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古清华大吃一惊抬起了头,湘琳胸口一震,咬着唇,垂在身畔的手不由一紧。

古清华扭头望向莫合,挑了挑眉,眼神甚是凌厉。

莫合没想到素莺和宝鹃会这么说,一时措手不及呆在了那里,随即暗暗叫苦!

她是大公主古清奇之子古耀之的乳娘,四年前古清奇家破人亡被打入宫中牢狱,三岁的古耀之也不能幸免。莫合主动要求陪着古耀之,于是便一起被关押在这香樟林中的秋声院。

因古耀之年纪还小,这香樟林又地处偏僻,过得一年多,看守的人见莫合和古耀之都深居简出,平日里一步路也不多走,一句话也不乱说,也就渐渐松懈了下来,只是吩咐不许出香樟林一步,其余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日古清华和湘琳等前来,才会一路无人进了这秋声院。

香樟林地处偏僻,每个月只有两名老太监前来送两次米面等食物和一些简单低劣的生活用品,因此外边发生了什么事莫合根本一无所知。女帝突然驾临,不由得她不吓了一大跳,试问,前废太女的独子囚禁在此,当朝皇帝前来,能做什么好事?

莫合不知,素莺和宝鹃却是知道的。古清华对大公主的宠信有多深,那都是她们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之所以没有早早的向古清华邀功禀报古耀之殿下的消息那是因为古耀之实在是太没有存在感了,她们压根想不起来!别说她们,就是整个皇宫中,恐怕也没有几个能想的起来!

但是此刻见了,那就不一样了,此时不禀报请功更待何时?依古清华对古清奇的宠信,绝对不会对古耀之薄情!

“陛下,小殿下自一岁起便在此处,如今刚过四岁而已。小殿下胆小怯弱,不惯见人,失礼之处,还请陛下恕罪!”莫合暗暗叫苦,“扑通”一下又重重跪下,磕了个头,谄媚着笑禀。她拿不准古清华的来意,但想着越是将古耀之说得弱小胆小,古耀之便多几分安全。

古清华不由轻叹,一岁的孩子,便锁禁于此,该如何度过这四年时光?何其无辜!她眼角一睨,瞟了湘琳一眼,湘琳面无表情,却是努力睁大着眼,不让眼中凝成的泪水滚落。

“快快带他过来,让朕好好瞧瞧!”古清华挥了挥手。

“是,陛下!”莫合只得答应,磕了个头爬起来。趁着起身的时候偷偷瞧了一眼古清华的脸色,心下稍安。

不一刻,莫合牵着古耀之出来,一个小小的身子映入眼帘,身子瘦小,一身藏青粗布衣裳虽然旧却裁剪得很合身,高高束着发,薄薄的唇有淡淡的血色,鼻梁高挺,额头很宽,五官轮廓分明,浓浓的眉,大大的眼,见了古清华等人眨了眨眼并无胆怯,只是头一回见这么多人,有些懵懂和茫然。

湘琳不可抑制的发起抖来,浑身无力差点软下去,望着古耀之的眼神蓦地变得温柔似水,惊喜交加。

“来,过来,让朕瞧瞧!”古清华向他笑着招了招手。

“小殿下,快参见陛下,这是陛下!”莫合俯身温言嘱咐,用力捏了捏古耀之软乎乎的小手,眼神无声提示:方才乳娘是怎么教你的?

古耀之挣开莫合的手,上前几步跪了下去,俯首磕头,稚声稚气道:“古耀之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起来!”古清华听着这奶声奶气的清亮童音,心里有些发酸,向他伸出了手。

古耀之似是一怔,恭恭敬敬应了声“是”,轻轻起身,走向古清华身边。

古清华握着他的手上下打量,嘴角扯出温和的笑容,转向湘琳道:“大皇姐有后,朕深为欣慰,朕想把耀之带回紫宸宫好好抚养栽培,你觉得怎样?”

“陛下隆恩,大公主九泉之下亦感激不尽!”湘琳颤声答应。

“莫合姑姑,你呢?可愿继续照顾小殿下?”古清华含笑。

莫合姑姑猛然睁大了眼,张大着嘴,又一次呆住了!

愿意!她岂有不愿意的?这些年尽心伺候着殿下,不就盼着想着这一日吗!

新书上传,求支持!!各种点击、收藏、推荐!

第15章 文渊阁帝师抄书

冬日阵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不多会雨便停了。不需收拾,古清华牵着古耀之的手,后边跟着湘琳、莫合等人,就这么走出了秋声院。

一路行来,所见宫女、太监无不侧避一旁躬身行礼,眼角微抬,瞥见小小的古耀之,年轻宫人俱是怔住不明所以,年纪大些的,也疑惑寻思了好一阵方才估摸着想到古耀之的身份!无不如素莺等人一样大为懊恼:怎么竟把大公主的遗孤给忘了?这是多大的一件功劳!

回到紫宸宫,古清华还未说话,苏姑姑已抢步上前忙笑道:“陛下可是回来了!奴婢正有事禀报——”眼光一转,瞟见一旁正睁着乌溜溜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望向自己的古耀之,苏姑姑身子大震,那焦急的语气不觉硬生生刹住,瞳孔骤然放大,心底酸酸涩涩,又悲又喜又惊,双手不由一紧,猛然抬头望着古清华,颤声道:“陛、陛下,这,这可是,可是大公主的——小殿下?”

“是!正是大皇姐的独生子,朕的亲侄儿古耀之!”古清华笑盈盈点头道:“往后,朕会留耀之在紫宸宫,请名师教导,苏姑姑,你下去找几个得用的宫女,今后随着莫合姑姑一起伺候耀之!”

“是,是,奴婢遵旨!”苏姑姑眼眶不觉红了,稍稍侧身抬手拭了拭眼角。

是啊,大公主还有这一根独苗呢!这怎么不叫她欣慰?每每想起大公主横遭惨祸便令她扼腕叹息,却忘了她还有血脉留存于世上!唉,怎么会忘了呢!这小小的身子里流的是大公主的血,姓的是大公主的姓,他便是大公主生命的延续,大公主未完成的心愿可以由他来完成,大公主的仇也要由他来报!

苏姑姑心里自怨自责,一时又叹,一时又火烧似的激动难已,五脏如沸,五味陈杂,酸酸涩涩,不知何感。

古清华微微一笑,没有去打断激动得有些失态的苏姑姑,转身吩咐了湘琳和素莺几句,命她们先将古耀之和莫合带下去休息,又命传尚宫局派人来替古耀之置办衣袜鞋帽等一切用品。

湘琳对姐姐本就愧疚,有此机会为小侄子尽点心力正求之不得,当即痛痛快快答应着,强按着心底的欢喜,牵着古耀之去了。

古清华好笑的瞧了一眼还在发呆出神的苏姑姑,偏着头甩了甩,笑道:“苏姑姑方才说正有事要禀朕,到底是何事?”

苏姑姑猛然回神,忙敛身恭敬又有些气愤道:“这事说起来,实在是太可气了!陛下大可趁此机会将议政王替陛下选择的三位帝师退掉……”

古清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一边往殿内走一边细听。待听苏姑姑说完,却觉得有些好笑。

原来,教她《论语》、《大学》、《中庸》这一系列的那位帝师沈流连悄悄的进入文渊阁抄书,谁知被萧炎等人无意中发现了!

文渊阁乃是皇室藏书阁,自然是国中顶尖级的藏书阁,天下所有的书籍、各种珍贵的古籍无所不有,在这书籍贫乏、阅读手段落后的时代,这是每个读书人向往而不可及的地方!

但这个地方只有皇帝可自由出入,便是太子太女或者其他皇室成员想要入内也需皇帝恩准,更不用说其他大臣了。沈流连竟敢私自入内,罪当欺君,杀头也不为过的。

翰林院集中了全天下拔尖的读书虫,多的是人嗜书如命,这沈流连正是其中尤其拔尖的一个。

沈流连自打做了帝师之后,在御书房给古清华上课时,休息时间站在廊上,便可望见那阔大庄严的五层四方建筑,心中痒得猫爪似的,想要进去看一看的愿望一日比一日强烈。后来发现防卫松懈,那读书人不该有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将他往那边拉似的!终于有一天,他战战兢兢魂不守舍懵懵懂懂不知怎的就去了那儿。守门的两位小太监哪想到会有人不奉旨就敢过来?何况对方还是饱学的一代鸿儒、当今天子之师!是以问也没问就直接开门让他进去了!

打那之后,沈流连就像中了蛊似的,时不时便过去,一去就在里边呆上小半天,恨不得将铺天盖地的珍贵书籍据为己有!

他自然不敢将皇家书籍盗走,越爱越爱、爱不释手于是又起了抄书的念头!这一天也算他倒霉,出来时碰上巡逻的萧炎等人,萧炎等见他慌里慌张的样子便上前盘问,他本是清高清白之饱学儒士,做这等事本就心虚,那禁得起人盘问?越发支支吾吾起来,一句话没说完脸都红了!萧炎等更加疑惑,不料还不等进一步盘问,他抄好藏在身上的书籍掉了出来,于是就——悲剧了!

好在萧炎知道他的身份,也知道他是议政王推荐的人,知道这里头的厉害,也没有怎么难为他,只是将他带到了紫宸宫,要将这事禀报古清华处置,古清华恰好不在,苏姑姑问明了情况,便将沈流连留了下来跪在偏殿候命,命萧炎等先行退下。

古清华听完这事,想着平日里严肃不苟、凛然正气的沈流连那副模样,想象着他被萧炎等当场逮住的模样,忍不住咬着唇吃吃好笑。

苏姑姑愣了愣,不懂她为何发笑,仍旧按着自己的思路抑制不住的激动道:“陛下,这沈流连好大的胆子!藐视皇家,假传圣旨,陛下重罚他,便是议政王也说不得半个不字!”

古清华摆摆手,却笑问她:“你觉得这沈流连人怎么样?”

“什么——什么人怎么样?”苏姑姑愕然。

“就是,他给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撇开这件事不说!”古清华整整沉丝坠坠的玫瑰红锦缎长裳含笑道。

“这个——”苏姑姑偏着头眨眨眼想了想,望着古清华有些迟疑道:“奴婢觉得,此人仪表不俗,气质出众,颇具儒士大家风范,倒像是个耿直之人!唉,真是人不可貌相!”怎么这样的人竟也投入了议政王那奸贼门下!

古清华不觉点头笑道:“朕跟你想的一样!”她肘弯支着,手掌撑着半边脸,笑道:“也许,他不是议政王的人!”这人何止耿直,简直就是固执加迂腐!脑子里就一根筋!

“可他若不是,议政王怎么会推荐他给陛下呢!”苏姑姑神色一滞。

古清华瞟了她一眼,含笑不语。经过这些日子以来的相处,再加上他偷偷抄书这种“幼稚”得可爱的行为,加上他被萧炎等捉住之后一点儿辩解反抗的意思都没有反而红着脸感到羞愧的反应,古清华敢断定,沈流连绝对不是一个卑鄙小人!而他之所以投在议政王门下,一定是被议政王花言巧语哄骗了,压根没有看清议政王的真面目!

议政王虽然权势熏天,但是大权在握这些年做了不少弄权仗势的恶事,虽然朝中无人说什么,但清流一体绝对人人心底都对他有一本不满的账!沈流连作为清流中颇有地位威望的一员,他投入议政王门下,这对议政王的形象工程来说是大有用处的,难得碰上这么一个呆瓜,议政王乐得收用!

“将沈流连传来,对他客气些!”古清华坐直了身子含笑吩咐。

新书上传,求支持!!各种点击、收藏、推荐!

第16章 沈太傅柳暗花明

“将沈流连传来,对他客气些!”古清华坐直了身子含笑吩咐。

“是。”苏姑姑恭声答应,转身去了。对于古清华的决定,她越来越懂得不必问看看就明白的道理!

沈流连穿着一身熨帖得平平整整的湖蓝长袍,略显花白的头发高高束着,垂在肩头背后整整齐齐,下颔半尺长的稀疏胡子也纹丝不乱,但瘦削容长的脸此时显出了几分羞愧和苍白,使得他整个人的气质比平日下跌了不知多少个档次!

“罪臣沈流连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流连一撩袍子跪下磕头,顿首无颜抬起。

身为帝师,做出这种“贼”的行径,他还有什么脸面教导天子?原本就满心愧窘的他此刻见了古清华更是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同时,一种悲凉的感觉缓缓划过心间:他明白,此生的仕途,已然毁了!

“沈太傅起来回话!”古清华微笑着抬了抬手,向苏姑姑努努嘴道:“给沈太傅赐坐!”

一时殿中响起轻轻的抽气声,沈太傅和苏姑姑不约而同睁大眼望着古清华,两人都呆住了!

“罪臣不敢!”沈太傅胸口一热差点流下泪来。

“奴婢遵旨!”苏姑姑立刻行动。

沈太傅到底傲不过古清华,斜签着身子别别扭扭、忐忐忑忑的坐下了,双手一会儿放在膝盖上,一会儿捏了捏衣襟,一会儿又放下去,简直不知怎么样才好。

像是家常闲话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的,古清华拂了拂袖微笑道:“听说沈太傅去了文渊阁?”

“微臣死罪!”沈太傅身子一凛,吓得起身又要跪下。

古清华抬抬手止住了他,好笑道:“太傅快别如此!读书人嗜书如命这是雅事一件嘛!再说了,那些书放在那里也是放着,又有几个人跟沈太傅一样懂得珍惜与欣赏呢?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太傅你说呢?”

古清华说毕含笑凝望着他,眼神纯澈坦然,没有丝毫的嘲弄或者说反话的意思。“陛下……”沈流连语带哽咽,心口暖得发酸,喉咙口堵得一塌糊涂,想想他自己都觉得丢人:几十岁的人了,居然有想哭的冲动!

“苏姑姑,”古清华说着扭头吩咐苏姑姑,道:“差人给萧炎传话,就说今日之事乃是误会一场,沈太傅实际是受了朕的口谕前往文渊阁的!太傅乃斯文之人,定是那些粗人侍卫们言语粗鲁态度恶劣吓着了太傅,以至于太傅当时情急解释不清起了误会,告诉他好好管教他的属下!去吧!”

“是,陛下!”苏姑姑眸光一跳,瞟了沈流连一眼,有些明白了古清华的意思。

“陛下!陛下!陛下如此维护,罪臣无地自容呵,无地自容!罪臣肝脑涂地亦不能报答陛下隆恩之万分!”沈流连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叩首不已,鼻间窸窣带着哭腔。他是真的感动极了!发自肺腑的真心!

如果古清华抓住此事大做文章,别说还做什么帝师了,革去功名、逐出翰林院都是轻的,重则足以流放三千里乃至杀头,而且,还要在儒林中留下笑柄!他这一生的清誉名誉,将会彻彻底底的完蛋永无翻身的机会!试问,他怎么能不感激?

议政王错矣!女帝陛下宽厚仁德,大有仁君之风啊!看来,王爷是与我一样,误会了陛下了!沈流连不禁在心里暗想。

“沈太傅快起来!如此岂不失态?”古清华含笑相劝。

“罪臣失态,陛下恕罪!”沈流连忙收声抬袖拭了拭眼,重新站了起来,在古清华的示意下重新坐下。身为一代儒林宗师,失仪失态这种事是比失命更要严重的。

往常,只有他板着脸引经据典的指责古清华这里失态那里不守规矩礼仪,恐怕他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竟轮到古清华来指责他失态吧?而且,他还心悦诚服的听从了!

古清华心中松了口气,经过此事,这位平日里唐僧似的太傅恐怕再也不好意思指责她什么了吧?

“太傅若是喜欢文渊阁的书籍,往后便大大方方的进去阅读便是了,若是想抄便抄,只有两点,一是不许将里边书籍带出,二是不许令书籍有所毁坏!太傅以为如何?”古清华不但饶恕了他,跟着又笑盈盈说了这句令沈流连做梦也不敢想的话!

沈流连微张着嘴,睁大着眼愣住了,脑子里“嗡”的一响,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天上掉馅饼这种事真叫他遇上了?

“沈太傅?”古清华饶有兴味好笑的瞧着他。

“微臣谢陛下隆恩!”沈流连激动难耐,霍的起身,躬身拱手亮声答应。虽然理智告诉他应该拒绝,但如此诱人的机会,理智终究没能控制他的嘴巴,心里想什么,嘴巴老老实实的照实全部吐露了!

“沈太傅太客气了!”古清华摆摆手,笑道:“横竖那些古籍朕也看不懂,放着也是放着,白糟蹋了!”

沈流连不觉眉头微蹙,对古清华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不太满意,身为帝师,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劝道:“古人云开卷有益,书籍乃良师益友,对陛下来说更是治国智慧之源泉,陛下有空,该多读些书才是!”

古清华微微一怔,肚子里不觉暗暗好笑,心想这个人还真是迂腐的紧!心头蓦地一动,脸色一黯,叹道:“朕身为天子,是该多多看书,古人说以史为镜嘛,可是朕——”她说着瞟了沈流连一眼不语。

“这是臣的疏忽,”沈流连忙道:“先讲论语和四书五经是议政王吩咐的,王爷生恐太深奥的陛下一时不懂,故而先打几年基础。既是陛下提了,明日起,微臣便也给陛下讲史籍如何?”

“如此甚好!”古清华大喜。史书晦涩难懂,一个个字她还认不全呢,更别说自己看了,有名师指点,何乐而不为?哼,议政王,又是议政王,什么打好基础?她又不需要考进士状元,打什么基础!不过,沈流连貌似对议政王很忠心的样子,她并不想此刻与他起什么争执!何况她深知,她不争,议政王自会争,她越是一句话也不说,而议政王越是说她的不是,沈流连只会越偏向她这一边!

新书上传,求支持!!各种点击、收藏、推荐!

第17章 拜新年各怀心思

“朕还有一事,不知沈太傅能否答应?”古清华又笑了笑。

沈流连微微迟疑,这才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微臣能做到的定然不敢推辞。”

古清华轻轻叹了口气,望了沈流连一眼,道:“沈太傅可记得古耀之?大皇姐的独生儿子?”

“小殿下!”沈流连脸色蓦地一变,点了点头,望着古清华疑疑惑惑。

“耀之是大皇姐唯一的骨血,朕今日方知他仍在冷宫里才刚刚放了出来,这孩子看去甚是聪明伶俐,朕想请沈太傅往后好好教导他,不知沈太傅可愿意?”古清华道。

“陛下仁德,微臣深为敬服。”沈流连施礼缓缓说道:“然,微臣以为,大公主所犯之罪乃是先帝钦定,陛下赦免大公主已属天恩,至于小殿下——陛下赏他一身富贵足矣!”

沈流连话里话外意思很明确,古清奇乃是先朝废太女,古清华夺了她的帝位她岂有不恼的?如今她又是因为古清华而死,古耀之既然是她的儿子,对古清华而言实在是大大的安全隐患,古清华不应该培养栽培他,赐给他富贵已经可以算是最大的恩惠了!

古清华叹道:“仁君以仁德治理天下,朕若是连一个孩子都感化不了,何以教化天下臣民百姓?”说着这话时,古清华自己都恶寒了一把,但她知道,这种话对沈流连这种人是最有用的,她悄悄瞟眼,果然,沈流连看她的眼神充满着敬服和钦佩,那是一点点都不掺假的!于是她又接着道:“何况,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也是朕皇室一员,放之任之,朕于心何忍?朕还指望他将来跟大皇姐一样,成为一代贤王呢!”

“陛下如此心胸,微臣惭愧!”沈流连望着古清华几乎要冒着星星眼了,当即当仁不让慨然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倾心尽力,教导小殿下!”

转眼就过了年,这是古清华来到息国过的第一个年,天家皇室过年不比民间寻常百姓之家,种种繁缛之礼仪规矩数不胜数、烦不胜烦,别说是古清华,就是湘琳自己也是不太懂得的。为了不至于露出什么破绽,二来生怕失了礼数叫臣下笑话失了威仪,二人便商量着,以大公主丧间心情沉痛为由,下旨一切从简,将能省的都省下了。

议政王本来不太愿意,因为皇家礼数实在太多,每年他都能找着机会好好整治整治几个得罪轻视了自己的臣子,而且他也盘算着要好好的谋划谋划,叫古清华出个大丑,若是一切从简,岂不是白费了一片心思了?

若是别的事,古清华强不过他没准就答应了,但这事不行啊,那一套一套的规矩执行下来,折腾的可是自己!这一点上,她和湘琳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其坚持的程度就连最讲规矩的苏姑姑也无可奈何,更不用说议政王了!

议政王一肚子不痛快回家,脸色阴沉沉的,一抬手便拂了几案上名贵的羊脂白玉瓶,看着粉碎在地跺上几脚犹不解恨!

先是沈流连那个古板迂腐脑袋一根筋的家伙跑过来摇头晃脑捻须垂首的跟他大说特说古清华的好话,张口闭口就是陛下如何如何、陛下如何如何,不住的说自个往常定也是误会了陛下了,还“好心”的说可以替自己跟陛下解释,冰释前嫌什么的,那心悦诚服的赞赏语气让他别扭窝火得不得了,偏偏还要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绞尽了脑汁来搪塞他的“好意”。如果不是看在此人在清流当中资历极深的份上,他真想当时就跟他撕破脸!

于是他当时就想,这沈流连不是最重礼仪吗?很好!只要古清华在这上头狠狠栽个跟头,他再痛心疾首在他面前挑几句话,不愁沈流连不改变那可恶的看法,可是,偏偏古清华就要一切从简了。

天子要节俭,讲孝悌,他争执几句也就没了话说,只得作罢!但心底那一腔无名怒火越是越烧越盛,烧得他九九寒天竟觉得浑身热燥难耐。

看来,是该给她找个皇夫了,省得天天生事!

议政王咬牙切齿的想。

议政王尚在谋划这件事,不想议政王妃在年后就有了行动。

大年初一,照例各王妃、有品级的诰命夫人等都要按品大妆进宫拜年,议政王权势熏天,连带着议政王妃亦水涨船高,大年初一这日,自然也是她第一个进宫给古清华拜年。

等级不一样,拜年时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一些旁支王妃、郡王妃或者等级较低的命妇,整整齐齐打扮了,却只是进殿朝着龙椅磕个头,献上礼物,然后由苏姑姑等品级较高的掌事女官引到偏殿喝一盏茶,然后赐给一两盒御制的点心、新式的宫绢花等也就算了,常常连古清华的面都见不着的!品级再稍微高点的,古清华也就是一次召见好几人,赐个坐说三五句闲话、走个形式也就散了!

但是,议政王妃不一样,古清华不但要见她,而且还要堆起笑脸好好的招呼她,赐坐赐茶赐点心,末了她走的时候还要赏赐诸多的金银珠宝首饰、上用绫罗绸缎、御制吃食点心以及其他的礼物。

正月初一一大早,天才没亮,古清华便起来梳妆打扮了,这日要见的人都是按品大妆,她自然也不能例外。

恰梳妆好,还没来得及用早膳,素莺便垂手来报:议政王妃求见给陛下拜年!

“这么早!”古清华有些惊讶,于是起身,吩咐一声“传!”

从镶嵌着错金银点红绿蓝宝石喜上眉梢缠枝花卉纹的水晶琉璃大镜子中瞧了瞧自己的妆容,云鬓高耸,点翠簪花珠光点点,戴着镶嵌着无数颗龙眼大小珍珠的金翅凤冠,额前及两旁长近一尺的飞翘金翅缀着细碎的金色流苏,一走一动间金光闪闪,泠泠有声。耳上吊着大如鸽卵莹润澄澈的红宝石坠子,项上则是赤金蟠龙翔凤的项圈,一身如孔雀展屏的金色绣龙凤吉服,镶着寸许的大红边,白玉对襟盘扣将腰身略收,裙裾三层环绕而上,外边套着同色近乎透明的广袖外袍,裙摆阔大曳地,贵气逼人。再加上精心描绘过的五官,愈发衬显得威严无限。

古清华瞅见,倒自己把自己唬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