道:“只怕不行。昨儿去我们也并未见着皇上,今儿去未必也能见着。皇后娘娘想来是不许的。”

“她敢。”太后冷笑一声;“我让人给我儿子敢拦着,她就是忤逆。”

陶君兰苦笑一声,只不言语,可身子却也纹丝不动。

太后想了想,知道皇后只怕是真敢忤逆。当下便是道:“让人准备软轿,我亲自去一趟。”

那领了治疗太后差事的吴大夫,此时倒是站出来笑道:“其实太后也不宜一直窝在屋内,叫人抬着出去透透气也是十分不错。于身子有好处。”屋里虽然暖和,可是一直呆着只叫人沉沉欲睡。又因不活动导致血脉更加不通。

顿了顿,吴大夫又道:“再叫人每日与太后按摩穴位,效果更加好。”

宫里是有专门懂这个的,所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太后点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我便是更要去走一趟了。”她就不信,她亲自去了,皇后还敢阻拦不成!

皇后自然是不敢阻拦的。事实上,当皇后见了太后驾临,面上那惊讶之色简直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皇后以为太后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可没想到一转头太后居然以这样的方式来了。

众目睽睽之下,皇后就算想说几句话阻拦,可是却也又咽下去。

做母亲的看儿子,天经地义。至于再给儿子找两个大夫看诊,那更是叫人无法拒绝。

外头的动静惊动了里头,宝船太监飞奔了出来,一见太后也是吃惊非常。当下忙给太后请安行礼。

太后摇摇头:“起罢。你与我说说,皇帝到底如何了。”

“皇上如今还没醒来,太后您亲自去看看罢。”宝船太监苦笑道,只是却是绝口不提其他人。那意思,倒是只迎太后一人进去。

陶君兰自然没觉得自己也能进去,事实上,她不过是想通过太后的反应皇后的反应知晓一些情况罢了。当然,关键是还有大夫那儿。

太后自然也听明白了宝船太监的话,当下道:“即便如此,那只大夫和我进去看看罢。”

宝船太监有些着急,道:“太医说了,皇上需要清净休养着。太后您去看看也就罢了,就不再劳烦其他大夫了。如今十多个太医守着皇上呢!”

太后并非真听不出宝船太监的意思,也并非猜不出里头肯定有猫腻。可是正因为如此,她才动了真火,冷冷斥道:“好了!让大夫进去看看!既然已是十多人守着了,再多两个也没什么不好!”

陶君兰微微挑眉,心知肚明太后这怕是不愿意再叫皇帝装下去了。

也是,皇帝若再装下去,那少不得朝廷就要动荡了;

。即便是皇帝疑心病再重,也不该拿着朝政来开玩笑不是?

太后震怒,就算是宝船太监也是不敢再多说。只能让太后进去了。

太后进去不多时,陶君兰就听见里头有轻微的响动。只是奈何屋子太过大隔音效果也好,具体是什么动静却是完全听不出来。

待到太后出来的时候,却已经是一脸的平静。陶君兰仔细看了几遍后,到底是什么端倪也没看出来。

不过很快的,宝船太监便是灰溜溜的过来宣布了:“皇上醒了。”

顿时所有人都是哗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果然是如此?这十多个太医都没将皇上治好,外头的大夫刚来,这皇上就立刻醒来了。

此时倒是还没有人多少人往皇帝本就是装病上头想,只有几个看出端倪的人含笑不语。

如同来时一样,太后很快便是又领着一干人等风风火火的走了。陶君兰自然是跟着太后去了。

不过太后走之前却是又留下一句:“庄嫔位列九嫔,理应过来侍疾。皇后你且安排罢。”

陶君兰听了这话,便是看了太后一眼——太后这分明是在替庄嫔铺路。纵然庄嫔那件事情让太后没脸,可是那毕竟是顾家的血脉,太后到底是舍不得的。

毕竟,已经跟了皇帝,若庄嫔再无宠爱,那后半辈子怎么过?纵然现在留不下一子半女的,可有了宠爱位份高些,总归是要好过些。

皇后微微窒了一下,随后只得笑着应了,又恭送太后。

一出太和殿,陶君兰便是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后的面色很不好看。

回了寿康宫,陶芯兰便是给陶君兰使了个眼色,叫她赶紧告退。免得太后心情不好,拿了她做炮灰。陶君兰自然是不愿意当这个炮灰,当下忙告辞出了宫。

此时她和进宫时的心情却是又不同了,进宫时她满心忐忑,此时她却是满心的轻松。

皇帝醒了,李邺那头就不用怕再和皇后党对上了。如今皇帝既然没什么大碍,双方还是保持如今的井水不犯河水的模式相处才好。否则,真斗起来,只怕最后就算赢了,也是要被皇帝忌惮。

不过这次的事情也并非是全然没有半点好处——皇后做的那些事情,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了,日后少不得对皇后也是要一番打压的。还有王家那头也是。最后,便是太子了。她让人散播出去的消息,又叫人上了废太子的折子。皇帝看见了不知道会如何处理?

还有庄王,这次将庄王拉下水,也算是将这水给搅浑了。浑水好摸鱼,这个是再好不过了。

这样一算下来,端亲王府基本是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得了不少的好处,真真是叫人没法子不愉快。

陶君兰甚至在心里盘算:今儿晚上叫厨房做几个好菜,她和李邺还可好好庆祝一回了。还有拴儿和明珠,这几日她忽略了他们两个,如今可得好好补回来。;

第一卷 第502章 心软

皇帝醒了这个消息自然是让本已经有些不安和动荡的朝廷迅速又安定下来。原本摇摆不定想着是该投靠哪一方势力的大臣更是迅速的将那念头抹去了。

因为这个,上折子申斥太子,甚至提出废太子的大臣倒是比陶君兰和李邺预期之中多了一大半。

一时之间,朝中太子的威信几乎是跌破谷底。原本太子只是悠然的避祸,如今却是完全借口养病不敢露头了。否则的话,岂不是要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

与父亲的女人偷情,还弄出了个孽种。这种事情可谓是本朝第一次,自然是让那些读书人和注重规矩礼法的大臣们都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