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寞帝姬与流亡王孙的凄恋:凤血上一章:第 2 章
  • 寂寞帝姬与流亡王孙的凄恋:凤血下一章:第 4 章

这也是陈国夫人最忧虑之事,朝堂纷争,各有输赢,然而谁能先握有皇室血脉在手,谁便握住最牢靠的胜券。陈国夫人又再提及子嗣一事,反复耳提面命,终于令何皇后恼怒了:"皇上冷落后宫已久,我这中宫皇后也仅朔望得见,更何况……何况……"

"何况什么?"陈国夫人将眉一蹙,看皇后欲言又止,脸色难堪,不由得脱口追问。

垂帘重重落下,潜月领着左右宫人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静室里只余皇后与陈国夫人母女。

皇后册封未久,仍是新嫁少妇,低头间流露惶惑窘态。她这般神色,阅世已深的陈国夫人隐隐有些明白过来:"姌儿,究竟有何难处不能开口,对为娘还需隐瞒吗?"

"子嗣之事,不是我一人做得主的。"皇后声若蚊蚋,白皙脸颊红得似欲滴出血来。陈国夫人心往下沉,试探问道:"皇上不愿驾幸中宫?"皇后胸口起伏,纤细手指紧绞着腰间一段流苏,将那珊瑚缀珠生生扯散下来:"只怕是哪一宫都不肯驾幸。"

"这是为何?"陈国夫人失惊,不由得压低语声,"难道皇上的身子……"皇后摇头,窘困地咬了咬唇:"御医说,皇上龙体虽有旧疾之困,却无碍敦伦,只是子嗣也未必易得。"陈国夫人蹙眉道:"既是无碍,你便多下些工夫,迟早会有所成。"

工夫……这话令皇后蓦然觉得耻辱。世家淑媛耻言床闱之事,堂堂一国之母与诰命夫人,却要关起门来说这等难堪之事。但比这更难堪的,却是芍药宴罢的那一晚--

每月朔望帝临中宫,历代帝后都是这样的规矩。那日恰逢十五,承淑宫里宴罢,皇上起驾回了御书房,仍要披阅完当日奏疏。皇后在中宫沐浴薰香相候,夜近深宵终于等来皇上。帝后合寝是大事,有尚寝女官专掌天子燕寝之仪,司设掌床帷茵席,女史掌执文书。彤史在案,每有临幸都以朱笔题记,巨细靡遗。

那日皇上却已乏了,直入内殿,命随侍宫人都退下。以往都由宫人侍侯帝后宽衣,从未由皇后亲自服侍皇上就寝。自帝后大婚之后,皇上时有驾幸中宫,然而何皇后性情庄淑,于这闱笫间事始终拘谨羞涩……宫灯照得亮如白昼,她屏息上前,为他宽去外袍,手指触上盘龙腰带玉扣,却怎么也解不开。他眯了眼看她,目光飘忽,渐渐灼热,分明落在她身上,却又不似在看她。她怯怯低了头,蓦然被他压倒在身下,纠缠情浓间,她忘情轻喃,低低唤着皇上,他却哑声说:"叫朕少桓。"

她从不知道,他还有这样一个名讳。今上单名一个胤字,为避天子讳,将天下胤姓改为了应姓。他却说他是少桓,回旋在舌尖上的两个字,温柔万端。她有刹那迟疑,试着唤了一声:"少桓。"他蓦然停下,蹙紧眉头定定看她,似在看一个不相识的人。"少桓?"她又唤他,不待话音落地,他竟是一震,狠狠拂袖抽身,狼狈离开她的身子。云犹未布雨已敛,片刻前犹是温柔乡,转眼已作阴霾天。

她呆在那里,不知因何触怒龙颜。裸着身子拥衾而起,顾不得羞赧,张口却不知该唤皇上还是少桓,终究只能惶然望着他背影远去。

第二日才知道,当晚皇上离开中宫,便去了长公主的辛夷宫。

第六章【筝上新弦张旧恨】

皓腕凝雪,红袖添香,裴妃爱娇地低了头,任皇上握住她的手,在云母笺上写下"令婉"二字。少桓闲适一笑:"美且柔约,好名字。"裴妃软软依入身后怀抱,轻嗅他衣上清苦香气,俏皮笑道:"臣妾还有一个乳名,原本唤作瑞应。"少桓笑容稍敛,淡淡道:"这名儿不好。"

裴妃却未觉察他语意的细微变化,仍一径笑道:"是呀,后来听说这样的名字太重了,会叫人折福的,这才改了叫令婉。"瑞应是凤凰的别名,寻常官宦家女儿叫这名字确是大胆了些。不过裴妃心中想的却是,当年一语成谶,她果真伴了真龙,进了天家,可不是成凰成凤了吗?

见皇上笑而不语,裴妃觉得便是默认了她的心思,便凑在他耳边吹气如兰:"臣妾更喜欢这乳名,往后皇上唤臣妾瑞儿可好?"孰料皇上眉头一蹙:"唤什么不都是你。"

裴妃有些讪讪,转眸一笑,便将话头别过:"臣妾的哥哥也有乳名,更是有趣得紧。"

"你说裴令显?"少桓把玩着手中紫毫,对裴令显此人似乎兴趣更大。裴妃笑道:"他幼时多病,家母恐不好养,便给他取了个女气的乳名,叫做芳儿。"少桓想起那高大魁梧的少年将军,剑眉星目,金盔银枪,跨坐狮子骢,偏偏名唤"芳儿",不觉失笑。

"你们裴家男儿英豪,女子娇媚,倒是人才辈出。"少桓不吝赞誉之辞,喜得裴妃谢恩不迭。

入夜的承淑宫里,玲珑宫灯照着御案金杯琥珀酒,佳人斟来,馥郁生香。

时近子夜,已是就寝时分,帘外宫人悄然放下重重垂帘。

在这里不比皇后宫中那么多规矩,少桓慵懒地倚在榻上,口啜美酒,怀拥佳人。裴妃已宽去了长衣,仅以轻罗薄纱蔽体,伏在少桓身边媚眼如丝。觑着他心情甚好,裴妃委婉探问:"听说,皇上将那兴平公主赐与辛夷宫为婢了?"

辛夷宫三个字令少桓微微蹙眉,却眼也不抬地问:"宫中只有一位长公主,你所指是谁?"

"臣妾知罪。"裴妃窘迫,一时嘴上叫惯,忘了兴平公主已被废去封号,贬入贱籍之事。看她嗫嚅模样,少桓似笑非笑道:"你是替裴令显问吗?"他一语道破玄机,惊得裴妃心神大乱,慌忙在榻边跪了下去,"皇上圣明,家兄一时糊涂犯下错事,还望皇上开恩!"

少桓却笑了,幽黑瞳仁里流转淡淡光彩:"两情相悦是美事,有什么错不错的。"

裴妃心中一宽,却也暗自心惊,想不到皇上一切都已了若指掌,只怕没有什么是能瞒过他的--可恨那憨直的哥哥,还真以为此事无人知晓,央告她私下求皇上,将兴平赐了他为妾。

这也真是段孽缘,谁看上谁不好,竟是她家哥哥看上了亲手俘获的待罪公主,更在赴京路上就占了人家清白的身子。也亏得是如今兴平公主已废了封号,若是长公主那样的身份,十个裴令显的脑袋也不够掉!

这兴平公主虽是废后郭氏的女儿,到底还是姓华,身上流着和皇上一脉同宗的血。以往皇室公主获罪,至多就是幽禁赐死,从未有过贬入贱籍的先例。既是贬入贱籍,照规矩也该送去教坊乐户,留在宫中为婢却是闻所未闻的。宫中私下流传说,恪太妃与废后郭氏有旧怨,现今世事无常,郭后囚禁在天牢,辛夷宫的长公主却比六宫哪一位主子都得势。兴平公主还只得十六岁,落在辛夷宫那位手里,只怕是从此不见天日了。

裴妃叹了口气,倒不是担心那小妮子死活,却是苦恼于自家哥哥找来的麻烦--这不争气的登徒子,节外生枝闹出这般事情,至今还闹着要向皇上求娶兴平……裴妃贝齿暗咬,却不敢再向皇上开口。少桓瞧着她懊恼神色,漫不经心笑道:"人已不在朕这里,你若有心替裴令显讨这人情,不如去问问长公主。"--长公主,思及那飘飘绯衣,幽冷目光,裴妃莫名有些不安……悄然抬眼看去,只觉皇上和长公主的眼神意态,竟有种说不出的相近。

夜来风急,拂动玉钩珠帘,珠玉轻悄相击,帘后一缕筝音缭绕。

清商流转,幽声动弦,本已清冷的筝音里,更夹了女子断续低微的悲泣声,在入夜的辛夷宫里回荡。侍立帘外的宫女垂首静听着,仿佛有凉意透衣,丝丝渗进骨髓一般,心中不觉戚然。想来那可怜的女子还在殿里跪着,已经大半个时辰了。

素衣挽髻的长公主端坐案后,弹筝也已弹了半个时辰。长发散乱的青衣少女跪在地上,啜泣着俯低了身子,不住地朝昀凰叩头。嗓子已哭得哑了,单薄肩头不住颤抖,人也摇摇欲坠,看得左右宫人俱是恻然。唯有长公主不为所动,指尖筝音流泻,弦依高张,声随妙指,似将心神都倾注在了弦上。

远处忽传更漏声,已近亥时了。俯跪在地的少女闻声一震,猛地抬起头来,苍白透青的脸上涕泪交流:"母后的时辰不多了,奴婢求长公主开恩,求皇上饶母后一命……"

筝音停歇,昀凰垂眸看向她,看她眉目清婉,犹带稚气,眼中却盛满与这稚龄不符的悲伤苦痛。见昀凰终于有所反应,她挣扎着膝行上前,哀哀拽住昀凰衣摆,却再说不出话来,唯有泪水沿着消瘦脸颊滚落。

她口口声声自称奴婢,称她长公主,不再叫她昀凰姐姐。

昀凰定定看她,眼前一时恍惚,似又看见那嘟起嘴巴,为她伤口轻轻吹气的小女孩……那年的御花园里,长乐和临川追着皇后豢养的狮子猫,一路追到僻静的湖石后头,发现了趴在那里的昀凰。昀凰手心里捧着只受伤的小灰雀,正喂它吃着饼屑。长乐皱眉看看昀凰,正待转身,却被临川拉住。刁蛮的临川笑眯眯同长乐耳语了几句,两人便嬉笑着朝昀凰招手。昀凰迟疑走近,冷不丁却被临川一把夺走小鸟。临川嬉笑着跑远,唤出花丛里的狮子猫,将那折了翅的小鸟扔在猫儿嘴边……昀凰情急,立时扑上去和猫儿争抢。畜生护食起来最是凶猛,那狮子猫叼了鸟儿,跳起来朝昀凰手背便是一抓。

三道血痕立时横贯,昀凰一慌神更绊到石头,一跤跌坐在地。临川哈哈大笑,扮个鬼脸蹦跳着跑掉。长乐抱起猫儿,温柔地拂去猫嘴边残留的鸟毛,却看也未看昀凰一眼,径直转身而去。片刻前啾啾可爱的鸟儿只剩地上几片狼藉的羽毛,有些还沾染着血迹。昀凰紧紧咬了唇,拿手帕将火辣辣的伤口裹住,眼泪却大颗大颗滚落下来。

"昀凰姐姐。"稚气的语声怯怯传来,幼小的兴平从湖石后面走出来,在昀凰身边蹲下,对着她受伤的手背轻轻吹气,抬起亮晶晶的眸子看她,"吹吹就不疼了。"

"瑶瑶……"昀凰喃喃开口,一丝怅然笑意掠过眼中,旋即归于沉寂,深潭似的眸底再无波澜。但一声久违的"瑶瑶"却令跪地哀求的女子一呆,颤然以额触地,越发泣不成声。

废后郭氏已经招认了私通外寇的罪行,供出了助她潜逃的两名将领。本朝立国两百余年来,郭氏是第一个身受刑讯的皇后。以提刑司的酷烈,她竟也熬过了三日。最后终肯招认,却有唯一的条件,便是赦免兴平公主,赐其不死。

通敌之罪,当处凌迟。念在她终究曾是一国之母,皇上免了这酷刑,另赐白绫三尺,今夜子时便送她上路。病榻上的兴平听得消息直闯寝殿,跪在昀凰跟前苦苦哀求。昀凰任由她跪着,既不动怒也不劝止,泰然端坐案前,只凝神弹筝。

筝音与哀泣相应和,一个萧瑟清冷,一个哀切断肠。

昀凰推筝而起,华瑶却拽了她衣袖不放,只仰起脸来望住她,哭也哭不出声了。经历一番变乱,原本玉雪可人的少女变得消瘦惨淡,抱病之躯硬挨着久跪,此刻已是摇摇欲坠。

"瑶瑶。"昀凰略略俯身,流露一丝笑意,"你若不再哭泣,此时去天牢还能见上最后一面。若你再哭,我便不带你去,让她孤零零上路,连个送终的人也没有。"

华瑶僵住,似被整块寒冰兜头压下,恍恍惚惚抬眼,见昀凰素衣曳地,臂挽冰绡,峨嵯云髻用玉簪松松绾着,仿佛世外仙姝。众多帝姬里,向来要数昀凰最美,母后曾说"女子过美则近妖",大概便是说的她了。无论当时今日,她仍是这般美,语声柔若春水,目光却冷如严霜。华瑶从不知道,卑顺的清平公主也会有这样的笑容,令她蓦然想起当日的毒酒……

宫倾之日,诸公主妃嫔被召至中宫,含泪饮鸩,以身相殉。并不是每个人都视死如归,也有想要逃命而去的,就像阳城公主,奋力挣脱了宫人钳制却走不出中宫的玉阶,那阶下早有侍卫执刀相候。华瑶战栗地看诸妃嫔公主饮下毒酒,那酒色鲜艳,看似甘美,入喉断肠,便如眼前昀凰的笑容。

早知如此,不若真饮下那杯酒,干干净净随父皇而去。

可是母后不甘,她要亲眼看着后宫的女人们饮下毒酒,一个个都死在她前头,才肯乔装出逃。若不是情势危急,随行侍卫强行将她带走,母后甚至还要亲临辛夷宫,处死恪妃与昀凰。那时华瑶想,只怕她是永远不能懂得母后的恨,不懂这后宫中的女人为何怨毒至此。

亦如她不懂,最温柔卑顺的昀凰姐姐,为何会变成冷酷无情的长公主。

"已是亥时初刻了。"长公主淡淡一抽袖子,不再看她一眼,转身入内更衣。

华瑶痴了似的跌在地上,眼泪再流不出。

两乘肩舆已至辛夷宫外,一乘曲柄鎏金伞盖垂绛罗凤帷,一乘花梨云纹罩青罗帷。

昀凰一身素衣,披了玄色斗篷在外头,风帽低低掩去面容。步履虚浮的华瑶被宫人搀扶上了青罗肩舆。肩舆升起时轻微一晃,却令华瑶眼前一黑,似天昏地暗。昀凰自凤帷肩舆前冷冷回头,看了华瑶一眼,眉头微微蹙起。这目光令华瑶越发瑟缩,恰此时,宫门内传来一声怯弱呼唤:"昀凰……"

竟是恪太妃,华瑶怔怔咬了唇,望着那熟悉的身影,仿佛记起恪妃昔日疯癫模样。然而眼前的恪太妃,弱弱地倚了宫门,一双含愁的眼里竟是异样的清明。昀凰回身看着母亲,触及她幽幽目光,仿佛心口一凉,被她看了个透。

"好晚了,你别再出去……"恪妃望着昀凰,说话像寻常母亲约束年幼的孩子,语气却满是怯懦,甚至是哀求的。昀凰不记得母亲是否管束过自己,只知她极少流露这般哀求神色。

她什么都不知道,却又似什么都知道。有时连昀凰亦迷惑,母亲究竟有几分癫狂,几分清醒。

"我去去便回来,你先安歇着。"昀凰对恪妃说话永远温柔仔细,却绝不像是女儿对着母亲。恪妃低了头,似乎想说什么,终究还是默然。

赐缢,并非自缢。

似郭氏这样的罪人,并没有资格自己赴死。

四个身强力壮的老宫人进到囚室里,两人按住郭氏,另两人将白绫子绕在她颈项,左右各执一端,试了试还算称手。离子时还差些时候,早一分不成,晚一刻也是不成。

已近中天的月光从寸许大的窗口照进,森森然,映得囚室惨青的石壁尽是寒色。

披头散发的郭氏已有两日不曾进食,身上囚衣血迹斑斑,十个手指都已肿胀变形。那白绫紧紧绕在颈上,她只木然听任之,全无挣扎惧怕之色,仿佛早已灵魂出窍。

幽暗甬道里却有人渐渐行近,两盏宫灯从浓黑里挑了出来,团团照见个绰约人影。那人脚下停驻,立在门洞的阴影里并不近前。另一个身影却从她身后跄踉扑出,才走两步便咚一声跌跪在地,嘶哑了嗓子哀哀叫道:"母后……"

郭氏一震,死气沉沉的眸子忽然活动过来,吃力地扭转脖子,望向那囚栏外的人。

母女相见,没有抱头啼哭,没有撕心裂肺,只是隔了粗大的圆木囚栏,你哀哀看我,我切切瞧你。终于到了这时辰,死亡来临只是顷刻间事,那么多看一眼也是好的。华瑶爬到栏前,极力伸手想要触到她,里头的郭氏亦拼了命地想要扑到栏边来。那白绫勒在颈上,左右死死拽着,她亦顾不得了,只竭尽全力朝华瑶伸出手去。

眼看二人终于挣扎着要触到对方了,蓦然有只修长如玉的手伸来,一摔袍袖将二人隔开。郭氏抬眼,从肿胀的眼缝里吃力看去,隐隐看见昀凰阴冷的笑容。昀凰垂眸看她,一丝笑意隐现:"谁无父母子女,这生离死别,骨肉永诀的滋味,如今尝来可好?"

郭后早已嘶哑的嗓子里发出咝咝声音,眼缝里有怨毒寒芒迸出。华瑶不顾一切哭着扑上去,却被昀凰稳稳扣住肩头,只得徒劳挣扎。

"文定公被杖毙之日,你强押我母妃前去观刑,逼她亲眼瞧着白发老父血溅当场,从此神志不清。"昀凰笑意不减,手上力道却加重,长年习箭的腕力加诸在华瑶肩头,"不知今日瑶瑶看你上路,观感又会如何?"郭氏急喘咻咻,神色有如厉鬼,自齿缝里迸出话来:"你们允诺过,绝不加害我的瑶瑶!贱婢你敢出尔反尔!"

"母后误会了,昀凰只是带着瑶瑶,前来送你一程。"昀凰温言莞尔,"往后瑶瑶就是我宫中婢女,我必定善待她终生。"

华瑶哀哀伏在地上,已没有挣扎哭叫的力气,只是望住母亲流泪。郭氏浑身颤抖,嘶声喘道:"纵然我郭珺千错万错,瑶瑶也未曾对不起你,你的怨恨只管报在我身上,迁怒无辜算什么本事!"昀凰垂眸看华瑶,摇头叹息:"你也知道有无辜一说吗,若瑶瑶是无辜,那怀晋太子的女儿和幼子,难道就不无辜?"

郭后身子一颤,抬眸恰对上昀凰森冷目光。

"才不过几岁的孩子,你要杀便杀,偏偏挑唆父皇将两个幼儿扑杀在辛夷宫前。"昀凰蹙着眉,信手将华瑶下巴捏起,"瑶瑶,你可知道什么是扑杀?"

秦刑以酷烈闻,仅杀戮之刑便有十九种。其中一项曰扑杀,便是将人装进布袋,高高举起,再摔打于地,如此反复,直至骨摧筋折,血肉模糊,气绝身死。

第七章【锦绣华年对霜冷】

--"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天佑三年,怀晋太子在北疆罹难,京中横生剧变,禁军统领亲率三千甲士逼宫,景帝连夜逊位,东宫上下一夜屠尽,太子妃亲族俱诛,其余姬妾连同仆役侍卫一个不免。东宫侍卫拼死护卫太子妃与四名幼主出逃,乳娘携庶出二主出北门,太子妃携二子出东门。至东门外,太子妃行迹暴露,与幼子一同就戮。长子胤被东宫死士救出、随后与庶子徵、长女姒脱险,匿迹而去。庐陵王继位为帝,次年春,改元天应。越四年,怀晋太子遗孤案发,被文定公苏焕匿藏起来的三名幼童尽数被搜出。长子格杀当场,幼子幼女遭扑杀。

这一年,昀凰三岁。

三岁女童尚不能记事,却并非全然懵懂。至少,那一夜里映红天边的火光、撞开宫门的呼喝、母亲凄厉的哭声……从此清晰刻印在昀凰脑中。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里,有乳娘瑟瑟发抖的身体,丰腴胸脯隔着衣衫,透出腻人的乳香,令昀凰不能喘息。乳娘将她紧搂在胸前,用袖子遮住她的脸,不让她看见跪在宫门哀泣的母妃。可耳边仍听到孩童的啼哭,随即是母妃的尖叫,夹杂了谁的呵斥,谁的号令……最终,两声闷响,一声哀呼,终结了所有混乱。

乳娘却颤抖得更加厉害,牙齿发出咯咯的声音。

那哀呼是母妃的声音,昀凰一口咬上乳娘手背,趁机挣脱,直奔恪妃身边,却瞧见侍卫拖着两只麻袋离去,鼓起的袋子在宫阶玉砖留下猩红的两行。而母妃目光发直,定定地看着阶下泅散的两摊深红,一声未出便昏厥过去。昀凰惶然低头,看那雕花玉砖被浸出诡艳的图案,盘曲沟槽里犹有深红漫开……从此昀凰便记住这图景,常常将清水浇上玉砖,看砖面泅开水迹,却总及不上当年猩艳。

据说经验老道的施刑者会将分寸掌握得恰好,前几下重击不会致昏致死,只会令人筋骨俱碎。这样想来,当年两个幼童连惨呼也未发出,只一击便死去,可算是慈悲了。

昀凰细细审视眼前的郭后,看天窗漏下惨白月光,映在她凄厉面容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郭后嘴唇翕张,说出的却是刻毒诅咒:"贱婢,今日你害我,将来必有人还施十倍惨酷于你,我死后化为……"

"化为厉鬼也不放过我是吗?"昀凰截断她的话,微微笑道,"母后的心意,昀凰懂得,故而选在子夜送你上路。月至中天,阴盛阳弱,人死怨灵不灭,徘徊阴阳之间,永不得往生。"

这世间空有因果,从未见过业报。若真有神鬼之功,又哪来这许多妖孽横行。

她与母妃一辈子为敌,如今人死灯灭,一了百了,连父皇也不在了,岂非只剩母妃独自留在世间,受这凄凉煎熬--恶人先死,反而先获解脱,这不公道。

昀凰宁愿有鬼,宁愿她死而不散。

更漏声过,子时正。宫人预备行刑,只待长公主示下。华瑶眼睛不眨,也不再流泪,只死命攥住囚栏,紧紧望了郭后,眼眶里似要滴出血来。昀凰缄默抿唇,冷冷看了华瑶良久,终究拂袖转身:"带她下去。"

已被白绫套紧脖子的郭后,听得昀凰此言,眼底掠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安慰。

"母后……"华瑶挣扎着被拖出了囚室,郭后闭上眼睛,面色平静,再无眷恋。

左右宫人发一声令,同时将白绫两端收紧。

一缢,二缢,三缢。

缢刑要绞上三次才将人绞死,若死得早了,便算行刑者的失职。

昀凰目不转睛看着,看白绫一次比一次勒紧,看郭后一次比一次挣扎得无力。不见血的死亡,连声音也没有一丝,只有月光冷冷地照着雪白的绫子与死白的脸。

夜色中的宫门,像森然张开的巨口,直通向幽暗深宫。

子夜已过,轻车简骑的一行驰入宫门,长公主的车驾悄然而回。宫门过戌时落锁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宫禁森严,即便皇后也不得擅自出入。逾时若要开启宫门,需向皇上请旨,即便有天大理由,犯了宫禁也将受鞭笞之责。这是祖宗规矩,从未有人可以例外--只除了宁国长公主。

辛夷宫前桐影森森,宫灯高挑也照不散子夜的深暗。长公主下了凤舆,侍候恪太妃的老宫人匆匆迎上,禀报说太妃还守在殿前,执意要等公主回来。

见长公主缄默驻足,老宫人惴惴抬眼,见她脸色被月华照得苍白,透出韶龄女子本不应有的疲态。昀凰一言不发地转身,朝恪太妃所居的静庐行去。

通往静庐的曲桥逶迤,远处波心荡漾,一轮冷月昏黄。远远便看见恪太妃立在那里,披了一袭风氅,朝宫门殷殷翘盼。那纤瘦身影映入眼中,蓦然令昀凰心头一窒,眼中竟微微发热。

天家儿女,无论获宠与否,总也是百般娇贵,便是市井小民也会宠溺子女。昀凰却不知娇宠是何滋味,只知道时时守在母妃跟前,在旁人欺辱她的时候护着她离开。而昀凰被欺负时,恪妃只会惊惶哭泣,连拉着她离开的勇气也没有。渐渐,昀凰学会不再反抗,学会默然承受,再不曾指望过旁人的援手--除去自己,谁都是旁人,母妃也不例外。

世事翻覆,待到以为自己足够强硬,却在这样的月夜,望见母妃孤单守候的身影。

无论何时,无论她是从前的清平抑或而今的长公主,始终她只是她的昀凰;无论她做什么,做对做错,回转身时,总有一个亲人在等待她归来。

昀凰缓缓走近,见她鬓发被风吹得凌乱,便伸手去拢。恪太妃却将昀凰的手攥住,将她冰凉的指尖轻轻拢在自己掌心暖着,笑容安静而温柔。昀凰扶了她徐步回到内殿,替她宽衣,看着她睡下。恪太妃目不转睛看着女儿,漆黑瞳仁倒映出昀凰疲惫的笑容。她怯怯伸出手,抚上昀凰脸颊,想将这不好看的笑容抚去。

昀凰俯身在她榻边,柔声说:"睡吧,往后再没有人欺负你。那些欺辱你的人,通通都死了,只有你跟我还活着,还有很多日子要活。"

恪妃仿佛是听懂了,又仿佛很是迷惑。

后宫里争斗一世的女人们,或饮鸩自裁,或死于刀斧,那样跋扈的郭氏也死于白绫之下,反倒是疯癫的恪妃活到了最后。旦兮夕兮,福兮祸兮,谁又知道明日笑者何人。

无论怎样,从前的敌人都不在了,她终该是欣慰的--昀凰心中这般想着,却在母妃脸上找不到一丝欣慰的痕迹。看来,她已毫不在乎。

或许一直耿耿于怀的只是清醒着的人,如郭后,如父皇,如昀凰自己。

昏暗烛光照着恪太妃朦胧的面容,隐去了风霜痕迹,楚楚风致依稀还似当年。这般美丽的女子,岁月亦不舍得摧折她的容华,那个男子却终究忍心将她抛弃……当年强娶太傅之女的庐陵王,是怎样英姿勃发,俊彦无双,以致十余年来,父仇家恨也抹不去爱断情伤。

昀凰凝视母妃面容,一时迷茫,不知这世间是否真有情孽如此,教人永沦痴妄。恍惚间,父皇的模糊面容似在眼前晃过,或又变成少桓的眉目,少桓的笑容。

苏家犯下逆谋之罪,怀晋太子遗孤伏诛,恪妃激愤之下怀刃行刺……外头不知这些传言真假,昀凰却隐约有些印象。母妃目睹扑杀昏厥,第二日夜里,父皇来了辛夷宫,乳母将昀凰悄然抱走。入夜,昀凰从睡梦中惊醒,听见外头一片惊乱。依稀从寝殿传来宫人的呼叫,随之是父皇暴怒的斥骂和母妃的哀泣。乳母锁起了殿门,不让昀凰出去。耳听着母妃的哭声,昀凰只能瑟缩床头,拿锦被蒙住自己,那可怕的声音却仍从四面八方钻进来……天终于亮了,昀凰赤足奔进寝殿,看见母妃衣衫凌乱地躺着,裸露的肌肤上淤痕遍布,长发垂下榻边,像一丛死去的藤蔓。

从此父皇再没有踏足辛夷宫,本已神志迷乱的母妃也再不曾清醒过来,只是一日比一日倒退回去,回到什么也不曾发生的时候,恪妃还是恪妃,父皇还是父皇。

私心里,昀凰宁愿没有父皇,只将那模糊的明黄身影当做"那人"。

那人在位时,弑父杀兄,屠戮无数,臣子获罪动辄夷族。苏家的下场算不得最坏,至少还留了一个恪妃,一个昀凰。他不杀她,连她的位分也不曾废去,只从此将她遗忘。任由旁人欺她辱她,任由她的女儿孤独长大,只留她们在空寂的辛夷宫里,独对风霜,同那木槿花一起盛开、萎谢、凋落。

那人,仿佛是爱过她,也仿佛是恨着她的。

如今是爱是恨已不要紧,一个死了,一个痴了,再无人知晓其间恩怨。

看着母妃终于睡了,昀凰默默起身,孑然走出殿门,裙裾拖曳身后,轻罗绡纱湿了夜露,凉凉贴着肌肤,冷意直渗入骨子里去。

凤帷半掩,罗幕低垂,白绢绘墨的屏风后头,一盏琉璃宫灯淡淡照着,四下清寂,宫人一个不见。昀凰在屏风前驻足,仿佛闻到隐约浮动的杜若香气。转出屏风却见明烛空照,内室寂静无人,只余一只玉壶,半杯残酒闲搁在案几上。昀凰走近前去,端起那半杯残酒,指尖拂过杯沿,仿佛触到那熟悉的气息和他唇上的温凉柔软……腰间蓦然一紧,已被他稳稳圈入怀中,男子温热气息迫近耳鬓。昀凰闭了眼,软软倚上身后胸膛,任他啄吻在她耳垂。

少桓语声低哑,似半醒半醉:"为何郁郁寡欢?"

昀凰闭目不语,只觉他的温暖气息拂在颈间,撩动心头酥软。

"你要的,朕都给了。"少桓的修长手指摩挲在她冰凉的脸颊上,"仍不能令你快活吗?"

但凡她痛恨的人,他都交到她手里;她所受过的苦,皆还施十倍于她的敌人。他给她复仇的权力,让她亲手抹平过往屈辱,踏过敌人的尸骨。

所以,她是应当快活的,不是吗?

昀凰默然抬起手来,纤白手指迎着月光,腕上赫然有一道鲜红掐痕。

"我上前看她,她却睁开眼,伸手便抓住我。"昀凰有些恍惚,神色疲惫不堪,"她瞪着我,眼睛里流出血,一直流下脸颊。"

"不过是濒死返照,人死了便什么也没了。"少桓紧揽住昀凰,语声温柔,眸色却清寒。昀凰怔忡地看着手上淤痕,眼里渐渐浮起厌憎。那血红淤痕像是附在手上的怪物,令她越看越厌,竟不顾疼痛地抓上去,想将那一圈血痕从肌肤上抹掉。少桓忙将她双手攥住,她却极力挣扎,发了狠地抽出手来。

"不要紧,昀凰,这不要紧。"少桓紧紧将她手腕拽住,一低头便吻了上去。那火辣作痛的伤处被他温软的嘴唇覆上,初时的惊怔,渐被他唇舌掠起的战栗淹没。从手腕至指尖,他吻过她寸寸肌肤,轻轻啮咬下去,咬住那蠢蠢欲动的心魔。

昀凰身子绵软,再无力气挣扎,只任由他吮吻索求。痛在肌肤,痒在骨髓,酥麻在心头,身子深处似有一道空洞寒冷的裂缝,恨不能以他全部的温暖来填补。

月华清寒,闱间香腻,红唇呵暖。她依依攀住他的脖颈,满目迷乱,苍白脸颊浮上一抹极致妖红,蛊惑他狂热难遏。少桓狠狠将她抵上屏风,拂袖熄灭了案上灯烛……冥暗内室里只有低抑呻吟、沉重喘息起伏,纠缠难分的躯体隐现在屏风后头。

情欲的气息消散,静谧月光映照着铺散一枕的青丝,昀凰蜷伏在少桓怀中,似一只慵倦的猫。

"我不想见到瑶瑶。"昀凰漠然开口,"待明日择个去处,便将她送走。"

"嗯。"少桓一笑,手指梳过她如丝长发,"心软了?"

昀凰蹙眉翻过身去:"我厌了。"

"还以为杀一个郭后不足以消弭怨恨,看来朕是过虑了。"少桓仍只是笑,"你喜欢如何处置华瑶都好,只这去处,是早已择定的。"

"裴令显吗?"昀凰眉梢微挑,冷冷笑道,"一个女子给人欺辱也就罢了,反倒要委身给那人做妾?"少桓失笑:"你倒来不平了,也不知是谁要折磨人的。"昀凰有些恼怒,半撑起身子睨他:"这两桩事全不相干,即便我折磨得,旁人也欺辱不得。"

少桓微微蹙眉:"朕将华瑶赐给你为婢,不单单是为了令你痛快。"

见昀凰冷冷侧首不语,少桓揽过她身子,轻叹道:"朕需要裴家,你需要盟友。裴令显年少热血,极好颜面,前日裴妃来求朕,朕故意不肯答允。若由你来成全他这情面,裴家兄妹必定感激,往后你少一个对手,多一个盟友,如何不好?"

"我要这盟友来争些什么?"昀凰似嗔似笑,"皇兄是嫌三千佳丽不够,还缺一个昀凰?"

少桓脸色冷了下来,淡淡直视她:"朕的心意,你该清楚,无须说这番话来激怒朕。"

他确是一番良苦用心,暗暗为她铺设人脉,笼络盟友,找来裴妃做了皇后跟前的挡箭牌。若是从前,她应会诚惶诚恐地领情,小心地仰人鼻息,揣摩着旁人的喜怒行事。可偏偏在他跟前,她一反常态,生平第一次学会跋扈任性。